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和人物,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课文朗读和情景再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和人物,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含义,以及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科利亚的木匣》2. 教学多媒体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科利亚的木匣。
2. 课堂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监督并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表情。
朗读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科利亚的木匣有什么特殊含义?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课文内容。
5. 情景再现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和句型。
表演结束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将课文内容复述给家长,并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话。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木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友谊的可贵。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 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友谊的可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生字词。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情节。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讨论科利亚的木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4. 品悟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学生能够珍惜友谊,懂得友谊的可贵,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七、教学反思:1.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介绍。
2. 生字词的学习与练习。
3. 课文中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生字词,阐述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互动式教学: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情感体验。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生字词学习:教授生字词,让学生跟读、默写,巩固知识点。
4. 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分析: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题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与表达能力:通过课后作文和课堂口头表达,考察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利亚的木匣》,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科利亚的善良和勇敢。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科利亚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
2. 培养学生主动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主人公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以故事中的木匣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科利亚的木匣》2. 课件:故事情节图片、相关教学素材3. 教具:木匣道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木匣道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科利亚的木匣》。
2. 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科利亚的品质。
3. 教师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5.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发言。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编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他人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课堂上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筋,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往往有些小事能给人以启示。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一个小木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而又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问:谁的木匣?2.学生读课题。
二、学生读预习,按预习要求,自学生字1.学生读预习部分。
2.学生划出这部分的要求。
①自学生字词。
②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3.自学生字。
本课生字只有5个,请同学们自己按拼音读一读,找出你认为最不好读的字音。
这5个生字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的字?填下列表格。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暂不回答)四、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思考上面的问题。
学生读后回答: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过了4年,科利亚又重新把埋下的木匣挖了出来,他从中受到了启示。
五、教师带学生读课文练习2,明确分段依据(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段。
)教师板书。
六、学生默读,划分段落1.首先标出自然段。
2.读每个自然段,明确每段的意思。
精选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三篇
精选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三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ǔshù)、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
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各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
2.__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__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喀山去了。
”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在雪地里埋木匣,并学会以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事;(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匣子”、“钥匙”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讨论、分享,学会用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事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珍惜身边的朋友;(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事。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事;2. 感受友谊的珍贵,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科利亚的木匣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学生分享对科利亚的木匣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科利亚为什么要在雪地里埋木匣?她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讨论;(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情感;(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引导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拓展作业:以事情发展顺序写一篇关于“我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件事”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朗读评估:评价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3. 作文评估: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事情发展顺序的掌握程度和作文的整体质量。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精选15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精选15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会写“挖、鞋”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
2、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一、分步揭题1、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2、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
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
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1、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3、全班交流:⑴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⑴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四、学习字词1、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2、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1、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二、突出重点,加深理解1、提出重点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2、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3、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
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5、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起先挖掘。
上节课我们知道,当斗争降临的时候,为了躲避灾难,妈妈和科利亚都把一些无法带走又特别心爱的东西埋了起来。
然后一起搬到喀山去了,在那儿差不多住了4年。
最终法西斯被赶走了,他们一家回到了家乡。
当科利亚满怀喜悦去挖木匣的时候,哎呀,心爱的木匣不见了。
我们来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幻灯片出示第八自然段〕1.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思索:此时科利亚的心情怎样?2.指名读并提问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情吗?〔2-3名〕〔难受、焦急〕3.是啊,难受、焦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抓住关键,引发思索。
1.怎么挖不着呢?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
咦,木匣哪里去了呢?2.你们愿不情愿协助科利亚,那么就当一会小侦探帮帮科利亚,先快速读一读1-10自然段,好好想想他怎么会挖不到木匣呢?会有哪些可能?3.同桌探讨,全班沟通。
挖不到木匣的可能:〔1〕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了;〔2〕数步伐的方法不管用;〔3〕挖的方向可能不对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她开心地说:“算术真有用。
假如当时我随意挖个坑把箱子埋了,此时此刻就不好找了。
”〔4〕自己的步伐可能有问题。
4.这几种都有可能吗?你有什么理由?小侦探们再谨慎细致地读一读课文1-10自然段,思索:你为什么认为这几种是不行能的?,有关的重要线索可以用笔划一划。
5.四人小组合作协商。
6.这几种都可能吗?你为什么认为这几种是不行能的?三、细读课文,探讨可能。
(一) 探讨第一种可能性: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了。
1.科利亚的木匣可能是被法西斯挖走的吗?〔不是〕2.为什么说不是呢?你能找到理由吗?指名沟通〔幻灯片出示第九、第十自然段〕。
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3.沟通:科利亚断定自己的木匣不是被法西斯挖走的,因为箱子目标大,木匣目标小,目标大的箱子都没有发觉,目标小的木匣更不行能被发觉。
4.朗读指导。
这个问号有没有什么问题?反问,读出这种味道。
《科利亚的木匣》的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运用绘画、表演等多元化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中科利亚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深入挖掘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教师领读生字词,学生跟读。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
2.故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科利亚的形象,以及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
3.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分组,以绘画、表演等方式,展现故事情节。
各小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4.写作训练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写一篇短文。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故事寓意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3.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编排情景剧,展现故事中的精彩片段。
各小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5.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埋木匣的过程以及木匣对他的意义;(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3)学会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2)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3)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及其意义;3.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及其意义;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3. 学会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 课文原文;2. 生字词卡片;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2)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他埋木匣的过程是怎样的?木匣对他有什么意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4. 精讲细练:(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理解程度;(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3)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一:科利亚的木匣公开课教案26、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前6个生字,能正确读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4、初步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重难点: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一、范读,激趣出示木匣图,问这是什么?(板书,解说匣;指名多人读),这木匣的主人是一位苏联国家的一个小男孩,他叫科利亚。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讲发生在科利亚和木匣之间的故事,(出示课题)想听吗?师范读课文,在三四个地方停顿让学生猜猜内容。
(1)猜猜木匣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练读:冰鞋、斧头(轻声)、手锯、小玩意儿(儿化)(看来科利亚挺喜欢木工的。
)(2)为什么会把木匣埋起来?(联系开头“战争开始时”。
讲述背景,联系日本法西斯,抗日战争。
)(3)为什么科利亚会挖不到木匣呢?(4)找到木匣后,科里亚会说什么?二、初读,感知1、你们想读吗?请把书翻到103页,认真的读课文,标出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后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和木匣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自读要求)2、读生字新词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埋、挖(师范写生书空))三、研读,感悟(一)研读埋木匣部分1、认真读读一、二两段,用横线画出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的句子。
2、汇报出示,圈出动词。
3、谁也来学科利亚把木匣子埋起来的过程演一演。
(师读)看了这么多动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科利亚?(预设:为什么要数十步?为什么要踩实?为什么要撒沙?)师小结:噢,原来是这样啊!小科利亚多么——4、把三句话连起来读读,读出科利亚埋木匣时的认真劲儿。
(有时间先练读,再指名读,师评:听着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科利亚在认真地埋木匣;科利亚埋木匣时还太急促了点哦!)过渡:就这样科利亚把木匣埋在了地里,也把秘密藏在了心里,跟着妈妈去了喀山,他多么盼望早点回到家乡,又见到心爱的木匣,四年过去了,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回到家乡,他迫不及待的要做什么?(二)研读埋木匣部分1、快速读,找找挖木匣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来。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有关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教学要求: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
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情节。
1.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课文主题。
2.2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感受科利亚的聪明才智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3.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阅读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2.2学生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阅读课文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3.2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5.情境体验5.1教师设计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课文的情感。
5.2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小组合作6.1教师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7.创新实践7.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新实践。
7.2学生展示创新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8.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四、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
3.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体验、合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同时,通过创新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科利亚的木匣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主要生字词,理解时间、空间与事物变化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面对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进行,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在战争期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小木匣而埋藏它,四年之后再挖掘出来的故事,揭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步伐也在发生变化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注音及释义、重点句子解析等。
2. 学生预习作业,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标注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准备相关道具如小木匣模型,辅助课堂情境模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段解读:逐段分析课文,结合课件展示,讲解关键词句含义,梳理故事脉络。
4. 互动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以及他的行为背后的成长启示。
5. 角色扮演:选取部分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6. 小结巩固:教师总结全文,强调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想如果自己是科利亚,在面临类似情况时会如何处理,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成长故事或寓言,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时间、成长与行动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课程,总结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强调知识要点和核心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像科利亚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实际行动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
(2)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友谊和助人的体会。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自选一个角度进行练笔。
3. 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4.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_1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科利亚的木匣教案1 教学目的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意、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惯用开展的目光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2、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布置学生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教学过程一、精彩两分钟学生展示二、课中研讨〔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先来看两张照片。
〔师出示照片〕猜猜这张照片有多大〔出生〕,再看这一张呢?〔这是一周岁的时候〕看完照片,你有什么发现?〔生作答〕说说看:你和小时候比有什么变化?〔生作答〕师: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老师的女儿已经一岁多了,你们也成了三年级的学生了。
不仅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
孩子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
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指导学习“匣”的音形义。
〔二〕初读感知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认真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或问同学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生字读音,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当小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木匣讲了科利亚的哪些事?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
4、小组讨论: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局部,并根据这三个局部讲述的意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写作练习的指导与评价。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科利亚的木匣的意义。
2. 运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黑板和粉笔。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你们有没有见过木匣?木匣可以用来装什么?(2)引入课文《科利亚的木匣》,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科利亚的木匣有什么特殊意义?为什么科利亚要保留它?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如:“我的珍贵物品”。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如:抄写生字词、完成写作练习等。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科利亚的木匣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一作者:郎老师一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
二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四教学疑点课文写柯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后面又要写科利亚只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五教具科利亚坦东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
六教学方法导读法。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今天我们学习第课,《科利亚的木匣》。
(板书课题)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默读课文。
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德(进行字形分析)简介卫国战争。
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
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年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指导第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
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
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
)分段归纳。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
全班思考: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讨论思考题。
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
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
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
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六)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讨论思考题。
讨论思考题① 四年以后,他们开始挖埋在地下的东西。
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
讨论思考题② 引读: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学生接读: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
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当初把箱子随便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由于当初妈妈计算好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
这说明算术确实有用。
)讨论思考题③ 教师引读: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
教师引读: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
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
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
讨论用词。
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
还是仍然表示的意思是一样,但程度不同。
这里连用这两个词,就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
)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科利亚,怎么回答小伙伴的猜测?(学生读: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科利亚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 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这回科利亚量了五步。
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
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
)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
①科利亚量十步埋下木匣。
②来量十挖不到木匣。
③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
问:从幻灯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量十步埋木匣,后来他经过四年已经是九岁了,人大了,步子也比四年前大了一倍,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才能挖到。
)板书:五岁量十步埋木匣步子小九岁量五步挖木匣步子大小结:科利亚挖木匣时量五步,这是科利亚冥思苦想的结果。
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课文。
挖到木匣后,科利亚为什么那么高兴?学生带问题读第三段课文。
这一段有几层意思?哪层意思更为重要?(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层是知道了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这两层意思第二层更为重要。
)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岁长到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
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布置作业填空。
战争开始时,妈妈从家门口,量了步,埋下了箱子。
四年后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步,很快。
战争开始时科利亚量了步,埋下木匣。
四年后,科利亚从门口量了步,却没有找到木匣子。
后来科利亚从屋门口起量了步,他一下子就。
这是因为准备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第三课时(一)复习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什么。
(二)深究课文,理解课文前后内客的内在联系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时间在变化? 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
这是说科利亚在埋木匣时年龄还小。
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个年头。
这里讲埋木匣和挖木匣之间经过了四年的时间。
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
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
这是讲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利亚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算术也学得多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第一次照原样量十步没挖到木匣,第二次改变了步数,量五步,挖到了木匣。
这说明时间过去了,人长大了,步子也大了,当然只有改变步数才能挖到木匣子了。
小结:我们读课文必须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并边读边想,才能真正读懂课文。
(三)巩固练习,总结全文学生分段读课文,并练习给各段列小标题。
(如: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领会课文写法。
课文主要写科利亚埋匣子,挖匣子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呢?(科利亚埋匣子是模仿妈妈的样子干的,写妈妈挖到箱子与科利亚挖不到匣子进行对比,从侧面说明匣子埋在地下,没有被人拿走。
科利亚挖不到的原因是一时没有认识到自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了。
)课文写小伙伴的话有什么作用?(一方面用小伙伴的话衬托科利亚的毅力和决心,另一方面说明伙伴们也并没认识到事物已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变化。
)请学生画出科利亚第一次和第二次挖木匣时怎样量步子,怎样挖到木匣子的示意图。
(四)指导朗的读课文(五)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六)指导造句分析句子(幻灯出示句子)科利亚把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木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仍然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
如: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
补一补,这件衣服仍然可以穿。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跟预料的相符合,含有真的,果真这样的意思。
如:果然前面就是一片桃林。
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不光….还….是表示更进一层。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
妈妈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
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表示假设一种情况,后半句表示这种假设实现后出现的结果。
学生口头造句,师生共同评议。
(七)布置作业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九板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四年后)挖九岁步子大五步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四年前和四年后的年龄变化,步子和步数变化的对比,明白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有助于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