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详解最新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二次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高中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图像和应用等方面介绍九年级数学中的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定义和表示方式二次函数是指由形如y=ax²+bx+c的函数所表示的函数关系。
其中,a、b、c是已知实数,且a ≠ 0。
其中,a称为二次项系数,b 称为一次项系数,c称为常数项。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y=f(x)=ax²+bx+c。
二、性质1. 对称性: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过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对称轴方程为x=-b/2a。
2. 开口方向: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 最值点:二次函数的最值点即为抛物线的顶点,对应的坐标为(-b/2a,f(-b/2a))。
4.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即为方程f(x)=0的解,可以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得。
5. 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判别式Δ=b²-4ac,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Δ<0时,方程无实根。
三、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根据开口方向和顶点的位置可以确定其形状。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位于抛物线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位于抛物线的最高点。
通过对二次函数的系数a、b、c进行调整,可以改变抛物线的形状、位置和大小。
四、应用二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二次函数进行建模,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求得物体的落地时间和最大高度等信息。
2. 弹射问题:弹射物体的轨迹可以用二次函数进行描述。
3. 平抛问题: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也可以用二次函数进行建模,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求得物体的着地点和最大飞行距离等信息。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函数概念,在初中阶段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关于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的知识点总结,供你参考。
一、基本形式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为:y = ax²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a ≠ 0。
二、图像特征1.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可以开口向上或向下。
2.拉伸:a确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形状,绝对值越大,抛物线越“瘦长”,绝对值越小,抛物线越“圆胖”。
3.对称性: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x=-b/2a对称。
4.顶点坐标:直线x=-b/2a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5.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解方程ax² + bx + c = 0。
三、顶点坐标的确定1.顶点坐标的横坐标x=-b/2a。
2.代入x值可以得到顶点坐标的纵坐标y=f(-b/2a)。
四、二次函数的方程及解法1. 二次函数方程一般形式:ax² + bx + c = 0。
2.解法一:使用因式分解法,将方程化为(x-m)(x-n)=0的形式,其中m和n为实数。
3. 解法二:使用配方法,对方程ax² + bx + c = 0进行化简,得到(ax + p)² + q = 0的形式,其中p和q为实数。
4. 解法三:使用求根公式,根据公式x = (-b ± √(b² - 4ac)) / 2a求得方程的根。
五、二次函数的特殊情况1.完全平方式:当二次函数的方程形式为(x+m)²=0时,说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0),且抛物线开口向上。
2.切线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切线与函数图像的交点为切点,其斜率等于函数的导数值,切线的方程可以通过点斜式得到。
3. 线性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当二次函数的系数a = 0时,二次函数化为线性函数,即y = bx + c。
六、二次函数的应用1.模型拟合:二次函数可以用来拟合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抛物线运动问题、图像反演等。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函数,其关键特点是含有二次项(x²)的多项式函数。
以下是关于二次函数的最全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定义与性质: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²+bx+c,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0。
2.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平滑的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3.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的系数a决定,若a>0,则开口向上;若a<0,则开口向下。
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其中f(x)表示二次函数。
5. 若D=b²-4ac>0,则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D=0,则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不同的交点;若D<0,则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6.轴对称线的方程为x=-b/2a。
7.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域为[f(-b/2a),+∞);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域为(-∞,f(-b/2a)]。
二、顶点相关问题:1. 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导数为0得到。
即f'(x)=2ax+b=0,解得x=-b/2a,带入二次函数得到顶点坐标。
2.顶点为函数的最值点,当开口向上时,顶点为最小值点;当开口向下时,顶点为最大值点。
3.当a>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f(-b/2a);当a<0时,函数的最大值为f(-b/2a)。
4.顶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对应了函数的增减性质。
三、对称性与坐标轴交点:1.二次函数是轴对称的,其轴对称线为x=-b/2a。
2.函数与轴对称线的交点为(0,c)。
3.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0,c),其中c为常数项。
4.函数与x轴的交点取决于D的值,若D>0,则存在两个不同的交点;若D=0,则存在一个交点;若D<0,则不存在交点。
四、图像的变换与性质:1.若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a改变为-k(k为常数,k≠0),则图像沿x轴翻转,开口方向不变。
2.若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c改变为+k(k为常数),则图像上下平移,平移量为+k。
初中二次函数的所有知识点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及推导过程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a,b,c为常数,a≠0)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h,k)推导过程:y=ax^2+bx+cy=a(x^2+bx/a+c/a)y=a(x^2+bx/a+b^2/4a^2+c/a-b^2/4a^2)y=a(x+b/2a)^2+c-b^2/4ay=a(x+b/2a)^2+(4ac-b^2)/4a对称轴x=-b/2a顶点坐标(-b/2a,(4ac-b^2)/4a)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y=ax²+bx+c(a≠0)。
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²+k 顶点坐标为(h,k)二次函数的交点式:y=a(x-x₁)(x-x₂) 函数与图像交于(x₁,0)和(x₂,0)二次函数的性质(1)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x=-b/2a。
(2)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3)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4)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 c)。
二次函数与图像的关系(一)a与图像的关系1.开口方向当a>0时,开口向上。
当a<0时,开口向下,2.开口大小|a|越大,图像开口越小。
|a|越小,图像开口越大。
(二)b与图像的关系当b=0时,对称轴为y轴。
当ab>0时,对称轴在y轴左侧。
当ab<0时,对称轴在y轴右侧。
(三)c与图像的关系当c=0时,图像过原点。
当c>0时,图像与y轴正半轴相交。
当c<0时,图像与y轴负半轴相交。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公式二次函数图像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二次函数图像唯一的交点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一个数学函数,其一般形式为f(x) = ax²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 不等于0。
在这个函数中,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a、b和c分别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的系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开口朝上或者朝下的抛物线。
2.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抛物线,其开口的方向取决于二次项的系数a的正负。
当a大于0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当a小于0时,抛物线开口朝下。
另外,二次函数的图像还有一个顶点,可以通过公式(-b/2a, f(-b/2a))来求得。
3. 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求出二次函数的导数,然后令导数等于0来求得函数的极值点。
另外,二次函数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图像是对称的。
具体来说,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顶点对称。
4.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可以写成一般式f(x) = ax² + bx + c,也可以写成顶点式f(x) = a(x-h)² + k,其中(h, k)为顶点的坐标。
通过解析式,可以方便地求得二次函数的相关性质,比如顶点坐标、根的个数和方向等。
5.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二次函数的图像就是二次方程y = ax² + bx + c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由二次方程y = ax² + bx + c的解析式所确定的。
而二次方程则可以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来求得。
6. 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抛物线的轨迹、天桥的设计等都可以通过二次函数来描述和求解。
另外,二次函数还可以用来描述一些生活中的变化规律,比如描绘人口增长、销售额变化等。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1. 定义。
- 一般地,形如y = ax^2+bx + 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 例如y = 2x^2+3x - 1,这里a = 2,b=3,c=-1。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
1. 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 对于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其顶点坐标公式为(-(b)/(2a),frac{4ac - b^2}{4a})。
- 例如,对于二次函数y=x^2-2x - 3,其中a = 1,b=-2,c=-3。
根据顶点坐标公式,-(b)/(2a)=-(-2)/(2×1)=1,frac{4ac - b^2}{4a}=frac{4×1×(-3)-(-2)^2}{4×1}=(-12 - 4)/(4)=-4,所以顶点坐标为(1,-4)。
3. 抛物线的对称轴。
- 对称轴方程为x =-(b)/(2a)。
4.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 例如,y = 3x^2+2x - 1中a = 3>0,开口向上;y=-2x^2+5x+3中a=-2 < 0,开口向下。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
1. 增减性。
- 当a>0时,在对称轴x =-(b)/(2a)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当a < 0时,在对称轴x =-(b)/(2a)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 最值。
-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有最小值,y_min=frac{4ac - b^2}{4a},此时x =-(b)/(2a)。
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篇1: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二次函数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二次函数二次函数(quadratic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
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乘)=a乘^2b乘c(a不为0)。
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乘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一般式y=a乘∧2;b乘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顶点式y=a(乘m)∧2k(a≠0,a、m、k为常数)或y=a(乘-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乘=-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乘∧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交点式y=a(乘-乘1)(乘-乘2)[仅限于与乘轴有交点A(乘1,0)和B(乘2,0)的抛物线];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y=(y3(乘-乘1)(乘-乘2))/((乘3-乘1)(乘3-乘2)(y2(乘-乘1)(乘-乘3))/((乘2-乘1)(乘2-乘3)(y1(乘-乘2)(乘-乘3))/((乘1-乘2)(乘1-乘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a=y1/(乘1乘乘2)(y1为截距)求根公式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乘是自变量,y是乘的二次函数乘1,乘2=[-b±(√(b^2-4ac))]/2a(即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求根的方法还有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2乘的平方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不同的二次函数图像如果所画图形准确无误,那么二次函数将是由一般式平移得到的。
注意:草图要有1本身图像,旁边注明函数。
2画出对称轴,并注明乘=什么3与乘轴交点坐标,与Y轴交点坐标,顶点坐标。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y=ax²+bx+c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且a≠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开口向上或向下,其顶点坐标为(-b/2a, c-b²/4a)。
二、二次函数的性质1. 开口方向: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 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b/2a。
3. 最值:当a>0时,二次函数的最值为最小值,为c-b²/4a;当a<0时,二次函数的最值为最大值,为c-b²/4a。
4.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为x轴与函数图像的交点,是方程ax²+bx+c=0的解。
三、二次函数的图像1. 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图像是上凹的抛物线,最值为最小值。
2、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图像是下凹的抛物线,最值为最大值。
四、二次函数的相关变形1. 二次函数的平移:y=ax²+bx+c中,整体向左平移h个单位,变为y=a(x+h)²+bx+c;整体向下平移k个单位,变为y=a(x)²+bx+(c-k)。
2. 二次函数的垂直缩放:y=ax²+bx+c中,整体向上缩放k倍,变为y=(ak)x²+bx+c。
3. 二次函数的水平缩放:y=ax²+bx+c中,整体水平缩放k倍,变为y=ax²+(bk)x+c。
五、求解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1. 求二次函数的零点:利用求根公式x=[-b±√(b²-4ac)]/2a可以求得二次函数的零点。
2. 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通过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关系,可以求得二次函数的最值。
3. 求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将函数代入x=0和y=0可以求得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的应用1. 生活中的应用:抛物线运动、拱桥结构、水流下落等。
2. 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解方程、求最值、求零点等。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二次函数的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二次函数的定义:y=ax^2+bx+c(a≠0)。
2. 求解二次函数的根:当y=0时,求解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
3.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4.抛物线的顶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
5.抛物线的对称轴: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直线x=-b/2a。
二、图像与相关性质1.拉平方法:将一般式的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形式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开口方向:若二次函数的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上;若二次函数的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下。
3.抛物线的最值:若抛物线开口向上,则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f(-b/2a));若抛物线开口向下,则函数有最大值。
4.抛物线的轴对称性: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
5.零点存在性: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若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则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
6.抛物线的轨迹:当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时,抛物线图像在x轴上方;当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时,抛物线图像在x轴下方。
三、解二次方程1. 提取公因式法:ax^2+bx+c=0,公因式为a,即a(x^2+(b/a)x+c/a)=0,再由零因积性质解得x的值。
2. 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解的公式为x=[-b±(b^2-4ac)^(1/2)]/(2a)。
3. 完全平方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通过变形将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式(x﹦d)^2=0,再解出x的值。
四、因式分解1. 根与系数关系:若x1和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解,则方程可以分解为a(x-x1)(x-x2)=0。
2. 判别式与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b^2-4ac 被称为判别式,当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即方程可因式分解为a(x-p)(x-q)=0,其中p和q是方程的两个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即方程可因式分解为a(x-r)^2=0,其中r 是方程的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无实数根,即方程不可因式分解。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二次函数知识点二次函数概念:1. 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 形如y=ax2+bx+c(是常数, a≠0)的函数, 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 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 二次项系数a≠0, 而可以为零.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1)当a>0时, 抛物线开口向上, 对称轴为, 顶点坐标为.当时, 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 有最小值..2.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有最大值.(三)、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一般式: (, , 为常数, );2.顶点式: (, , 为常数, );3.两根式: (,,是抛物线与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 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 只有抛物线与轴有交点, 即时, 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练习1.下列关系式中, 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为自变量)( )A. B. C. D.2.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1, -4.. B.(-1, 2...C.(1, 2... D.(0, 3)3.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A.第一象....B.第二象...C.x轴....D.y轴上4.抛物... 的对称轴是.. )9、 A.x=-....B.x=.... C.x=-.....D.x=4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是(.)A.ab>0, c>0B.ab>0, c<0C.ab<0, c>0D.ab<0, c<0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点在第_.象限()A.一B.二C.三D.四7.如图所示,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P的横坐标是4, 图象交x轴于点A(m, 0)和点B, 且m>4, 则AB的长是()A.4+.B.mC.2m-8D.8-2m10、8.若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 的图象只可能是.)11、 抛物线3)2(2+-=x y 的对称轴是( ) A.直线B.直线C.直线D.直线10.把抛物线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 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A. B.C. D.二、填空题1、下列函数中, 哪些是二次函数?(1)02=-x y (2)2)1()2)(2(---+=x x x y(3)xx y 12+=(4)322-+=x x y 2.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3.当k 为何值时, 函数为二次函数? 画出其函数的图象.3.函数, 当为时, 函数的最大值是;4、二次函数, 当时, ;且随的增大而减小;5.二次函数y=x2-2x+1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________.6.若将二次函数y=x2-2x+3配方为y=(x-h)2+k 的形式, 则y=________.7.若抛物线y=x2-2x-3与x 轴分别交于A.B 两点,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8.抛物线y=x2+bx+c ,经过A(-1,0),B(3,0)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9、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1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 当x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1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是-2, 则=.12、抛物线的顶点是, 则、c 的值是多少?(1) 13. 已知抛物线y=﹣x -3x -(2) 写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 求抛物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4) 画出草图观察草图, 指出x 为何值时, y >0,y =0,y <0.14.(2010年宁波市)如图,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 0)、B(0, -6)两点。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函数类型,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f(x) = ax^2 + bx + c,其中 a、b、c 是常数,且a ≠ 0。
以下是二次函数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定义:二次函数是最高次项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
2. 标准形式: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是 y = ax^2 + bx + c,其中 a、b、c 是常数,且a ≠ 0。
3. 系数意义:系数 a 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宽度,b 和 c 决定了抛物线的位置。
4. 开口方向:当 a > 0 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 a < 0 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5. 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值点,其坐标可以通过公式(-b/2a, f(-b/2a)) 计算得出。
6. 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一条垂直于 x 轴的直线,其方程为x = -b/2a。
7. 极值:当 a > 0 时,抛物线有最小值;当 a < 0 时,抛物线有最大值。
8.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函数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可以通过求解方程 ax^2 + bx + c = 0 得到。
9. 判别式: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判别式为Δ = b^2 -4ac,它决定了方程的根的性质。
- 当Δ >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当Δ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当Δ <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10. 应用:二次函数在物理、工程、经济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抛体运动、最优化问题等。
11. 图像特征: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形状和位置由系数a、b、c 共同决定。
12. 函数性质:二次函数具有连续性、可导性等性质,其导数为 f'(x) = 2ax + b。
13. 函数图像绘制:通过确定顶点、对称轴和零点,可以绘制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14. 函数变换:通过对二次函数进行平移、伸缩等变换,可以得到新的二次函数图像。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二次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衔接了代数和几何两部分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二次函数可以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指形如y=ax^2+bx+c(a≠0)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
特别地,当b=0时,二次函数变成了一个二次项系数为a的二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y=ax^2+c。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1. 开口方向: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根据a的符号不同,抛物线开口方向也不同。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 顶点: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y=ax^2+bx+c(a≠0),其图像的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当b=0时,抛物线顶点为(0,c)。
3. 拐点: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中,拐点通常是指曲线的凸凹性质发生改变的点,也就是二阶导数为0的点。
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 ≠0),其拐点为(b/2a,c-b^2/4a)。
三、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利润问题:在商业活动中,经常涉及到利润问题。
例如,某种商品的成本为每件100元,售出价格为每件150元,若售出件数为100件,求该商品的利润。
这个问题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解决,将成本、售价和售出件数作为变量,利润作为因变量,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再通过求解表达式得到利润。
2. 人口问题:在生物学和人口统计学中,通常会研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将人口数量作为因变量,时间作为自变量,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通过观察表达式的变化趋势来分析人口增长情况。
3. 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中,很多问题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
例如,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其下落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就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达。
通过对表达式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求出物体下落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二次函数(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中考中也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下面是一个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y = ax^2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且a≠0。
2.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开口朝上或朝下的抛物线,a的符号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3.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顶点坐标为(-b/2a, f(-b/2a)),其中f(x) = ax^2 + bx + c。
4.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对称轴为x=-b/2a。
5. 二次函数的判别式:判别式Δ = b^2 - 4ac,可以用来判断二次函数的性质。
6.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即f(x)=0的解。
7.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当a>0时,二次函数是开口朝上的,是递增函数;当a<0时,二次函数是开口朝下的,是递减函数。
8. 定比分点: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若存在一点(x1,y1),使得x1 = -b/2a + t 且 y1 = f(x1),其中t为常数,则称(x1,y1)为定比分点。
9.定比分点与顶点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定比分点与顶点的横坐标之差等于m倍的a的倒数,即x1-(-b/2a)=m/a。
10. 二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当a 不等于1时,二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可以通过替换x变量来实现,平移后的函数为y = a(x-h)^2 + k。
11.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当a=0时,二次函数退化为一次函数。
12.二次函数的最值:当a>0时,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f(-b/2a);当a<0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f(-b/2a)。
13.二次函数与根的关系:如果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根,那么函数图像必定与x轴有两个交点;如果二次函数有两个相等的根,那么函数图像必定与x轴有一个相切的交点;如果二次函数没有实数根,那么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数学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二次函数的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可以用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形如y = ax²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a ≠ 0。
二、图像和性质1.基本图像:二次函数的基本图像是抛物线,开口方向由常数a的正负决定。
2.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即为方程ax² + bx + c = 0的解,可以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求出。
3.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抛物线的轴线,其方程为x=-b/(2a)。
4.最值:二次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对称轴得到,最值为抛物线的顶点。
5.单调性: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时,二次函数是增函数;开口向下时,二次函数是减函数。
6.平移: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和扩大缩小来获得新图像。
三、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 标准形式:当a = 1时,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是y = x² + px + q。
2.顶点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y=a(x-h)²+k,其中(h,k)为顶点的坐标。
3. 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 = ax² + bx + c,实际问题中常用。
四、二次函数的变形1. 增长量: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中,增长量即为b。
2.曲线方向:二次函数的曲线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3.平移: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和扩大缩小进行变形。
4.翻折: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进行关于x轴或y轴的翻折,得到新的图像。
五、二次函数的性质1.零点性质:二次函数的零点个数最多为2个。
2.对称性质:二次函数关于对称轴具有对称性。
3.成立范围:二次函数在全体实数范围内都成立。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精选30篇)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篇11、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二次函数(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是关于二次函数的最全的中考知识点总结:1. 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 f(x) = ax^2 + bx + c (a≠0)的函数,其中a、b、c是实数,并且a不等于0。
2.图像特征:a)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a的正负有关,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
b)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横坐标为-b/2a,纵坐标为f(-b/2a)。
c)轴对称性:抛物线关于顶点对称。
d)零点是使f(x)=0的x值,可以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来求得。
3. 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判别式 D =b^2 - 4ac 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告诉我们方程的解的情况。
a)当D>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b)当D=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c)当D<0时,方程无实数解。
4.数轴上的二次函数图像和解的关系:a)当a>0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对应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b)当a<0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对应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c)当抛物线与x轴相切时,对应方程有一个重根。
d)当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时,对应方程无实数解。
5.平移:a) 左移和右移:对于函数 f(x) = ax^2 + bx + c,当将x的值替换成 x-h 时(h>0),抛物线将向右移动h个单位;当将x的值替换成 x+h 时,抛物线将向左移动h个单位。
b) 上移和下移:对于函数 f(x) = ax^2 + bx + c,当将f(x)的值替换成 f(x)+k 时(k>0),抛物线将向上移动k个单位;当将f(x)的值替换成 f(x)-k 时,抛物线将向下移动k个单位。
6.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a)当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时,方程的解就是交点的横坐标。
b)如果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则方程有两个实数解。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下面是对二次函数的最全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定义和表示:1. 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 y = ax^2 + bx + c(a ≠ 0)的函数,其中 a、b、c 是常数,且 a 不等于 0。
2. 一般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 ax^2 + bx + c。
3.顶点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为y=a(x-h)^2+k,其中(h,k)是顶点坐标。
4.描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向上或向下,对称轴为x=-b/(2a),顶点坐标为(-b/(2a),f(-b/(2a)))。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1.开口方向:当a大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小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对称轴:对称轴是垂直于x轴的抛物线的轴线,其方程为x=-b/(2a)。
3. 零点:即二次函数与 x 轴的交点,由二次方程 ax^2 + bx + c =0 求得。
a) 判别式:Δ = b^2 - 4ac,当Δ 大于 0 时,有两个不同实根;当Δ等于 0 时,有一个重根;当Δ 小于 0 时,无实数根。
b)零点公式:x=(-b±√Δ)/(2a)。
4.最值:当a大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最小值为顶点的纵坐标;当a小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最大值为顶点的纵坐标。
5.对称性:二次函数关于顶点对称,即f(x)=f(2h-x)。
6.平移:通过改变顶点坐标可以实现二次函数的平移,顶点坐标为(h,k),则平移后的顶点坐标为(h+p,k+q)。
三、常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1.单调性:当a大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单调递增;当a小于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单调递减。
2.单调区间:根据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最值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
3.奇偶性:二次函数一般是奇函数,即f(-x)=-f(x),因为二次项的系数是奇数。
4.零点个数和位置:根据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零点的位置确定零点的个数和位置。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初中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形如\(y =ax^2 +bx +c\)(\(a\)、\(b\)、\(c\)是常数,\(a ≠ 0\))的函数,那么就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a\)叫做二次项系数,\(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a\)不能为\(0\),如果\(a = 0\),那么就变成了一次函数。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当\(a >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frac{b}{2a}\)。
顶点坐标为\((\frac{b}{2a},\frac{4ac b^2}{4a})\)。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1、当\(a > 0\)时,在对称轴左侧(\(x <\frac{b}{2a}\)),\(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x >\frac{b}{2a}\)),\(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a <0\)时,在对称轴左侧(\(x <\frac{b}{2a}\)),\(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x >\frac{b}{2a}\)),\(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 c)\)。
3、当\(\Delta = b^2 4ac > 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Delta = b^2 4ac = 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Delta = b^2 4ac < 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四、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一般式:\(y = ax^2 + bx + c\)2、顶点式:\(y = a(x h)^2 + k\)(其中\((h, k)\)为顶点坐标)3、交点式:\(y = a(x x_1)(x x_2)\)(其中\(x_1\)、\(x_2\)为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五、二次函数的平移抛物线的平移遵循“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详解及助记口诀

二次函数知识点详解(最新原创助记口诀)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x +知识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完整版)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详解最新助记口诀

1、二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
二次函数
图像
a>0
a<0
y
0 x
y
0 x
性质
(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
(2)对称轴是xΒιβλιοθήκη ,顶点坐标是( ,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
(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x= 时,y有最小值,
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特 ,特别注意a不为零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
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3、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
(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绝对值大开口小,开口向下A负数。
抛物线有对称轴,增减特性可看图。
线轴交点叫顶点,顶点纵标最值出。
如果要画抛物线,描点平移两条路。
提取配方定顶点,平移描点皆成图。
列表描点后连线,三点大致定全图。
若要平移也不难,先画基础抛物线,
顶点移到新位置,开口大小随基础。
【注】基础抛物线
(2)求抛物线 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及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再找到点C的对称点D。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及对称点D。由C、M、D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B,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知识点详解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y(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x(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x+知识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知识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 y =有下列性质:(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地,一次函数b kx y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x y =(k ≠0)中的常数k 。
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b kx y +=(k ≠0)中的常数k 和b 。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知识点五、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xk y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k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5、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0(≠=k xky 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PM •PN=xy x y =•。
k S k xy xky ==∴=,, 。
知识点六、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特)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特别注意a 不为零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abx 2-=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3、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 ,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2)求抛物线c bx ax y ++=2与坐标轴的交点:当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 及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再找到点C 的对称点D 。
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及对称点D 。
由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
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 、B ,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知识点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口诀----- 一般 两根 三顶点 (1)一般 一般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2)两根 当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02=++c bx ax 有实根1x 和2x 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212x x x x a c bx ax --=++,二次函数c bx ax y ++=2可转化为两根式))((21x x x x a y --=。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3)三顶点 顶点式:)0,,()(2≠+-=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知识点八、二次函数的最值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abx 2-=时,ab ac y 442-=最值。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1x x x ≤≤,那么,首先要看ab2-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21x x x ≤≤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ab2-时,a b ac y 442-=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21x x x ≤≤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当2x x =时,c bx ax y ++=222最大,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小;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大,当2x x =时,c bx ax y ++=222最小。
知识点九、二次函数的性质2、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中,c b 、、a 的含义:a 表示开口方向: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b 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ab 2-c 表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0,c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中的ac 4b 2-=∆,在二次函数中表示图像与x 轴是否有交点。
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 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知识点十 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常考公式(必记必会,理解记忆)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如图:点A 坐标为(x 1,y 1)点B 则AB 间的距离,即线段AB2,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①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②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③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函数平移图像大致位置规律(中考试题中,只占3分,但掌握这个知识点,对提高答题速度有很大帮助,可以大大节省做题的时间)特别记忆--同左上加 异右下减 (必须理解记忆)说明① 函数中ab 值同号,图像顶点在y 轴左侧同左,a b 值异号,图像顶点必在Y 轴右侧异右 ②向左向上移动为加左上加,向右向下移动为减右下减3、直线斜率:1212tan x x y y k --==α b 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4、直线方程:4、①两点 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式:)()(tan 112121x x x x x y y b x b kx y y ---=+=+=-α 此公式有多种变形 牢记 ②点斜 )(11x x kx y y -=-③斜截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y =kx +b (k ≠0)④截距 由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确定的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1=+by a x 牢记 口诀 ---两点斜截距--两点 点斜 斜截 截距5、设两条直线分别为,1l :11y k x b =+ 2l :22y k x b =+ 若12//l l ,则有1212//l l k k ⇔=且12b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