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1 煤层地质特征
3.1.1 煤层赋存情况
采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一1煤。二1煤厚0~9.38m之间,平均厚度为2.70m。煤层倾角平均17°,煤层赋存稳定。一1煤厚0~4.41m之间,平均厚度为2.46m,煤层倾角与二1煤相近,煤层结构简单。
3.1.2 煤质与地质情况
1、煤质分析
采区内一
1
煤为中灰、低挥发分、高硫分、低磷分、高热值、中等软化温度灰、呈小块状及碎粒状的贫煤。二1煤为中灰、低挥发分、特低硫、低磷分、特高热值、较高软化温度灰、粉状贫煤。煤的抗碎强度特低,可磨性指数属易磨煤,CO2反应性较弱,高热稳定性,结渣性中等。
2、煤层顶底板
①二1煤:煤层直接顶以中-细粒结构的大占砂岩为主,煤层底板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局部含夹矸。
②一1煤:煤层直接顶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砂质泥岩、泥岩和石灰岩为主,煤层位稳定,结构简单,偶含1~2层夹矸。
3、水文地质
本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尚属简单,主要充水因素有:二1顶板砂岩和断层破碎带裂隙淋水、一1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和大气降水。全井田的正常涌水量465.46m3/h,最大涌水量为805.25m3/h。
3.1.2 煤层瓦斯、自燃、发火特征
①一
1
煤层只有一个孔取到瓦斯样,瓦斯资料没有或较少,勘探报告没有评
述。二
1
煤层瓦斯含量0.093~17.391 m3/t²daf,平均5.354 m3/t²daf。
②本区二
1煤火焰长度为5mm,加岩粉量为10%,二
1
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
一
1
煤未做煤尘爆炸性试验,根据邻区郜城井田试验结果:加岩粉50~55%,火
焰长度达25~30mm,一
1
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
③一
1煤自燃倾向等级属不自燃-易自燃,二
1
煤属不易自燃。
3.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2.1采区及首采区划分
根据矿井煤层及地质分布,本井田设计单水平开采,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其中二1煤上下山各一采区,一1煤上下各一采区。矿井首采区位于二1煤上山采
区,具体位于祖师庙逆断层以北,北至-398m水平运输大巷以浅,东至矿井工业广场煤柱线,西至井田西部边界保护煤柱,东西走向长平均1.9km,南北倾斜长平均778m,采区垂高350m。
3.2.2采区走向、区段及煤柱尺寸的确定
一、走向长度的确定
本井田走向长度长,有较大断层,采区的划分受地质条件的限制,综合矿井生产机械技术,可设计一个采区满足矿井产量,故可取较长的采区走向长度。本矿采区走向长平均2000m左右,首采区走向长度约1900m。
二、区段数目和长度确定
首采区上山采区倾斜长度约778m,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设计规范等技术要求,并结合目前本矿区实际生产水平,确定采煤工作面长度为150m,回采工作面采用正规循环作业,年推进度900m,共划分4个区段。区段上下平巷宽度为
4.0m,区段小煤柱约为3m,区段斜长161m。
三、煤柱尺寸确定
首采区内的煤柱主要有采区边界煤柱、采区上山保护煤柱、区段煤柱、水平大巷保护煤柱以及断层保护煤柱。
为防止采空区矸石的冒落,采区两边各留设10m的采区边界煤柱。水平运输大巷布置在一1煤层底板的稳定岩石中,留设宽大巷保护煤柱。采区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由于上山使用时间长,距煤层距离比较短,上山每侧留设30m的上山保护煤柱。采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大断层、大陷落柱等影响回采的复杂地质构造,所以采区内不留设此类煤柱。区段平巷采用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的方法,在沿空掘进区段平巷时,留设3米宽的小煤柱,以利于巷道回风和支护。
表3-2-1 采区煤柱尺寸
煤柱
断层
保护煤柱
大巷
保护煤柱
上山
保护煤柱
采区
边界煤柱
区段
护巷煤柱
井田边界煤柱
宽度
(m)
20 30 20×2 10 3 20
3.2.3采区巷道、车场和硐室
一、采区巷道布置
根据《规程》规定高瓦斯矿井必须布置专用的回风道,所以采区布置3条上山,分别为采区轨道运输上山、胶带运输上山和回风上山,轨道运输上山和回风上山均布置在煤层底板10~20m的L3灰岩中,胶带运输上山布置于一1煤层中,三条上山间距15m,二1煤采区区段运输平巷同上山胶带设溜煤眼搭接。
区段平巷采用单巷掘进,并采用留小煤柱的沿空留巷,为达到设计产量,尽量集中生产、区段依次接替。
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区段运输平巷出煤兼进风,与采区运输上山、轨道相
连,区段回风平巷与采区回风上山相连。
二、巷道布置方式
1. 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回采巷道为体形断面,矿井在建设和生产中应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支护方式。主要巷道断面为:
轨道运输上山:净断面9.6m2,岩巷半圆拱,采用锚喷、锚网联合支护。
胶带运输上山:净断面7.1m2,煤巷U型钢,采用25U型钢支护。
回风上山:净断面10.5m2,岩巷半圆拱,锚喷支护。
工作面运输顺槽:净断面7.1m2,煤巷U型钢,采用25U型钢支护。
工作面轨道顺槽:净断面7.1m2,煤巷U型钢,采用25U型钢支护
2. 掘进方式及通风
采用压入式局扇进行通风,局扇应在新鲜风流处。每个掘进面配备两台YBT-28型局部通风机,为了防止回风短路,在顺槽设置风门。
巷道掘进方法:采区内巷道主要有三种:岩巷、煤巷和半煤岩巷。掘进采区车场时,采用钻爆法施工,挂腰线掘进;掘进煤巷和半煤岩巷时,采用配套综掘设备进行落、装煤岩,通过胶带转载机和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输煤岩。
3.采区车场布置
首采区煤层倾角平均17°,为缓斜煤层。根据绞车房,回风上山,区段运输平巷和轨道大巷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上部车场采用单道逆向平车场和绕道相结合的布置形式中部车场采用逆向甩车场;下部车场采用绕道式平车场,在底部车场内设置双轨道,方便错车,进入起坡道后变为单轨道。矿车由电机车牵引到下部车场后推入绕道,挂钩提升。各位置车场布置形式如图3-1~3。
图3-1 采区上部车场
图3-2采区中部车场
图3-3采区下部车场
4.采区主要硐室
采区主要硐室包括采区煤仓、采区绞车房、采区变电所等。
①采区煤仓
本矿运输顺槽和运输上山以及运输大巷均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因此设计煤仓为垂直式,圆形断面,直径5m,主体高度20m。大巷距煤层20m。支护方式为砼砌碹。
②采区绞车房
绞车房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无淋水、地压小、易维护的地点,应避开较大的地质构造、含水层,支护采用锚网。因而,本设计绞车房布置在一1煤层的底板砂岩中。采用半圆拱形断面,采用砼砌碹支护。根据所选绞车确定其尺寸为:高5m,宽6m,长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