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及其标准化基本概念
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
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标准与标准化是贯穿于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概念,它们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国际贸易、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对于标准和标准化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是对产品、服务、过程或方法的规范,它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
标准化则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制定、实施和推广标准的活动,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
可以说,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而标准化是围绕标准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其次,标准和标准化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标准是对产品质量、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它是生产、交易和消费的基础,可以说是产品的“身份证”。
而标准化则是为了使标准更好地得到实施和执行,通过制定统一的规则和程序,实现产品、服务和管理的互通互认,促进资源共享和效率提升。
此外,标准和标准化还有着不同的制定和管理机制。
标准的制定通常由政府、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权威机构进行,其过程需要经过广泛的协商和公众参与,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而标准化则是通过标准化组织或委员会来进行,这些组织通常由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他们负责制定、修订和推广标准,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标准和标准化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标准是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标准化活动;而标准化则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执行标准,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可以说,标准和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标准和标准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增进对标准和标准化的理解。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第13部分
第14部分 第15部分 第16部分
MH/T3011.13─2006
MH/T3011.14─2006 MH/T3011.15─2006 MH/T3011.16─2006
红色警告标记的使用
民用地面紧急救援 民用航空器燃油箱的维修 民用航空器座舱地面增压试验
《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安全》 ( MH/T 3011 -2006)
《民用航空器维修 管理规范》 (MH/T 3010-2006)
第二部分:经停站发生故障的处理
经停站(transit station) 执管飞机的维修基地以外的国内外和地区的民用航空港。 故障报告:承修人应及时向营运人报告故障情况。 报告内容:时间、地点、航班号、注册号、公司名称、故障发生过程、 现象、已经采取的措施、需要运营人提供的支援 运营人向适航维修部门提交《使用困难报告》 故障处理: 1.承修人按维修协议给予修复,并由营运人授权的维修人员对其签署 放行。 2.故障不能排除时:按MEL签署放行 3.故障超出MEL范围,需要营运人支援时,营运人应及时派遣维修人 员排除故障。
--《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安全》 ( MH/T 3011 -2006)
《民用航空器维修 管理规范》 (MH/T 3010-2006)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第8部分 第9部分 第10部分 第11部分 第12部分 MH/T3010.1─2006 MH/T3010.2─2006 MH/T3010.3─2006 MH/T3010.4─2006 MH/T3010.5─2006 MH/T3010.6─2006 MH/T3010.7─2006 MH/T3010.8─2006 MH/T3010.9─2006 MH/T3010.10─2006 MH/T3010.11─2006 MH/T3010.12─2006 民用航空器试飞 民用航空器在经停站发生故障的处理 民用航空器维修事故与差错 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单(卡)的编制 民用航空器冬季的维修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技术档案 民用航空器维修记录的填写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行为规范 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 维修人员与机组联络的语言 民用航空器地面维修设备和工具 民用航空器的清洁
标准与标准化培训课件
标准化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产 品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产品
质量和可靠性。
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标准化的推广有助于不同企业 、地区和国家之间进行技术交 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
降低市场风险
标准化的实施能够减少市场不 确定性,降低因技术差异和兼 容性问题带来的市场风险。
共同发展和共赢。
02
CATALOGUE
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是一个全球性的非 政府组织,致力于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
ISO的成员包括各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企业、学术界和消费者 等。
ISO的目标是通过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工业发展、技术创 新和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简化原理
通过简化复杂的过程、 操作或产品,使其更加 简单、易于操作和管理
。
统一原理
通过统一标准、规范和 要求,实现不同产品、 过程和服务之间的协调
和兼容性。
优化原理
通过优化设计、工艺和 流程,提高效率、降低
成本、减少浪费。
协调原理
通过协调不同利益相关 方的需求和利益,实现
05
CATALOGUE
标准化与创新发展
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
标准化是创新发展的基础
标准化的过程有助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可重复使用的规范,促进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标准化推动创新发展
标准化的推广能够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加速技术进步和 产业升级。
标准化与创新的相互促进
标准化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标准化能够为创新提供平台和规范, 而创新则能够推动标准的更新和完善。
标准编写方法
周惺梁二0一五年一月一、标准与标准化基本概念1 标准a)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因标准是规范性文件,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1) 目的;2) 对象;3) 依据;4) 原则;5) 程序;6) 特点。
b)属性:标准的本质属性是反映需求的扩大和统一,即是一种“统一规定”。
2 标准化a)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b)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1) 标准是规范性文件;2) 标准化是一系列活动。
3 标准的分类a) 按标准体制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b)按标准属性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二、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简介1)关于GB/T 1.1-2009本次修订贯彻三个原则:a) 提高GB/T 1.1的适用性;b) 与ISO/IEC导则第2部分表述形式的一致性;c) 保持与先前版本的连续性。
2)GB/T 1.1-2009与GB/T 1.1-2000和GB/T 1.2-2002的主要区别:a) 整合以前版本的技术内容;b) 提高标准结构的严谨性和表述的准确性;c) 标准的编写更加简化;d) 标准格式更加清晰。
三、编写标准的方法1 采用国际标准a)准确翻译;b) 分析研究;c) 编写标准。
2 自主研制标准a) 确定合适的标准化对象;b) 选择恰当的技术要素;c) 制定规范的标准文本。
四、编写标准的原则1 目标—制定标准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规定明确无歧义的条款a)内容完整;b) 表述清楚和准确;c)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d)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e)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2 统一性—标准编写及表达方式的最基本要求a) 结构的统一;b) 文体的统一;c) 术语的统一;d) 形式的统一。
标准及其标准化基本概念
标准及其标准化基本概念标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规范性文件,提供了对特定过程、实物或服务进行评价、测试、测量、规范化和相互认同的基础。
标准的制定、发布、评定和应用,就是标准化。
本文将介绍标准及其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包括标准的定义、标准制定的目的和原则,还有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标准的定义标准是一种由某个机构、组织制定并宣布的规则、准则或规范,评价特定过程、实物或服务的“最佳实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的其他。
标准不是法律,它不具有强制力,但它是对公众、用户和制造商的有力推荐。
标准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行业标准是为了满足行业内企业之间的需求而制定的,适用范围有限,使用后果只对行业内的企业负责。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标准,适用于本国和跨国使用。
而国际标准则是由全球多个国家参与制定的,如国际标准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原则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它们具有可重复性、互换性、相互评估的能力,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标准制定的原则包括可行性、可靠性、公正性、协同性和适用性。
标准制定的过程要遵循科学、民主、公开、透明和维护全球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准则。
标准化的应用标准化的应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标准可以降低生产和交易的成本,促进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
在某些行业中,标准甚至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典型领域的标准化应用:工业生产在现代工业中,标准化已成为必需。
标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误差,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使行业内企业之间相互配合、交流和竞争变得更为容易。
环境保护标准化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环境标准可以保护人类和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这些标准可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建立桥梁,共同努力进行环境管理和修复。
标准化基础
二. 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
1.标准化的起源和我国古代的标准化
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青铜器﹑铁器的制 造—等价的货物交换—同一度量衡—活字印刷 术等,就成功地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 组合﹑重复利用等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秦始 皇统一中国后,所颁布的《工律》中就明确规 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必等”。
二)在《工业标准化原理》中松浦四郎提出的理论是: 工业标准化原理》中松浦四郎提出的理论是: 1. 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简化; 2. 简化就是减少某些事物的数量; 3. 标准化不仅能简化目前的复杂性且能预防将来 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 4. 标准化是一项社会活动,有关各方应互相协作, 共同推动; 5. 当简化有效果时,其标准化活动就是好的; 6. 标准化活动是克服过去形成的社会习惯的一种 运动; 7. 应根据不同观点和具体情况,按优先顺序选择 标准化的主题和内容; 8. 对“全面经济”的含义,由于所占立场不同会有 不同看法; 9. 必须从长远观点来评价“全面经济”;
在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中规定:在一切需要有技术法规和标准的 地方,当已有国际标准和相应的国际标准 即将制定出来时,参加国应以这些国际的 技术法规或标准的有关部分,作为制定本 国技术法规和标准的依据。 所以当今标准化的首要任务是采用国 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是商品进入国际市 场的基本前提,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 要,也是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潮流。
四. 标准化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 标准化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标准化过程 中的规律、方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其研究对 象除了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外,还有人类生 活、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及经济活动的领域等等, 其范围十分宽广。 2.标准化的学科性质:由于标准化研究领域 的广泛性,使它与各门学科之间发生交叉,它 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技术学和经济管理学,它是 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又溶入了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并且不同行业 不同专业的标准化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 专业技术。
标准化计量质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一、标准及标准化定义\(一)、什么叫标准国家标准GB3935. 1-83 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作如下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该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
这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这里讲的"重复性”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
只有当事物或概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并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3)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4)制定标准过程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就是制定标准要发扬技术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做到"三稿定标”即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5)标准文件有其自己一套特定格式和特定颁布的程序.(二)什么是标准化GB 3935. 1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
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1)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3个关联的环节组成,即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2)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可以体现多方面,如在生产技术管理和各项管理工作中,按照GB/T 19000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简化设计,完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通用化程序,方便使用维修;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国际贸易和交流等.第二节标准的分级,分类和标准体系一、标准的分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一)国家标准(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二)行业标准(1)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批,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标准概述
第三章标准概述第三章标准概述第一节标准化基础知识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9年决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化日。
1.标准我国国家标准GB/T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给出“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制定标准的出发点“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2)标准产生的基础1.将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同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纳入标准,奠定标准科学性的基础。
2.标准中所反映的不应是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也不能仅仅反映局部的利益。
(3)标准化对象的特征制定标准的对象,即“重复性事物”。
这里所说的“重复”,指的是同一事物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
(4)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5)标准的属性ISO/IEC将其定义为“规范性文件”;WTO将其定义为“非强制性的”、“提供规则、指南和特性的文件”。
企业标准则不同,它不仅是企业的私有资源而且在企业内部是具有强制力的。
2.标准化国家标准GB/T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化”给出了如下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1)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2)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标准化可以有一个或更多特定的目的,以使产品、过程或服务具有适用性。
(3)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标准化活动所建立的规范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利用的特征。
二、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特征1.经济性2.科学性3.民主性4.法规性三、标准化的目的1.适用性2.兼容性3.互换性4.品种控制5.安全6.环境保护7.产品保护四、标准化的主要作用1.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2.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3.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4.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5.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6.合理发展产品品种7.保证产品质量8.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9.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标准及其标准化基本概念PPT(共80页)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
•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SAC
• 代表中国参加 ISO、IEC 和 PASC 等国际和地区 标准化组织活动的组织、联络、协调、管理工作。 承担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事务。
• 在标准化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等部门中专门 从事标准化研究的科研人员已达10万余人,标准 化管理人员2.2万余人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 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 单位;
• 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 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
• 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负责 组织、协调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确定32个研究院、所和设计单位为国家标 准化核心机构; • 1978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 条例》;同年成立国家标准总局;
一.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
• 1988年 在国家标准局和国家计量局的基础 上,组建国家技术监督局;
• 1988年1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 法》;
• 2001年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 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局)和国家认证 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GB/T 2000.1—2002所给定义: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 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 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二.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 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一项活动,一个过程。 标准就是通过这个过程产生的(包括研究、制定、发布、 实施、管理)。 ——标准化的活动是有目的的。 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标准与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活动过程,称为标准化。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成为标准化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
《标准化法》规定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和标准化体制等,它是国家推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二、标准的分级与类别《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三、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四、农业标准化的特点1.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者有机体这一特点表明,农业标准化不但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而且必须遵从生命有机体自身的规律特点。
2.农业标准化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地区性的特点是不同的生态表现。
在农业中,特别是植物和有些动物,只能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才能表现品质的优良。
所以,农业标准化必须是因地制宜的。
3.农业标准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农业过程的复杂和农业的巨系统特性,注定其每一个时空距离上的多面性和网络化联系。
基于生态系统上的这一工程必然是十分复杂的。
4.农业标准化的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等主要农业标准化的标准,有文字和实物两种表达方式。
其重要性是同一的;两者的相互结合是完善的。
不分何者为先,或者哪个重要。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培训目的为了确保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了解熟悉相关标准知识;在设计中使用最新的标准,并且作好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知识水平。
一标准基础知识1标准的基本概念:GB/T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最新定义为: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2)标准化的基本概念:GB/T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的定义:标准化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秩序为目的,对实践或潜在的课题制定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规定的活动。
3)标准化活动:是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4)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制定的标准,它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活动,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次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务。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内容是制定或采用标准,组织标准的实现和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合格评定)。
这些活动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经验为基础的。
企业标准化是在企业管理者领导和组织下,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标准化的职责权限,为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和气氛,提供必要资源,规定活动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可控活动。
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标准的表现形式(一)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是从标准化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是对标准化活动过程规律的认识,它既是客观存在的法则,又是指导标准化实践活动的依据。
1.简化原则(1)概述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文件(概念和事物)的类型和数目,在既定的范围内满足需要的标准化原则。
简化一般在事后进行,也就是在概念一事物的多样化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为了有效和效率的需要,对实体的类型或数目加以缩减,这便是标准化原则的特点。
标准和标准化的区别
标准和标准化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标准”和“标准化”这两个词,它们似乎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标准”和“标准化”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是什么意思。
标准是对产品、服务、过程或方法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其质量、安全、互换性或其他特定特性而制定的。
标准可以是由政府、行业组织、国际组织或其他组织制定的,它们通常是经过广泛讨论和专家审查后确定的。
标准可以涵盖各个领域,如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
与标准相对应的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将某一领域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等进行规范化的过程。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
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和标准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标准是标准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对标准的具体实施,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和程序,来达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可以说,标准是理论,而标准化是实践。
此外,标准和标准化还有着不同的特点。
标准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目标,而标准化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管理手段,来达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标准通常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而标准化则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或行业进行的。
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而标准化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实施效果。
总的来说,标准和标准化是两个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概念。
标准是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和规定,是理论上的目标;而标准化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管理手段,来达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是实践上的过程。
标准化是为了实现标准,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只有充分理解和应用标准和标准化,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与标准化(圣才出品)
第二节质量与标准化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1.标准的定义及其特殊性(1)标准的定义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1996《标准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对“标准”所下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2)标准的特殊性标准是一种文件,而且是一种特殊文件。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是经过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②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③是在兼顾各有关方面利益的基础上,经过协商一致而制定的文件;④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⑤是公众可以得到的文件。
2.标准化的定义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1996《标准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对“标准化”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指制定标准、宣传贯彻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根据标准实施情况修订标准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
每一个循环完成后,标准化的水平和效益就提高一步。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的。
所以标准化活动不能脱离制定、修订和贯彻标准,这是标准化最主要的内容。
【例题1.2.1】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010年真题]A.技术和经济的一致性B.质量安全的可靠保障C.最佳效益D.最佳秩序【答案】D【解析】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是一种文件,而且是一种特殊文件。
(二)标准化的作用1.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 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 单位;
• 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 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
• 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负责 组织、协调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确定32个研究院、所和设计单位为国家标 准化核心机构; • 1978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 条例》;同年成立国家标准总局;
一.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
• 1988年 在国家标准局和国家计量局的基础 上,组建国家技术监督局;
• 1988年1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 法》;
• 2001年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 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局)和国家认证 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负责国家标准的统一审查、批准、编号和 发布;管理标准化经费.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
•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SAC
• 代表中国参加 ISO、IEC 和 PASC 等国际和地区 标准化组织活动的组织、联络、协调、管理工作。 承担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事务。
• 标准化的作用
——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科学管理的基础; ——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 ——扩大市场的需要。
• GB/T 2000.1—2002所给定义: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 使用的条准化工作要有公认的权威管理机构; • 标准化管理的性质是国家公共行政行为。
标准化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满足的是公 共需求,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公益性事业, 所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依法进行管理, 以确立其统一性和权威性。
标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美国:使用标准后的效率与制定标准的投 入比值约为25:1;
德国:标准化工作作出的贡献约占每年 GDP的1.1%;
中 国 : 2001 年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达 95933 亿 元 人民币,同样按1.1%计算,标准化所作的 贡献将近1000亿元人民币。
• ISO和IEC的成员联合庆祝世界标准日 的决定是1988年决定的。ITU从1993年 开始同ISO和IEC一起联合发表世界标 准日祝词。
我国标准化基本情况
一.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
• 1949年 中央技术管理局设置标准规格处; • 1949-1955年 建立企业标准和部门标准; • 1956年 成立国家科委时下设标准局; • 1963年 召开全国第一次标准化工作会议,
国外和国际标准化管理 及机构概况
一. 国外标准化管理
• 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 (1901年成立)
• 目前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100多 个建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如:
德国DIN、英国BSI、美国ANSI、日本JISC、 法国AFNOR。
二. 标准化国际机构
• 随着贸易的国际化,标准也日趋国际化。 国际标准化,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由众多国 家、团体共同参与开展的标准化活动。
• GB/T 2000.1—2002所给定义: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 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 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二.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 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一项活动,一个过程。 标准就是通过这个过程产生的(包括研究、制定、发布、 实施、管理)。 ——标准化的活动是有目的的。 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 截至2003年底,我国省、市(地)标准化管理机 构362家;国家标准化研究机构1所,部委和专业 标准化研究机构26所。
• 国家标准化协会1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 级标准化协会有85家,部委专业标准化协会12家;
• 现有各类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59个,分技术委 员会339个,委员总数达3万余人;
• 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 织有40个,如国际计量局BIPM、食品法典委 员会CAC、国际卫生组织WHO、国际法制计 量组织OIML等等。
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
• 世界标准日的庆祝始于1970年10月14 日 , 由 当 时 的 ISO 主 席 Mr.Faruk Sunter (土尔其)所创立。
标准及其标准化
标准及其标准化基本概念
一.标准(standard)
• 什么是标准:
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做的统一规定就是标准.
• 标准的对象
标准的对象就是重复性事物.
• 标准的本质
标准的本质在于统一.
• 标准的载体
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标准要具有统一的格式; 标准要实施一系列动态管理.
• 负责管理中国国内各部门、各地区参与国际或区 域标准化组织活动的工作。负责协调、组织中国 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有关方面参加国际标准 化活动(ISO/IEC等)。
制造业技术标准的历史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相关。 从解放到现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和我国 制造业各个时期的现状要求,与制造业相配套的标准化, 经历了以下三阶段。
• 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 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其中最大的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国际电信联盟(ITU)。
二. 标准化国际机构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成立于1946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 权威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
目前开展工作:TC 181个,SC520个 如:ISO/TC 223 公民防御(俄罗斯)
•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成立于1906年,成员国有61个,占世界人 口80%,消耗的电能占全世界能耗的95%。
目前开展工作:TC 89个,SC 86个 如:IEC/TC 109 低电压设备绝缘配合(德国)
• ITU——国际电信联盟 1865年成立“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改 名“国际电信联盟”,1947年成为联合国 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