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流软件PFC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PFC3D的粗粒土三轴试验细观数值模拟

基于PFC3D的粗粒土三轴试验细观数值模拟

基于PFC3D的粗粒土三轴试验细观数值模拟一、本文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值模拟方法的日益成熟,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PFC3D(Particle Flow Code in 3 Dimensions)作为一款基于DEM的三维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以其独特的细观模拟能力,在粗粒土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FC3D的粗粒土三轴试验细观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方法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粗粒土三轴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PFC3D软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粗粒土细观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基于PFC3D的粗粒土三轴试验数值模拟的建模方法、参数标定以及模拟结果的分析与验证。

文章还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问题的关联,并探讨了数值模拟在粗粒土工程稳定性分析、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为从事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研究生提供一种基于PFC3D的粗粒土三轴试验细观数值模拟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支持,推动离散元方法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PFC3D软件简介PFC3D(Particle Flow Code in 3 Dimensions)是一款专门用于模拟颗粒介质行为的三维离散元分析软件。

该软件由Itasca公司开发,自推出以来,凭借其强大的模拟能力和灵活的自定义选项,在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颗粒物质力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FC3D基于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进行模拟,其核心思想是将介质视为由一系列离散、独立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通过接触模型来定义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颗粒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均以及颗粒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的问题,如粗粒土的力学行为。

pfc3d模拟隧道围岩代码

pfc3d模拟隧道围岩代码

pfc3d模拟隧道围岩代码摘要:1.PFC3D模拟简介2.隧道围岩代码原理3.代码实现与解析4.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5.总结与展望正文:【1.PFC3D模拟简介】PFC3D(Particle Flow Code in 3 Dimensions)是一款基于颗粒流理论的数值模拟软件,由美国Itasca公司开发。

PFC3D在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模拟岩体破裂、颗粒流动等复杂现象。

【2.隧道围岩代码原理】隧道围岩代码是基于PFC3D软件编写的一种计算模型,用于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应变、破裂等现象。

通过对围岩材料参数的设定、边界条件的施加以及开挖过程的动态模拟,可以揭示围岩内部的力学响应和稳定性问题。

【3.代码实现与解析】代码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几何建模:创建隧道开挖模型,包括隧道截面形状、开挖深度、围岩厚度等。

2) 材料参数: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设定围岩的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3) 边界条件:设定模型的边界,如固定边界、滑动边界等。

4) 开挖模拟:采用动态开挖方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

5) 监测与分析: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4.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本文以某实际隧道工程为例,运用PFC3D软件对隧道围岩进行模拟。

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模拟结果表明,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分布、破裂形态与实际工程相符,说明该代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5.总结与展望】本文对PFC3D模拟隧道围岩代码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代码的原理、实现到应用案例分析,为地下工程从业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随着岩土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PFC3D软件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有望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PFC软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PFC软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PFC软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王宏宇;李博;李旭东
【期刊名称】《西部交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由于岩土体的非连续性,在模拟复杂岩土体力学行为方面,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传统数值软件所得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异,而PFC软件能弥补前者不足.文章介绍了PFC软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了PFC软件与传统数值软件模拟方法的异同点,归纳了其计算步骤,并系统阐述了PFC在岩土体本构模型、地质灾害分析、基坑及地基处理、隧道工程数值模拟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PFC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目前PFC软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总页数】8页(P68-74,112)
【作者】王宏宇;李博;李旭东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5
【相关文献】
1.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在本科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J], 王宇辉
2.科学计算软件在岩土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J], 王国欣
3.GMS 软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J], 江贵荣;周燕红;廖坤炎;王建军
4.浅谈AUTOCAD在岩土工程勘察软件中的应用 [J], 曾素贞
5.OO编程方法及在岩土工程勘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J], 李伟波;胡维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fc颗粒流的基本单位

pfc颗粒流的基本单位

PFC颗粒流的基本单位PFC(Particle Flow Code)是一种用于模拟颗粒流动行为的计算机软件。

在PFC 中,颗粒是基本单位,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可以研究颗粒流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PFC颗粒流的基本单位以及其相关内容。

1. PFC概述PFC是一种离散元方法(DEM)软件,主要用于模拟固体颗粒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PFC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将固体材料看作由大量微观颗粒组成的集合体,并通过数值方法模拟这些微观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 颗粒模型在PFC中,每个微观颗粒都被建模成一个独立的实体,并具有自己的物理属性和运动规律。

这些属性包括质量、形状、大小、密度等。

同时,每个颗粒都可以受到外部力和其他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PFC中的颗粒可以是球形、多面体或复杂形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义。

每个颗粒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在模拟过程中对其进行跟踪和识别。

3. 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在PFC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力学和物理模型来描述。

常见的相互作用包括弹性力、摩擦力、黏聚力等。

这些相互作用力可以根据颗粒之间的接触状态和材料属性进行计算。

PFC中采用了多种模型来描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弹簧模型、接触模型、断裂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调整,以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

4. 颗粒流动行为通过PFC软件,我们可以对颗粒流动行为进行详细的模拟和分析。

在颗粒流动过程中,颗粒会发生运动、碰撞、堆积等行为,并且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其他颗粒的影响。

PFC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颗粒流动行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颗粒的速度、位移、应力等物理量,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和曲线来展示结果。

5. PFC应用案例PFC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PFC应用案例:•土体力学:PFC可以模拟土体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形行为,用于研究土壤力学特性、土体变形、岩土工程等问题。

离散元软件PFC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离散元软件PFC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离散元软件PFC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介绍离散元方法在建模矿业工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分析PFC作为一种离散元软件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突出PFC在矿山开采和岩土工程中的优势2. PFC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PFC的软件架构和物理模型- 讨论PFC的离散元求解原理和模拟粒子运动方法- 评估PFC的模拟效率和计算准确性3. PFC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 介绍PFC在矿山开采中常见的应用场景和模拟技术,如顶板垮塌、爆破碎岩、支架变形等- 评估PFC在模拟矿山开采中的优点和局限性,探讨其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前景4. PFC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概述岩土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比较PFC和传统方法的差异和优劣- 探究PFC在岩土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如地基加固、边坡稳定、隧道施工等- 着重分析PFC在模拟岩土工程中的建模难度和模拟效率,解析软件在这个领域的优缺点5. 综合分析和展望- 总结PFC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PFC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如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规模的提升等- 探讨PFC在应对矿山开采和岩土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挑战时的应用前景和潜力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实际写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离散元法是矿业工程建模和仿真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它采用离散的微观颗粒来代表整体的宏观物质,从而实现对颗粒间相互作用行为的模拟和分析。

这种方法在矿业工程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如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

离散元法具有建模精度高、适用性强、对多种物理场的耦合分析能力强等优势,成为矿业工程领域中的一种基础工具和仿真分析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离散元方法的计算效率和模拟精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离散元软件不断涌现,其中以PFC(Particle Flow Code)软件为代表的离散元软件在矿业工程建模和仿真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和研究。

PFC 及其在矿山崩落开采研究中的应用

PFC 及其在矿山崩落开采研究中的应用

块体的位移、特别是在整体破坏阶段,个体的非连 续流动性表现得非常突出。
(3) 岩土体有关机制性问题研究中涉及破坏的 产生与传播、波动问题、力学指标时间效应问题等, 比如岩土体工程中锚固机制及长期有效性问题,归 根结底,这类问题还是受岩土体细观特性控制。
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粒子流方法的基本特点及 粒子流软件的工程应用示例,为 PFC 的爱好者正确 理解 PFC 和如何应用提供参考。
1引言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方法,如有限元法(FEM) 和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另一类则是不连续介质 力学方法,如离散元方法(UDEC,PFC)和块体理论 (DDA)。离散元方法按其用途,又可以分为宏观和 细观离散元,前者主要针对解决规模相对较大的不 连续面,如断层、节理、结构与基础之间的结合面
粒子间的接触关系可以处理成非黏结和黏结两 种方式,当黏结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黏结介质对 粒子集合体基本特性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就开始起到 重要作用,这也是粒子流所研究的对象不局限于颗 粒状介质的一个基本原因。
ITASCA 公司开发的 PFC 系列软件,作为离 散元理论的软件方法,同样具有以下 2 个最基本的 特征[1]:
第 25 卷 第 9 期 2006 年 9 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25 No.9 Sept.,2006
PFC 及其在矿山崩落开采研究中的应用
朱焕春
(ITASCA(武汉)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2;ITASCA(加拿大)咨询公司,加拿大 萨德伯里 ONP3E 1G1)
(1) 模型介质的宏观基本物理力学特征不可能 通过直接赋值的形式实现,只有粒子的几何特性和 粒子间接触的细(微)观力学参数可以赋值。粒子的 几何参数包括介质颗粒大小和分布(土体的颗粒级 配和岩石的结构),接触特性包括接触方式和接触 力学特征(刚度和强度)。介质的总体力学特征取决 于粒子的这些基本特性,改变这些基本特性,就意 味着显著改变了介质的宏观力学特性。

试析PFC软件及其在岩土工程的应用

试析PFC软件及其在岩土工程的应用

试析PFC软件及其在岩土工程的应用0 引言数值模拟方法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常运用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数值软件分析岩土体受力变形过程,忽略了岩土体为非连续、非均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导致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异。

1971年著名学者Cundall P.A.[ ]首先提出离散单元法(Distinct Element Method,DEM),且成功运用到岩土体的不连续力学特性数值模拟中,在考虑岩体自身变形条件下,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Cundall P.A.等学者又开发出Ball程序[ ],用来研究颗粒集合体力学性质。

颗粒流软件PFC(Particle Flow Code)建立在细观离散元基础上,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来反应介质的复杂力学行为,成为模拟固体力学和颗粒流问题的有效手段[ ]。

但PFC的思路方法和传统有限元理论不同,制约了PFC的普及和推广。

为此,本文研究了PFC自身特点和适用性,分析了PFC模拟方法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的异同点,阐述了PFC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1 PFC概述1.1 PFC基本原理颗粒流软件PFC软件的理论基础是细观离散单元理论,其思路为:把颗粒集合体离散成独立单元,采用颗粒粒子基本单元,反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更新颗粒运动情况,并结合力—位移定律,建立每个离散单元运动方程,遵循循环运算法则,采用显式中心差分法求解方程。

1.2 PFC 特点(1)PFC的理论基础是细观离散元理论,传统有限元软件是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发展起来的。

(2)颗粒间可允许发生有限位移、转动、也可发生完全分离。

(3)介质初始条件必须作为模型特性考虑的因素,如地应力场条件。

(4)PFC模拟效率较其他离散元模拟程序更高[ ]。

(5)PFC采用局部无粘性阻尼,几何特征、物理特性及解题条件的说明不如FLAC和UDEC简单。

1.3 PFC求解步骤(1)明确模拟目标,建立模型程序。

pfc颗粒流计算

pfc颗粒流计算

pfc颗粒流计算摘要:1.PFC 颗粒流计算简介2.PFC 颗粒流计算的方法3.PFC 颗粒流计算的应用实例4.PFC 颗粒流计算的优缺点正文:一、PFC 颗粒流计算简介PFC 颗粒流计算,全称为颗粒流体动力学计算,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的颗粒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法。

该方法通过模拟颗粒材料的离散运动和相互作用,研究颗粒流的宏观性质,如压力、速度、密度等。

PFC 颗粒流计算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冶金、矿山、粉体工程等领域。

二、PFC 颗粒流计算的方法PFC 颗粒流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颗粒材料的三维模型,包括颗粒的几何形状、尺寸、密度等参数。

2.设定边界条件:为模型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如流入、流出、壁面等。

3.计算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采用离散元法,计算颗粒间的接触力和弹力等相互作用力。

4.求解运动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求解颗粒的运动方程。

5.后处理: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提取颗粒流的宏观性质,如压力、速度、密度等。

三、PFC 颗粒流计算的应用实例PFC 颗粒流计算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1.地质工程:研究土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过程,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2.冶金:模拟金属熔体在冶炼过程中的流动状态,优化冶炼工艺,提高金属的纯度和收得率。

3.矿山:研究矿井通风、矿粉输送等问题,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粉体工程:研究粉体的输送、混合、填充等过程,为粉体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四、PFC 颗粒流计算的优缺点PFC 颗粒流计算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可以模拟颗粒材料的离散运动和相互作用,更接近实际颗粒流过程。

2.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多种颗粒材料和工程问题。

3.可以提供颗粒流的宏观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缺点:1.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和参数。

颗粒流方法及PFC程序介绍

颗粒流方法及PFC程序介绍

颗粒流方法及PFC程序介绍转载请注明来自趣满网颗粒流属于不连续介质力学的一种方法,这里的“颗粒”并不直接与介质中是否存在颗粒状物质有关,只是用来描述介质特性的一种方式。

比如,PFC 既可以用来描述具有颗粒物质的粗粒花岗岩一类的介质,也可以用来研究非晶质材料的特性。

颗粒流模型主要反映了颗粒集合体的力学行为,在颗粒流模型内,离散的颗粒认为是刚性的,颗粒之间的接触方式和力学特征可以不同,但符合基本的牛顿运动定律,即当颗粒间的静力平衡被破坏时,颗粒产生运动。

颗粒间的接触方式和接触强度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决定了颗粒集合体即介质的基本力学特性,以及具体的承受张、剪、压力和保持静力平衡的基本能力。

颗粒集合体的各种复杂力学特性,比如其非线性特征和破坏特征,都是通过颗粒间的基本状态体现出来的。

颗粒间的接触出现破坏,标志着颗粒集合体由线性到非线性力学特征的开始。

因此,在利用颗粒流方法求解有关问题时,不需要定义介质的本构关系,介质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将由其内部颗粒间接触变化(如裂纹扩展)的情况所决定。

颗粒间的接触关系可以处理成非黏结和黏结两种方式,当黏结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黏结介质对颗粒集合体基本特性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就开始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颗粒流所研究的对象不局限于颗粒状介质的一个基本原因。

ITASCA 公司开发的PFC 系列软件,作为离散元理论的软件方法,同样具有以下2 个最基本的特征:(1) 允许颗粒发生有限位移和转动,颗粒间可以完全脱离;(2) 在计算过程中能够自动辩识新的接触。

PFC 系列软件的基本思想是采用介质最基本单元——颗粒和最基本的力学关系——颗粒间的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介质的复杂力学行为,因此是一种本质性和根本性的描述。

该系列软件在应用环节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其基本思想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连续和非连续力学理论方法程序。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模型介质的宏观基本物理力学特征不可能通过直接赋值的形式实现,只有颗粒的几何特性和颗粒间接触的细(微)观力学参数可以赋值。

PFC 建模技巧与工程应用

PFC 建模技巧与工程应用

PFC 建模技巧与工程应用PFC 程序简介颗粒流方法是通过离散单元方法来模拟圆形颗粒介质地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它采用数值方法将物体分为有代表性的多个颗粒单元,通过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来表达整个宏观物体的应力响应,从而利用局部的模拟结果来研究边值问题连续的本构模型。

PFC 是颗粒流程序,既可以模拟圆形颗粒的运动与相互作用问题,也可以通过两个或多个颗粒与其直接相邻的颗粒连接形成任意形状的组合体来模拟块体结构问题。

其在岩土工程中的主要模拟对象如图 4.1 所示,PFC 中颗粒单元的直径可以是一定的,也可以按高斯分布规律分布,单元生成器根据所描述的单元分布规律自动进行统计并生成单元。

通过调整颗粒单元直径,可以调节孔隙率,通过定义可以有效地模拟岩体中节理等弱面。

颗粒间接触相对位移的计算,不需要增量位移而直接通过坐标来计算。

§1.1 基本假设颗粒流方法在模拟过程中作了如下假设:(1)颗粒单元为刚性体;(2)接触发生在很小的范围内,即点接触;(3)接触特性为柔性接触,接触处允许有一定的“重叠”量;(4)“重叠”量的大小与接触力有关,与颗粒大小相比,“重叠”量很小;(5)接触处有特殊的连接强度;(6)颗粒单元为圆形(球)。

图1.1 PFC2D的主要模拟对象§1.2 基本理论颗粒流理论在整个计算循环过程中,交替应用力-位移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其计算循环过程如图4.2 所示。

通过力-位移定律更新接触部分的接触力。

通过运动定律,更新颗粒与墙(边界)的位置,构成颗粒之间的新接触。

图4.2 计算过程循环图(1) 力-位移定律颗粒流理论通过力-位移定律把相互接触部分的力与位移联系起来,颗粒流模型中接触类型有“球-球”接触与“球-墙”接触两种。

接触力i F 可以分解为切向与法向分量si n i i F F F += (1)式中:n i F 为法相分量,si F 为切向分量法向分量可以根据下式计算i n n n i n U K F = (2)式中:n K 为接触点法向刚度;n U 为“接触”重叠量;i n 为接触面单位法向量。

二维颗粒流程序PFC_2D_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综述

二维颗粒流程序PFC_2D_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综述

第17卷第5期 2009年10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IndustryVol.17No.5 Oct.2009 收稿日期:2009206226基金项目: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士启动基金资助(20070601-10)。

作者简介:杜 娟(1978-),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

二维颗粒流程序PFC 2D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综述杜 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601)摘 要:介绍了PFC 2D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应用现状和主要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传统的有限元和离散元模拟方法进行对比,对其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和详细的分析。

并对其将来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离散元;PFC ;颗粒流中图分类号:TU312.3,TU37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540(2009)052068203The overive w of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PFC 2DDU J uan(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School of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efei of Anhui 230601)Abstract :The paper concisely describes f undamental aspect s of t he particle flow code (PFC ),it s fea 2t ures to perform scientific st ud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The descrip 2tions include t he advantages of PFC to depict t he essential behaviors of rock and soil materials ,t he current stat us of PFC applicatio n worldwide ,and it s cap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in geotechnical engi 2neering practice.K ey w ords :discrete element met hod ;PFC ;particle flow 二维颗粒流程序PFC 2D (Particle Flow Codein 2Dimensions )是通过离散单元方法来模拟圆形颗粒介质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

pfc3d模拟隧道围岩代码

pfc3d模拟隧道围岩代码

pfc3d模拟隧道围岩代码一、引言1.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交通运输、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质量和难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PFC3D在岩石力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隧道围岩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2.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PFC3D模拟隧道围岩过程,探讨围岩稳定性问题,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二、PFC3D模拟隧道围岩基本原理1.PFC3D简介PFC3D(Particle Flow Code in 3 Dimensions)是一款基于颗粒流数值理论的软件,适用于分析颗粒材料的力学行为。

在隧道围岩研究中,PFC3D能够模拟岩体的破裂、颗粒间相互作用以及锚杆加固等过程。

2.隧道围岩模拟方法利用PFC3D模拟隧道围岩时,首先需要建立围岩模型,包括材料参数设置、颗粒间接触关系等。

然后进行开挖和支护过程的模拟,分析围岩应力、应变、位移等响应。

此外,还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不同工况下的模拟,以探讨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三、代码编写及实现1.代码结构本文编写的PFC3D代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模型建立:包括材料参数设置、颗粒形状和分布、网格划分等。

(2)边界条件:设置围岩模型的边界条件,如固定边界、滑动边界等。

(3)加载制度:设置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加载制度,包括开挖步长、开挖顺序等。

(4)支护措施:模拟不同支护措施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如锚杆加固、喷射混凝土等。

(5)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收集模拟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位移等数据。

2.关键算法与参数设置在编写代码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关键算法和参数设置:(1)材料参数:根据实际围岩材料性能,设置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参数。

(2)接触关系:采用库仑摩擦模型描述颗粒间接触行为,包括摩擦系数、法向刚度、剪切刚度等。

(3)开挖算法:采用逐步开挖法,根据开挖步长和顺序进行模拟。

2024版年度PFC(颗粒流讲义模拟)课件

2024版年度PFC(颗粒流讲义模拟)课件

PFC(颗粒流讲义模拟)课件CONTENTS•颗粒流基本概念与原理•PFC模拟方法与技术•颗粒流在岩土工程中应用•PFC模拟实验设计与操作实践•PFC模拟结果解读与评估•颗粒流研究前沿与挑战颗粒流基本概念与原理01颗粒流(Particle Flow Code,PFC)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数值模拟技术,用于模拟颗粒介质的力学行为。

颗粒流中的颗粒可以是任意形状和大小的刚性体,通过接触力相互作用。

颗粒流模拟可以揭示颗粒介质在复杂条件下的宏观力学响应和微观机制。

颗粒流定义及特点颗粒流运动方程与力学原理颗粒流中的每个颗粒都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其中F为作用在颗粒上的合力,m为颗粒质量,a为颗粒加速度。

颗粒间的接触力包括法向接触力和切向接触力,分别由弹性变形和摩擦产生。

颗粒间的接触力可以通过接触模型(如Hertz接触模型、线性接触模型等)进行计算。

引力和斥力通常与颗粒间的距离有关,可以通过势能函数进行描述。

摩擦力是阻碍颗粒间相对滑动的力,与接触面的粗糙度和法向压力有关。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斥力、摩擦力等,这些力共同决定了颗粒的运动和排列方式。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分析宏观表现与微观机制联系颗粒流的宏观表现(如流动、堆积、破裂等)是由微观机制(如颗粒形状、排列方式、相互作用力等)决定的。

通过分析微观机制可以揭示宏观表现的内在原因,为优化颗粒流模拟提供指导。

同时,宏观表现也可以为微观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验证和理论支持。

PFC 模拟方法与技术0203离散元法的应用领域岩土工程、粉体工程、颗粒流模拟等。

01离散元法基本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通过计算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模拟颗粒运动。

02离散元法与有限元法的区别有限元法将连续体划分为有限个单元,而离散元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离散的颗粒。

离散元法简介PFC软件功能介绍PFC软件概述PFC是一款专门用于模拟颗粒流的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可视化界面。

软件主要功能建立颗粒模型、设置模型参数、进行模拟计算、输出结果与可视化等。

岩土工程硕士论文-砂土地基静压沉桩三维颗粒流PFC_'3D_离散元模拟分析模板

岩土工程硕士论文-砂土地基静压沉桩三维颗粒流PFC_'3D_离散元模拟分析模板

simulation,large deforma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 成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 参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 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签 名 日 期:
华侨大学 2010 届硕士学位论文
砂土地基静压沉桩三维颗粒流 PFC3D 离散元模拟分析
第一章


1.1 前 言
华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砂土地基静压沉桩三维颗粒流PFC<'3D>离散元模拟分析 姓名:黄晨亮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岩土工程 指导教师:郭力群 20100601


对静压沉桩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往主要是建立在传统连续介 质力学模型宏观连续性假设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对沉桩规律进行计 算分析。但是工程中静压沉桩是桩土之间倾倒、滑移、裂缝不断发展 的过程,桩和桩周土都会产生大位移及大变形,因而采用连续介质假 设的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很不适用。 而离散元颗粒流方法克服了连续 介质力学模型宏观连续性假设, 可以模拟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颗粒非 均质、不连续和大变形位移流动的特性。能够解决传统数值方法忽略 的和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对静压沉桩过程进行更为符合实际的模拟。 对静压沉桩过程的数值模拟已有部分学者采用离散元颗粒流分 析, 但都是基于平面状态二维分析, 与实际三维沉桩情况有很大差别。 因此有必要利用离散元三维颗粒流 PFC3D 方法对静压沉桩全过程进 行模拟分析,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本文从细观力学角度出发利用离散元三维颗粒流 PFC3D 方法对 砂土地基静压沉桩全过程进行模拟。首先,模拟分析了单桩在整个沉 桩贯入过程桩周不同区域土体位移、孔隙率、颗粒滑动数、接触数和 应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土体参数、压桩参数和桩体参数不同因素 去分析对静压沉桩贯入的影响, 同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室内模型 试验进行对比。发现在模拟试验中桩周土体的孔隙率、应力与位移变 化与模型实验中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分析对比结果较为吻合。表明 利用三维颗粒流 PFC3D 方法分析砂土中静压沉桩是可行的。其次,对 邻近桩基的先后沉桩对不同区域土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对后桩沉 桩对前桩不同区域处的土体细观参数影响进行了研究, 分析结果可以

关于颗粒流软件PFC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参数标定

关于颗粒流软件PFC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参数标定

关于颗粒流软件PFC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参数标定简要介绍了运用离散元理论及颗粒流软件PFC进行岩土类工程问题数值模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简述了运用PF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时通常会遇到的关键性问题,通过结合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针对数值模拟的首要步骤即参数标定这一步,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研究结论。

标签:颗粒流软件PFC;离散元;数值模拟;参数标定1 工程背景随着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作为建筑材料以及地基介质的岩土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解决岩土类工程问题的主要研究手段有三大类,分别是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

其中,数值模拟又因其便捷、高效以及可控性成为当今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或离散元分析理论,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的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从而发现问题、得到内在规律并作出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2 研究方法针对不连续介质问题以及大变形问题[1],近年来新兴的离散元理论逐步代替传统的有限元理论被人们采用。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牛顿第二定律和力与位移的关系,求解思路为:将求解空间离散为分离的单元阵,相邻两个单元之间用合理的元件相连接;基本变量是单元间的相对位移,通过位移和力的关系可以分别得到单元之间的法向、切向作用力;求单元上受到的合力及合力矩,由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出单元体的加速度;最后,积分得到单元的速度和位移。

通过以上计算过程可以得到任意时刻所有单元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在基于离散元分析理论开发出来的计算机软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美国ITASCA公司开发的UDEC(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3DEC(3-dimensional distinct element code)块体离散元程序,和PFC2D(particle flow code in 2 dimensions)、PFC3D(particle flow code in 3 dimensions)软件。

基于PFC的岩石控制爆破技术研究

基于PFC的岩石控制爆破技术研究

基于PFC的岩石控制爆破技术研究爆破是目前岩石开挖中常用的手段。

充分了解岩体的构造特点,掌握爆破能量在岩体中的传播规律,选择合适的控制爆破方案,不但可以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还可以提高爆破效率,有效地保证预留岩体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开展工程岩体爆破的特性分析以及控制爆破的研究意义重大。

颗粒离散元方法是目前模拟岩体这种非线性材料相对合理的一种方法,本文在颗粒离散元软件PFC2D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石爆破过程的模拟和边坡控制爆破的模拟分析。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详细介绍颗粒流理论的基本原理,借助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得出颗粒细观参数对模型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为细观参数的标定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获得了岩样的宏观力学参数,作为标定试验的基准。

将颗粒离散元法数值模型的建立过程细化为4个部分进行介绍,包括颗粒集合体的生成,模型细观参数的标定,无反射边界的施加,阻尼参数的设置。

3、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了岩体数值模型,通过在炮孔壁上施加简化的爆炸荷载来模拟爆破作用。

测量圆的监测结果显示,爆炸应力波在岩体内部随距起爆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符合应力波衰减规律。

从爆破漏斗的形成效果来看,PFC能较好的再现爆破的整个过程。

试验结果证明了PFC模拟爆破的合理性。

4、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 建立了无节理与含节理岩体模型,施加简化的爆破荷载,考察了无节理岩体的爆破损伤特征,模拟所得的岩体损伤区范围与理论较一致。

在此基础上对节理岩体的爆破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体损伤半径随着节理与爆孔轴线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而损伤区深度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但相同条件下当节理与爆孔轴线夹角为90°时损伤深度最小。

5、在分析爆破参数对光面爆破效果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建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爆破开挖过程中的损伤区范围控制问题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控制爆破方案。

PFC数值模拟方法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PFC数值模拟方法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PFC数值模拟方法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孟陆波;陈海清;李天斌;阴红宇【摘要】岩石力学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分析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将PFC数值模拟技术融入到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采用PFC软件模拟了岩石三轴压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和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表明PFC数值模拟技术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观察岩石破裂机理及其破坏演化过程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可弥补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学生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岩石破坏机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岩石力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8(035)007【总页数】4页(P178-180,220)【关键词】岩石力学;实验教学;PFC数值模拟【作者】孟陆波;陈海清;李天斌;阴红宇【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1 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岩石力学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岩石的力学性质,进而为解决实际岩石类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目前,大多数高校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力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力学实验主要包括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单轴压缩变形实验、抗拉强度实验、直剪实验和常规三轴压缩实验。

在力学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革探讨[1-5]。

pfc测应力水平代码

pfc测应力水平代码

pfc测应力水平代码【1】PFC测应力水平代码简介PFC(Particle Flow Code)是一款基于颗粒流法的数值模拟软件,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混凝土结构等领域。

PFC测应力水平代码则是用于分析岩土体或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应力分布情况的工具。

通过该代码,工程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岩土体或结构的力学性能、稳定性以及破裂过程等。

【2】代码安装与配置要在计算机上安装PFC测应力水平代码,首先需要下载PFC软件,并根据官方教程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打开PFC软件,找到测应力水平代码的相关模块,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输入数据文件等。

【3】测应力水平原理PFC测应力水平代码基于颗粒流法,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描述岩土体或结构的应力分布。

在代码中,应力水平是通过计算颗粒间的接触力来获得的。

当颗粒受到外部力作用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接触力,这些接触力在不同颗粒之间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应力水平的差异。

【4】代码操作步骤及示例操作PFC测应力水平代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创建相应的模型参数,如颗粒直径、密度、模量等。

2)导入数据:将实际工程中的数据文件(如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参数等)导入到代码中。

3)应用外部力:根据实际工况,给模型施加相应的外部力,如均布荷载、线荷载等。

4)计算应力:运行代码,计算模型中各颗粒的应力分布情况。

5)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应力分布图,分析岩土体或结构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及破裂风险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假设我们需要分析一个简化的隧道开挖模型,模型中包含两种颗粒,一种是隧道开挖区域,另一种是围岩。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模拟:1)创建隧道开挖区域的颗粒,设置其直径、密度、模量等参数。

2)创建围岩颗粒,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3)将隧道开挖区域和围岩颗粒组合成一个整体模型。

4)导入地质勘查数据,如岩体的初始应力场。

5)在模型上施加开挖荷载,模拟隧道开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流软件 PFC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

摘要:PFC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证明了PFC在模拟非连续岩体力学性能方
面的应用,PFC不仅能够解决岩石的静、动力问题,还可以替代室内实验,也
可以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仿真,甚至可以在原始数据较为详尽的条件下进行仿真。

在缺乏实际测量数据的前提下,对岩土工程的初始应力、不连续性等问题的分析,可以利用PFC方法,对系统的一些参数特征进行分析,便于对系统的建模。

PFC
还可以模拟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变形和断裂等问题,PFC具有很大的应用
前景。

关键词:岩土工程;颗粒流;PFC软件;工程应用
1.引言
颗粒材料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中,其在不同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相态。


粒材料力学特性的研究一般分为室内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其中离散元
法作为数值模拟方法的代表之一,由于可以直接考虑颗粒运动与接触等物理本质
特性而被广泛采用。

影响颗粒材料力学性质的因素有很多,如初始密实度、初始
接触各向异性、加载历史和加载路径、颗粒间接触特性以及颗粒形状等。

由于颗
粒材料的离散性,颗粒形状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他是基于连续媒
质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PFC可以很好地解
决这一问题。

本文对PFC软件的理论和特性进行了分析,对PFC与常规数值软
件仿真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PFC在岩土本构模型、地质灾害分析、基
坑及基础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PFC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并指
出了当前PFC软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颗粒流软件PFC概述
PFC方法既可直接模拟圆形颗粒的运动与相互作用问题,也可以通过两个或
多个颗粒与其直接相邻的颗粒连接形成任意形状的组合体来模拟块体结构问题。

PFC中颗粒单元的直径可以是一定的,也可按高斯分布规律分布,单元生成器根
据所描述的单元分布规律自动进行统计并生成单元。

通过调整颗粒单元直径,可
以调节孔隙率,通过定义可以有效地模拟岩体中节理等弱面。

颗粒间接触相对位
移的计算,不需要增量位移而直接通过坐标来计算。

通过重力或移动墙(墙即定
义颗粒模型范围的边界)来模拟加载过程,墙可以用任意数量的线段来定义,墙
与墙间可以有任意连接方式,也可以有任意的线速度或角速度。

颗粒流软件PFC
软件的理论基础是细观离散单元理论,其思路为:把颗粒集合体离散成独立单元,采用颗粒粒子基本单元,反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更新颗粒运动情况,并结合力—
位移定律,建立每个离散单元运动方程,遵循循环运算法则,采用显式中心差分
法求解方程。

比如PFC既可以用来描述具有颗粒物质的粗粒花岗岩一类的介质,
也可以用来研究非晶质材料的特性。

因此,在利用粒子流方法求解有关问题时,
不需要定义介质的本构关系。

简而言之有以下几个特点:
(1)PFC的理论基础是细观离散元理论,传统有限元软件和有限差分软件
是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发展起来的。

(2)颗粒间可允许发生有限位移、转动、也可发生完全分离。

(3)与以往数值计算方法不同,介质初始条件必须作为模型特性考虑的因素,如地应力场条件。

PFC很好地描述了应力环境对介质(主要指岩土体)基本
物理特性的影响,用颗粒流方法求解问题时,介质本构关系不用提前定义。

(4)PFC与EDUC、3DEC相比,模拟大变形问题时块体可受力破坏分离,
而UDEC不能模拟块体的破裂。

与棱角颗粒间接触相比,PFC 3D中圆形颗粒接触
更容易判断,计算过程中自动识别新接触,因此,PFC模拟效率较其他离散元模
拟程序更高。

(5)与FLAC软件类似,PFC也采用局部无黏性阻尼,但几何特征、物理特
性及解题条件的说明不如FLAC和EDEC简单。

(6)PFC在研究微裂缝产生发展过程、介质连续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岩体力学特性随应力变化过程和Kaiser效应等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PFC的工程应用状况
PFC既可解决静态问题也可解决动态问题;既可用于参数预测,也可用于在原始资料详细情况下的实际模拟;PFC模拟试验可以代替室内试验;在岩石与土体中的开挖问题的研究与设计方面,实测资料相对较少,关于初始应力、不连续性等问题也只能作部分了解。

而在松散介质流动问题中,影响流体不规律分布的影响因素很难定量描述等等,因此,应用PFC初步研究影响整个体系的一些参数的特性,对整个体系的特性有所了解后,就可以方便地设计模型模拟整个过程。

PFC可以模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大变形问题、断裂问题等,适用于以下领域:
(1)在槽、管、料斗、筒仓中的松散物体流动问题;
(2)矿区采空区中的岩体断裂、坍塌、破碎和流动问题;
(3)在铸造业中粉粒的压缩问题;
(4)动态冲击问题(如爆炸问题);
(5)梁结构震动反应及破坏问题;
(6)介质基本特性研究,如屈服、流动、体变等;
(7)固体介质中的累积破坏与断裂问题。

3.1岩土的本构模型仿真
岩土体的不连续力学特性主要由细观单元–颗粒(粒子)运动所控制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砂土受力后砂颗粒向不同方向的不连续性流动位移。

岩石特别是结晶岩和碎屑岩在一定荷载下颗粒之间接触面的启裂、扩展和贯通等岩土体在冲击或爆破条件下颗粒或块体的动力学响应破坏的能量传播和消散过程(如地震和震动破裂机制研究)等。

用PF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在现有的研
究中,可以用PFC数值实验来替代某些室内实验,也可以用来模拟模型的结果。

PFC在模拟岩体的物性指标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从微观上解释岩体的
宏观力学行为,并能真实地反映岩体的力学性能。

3.2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
岩土体的力学特性被数目众多的宏观尺寸,不连续单元(破裂或接触)控制的
问题。

比如特别破碎的岩体和岩土混杂体,水电工程的堆石坝或土石坝,滑坡崩
塌体等属于较典型的这类问题。

其共同特点是宏观力学指标取决于块体之间的接
触关系和接触强度,而现实中非常难于获得。

此外,具体块体的位移,特别是在
整体破坏阶段,个体的非连续流动性表现得非常突出。

而PFC不需要位移,岩石
自身也会出现断裂,这使得它更适合于滑坡的分析。

3.3基坑及地基施工
在利用PFC进行岩石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中,杨明等人利用离散单元对抗
滑桩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PFC型抗滑桩的计算公式。

通过研究贾敏才等人建
立的干砂强夯模型,得到了强夯的动态响应特征。

PFC在地基处理方面有很大的
应用前景。

4.结语
PFC软件从微观结构角度着手,将土体看成是由土颗粒组成,其宏观力学特
性取决于颗粒与颗粒之间粘结(接触)方式的几何、物理特性。

在PFC中用等厚度
的刚性圆盘代表颗粒,颗粒之间允许重叠,同样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颗粒的破坏
主要有剪切破坏和张拉破坏两种方式,当颗粒发生破碎时土体的宏观力学特性也
会发生相应变化,即介质内颗粒接触状态的变化决定了介质的本构关系。

因此,
在PFC计算中无需给定材料的宏观本构关系和对应的参数,这些传统的参数和力
学特性在程序中可以自动得到,需要使用者自行定义的是颗粒的几何力学参数,
包括颗粒级配、刚度、摩擦力、粘结介质强度等细观力学参数。

目前PFC主要应
用于从事岩石类材料基本特性颗粒物质动力响应岩石类介质破裂和破裂发展等基
础性问题的科学研究中。

参考文献
【1】周剑,张路青,戴福初,等.基于黏结颗粒模型某滑坡土石混合体直
剪试验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271-274.
【2】胡欣雨,张子新.不同地层条件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状态颗粒流模拟
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11):2258-2267.
【3】彭钧,李兴高.不同间距下盾构先行刀在砂卵石地层中耕松模式的数
值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50(1):109-114.
【4】张艳博,张行,梁鹏,等.花岗岩破裂过程声发射横、纵波时频特征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38(S2):3554-3564.
【5】王强,胡新丽,徐迎,等.软岩土石混合体的击实特性与细观机理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1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