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1360-2010高压井和高含硫井录井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QSY1295-2010录井队设备配备及工作环境规范(报批稿)

QSY1295-2010录井队设备配备及工作环境规范(报批稿)

Q/SY录井队设备配备及工作环境规范The mudlogging team equipment supplies& the working conditions standard(报批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录井设备配备 (1)3 技术指标与配备数量 (1)4 工作环境规范 (4)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录井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录井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蒲国强、薛晓军、王斌、永康、魏振林、盛振法、于凡、万霞。

录井队设备配备及工作环境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队、气测录井队、地质录井队的设备配备、技术指标、配备数量及工作环境。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综合录井队、气测录井队、地质录井队的设备的配备要求、技术指标及工作环境。

2 录井队设备配备录井队分为综合录井队、气测录井队和地质录井队。

2.1综合录井队综合录井队设备应配备综合录井仪器房、传感器系统、信号接口系统、气体分析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地质房和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2.2气测录井队气测录井队设备应配备气测录井仪器房、传感器系统、信号接口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气体分析系统、地质房和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2.3地质录井队地质录井队设备应配备地质房、钻时记录仪、资料处理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3 设备技术指标与配备数量3.1 综合录井队3.1.1 仪器房3.1.1.1 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指标如下:a) 适应环境温度:-40 ℃~+60 ℃;b) 室温控制范围:0 ℃~+30 ℃。

3.1.1.2 电源系统技术指标如下:a) 供电电压:相电压220 VAC、线电压380 VAC,最大偏差不超过±10 %;b) 供电频率:50 Hz±2 Hz。

高压高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高压高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高压、高含硫气井钻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初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高压、高含硫气天安全钻井作业时,井场及钻机设备的布置、钻井生产过程中对硫化氢检测与人身防护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井控装置的安装和材质、钻井设计的特殊要求、钻井安全操作。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范围内的陆地高压、高含硫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钻井施工,同样适用于含硫气田勘探开发钻井施工。

海洋钻井施工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及参考书目SY/5225-87《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规定》GB/8789-1988《职业性及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Y/5087-93《含硫油气田安全钻井法》SY/5225-8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SY/6455-2000《陆上石油工业安全术语》SY/6426-1999《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5053.1-2000《防喷器及控制装置防喷器》SY/5053.2-2001《地面防喷器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SY/6203-1996《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SY/5876-93《石油钻井对安全生产检查规定》《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杜君主编 1998.5 石油工业出版社《钻井作业HSE风险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指导委员会编《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指导委员会编《钻井手册(甲方)》《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编 1990.12石油工业出版社3 术语3.1 安全临界浓度在此浓度中,工作人员可在露天安全工作8小时(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3.2 氢脆化学腐蚀产生的氢原子,在结合成氢分子时体积增大,致使低强度钢或软钢发生氢鼓泡,高强度钢产生裂纹,使钢材变脆。

3.3 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钢材在足够大的外拉力或残余张力下,与氢裂纹同时作用下发生的破裂。

3.4 硫化氢分压在相同温度下,一定体积天然气中所含硫化氢,单独占有该体积时所具有的压力。

技术标准大全---全套

技术标准大全---全套

技术标准大全---全套目录综合类一、开发测井技术1. Q/SL0145-88微差井温测井质量标准2. Q/SL0150-88环空测试技术推荐做法3. Q/SL0626-91AMERADA RPG-3井下温度计使用操作规程4. Q/SL0627-91AMERADA RPG-3井下压力计使用操作规程二、其它1. Q/SL0041-86原油脱水破乳剂质量检验标准2. Q/SL0087-94粉末涂料油管3. Q/SL0088-1998修复油管质量标准4. Q/SL0121-1996原油、天然气、油气田水试验方法5. Q/SL0130-88水基乳液型清防蜡剂配制6. Q/SL0154-88油、气、水井钻井完井交接标准7. Q/SL0156-88油田用粘土稳定剂技术标准8. Q/SL0210-88采油工程对开发井完井技术要求9. Q/SL0346-1996油井用水包油型清防蜡剂10. Q/SL0380-95油管修复生产线技术条件11. Q/SL0381-95粉末涂料油管生产规范12. Q/SL0475-1998耐油橡胶密封圈13. Q/SL0531-91水基乳液型清防蜡剂使用方法14. Q/SL0614-91油气水井和油水泵站采样法15. Q/SL0647-92 P-5无固相压井液16. Q/SL0946-94聚合氯化铝17. Q/SL0951-94 CL-92型清防蜡剂18. Q/SL1024-94卤水压井溶液19. Q/SL1308-1997油井强磁防蜡方法20. Q/SL1450-1997自催化镍-磷合金镀层防腐管、件采油类一、自喷采油、采气1. Q/SL0211-1997气井技术管理2. Q/SL0651-1997采油井资料录取规定3. Q/SL0652-1997气井资料录取规定4. Q/SL0727-92自喷井热油循环清蜡工艺推荐作法5. Q/SL0730-92气井排水采气方法及选井条件6. Q/SL0734-92自喷井生产技术管理7. Q/SL0736-92手摇绞车清蜡规程二、特种泵1. Q/SL0494-90CYB【d1/d2】TLC抽稠油泵实用技术要求2. Q/SL0587-91防砂卡抽油泵3. Q/SL0957-94浸入式抽稠油泵三、水力喷射泵1. Q/SL0460-90水力喷射泵2. Q/SL0615-91S1B62型水力喷射泵参数选择推荐做法3. Q/SL0616-91S1B62型水力喷射泵泵芯起下操作规程4. Q/SL0784-93水力喷射泵井技术管理四、水力活塞泵1. Q/SL0123-1998水力活塞泵抽油系统技术管理2. Q/SL0185-88水里活塞泵修理3. Q/SL0303-89水力活塞泵抽油动力液质量4. Q/SL0304-89水力活塞泵质量分级5. Q/SL0305-89水力活塞泵主要易损件修理6. Q/SL0327-89水力泵油井压力测压器7. Q/SL0328-89XKY-1型压力计拆装8. Q/SL0329-89ZQF9-1型九环阀9. Q/SL0331-89DQJ-1型水力活塞泵抽油井取样器10. Q/SL0480.1-90水力活塞泵单井装置三相分离器技术条件11. Q/SL0480.2-90水力活塞泵单井装置3ZB高压泵机组技术条件12. Q/SL0480.3-90水力活塞泵单井装置的使用和检修13. Q/SL0618-91水里活塞泵井投捞沉没泵操作规程14. Q/SL0789-93水力活塞泵井分采工艺15. Q/SL0986-94水力活塞泵选型五、螺杆泵1. Q/SL0527-1996地面驱动螺杆抽油泵的使用与维护2. Q/SL1076-95LBJ-150 20型高扬程地面驱动单螺杆泵技术条件及施工要求六、电动潜油泵1. Q/SL0176-88潜油电动离心泵保护器修理2. Q/SL0186-1997潜油离心泵修理3. Q/SL0213-88潜油电泵施工技术规程4. Q/SL0318-1997潜油电机修理5. Q/SL0324-89潜油电泵油气分离器修理6. Q/SL0345-89潜油电泵大电缆修理7. Q/SL0436-93D82型潜油电泵叶轮技术条件8. Q/SL0606-91SL潜油电机油9. Q/SL1148-95 88型潜油泵七、抽油井与气举采油1. Q/SL0137-91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井计算机诊断技术2. Q/SL0373-89抽油井热洗工艺技术标准3. Q/SL0609-91小泵深抽工艺设计推荐作法4. Q/SL0619-91定向井有杆抽油管柱选择及管柱起下操作规程5. Q/SL0785-93常规有杆泵抽油井技术管理6. Q/SL0790-93游梁式有杆泵抽油井低压测试7. Q/SL1309-1997有杆泵井井底压力计算方法(三段法)8. Q/SL1310-1997空心杆热电缆抽油技术9. Q/SL1410-1998抽油机井压平衡型不停抽测示功图工艺技术八、抽油机1. Q/SL0047-93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修理技术条件2. Q/SL0119-88游梁式抽油机安装标准3. Q/SL0184-88LCJ12-50型链条抽油机安装、使用、维护、保养4. Q/SL0217-88抽油机维护与保养5. Q/SL0353-1998抽油机选择作法6. Q/SL0434-89LCJ12-50型链条抽油机关键件、备用件7. Q/SL0604-91CYJQ14-5-73HQ型前置游梁式气动平衡抽油机使用、维护与保养8. Q/SL1240-1996抽油机电控箱9. Q/SL1361-1998异型游梁式抽油机10. Q/SL1400-1997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井地面操作与维护规程九、抽油杆1. Q/SL0143-88抽油杆的使用与管理推荐作法2. Q/SL0602-1998 65型抽油光杆密封器3. Q/SL0780-93抽油杆、光杆维修质量4. Q/SL1239-1996XH-1-140型光杆负荷转换器十、常规抽油泵1. Q/SL0023-94抽油泵阀球技术条件2. Q/SL0126-88抽油井有杆泵检泵标准3. Q/SL0132-88自锁式脱接器技术条件4. Q/SL0151-88阀式抽油泵技术条件5. Q/SL0220-95常规管式深井抽油泵维修6. Q/SL0354-1998有杆抽油泵及其配套工具选择方法7. Q/SL0525-90分抽混出泵施工规程8. Q/SL0556-1997抽油泵质量分等9. Q/SL1033-94撞击式泄油器技术条件10. Q/SL1074-95CYB25-225TH1.2-4.8-3.6抽油泵技术条件作业类一、常规工艺1. Q/SH1020 0143-2004抽油杆的使用与管理推荐作法2. Q/SH1020 0213-2004潜油电泵井施工技术规程3. Q/SH1020 0223-2004油管打捞工艺4. Q/SH1020 0401-2004井下冲砂工艺技术规程5. Q/SH1020 0402-2003蒸汽吞吐井井下作业操作规程6. Q/SH1020 0533-2004油(水、气)井水泥浆封串作业规程7. Q/SH1020 0608-2003电动潜油泵解卡打捞推荐作法8. Q/SH1020 0779-2004油、气、水井工程报废和地质报废9. Q/SH1020 1606-2003超细水泥封堵封窜施工规程10. Q/SH1020 1652-2004油、气、水井修井作业现场交接要求11. Q/SHSLJ0153-2002井下作业队伍设备工具配套12. Q/SHSLJ0238-2002气井资料录取规定13. Q/SHSLJ0333-2002打捞抽汲钢绳推荐作法14. Q/SHSLJ0521-2002油气水井大小修工程质量15. Q/SHSLJ0740-2002 73mm钻杆质量检验与维修16. Q/SHSLJ0775-2002预应力隔热油管修复技术条件17. Q/SHSLJ0882-2002采油井口装置维修与安装18. Q/SHSLJ1032-2002油气水井井场规范19. Q/SHSLJ1550.9-2002标准配备规范第9部分:井下作业20. Q/SHSLJ1558-2002浅海油(气、水)井完井安全技术规程21. Q/SHSLJ1566-2002油水井修井作业施工现场管理规范22. Q/SL0069-87RY422-152型封隔器技术条件23. Q/SL0079-87syz-1型油压上击器井下作业推荐方法24. Q/SL0084-87Y111-114型封隔器技术条件25. Q/SL0085-87Y211型封隔器技术条件26. Q/SL0086-87Y211型封隔器井下作业操作程序推荐作法27. Q/SL0126-1999抽油井有杆泵检泵标准28. Q/SL0131-88Y341-114型注水井封隔器29. Q/SL0135-88SYZ-1型液体加速器30. Q/SL0153-1996井下作业队伍设备工具配套31. Q/SL0222-1996油水井套管整形质量32. Q/SL0223-88油管打捞工艺33. Q/SL0225.1-2001作业井架安装固定式作业井架的安装34. Q/SL0323-89螺杆钻具使用规程35. Q/SL0333-89打捞抽汲钢丝绳推荐作法36. Q/SL0338-89打捞抽油杆作业推荐作法37. Q/SL0382-89封隔器找串封串工艺38. Q/SL0382-1999封隔器找串封串工艺39. Q/SL0400-89修井捞矛通用技术条件40. Q/SL0401-89井下冲砂工艺技术规程41. Q/SL0430-1998井下爆炸松扣与切割操作规程42. Q/SL0458.1-2001自封封井器通用技术条件自封封井器壳体43. Q/SL0458.2-2001自封封井器通用技术条件自封胶芯44. Q/SL0463-90井下作业环境保护规定45. Q/SL0472.1-90Y241-115型封隔器46. Q/SL0472.3-90DJD分流开关47. Q/SL0473-90Y242-115型封隔器48. Q/SL0495-90套管补贴施工工序及质量49. Q/SL0497-90油气水井小修井下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0. Q/SL0516-90常规作业井资料管理及录取项目51. Q/SL0516-1999常规作业井质量管理及录取项目52. Q/SL0521-90油气水井大小修工程质量53. Q/SL0522-90油(气、水)井大小修作业分类54. Q/SL0533-91油(气、水)井水泥封串工艺技术55. Q/SL0608-1998电动潜油泵解卡打捞推荐做法56. Q/SL0611-91作业井架使用维修规定57. Q/SL0620-91电缆桥塞施工操作规程58. Q/SL0622-91套管内打铅印技术要求59. Q/SL0622-2001套管内打铅印技术要求60. Q/SL0628-91“MJS”耐高温封隔器操作规程61. Q/SL0630-1998气井作业放喷防火技术规程62. Q/SL0705-2000套管开窗侧钻工艺作法63. Q/SL0738-92油水井停修报废标准64. Q/SL0738-1999油、气、水井大修停修技术条件65. Q/SL0739-92套管修理工艺选择66. Q/SL0739-1999套管修理工艺选择67. Q/SL0740-92 73mm钻杆质量检验与维修68. Q/SL0760-93Y441-152B型热补偿注汽封隔器69. Q/SL0761-93修井用平底铅模70. Q/SL0779-93油气水井工程报废和地质报废71. Q/SL0780-2001旧抽油杆及其接箍修复及检测技术条件72. Q/SL0881-93套铣、磨铣参数选择推荐方法73. Q/SL0958-94Y441-152A型注汽封隔器74. Q/SL0967-94修井用摆动打捞器75. Q/SL0968-94打捞外钩76. Q/SL0969-94修井用套铣筒77. Q/SL1082-2000填井侧钻工艺规程78. Q/SL1125-95YBZ114型液压补偿式震击器79. Q/SL1126-95钻水泥塞工艺推荐作法80. Q/SL1130-95Y441型双压差封隔器81. Q/SL1256.2-1996CZ-10冲砂自封封井器82. Q/SL1265.1-1996井眼冲洗配套工具83. Q/SL1265.3-1996CG-114冲砂衬管84. Q/SL1265.4-1996ZCF-98正冲洗阀85. Q/SL1265.5-1996FCF-98反冲洗阀86. Q/SL1265.6-1996AF-3安全阀87. Q/SL1265.7-1996CT-490冲洗头88. Q/SL1311-1997Y341型液压平衡式封隔器89. Q/SL1312-1997Y441B型双向锚定式封隔器90. Q/SL1387-1998作业施工油气层保护技术要求91. Q/SL1395-1998Y341型注水井封隔器92. Q/SL1396-1998Y441型高压防顶丢手封隔器93. Q/SL1412-1998螺杆钻具检修规程94. Q/SL1451-1999常规井下工具性能检验方法95. Q/SL1500-2000提拉管柱测卡点操作方法96. Q/SL1501-2000套管补贴工艺技术97. SY5225-94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98. SY5394-91常规注水泥胶塞99. SY5409-91井下钻具打捞作业规程100. SY5467-92套管柱试压规范101. SY5727-1995井下作业井场用电安全要求102. SY5818-93软打捞作业规程103. SY5858-93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104. SY6023-94石油井下作业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105. SY6137-1996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技术规范106. SY6277-1997含硫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107. SY/T5025-1999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108. SY/T5105-1997油气田用封隔器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109. SY/T5106-1998油气田用封隔器通用技术条件110. SY/T5247-1997套铣作业方法111. SY/T5372-91分层注水作业方法112. SY/T5587.1-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注水井调配作业规程113. SY/T5587.3-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114. SY/T5587.4-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4部分:找串漏、封串堵漏115. SY/T5587.5-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116. SY/T5587.9-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换井口装置作业规程117. SY/T5587.10-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水力喷砂射孔作业规程118. SY/T5587.11-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1部分:钻铣封隔器、桥塞119. SY/T5587.12-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2部分:打捞落物120. SY/T5587.14-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4部分:注塞、钻塞121. SY/T5730-1995常规注水泥作业规程122. SY/T5780-93井下磨铣作业规程123. SY/T5790-2002套管整形与密封加固工艺作法124. SY/T5791-93液压修井机立放井架作业规程125. SY/T5792-2003侧钻井施工作业及完井工艺要求126. SY/T5807-93水力活塞泵井起下作业工艺方法127. SY/T5810-2003连续气举采油井设计及施工作业128. SY/T5827-93解卡打捞工艺作法129. SY/T5863-93潜油电泵起下作业方法130. SY/T5910-94找鱼顶作业规程131. SY/T5952-94油气水井井下工艺管柱工具图例132. SY/T5955-1999定向井钻井工艺及井身质量要求133. SY/T5957-94井场电气安装技术要求134. SY/T6049-94爆炸切割和化学切割井下管柱作业规程135. SY/T6087-94电潜泵解卡打捞工艺作法136. SY/T6120-1995油井井下作业放喷技术规范137. SY/T6121-1995封隔器解卡打捞工艺作法138. SY/T6127-1995油气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规范139. SY/T6203-1996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140. SY/T6218-1996套管段铣和定向开窗作业方法141. SY/T6228-1996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作法142. SY/T6264-1996油水井大修作业工程设计编写规范143. SY/T6377-1998鱼顶打印作业方法144. SY/T6378-1998油水井取套回接工艺作法二、措施工艺堵水调剖1. Q/SH1020 0264-2004聚丙烯酰胺-乌洛托品-间苯二酚堵剂工艺规程2. Q/SHSL0477-2002DB861调剖剂配制及现场施工工艺3. Q/SL0146-88干灰砂堵水工艺4. Q/SL0146-2001干水泥砂堵水工艺5. Q/SL0152-90油井机械卡水工艺6. Q/SL0152-2001油井机械卡水工艺7. Q/SL0214-88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酰胺复合冻胶堵剂堵水施工8. Q/SL0226-88水玻璃—氯化钙双液法封堵大孔道9. Q/SL0264-89聚丙烯酰胺—乌洛托品—间苯二酚堵剂工艺规程10. Q/SL0319-89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钠复合铬冻胶堵剂堵水工艺11. Q/SL0320-89膨润土水井调剖工艺12. Q/SL0325-89聚季胺—氯化铵复合粘土稳定剂现场施工工艺13. Q/SL0416-2001 干水泥砂堵水工艺14. Q/SL0477-90BD-861调剖剂配置及现场施工工艺15. Q/SL0610-91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钠复合铬冻胶堵剂配置方法16. Q/SL0725-1998油水井化学堵水工艺选择原则17. Q/SL0733-92PAM-2堵水剂评定方法18. Q/SL0955-94粘土调剖剂专用膨润土19. Q/SL0981-94榆树皮粉分散体系水井调剖工艺20. Q/SL1077-95CAN-1堵水剂配置及现场施工工艺21. Q/SL1234-1996PST热采堵剂配置及现场施工工艺22. Q/SL1421-1999冻胶类堵水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23. Q/SL1465-1999油田化学堵水剂分类及代号编制方法24. SY/T5277-2000油田堵水剂分类及代号编制方法25. SY/T5821-93碳酸盐油藏有机堵剂堵水工艺作法26. SY/T5874-93油井堵水效果评价方法27. SY/T5923-93油井堵水作业方法水玻璃-氯化钙堵水及调剖工艺作法28. SY/T5924-93油井堵水作业方法裸眼井机械卡堵水作业防砂1. Q/SHSLJ0149-2002环氧树脂沙粒滤砂管技术条件2. Q/SHSLJ0474-2002全焊不锈钢绕丝筛管3. Q/SHSLJ1539-2002滤砂管防砂性能评价方法4. Q/SL0026-86配置1120高粘携砂液推荐作法5. Q/SL0031-86 1120高粘携砂液质量检验推荐作法6. Q/SL0070-87SL-7FL-WT1砾石充填工具技术条件7. Q/SL0071-87SL-7FS-T2砾石填充工具技术条件8. Q/SL0072-87SL-51 2FS-FT1砾石充填工具技术条件9. Q/SL0149-95环氧树脂砂粒滤砂管技术条件10. Q/SL0215-88SL-140TG刮管器11. Q/SL0218-88SL-160、130PP冲洗工具12. Q/SL0219-88YK152 305牙轮扩孔器13. Q/SL0260-89SL-51 2FS-Q型充填工具14. Q/SL0349-89涂料砂砾防砂工艺规程15. Q/SL0349-2001酚醛树脂涂敷砂防砂工艺规程16. Q/SL0474-95全焊不锈钢筛管17. Q/SL0624-91蒸汽吞吐井金属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操作规程18. Q/SL0726-1998水带水泥砂防砂19. Q/SL0879-93KY-1型携砂液性能和检验方法20. Q/SL0964-1998防砂皮碗21. Q/SL0965-94蒸汽吞吐砾石充填防砂一次管柱22. Q/SL0979-94油水井防砂方法选择推荐作法23. Q/SL1113-95油水井防砂单井地质设计及施工总结24. Q/SL1131-95注汽井陶瓷管防砂工艺25. Q/SL1132-95振动砾石充填防砂工艺26. Q/SL1185-1996金属粉末冶金滤砂管27. Q/SL1357-1998涂敷砂用液态酚醛树脂28. Q/SL1503-2000预充填双层绕丝筛管防砂工艺技术29. SY/T5181-2000裸眼井砾石充填防砂推荐作法30. SY/T5183-2000油井防砂效果评价方法31. SY/T5274-2000树脂涂敷砂32. SY/T5276-2000化学防砂人工岩心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气体渗透率的测定33. SY/T5338-2000加固井壁防砂工艺推荐作法34. SY/T5339-2000人工井壁防砂推荐作法35. SY/T5340-2000油井套管内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方法酸化1. Q/SH1020 1304-2004酸化(酸压)施工设计规程2. Q/SHSLJ1079-2002低伤害酸3. Q/SHSLJ1290-2002油气水井酸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 Q/SL0141-88油(水)井常规酸化施工作业规程5. Q/SL0221-88油水井常规酸化设计推荐作法6. Q/SL0335-1998氟硼酸深部酸化技术规程7. Q/SL0530-91油井常规酸化效果评价方法8. Q/SL0612-91常规酸液配置9. Q/SL0613-91酸化施工地面流程安装技术要求10. Q/SL0617-91气举排液工艺推荐作法11. Q/SL0732-92酸化工艺选择推荐作法12. Q/SL1021-94 8601-G高温缓蚀剂质量检验标准13. Q/SL1022-94卤化铵-甲醛潜在酸酸化工艺14. Q/SL1031-94注水井酸化增注作业工程质量15. Q/SL1079-95低伤害酸16. Q/SL1129-95酸化用铁离子稳定剂的性能试验方法17. Q/SL1161-95酸化压裂地质设计格式18. Q/SL1235-1996YFP潜在复合酸酸化工艺19. Q/SL1251-1996油水井酸化单井地质设计及总结20. Q/SL1304-1997探井酸化施工设计格式21. Q/SL1386.1-1998采油工程入井液水基压井液通用技术条件22. Q/SL1386.2-1998采油工程入井液水基射孔液通用技术条件23. Q/SL1386.3-1998采油工程入井液水基洗井液通用技术条件24. Q/SL1386.4-1998采油工程入井液水基携砂液通用技术条件25. Q/SL1386.5-1998采油工程入井液水基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26. Q/SL1386.6-1998采油工程入井液酸液通用技术条件27. Q/SL1418-1999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28. Q/SL1419-1999 原油破乳剂脱水性能检验方法具塞量筒法29. Q/SL1516-2001反相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30. Q/SL1519-2001水溶性稠油降粘剂通用技术条件31. Q/SL1520-2001油溶性稠油降粘剂通用技术条件32. SY/T5405-1996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33. SY/T5694-95酸化用酸液稠化剂CT1-634. SY/T5754-1995油田酸化互溶剂性能评价方法35. SY/T5755-1995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性能评价方法36. SY/T5762-1995压裂酸化用粘土稳定剂性能测定方法37. SY/T5765-1995酸化用氟硼酸检测方法38. SY/T5822-93油田化学剂类型代号39. SY/T5849-93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作法40. SY/T5885-93酸化用高浓度盐酸缓蚀剂CT1-341. SY/T5886-93砂岩缓速酸性能评价方法42. SY/T6213-1996酸化用氟硼酸技术条件43. SY/T6214-1996酸液稠化剂评价方法44. SY/T6305-1997磷酸酸化液技术条件45. SY/T6334-1996油、水井酸化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压裂1. GB210-92工业碳酸钠2. GB320-93工业用合成盐酸3. GB9009-88工业甲醛溶液4. Q/SH1020 1303-2004压裂施工设计规程5. Q/SH1020 1653-2004封隔高压割缝衬管砾石充填防砂作业规程6. Q/SHSL J1541-2002低分子量粘土稳定剂通用技术条件7. Q/SHSLJ1024-2002卤水压井液8. Q/SJX0141-2002FP粘土稳定剂9. Q/SJX0148-2001SL-Y暂堵剂10. Q/SJX0149-2003SL-P助排剂11. Q/SL0028-86压裂支撑剂质量检验方法12. Q/SL0133-1996压裂施工流程安装标准13. Q/SL0224-94油井压裂设计及施工推荐作法14. Q/SL0337-89羟丙基-羧甲基速溶田菁粉15. Q/SL0519-2001连续油管车操作规程16. Q/SL0520-90液氮排液技术规程17. Q/SL0523-90压裂选井选层技术条件18. Q/SL0523-2001探井压裂选井选层技术条件19. Q/SL0573-91Y-5粘土稳定剂20. Q/SL0574-91聚丙烯酰胺压裂液21. Q/SL0646-92SD-911表面活性剂22. Q/SL0647-92P-5无固相压井液23. Q/SL0758-93羟丙基田菁粉24. Q/SL0880-1998粘土稳定剂的评价与施工方法25. Q/SL0954-94MAN助排剂26. Q/SL0956-94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粘土防膨剂27. Q/SL0975-94压裂、酸化资料录取要求28. Q/SL1025-94F21粘土稳定剂29. Q/SL1155-95油气水井压裂施工安全规程30. Q/SL1250-1996压裂选井及单井地质设计和总结31. Q/SLX128-2002JAG互溶剂32. Q/SLX129-2002SL-1酸化暂堵剂33. Q/SLX133-2002SB-1有机硼交联剂34. SY/T5107-1995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35. SY/T5108-1997 压裂支撑剂性能测试推荐方法36. SY/T5260-91压裂管汇37. SY/T5287-2000混砂车38. SY/T5289-2000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39. SY/T5370-1999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40. SY/T5447-92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测厚41. SY/T5463-92 油田压裂用柱塞泵型式与基本参数42. SY/T5493-92压裂成套设备型式与基本参数43. SY/T5764-1995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44. SY/T5766-1995压裂用香豆胶45. SY/T5831-93压裂用空心微珠转向剂SL-KX-146. SY/T5835-93压裂用井口球阀47. SY/T5836-93中深井压裂设计施工作法48. SY/T5861-93压裂井口保护器49. SY/T6006-94压裂液用聚丙烯酰胺采购规定50. SY/T6074-94植物胶及其改性产品性能测定方法51. SY/T6088-94深井压裂工艺作法52. SY/T6114-94压裂管汇车53. SY/T6215-1996压裂用降滤失剂性能试验方法54. SY/T6216-1996压裂用交联剂性能试验方法55. SY/T6263-1996香豆胶压裂液技术条件56. SY/T6376-1998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57. SY/T6380-1998压裂用破胶剂性能试验方法58. SY/T6443-2000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59. SY/T5341-2002压裂用田菁胶三、试油试气1. Q/SHSLJ0799--2002试油层测试要求及成果资料质量评定2. Q/SHSLJ0941-2002Y221-115型封隔器质量分等3. Q/SHSLJ0971-2002蒸汽吞吐井注气工作参数确定推存作法4. Q/SHSLJ0972-2002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筛选标准5. Q/SHSLJ0980-2002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质量要求6. Q/SHSLJ1004-2002浅海原油船舶作业安全规定7. Q/SHSLJ1018-2002海上试油工程劳动定额8. Q/SHSLJ1130-2002Y441型封隔器9. Q/SHSLJ1292-2002浅海试油作业安全规章10. Q/SHSLJ1305-2002探井试油施工设计格式11. Q/SHSLJ1321-2002水平井地址设计技术要求12. Q/SHSLJ1395-2002Y341 型注水井封隔壁13. Q/SHSLJ1558-2002浅海油(气.水)井完井安全技术规章14. Q/SHSLJ1568-2002电缆式地层测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15. Q/SL0084.1.2-2001Y型封隔器16. Q/SL0086-87Y211型封隔器井下作业程序推存作法17. Q/SL0126-1999抽油井油杆泵检泵标准18. Q/SL0127-88蒸汽干度的测定19. Q/SL0128-88蒸汽发生器用燃料20. Q/SL0134-88试油(气)流程安装质量21. Q/SL0139-88注蒸汽地面工艺22. Q/SL0142-88蒸汽发生器用水23. Q/SL0144-88美制SG-20-NDNT-26蒸汽发生器运行操作规程24. Q/SL0150-1999环空测试工艺25. Q/SL0216-88作业及试油井交接26. Q/SL0266-1999KY2565型采油井装置27. Q/SL0383-89常规高压试井28. Q/SL0383-2000常规高压试井29. Q/SL0398-1998试油试气施工技术要求30. Q/SL0402-1998蒸汽吞吐井井下作业操作规程31. Q/SL0617-91气举排液工艺推存做法32. Q/SL0620-91电缆桥塞施工操作规程33. Q/SL0623-91DI-25-SGND-2600型蒸汽发生器运行操作规程34. Q/SL0625-1998蒸汽吐井井下作业录取资料要求35. Q/SL0783-93试油工序质量36. Q/SL0783-2001试油工艺质量37. Q/SL0791-93注蒸汽井测试操作规程38. Q/SL0792-93日制OH型蒸汽发生器运行操作规程39. Q/SL0793-93OH25.OH50型蒸汽发生器配套水处理装置操作规程40. Q/SL0797-93地层测试资料录取要求41. Q/SL0798-2000试油井原始召开录取42. Q/SL0850-2000浅海固井施工作业规程43. Q/SL0973-94地层测试成果质量评定44. Q/SL0974-94试油气成果资料质量评定45. Q/SL1050-1999活动式湿蒸汽发生器注汽施工安全规程46. Q/SL1117-95稠油蒸汽吞吐试采井地质设计要求47. Q/SL1154-95油气井射孔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48. Q/SL1157.1-95水平井分层试油工艺管柱SPFK341-110型封隔器49. Q/SL1157.2-95水平井分层试油工艺管柱SPC-出油阀50. Q/SL1157.3-95水平井分层试油工艺管柱XL-泄油阀51. Q/SL1166-95地层测试地质总结编写规定52. Q/SL1166-2000地址测试地质设计53. Q/SL1295-1997蒸汽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章54. Q/SL1305-1997探井试油施工设计格式55. Q/SL1306-1997水平井试油作业规程56. Q/SL1348-1997探井试油地质设计57. Q/SL1435-1999稠油试油资料录取58. Q/SL1437-1999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操作规程59. Q/SL1444-1999浅海井下作业安全规章60. Q/SL1445-1999湿蒸汽发生器水质检验61. Q/SL1470-1999热采注气井口补偿器安全检验技术规范62. Q/SL-1249-1996实井测试管理规程63. Q/SSHLJ0963-2002水平井射孔技术规程64. Q/SWL1436-1999浅海试油资料录取65. SY5251-91石油天然气探井质量基本要求66. SY5299-91电缆式桥塞作业规程67. SY6044-94浅海石油作业人员应急撤离条件68. SY6321-1997浅海采油与井下作业安全规程69. SY6350-1998油气井射孔用多级自控安全起爆器安全技术规程70. SY6428-1999浅海移动式平台沉浮与升降安全规定71. SY6429-1999浅海石油作业消防规定72. SY6430-1999浅海石油船舶吊装作业安全规定73. SY6432-1999浅海石油作业井控要求74. SY6433-1999浅海石油作业安全应急计划编制要求75. SY/T5105-1997油气田用封隔器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76. SY/T5106-1998油气田用封隔器通用技术条件77. SY/T5328-1996热采井口装置78. SY/T5387-2000常规原油油藏试采地址技术要求79. SY/T5440-2000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80. SY/T5483-1997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81. SY/T5486-1999非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82. SY/T5575-93钻杆测试资料处理方法83. SY/T5588-93注水井调剖工艺做法84. SY/T5691-95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测试资料解释规范85. SY/T5692-95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测试作业规程86. SY/T5718-95探井试油采成果报告编写规定87. SY/T5789-93油气井诱喷作业规程88. SY/T5806-2000油,气层层位代码89. SY/T5812-1996环空测试井口装置90. SY/T5816-93钻杆测试资料质量评定91. SY/T5825-93机械式井下温度计温度测试92. SY/T5858-93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93. SY/T5968-94探井试油试采资料质量评定方法94. SY/T5980-1999探井试油测试设计规范95. SY/T5981-2000常规试油试采技术规程96. SY/T6012-2000滩海试油作业规程97. SY/T6013-2000常规试油资料录取规范98. SY/T6028-94探井化验项目取样及成果要求99. SY/T6158-1995油气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100. SY/T6171-1995气藏试采技术规范101. SY/T6172-1995油井试井技术要求102. SY/T6292-1997探井试油测试资料解释及质量评定103. SY/T6337-1997油气井地层测试资料录取规范104. SY/T6461-2000湿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与操作推荐作法105. SY/T6501-2000浅海石油作业放射性及爆炸物品安全规定化验室106. GB510-19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107. GB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108. GB8929-88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109. GB10238-1998油井水泥110. GB11137-89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111. GB/T2538-88原油实验法112. GB/T13610-1992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113. Q/SHSLJ1555-2002含游离水原油水分测定法114. Q/SL0121-2000原油、天然气、油气田水分析试验方法115. Q/SL0198-88原油中蜡、胶、沥青质含量测定法116. Q/SL0235-1999油气地质分析化验项目取样和样品保存117. Q/SL1178-95油、气、水化验报告格式118. Q/SL1482-2000石油及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氧化微库仑法119. SY6014-94石油地质实验室报告格式120. SY/T0520-93原油粘度测定旋转粘度计平衡法121. SY/T5523-2000油气田水分析方法122. SY/T6035-94探井化验报告格式123. SY/T6439-2000石油地质实验室样品管理及保存规范注水、集输一、采油、气产品及质量检验1. Q/SL0735-92外输(销)原油的质量与控制2. Q/SL0778-93外销天然气质量二、井口装置与地面设施1. Q/SL0046-87高压控制管汇技术条件2. Q/SL0147-88偏心井口安装3. Q/SL0225-88作业井架安装4. Q/SL0266-89KY25 65型采油井口装置5. Q/SL0458-90GSC-11-10型高压双极自封胶芯6. Q/SL0464-90ZFH-11-10型高压自封封井器7. Q/SL0519-90连续油管车操作规程8. Q/SL0611-91作业井架作业维修规定9. Q/SL0762-93BY野营活动房10. Q/SL0882-93采油井口装置维修与安装11. Q/SL0966-94自能防喷盒三、油气集输交接、计量、检定工艺技术1. Q/SL0227-1995液化石油气罐装贮存运输及使用管理2. Q/SL0336-89密闭接转站管理规定3. Q/SL0528-91涡轮流量计安装与操作4. Q/SL0631-1998天然气输气管道技术管理规定5. Q/SL0633-1998配气站技术管理规定6. Q/SL0635-91气井集气站技术管理规定7. Q/SL0636-91油田气分离技术管理规定8. Q/SL0743-1998原油稳定生产技术管理规定9. Q/SL0744-1998原油站库生产技术管理规定10. Q/SL0787-93开式流程集油站技术管理11. Q/SL1307-1997用精密数字压力表校验双波纹管差压计差压值方法四、注水工艺技术1. Q/SL0021-93仿I665-2偏心配水器工作筒技术条件2. Q/SL0124-1998注水泵操作、保养规程3. Q/SL0136-1998密闭流程污水处理站管理规程4. Q/SL0212-88注水井洗井工艺5. Q/SL0286-89污水处理站技术管理规程6. Q/SL0334-89柱塞泵注水站管理规程7. Q/SL0529-91注水井地质配置方案设计方法8. Q/SL0634-1998配水间技术管理规程9. Q/SL0652-1997注水井资料录取规定10. Q/SL0978-94胜利型空心配水器配注工艺11. Q/SL1356-1998油田采出水处理用液体絮凝剂技术条件12. Q/SL1452-1998油田采出水处理用防垢剂通用技术条件化工产品及试验方法标准汇编1. GB259-88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方法2. GB260-77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3. GB264-77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4. GB265-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测定法5. GB267-88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6. GB511-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7. 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8. GB2538-81原油试验法9. GB3535-83石油倾点测定法10. GB3536-83石油产品闪电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11. GB6602-89液化石油气蒸气压测定法12. GB8927-8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13. GB9053-88稳定轻烃14. Q/SDC197-90污水化验操作规程15. Q/SDC487-94 AM-C42型污水缓蚀剂16. Q/SDC488-94M2A污水缓蚀剂17. Q/SDC489-95DF型原油破乳剂18. Q/SDC490-94NA-2型絮凝剂19. Q/SDC491-94DX-1245杀菌剂20. Q/SL0041-86原油脱水破乳剂质量检验标准21. Q/SL0130-88水基乳液型清防蜡剂配制22. Q/SL0156-88PA-F1 PA-F2油田用粘土稳定剂技术标准23. Q/SL0160-88原油样品中孢粉化石分析方法24. Q/SL0162-88原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法(挂片法)25. Q/SL0198-88原油中蜡、胶沥青质含量测定方法26. Q/SL0263-89BM-5高温抗乳降粘剂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27. Q/SL0330-89聚季-氯化铵复合粘土稳定剂出厂质量检验28. Q/SL0339-89原油脱水技术规程29. Q/SL0346-89胜利三号、四号清防蜡剂技术条件30. Q/SL0441-90石油中酸值的测定方法31. Q/SL0462-90油水站外排污水中石油类测定方法32. Q/SL0478-90原油温度测量方法33. Q/SL0479-90原油水分测定方法34. Q/SL0530-91油井常规酸化效果评价方法35. Q/SL0531-91水基乳液型清防蜡剂使用方法36. Q/SL0572-91SJ-1聚丙烯酰胺37. Q/SL0573-91 Y-5粘土稳定液38. Q/SL0574-91聚丙烯酰胺压裂液39. Q/SL0575-91高汗水原油轻烃组分分析(气相色谱法)40. Q/SL0610-91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钠复合铬冻胶堵剂配置方法41. Q/SL0612-91常规酸化液配制42. Q/SL0688-92 DS-F杀菌剂43. Q/SL0726-92干灰砂防砂44. Q/SL0728-92注水水质推荐指标45. Q/SL0733-92PAM-Z堵水剂评定方法46. Q/SL0735-92外输(销)原油的质量指标与控制47. Q/SL0758-93羟丙基田菁粉48. Q/SL0759-93 SL-KX-1压裂转向剂49. Q/SL0788-93PA-F2 土酸液配制50. Q/SL0810-93CW-01反向破乳剂51. Q/SL0838-93石油及石油产品水分测定实施细则。

2-2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2-2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以下简称资料)的解释内容与要求、录井资料的异常反应、取值要求、油气水层、异常地层压力和钻井工程施工异常事件的解释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录井资料的解释工作。

2 资料解释内容和要求2.1 解释内容2.1.1 建立地层岩性剖面。

2.1.2 油、气、水层的解释。

2.1.3 异常地层压力的解释、预报。

2.1.4 钻井工程施工中的异常事件的解释、预报。

2.2 解释要求2.2.1 在无特定要求时,现场只对录井参数的异常井段进行解释;对无异常井段、不作解释。

2.2.2 根据任一测量或检测参数的异常变化和录取的岩心岩屑资料,荧光显示资料以及钻井液表面观察情况,结合计算机处理的各种报告、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判断,及时做出解释结论。

2.2.3 及时将解释、处理、判断的结论或报告、通报现场地质监督和钻井施工的有关方面。

3 录井资料的异常反应在无特定要求和规定情况下,录取的任意一项资料或参数符合下列情况则为异常:3.1 钻进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呈趋势性减小或增大;3.2 在正常钻进时,钻压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98.066 5KN以上,或钻压突然减小并伴有深度跳进;3.3 除去改变钻压的影响后,大钩载荷突然增大或减小98.066 5KN以上;3.4 转盘扭矩呈趋势性增大10%以上,或大幅度波动;3.5 转盘转速无规则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3.6 立管压力逐步减小0.5Mpa,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3.7 钻井液总体积相对变化量超过2m3;3.8 钻井液出口密度突然减小0.04kg/cm3以上,或呈趋势减小或增大;3.9 钻井液出口温度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出口温度差逐渐增大;3.10 钻井液出口电阻率或电导率突然增大或减小;3.11 钻井液出口排量明显大于或小于入口排量;3.12 气体全量高于背景值2倍以上;3.13 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大;3.14 硫化氢含量超过5×10-6mol/mol(5ppm);3.15 实时钻进中的钻头成本呈增大趋势;3.16 泥(页)岩井段dc指数或Sigma值相对于正常趋势线呈趋势减小。

高含硫井安全监督范本

高含硫井安全监督范本

高含硫井安全监督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高含硫井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生产作业安全,保护环境,依法制定本监督范本。

第二条高含硫井是指硫化氢含量≥100ppm(或其它硫化物含量≥500ppm)的井。

第三条高含硫井的安全监督是指对高含硫井的建设、生产、作业、维护等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管。

第四条高含硫井的安全监督应坚持问题导向、风险防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高含硫井运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第五条相关部门应根据高含硫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督办法和技术标准,确保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监督责任第六条高含硫井的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是高含硫井安全监督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监督范本要求,履行监督责任,确保高含硫井的安全生产。

第七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建立健全高含硫井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培养,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制定高含硫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高含硫井的安全监督工作。

第三章监督措施第十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定期进行高含硫物质的监测和检测,确保生产现场的环境安全。

第十一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制定高含硫物质泄漏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能够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第十二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高含硫井的生产作业符合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

第十三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的排查和整改。

第十四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含硫井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十五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应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安全事故信息,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第四章监督处罚第十六条高含硫井的单位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的,相关主管部门有权暂停或撤销其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并按照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强电井管理制度规范

强电井管理制度规范

强电井管理制度规范为规范强电井的管理,确保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强电井的建设、改造、维护和管理工作,旨在保障强电井的正常运行,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强电井管理范围1. 强电井的建设、改造、维护和管理全过程。

2. 强电井设备的选用、安装、使用、检测和维修。

3. 强电井现场作业、作业人员的管理及安全防护。

4. 强电井相关设施的监测、检修、保养和更新。

二、强电井的分类根据强电井的用途和功率等级,可以分为不同类别。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供电强电井:用于供电系统的配电和传输,电压等级一般在10kV以上。

2. 数据强电井:用于数据中心、通信设施、网络设备等强电设备供电,电压等级一般在10kV以下。

3. 其他强电井:用于其他特殊用途,如工业生产设备、电梯、医疗设备等强电设备供电。

根据不同类别的强电井,其管理和维护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三、强电井的建设与改造1. 强电井建设前需要进行项目策划和设计,确定强电井的位置、功率等级和用途。

2. 强电井的建设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保证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3. 强电井建设中需确保供电设备和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杜绝配电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 强电井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5. 强电井的改造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设计工作,确保改造后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6. 强电井改造过程中需按照规范进行工作,杜绝对现有设备和系统的损坏和影响。

四、强电井的维护与管理1. 强电井设备的日常维护需定期进行,包括设备的巡检、保养、维修等工作。

2. 强电井设备的检测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强电井设备的保养工作需按照规范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4. 强电井设备的管理要求严格,设备台账要做好记录,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Q-SHXB 0043-2010 完井井口装置选择、安装与试压技术规范

Q-SHXB 0043-2010 完井井口装置选择、安装与试压技术规范
4.1 类型选择 ...................................................................... 2 4.2 压力级别选择 .................................................................. 2 4.3 材质选择 ...................................................................... 2 5 运输、安装要求 .................................................................... 3 5.1 运输与吊装 .................................................................... 3 5.2 安装 .......................................................................... 3
6.2 现场安装后试压要求
6.2.1 采油(气)井口装置水密封试压,冬季试压使用防冻介质,其它时间使用清水; 6.2.2 高压气井和超高压油气井完井井口装置先采用水密封试压,再采用氮气试压。其它井只采用水 密封试压。
6.2.3 安装油管头后的试压
6.2.3.1 7″套管回接到井口的井,对 BX158 法兰密封注脂试压,高压按法兰额定工作压力试压,30min 压降小于 0.5MPa 为合格;低压 2MPa,30min 不渗不漏无压降为合格。 6.2.3.2 7″套管未回接到井口的井,对 BX160 法兰密封注脂试压,高压按法兰额定工作压力试压, 30min 压降小于 0.5MPa 为合格;低压 2MPa,30min 不渗不漏无压降为合格。对 BX158 法兰注脂试压, 高压 54MPa,30min 压降小于 0.5MPa 为合格;低压 2MPa,30min 不渗不漏无压降为合格。 6.2.3.3 油管头两翼各连接部位水(气)密封试压,高压按额定工作压力试压,30min 压降小于 0.5MPa 为合格;低压 2MPa,30min 不渗不漏无压降为合格。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PPT教案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PPT教案
第9页/共124页
3.1.3 钻井取心录井 3.1.3.1 钻井取心的原则 区域探井、预探井钻探目的层及新发现的油气显示。 为确定地层岩性、储集层物性、局部层段含油性、生油指标、接触界面、 断层、油水过渡带等情况。 邻井岩性、电性关系不明,影响测井解释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层位。 区域上特征不清楚的标志层。 确定完钻层位及特殊地质任务。 3.1.3.2 钻井取心井深控制 3.1.3.2.1 取心之前起钻,应在钻头接触井底,钻压为“2~3t”的条件 下丈量方入。 3.1.3.2.2 取心下钻到底,取心钻进前应丈量方入,核实井深。 3.1.3.2.3 取心钻进结束后,割心前丈量方入。 3.1.3.2.4 取心时下钻、起钻方入的丈量应在同一钻压条件下进行。
第7页/共124页
3.1 .2.3.2 取样 位置 根 据 实 际 情 况确定 取样位 置,但 每口井 必须在 同一位 置。 3.1 .2.3.3 样品 采集方 法 3 . 1 . 2.3.3 .1 样品 数量较 少时, 全部捞 取;数 量较多 时,采 用二分 、四分 法在砂 堆上从 顶到底 取样; 每次取 样后, 应清理 余下样 品。 3 . 1 . 2.3.3 .2 每次 起钻前 ,应取 完已钻 井段的 全部岩 屑样品 。若遇 特殊情 况,起 钻前无 法取全 的岩样 ,下钻 后进行 补捞。 3.1 .2.4 样品的 清洗 3 . 1 . 2.4.1 水基钻 井液录 井的岩 屑应使 用洁净 的清水 进行清 洗;油 基钻井 液录井 的岩屑 应采用 柴油、 洗涤剂 、清水 进行清 洗。 3 . 1 . 2.4.2 清洗应 充分显 露岩石 本色, 以不漏 掉油气 显示、 不破坏 岩屑及 矿物为 原则。 3.1 .2.5 样品的 干燥 3 . 1 . 2.5.1 环境条 件允许 应采取 岩屑自 然晾干 ,并避 免阳光 直射, 否则, 可采取 风干或 烘烤干 燥方法 ,烘烤 岩屑应 控制温 度不大 于11 0℃,严 禁岩屑 被烘烤 变质。 3 . 1 . 2.5.2 见含油 气显示 的岩屑 严禁烘 烤,只 能自然 晾干或 风干。

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的安全完井投产技术正式样本

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的安全完井投产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02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的安全完井投产技术正式样本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的安全完井投产技术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摘要:四川盆地元坝气田具有超深、高压、高温、高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特点。

完井投产过程中,腐蚀条件恶劣,安全风险大,对管柱的材质、结构要求高;井筒条件限制,井筒净化作业的风险大、难度大;施工作业时间长,井控风险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作业井段长,针对性改造难度大。

为此,通过对管柱结构、腐蚀机理的研究,选择了4C+4D镍基合金材质油管配合永久式完井封隔器的酸化—投产一体化管柱,满足了酸化、测试及安全投产的需要;通过管柱设计、水动力学的计算,结合工艺措施优化,形成的扫塞、超深小井眼通井工艺等井筒处理工艺技术,满足了井筒净化的需要,保证了投产管柱顺利到位;通过对高含硫气体在临界状态的分析计算,结合现场实践,形成了配套井控安全设备,短起下测油气上窜速度小于30m/h的井控安全工艺措施,保证了投产作业的井控安全;通过暂堵剂的研制和暂堵工艺的优化,形成了多级暂堵交替注入酸化工艺。

石油天然气(SY)行业标准目录

石油天然气(SY)行业标准目录

SY/T 10010-2012 非分类区域和Ⅰ级1类及2类区域的固定及浮式海上石油设施的电气系统…SY/T 7041-2016 钢质管道聚丙烯防腐层技术规范SY/T 7074—2016 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测试仪校准方法SY/T 7077-2016 自然伽马刻度器校准方法SY/T 7022-2014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域顶管法隧道穿越设计规范SY 5490—2016 钻井液试验用土SY 5985-2014 液化石油气安全规程SY 6240-2016 重晶石化学分析推荐方法SY 6326-2012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底座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SY/T 6989-2014 油水井带压作业方法SY/T 6992—2014 碳酸盐岩地层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SY/T 7002—2014 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规范SY/T 7021—2014 石油天然气地面建设工程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SY/T 0324-2014 直埋高温钢质管道保温技术规范SY/T 0530-2011 油田采出水中含油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SY/T 4126—2013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SY/T 4127-2014 钢质管道冷弯管制作及验收规范SY/T 5244—2014 钻井液循环管汇SY/T 5273—2014 油田采出水处理用缓蚀剂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SY/T 6978-2014 钻井液旋转粘度计校准方法SY/T 6656—2013 聚乙烯管线管规范SY/T 6666-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SY/T 6851—2012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SY/T 6885-2012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雷电防护设计规范SY/T 6890。

1-2012 流量计运行维护规程第1部分:液体容积式流量计SY/T 6892—2012 天然气管道内粉尘检测方法SY/T 6949—2013 特殊螺纹连接套管和油管SY/T 6975-2014 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实施指南SY/T 5495-2012 长输管道敷设工程劳动定额SY/T 5783.2—2016 注入、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第2部分斜井SY/T 5815-2016 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测定方法SY/T 6068-2014 油气管道架空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维护保养规程SY/T 6597—2014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SY/T 6638—2012 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 0047-2012 油气处理容器内壁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规范SY/T 6490-2014 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SY/T 6577。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谢谢!
再见
工程录井的最终目标是与钻井工程形成一个整体,构成钻井工程的 一个全闭环的控制过程。工程录井一项重要的目的是预测预报钻井 事故与井下复杂情况,这可以减少事故风险,降低钻井成本,同时 也可以积累技术资料,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实践依据
λ μρ
5.6 安全防护设备的管理
➢录井过程中对安全防护设备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λ μρ
4.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当班人员工作疏忽,没有 认真观察录井仪,及时发现泥浆流量变化等溢流征兆
5.卸下钻具中防止井喷的回压阀:有关负责人员违反 作业规程,违章指挥卸掉回压阀,致使发生井喷时无法 进行控制,导致井喷失控
6. 未能及时采取放喷管点火:未点火将高浓度硫化 氢天然气焚烧处理,造成大量硫化氢喷出扩散,导致人 员中毒伤亡
λ μρ
解读之五:录井准备——拆卸、搬迁、按照
4.1 设备的拆卸
应按工作程序分级断电 按程序拆卸设备、传感器,石作油业综时合应录井遵守交叉作业的安全规定
仪技术条件
4.2 设备的搬迁
设备运输应有专人押运,并执行SY/T 5190-2019中的相关要求 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录房井距作业井安口距离应不小于20m,附近应留 有适当面积的工作场所,逃全生规程通道畅通
地质设计提示浅层气、硫化氢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的井, 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摆放按SY6348-2019的规定执行
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和宿舍房不应摆放在填筑土方上、陡 崖下、悬崖边、易滑坡、垮塌及洪汛影响的地方
λ μρ
4.3 电气系统安装
石油综合录井 仪技术条件
➢仪器用电须架设专线,用四芯电缆直接引入,电源线和信号线要 分开架设。电源应符合SY/T 5190-2019中的相关规定,绝缘应符 合SY/T 5190-2019的相关规定

综合录井仪操作及资料解释规程

综合录井仪操作及资料解释规程

Q/SHXB0007-2011Q/SHXB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Q/SHXB0007-2011代替Q/SHXB0007-2009综合录井仪操作及资料解释规程发布实施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1)1 总则 (1)2 适用范围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 综合录井现场施工要求 (1)5 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 (2)6 综合录井资料解释 (19)7 记录要求 (30)附录A (31)附录B (33)附录C (34)附录D (35)附录E (36)附录F (48)附录G (62)附录H (65)附录I (66)前言为规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工区内综合录井作业,规范性引用最新文件版本,对综合录井仪设备安装、调试、校验、标定、拆卸、维护保养和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规程进行修订,本标准与Q/SHXB0007-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综合录井仪标定、校验规程》为《综合录井仪操作及资料解释规程》——增加7个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版第3章)。

——删除2个规范性引用文件(Q/SHXB0007-2009 第3章)。

——增加1条调试校验标定要求(本版第4章)。

——增加综合录井仪操作规程(本版第5章)。

——增加防爆系统检查(本版6.1.5.3)。

——增加工程参数传感器安装(本版第6章)。

——修改色谱标定、调试要求为色谱分析仪校验、标定(本版第5章)。

——增加色谱标定条件(本版7.1-7.4)。

——修改全烃、组分和非烃标定浓度(本版7.7-7.10)。

——修改色谱重复性校验要求(本版7.21.2)。

——修改检查脱气器脱气效率和气路管线密封性要求(本版7.21.3-7.21.4.)。

——修改技术指标(本版7.23)。

——修改传感器物理量(本版6.2)。

——修改传感器标定点数和精度要求(本版6.2.1-6.2.11)。

——删除靶式出口流量传感器标定要求(Q/SHXB0007-2009 6.2.4)。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版)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版)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一.设计选型、到货验收及保管㈠设计选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

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具备可靠性高、运行费用低、维修方便等特点。

选购的设备必须有鉴定证书和生产许可证,防爆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和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㈡设计选型后必须由分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设计审查通过后,组织实施。

㈢设备到货后,有关部门按设备装箱单和技术文件要求查验设备、附机、随机配件及技术资料,验收发现缺件、破损、严重锈蚀、资料不全等问题,由采购部门负责解决。

技术资料至少应具备以下九种:1.使用说明书2.产品出厂合格证(防爆合格证)3.基础图4.设备总装图5.制动装置结构图、系统图6.易损零部件图7.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图8.主要电气设备试验报告。

9.主要部件的探伤报告。

㈣查验合格的设备应及时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暂时不使用的设备必须入库妥善保管,定期维护保养,防止日晒、雨淋、锈蚀、损坏和丢失,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设备严禁拆套、拆件使用。

二.设备安装及验收设备安装验收依据《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编制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大纲。

㈠安装措施及技术要求1.设备安装前必须对矿建项目依据设计进行严格验收,以保证安装质量。

2.工程计划开工前,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明确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事项,作为安装技术准则。

内容包括以下几类:⑴施工组织设计:应具备施工准备和科学组织施工的文件或书面材料。

⑵安装主要依据:由设计部门和厂家提供的设备装配图、安装图、基础图、平面布置图、原理图、关系图及方框图等图纸。

⑶设备安装:安装程序、装配工艺要求,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为安装指南。

⑷质量标准:设计规范、设备安装验收规范、安全规程,作为安装的基本准则。

⑸设备评定的主要依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性能调试、测试的试验报告。

㈡安装验收的图纸及资料1.设备出厂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2.设备清单:包括已到设备、到货未安装设备和已订未到设备3.装配图和随机备件图4.设计施工图5.提升、制动、电气系统图6.调试、测试报告7.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8.安装竣工图、竣工报告9.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10.施工预算及决算㈢设备安装中的重点验收项目及内容安装单位应主动邀请有关部门在安装过程中共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符合设计安装标准,以作为今后验收移交的凭证。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篇一: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适用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监测报表格式................................................. . (8)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b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c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d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xx~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12997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1299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0064.2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164-20xx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20xx-01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145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1范围录井作业安全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录井作业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等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SYlT 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 6014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程SY/T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3基本安全管理3.1资质3.1.1 录井企业应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资质证书。

3.1.2录井队应持有录井队伍资质证书。

3.1.3录井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2组织与制度3.2.1 录井企业依据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3.2.2录井队应成立安全小组。

队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队的安全生产工作;录井队应设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3.2.3隶井队应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制、巡回检查制等制度。

3.2.4有毒有害化学品、配电箱等部位应印有相应安全标志。

3.3应急管理3.3.1录井队应建立防井喷、火灾、爆炸、中毒、自然灾害及重大疫情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和参与钻井队应急演练,并根据应急演练结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3.2录井队应与钻井队建立有效的联动应急预警机制,及时相互通报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

3.3.3遇重大应急演练和重大事件应急救援时,录井队应接受钻井队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预防和统一救治。

3.4井控管理3. 4.1 录井队应严格执行井控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3.4.2 录井队井控管理应纳入钻井队统一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