《金版新学案》高三地理一轮 第1部分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课时活页作业 大纲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新学案》高三地理一轮第1部分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课时活页作业大纲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此判断1~2题。

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二氧化碳气体

C.臭氧气体 D.人类活动

解析:根据12~50 km的垂直高度,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

答案: 1.A 2.C

3.2011·徐州调研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B.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③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④有利于高空飞行

解析:读图可知,①图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为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②图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③图气温随高度增加基本没有变化,所以空气基本不产生对流运动;④图高度不变,气温不断变化,不利于高空飞行。

答案: B

2011·泰州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

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4~5题。

4.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5.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解析: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3 ℃,主要原因是土对气温升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答案: 4.D 5.B

6.2011·广州模拟如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我国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 D.昼最短夜最长

解析:我国某地一日气温在24~28 ℃之间,一定不是冬季,排除D选项;图中一日之内温度较高,温差较小,说明该日大气保温作用较强,故选B;白天多云,夜晚晴朗,则日出前后温度应最低,但图中没有明显表示出日出前后温度最低,故A错;夜间温度变化不明显,则夜间风力不一定大,C错。

答案: B

2011·连云港调研2010年6月11日早,连云港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7~9题。

7.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8.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9.读图我们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解析:第7题,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第8题,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第9题,由于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

答案:7.C 8.D 9.A

10.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 ℃时成为露。

答案: D

11.2011·苏北联考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苏北冬季,丁地人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解析: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温度较低;夜晚多云,云层有保温作用,温度不会太低。

答案: A

2011·湖南模拟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12~15题。

12.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A.1.5 ℃ B.2.5℃

C.15 ℃ D.25 ℃

13.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A.A1 B.B1

C.C1 D.D1

14.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强 B.两者均减弱

C.前者减弱,后者增强 D.前者增强,后者减弱

15.①②两地热力状况

A.A1>A2 B.B1>B2

C.C1<C2 D.D1>D2

解析:①②两地海拔相差2 500米,由高度每相差100米气温相差0.6 ℃可知,两地的气温相差15 ℃。①地的辐射A1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吸收较少,因此A1以可见光为主。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A2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D2为大气的逆辐射,会增强。①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②地多,所以A1>A2。

答案:12.C 13.A 14.C 15.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是某山地1月、7月、年平均气温与海拔高度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此山地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此山地海拔高度为________米。在海拔200米处,南、北坡相比,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坡;冬、夏季相比,气温随高度变化梯度较大的是________季。6分3在海拔200米处,7月平均气温南坡________填“高”或“低”于北坡约________℃左右;在海拔1 000米处,1月平均气温南坡________填“高”或“低”于北坡约________℃左右。6分

4仅从气温角度考虑,该山地自然带的基带可能为双选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