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对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一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循环经济(circulative economv)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将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消耗速度相互分离,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即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物质消耗却出现增长减缓、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其根本目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延续的是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其结果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这使得经济运行中资源约束矛盾日渐突出。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现代t业的飞速发展,环境中有害物质大
量增加,环境质量逐步恶化。目前,我国近1/3的国上被酸雨污染,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i个酸雨国。动植物资源受到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的影响,无论是数量上和品种上都呈衰退趋势。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而需求却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据国土资源部对我国资源储量、生产能力以及2020年的资源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45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到202o年将面临短缺的有1o种,严晕短缺的有9种。资源问题将对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我国目前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依旧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产末端治理方式,投资大、费用高,经济效益低。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与企业过度的追求利益相关。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因此,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发展道路。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是由伞球化因素所决定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曰趋削弱。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
合环保要求,这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不提高产品质量,就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可能被发达国家越落越远。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3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资源循环使用意识亟待强化
企业和民众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主体,大多对发展循环经济持有一种观望或者抗拒的态度,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低估了循环经济的作用。一些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存有认识上的误区,重经济效益,轻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眼前利益,轻节能与环保。甚至有的企业和民众一谈到循环经济、环保节能,就认为是环保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3.2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一项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法规和制度作支撑。在这方面,需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用法律法规制度约束政府、企业和国
民的行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3.3 企业内部管理、技术水平急需提升
加强工业企业内部管理,不只表现在是否设立了能源原材料节约、清洁生产、环境管理等专职机构,更需要的是企业要有明确的目标责任、指标考核体系。部分企业还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缺乏从长远的、战略的视角统筹循环经济发展,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投入机制。
3.4 技术力量与创新能力仍非常薄弱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成果作支撑。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生态效率、降低消耗就无从谈起。日前,一些企业缺乏对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生产技术与_t艺装备、资源利用水平等方面认知,缺乏对资源深度开发和废弃物处理、节能降耗技术开发的力度。吸收利用减量化、资源化先进技术上存在差距,一些先进技术尚未得到推一应用。
4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众多理论和事件探索表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已有一些地方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设计生态工业园,其中的一些已投入运营。有无负荷设计要求的企业入园、法制框架是否实事求是,企业能否获得经济收益,是生态工业园能否成功的关键。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形成经济激励机制、开发相关技术等措
施来推进。为了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4.1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
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这方面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关工作的开展。实行我国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受发展阶段所限,国家的很多宏观努力在不知不觉中北一个个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围观
行为抵消了。因此,根据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目前,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将于明年实施。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还不够,还应有更多的法律法规。虽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总则中提到了“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但仅为原则表述,并无可操作性的内容。近年来,国家经贸委组织研究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体系,向全国人大提出将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等内容,列入立法规划,这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快立法步伐,形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体系。
4.2 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投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