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烈性病 (5)资料

合集下载

当前猪丹毒的流行现状、诊断及防控措施

当前猪丹毒的流行现状、诊断及防控措施

当前猪丹毒的流行现状、诊断及防控措施1. 猪丹毒简介猪丹毒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烈性病,感染率非常高,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达80%~100%以上。

该病毒无论在活猪体内或新鲜肉类中,都可以存活较长时间,胁迫了养猪业的生产安全,因此非常危险。

2. 当前猪丹毒的流行现状自2018年起,我国连续爆发了第一次猪丹毒疫情,自此,全国各地疫情层出不穷。

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已有各省市自治区报告猪丹毒疫情216起,新增疫情持续增加。

其中,山东、河南、安徽、河北、黑龙江、辽宁等地是最严重的疫情大省,据国家畜牧兽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猪丹毒死亡头数已超过100万。

3. 猪丹毒的诊断3.1 临床症状疫情初期,主要表现为猪只食欲不振、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

发病后2~3天内,体温可以飙升到40℃以上,眼结膜充血、瞳孔缩小、鼻留液、皮肤黯沉、食欲缺失或减退、肌肉震颤、瘙痒等。

对于负担而言,如果它没有接种过疫苗,那就很容易被感染。

3.2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是准确诊断猪丹毒疫情的主要手段。

诊断临床样品,包括脾、淋巴等组织片、血清等,在实验室中通过一系列检查,包括病毒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聚合链反应检测等方法。

实验室检测的特异性较高,提高了诊断病例的准确性。

鉴别诊断很容易因为在临床症状上和口蹄疫、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等其他疾病的症状很相似,一定会依靠实验室诊断。

4. 防控措施4.1 加强管理猪丹毒属于传染性疾病,必须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对于传染病点在及时报告,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和可能携带病毒的猪只,做好病毒扩散和传播的控制。

4.2 加强防疫工作疫苗是预防猪丹毒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家要求猪场每年必须为所有猪只进行猪丹毒疫苗接种,及时完成接种任务。

4.3 发扬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在病毒传播的过程中,早期发现、及时报告、积极隔离患病猪只,以及隔离潜在传染源都是预防疫情暴发还能控制疫情的关键,大家都要发扬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

九种常见猪传染性病的鉴别及诊断方法

九种常见猪传染性病的鉴别及诊断方法

九种常见猪传染性病的鉴别及诊断方法养猪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以下痢等典型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猪病,引起发病的既有病毒性疾病,也有细菌性疾病,还有寄生虫疾病,这些猪病都有下痢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本文简述这些疾病鉴别诊断方法要点。

在养猪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以下痢等典型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猪病,引起发病的既有病毒性疾病,也有细菌性疾病,还有寄生虫疾病,这些猪病都有下痢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本文简述这些疾病鉴别诊断方法要点,希望能对广大养猪户和基层兽医者在疫病防控中提供一些帮助。

一、从感染病原和临床特征上进行鉴别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特征。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糨糊状稀粪为特征。

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临床上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纤维素坏死性炎症,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败血症、肠炎、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为特征。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猪球虫病:是由球虫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水样或脂样的腹泻为特征。

二、从流行病学上进行鉴别仔猪黄痢:最容易发生于1~3日龄的仔猪,个别仔猪在生后12 h发病。

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中等,病死率低。

猪的常见传染病

猪的常见传染病
首先,介绍五大败血症型传染病
第一页,共61页。
猪瘟(Pesti suum)
• 猪瘟俗称“烂肠症”,美国称猪霍乱,英 国称猪热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 死性的传染病。
• 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 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
第二页,共61页。
病原
• 猪瘟病毒 • 猪瘟病毒对寒冷抵抗力较强,病毒在冻肉中可存活数月,
第二十一页,共61页。
不 同 程 度 肝 变
特征病变
特征病变
猪 肺 疫 心 脏
第二十二页,共61页。
心 外 膜 心 包 小 出 血 点
特征病变
综合防治
• 防治本病的根本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 的方针,消除或减少降低猪抵抗力的一切不 良因素,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兽医卫生工作, 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 行预防注射。
• 发病后的措施隔离病猪,及时治疗,可用磺 胺类药物及抗生素;猪舍的墙壁、地面、饲 养管理用具要消毒,垫草要烧掉;改善猪只 饲养管理条件。
第二十三页,共61页。
处方推荐
№1:氨苄青霉素 10-20mg/kg.W 链霉素2-4万IU/kg.W M每天3次,连续3-4天;
№2:长效抗菌剂5-15ml
环丙沙星2-5mg/kg M每天2次。
№3: 红霉素25万-125万IU、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稀释后 ;SMD 5-2V0ml ,一日2次M,连用2-3天。
№4:淋巴结化脓后切开脓肿,用0.1%利凡诺冲洗后,涂抹红霉素软膏, 结合应用青霉素治疗。
№5: 金银花25g,麦冬25g,连翘2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大黄 20g,山豆根20g,射干15g,甘草15g,野菊花20g,细辛15g,荆芥 25g,防风20g,党参20g,黄芪20g,茯苓15g,贝母15g,玄参10g.共煎 水饮用。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瘟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高热稽留、精神沉郁,呈败血性病理变化。

病原:猪瘟病毒是一种滤过性病毒。

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变异的中等毒力和低毒力株存在。

强毒引起急性感染,死亡率高,中等毒力引起亚临床和慢性感染,低毒力引起慢性缓和性或隐性感染。

病毒存在病猪的各个组织器官及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毒量最高是病猪发热时的实质器官,以脾脏含毒量最高,其次是淋巴结、肝、肾等。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含有病毒的材料,在室温下可生存1个月以上,在普通冰箱内放10个月仍有毒力。

病毒在冻肉中可生存几个月,甚至数年,并能抵抗盐渍和烟熏。

但对直射的阳光5-9小时使病毒失去活力。

腐败也能使病毒失去活力。

常手消毒药以2-4%热火硷水消毒效果最好,其次是5-10%含氯石灰和30%草木灰。

流行特点:本病只感染猪,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着病猪口、眼、鼻的分泌物和尿、粪排出,污染了环境,易感猪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吸入含毒的飞沫、尘埃等被感染。

另外,病死尸体处理不当,执行防疫措施不认真,防疫用的针用不消毒,免疫不确实(打飞针),外购猪只不隔离检疫直接进场,或饲养人员家中及集体食堂吃病猪肉扩散了病毒等也是造成猪瘟发生的一些重要因素。

当前猪瘟发生还有些新特点:(1)免疫猪群呈散发,发病率多在10-25%之间,病死淘汰率100%。

(2)发病年龄以35天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

有时15日龄以前乳猪就有发病,小育肥猪(120斤左右)偶有发生。

(3)种公猪发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繁殖母猪发病则表现繁殖障碍,以空怀、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

独子胎最为常见,病毒还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乳猪猪瘟一般1-3天死亡。

仔猪耐过,则长期带毒排毒,造成猪瘟感染不断。

病理变化:猪瘟病毒主要损伤小血管内皮组织,引起各器官组织出血,外观可见全身皮肤,尤其是胸腹下,臀部、耳尖和四肢皮肤出血。

《猪的主要传染病》课件

《猪的主要传染病》课件
《猪的主要传染病》ppt课件
目录
• 猪瘟 • 猪流感 • 猪肺疫 • 猪丹毒 • 猪链球菌病
01
猪瘟
病原学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
形态
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约40-60纳米。
抵抗力
对热、干燥和常用消毒剂 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等。
呕吐。
亚急性型
皮肤出现疹块,疹块突出皮肤, 大小不等,呈菱形或四边形,疹
块干燥后形成痂皮。
慢性型
关节疼痛、肿胀,运动障碍,食 欲正常但生长缓慢。
05
猪链球菌病
病原学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呈圆形或披针形、无芽孢、无鞭毛、需氧或兼性 厌氧。
猪链球菌有35个血清型,其中主要引起猪发病的是2型和9型。
该病菌在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在60℃条件下可存活1小时,70℃条件下可存活20分 钟。
流行病学
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 化道和伤口感染传播。
猪只拥挤、通风不良、温差大等 因素可诱发该病。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易 感,但以仔猪和架子猪发病率和
死亡率最高。
临床症状
01
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呼吸急促,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全身败
病原学
病原
传播方式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属于正交型流感病毒中的A型, 包括H1N1、H1N2、H3N2等亚型。
通过飞沫、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等方 式传播。
特性
对干燥、低温、酸性环境等具有较强 的抵抗力,但对热、紫外线、消毒剂 等敏感。

五号病

五号病

猪五号病的流行特点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等,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常引起幼畜死亡,人也可感染。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秋季、气候比较寒冷时多发,多发生于冬季,到夏季往往自然平息。

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

本病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

猪五号病的传播途径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直接传染源,尤以在发病初期的病畜最危险。

病猪的一个豆粒大水泡内的病毒量足以致使10万头猪发病。

另外,病猪的尿、粪、乳、呼的气、唾液、肉、毛、内脏、精液等以及污染的猪舍、饲料、水、用具都可有病毒存活,成为间接传染源。

康复猪带毒1个月左右。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直接性和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也能机械性地传播本病。

据报道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约为20×104~5感染单位,而且病毒能随风传播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气源性传播在本病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病猪及其制品、泔水、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传播途径。

屠宰场的活猪仓库、城郊以及交通密集的铁路、公路沿线的猪场容易感染。

猪五号病的临床症状猪五号病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

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

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

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

五号病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

猪的重要传染病

猪的重要传染病

猪的重要传染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病猪主要表现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睾丸肿大,少数猪有神经症状。

病毒对热和日光的抵抗力不强,常用浓度的来苏儿和石炭酸,均可在数分钟内将其杀死。

1.病原乙脑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呈球型,直径20~30nm,核心含单股RNA,有衣壳。

在脂蛋白囊膜表面有血凝素刺突,能凝集鸡、鹅、羊等动物红细胞。

抗原性稳定,但近年有报告以具有中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15株国内的乙脑病毒时,可将其分为4个抗原组。

人和动物感染本病毒后,均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

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

但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强,用冰冻干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与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墨累河谷脑炎病毒及西尼罗病毒同属一个复合群,均为人蓄共患病毒,但只有本病对家蓄有明显致病性。

猪是日本脑炎病毒(JEV)在自然界最重要的扩增动物。

在怀孕母猪中此病很重要,因为感染导致死产和其他繁殖障碍;感染的公猪显示睾丸急性炎症。

马被感染后,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病损,类似病损民发现于驴和猴。

在其他动物中常呈亚临诊感染。

2.流行病学此病的地理分布局限于东亚,日本、俄罗斯东部、朝鲜半岛、中国(包括台湾省和香港)、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等诸国均有报道。

本病是自然疫源性疫病,许多动物和人均可感染本病毒,但多为隐性感染,特别是牛和羊。

病畜和病人以及隐性感染的人畜在病毒血症阶段都可成为传染源,其中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蚊虫的叮咬经皮肤传播。

蚊不仅是传染媒介,也是病毒的贮存宿主。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主要在夏季至初秋,80%的病例发生在7~9月份。

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年龄关系,与性成熟的时期基本符合,多在出生后6个月或更早一些发生。

本病有一定的地区性,常在低洼地区呈散在性发生,或呈地方性流行。

春季如何防控猪群5号病等烈性传染病

春季如何防控猪群5号病等烈性传染病

春季如何防控猪群5号病等烈性传染病口蹄疫(FMD,Foot-and-mouth disease)【病原】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

有O、A、C、SAT1、SAT2、SAT3和AsiaⅠ7个主型.其中:1.非洲:以SAT2为主, SAT1、SAT3、O、A、C、共6个主型。

2.南美:O、A、C、三个主型。

3.欧洲:O、AsiaⅠ型。

4.亚洲:O、A和AsiaⅠ型。

5.我国:O型,少数地区曾经有A型和AsiaⅠ。

6.广东;O型,曾经有A型。

各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每个血清型有分许多亚型和变种,相互之间的交叉保护力不一,目前共报道至少有80个亚型1998-2006年老挝O型口蹄疫中东-南亚型的泛亚毒株,1997年中国台湾省发生亲猪的中国型O型口蹄疫,牛则没有出现典型的水泡症状,1997-2001、2009年台湾多次散发O型口蹄疫;2006年-2009年以前,香港出现的O型口蹄疫为中国拓扑型(Topotype)或基因型毒株;近几年云南边境地区流行O型口蹄疫,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拓扑型或基因型:中东-南亚型(ME-SA)或泛亚型(PAN-Asia)、古典中国型(Cathay)、东南亚型(SEA)。

O型口蹄疫又分8个主要基因型,由于这些基因型与特定的地域有关,故又称拓扑型,分别为古典中国型(cathay)、中东-南亚型(ME-SA)或泛亚型(PAN-Asia)、东南亚型(SEA)、欧洲-南美型(Euro-SA)、东非型(EA)、西非型(WA)、印尼-1型(ISA-1)、印尼-2型(ISA-2)。

A型口蹄疫分3个拓扑型、C型口蹄疫分8个拓扑型、AsiaⅠ型口蹄疫仅1个拓扑型、SAT1、SAT2、SAT3口蹄疫各分3个、2个、3个拓扑型2010年、2011年流行的为东南亚拓扑型中的缅甸98毒株。

口蹄疫是感染偶蹄类动物的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烈性传染病之首,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

常见的猪烈性传染病

常见的猪烈性传染病
常见的猪烈性传染病
目录
• 猪瘟 • 猪口蹄疫 • 猪蓝耳病 • 猪伪狂犬病
01 猪瘟
病原学
01
02
03
04
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形态
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3844纳米,有包膜。
基因组
单股正链RNA,约12kb。
抵抗力
对酸、碱、热等条件敏感,对 紫外线、乙醚、氯仿等有一定
抵力。
流行病学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 乳汁传播。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01
猪最易感,其他动物如牛、羊、犬等也可感染,但症状较轻。
流行季节
02
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两季更容易发情。
发病率与死亡率
03
伪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对于妊娠母猪和新
生仔猪。
临床症状
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主要症状
持续感染猪只生长缓慢,机体消瘦,死亡率低;部分猪只出现耳朵发绀,咳嗽、气喘等 症状。
妊娠母猪
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
04 猪伪狂犬病
病原学
病原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
猪疱疹病毒属。
生物学特性
病毒为双股DNA,对干燥和腐败 较为敏感,阳光直射可使其迅速失 去活性。
慢性型
蹄部发生变形、疼痛,步态不 稳。
03 猪蓝耳病
病原学
01
02
03
病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分类
单链RNA病毒,属于套式 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 动脉炎病毒属
特点
对环境敏感,对外界抵抗 力较弱,对酸碱度变化较 敏感

猪烈性病 (5)

猪烈性病 (5)

4、易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例如,在日本, 单纯感染的比率:萎缩性鼻炎占50.3%,气喘病 占 46.7%,胸膜性肺炎放线杆菌占 27.9%,多杀 性巴氏杆菌占55.8%,其余为混合感染。 5 、较难治愈:局部用药繁琐,不易实施;经口 给药,难以达到局部杀菌浓度。长期用药增加成 本。 防治这类疾病的较好方法是:保持呼吸道屏 障作用完整性;减少应激;接种疫苗;抗生素治 疗和加强管理等综合措施。
2、病原体多为常在菌,常找不到传染源 : 例如,带菌率,多杀性巴氏杆菌为63%(有 几十个菌就可将猪致死),支气管败血波氏杆 菌49%。在正常猪呼吸道内生长不良,但在呼 吸道受到损伤时,易致病。 3、发病或病情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例如,气候 剧变、闷热、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密度大、 管理不善等,引起发病,如,流感、肺疫、气 喘病、胸膜性肺炎等。

剖检病变:

最急性: 喉部水肿,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肺水 肿(见图—肺炎灶周围组织淤血水肿气肿),淋巴 结出血、肿大。镜检水肿液有大量病原菌和白 细胞。声门部狭窄。腹部,耳部,四肢内侧皮 肤有紫红色斑块,手压退色。颈部,下颌,咽 部,有的淋巴结发生坏死。

急性型: 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心包炎(见图—肺膜和 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化脓性关节炎;肺水肿, 实质变性,早期以红色肝变为主(见图—肺疫切 面示肺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变期,组织学变化);后 期肺脏变为紫色和灰色相间(大理石样外观) (见图—肺大理石样外观),肺表面有纤维素附着 (见图—肺浆膜附有纤维素伪膜)。胸腔积液(黄 色浑浊)(见图—胸腔内的黄红色浑浊液体)。肺 粘连。此外,全身浆膜和粘膜有点状出血。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猪,牛,兔,鸡,鸭,羊,鹿,马 等。 存在于健康或发病动物的呼吸道。应激状态下 发病。由呼吸道传染——飞沫,接触;皮肤损 伤可感染;也可由消化道传染;吸血昆虫也可 传染。无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候骤变,多 雨,闷热时多发。2-10月龄的猪多发。老龄猪 少见。死亡率5%左右。

猪主要传染病

猪主要传染病

猪主要传染病猪瘟又称烂肠瘟,在美国称为猪霍乱(H o g c h o l e r a),英国称为猪热病(S w i n e f e v e r),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

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性出血、梗死和坏死等病变。

该病遍布全世界,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故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 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88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俄亥俄州✓1885年S a m o n和S m i t h等对猪瘟和沙门氏菌病及猪丹毒作了鉴别诊断。

✓1903年,D c S c h w e i n i t z和D o r s e t证明该病病原为病毒。

✓1908年,匈牙利H u t y r a K o v e s制成猪瘟高免血清。

✓1909年,日本首次发现并开始该病的研究。

✓我国对猪瘟的研究约开始于1925年。

✓猪瘟病毒(H C V)属于黄病毒科(F l a v i v i r i d a e)瘟病毒属(p e s t i v i r u s)。

✓病毒粒子直径为34~50nm,内部核心直径为30nm,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颗粒略呈圆形,有脂蛋白囊膜,囊膜有55和46kD两种糖蛋白,核衣壳由36kD蛋白构成。

等电点为4.8,具有脆弱的纤突结构。

✓基因组:为单股R N A,全长约12k b,呈线状,与B V D V之间序列同源性很高,抗原关系密切,存在交叉反应。

✓血清型: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不同毒株之间抗原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对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可分为H、B抗原群。

但不反映与毒力的关系。

✓抵抗力:H C V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存活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介质。

各种消毒剂很快可使其灭活,2%氢氧化钠最佳。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

✓发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接触;•精液、胚胎、猪肉和泔水等;•胎盘(导致新生仔猪发病或产生免疫耐受);•人、其它动物如鼠类和昆虫、器具等均可成为重要传播媒介。

猪的五号病

猪的五号病

猪的五号病
猪五号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发,夏秋高温季节少发或平熄,常呈地方流行性及大流行。

猪五号病以黄牛等最易感染,猪和羊也可发病。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水疱皮、水疱液传染性最强,病猪排出物(如粪、尿、乳、唾液、精液等)及呼出气体都可散毒。

发病初期猪传染性最强,病愈猪带毒可达150天以上。

五号病的传染源
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方式均可传播,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未损伤的粘膜、皮肤等处感染而发病,空气也是重要传播媒介,病毒可随风传播50-100公里之外,呈远距离和跳跃式的暴发。

五号病的死亡率
幼猪最为敏感,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100%。

五号病的防治
在大群猪中可以注射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防止病毒的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

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
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

水泡破溃处可结痂。

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猪的传染病

猪的传染病
2)
中性球比例上升,核左移;淋巴球比例下 降。
4.
眼结膜炎,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将眼 睑粘连。 阴茎鞘积尿:肿胀,挤压有尿液挤 出。可能灰白、恶臭。 大便先干后稀。 病初:粒状,可带粘液、血液、后 拉稀,有粘液或脓液。
5.
6.
7.
皮肤、粘膜出血 四肢内侧、胸下、腹下、皮肤薄、
少毛区可见出血点、耳腹侧也可见。
猪丹毒 (Erysipelas suis)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 染病,俗称“打火印”。多发于3-12月龄的猪。 特点: 急性型:急性死亡呈败血症状,全 身可形成紫斑。 亚急性型:皮肤疹块。 慢性型:心内膜炎、关节炎,会发展为皮肤坏 死,脱落。

病原

①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 氏阳性小杆菌。不运动,明胶穿刺呈试管刷 样,可分为三种类型即S型(多是急性型)、 R型(慢性或老龄培养物)和I型(中间型)。 ②慢性病例,老龄培养物杆菌呈长丝状,但 在组织中的猪丹毒杆菌呈正直小杆菌,略弯, 血琼脂平板上长成露珠状。

猪瘟 猪的颌下、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呈暗紫色出血

猪瘟 繁殖障碍母猪产子头部水肿
病 变
1.
2.
皮肤、粘膜、浆膜广泛出血。 淋巴结,体积肿大,切面出血,猪丹毒大片 出血,而猪瘟淋巴结周边及中央条纹出血, 生发中心在中央,故中央血管少,而周边髓 质疏松,血管丰富,故易出血。 最早咽喉和颈部淋巴结出血、肿胀。
消灭猪瘟的经验:
猪是唯一的储主,其他动物包括某些昆虫虽有保 毒可能,但不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从理论上讲,猪瘟 是一种比较容易消灭的疾病。 美国花的时间较久,经十余年后猪瘟才停止发生。 这些国家消灭猪瘟的主要措施为扑杀病猪,加强检疫, 预防接种和其他防制措施。预防接种一般在执行计划 的初期采用,疫情已经控制后,就停止使用疫苗,而 以检疫,快速诊断、扑杀和其他防疫措施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清热解毒中草药: ❖ 荆芥穗、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
✓ 4、易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例如,在日本, 单纯感染的比率:萎缩性鼻炎占50.3%,气喘病 占46.7%,胸膜性肺炎放线杆菌占27.9%,多杀 性巴氏杆菌占55.8%,其余为混合感染。
✓ 5、较难治愈:局部用药繁琐,不易实施;经口 给药,难以达到局部杀菌浓度。长期用药增加成 本。
防治这类疾病的较好方法是:保持呼吸道屏 障作用完整性;减少应激;接种疫苗;抗生素治 疗和加强管理等综合措施。
❖病原:
▪ 单股RNA,属正粘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呈球状、杆状或长丝状。表面有双层脂质构成的
囊膜,囊膜上镶嵌两种纤突(分别为血凝素 ( H1~16 ) 和 神 经 氨 酸 酶 ( N1~9 ) ) 。 亚 型有H1N1~H16N9等100多种。
▪ 1918年,首先在美国中西部大流行,1978年世界 范围广泛传播。至2000年,世界性大流行发生了 五次。人和猪流感可相互交叉感染,经历过美国 1918—1919年人流行性感冒大流行的老年人迄今 仍有抗猪流感血凝素的Ab和中和Ab。
猪呼吸系统疾病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
✓ 1、病原体复杂: 不仅为一种或两种菌所引 发,发病与环境中许多因子相关。例如,萎 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 多杀性巴氏杆菌联合作用引起的,但在实验 条件下,该两种菌引起的临床表现却不同, 只有在某些环境、管理、饲养因素存在时, 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
▪ 脾肿大;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等肿大(见
图—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门淋巴结肿大、切面轻度出
血),多汁;胃肠粘膜卡他性炎,胃粘膜充血严 重。
❖鉴别诊断:
✓ 气喘病:发作比较隐袭,病程缓慢,组织学 变化有明显的不同;感染时,T不高,口鼻 流泡沫。肺“肉样病变”(灰红色)和“虾 肤样病变”(淡紫色)。小血管、细支气管 周围有淋巴细胞增生,呈管套样,肺泡内有 大量淋巴细胞。
❖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3日龄以上,死亡率 高。
❖ 放线菌,巴氏杆菌,支原体——1周龄以上, 肺炎,肺实质变性。
❖ 伪狂犬病——仔猪严重,神经症状,死亡率 高,呕吐,腹泻。
❖ 弓形体——任何年龄,发热、腹泻,神经症 状。
✓ 8、断奶仔猪——成年猪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病 常见的有:
❖ ①支原体;放线菌;沙门氏杆菌;伪狂犬病; 巴氏杆菌;链球菌;
✓ 6、经济损失大:常被人忽视。例如,肺炎 使猪平均增重减少5-25%,饲料利用率减少 4.6-25% ; 萎 缩 性 鼻 炎 使 猪 出 拦 时 间 推 迟 20 天左右。
✓ 7、引起哺乳仔猪呼吸困难和咳嗽的病:
常见的有:
❖ 缺铁性贫血——15~30日龄以上,苍白,体 温正常,心包积液,心扩张,肺水肿。
✓ 2、病原体多为常在菌,常找不到传染源 :
例如,带菌率,多杀性巴氏杆菌为63%(有 几十个菌就可将猪致死),支气管败血波氏杆 菌49%。在正常猪呼吸道内生长不良,但在呼 吸道受到损伤时,易致病。
✓ 3、发病或病情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例如,气候 剧变、闷热、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密度大、 管理不善等,引起发病,如,流感、肺疫、气 喘病、胸膜性肺炎等。
❖剖检病变:
▪ 呼吸道黏膜充血,出血,肿胀,表面有泡沫状黏 液(见图—气管内有大量分泌物)。肺增大、肿胀, 病变较对称,呈紫红色,似鲜牛肉状;肺病变区, 间质增宽,膨胀不全,稍凹陷,周围有气肿、水 肿,苍白色,切面有大量白色或棕红色泡沫样液 体流出(见图—肺弥漫性炎性水肿、间质增宽,肺切 面间质增宽、支气管内有炎性分泌物)。
❖症状:
▪ 几乎全群同时突然发病,T40.5~41.5℃,沉 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卧地(见图),打堆 (见图),肌肉、关节疼痛,呼吸加快(腹 式呼吸),气喘,支气管炎(阵发性咳嗽), 结膜炎(结膜红肿,有粘液性分泌物),流 鼻涕(粘液性,有时带白),可以自愈(6-7 天)。死亡率1—4%。
▪ 母猪在怀孕期间感染,仔猪在产后2-5天病重, 哺乳期或断奶前后死亡。存活的,生长缓慢。 个别猪转变慢性,持续咳嗽,消化不良,体 重下降,病程达1个月以上,死亡。继发细菌 感染,引起肺炎和肠炎。
▪ 常突然发生,迅速传播。人与猪可以互相交 叉传染。寒冷季节多发(深秋、冬季、早春 多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应激因素——寒 冷、潮湿、拥挤等诱发。
▪ 主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发病率极高, 但死亡率低,低于4%或10%。
❖机理:
病毒→飞沫→呼吸道黏膜上皮→增殖→上 皮细胞脱落→黏膜出血水肿→支气管排出大 量渗出液(含病毒)。
✓ 猪瘟:死亡率高,病变在全身各组织器官广 泛存在,呼吸道受损程度轻;
✓ 仔猪鼻炎:爆发类似流感,而萎缩性鼻炎的 病理则长的多,并伴有面部骨骼的严重变形。
✓ 猪肺疫:(1)咽喉型颈部红肿,口流涎; (2)胸型表现痛咳,听诊有罗音和摩擦音, 犬坐式,皮肤有小点出血,死亡率高。涂片 镜检:短杆菌。
❖治疗:
❖ ②猪蛔虫;后圆线虫;
❖ ③流感;猪瘟;肥胖,热射,应激综合怔,心 功能不全;
❖ ④萎缩性鼻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环境污染— —尘埃,氨。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定义: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
度接触性呼吸器官传染病。常与猪嗜血杆 菌或巴氏杆菌协同作用,或继发感染所引 起。
Normal Lung: Gross
▪ 尚无特异疫苗和疗法(血清型变异株多)。
▪ ①搞好饲养管理——暖、净、静、燥;隔离 病毒。
▪ ②对症治疗——抗菌素防继发感染(30%安 乃近3~5ml或复方奎宁,复方氨基比林 5~10ml),青霉素80~160万IU/50kg体重, 10%SD10~20ml+蒸馏水10ml,四环素 5~10mg/kg,肌肉注射。
▪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有本病流行。世界几 十个国家已存在此病。
▪ 抵抗力:病毒对干燥和低温抵抗力强,冻干 可保存数年。对热敏感(60℃,20分灭活)。 一般消毒药可灭活。对碘蒸汽和碘溶液特别 敏感。
❖ 流行病学:
▪ 潜伏期短:数小时~数天
▪ 猪、马、禽类、人、貂等动物可以感染。无 年龄、性别、品种上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