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大气的垂直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9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2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2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建议用时:45分钟)1.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是( )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臭氧D[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生物避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关于干洁空气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②氧元素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③二氧化碳可以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氮元素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读地球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图,回答3~4题。
3.臭氧主要分布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外层大气4.近几十年来,局部地区的臭氧浓度逐年下降,该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大气反射作用增强B.地面辐射减弱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D.大气逆辐射增强3.B 4.C[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分布在平流层。
第4题,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如果臭氧的浓度降低,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6.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20℃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 ℃5.B 6.C[第5题,①曲线所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过低,排除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排除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排除③;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②曲线正确。
第6题,“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7.D 8.A[第7题,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包括上冷下热,易发生对流现象,A包括;水汽、杂质含量多,凝结核多,B包括;对流旺盛,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雨,C包括;与二氧化碳含量多无关,D不包括。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②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④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选D。
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大气中尘埃物质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A.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C.影响太空中的航天器D.促进云雨的形成【解析】选C。
大气中的尘埃,会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作为凝结核有利于促进云雨的形成;尘埃物质主要分布在对流层,而太空中的航天器处于太空,对流层中的尘埃物质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知识拓展】辩证法分析大气成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分析大气成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应树立辩证的观点,从有利或不利两个方向分析。
适量往往是有利的,过量或不足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紫外线:适量可以杀菌除病,过量会使人和生物受到伤害。
二氧化碳:适量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对地表还有保温作用,但过量会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生态恶化等。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但过量会导致大气污染。
3.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较大。
作为中学生,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早晨起床去晨跑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上学C.去医药超市买一副可隔离PM2.5的口罩D.去郊区外婆家休假以远离雾霾【解析】选B。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轻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从而减轻雾霾的影响;晨跑、买口罩、远离雾霾区去旅行可减轻对自身的危害,而不会解决雾霾问题。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5.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6.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始终保持12千米的高度,飞机穿过的大气层是( )A.ⅠB.ⅡC.ⅢD.Ⅰ和Ⅱ【解析】4选B,5选D,6选D。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分层练习)高一地理高效课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基础达标】一、选择题组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各成分保持相对地稳定。
不同的大气成分,作用不同。
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中,时空差异最显著的大气成分是()A.氮和氧B.水汽和杂质C.水汽和氧D.二氧化碳和氮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①大量制冷设备①大量植树造林①兴修水库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每次雷暴天气,都会造成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低层大气中水汽说法正确的是()①海洋上空含量低于陆地上空①城市中心含量高于周围郊区①裸地上空含量低于森林上空①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材料中涉及的雷暴天气现象所在大气层的厚度,在下列各地中最大的是()A.上海B.江苏C.广东D.北京5.大型飞机正常航行时所处的大气层()A.存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B.存在对生物具有保护意义的臭氧层C.主要组成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水汽D.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珠母云,又名贝状高层云,多出现在高纬地区离地面20~30km的高空。
云体在阳光照射下常伴有较淡的紫、蓝、红、黄等近乎同心排列的光弧,犹如阳光下贝壳闪耀的色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珠母云常见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7.有关珠母云表述合理的是()A.易形成降水天气B.彩色光弧与极光成因不同C.以垂直移动为主D.极夜出现期间观察效果好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出舱活动,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活动。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本章概述〔课标导航〕1.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2.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大气的特点。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4.能够画图分析大气的热力环流,运用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5.能绘制在近地面和高空两种情况下的风向及受力情况。
6.能分析简单的天气图,判断风向、风速。
7.以某种大气污染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核心素养〕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气象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大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大气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大气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学习过程中应注意采用以下3 种学习方法:1.绘图示意法。
本章的大量概念、原理、过程都需要借助图像理解和应用,因此需要我们养成动手绘图的习惯。
2.案例分析法。
如学习“热力环流”这一内容时,联系物理上讲的气压概念,认识高压和低压。
3.联系实际法。
如学习“风向”这一内容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收听收看中央或当地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增强对天气变化、风向、风速的深刻认识。
〔生涯规划〕项目专业或高校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大气科学、气候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地理实践力:观察、识别、描述与大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1.认识大气的物质组成。
2.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理解大气垂直分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利用不同区域对流层高度的变化,分析飞机飞行高度变化。
区域认知:能够解释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及各圈层的人类活动、地理现象等。
人地协调观:理解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类与大气环境相互协调意识。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
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
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
读图并回答1~2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2.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据此回答3~4题。
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4.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5.大气中的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 )A.臭氧层 B.平流层C.对流层 D.电离层A.低纬度地区小于高纬度地区B.夏季大于冬季C.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D.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回答7~8题。
7.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温度、密度、运动状况B.温度、湿度、天气状况C.纬度、海陆、温度D.纬度、高度、能见度8.图中字母a、b、c依次表示( )A.对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B.臭氧层、平流层、对流层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9~10题。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①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下列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B.气温基本不受地面影响C.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
据此完成1~3题。
1.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大气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2.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汽和固体杂质不会影响地面的温度B.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C.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3.在大气成分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是()A.氮B.臭氧C.二氧化碳D.氧1题,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主要分布于平流层。
第2题,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干洁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组成;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第3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2.C3.C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
据此完成4~5题。
4.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A.氧气、氮气和干洁空气B.二氧化碳、水汽和杂质C.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D.氮气、水汽和干洁空气5.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大气中的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A.臭氧增多B.二氧化碳增多C.水汽增多D.氧气增多4题,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干洁空气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气体。
第5题,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的成分比例明显变化,如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随着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不断增加,使臭氧含量不断减少。
5.B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 ℃至20 ℃7.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增高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天气现象复杂,不利于航空飞行6题,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读图可知,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约为80百帕,而地面气压约为1 000百帕,因此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并不是地面气压的一半。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一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40分钟总分:65分(知识点1:大气的组成成分;知识点2:大气的垂直分层)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知识点1](2022年宁夏银川月考)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它们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此完成第1~2题。
1.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A.海洋上空B.公园绿地C.水田耕地D.建筑工地【答案】1.B 2.D【解析】第1题,大气中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影响对流层天气变化,①错误;水的相变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②正确;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所必需的凝结核,③正确;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④错误。
第2题,建筑工地灰尘多,大气中固体杂质最多;海洋、公园绿地和水田耕地对大气具有净化作用,固体杂质少,D项正确。
[知识点1、2]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A.①+②B.②C.②+③D.③4.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A.外出戴口罩B.多吃润肺食物C.机动车单双号限行D.使用空气净化器【答案】3.B 4.C【解析】第3题,题中所示现象是“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图中符合该现象的大气层次是②。
第4题,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可减少尾气排放,从而减轻雾霾现象;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雾霾吸入,但不能减轻雾霾现象。
[知识点2](2022年广西三新学术联盟期末)下图为某高度气温的垂直分布曲线图。
据此完成第5~7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对流层B.b是平流层C.a层空气对流D.b层空气对流6.若a、b层均属于高层大气,引起其气温垂直变化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是a层的主要热源B.地面辐射是b层的主要热源C.臭氧是a层吸收能量的主要物质D.水汽和二氧化碳是b层吸收能量的主要物质7.若a、b层均属于对流层,a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雾霾B.大风C.霜冻D.大雨【答案】5.D 6.A 7.A【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a层随高度升高气温逐渐升高,为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项正确。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A。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
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
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层中。
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水汽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是()A。
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B。
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C。
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D。
臭氧的含量增加氮、氧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
4.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①温度和密度②质量和成分③大气运动状况④大气变化状况A.①③B.②④C。
①④D。
②③. 5.在大气对流层中,平均每上升1 000米,气温降低()A。
10 ℃B.6 ℃ C.1 ℃D。
0。
6 ℃100米降低0.6 ℃,则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6 ℃。
6。
下列关于对流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赤道地区最厚②两极地区最薄③厚度无季节变化④夏季厚度大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③④,赤道地区最厚,两极地区最薄;对流层是空气对流运动的结果,对同一地区而言气温高对流层厚度大,气温低对流层厚度小,所以夏季厚度大。
7.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A。
对流层 B.平流层C。
高层大气 D.电离层汽和杂质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8.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A。
平流层B。
对流层C.高层大气D.中间层此大气层中存在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的温度升高.9。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大气的垂直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大气的构成和垂直分层研究一大气的构成考向1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面的气体圈层。
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的大气圈 ( )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构成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③与其余圈层之间没有联系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D分析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构成,①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②错误;大气圈和其余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达,③错误;地球上的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④正确。
应选D项。
2.对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④臭氧能大批汲取太阳光中的红外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A分析臭氧能大批汲取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清除④。
考向2 人类活动对大气构成的影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构成会产生必定的变化。
据此回答3~4题。
3.就全世界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显然增添的大气成分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答案C分析氧气和氮气含量不会有显然的变化,A、B两项错误;受矿物焚烧和丛林损坏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显然增添,故C项正确;受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的影响,臭氧含量显然减少,D项错误。
4.以下图所示曲线反应了城市绿地拥有的作用是()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C.调理气温、改良城市小天气D.防风固沙、防备沙尘暴发生答案A分析图示曲线反应了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城市绿地的作用是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故A项正确。
研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考向1对流层对流层是凑近地面的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亲密。
据此回答5~6题。
5.以下对于对流层特色的表达,正确的有()①气温随高度高升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明显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④对流层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加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分析低纬地域对流层厚度厚,高纬地域对流层厚度薄,清除④。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地球的大气圈()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③与其他圈层之间没有联系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D【解析】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①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②错误;大气圈和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③错误;地球上的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④正确。
故选D项。
2.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判断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答案】 A【解析】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探测到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
3.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 B.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 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答案】D【解析】由于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而不同地理纬度的地面受热不均匀,因此对流层的高度也不同。
低纬度空气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而高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仅8~9千米。
二、综合单选题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4~5题。
4.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答案】 C【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臭氧含量是由50°S~60°S向两侧递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臭氧总量与大气CO2浓度无关。
5.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答案】B【解析】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因平流层的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气温降低。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大气的垂直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探究一大气的组成考向1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
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的大气圈( )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③与其他圈层之间没有联系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①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②错误;大气圈和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③错误;地球上的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④正确。
故选D项。
2.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排除④。
考向2 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据此回答3~4题。
3.就全球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明显增加的大气成分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答案 C解析氧气和氮气含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A、B两项错误;受矿物燃烧和森林破坏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C项正确;受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的影响,臭氧含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
4.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答案 A解析图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城市绿地的作用是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故A项正确。
探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考向1 对流层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④对流层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低纬地区对流层厚度厚,高纬地区对流层厚度薄,排除④。
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据此回答下题。
1.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的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A.臭氧增多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答案D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等使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题。
2.表示平流层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根据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序号①表示对流层,②表示平流层,③和④表示高层大气。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3.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高纬度的平流层答案B图示大气层从12千米高空向上气温逐渐升高,故图示大气层是中纬度的平流层,B正确。
4.该层大气()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D.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作用下,呈电离状态答案C由上题知,该层大气是平流层。
该层大气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短波辐射。
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呈电离状态。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C正确。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5.(2019北京密云高一上学期期末)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答案B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
6.(2019北京密云高一上学期期末)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答案C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极光现象出现在热层,B项错误;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C项正确;对流层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项错误。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提升训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提升训练一、单选题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A.甲B.乙C.丙D.丁2.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3.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A.1500米B.2000米C.3 200米D.4500米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A.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02最多B.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C.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D.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5.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1月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三个垂直分层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对流层B.②臭氧层C.③平流层D.③电离层7.图中三个垂直分层中,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是A.①B.②C.③D.①、②图是某时刻某市附近地区垂直温度变化(℃/100米)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距市中心的范围是A.1~6. 5km B.1. 5—5. 2kmC.1. 5—5. 5km D.1.5km以内和5.2km以外9.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10.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高空扩散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11.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飞机飞行B.对流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C.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D.高层大气中水汽、杂质极少,有利于高空飞行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探究一大气的组成考向1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
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的大气圈( )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③与其他圈层之间没有联系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①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②错误;大气圈和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③错误;地球上的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④正确。
故选D项。
2.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排除④。
考向2 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据此回答3~4题。
3.就全球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明显增加的大气成分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答案 C解析氧气和氮气含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A、B两项错误;受矿物燃烧和森林破坏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C项正确;受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的影响,臭氧含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
4.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答案 A解析图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城市绿地的作用是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故A项正确。
探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考向1 对流层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④对流层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低纬地区对流层厚度厚,高纬地区对流层厚度薄,排除④。
6.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北京一年中对流层厚度最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 B解析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大气垂直对流运动为主的大气层。
夏季地面受热多,气温高,大气对流运动最旺盛,因此对流层最厚。
考向2 平流层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甲层的高度大约为12~50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故甲层为平流层。
8.甲层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B.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C.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D.水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答案 A解析甲层含有大量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考向3 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是平流层以上大气的统称。
据此回答9~10题。
9.神舟飞船在距离地球343千米的高空飞行时,位于大气( )A.对流层 B.平流层C.臭氧层 D.高层大气答案 D解析平流层顶部的高度大约为50~55千米,50~55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
10.可能导致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的是( )A.受对流层阴雨天气的影响B.受平流层臭氧空洞的影响C.电离层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D.大气污染严重答案 C解析太阳活动剧烈时,耀斑放出的大量带电粒子,会导致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中断,故C项正确。
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
材料二图二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
(1)A________,B________。
(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________是光合作用原料,________和_______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________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4)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5)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是________,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
成果展示(1)氮气氧气(2)二氧化碳水汽杂质臭氧(3)不断上升,尤其是1950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
(4)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5)波动上升呈正相关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纬度与海拔关联图。
材料二图二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读图一,一架飞机从A处水平飞行到B处,是从大气的_______层进入_______层;在A、B两处飞行时较平稳的是在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二中A、B两层天气复杂多变的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层中臭氧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层;近年来,臭氧含量变小,主要原因是什么?(3)读图二,描述大气各垂直分层气温变化特点。
成果展示(1)对流层平流层 B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2)A 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B 人类排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
(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一、选择题()森林生长状况不同,其制造氧气的能力不同。
森林受气候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落叶林,南方地区主要为常绿林。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00年和2009年天然氧气生产量状况。
据此回答1~2题。
1.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B.湖北 C.江苏 D.黑龙江答案 D解析天然氧气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
图中冬季氧气生产量为0,说明植物冬季落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图示省区应位于北方地区,故D项正确。
2.导致该省2009年氧气生产量小于1900年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C.气候变暖 D.围湖造田答案 A解析该省夏季氧气生产量降低,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面积减小。
不合理砍伐造成的植被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故A项正确。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3~4题。
3.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答案 C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臭氧含量是由50°S~60°S向两侧递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臭氧总量与大气CO2浓度无关。
4.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答案 B解析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因平流层的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气温降低。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人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勇敢地跳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5~7题。
5.关于大气垂直分层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对流层 B.②—电离层C.③—平流层 D.④—臭氧层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为中间层,④为电离层。
6.鲍姆加特纳起跳时位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C.中间层 D.热层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跳下,39千米主要位于②层,由上题分析可知,②为平流层,故B项正确。
7.鲍姆加特纳在降落过程中,气温(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降低再升高 D.先升高再降低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从39千米的平流层垂直跳下,主要经历平流层和对流层,结合图示温度变化可知,温度先降低再升高,故C项正确。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据此回答8~9题。
8.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C.电离层 D.高层大气答案 A解析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飞机位于对流层,故A项正确。
9.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答案 B解析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
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故B项正确。
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答案 D解析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和月份,左侧纵坐标表示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气压,从图中可看出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A项错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B项错误;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高,C项错误;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D项正确。
11.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A.0°~10°N B.40°N~60°NC.70°N~90°N D.60°N~80°N答案 B解析北半球1月表示冬季,由图中可看出平流层底部40°N~60°N处气温最高,B 项正确。
12.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运动C.地面状况 D.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答案 D解析对流层热量来源于近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空气越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越弱,气温下降的越快,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2分)13.下表示意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6分)(2)判断大气成分及主要作用。
(12分)(3)答案(1)水汽杂质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见下表。
碳能力减弱;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解析第(1)题,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水汽和杂质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条件。
第(2)题,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