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毕业设计
采准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设计
![采准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44bc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b.png)
采准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设计杨长学【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采准巷道多巷布置、走向长壁双工作面布置及生产系统设计、往复式开采设计等技术问题.【期刊名称】《科技风》【年(卷),期】2012(000)022【总页数】1页(P140)【关键词】巷道布置;生产系统;设计【作者】杨长学【作者单位】七煤集团公司律设煤矿,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正文语种】中文传统的长壁开采体系,准备巷道通常采用双巷布置,如布置输送机上山和轨道上山。
回采巷道通常采用单巷布置,若仅布置区段运输巷和区段轨道巷。
1 采准巷道多巷布置在煤矿采用连续采煤开采过程中,采用连续采煤机掘进巷道和回收巷间煤柱,能确保采准巷道多巷布置的巷道准备速度,调整采掘平衡关系。
采用锚杆机对采准巷道及工作面进行支护,能实现主动支护及支护的机械化,支护速度快、效果好。
开采方向灵活,能沿走向或倾向推进;开采顺序灵活,可顺序开采或跨采;工作面连续推进距离长,能力大;顶板稳固,采空区处理简单,可任其垮落或局部打锚杆支护;低瓦斯矿井,对通风条件要求不严等。
这些优越条件加上采准巷道多巷布置的实施,使巷道布置方案掘进出煤量增加;多巷布置使运煤、运料、通风、行人等方便灵活,在一条巷道维修时,其余几条巷道也能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确保采煤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这种多巷布置方式,常用的有三巷布置。
三条下区段平巷中,一条铺设带式输送机,一条运煤兼进风巷,一条为专用进风巷。
上区段平巷有两条,都在回风巷。
为确保巷间保护煤柱的作用,要科学合理设计煤柱尺寸,通常采用以下留设方式:一是煤柱的长、宽等长留设,通常采用18m×18m或20m×20m。
二是煤柱的长、宽不等长留设,通常采用(18~25)m×(25~30)m。
三是三条区段平巷中,靠工作面采空区一侧的两条巷道间留设大煤柱25m×30m,靠未采区一侧的两条巷道间留设小煤柱25m×5m。
2 走向长壁双工作面布置及生产系统设计走向长壁双工作面布置,根据区段共用运输平巷的设置情况,采用以下两种布置方式。
潘一矿煤矿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潘一矿煤矿采区巷道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21ddaab307e87101f696f5.png)
潘一矿采区巷道布置设计第一章采区概况潘一矿是淮南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1983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 3.0M t/a,经过技术改造,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 4.0M t/a,矿井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3层。
其中13—1煤层是矿井目前的主采煤层,平均厚度 4.5米。
煤层结构复杂,顶底版一般为泥岩或沙子泥岩,遇水易泥化。
矿井投产以来,先后采用普通综采和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13—1煤层。
由于普通综采采高较低,13—1煤层不能一次采全高,开采效率低,难以实现高产高效,综采放顶煤开采虽然可以一次采全高,但煤炭灰分较大,不能适应煤炭市场需求,且放顶煤开采影响工作面推进进度,制约生产能力的提高,另外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空区留有余第一节煤系及煤层石炭、二叠系为本区煤系地层,共有可采煤层14层,总厚度为27.67m。
自上而下分别为1、3、4-1、4-2、5-2、6-1、7-1、8、11-2、13-1、16-1、16-2、17-1及18煤,其中13-1煤层为本采区主要可采煤层。
第二节采取内地质构造该采取根据地质勘探和邻近采区揭露的资料看,无较大的断层和明显的褶曲构造,对井下开采无明显的影响,构造尚属简单。
第三节煤层要素及顶底板特征所开采的C组13-1煤层:平均厚度4.49m,煤的密度为1.34t/ m3。
为较稳定煤层,无夹矸,煤质中硬,结构简单,高瓦斯。
顶底板特征见下表:第四节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在13-1煤层中,本采区采用后退式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回采。
初放期间采高为3m以内,正常回采期间为3.5-4.5m.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5m,最小控顶距2.3m,面积为13.5m2,三角煤根据情况采用炮采或丢弃方式处理。
工作面总体沿走向推进。
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见下表:第二章采区及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形式及工作面划分根据采区的走向长度和产量要求及采区的基本情况,将采区设计为采取上山在后面(即井底车场一侧)的单翼开采形式。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7fab6a02768e9951e73889.png)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一、采区设计的内容(一)采区设计说明书(1)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2)采区所采煤层的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等赋存情况及煤质。
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
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正常及最大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煤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
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
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的确定。
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采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采出率和掘进率、巷道总工程量、投产前的工程量。
校外14届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大纲[1]
![校外14届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d532f2e20975f46527d3e1b3.png)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河北能源学院成人业余大专适用)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毕业设计是成人学员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员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员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重要评价内容。
其具体目的是:1、提高学员对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提高学员工程设计技能和技术管理能力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员对工程图纸的识读、绘制和使用能力,科学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学员所在矿的采区设计。
具体内容为:第一章采区地质概况§1 采区位置、范围及井上下关系采区的位置、范围,采区走向、倾斜尺寸,上下边界标高,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地面地形,水系,道路,管线,村庄及其与井下开采的关系等。
(附:井上下对照图、采区工程平面图、煤层板等高线平剖图)§2 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采取内可采煤层的层数、煤种、厚度、间距、倾角,走向、倾斜及其变化情况;煤层结构及煤层和夹石的变化规律;各煤层灰分及影响煤质的其它因素;顶底板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和标志层情况。
§3 地质构造及水文情况采区内断层构造的性质、位置、产状、断距,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褶曲的性质、位置、产状及其对开采的影响;岩浆岩侵入情况,侵入的形式,侵入岩的岩性、分布规律及其对煤层的破坏情况。
采区内含水层的层数、特征及补给条件。
地表水、第四纪冲积层含水层、煤系地层中顶、底板含水层、老空水等各种水源对开采的影响,采区预计涌水量等。
§4 煤尘、瓦斯、自燃发火及煤质情况有无煤尘爆炸危险,煤尘爆炸指数;瓦斯含量、矿井瓦斯等级;煤的自燃发火情况,自燃发火期。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城郊2矿矿井初步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城郊2矿矿井初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d7fbf1700abb68a982fbe6.png)
城郊2矿矿井初步设计(定稿)前言本设计为城郊2矿的初步设计。
设计主要分为十二部分: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矿井基本巷道、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系统及安全、矿井排水、动力供应及照明和技术经济分析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在内容上设计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实际条件,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
设计中的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城郊煤矿的地质资料、地质勘探图、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严格的依照了《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计算和描绘。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工业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不仅注重加强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技能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了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特别是与课本及规程的衔接与配合。
在设计中得到了指导老师以及采矿工程其他老师和同学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本设计中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作者:目录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 -第一节井田概况- 1 -第二节地质特征- 3 -第二章井田境界及储量- 11 -第一节井田境界- 11 -第二节储量计算- 12 -第三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4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第四章井田开拓- 16 -第一节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16 - 第二节工业广场位置的确定- 16 -第三节水平划分- 18 -第四节预提可行开拓方案及技术评价- 19 -第五节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22 -第六节最终开拓方案概述- 24 -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 26 -第一节井筒- 26 -第二节井底车场- 31 -第三节主要开拓巷道- 36 -第六章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41 -第一节煤层地质特征- 41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42 -第三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7 -第四节采区车场设计- 50 -第五节建井工期与采掘计划- 57 -第七章井下运输- 60 -第一节概述- 60 -第二节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60 -第三节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61 -第八章矿井提升- 67 -第一节概述- 67 -第二节主井提升- 67 -第三节副井提升- 73 -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77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77 -第二节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77 -第三节扇风机类型- 80 -第四节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83 -第十章矿井排水- 85 -第一节概述- 85 -第二节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85 -第十一章动力供应及照明- 91 -第一节供电- 91 -第二节照明- 95 -第十二章技术经济分析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6 - 第一节技术经济分析- 96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6 -结束语- 98 -参考文献- 99 -城郊2矿初步设计摘要:本设计通过详细介绍城郊2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34fb923010661ed9ad51f3d9.png)
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1、采区准备巷道布置因为绿水洞煤矿为高瓦斯矿井,所以布置两条上山及一条瓦斯尾巷可满足运输、行人和通风的要求。
由于煤层间距较大且属于倾斜薄煤层所以采用采区联合准备方式,即两层煤共用一组上山。
下面列出三条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三条岩石上山,将三条上山都布置在2#煤层底板岩石中,其中轨道上山和回风上三布置在同一层面(距离底板10m处),运输上山布置在下煤层15m处。
方案二:两条煤层上山,一条岩石上山,两条上山都布置在2#煤层中,巷道下部在煤层中,上部在煤层顶板中。
方案三:一条煤层两条岩石上山,将回风上山布置在2#煤层的煤层中,其中轨道上山和回风上三布置在同一层面(距离底板10m处),运输上山布置在下煤层15m处。
方案可行性比较由《井巷工程概算指标》可查得各种巷道的掘进和维护费用:如下表技术经济比较:表1-6 掘进费用表表1-6 维护费用表表1-6 辅助费用表表1-6 费用总汇表表1-7 技术比较表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煤一岩上山所需费用最少,在经济上更为合理,沿煤层掘进具有超前探煤的作用,再加上现在我国煤巷支护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煤层上山的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在2#煤层中布置两条上山。
即:选两条煤层上山方式布置生产系统。
2、上山的倾角、高程、断面、支护及用途;上下山与水平运输大巷及回风大巷的联系方式。
上山的倾角与煤层的倾角基本一致,标高近似等于采区的标高:上山由于是布置在岩层里,采用三心拱形断面,用锚喷,砌碹或金属支架支护。
运输上山主要用于煤的运输,轨道上山主要用于行人、通风、运料及出矸。
运输上山通过煤仓与水平运输大巷联系,通过回风石门与回风大巷联系;轨道上山通过下部绕道车场与水平运输大巷联系,通过采区上部平车场与回风大巷联系,上煤层与下煤层通过区段石门和溜煤眼联系。
3、采区车场布置采区上部车场:由于311采区,绞车房布置在回风巷标高以下,维护比较困难,,通风条件较差,因此选择顺向平车场。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9c74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3.png)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 80页)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 80页)](https://img.taocdn.com/s3/m/f2111836f90f76c660371a8c.png)
目录第一章矿井概述 -------------------------第2页第二章采区地质概况 --------------------第23页第三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26页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取 ----------第26页第五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51页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第67页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57页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位置1.1.1 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峰峰集团薛村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峰峰矿区大社镇。
薛村矿地处鼓山东麓,区内有公路与主干道相通,向北22.5km到邯郸市与107国道和京沈公路接壤,并向北15km与309国道相连,向南10km到峰峰集团公司。
有运煤专用铁路自本矿储煤厂经牛儿庄矿、羊渠河矿到新坡编组后,到马头站与新线接轨。
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附矿井交通位置图1-1。
1.1.2 矿区地形特点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余脉鼓山之东翼为平缓丘陵,地带为黄土台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惊天最高海拔314.0m最低178.9m,比高139.1m。
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坡度约16.7%东西高差48m,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南北长40km,东西宽25km。
为NNE向较狭长隆起地带,区内地层除鼓山西侧及局部地区叫陡,倾角高达60度左右,大部分地区地层倾斜较缓,一般在7—15度之间。
1.1.3 矿分布及建材矿区内煤、水、电峰峰矿区位于邯郸市南部,面积为353.0km2,东西窄,南北宽呈长条形。
建材:矿区内盛产料石、水泥及钢铁等建筑材料,运输距离均不超过25km。
电源:本矿井采用电源,一是由牛二庄输送的电荷,二是本矿矸石发电厂输送的电荷。
水源:本井田内的冲积层及井田周围的冲积层及奥陶纪灰岩中均含丰富的水源。
1.1.4 矿区气候条件薛村矿井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寒冷干旱,多刮西北风,二月至九月为雨季,多刮南风与东南风。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270849e45c3b3567ec8b49.png)
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设计3-1 采区下山布置3-1.1方案选择根据二水平所在位置及地质情况,经过矿井多次研究提出两种方案:方案I:在五2±0大巷距西下山150米处向下布置两条下山300米,然后采用片盘式布置,向西前进式回采至井田边界,斜巷采用双钩串车提升,大巷采用夹线式电机车运输,总回巷布置在五2±0大巷煤柱中。
此方案的优点是:初期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可以探明深部煤层赋存情况。
缺点是:煤柱损失大,回采率低,巷道维护费用大,采掘不能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需采用串联通风,在向前推进时,遇地质变化带时改造困难,造成采掘接替紧张。
方案Ⅱ:采用采区式布置即将该水平划分四个采区:东一三采区、西二四采区,二采区在距五200米处布置两条下山,落差至-200米水平,采区走向长2西下山1200米,倾斜长700米,四采区在距五2西下山1500米处布置两条下山落差至-200米水平,然后由下向上布置采面进行回采,斜巷采用皮带运输。
此方案优点:生产系统比较完善、简单、合理,采区生产能力大,采掘相对独立,便于管理,斜巷运输人员少,运输能力大。
缺点:初期工程量大,工期长,下部资料不详,直接落底风险性大,每个采区都要布置一个独立的生产系统。
根据两种方案比较,由于现矿井采掘接替比较宽松,初选第二种方案,其首采区为二采区,本次设计即为二采区设计。
3-1.2 采区下山根据采区地质情况及采面布置情况,该采区布置两条下山,布置在采区中间即距五2西下山200m处,两条下山均沿煤层底板布置在煤层中,一条运输下山作采区运输、进风用;另一条轨道下山,作采区行人、回风、运料用,两条下山间距40m。
采区下山采用锚喷支护,设计断面9.0m2,巷道形状采用圆弧供形。
3-1.3采区车场在采区上部充分利用一水平±0大巷车场,在轨道平台设计一顺向平车场,采区中部、下部设计为甩车场。
3-1.4采区总回风巷布置在煤层中,距五±0大巷以下110m处,开口于轨道下山,向东与东下山贯通。
【毕业设计】阳泉煤业集团国阳二矿80909开采设计
![【毕业设计】阳泉煤业集团国阳二矿80909开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ca73f26c175f0e7dd1372e.png)
前言一、概况阳泉煤业集团国阳二矿,建于1951年5月。
隶属于阳煤集团,属于国有煤炭企业。
通过三次改扩建,矿井设计能力为720万吨/年,核定能力为810万吨/年。
矿井座落于太行山西麓,阳泉市西南6千米处,石太铁路、307国道和太旧高速公路横穿矿区工业广场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和通信便利,是一座现代化大型矿井。
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北部,太行复背斜一翼,井田以东为大阳泉井田,以西为正在勘探的西上庄井田,南部与五矿井田相邻,北部以石太铁路为界,隔桃河与三矿、四矿相望。
井田走向长8.0km,偏向长7.5km,面积60.0603km2,截止2020年末保有储量773466kt, 可采储量446607kt,矿井效劳年限年。
矿井采纳直线职能制治理,成立生产经营指挥系统,实行矿、井(区)、队三级治理体制。
六证齐全。
二、设计的要紧依据一、《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增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平安治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20)130号),省厅有关文件;二、地质报告及批复文件、初步设计及批复文件、平安专篇及批复文件等;3、有关矿井瓦斯抽放、防灭火、防治水专项设计等;三、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要紧特点依照《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增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平安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增强放顶煤开采平安技术治理,提高放顶煤开采平安生产治理水平,切实做好放顶煤工作面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火、防治水、顶板支护等平安治理工作,有效防范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各类型事故发生,制定放顶煤开采期间的通风、防瓦斯、防尘、防火、防水、防顶板事故等专项平安技术方法。
四、存在的要紧问题与建议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点第一节矿井概况二矿建矿于1951年5月1日,通过三次改扩建,矿井设计能力为720万吨/年,核定能力为810万吨/年。
生产模式为一矿一井两水平,即西四尺井、470水平和560水平。
2020年矿井原煤产量完成万吨,全矿职工在册9512人,采纳直线职能制治理,成立生产经营指挥系统,实行矿、井(区)、队三级治理体制。
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采区巷道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146f3d580216fc700afd98.png)
前言 (1)1 采区概况 (2)1.1煤层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采区内可采煤层的厚度、倾角、煤层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煤的牌号、硬度、容重以及变化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采区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采区工业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采区可采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采区服务年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水文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地表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煤层的爆炸性和自然发火危险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选择 (6)3 采区生产系统 (16)3.1 运煤 (16)3.2 通风 (17)3.3 供电 (18)4 采、掘接续图表 (20)4.1 确定区段数目及工作面长度 (20)4.2采区内区段接续图 (20)5 采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1)参考文献: (22)前言巷道是一个矿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全矿井的运输,行人,通风等所有重大任务,它对于一个矿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或者可以说矿井就是由一条条巷道组成的。
采区巷道布置-课程设计大纲
![采区巷道布置-课程设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562dc0a8956bec0875e337.png)
(1)附采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
(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示意图;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常用1:2000或1:5000)
(3)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剖面图(常用1:2000或1:5000)
(4)主要生产系统图(常用1:2000或 1:5000)
(5)采区主要巷道断面图(1:50)
时间:第4学期第17~18周,2周
地点:教学楼
设计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分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1.优秀的标准
(1)实训内容能较好地体现国家现有的方针政策,内容较完整。
(2)技术方案结合实际,先进合理,技术经济效果好。
(3)图纸绘制正确,符合实际,整洁美观,说明书言简意赅,计算正确,
书写工整。
(4)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对实训中的某些内容有深入的分析研究或创造性
见解。
2.良好的标准
(1)实训内容基本能考虑国家的方针政策,内容较完整。
(2)技术方案合理,技术经济效果好。
(3)图纸绘制正确,符合标准,整洁美观,说明书文理通顺,计算正确。
(4)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合理运用资料和文献完
4
第三章 采区方案设计说明
提出3个及以上的采区开采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安全比较,确定1个最优方案。
审核
签名
教研室主任
分管教学院长
院长
签名:何姜毅
签名:吴奋超
签名:薛效果一般。
(3)图纸尚整洁,说明书文理通顺,能说明问题,虽有一般性的错误,但
尚能达到实训的基本要求。
(4)独立工作能力较差,能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训任务。
5.不及格的标准
煤矿巷道设计毕业设计cad出图哪三张
![煤矿巷道设计毕业设计cad出图哪三张](https://img.taocdn.com/s3/m/adb90e2108a1284ac9504350.png)
在此基础上,其功能特点还体此刻如下方面:
一.集成了梯形断面图,拱形断面图, 三心拱断面图,矩形断面图,综合柱状图,采煤作业图表,掘进作业循环图表, 炮眼布置图,锚杆支护斜梯形, 背板支护等腰梯形, 圆形断面图, 马蹄型断面图,各类交叉点设计图等煤矿经常使用图形的自动生成功能。通过大体参数的设置直接生成符合本矿实际情形的煤矿图形。
五、按设计要求确信最短线路。
六、依照需要选择剖面线。
7、能够求面积和体积。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要紧用途:
一、了解煤层产状及其转变情形
二、了解断层及其在空间的散布
3、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能够量得煤层遍地的方位角、倾角和高程
4、用以分析、判定、预测地质构造形态及规律,编绘煤层垂直剖面图
五、用以进行采矿设计和编制采掘打算
五、管线、交通运输线路及境遇。
六、用等高线表示的各类地形和地貌。
7、河流、湖泊、水库、水井和桥梁等。
八、紧用途:
一、是井田计划、设计、指导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基础资料。
二、是绘制井上下对照图的基础。
3、计算点的高程、坐标。
4、计算直线的长度、坡度及坐标方位角。
一、矿井现有采煤、掘进工作面的类型、数量、位置
二、年度内各采掘队组逐月、逐季工作地址、打算进度及代替关系等
3、采煤工作面、采区、水平的代替
采掘工程打算图的要紧用途
一、用于编制年度产量打算和采掘设备投资预算
二、用于安排和组织采煤和掘进工作
5.1.117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
![5.1.117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33665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8.png)
运输 上山5
采区煤 仓12
采区运输 石门1
2、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
区段回风 平巷10
采区上部 车场6
采煤工作面 区段运输平巷9 下区段回风平巷8
采区回风 石门2
采区中部车场7 轨道上山4
采区下部车场3
采区运输石门1
2、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
区段运输 平巷9’
运输上 山5
掘进工作面 局部通风机 下区段回风平巷8’
一、采区巷道布置
煤层倾角条件:
一层煤、缓斜、倾斜煤层
地
煤层厚度条件:
质
薄及中厚煤层
条
件
开采方法:
整层开采(一次采全高开采)
地质条件: 煤层平稳、构造简单、瓦斯小
1—采区运输石门;2—采 区回风石门;3—采区下部车 场;4—轨道上山;5—运输 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7, 7′—采区中部车场;8,8′, 10—区段回风平巷;9,9′— 区段运输平巷;11,11′—联 络 巷 ; 12— 采 区 煤 仓 ; 13— 采区变电所;14—采区绞车 房 ; 15— 工 作 面 ; 16— 采 区 绞车房回风斜巷;17—开切 眼;18—采区走向边界线; 19—工作面停采线
四、区段参数
1、区段走向长度:即采区的走向长度或一翼的走向长度,采煤 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目前,最长的综采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为 6280m。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缓斜、倾斜煤层综采一翼采区走向长度 不小于工作面一年的连续推进长度;开采技术条件简单、不受断 层限制的综采工作面推进长度不小于3000m。
3、运料系统:采煤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 区段回风平巷10 采区上部车场6
轨道上山4 采区下部车场3 采区运输石门1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3d5eea227916888586d7dd.png)
题目: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
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
2Mt/a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 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 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就业后在专业上的发展。
采矿采区设计
![采矿采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c8976a1eb91a37f1115c95.png)
3.3 确定工作面数目
N H S L L0 2
N
=2
式中
——工作面数目,个; ——采区倾向长度,m;430 ——边界煤柱宽度,m;30 ——工作面长度,m;(180) m(4m)
H
S
L
L 0 ——区段回采巷道宽度
四、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和生产 系统
4.1、开拓巷道布置东西运输平巷和东西回风平巷,两条开拓巷
透水煤柱,左边界 15,右边界 20M,下部 30 米护巷煤柱, )
P
——护巷煤柱宽度,m; (大概 20.9)万吨
n
——区段数目,个; 个) (1
3.2 工作面生产能力
9
永城职业学院
Qr = A/(T×1.1)=0.3 式中 A——采区生产能力,120 万 t/a ; Qr——工作面生产能力,t /天; T——每年正常工作日,330 天。
五、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5.1 采煤方式 5.2 落煤方式 5.3 截深及进刀方式 5.4 顶板支护(支架类型、支架方式、移架方式)
六、采空区处理
5
永城职业学院
七、井下运输系统及运输方式
7.1 煤炭运输 7.2 辅助运输
八、矿井通风与安全
8.1 采区基本概况 8.2 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8.3 风量分配
3
7
永城职业学院
二、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2.1、采区的工业储量
Zc H L M
=251.55 万吨
式中:
ZC
——采区工业储量,万 t; ——采区倾斜长度,
H
L
——采区走向长度, ——煤的厚度
M
——煤的容重,1.30t/m³、
2.2、设计可采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第一节矿区概述 ................................................ .. 1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 (2)第三节煤层特征 ................................................ .. 5 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10)第一节井田境界 .................................................10 第二节矿井工业储量 (10)第三节矿井可采储量 (12)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13 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3)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13 第四章井田开拓 ................................................ .. 14 第一节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 14 第二节矿井基本巷道 (19)第五章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 29 第一节煤层的地质特征.. (29)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30 第三节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 32 第六章采煤方法 ................................................ .. 36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 (36)第二节回采巷道布置 (42)第七章井下运输 ................................................ .. 45 第一节概述 ................................................ ..... 45 第二节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 45 第三节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 47 第八章矿井提升 ................................................ (50)1第一节概述 ................................................ ..... 50 第二节主副井提升...............................................50 第九章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 56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 56 第二节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 60 第三节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 ....................................... 66 第四节通风机选型...............................................73 第五节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 76 第十章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 (79)河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平均,含一层夹矸,煤层较稳定,局部可采;L2灰岩为煤层直接顶板,呈灰黑色,细晶结构,含燧石条带和结核,富含海百合茎及腕足类动物化石,厚~,平均,层位稳定,全区发育,为确定一2煤层的直接标志层;L1灰岩极不稳定,常相变为砂岩或砂质泥岩。
中部L3~L5灰岩与砂质泥岩沉积旋回组成,夹极不稳定的薄煤两层,平均厚。
上部砂质泥岩、一5煤层和L5灰岩组成,平均厚;其中,一5煤层厚~,平均,局部可采;L5灰岩厚~,平均厚,全区不稳定,常相变为砂岩或砂质泥岩,为确定一5煤层的直接标志层。
②中部砂岩及砂质泥岩段:为灰~黑色细砂岩、砂质泥岩、灰岩、泥岩和簿煤层组成,厚。
其中,L6与L7灰岩及薄煤层不稳定,区内常相变为细砂岩或粉砂岩。
③上部灰岩段:主要灰~深灰与石灰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组成,夹薄层状细砂岩及泥岩,厚。
下部L8灰岩,呈灰黑色,厚层状,中夹黑色燧石条带或燧石结核,致密坚硬,垂直裂隙发育,厚~,平均,全区发育,且稳定,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分界的重要标志层;上部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夹细砂岩、泥岩薄层,泥岩中含黄铁矿结核;顶部为L9灰岩和薄煤层或煤线,区内极不稳定,相变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本组下起L9灰岩顶界面,上至砂锅窑砂岩底界面,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厚~,平均,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
按岩性可分为三段。
①下段:底部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夹薄层石英砂岩,平均厚;中部下向上依次为炭质泥岩、二1煤层和黑色泥岩,平均厚,其中二1煤厚~,平均,全区发育,且稳定,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②中段:为灰色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该砂岩厚~,平均为,硅泥质胶结,岩石坚硬,斜层理发育,层面富含炭屑及白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为本组地层主要标志层之一。
③上段: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与浅灰色细粒砂岩互层,上部偶夹煤线,厚~。
4河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下统下石盒子组主要黄绿色、灰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偶夹紫红色团块状泥岩,厚~,平均,本组以底部砂锅窑砂岩与山西组分界。
底部砂锅窑砂岩,为灰白~浅灰色厚层状含砾粗中粒石英砂岩,厚~,平均,是本组与山西组分界的主要标志层。
下部为浅灰~灰色泥岩、铝土质泥岩及铝土岩,具紫斑,局部含鲕粒;中部为青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海绿石,其间夹青灰色铝质泥岩及黑色泥岩,上部浅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薄层状细砂岩及粉砂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
第三系以红色粘土岩为主,含钙质结核和砾石,厚~,平均。
第四系黄色、灰色亚砂土、亚粘土、砾石组成,厚~,平均,厚度北向南逐渐增大。
2. 井田涌水量矿井年均涌水量为~/min,最大涌水量为/min,最小涌水量为/min。
第三节煤层特征1. 煤层埋藏条件地层走向自西而东近东西渐变为北东东向,为一总体向南倾斜、中部略向南凸出的弧形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一般为5~15o。
2. 煤层群的相应特征及对比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煤系地层总厚,共含煤10~11层,煤层总厚,含煤系数%。
按煤层层位分为两个煤组,山西组为二煤组,平均厚,含煤系数为%,其中,二1煤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太原组为一煤组,平均厚,含煤系数%,其中,一2、一5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
二1煤位于山西组底部,距底界约,为目前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
煤厚~5河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平均,煤厚变异系数%,可采性指数为1。
煤层结构简单,仅701、707、713钻孔见一层夹矸,厚~,岩性为炭质泥岩。
煤层产状与区内地层一致,倾向南西,倾角5~15°,靠近凤凰岭断层附近局部达20°以上。
煤层底板标高+80~-280m,埋深50~400m。
煤层伪顶为炭质泥岩,厚0~,直接顶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厚0~,老顶为灰色厚层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厚~;煤层伪底为不稳定的炭质泥岩,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平均厚,属稳定性普遍可采煤层,见表1-1、图1-3。
表1-1 煤层发育情况一览表煤层名称二1煤一5煤一2煤 109876543210厚度两极值平均值~~~煤厚煤层结构层数 0~1 0~1 0~1 复杂程度简单复杂复杂顶板岩性炭质泥岩燧石灰燧石灰岩底板岩性炭质泥岩砂质可采性指数 1 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可采程度普遍可采局部可采大部可采岩泥岩泥岩 17131925313743495561677379859197103煤厚点109 图1-3 二1煤层厚度变化频率图一5煤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上距二1煤~,平均,煤层厚~,平均,在30个穿过其层位的正常钻孔中,其中,有26个钻孔见到该煤层,13个钻孔达到可采厚度,可采性指数为。
煤层结构复杂,局部夹矸厚~。
煤层顶板为L5生物碎屑灰岩,厚0~,平均;底板为黑色砂质泥岩。
属不稳定性局部可采煤层,见图1-4。
6河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煤厚`煤厚点图1-4 一5煤层厚度变化频率图一2煤位于太原组底部,上距二1煤~,平均,煤层厚~,平均,在30个穿过其层位的正常钻孔中,全部见到了该煤层,其中,25个钻孔达到可采厚度,可采性指数为,煤层结构复杂,局部夹矸厚~。
顶板为L2生物碎屑灰岩,厚~,平均。
属不稳定性大部可采煤层,见图1-5。
煤岩层对比依据区内岩相、岩性组合及煤层、煤质特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煤厚8765432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煤厚点图1-5 一2煤层厚度变化频率图岩相岩性特征对比二叠系山西组与石炭系太原组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其主要区别为:山西组为陆相沉积,主要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泥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和叶片化石,但不含石灰岩和海相动物化石;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为数层石灰岩、砂岩、砂质泥岩和煤层互成,灰岩中富含蜓和腕足类等大量海相动物化石,泥7河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岩中含有大量黄铁矿结核,可作为区分二煤组和一煤组各层煤的主要标志。
标志层对比主要标志层有下石盒子组底部砂锅窑砂岩、二1煤老顶大占砂岩、太原组上部L8石灰岩、一5煤顶板L5石灰岩、一2煤顶板L2石灰岩等。
该标志层厚度大,层位与岩性稳定,可作为确定煤层、地层层位的主要标志,此外L8灰岩与L5灰岩之间的厚层石英砂岩、太原组顶部L9石灰岩或硅质砂岩、山西组顶部鲕状结构泥岩等可作为辅助标志。
层间距对比煤层、砂岩、灰岩和泥岩等标志层,其空间位置及间距相对较稳定,可作为对比煤层和寻找断失煤层的依据,见表1-2。
煤层特征对比二1煤厚度大、且稳定、结构单一,煤层伪顶、底为炭质泥岩,直接顶、底板为砂质泥岩,老顶为砂岩;而一2煤和一5煤厚度小、不稳定、结构复杂,顶板均为生物碎屑灰岩。
表1-2 主要标志层间距一览表砂锅地层单位项目窑砂岩 P12 砂锅窑砂岩大占砂P11 岩二1煤 L9灰岩 L8灰岩 C3 L5灰岩一5煤 L2灰岩一2煤 O2 O2灰岩一5煤 135 L2灰岩一2煤 O2灰岩 190 118 110 101 83 大占砂岩二1煤L8灰岩L5灰岩131 煤质对比于区内二煤组和一煤组,沉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煤质特征上有较大的区别,尤其硫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