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感巡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教案【小学综合实践】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光电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准备1. 光电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等)。

2. 小型电路板、跳线、电源、LED 灯等。

3. 实际应用示例(如自动门、自动水龙头等)。

4. 实验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电线等)。

5. 相关教学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汽车停车场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停车场自动灯光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学生展开讨论,并概括出使用了什么样的技术。

2. 概念解释:解释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它是如何工作的。

通过简单的实验(如使用手遮挡红外线传感器)来展示光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 应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如自动门、自动水龙头等),并讨论该场景中使用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取信息。

4. 实践操作: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或提供一定的器材和材料,让学生尝试使用光电传感器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并实现一个自己设计的实际应用场景。

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尝试创新。

5. 实例演示:邀请学生自愿展示他们设计的光电传感器应用实例,让其他学生观摩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实例演示来激发学生对光电传感器应用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强调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延伸1. 拓展应用: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光电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设备、机器人、工业生产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和调研,以拓宽他们对光电传感器应用的了解。

2.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以光电传感器为基础,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光电传感器应用。

《第一单元第3课巡线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二册自编模拟

《第一单元第3课巡线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二册自编模拟

《巡线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巡线机器人》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期望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巡线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利用Scratch编程软件设计巡线机器人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其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巡线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具体内容如下:1. 设计阶段:学生需利用Scratch编程软件,设计一个能够沿黑线行进的巡线机器人。

要求机器人能够根据黑线进行自动转向,并能够记录行驶的轨迹。

2. 编程实现:学生需编写合适的程序代码,使机器人能够按照设计的轨迹进行巡线。

在编程过程中,需注意代码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3. 作品完善:学生可自行添加音乐、动画等元素,使机器人更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同时,要确保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设计思路清晰,程序逻辑严谨。

2. 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证质量。

3. 作品需符合安全规范,不得使用危险材料或工具。

4. 作品需有明确的说明文档,包括设计思路、程序代码及运行效果等。

5.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加入创新元素,提高作品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设计思路的创意性和实用性。

2. 程序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3. 作品的完成度和稳定性。

4. 作品的创新性和趣味性。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改进四个等级,作为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3. 鼓励学生在课后互相交流作品,分享经验和技巧,共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4. 教师将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的学业档案中,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重要参考。

通过以上就是《巡线机器人》第一课时作业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单光感巡线教学设计

单光感巡线教学设计

单光感巡线教学设计乐清市淡溪镇第二学侯晓辉一、教学内容与分析巡线就是机器人沿着地面的一条线走,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检测反射回来的光的强度来判断机器人与线的位置偏差有多少。

本课教学内容单光感寻线是巡线任务中最基础的方式,是光电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通过光电传感器测试反射光强度来辨别颜色,在安装光电传感器之后,需要编写程序实现。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用光电传感器识别黑色和白色的方法。

3、理解巡线传感器与条件判断语句、循环语句的综合运用。

4、逐步掌握根据实际环境调试机器人的方法。

5、感受探究性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6、体会“迁移”、“比较”的方法对学习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7、乐于进行自主学习与创造活动,体验完成任务后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判断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2、掌握利用光电传感器识别黑色和白色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乐高机器人(EV3),利用黑色胶布贴出的环形路线图,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理念(一)“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必需的,但与此同时更应注重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能力(过程)与方法是核心。

本课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设计了感受探究学习的过程,体会迁移与比较的学习方法,基础与核心相互渗透与交融,但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智能机器人课程是能力培养的工具和载体智能机器人作为多种科学技术的融合体,天生就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青少年学生学习智能机器人课程,不应是学习如何使用一种智能机器人,不应是仅仅学习智能机器人技术本身,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丰富有趣、注重体验的课堂更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方式和手段的刺激,能有效提高和强化同一内容的学习效率。

本课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表演的形式,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课堂丰富有趣,学生感兴趣爱学。

PID非常好的光感巡线思路

PID非常好的光感巡线思路

PID非常好的光感巡线思路在这篇文章里所有的代码都不是真正的程序代码,只是作者对编程的示意,或者说是用类似程序代码的方式对编程的内容进行解释。

作者希望读者能自行选择程序语言,自己完成PID控制器的编程。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技术,常用于多种机械装置(如车辆、机器人、火箭)中。

用数学方式来描述PID 控制器是非常复杂的。

本文描述了如何在使用NXT-G编程的LEGO机器人上创建PID控制器。

文中将以实例来说明如何创建PID来完成机器人巡线任务。

PID创建完成后,经过简单的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其他地方,如,让机器人跑直线,做两轮平衡机器人。

其实学过微积分的人很容易理解PID的典型描述,本文是写给那些对PID几乎没有任何概念的读者,比如参加FLL比赛的3~8年级的孩子们。

考虑到大家可能不了解微积分,因此我尽量不使用微积分,从非常低的起点开始建造整个概念。

先来看看一个适于巡线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结构。

看下图,这个机器人用两个马达驱动,分别与车轮A、C连接,前端装有垂直向下的光电传感器,红圈标出的部分就是光电传感器能“看到”的部分。

带箭头的大长方形表示机器人的其余部分,箭头指示机器人的运动方向。

巡线是机器人的基本技术,也是大家学习机器人时最先要做的。

能够巡线的自动装置具有机器人的全部特点:使用传感器收集周围环境的信息,并据此调整机器人的运动状态。

巡线机器人可以使用1个光电传感器、2个光电传感器、一打光电传感器或者装上你所有的光电传感器。

实际上,你使用的光电传感器越多,巡线的效果越好。

只使用1个光电传感器也可以让机器人精确的巡线(即使线条是有弧度的),但是机器人移动过快时容易“飞线”(“飞线”——指机器人脱离线条,不能继续沿着线移动)。

一般来说,使用的传感器越多,巡线的速度越快。

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世界巡行教案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世界巡行教案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第一节光世界巡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光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2.了解光源及其分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

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基色及其混合色光。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影子形成等.
2.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2。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了解当前在光学研究上的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速的大小.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准备
(演示用):小型激光器、水槽(水)、玻璃砖、光屏、日食、月食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三张中间有孔的硬纸片、蜡烛、火柴、光屏。

第一节光世界巡行光错误!。

Ev3 第九节课 单光感巡线

Ev3 第九节课 单光感巡线

03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基础车搭建
今天是我们学习EV3的第九节课 这节课运用EV3的颜色传感器 运用切换编程模块 让我们来搭建编程 完成今天的任务吧
本课任务
EV3的基础传感器基本都已经接触过 来,接下来我们要配合一些我们没 有学习过的逻辑模块进行学习。
今天EV3课程中,我们要 学习对于EV3学习中特别 重要的切换模块,可以使 我们的EV3的动作更加丰 富
切换模块
本节课我们会学习使用是切换 程序模块
切换模块
本节课我们会学习使用是切换 程序模块
切换模块
本节课我们会学习使用是切换 程序模块
编程
今天的程序效果是EV3基础车通过颜色传感器来进行巡线运动。
调试程序
循环模块
05 总 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EV3切换 编程模块后,EV3拥有这个 程序块能够做些什么呐?
EV3 第9节 单光感巡线
01 复习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EV3 基础车通过触控传感器 来停止基础车的动作 (前进,播放音乐) 。
02 本课学习及任务
本课任务
本课任务是学习切换程序模块, 通过光学传感器,使基础车可 以巡着黑线前进。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 EV3的一些转向知识, 如何EV3基础车转向, 操作中型马达动作, 什么是颜色传感器, 陀螺仪传感器的作用, 距离传感器, 触控传感器。

小学课后服务EV3乐高机器人一阶15双光感巡线

小学课后服务EV3乐高机器人一阶15双光感巡线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EV3乐高机器人套件、计算机、双光感传感器、巡线用场地。
2.软件资源:EV3编程软件、课堂演示PPT、教学视频。
3.课程平台: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室网络环境。
4.信息化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线教学管理系统。
5.教学手段:讲授、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互动问答、评价反馈。
板书内容:
-双光感巡线原理
1.光感传感器工作原理
2.巡线算法介绍
- EV3编程操作
1.编程步骤
2.常见问题解析
-乐高机器人搭建技巧
1.结构设计
2.传感器布局
2.板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以大纲形式呈现,方便学生抓住重点。
3.板书特点:
-简洁明了:用关键词和简洁的语句概括知识点,避免冗余。
-突出重点:对双光感巡线原理、编程操作和搭建技巧等关键内容进行加粗或使用不同颜色标注。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以下方法: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双光感巡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对比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单光感传感器与双光感传感器的优缺点,深入理解双光感巡线的技术特点。
-反思评价方法:在完成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后,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与双光感传感器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乐高机器人双光感巡线操作演示视频,了解不同场景下双光感巡线的实际应用。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途径,收集与双光感传感器相关的资料,加深对传感器知识的了解。

《第一单元 第3课 巡线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二册自编模拟

《第一单元 第3课 巡线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4第二册自编模拟

《巡线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巡线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巡线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2. 了解并能够解决巡线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3. 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作业中的难题。

二、作业内容1. 学生需完成对巡线机器人的基础调试,确保机器人在指定路径上正常运行;2. 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设计一套巡线机器人的最优路径规划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3. 完成一份关于巡线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小报告。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按时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2. 作业内容应真实有效,不得抄袭或代写;3. 提交作业时应附带相关图片或视频以辅助说明;4. 遇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将根据学生的完成度、正确率以及团队协作表现进行综合评定;2. 评价标准包括:路径规划的合理性、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报告的完整性和清晰度等;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作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问题和错误,及时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2. 老师将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3. 学生可以通过反馈渠道(如电子邮件、班级群等)与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

在《巡线机器人》课程中,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水平,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因此,设计一份高质量的作业方案至关重要。

本节课的作业方案涵盖了作业目标、内容、要求、评价和反馈等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环境。

在作业内容部分,我们要求学生完成对巡线机器人的基础调试,确保机器人在指定路径上正常运行;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设计一套巡线机器人的最优路径规划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光世界巡行教案

光世界巡行教案

光世界巡行教案教案标题:光世界巡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光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探索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3. 了解光的反射和色散现象;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光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例如光的传播在通信中的作用,光的折射在眼镜制造中的应用等;2. 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光的传播是否有规律。

实验活动1:光的传播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步骤:1. 准备一束激光笔和一张白纸;2. 将激光笔对准白纸,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3. 移动激光笔的位置,再次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4.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实验活动2:光的折射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和一张白纸;2. 在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水面平整;3. 将容器放在白纸上,让学生观察容器中的水面和纸上的图案;4. 缓慢倾斜容器,观察水面的变化;5.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实验活动3:光的反射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步骤:1. 准备一面平整的镜子和一束激光笔;2. 将激光笔对准镜子,观察光线的反射路径;3. 移动激光笔的位置,再次观察光线的反射路径;4.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实验活动4:光的色散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步骤:1. 准备一个三棱镜和一束白光;2. 将白光通过三棱镜,观察光线的色散现象;3.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总结与评价:1. 回顾本次实验活动,总结光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3. 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进行更多有关光的实验,如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2. 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关于光的小册子,记录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检查学生完成的小册子和书面记录;3. 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评估他们对光的理解程度。

3.1光世界巡行 教学设计

3.1光世界巡行   教学设计

“光世界巡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作用,知道光和人类密切相关。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3)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4)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知道光的三基色。

2.过程与方法(5)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的成因等光学现象。

(6)经历把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的实验过程,从光的色散现象中认识到白光是复色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通过学习光的用途,意识到物理知识与身边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和社会实际密切相连,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

(8)通过研究光的色散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体会自然界的神奇美妙,体验探究与发现的快乐。

(二)教学仪器:激光笔(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

难点:利用光线分析影子成因。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分析(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美丽的舞蹈(播放影子舞)。

师:这个舞蹈美不美?生:美。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舞蹈中的小白兔是怎么形成的?生:想师:为了解开同学们心中的疑问,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探究光的奥秘。

板书:3.1光世界巡行二、新课教学1.光能为我们做什么?师:生活中的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投影图片师:图3-1有了光,我们可以怎么样?生:看见物体。

师:图3-2植物可以利用光做什么?生:光合作用。

师:图3-3光可以使太阳能汽车奔驰,光能可以转化成什么能被我们利用?生:电能。

师:图3-4光在通信上有什么应用生:扩大容量和提高传输速度。

师:同学们还能说说光有哪些用途呢?生:消毒、照明、取暖等师:如果没有光,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呢?同学们想象一下生;什么也看不见。

师:既然光这么重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日常生活中的光从哪里来呢?2.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源生:太阳、电灯等。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会使用光电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和原理2.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领域3. 光电传感器的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难点:光电传感器的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光电传感器实验套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光电传感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光电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与光电传感器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2. 内容: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和原理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光电传感器的实验操作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简答题:简述光电传感器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3. 创新设计:设计一个利用光电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进?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如何优化?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如何调整?4. 学生参与度如何?如何提高?5. 教学效果如何?如何提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光电传感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学会使用光电传感器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双光感机器人巡线

双光感机器人巡线

双光感机器人巡线一、活动分析1.活动需求:学生可以学习双光感机器人巡线原理,学习一些简单的拼搭技巧。

了解到小车运行时的特点。

学会双光感机器人巡线的程序编写。

2.活动分析:本次活动在让学生学习使用乐高双光感机器人做巡线运动,写出简单的程序流程,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制作双光感机器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3.学生情况:学生是4--5年级的学生共8人,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习完成单光感机器人巡线任务。

一小部分学生还未完成以前的课程任务,需要继续努力完成,这类孩子年龄较小无法很快的裂解老师所讲的内容,需要细心并耐心的去讲解知识。

3个学生进展较为迅速,已经提前进行之后的课程(四光感机器人巡线),这节课继续完成该任务。

4.、活动目标1.学生学会使用乐高零如何使用双光感机器人巡线、了解了解机器人巡线的方式以及程序编写,并锻炼其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搭建出双光感机器人,分析指出双光感机器人巡线的运动方式并学会、可以写出简单的运动流程并学会程序编写。

3.学生认识到乐高机器人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觉得机器人课程简单而好玩,对学习相关知识产生兴趣。

4.、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学会双光感机器人巡线的原理以及运动方式。

如何突出:1.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拿出的双光感机器人。

2.由老师说出该机器人巡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黑线要在双光感之间)。

3.提出问题:对照单光感机器人巡线的方式去想为什么要注意这个问题。

4.由学生进行回答,老师总结出双光感机器人巡线的原理以及运动方式。

2.难点:学生如何理解双光感机器人巡线的原理以及运动方式,如何写出双光感机器人巡线程序的简单流程。

如何突破:1.学生听老师对双光感机器人巡线原理解说,以及运动方式的描述。

2.学生动脑思考为什么要依靠这种运动方式进行巡线。

3.学生说出自己思考的内容,老师进行纠正,学生自主完成程序流程图的简单编写。

4.、活动策略本次活动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讲授法与分析法。

在老师讲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并对相应问题进行回答。

《感光窗帘光线传感器的使用》(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感光窗帘光线传感器的使用》(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标题:感光窗帘——光线传感器的使用——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线传感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子元件。

通过光线传感器,我们可以实现自动调节光线、智能窗帘等功能。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光线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光线传感器的原理,学会使用光线传感器制作感光窗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简单的电子元件,如按钮、灯泡等。

他们对电路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接触过光线传感器。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对动手制作感兴趣,因此需要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光线传感器的原理。

2. 学会使用光线传感器制作感光窗帘。

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光线传感器的原理。

2. 学会使用光线传感器制作感光窗帘。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光线传感器的PPT和图片。

2. 准备一个光线传感器模块、一个伺服电机模块、一个LED灯模块、一些导线、一个窗帘等。

3. 准备一个电路焊接工具箱。

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主题1. 老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光线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动调节灯光、智能窗帘等。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设备是如何感应光线变化的吗?它们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呢?环节二:了解光线传感器的原理1. 老师继续展示PPT,介绍光线传感器的原理,如利用光敏电阻感应光线强度的变化,从而输出不同的电信号。

2. 学生讨论:除了老师提到的这些应用,你们还知道哪些其他的光线传感器应用?它们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呢?环节三:学会使用光线传感器制作感光窗帘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使用光线传感器制作一个感光窗帘?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方案。

3. 老师进行指导,介绍光线传感器、伺服电机、LED灯等模块的使用方法。

4. 学生开始制作感光窗帘,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乐高机器人巡线原理

乐高机器人巡线原理

一、前言在机器人竞赛中,“巡线”特指让机器人沿着场地中一条固定线路(通常是黑线)行进的任务。

作为一项搭建和编程的基本功,巡线既可以是独立的常规赛比赛项目,也能成为其他比赛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机器人比赛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光感中心与小车转向中心以常见的双光感巡线为例,光感的感应中心是两个光感连线的中点,也就是黑线的中间位置。

而小车的转向,是以其车轮连线的中心为圆心进行的。

很明显,除非将光感放置于小车转向中心,否则机器人在巡线转弯的过程中,探测线路与做出反应之间将存在一定差距。

而若将光感的探测中心与转向中心重合,将大幅提升搭建难度并降低车辆灵活性。

因此,两个中心的不统一是实际存在的,车辆的转向带动光感的转动,同时又相互影响,造成机器人在巡线时对黑线的反应过快或者过慢,很多巡线失误由此产生。

标准文案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通过程序与结构的配合,在程序中加入一定的微调动作来弥补其中的误差。

而精准的微调,需要根据比赛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调试。

三、车辆结构巡线任务的核心是让机器人小车按照场地中画出的路线行进,因此,根据任务需要选择合适搭建方式是完成巡线任务的第一步。

1、前轮驱动前轮驱动的小车一般由两个动力轮和一个万向轮构成,动力轮位于车头,通过左右轮胎反转或其中一个轮胎停转来实现转向,前者的转向中心位于两轮胎连线中点,后者转向中心位于停止不动的轮胎上。

由于转向中心距离光感探测中心较近,可以实现快速转向,但由于机器人反应时间的限制,转向精度有限。

2、后轮驱动标准文案后轮驱动的小车结构和转向中心与前轮驱动小车类似,由于转向中心靠后,相对于前轮驱动的小车而言,位于车尾的动力轮需要转动较大的幅度,才能使车头的光感转动同样角度。

因此,后轮驱动的小车虽转向速度较慢,但精度高于前轮驱动小车。

对于速度要求不高的比赛而言,一般采用后轮驱动的搭建方式。

3、菱形轮胎分布菱形轮胎分布是指小车的两个动力轮位于小车中部,前后各有一个万向轮作为支撑。

光世界巡行(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光世界巡行(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记录
观察、思考、讨论、听讲
记录
思考、回答:
因为光比声音传播得快
记录
听讲
练习
听讲
听讲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开始上新课时获得愉悦的感觉
引入光源的概念
启发并鼓励学生思考,大胆猜想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初步建立理想模型的概念
教学方式
讲授式、探究式、讨论式
教具
激光笔、水槽、水、糖水、玻璃砖、香、火柴、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ppt3、4】引言:
因为有了光,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每时每刻大自然都会让我们领略到它的奇异风光;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驱散黑暗,看清周围的世界。光对于我们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那么,从这章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光现象。
【ppt21】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ppt22】进行课堂小结。
【ppt23】知识拓展。
【ppt24】布置作业。
观察精美图片,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观察图片,思考后回答:它们都能发光
记录
听讲
讨论、思考
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讨论后得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
思考
观察实验
听讲、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理解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巩固新知
了解光年是距离的单位
板书设计
第1节光世界巡行
一、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源: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
二、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
1.影子的形成

康复训练时钟

康复训练时钟
建构
1、搭建车型机器人。
2、单光感巡线:光感朝下扫描。
3、至于为什么搭建车型机器人,是因为用车型机器人模拟人的运动这一环节。
4、或使用双光感。
5、如果使用光感的话,注意光感的最佳检测距离。
6、如果使用双光感,注意2个光感之间的距离不能过近也不能太远。
因为要用到系统时钟,而且还要相应的做出一个模拟人的运动的动作,在这里就简化下用车型机器人代表人的运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大的锻炼手脑结合的能力。
2、但病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康复训练了,该做什么训练。
3、所以提醒病人做康复训练也成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内容之一。
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机器人做一个运动项目,然后机器人自己去记时间,自己提醒自己,但是做了多少运动是个未知数。
这节课重在让孩子学会如何使用系统时钟,如何运用系统时钟作为整个程序的一个等待条件,并熟练运用时钟分支。
反思
1、首先先测光感值,或者让机器人自己进行数据采集。
2、单光感巡线的物理过程是什么样的?
3、一直让机器人运动,运动到想要停止的时间久停止,前提是不会人为记时间。
4、双光感巡线的话,一共是几种情况呢?
5、如何做到一段时间内进行一种动作或者任务,之后结束?
小朋友在实际操作中得出结论,老师引导。小朋友在实际操作中以及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得出结论。调试程序的时候教孩子要注意细节,不能马虎。
教 案
课程单元
智能医院
日期
教师
活动主题
康复训练时钟
班级
人机器人。
2、机器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训练内容。
3、会使用容器编程。
4、会用系统时钟。
活动准备
器材准备
9797,9695

乐高机器人巡线原理

乐高机器人巡线原理

一、前言在机器人竞赛中,“巡线”特指让机器人沿着场地中一条固定线路(通常是黑线)行进的任务。

作为一项搭建和编程的基本功,巡线既可以是独立的常规赛比赛项目,也能成为其他比赛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机器人比赛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光感中心与小车转向中心以常见的双光感巡线为例,光感的感应中心是两个光感连线的中点,也就是黑线的中间位置。

而小车的转向,是以其车轮连线的中心为圆心进行的。

很明显,除非将光感放置于小车转向中心,否则机器人在巡线转弯的过程中,探测线路与做出反应之间将存在一定差距。

而若将光感的探测中心与转向中心重合,将大幅提升搭建难度并降低车辆灵活性。

因此,两个中心的不统一是实际存在的,车辆的转向带动光感的转动,同时又相互影响,造成机器人在巡线时对黑线的反应过快或者过慢,很多巡线失误由此产生。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通过程序与结构的配合,在程序中加入一定的微调动作来弥补其中的误差。

而精准的微调,需要根据比赛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调试。

三、车辆结构巡线任务的核心是让机器人小车按照场地中画出的路线行进,因此,根据任务需要选择合适搭建方式是完成巡线任务的第一步。

1、前轮驱动前轮驱动的小车一般由两个动力轮和一个万向轮构成,动力轮位于车头,通过左右轮胎反转或其中一个轮胎停转来实现转向,前者的转向中心位于两轮胎连线中点,后者转向中心位于停止不动的轮胎上。

由于转向中心距离光感探测中心较近,可以实现快速转向,但由于机器人反应时间的限制,转向精度有限。

2、后轮驱动后轮驱动的小车结构和转向中心与前轮驱动小车类似,由于转向中心靠后,相对于前轮驱动的小车而言,位于车尾的动力轮需要转动较大的幅度,才能使车头的光感转动同样角度。

因此,后轮驱动的小车虽转向速度较慢,但精度高于前轮驱动小车。

对于速度要求不高的比赛而言,一般采用后轮驱动的搭建方式。

3、菱形轮胎分布菱形轮胎分布是指小车的两个动力轮位于小车中部,前后各有一个万向轮作为支撑。

光世界巡行教案

光世界巡行教案

光世界巡行教案光世界巡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光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2. 探究光的反射、折射和反射规律。

3. 理解光的颜色和颜色的混合。

4. 了解光对物体的成像和光学器件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光的特性、传播方式、反射、折射规律,了解光的颜色和混合,了解光对物体的成像和光学器件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光的特性和传播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根据教学内容,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和反射规律。

通过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和公式。

3. 实验探究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光线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实验,颜色的混合实验等,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和观察,巩固和理解光学知识。

4. 休息活动在实验之间,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或休息活动,让学生放松身心,保持活跃的学习状态。

5. 深化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光对物体的成像原理,如摄影机、放大镜、望远镜等。

让学生掌握光学器件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6. 总结复习对本次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梳理思路,强化记忆。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习题或任务,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评价学生的合作和分享能力。

4. 下课后,可以与学生进行反馈,听取他们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光世界巡行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光世界巡行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3.1光世界巡行一、课型:探究式新授课二、课时:一课时;三、三维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与讨论,了解光的作用;2.通过生活经验与观察实验,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道引入“光线”的必要性,理解“光线”的意义。

3.会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重要光现象。

学会以作图的方式对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现象进行更准确的研究。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大致了解科学家们研究“光的本性”、“测光速”的不懈努力的历史。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重要光现象。

2.难点:认识“光线”这一模型的意义,学会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

五、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为光学的开篇之作,光的直线传播,“光线”模型的建立等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光的反射、折射提供了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2.学生的生活与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与现象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但以光线作为抽象的模型来研究一些重要的光现象,对初中生而言,是一种较难的理性分析。

3.教材编写思路:从“光的作用”入手,进一步了解“光是什么?”、“光的传播特点”、“光传播有多快”,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顺理成章。

六、教学思路1.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营造“师生和谐平等”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观察与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以模型法研究问题。

2.设计意图:以生活经验与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并指导学生用规律解释现象、用模型更准确的研究现象。

3.器材准备:光学综合演示仪(自制教具)、玻璃砖、手电筒等。

七、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光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板书)3.1 光世界巡行光为我们做些什么?学生活动1:观察教材图片以及多媒体展示,通过交流与讨论归纳出光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光感巡线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单光感巡线教学设计
乐清市淡溪镇第二学侯晓辉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巡线就是机器人沿着地面的一条线走,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检测反射回来的光的强度来判断机器人与线的位置偏差有多少。

本课教学内容单光感寻线是巡线任务中最基础的方式,是光电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通过光电传感器测试反射光强度来辨别颜色,在安装光电传感器之后,需要编写程序实现。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用光电传感器识别黑色和白色的方法。

3、理解巡线传感器与条件判断语句、循环语句的综合运用。

4、逐步掌握根据实际环境调试机器人的方法。

5、感受探究性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6、体会“迁移”、“比较”的方法对学习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7、乐于进行自主学习与创造活动,体验完成任务后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判断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2、掌握利用光电传感器识别黑色和白色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乐高机器人(EV3),利用黑色胶布贴出的环形路线图,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理念
(一)“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必需的,但与此同时更应注重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能力(过程)与方法是核心。

本课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设计了感受探究学习的过程,体会迁移与比较的学习方法,基础与核心相互渗透与交融,但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智能机器人课程是能力培养的工具和载体
智能机器人作为多种科学技术的融合体,天生就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青少年学生学习智能机器人课程,不应是学习如何使用一种智能机器人,不应是仅仅学习智能机器人技术本身,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丰富有趣、注重体验的课堂更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方式和手段的刺激,能有效提高和强化同一内容的学习效率。

本课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表演的形式,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课堂丰富有趣,学生感兴趣爱学。

同时,智能机器人的课堂是“做中学”的模式,注重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乐学。

这样的课堂更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