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猪丹毒ppt课件
大多由急性病例分离出来;R毒力弱,多见于人工培养或
慢性病例和带菌猪体内分离.
4
• ③抗原性:A、B型特异抗原,G种特异抗原。 • A型(A+G抗原)、B型(B+G抗原)、N型(G抗原)。
致猪疾病主要是A型抗原(引起急性败血症)。B型抗原 性强(常见于关节炎病例),可作为制苗的菌种,刺激 机体产生抗体;另外,能凝集鸡红细胞,故制苗常选用 凝集鸡红血球能力强的B型菌。
30
• 2、发生疫情:病猪:首次使用大剂量青霉素耳静脉注射,同 时肌肉注射常规剂量的水剂或油剂青霉素,如有好转用常规剂 量肌肉注射,不能停药太早,容易复发或转慢性。
• 同群猪:青霉素常规剂量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3-4天。 • 病死猪:深埋,化剂或工业用。 • 此外,其他抗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均有效。用抗
19
病变
急性型: 胃: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小点出血。 肠: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脾:肿大,呈典型的败血脾。 肾:淤血、肿大,有“大红肾”之称。 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多汁。
20
亚急性型: 充血斑中心可因水肿压迫呈苍白色。 慢性型: 心内膜炎;在心脏可见到疣状心内膜炎的病变,二尖瓣和
• ⑤实验动物:鸽、小鼠敏感,豚鼠不易感。
6
流行病学
• 分布:猪丹毒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甚至在鱼类、家
蝇和蚊子体内有时也能分离到本菌。全世界分布。美国还有 火鸡丹毒。 • 传染源:病猪、带菌猪、粪便、尿液、分泌物。 • 易感性: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架子猪。 • 传播途径:消化道、水、饲料等感染;还可由伤口(皮肤、 口腔、胃黏膜)感染;通过吸血昆虫(蜱、螨、蚤)感染。
7
第五章猪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2、血清型
1个(只有毒力强、弱之分),但有许多变种, 往往引起非典型猪瘟。
3、体内分布
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尤其是脾脏、淋 巴结和体液中的含毒量最高。
27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培养特性
最常用的细胞是猪肾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
5、抵抗力
➢ 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温度、紫外线、干燥等都敏 感;
➢ 但存活的时间与所在的介质有很大关系,在猪肉、 猪肉制品中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
➢ 碱性消毒剂是最合适的消毒剂。
28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主要是猪、但野猪也可感染。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
29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流行特点
➢ 流行过程较缓; ➢ 无季节性,一般春、秋较为严重; ➢ 新疫区,没有免疫的猪,发病率、致死率高; ➢ 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均可感染,但免疫好的母猪
20
第五章 第二节 猪支原体肺炎
➢ 腹式呼吸,犬做姿势; ➢ 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痉挛性咳嗽;
病程1~2周,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 多见于老疫区架子猪、肥育猪和后
备母猪 ➢ 长期咳嗽,清晨喂食和剧烈运动时明显; ➢ 随病程延长,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喘,次数
增加,腹式呼吸; ➢ 严重病例,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较长的小猪消
13
第五章 第一节 猪丹毒
2、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全群进行检疫; 对病猪进行治疗; 隔离病猪; 搞好消毒工作; 处理: ➢ 粪便——发酵、销毁; ➢ 死猪——肉不可食用,要化制、深埋; ➢ 急宰——没病变的高温后食用。
1个(只有毒力强、弱之分),但有许多变种, 往往引起非典型猪瘟。
3、体内分布
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尤其是脾脏、淋 巴结和体液中的含毒量最高。
27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培养特性
最常用的细胞是猪肾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
5、抵抗力
➢ 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温度、紫外线、干燥等都敏 感;
➢ 但存活的时间与所在的介质有很大关系,在猪肉、 猪肉制品中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
➢ 碱性消毒剂是最合适的消毒剂。
28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主要是猪、但野猪也可感染。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
29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流行特点
➢ 流行过程较缓; ➢ 无季节性,一般春、秋较为严重; ➢ 新疫区,没有免疫的猪,发病率、致死率高; ➢ 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均可感染,但免疫好的母猪
20
第五章 第二节 猪支原体肺炎
➢ 腹式呼吸,犬做姿势; ➢ 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痉挛性咳嗽;
病程1~2周,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 多见于老疫区架子猪、肥育猪和后
备母猪 ➢ 长期咳嗽,清晨喂食和剧烈运动时明显; ➢ 随病程延长,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喘,次数
增加,腹式呼吸; ➢ 严重病例,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较长的小猪消
13
第五章 第一节 猪丹毒
2、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全群进行检疫; 对病猪进行治疗; 隔离病猪; 搞好消毒工作; 处理: ➢ 粪便——发酵、销毁; ➢ 死猪——肉不可食用,要化制、深埋; ➢ 急宰——没病变的高温后食用。
《猪丹毒的防治》课件
止疾病传播
药物治疗:使 用抗生素如青 霉素、链霉素
等治疗
加强营养:提 供充足的营养, 提高猪的抵抗
力
消毒灭菌:对 猪舍进行消毒,
消灭病原体
疫苗效果:评估疫苗对猪丹毒的预防效果 药物治疗:评估药物对猪丹毒的治疗效果 环境控制:评估环境控制对猪丹毒的防控效果 综合防治:评估综合防治措施对猪丹毒的防控效果
猪丹毒是一种急性、 热性、败血性传染 病,主要危害猪只
猪丹毒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接触、 空气、饲料和水源
猪丹毒的症状包括 发热、皮肤红斑、 关节肿胀、呼吸困 难等
猪丹毒的防治措施 包括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接种 疫苗、及时治疗等
猪丹毒的流行趋势 和展望
猪丹毒是一种由 猪丹毒杆菌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 影响猪的健康和 生产性能
猪丹毒的传播途 径主要是通过接 触和空气传播
猪丹毒的防治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加 强饲养管理和改善 环境卫生等
疫苗研发:加强猪丹毒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保护力 药物治疗:研究新型药物,提高猪丹毒的治疗效果和治愈率 生物安全: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猪丹毒的传播风险
监测预警:建立猪丹毒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 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微生 物的传播
加强营养,提高猪的抵抗 力
接种疫苗,提高猪的免疫 力
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 霉素等 隔离病猪,防止传播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传 播
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猪丹毒
隔离病猪:将 病猪隔离,防
猪丹毒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养猪场发现猪丹毒疫情,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成功控制疫情。
药物治疗:使 用抗生素如青 霉素、链霉素
等治疗
加强营养:提 供充足的营养, 提高猪的抵抗
力
消毒灭菌:对 猪舍进行消毒,
消灭病原体
疫苗效果:评估疫苗对猪丹毒的预防效果 药物治疗:评估药物对猪丹毒的治疗效果 环境控制:评估环境控制对猪丹毒的防控效果 综合防治:评估综合防治措施对猪丹毒的防控效果
猪丹毒是一种急性、 热性、败血性传染 病,主要危害猪只
猪丹毒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接触、 空气、饲料和水源
猪丹毒的症状包括 发热、皮肤红斑、 关节肿胀、呼吸困 难等
猪丹毒的防治措施 包括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接种 疫苗、及时治疗等
猪丹毒的流行趋势 和展望
猪丹毒是一种由 猪丹毒杆菌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 影响猪的健康和 生产性能
猪丹毒的传播途 径主要是通过接 触和空气传播
猪丹毒的防治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加 强饲养管理和改善 环境卫生等
疫苗研发:加强猪丹毒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保护力 药物治疗:研究新型药物,提高猪丹毒的治疗效果和治愈率 生物安全: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猪丹毒的传播风险
监测预警:建立猪丹毒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 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微生 物的传播
加强营养,提高猪的抵抗 力
接种疫苗,提高猪的免疫 力
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 霉素等 隔离病猪,防止传播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传 播
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猪丹毒
隔离病猪:将 病猪隔离,防
猪丹毒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养猪场发现猪丹毒疫情,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成功控制疫情。
猪病猪瘟丹毒课件
• 肠系膜淋巴索状肿大,肠系膜淋巴周边出血。
• 脾不同程度地梗死。
• 膀胱浆膜出血、坏死。
• 肾脏出血,肾皮 质出血。
• 肾乳头出血。
• 盲肠、结肠黏膜“纽扣状溃疡”
图4—122
• 1头40日龄慢性型猪瘟病猪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部发生 钙化,呈黄白色骨化线。这样的病变在慢性型猪瘟的诊 断上有重要价值。
的科学免疫接种。适当提高疫苗的免疫剂量,每头猪的剂量 用3~4头份是比较合适的。 • 妊娠母猪慎用猪瘟弱毒苗免疫接种。
猪丹毒
一、概述
> 猪丹毒也叫“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 (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 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心内膜炎。 人通过创伤也可被感染,称为类丹毒。
> 在一般消毒药如2%福尔马林、l%漂白粉、1%氢氧化钠或5 %石炭酸中很快死亡。对热的抵抗力较弱,肉汤培养物于 50℃ 经12~20min,70℃经5min即可杀死。
> 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 而进入肠道。
三、流行病学
> 不同年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发病率最高, 3个月以下的猪很少发病,人类可因创伤感染发病。
> 人工感染猪以皮肤划痕或皮内注射较易成功;滴眼和滴鼻感染 更易引起发病;口服或静脉、肌肉、皮下及腹腔内注射,较难 引起发病。
> 一般而言,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最敏感,对链霉素中等敏感, 而对磺胺类、卡那、新霉素有抵抗力。但其具体的抗药性可 能会因地而异。
> 在病死猪的肝、脾内4℃159d,毒力仍然强大。露天放置27d 的病死猪肝脏,深埋1.5m 231d的病猪尸体,12.5%食盐处 理并冷藏于4℃148d的猪肉中,都可以分离到猪丹毒杆菌。
猪丹毒ppt课件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不愿走动,体温
41℃以上,在胸、腹、背、肩及四肢外侧出现
界线分明的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压之退色(
充血),逐渐转成紫红色。以后结痂似龟壳样
,俗称“鬼打印”或“火打印”。
疹块发生后,病猪体温下降,病势减轻,经1
~2周后,部分病猪即可康复。
若病情较重,长期不愈,则有部分或大部分
皮肤坏死,久者则变成皮革样痂皮
28
对可疑菌落使用pcr检测该方法特异性高快速简便?血清学诊断?血清培养凝集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猪丹毒25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及猪链球菌病鉴别诊断要点猪丹毒26七防制?一预防措施?免疫接种
猪丹毒
猪丹毒
1
一、概述 二、病原 三、流行病学 四、症状 五、病变 六、诊断 七、防制
猪丹毒
2
一、概述
• 猪丹毒也叫“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 ,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 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
猪丹毒
5
在病死猪的肝、脾内4℃159天,毒力仍然强大。露天放 置27天的病死猪肝脏,深埋1.5米231天的病猪尸体, 12.5%食盐处理并冷藏于4℃148天的猪肉中,都可以分 离到猪丹毒杆菌。在一般消毒药,如2%福尔马林、l% 漂白粉、1%氢氧化钠或5%碳酸中很快死亡。对热的抵 抗力较弱,肉汤培养物于50℃经12~20分钟,70℃5分 钟即可杀死。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 死它,因此可经胃而进入肠道,本菌对盐腌、火熏、干 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 PCR检测:对可疑菌落,使用PCR检测,该方法特异性高, 快速简便
• 血清学诊断
➢ 血清培养凝集试验
➢ SPA协同凝集试验
猪丹毒
24
猪丹毒ppt医学课件
猪 丹毒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防制
一、概述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 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特征为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亚 急性病例表现皮肤疹块;慢性病例主 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关节炎和皮肤坏 死。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 很大。
二、病原体(猪丹毒杆菌) 1、大小及形态:猪丹毒杆菌是一种 纤细的小杆菌,大小为0.2~ 0.4µm×0.8~2.0µm。在感染动物组织触 片或血片中,呈单个、成对或小丛状。从 心脏瓣膜疣状物中分离的常呈不分枝的长 丝状或短链状。不运动,不产生芽胞,无 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2、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1)隔离:猪进行检查,发现病猪隔离治疗。 (2)消毒:对猪舍、用具、运动场等认真消毒。 (3)粪便和垫料最好烧毁或堆肥发酵处理。 (4)病猪尸体、急宰病猪的血液和割除的病变组 织器官化制和深埋,没有病变的肉和脏器可高温处 理后利用。 (5)对同群未发病的猪只,注射青霉素或四环素 可收到控制疫情的效果。
色
2、亚急性:主要变化为皮肤有坏死性疹块。
3、慢性 (1)心内膜炎型:心脏二尖瓣处有溃疡 性心内膜炎,形成疣状物,呈菜花状,此病 变可能发生在三尖瓣处。
3、慢性
(2)关节炎型: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有 浆液性纤维素渗出。
膀胱粘膜上的出血点及血肿
膝关节关节炎,滑膜绒毛样增生
3、慢性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耳、蹄 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坏死、干 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形成 瘢痕组织而痊愈。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 耳、蹄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 坏死、干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 肤脱落,形成瘢痕组织而痊愈。如有继
发感染则病情复杂且病程延长。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防制
一、概述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 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特征为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亚 急性病例表现皮肤疹块;慢性病例主 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关节炎和皮肤坏 死。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 很大。
二、病原体(猪丹毒杆菌) 1、大小及形态:猪丹毒杆菌是一种 纤细的小杆菌,大小为0.2~ 0.4µm×0.8~2.0µm。在感染动物组织触 片或血片中,呈单个、成对或小丛状。从 心脏瓣膜疣状物中分离的常呈不分枝的长 丝状或短链状。不运动,不产生芽胞,无 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2、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1)隔离:猪进行检查,发现病猪隔离治疗。 (2)消毒:对猪舍、用具、运动场等认真消毒。 (3)粪便和垫料最好烧毁或堆肥发酵处理。 (4)病猪尸体、急宰病猪的血液和割除的病变组 织器官化制和深埋,没有病变的肉和脏器可高温处 理后利用。 (5)对同群未发病的猪只,注射青霉素或四环素 可收到控制疫情的效果。
色
2、亚急性:主要变化为皮肤有坏死性疹块。
3、慢性 (1)心内膜炎型:心脏二尖瓣处有溃疡 性心内膜炎,形成疣状物,呈菜花状,此病 变可能发生在三尖瓣处。
3、慢性
(2)关节炎型: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有 浆液性纤维素渗出。
膀胱粘膜上的出血点及血肿
膝关节关节炎,滑膜绒毛样增生
3、慢性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耳、蹄 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坏死、干 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形成 瘢痕组织而痊愈。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 耳、蹄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 坏死、干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 肤脱落,形成瘢痕组织而痊愈。如有继
发感染则病情复杂且病程延长。
猪丹毒课件
二、病原
3、抗原性:A、B型特異抗原,G種特異抗原。 A型(A+G抗原)、B型(B+G抗原)、N型(G抗 原)。致豬疾病主要是A型抗原(引起急性敗血 症)。B型抗原性強(常見於關節炎病例),可 作為制苗的菌種,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另外, 能凝集雞紅細胞,故制苗常選用凝集雞紅血球 能力強的B型菌。
二、病原
傳染源: 最重要的帶菌者是豬,35-50%健康豬
扁桃體帶菌。 多種哺乳動物、鳥類:廣泛疫源。 被感染豬污染的豬舍土地:為傳播提
供了一個暫時的重要媒介。
三、流行病學 傳播途徑: 消化道:污染飲水飼料,加工場廢料, 魚粉(用於飼料) 皮膚:損傷的皮膚,吸血昆蟲叮咬。
三、流行病學
易感動物: 豬(主要):3月-1歲特別易感、小豬有母抗保護。 牛、羊、馬、雞:有發病的報導。 人:類丹毒
微需氧,有些菌株在含有5-10% 的CO2 上生長最好。 有 26 個 血 清 型 : 75-80% 豬 源 分 離物屬1型和2型。
敗血型:A型、毒力強(1型)
關節炎:B型、毒力弱(2型), 滅活苗用B型(2型)
二、病原
1、豬丹毒桿菌又稱丹毒絲菌,為細長的革蘭氏 陽性小桿菌。不運動,明膠穿刺呈試管刷樣, 可分為三種類型即S型(多是急性型)、R型 (慢性或老齡培養物)和I型(中間型)。 2、慢性病例,老齡培養物桿菌呈長絲狀,但在 組織中的豬丹毒桿菌呈正直小桿菌,略彎,血 瓊脂平板上長成露珠狀。
Thanks!
出現慢性心內膜炎,消瘦,貧血,喜 臥倒,行走不穩,心跳快,常因心肌麻 痹 而突然死亡。
主要表現為關節炎,關節腫大,行動 僵硬,呈現跛行。
皮膚疹塊
整個背部皮膚壞 死,脫落
關節腫脹(右)
五、病理變化
《猪丹毒的防治》课件
评估猪只的生长性能和生 产性能
观察猪只的免疫反应和抗 体水平
评估猪只的存活率和死亡 率
评估猪只的疾病复发率和 传播率
加强猪舍卫生管理,保持清洁干燥
及时隔离病猪,防止疫情扩散
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定期进行疫苗免疫,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加强猪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 力
加强猪群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 措施
猪丹毒的症状
高热:体温可 达41-42℃
皮肤红斑:皮肤 出现红斑,尤其 是耳部、腹部和 四肢
呼吸困难:呼吸 急促,咳嗽,鼻 孔有泡沫状分泌 物
腹泻:粪便呈 水样或血样, 有时伴有呕吐
神经症状:共 济失调,抽搐, 昏迷,死亡
皮肤病变:皮肤出现 红斑、丘疹、水泡等
关节肿胀:关节肿胀、 疼痛、活动受限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食欲减退:食欲减退,甚至 废绝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可达 40-42℃
皮肤红斑:皮肤出现红斑, 颜色深浅不一,边缘清晰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呼吸 频率加快,呼吸音粗
关节肿胀:关节肿胀,疼痛, 跛行
死亡: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猪丹毒的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的抵抗力
定期消毒,保持 猪舍清洁卫生
接种疫苗,提高 猪的免疫力
案例三:某养猪场 因忽视猪丹毒疫情, 导致疫情扩散,损 失惨重
案例四:某养猪场 通过加强防疫措施, 有效预防猪丹毒疫 情
案例背景:某养 猪场发生猪丹毒 疫情
防治措施:隔离病 猪,消毒环境,使 用疫苗和药物治疗
效果评估:疫情得 到控制,死亡率降 低,生产性能恢复
经验教训:加强防 疫意识,提高养殖 技术,及时采取有 效措施
猪丹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 病,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 行防治
猪丹毒、猪链球菌病68页PPT
END
猪丹毒、猪链球菌病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猪的传染病—猪丹毒(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急性败血型
病猪死前皮肤发红,指压红色消失,停止按压则又恢复,俗称“大红袍”
亚急性疹块型
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疹块,俗称 “打火印”。常在发病后2~3d 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位 的皮肤出现方形、菱形或不规则 的疹块。初期充血,指压褪色; 后期淤血,呈紫黑色。 疹块发生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数日后,病猪多自行康复。
抵抗力
✓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猪肉内经盐淹或熏制后,能存活3~4 个月,暴露于日光下存活10d。
✓ 本菌可以抵抗胃酸的作用,但对热的抵抗力较差(55℃经15min、 70℃经5~10min能将其杀死)。
✓ 对消毒药敏感,一般消毒药如1%漂白粉、3%来苏尔、10%~ 20%的石灰乳都可很快将其杀死。
慢性型
病理变化
急性败血型
➢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切面多汁, 常见小点出血。 ➢脾脏充血性肿大,呈樱桃红色。 ➢肾脏常发生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变化, 肿大,色暗红,称为“大红肾”。 ➢胃肠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以 胃或十二指肠较明显。 ➢心包积液,心内外膜小点出血。 ➢肝充血、肿大。 ➢肺淤血、水肿。
关节炎型多见于四肢一个或多 个关节肿胀,关节增生肥厚, 不化脓,切开关节囊有浆液性 纤维素性渗出物。
✓ 本菌对青霉素最敏感、四环素次之。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 途径
易感 动物
病猪、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35%~50%健康猪的扁桃 体和淋巴组织中存在此菌。经排泄物、分泌物污染饲料、饮 水、土壤、用具等。
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及蚊、蝇等吸血昆 虫传播,带菌猪在不良条件下抵抗力降低,也可引起内源性 感染发病。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能力单元四 猪的传染病
第4-1节 猪丹毒
猪丹毒护理课件
在护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猪的应激,如减少 噪音、避免过度惊吓等。
康复护理
定期复查
在病猪康复期间,定期检查其体 温、食欲和精神状态,确保病情
得到控制。
逐步恢复饲养
在病猪康复后,逐步恢复正常饲 养管理,以促进其生长和恢复健
康。
预防复发
在病猪康复后继续采取预防措施, 如加强消毒、提高饲料质量等, 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05
猪丹毒的案例分析
成功治疗案例
成功案例一
某养殖场发现猪丹毒疫情后,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对病猪使用青霉素治疗,同时对全场进行消毒,一周后疫情 得到控制,病猪全部康复。
成功案例二
某养殖户发现一头猪出现猪丹毒症状后,立即将其隔离,并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猪 舍进行彻底消毒,并加强饲养管理。经过一周的治疗,病猪康复,未出现复发。
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经济损失。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需在 兽医指导下使用。
02
猪丹毒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选择针对猪丹毒的疫苗,如弱毒疫苗、灭活 疫苗等。
接种时间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种类,确定适宜的接种 时间和程序。
接种方法
采用肌肉注射、口服等途径进行接种,确保 疫苗有效进入机体。
02
深入研究猪丹毒病原体的耐药性 机制,为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 持,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新型疫苗研制
针对猪丹毒病原体基因组学和免疫学 特性,研发新型疫苗,以提高疫苗的 保护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探索新型疫苗的免疫机制,为疫苗研 制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疫苗的研发进程。
治疗方法的改进
深入研究猪丹毒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优化现有治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量,以 提高治疗强了饲养管理,但仍然未能有效预防猪丹毒的发生。经调查发现,该养殖户存在猪 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等问题,增加了猪只感染的风险。
康复护理
定期复查
在病猪康复期间,定期检查其体 温、食欲和精神状态,确保病情
得到控制。
逐步恢复饲养
在病猪康复后,逐步恢复正常饲 养管理,以促进其生长和恢复健
康。
预防复发
在病猪康复后继续采取预防措施, 如加强消毒、提高饲料质量等, 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05
猪丹毒的案例分析
成功治疗案例
成功案例一
某养殖场发现猪丹毒疫情后,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对病猪使用青霉素治疗,同时对全场进行消毒,一周后疫情 得到控制,病猪全部康复。
成功案例二
某养殖户发现一头猪出现猪丹毒症状后,立即将其隔离,并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猪 舍进行彻底消毒,并加强饲养管理。经过一周的治疗,病猪康复,未出现复发。
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经济损失。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需在 兽医指导下使用。
02
猪丹毒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选择针对猪丹毒的疫苗,如弱毒疫苗、灭活 疫苗等。
接种时间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种类,确定适宜的接种 时间和程序。
接种方法
采用肌肉注射、口服等途径进行接种,确保 疫苗有效进入机体。
02
深入研究猪丹毒病原体的耐药性 机制,为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 持,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新型疫苗研制
针对猪丹毒病原体基因组学和免疫学 特性,研发新型疫苗,以提高疫苗的 保护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探索新型疫苗的免疫机制,为疫苗研 制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疫苗的研发进程。
治疗方法的改进
深入研究猪丹毒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优化现有治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量,以 提高治疗强了饲养管理,但仍然未能有效预防猪丹毒的发生。经调查发现,该养殖户存在猪 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等问题,增加了猪只感染的风险。
动物医学课件:猪丹毒
慢性。用青霉素无效时,可改为金霉素、红霉素、土 霉素等治疗。
• 阿莫西林針劑(每二十公斤體重一毫升,隔日減半量,
連續三日)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八、公共卫生学
• 人感染猪丹毒,称为类丹毒。 • 人的病例多由皮肤损伤感染引起,感染3~4天后,感
染部位发红肿胀,肿胀可向周围扩大,但不化脓。若 用青霉素及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类丹毒是一种职业病,许多兽医、牲猪屠宰和肉食品
加工人员等都曾经感染过本病。
• 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工作过程中应注意自我防护。
发现感染后,应及早用抗生素治疗。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二、病 原
• 猪丹毒杆菌:革兰染色阳性 • 在急性病例的组织触片或培养物中,菌体细长呈直或
稍弯的杆状,以单个或短链状存在;在人工培养基上 经过传代后,可形成长丝状;老龄培养物中则呈球状 或棒状。
• 用血液培养基分离培养,在10%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生
长更佳。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二、病 原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烧毁或堆积发酵;对病死猪、急宰猪的尸体及内脏器 官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化制,同时严格消毒病猪及其尸 体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 与病猪同群的未发病猪用青霉素注射,连续3~4天,
并注意消毒工作。
• 必要时考虑紧急接种预防;慢性病猪应及早淘汰。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七、防 制
• 药物防治可用对猪丹毒高度敏感的青霉素。 • 用抗生素治疗,不能停药过早,否则容易复发或转为
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存在猪丹毒杆菌。
• 多种野生的哺乳动物、几乎半数的啮齿动物和30种野
鸟体内可分离出猪丹毒杆菌。
• 阿莫西林針劑(每二十公斤體重一毫升,隔日減半量,
連續三日)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八、公共卫生学
• 人感染猪丹毒,称为类丹毒。 • 人的病例多由皮肤损伤感染引起,感染3~4天后,感
染部位发红肿胀,肿胀可向周围扩大,但不化脓。若 用青霉素及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类丹毒是一种职业病,许多兽医、牲猪屠宰和肉食品
加工人员等都曾经感染过本病。
• 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工作过程中应注意自我防护。
发现感染后,应及早用抗生素治疗。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二、病 原
• 猪丹毒杆菌:革兰染色阳性 • 在急性病例的组织触片或培养物中,菌体细长呈直或
稍弯的杆状,以单个或短链状存在;在人工培养基上 经过传代后,可形成长丝状;老龄培养物中则呈球状 或棒状。
• 用血液培养基分离培养,在10%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生
长更佳。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二、病 原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烧毁或堆积发酵;对病死猪、急宰猪的尸体及内脏器 官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化制,同时严格消毒病猪及其尸 体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 与病猪同群的未发病猪用青霉素注射,连续3~4天,
并注意消毒工作。
• 必要时考虑紧急接种预防;慢性病猪应及早淘汰。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七、防 制
• 药物防治可用对猪丹毒高度敏感的青霉素。 • 用抗生素治疗,不能停药过早,否则容易复发或转为
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存在猪丹毒杆菌。
• 多种野生的哺乳动物、几乎半数的啮齿动物和30种野
鸟体内可分离出猪丹毒杆菌。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猪丹毒
➢ 当疹块出现后,体温恢复正常,病情好转,病程 1周左右,若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猪丹毒:皮肤上呈菱形、方形红色疹块,稍凸起。
猪丹毒:皮肤疹块。
猪丹毒:皮肤疹块。
慢性型: ➢ 常发生在老疫区或由前两种类型转化而来。 ➢ 出现慢性心内膜炎,消瘦,贫血,喜卧倒,行走
不稳,心跳快,常因心肌麻痹而突然死亡。 ➢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大,行动僵硬,呈现
跛行。
猪丹毒:关节肿胀(右)。
慢性型猪丹毒呈多发性关节炎,受害关节肿胀, 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势。
5. 病理变化
急性型(败血型): ➢ 胃: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发生弥漫性小点出血。 ➢ 肠:整个肠道有不同程度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 脾:肿大,呈典型的败血脾。 ➢ 肾:淤血、肿大,有“大红肾”之称。 ➢ 肺:充血、水肿。 ➢ 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多汁。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猪丹毒
1. 概述
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 称“打火印”。多发于3~12月龄猪。
临床特征: ➢ 急性型:高热,急性死亡,呈败血症状。 ➢ 亚急性型:皮肤紫红色疹块。 ➢ 慢性型: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皮肤
坏死、脱落。
2. 病原学
猪 丹 毒 杆 菌 又 称 红 斑 丹 毒 丝 菌 (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
➢ 同群猪:青霉素常规剂量肌注,每天两次,连续3~4天。其它 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均有效。抗猪丹毒高免血 清皮下或静脉注射有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
➢ 病死猪:深埋,化学或工业用。
谢谢!
7. 预防和治疗
平时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猪丹毒活疫苗、或猪丹毒-猪瘟-猪肺疫三联活疫 苗。
猪丹毒:皮肤上呈菱形、方形红色疹块,稍凸起。
猪丹毒:皮肤疹块。
猪丹毒:皮肤疹块。
慢性型: ➢ 常发生在老疫区或由前两种类型转化而来。 ➢ 出现慢性心内膜炎,消瘦,贫血,喜卧倒,行走
不稳,心跳快,常因心肌麻痹而突然死亡。 ➢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大,行动僵硬,呈现
跛行。
猪丹毒:关节肿胀(右)。
慢性型猪丹毒呈多发性关节炎,受害关节肿胀, 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势。
5. 病理变化
急性型(败血型): ➢ 胃: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发生弥漫性小点出血。 ➢ 肠:整个肠道有不同程度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 脾:肿大,呈典型的败血脾。 ➢ 肾:淤血、肿大,有“大红肾”之称。 ➢ 肺:充血、水肿。 ➢ 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多汁。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猪丹毒
1. 概述
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 称“打火印”。多发于3~12月龄猪。
临床特征: ➢ 急性型:高热,急性死亡,呈败血症状。 ➢ 亚急性型:皮肤紫红色疹块。 ➢ 慢性型: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皮肤
坏死、脱落。
2. 病原学
猪 丹 毒 杆 菌 又 称 红 斑 丹 毒 丝 菌 (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
➢ 同群猪:青霉素常规剂量肌注,每天两次,连续3~4天。其它 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均有效。抗猪丹毒高免血 清皮下或静脉注射有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
➢ 病死猪:深埋,化学或工业用。
谢谢!
7. 预防和治疗
平时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猪丹毒活疫苗、或猪丹毒-猪瘟-猪肺疫三联活疫 苗。
猪类病症课件:7-猪肺炎支原体 猪丹毒
2. PCR 3. 血清学诊断 a. 平板和试管凝集:测定的抗体效价与机体
免疫保护相关 b. AGP用于血清分型 c. IF用于快速诊断
七、防制
治疗 a. 病初下或者耳静脉注射抗猪丹毒高免血清 b. 发病后24~36h内使用抗生素也有显著的
ELISA IF PCR
抗体检测方法
ELISA 监测猪群的健康状态
七、防控
管理措施 饲养环境 四环素和泰乐菌素 疫苗免疫
疫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a. 血清阳转率30%-100%,而且抗体水平和 获得的免疫保护不相关;
b. 疫苗佐剂类型可能隐性免疫反应和保护说 平;
c. 母源抗体是否能够对仔猪提供保护也不明 确。
亚急性疹块型:“打火印”或“鬼打印”, 通常为良性经过,少数会转变为败血症而 死亡
慢性型: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心内膜 炎、皮肤坏死
五、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急性型皮肤上有大小不一和形状 不同的红斑或呈弥漫性红色;
脾肿大,呈樱桃红色; 肾淤血肿大呈暗红色;皮质部有出血点。 淋巴结充血肿大,有小出血点; 肺淤血、水肿; 胃、十二指肠发炎充血、出血。
三、致病机制
支原体聚集粘附在支气管、细支气管纤毛 上皮细胞;
导致纤毛萎缩脱落及功能受损; 发展为支气管肺炎,严重影响肺的正常功
能。 肺炎支原体导致免疫抑制。
四、临床症状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慢性疾病 慢性干咳; 有时并无不适表现,但显得沉郁、被毛无
光泽、生长受阻、发育迟缓; 由细菌继发感染和应激造成的死亡在4~6月
猪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ea of swine, MPS
俗称气喘病或喘气病
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 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肾肿大紫红色有暗灰色斑
31
脾脏肿大
10
✓ 对消毒剂抵抗力弱,常用消毒药液,如1%2%氢氧化钠、1%漂白粉、5%石灰乳、2 %福尔马林等均能很快杀死。
✓ 但对石炭酸的抵抗力较强,在0.5%石炭酸 中可存活99天,故可用0.5%石炭酸生理盐 水从污染病料中分离病原。
✓ 对热抵抗力弱: 50℃加热15-20min,或在 70℃加热5min可杀死,煮沸后很快死亡。 含菌的肉块厚15cm,煮沸2-3h可完全灭菌。
3
一、病原学
1、形态特征 ✓ 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
小杆菌。不运动,无芽孢、无荚膜,组织触片或 血涂片成单个、成对或小丛状,心脏瓣膜疣状物 中的细菌呈不分枝长丝状或中等长度的链状. ✓ 在明胶穿刺培养时,沿穿刺线横向放射状生长, 表现为特征性的试管刷状,是区别于李斯特氏菌 的一个特征。不液化明胶。
猪丹毒 (Erysipelas suis)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 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 和亚急性疹块型,以及慢性多发性关节炎 或心内膜炎型。
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
2
本病主要发生于猪,1982年首次从猪丹毒 病猪体内分离到丹毒杆菌,其后在世界各 地均有发生和流行。我国许多地区也有发 生,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场的增加, 该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较少,但在农村 散养户中有散发。
21
皮肤疹块
22
慢性型 ➢ 慢性心内膜炎:消瘦、贫血,体弱无力,
不爱走动,驱赶跑动时呼吸困难,听诊时 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亢进,有杂音;很 难治愈,通常由于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 亡。
23
➢ 慢性关节炎: 主要侵害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肿大,初
热痛,行走步态僵硬,疼痛、跛行,喜卧,甚 至不能行走和站立,食欲也时好时坏,生长发 育迟缓。
存在此菌,50多种哺乳动物、半数的啮齿类动物 及30多种野鸟中分离到该菌。弱碱性土壤适宜于 猪丹毒杆菌的存活,污染的土壤在猪丹毒的流行 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当不利因素降低猪体抵抗力时,即使没有从 外地传人的原因,也可能发生猪丹毒,这就是内 源性传染。
14
3、传播途径: 排出的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另外也可通过损伤 的皮肤及蚊虫叮咬传播。
15
4、季节性: 大多发生在气候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5-9月)
季节,但由于我国地幅辽阔,南北方气温差异很 大,流行季节不可能一致。
16
5、致病原因
➢ 圈舍肮脏潮湿 ➢ 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
病原的繁殖 ➢ 摄入粪便 ➢ 饮水系统遭病原污染 ➢ 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 ➢ 猪只转移、混群造成应激 ➢ 温度突变、夏季高温 ➢ 突然更换日粮 ➢ 病毒感染 - 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
8
3、菌落形态与毒力 ✓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三种菌落
S型:菌落小,呈蓝绿色,荧光强,毒力强; R型:粗糙型,菌落大,呈土黄色,无荧光,毒力 弱; I型:中间型菌落金黄色,荧光弱,毒力介于上述
两型之间。
9
4、抵抗力 ✓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对盐腌、烟熏、
干燥、腐败、日光等自然因素有很强的抵 抗力。 ✓ 4℃可以存活159d,露天放置77d的肝脏, 深埋1.5m 231d的尸体,以及12.5%食盐处理 的猪肉,仍有活力,污染的粪和垫草堆肥 发酵时,半个月内可杀死。
24
关节肿胀(右) 25
➢ 皮肤坏死: • 肩部、背部皮肤发生坏死,皮肤发黑变成
较硬厚痂,和皮下组织分离,犹如南方遮 雨的破蓑衣一样,覆盖于背部,2-3个月脱 落留下无毛色淡的疤痕。 • 有时见到病猪的耳壳、尾巴末梢、蹄壳发 生坏死脱落。 • 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26
27
背部皮肤坏死,脱落
28
29
四、病变
急性败血型: ✓ 鼻、耳、四肢内侧的皮肤呈不同程度的紫红色; ✓ 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 ✓ 肾脏淤血肿大,呈暗红色,“大红肾”之称,切
面皮质有出血点; ✓ 肺脏淤血水肿; ✓ 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 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
前段黏膜出血性炎症。 ✓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18
19
人工接种33小时后皮肤出现的疹块
20
亚急性疹块型 ➢ 以皮肤上出现疹块为特征,在背、胸、颈、腹侧
及四肢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有方形、 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或融合连成一大片,疹 块部稍凸起皮肤表面,初期指压褪色,后期淤血、 蓝紫色、指压不褪色。 ➢ 随着疹块出现,体温下降,病势减轻,数天后疹 块逐渐消退,凸起部渐下陷,最后形成干痂,表 面脱落而自愈。 ➢ 良性经过,此型病程约10-12天,死亡率低。 ➢ 个别病例也有转为急性或慢性的。
11
5、药物敏感度: 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
对磺胺类、卡那霉素、新霉素有抵抗力。
12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猪,大多发生于3-12月龄的猪,哺
乳仔猪和老猪发病较少。其他动物如牛、羊、犬 以及家禽等也可感染。
13
2、传染源: 病猪、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约有35-50%的健康猪的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
4
镜下形态(革兰氏染色)
5
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露珠状
6
TSI培养基上H2S阳性
7
2、血清型 ✓ 根据菌体胞壁抗原不同,将猪丹毒杆菌分为25个
血清型(1a、1b、2-23、N型),我国主要是1a和 2型。 ✓ 1型和2型等于迭氏的A、B型; ✓ A型毒力强,多来自于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病猪, 可作为攻毒菌种; ✓ 而B型毒力弱,多来自于关节炎病猪,免疫原性 好,可作为制苗的菌种; ✓ 灭活苗以B型菌种为主,而弱 ➢ 流行初期,一头或数头猪,无症状突然死亡; ➢ 随后表现为体温升高,高热稽留; ➢ 食欲废绝,有的呕吐,先便秘后腹泻; ➢ 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 ➢ 随后可在胸、腹、四肢内侧、耳、颈、背部皮肤
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红色暂时消退, 治愈后,皮肤坏死、脱落。 ➢ 病程3-4d,病死率80%左右。 ➢ 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抽搐、 倒地死亡,病程不足1d。
肾肿大紫红色有暗灰色斑
31
脾脏肿大
10
✓ 对消毒剂抵抗力弱,常用消毒药液,如1%2%氢氧化钠、1%漂白粉、5%石灰乳、2 %福尔马林等均能很快杀死。
✓ 但对石炭酸的抵抗力较强,在0.5%石炭酸 中可存活99天,故可用0.5%石炭酸生理盐 水从污染病料中分离病原。
✓ 对热抵抗力弱: 50℃加热15-20min,或在 70℃加热5min可杀死,煮沸后很快死亡。 含菌的肉块厚15cm,煮沸2-3h可完全灭菌。
3
一、病原学
1、形态特征 ✓ 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
小杆菌。不运动,无芽孢、无荚膜,组织触片或 血涂片成单个、成对或小丛状,心脏瓣膜疣状物 中的细菌呈不分枝长丝状或中等长度的链状. ✓ 在明胶穿刺培养时,沿穿刺线横向放射状生长, 表现为特征性的试管刷状,是区别于李斯特氏菌 的一个特征。不液化明胶。
猪丹毒 (Erysipelas suis)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 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 和亚急性疹块型,以及慢性多发性关节炎 或心内膜炎型。
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
2
本病主要发生于猪,1982年首次从猪丹毒 病猪体内分离到丹毒杆菌,其后在世界各 地均有发生和流行。我国许多地区也有发 生,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场的增加, 该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较少,但在农村 散养户中有散发。
21
皮肤疹块
22
慢性型 ➢ 慢性心内膜炎:消瘦、贫血,体弱无力,
不爱走动,驱赶跑动时呼吸困难,听诊时 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亢进,有杂音;很 难治愈,通常由于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 亡。
23
➢ 慢性关节炎: 主要侵害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肿大,初
热痛,行走步态僵硬,疼痛、跛行,喜卧,甚 至不能行走和站立,食欲也时好时坏,生长发 育迟缓。
存在此菌,50多种哺乳动物、半数的啮齿类动物 及30多种野鸟中分离到该菌。弱碱性土壤适宜于 猪丹毒杆菌的存活,污染的土壤在猪丹毒的流行 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当不利因素降低猪体抵抗力时,即使没有从 外地传人的原因,也可能发生猪丹毒,这就是内 源性传染。
14
3、传播途径: 排出的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另外也可通过损伤 的皮肤及蚊虫叮咬传播。
15
4、季节性: 大多发生在气候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5-9月)
季节,但由于我国地幅辽阔,南北方气温差异很 大,流行季节不可能一致。
16
5、致病原因
➢ 圈舍肮脏潮湿 ➢ 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
病原的繁殖 ➢ 摄入粪便 ➢ 饮水系统遭病原污染 ➢ 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 ➢ 猪只转移、混群造成应激 ➢ 温度突变、夏季高温 ➢ 突然更换日粮 ➢ 病毒感染 - 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
8
3、菌落形态与毒力 ✓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三种菌落
S型:菌落小,呈蓝绿色,荧光强,毒力强; R型:粗糙型,菌落大,呈土黄色,无荧光,毒力 弱; I型:中间型菌落金黄色,荧光弱,毒力介于上述
两型之间。
9
4、抵抗力 ✓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对盐腌、烟熏、
干燥、腐败、日光等自然因素有很强的抵 抗力。 ✓ 4℃可以存活159d,露天放置77d的肝脏, 深埋1.5m 231d的尸体,以及12.5%食盐处理 的猪肉,仍有活力,污染的粪和垫草堆肥 发酵时,半个月内可杀死。
24
关节肿胀(右) 25
➢ 皮肤坏死: • 肩部、背部皮肤发生坏死,皮肤发黑变成
较硬厚痂,和皮下组织分离,犹如南方遮 雨的破蓑衣一样,覆盖于背部,2-3个月脱 落留下无毛色淡的疤痕。 • 有时见到病猪的耳壳、尾巴末梢、蹄壳发 生坏死脱落。 • 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26
27
背部皮肤坏死,脱落
28
29
四、病变
急性败血型: ✓ 鼻、耳、四肢内侧的皮肤呈不同程度的紫红色; ✓ 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 ✓ 肾脏淤血肿大,呈暗红色,“大红肾”之称,切
面皮质有出血点; ✓ 肺脏淤血水肿; ✓ 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 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
前段黏膜出血性炎症。 ✓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18
19
人工接种33小时后皮肤出现的疹块
20
亚急性疹块型 ➢ 以皮肤上出现疹块为特征,在背、胸、颈、腹侧
及四肢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有方形、 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或融合连成一大片,疹 块部稍凸起皮肤表面,初期指压褪色,后期淤血、 蓝紫色、指压不褪色。 ➢ 随着疹块出现,体温下降,病势减轻,数天后疹 块逐渐消退,凸起部渐下陷,最后形成干痂,表 面脱落而自愈。 ➢ 良性经过,此型病程约10-12天,死亡率低。 ➢ 个别病例也有转为急性或慢性的。
11
5、药物敏感度: 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
对磺胺类、卡那霉素、新霉素有抵抗力。
12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猪,大多发生于3-12月龄的猪,哺
乳仔猪和老猪发病较少。其他动物如牛、羊、犬 以及家禽等也可感染。
13
2、传染源: 病猪、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约有35-50%的健康猪的扁桃体和淋巴组织中
4
镜下形态(革兰氏染色)
5
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露珠状
6
TSI培养基上H2S阳性
7
2、血清型 ✓ 根据菌体胞壁抗原不同,将猪丹毒杆菌分为25个
血清型(1a、1b、2-23、N型),我国主要是1a和 2型。 ✓ 1型和2型等于迭氏的A、B型; ✓ A型毒力强,多来自于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病猪, 可作为攻毒菌种; ✓ 而B型毒力弱,多来自于关节炎病猪,免疫原性 好,可作为制苗的菌种; ✓ 灭活苗以B型菌种为主,而弱 ➢ 流行初期,一头或数头猪,无症状突然死亡; ➢ 随后表现为体温升高,高热稽留; ➢ 食欲废绝,有的呕吐,先便秘后腹泻; ➢ 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 ➢ 随后可在胸、腹、四肢内侧、耳、颈、背部皮肤
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红色暂时消退, 治愈后,皮肤坏死、脱落。 ➢ 病程3-4d,病死率80%左右。 ➢ 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抽搐、 倒地死亡,病程不足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