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合集下载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3、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
大气圈 生 物 水圈 圈
岩石圈
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 一个整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B )
A.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B.连续但不规则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
A.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B.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C.各圈层相互渗透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2、地幔
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 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 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幔分为上地幔和 下地幔 结 构 :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 盐类组成,自上而下铁镁增加。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幔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 岩组成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思考:地壳,软流层,岩石圈的区别?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称地壳;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 之上 的地幔部分)合称为岩石圈。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3、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 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 气的密度迅速减少。在2000-3000千米 高空,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相近,一 般把这个高度做为大气层上界。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2、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存大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 人类关系最密切,它主要分为地表水 和地下水。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 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层大气 2000~3000KM
无线电短波通讯

50—55KM
平流层
O3层吸收 升高 紫外线

17~18KM(赤道) 地面
降低
对流层 8~9KM(极地)
平流 对流
O3吸收紫外线 有利于飞机飞行
与人类关系最密 切天气现象 复杂多变
大气对垂流直层分—层——与人—类对活流动层最近、最密切的大气圈层
地面长波辐射
2、圈层的划分:
速度/km.s-1
地面
0 3 6 9 12 15
速变化
地S 壳P
固体
33
33千上米地幔S、P增加 莫霍界面
990000
1000
下地幔 地
S
固体
2000
幔P
2900 深3000 度
4000
2900千米
古登堡界面
S(消失) P(突然减小)
地 S(消失) P(突然减小)
液 体
/km
55105000-
温度、压力和密度
核 内核
很大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组洁

大成

N2 O2 CO2 O3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悬浮物 水汽
气 分层依据:
成云制雨 主要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厚度
直接热源 温度变化 运动形式 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生态系统: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其中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知识框架
内部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第四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根据图表,能够说出地震波的分类及波速差异,及依据地震波
划分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
2.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地球内、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
说明地球结构的特点。
情境导入:
【人类能实现地心旅游吗?】
地壳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由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33km,大陆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青藏高原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深度为地下33km-2900km,占地球总 体积的80%。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但没有在顶部。
A.地壳和地核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核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练习
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进行冰雪厚度测量等研究活动。读
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C 3.冰雪所属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 4.图示地球圈层中( )
C.水圈
D.岩石圈
A.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思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各圈层起到哪些作用? 各圈层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 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包裹着地球,可以 调节温度,提供氧气,形成雨、雪、风、云等复 杂的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读图,完成10~12题。
① ③
蒸 腾



10.B 11.B 12.C解析:10.植物蒸腾水汽到大气中,故丁是生物圈,甲是大气圈;水资源会下渗到地下,故可知丙是岩石圈,乙是水圈,B 项正确。11.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项错误。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 下径流等环节,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形成水循环。 据此可以得出,水圈联系了四大圈层,B 项正确。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 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 项错误。岩石圈是地球内部的圈层,D 项错误。12.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C 项正确。水圈的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 且不断运动的,A 项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B 项错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包含岩石圈,D 项错误。
成5~7题。5.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 )A .① B.② C.③ D.④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A.① 与②交界处 B.②层内部C.② 与③交界处 D.③与④交界处7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 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时波速急剧上升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 处 为 ( )A. 莫霍面 B. 古登堡面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地核与外地核交界
解析:(1)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材料中所说的地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熔岩释放的能量,而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2)据上题分析可知,熔岩位于上地幔,上地幔与 地壳的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加快。该界面的地下深度陆地上 比海洋上大。答 案 : ( 1 )B (2)C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水汽





氮 78% 氧 21%
其它气体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 圈层,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二)水圈 2、水圈的组成
地 海洋水
冰川水

上 的
大气水
河流水

地表水 湖泊水
陆地水
地下水 生物水
(二)水圈 2、水圈的组成
水圈的构成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地震波的类型和特点:横波(S)、纵波(P)
横 波
纵波
两个现象
发生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 左右摇晃。为什么呢? 地震的纵波快,先到达地面,能量在竖直方向上,故 上下颠簸。
地震的横波慢,后到达地面,能量在水平方向上,故 左右摇晃。
【拓展探究】
地震发生时,在船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 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共同作用 结果。
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是重要的地理圈层之一。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小试身手
大气圈
A
B
C
图中A、B、C所代表的圈层结构分 别是什么?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小结
一、地震波及其传播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不打开盒子, 如何大概推断里 面的物品?
怎样观察地球的内部?
地球是一个实心且不透明的球体,我们应该如何 观察地球内部的结构呢?
听声辨西瓜
(一)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1、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时,从震源向四周扩散的弹性波。是人 们探究地球内部的手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精品PPT课件

14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精品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 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地球 内部的情况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 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纵波(P波) primary
横波(S波) secondary
分 类 传播速度 传播的媒介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外核 内核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 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 薄,大陆部分厚
33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2900 岩浆的主要源地 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
地幔 地核
Page 12
思考?
如果以半熟的鸡蛋比作地球,那么
蛋壳是什么?
蛋白? 蛋黄?
软流层在此!
注:可以将蛋壳和蛋白间的
膜连同蛋壳一起看作岩石圈
变化,而横波不变
2. 岩浆可能发源于( B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3.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C ) A.喜马拉雅山 B.黄土高原 C.大西洋 D.刚果盆地
4.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地幔 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大 C.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 D.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 氮和氧
2.水 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 但不规则 的圈层
大气水
生物水
地表水 地下水
组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
“连续”——指各种水体、
三态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水圈范围内找不到完全无水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6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6张PPT

2.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 发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 种弹性波就叫 地震波 。
地震波
横波(S)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纵波(P)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
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A )
思考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C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纵波,上下颠簸 D. 横波,左右摇晃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深度:km
速度:km/s
0
3
6
9 12 15
1000 2000 3000
33km
莫霍界面
地壳
2900km

地幔
4000 5000 6000
外核 内核
古登堡界面
思考题
莫霍界面
地壳
1 请推测地幔和外核的物质状态。
地幔
外核 古登堡界面
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 内核
2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了
什么问题?
物质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课堂小结
圈层名称
地壳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核 内核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深度
(km)
33 2900
上天“有路”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升空
入地“无门”
入地“无门”
入地“无门”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及划分依据。 2.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及主要特征。 3.明确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 4.知道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古登堡界面:地下

约2900千米处,纵
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不连续面附近波速变化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速度(千
米/秒3)3
2900
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
P21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通过物质状态(组成和密度) 可能发生了变化。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什么?
阅读课文P21第一、二、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传播特点? 3、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准确说
出什么叫做不连续面? 4、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在它们附近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5、在不连续面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幔物质是固态(P波和S波都能传 播);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体或 气体,因为在古登堡界面附近横波完 全消失,说明横波不能继续传播,而 纵波虽然波速忽然下降,但仍可以继 续向下传播。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地下(大陆部分 )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波速变化特点 该界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该界面附近,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图 1-4-5
6.A 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D )
①只有 A 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
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 300 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7.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图 1-4-8), 回答下列问题。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基本特征
外部圈层
概念
由气体和悬浮
大气圈 物组成的复杂
系统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 构成的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组成
其他
相互关系
气体和悬浮 是地球自然
物,主要成 环境的重要
分是氮和氧 组成部分
地表水、地 处于不间断
下水、大气 的循环运动
1.在他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古登堡界面
2.喜羊羊在穿越的过程中,发现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的是
A.地壳 C.地核
B.岩石圈 D.软流层
D
‖ 地球的外部圈层
(3)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_____消__失___,地震波 B 速度 ___突__然__下__降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 态为_固___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__液__态,F 面是__古__登__堡_界面。
(4)C 层主要由___岩__石___ 组成,G 层叫___外__核___ ,H 层叫 ___内__核__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地__壳____和___上__地__幔__顶__部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7 千米
C、 33千米
D、56千米
3、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D )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4、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 圈层
地壳
(软流层之上)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幔
—— 岩石圈
地核
外部 圈层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1、横波在到达地核时完全消失,这是因
为:( B )
A、组成地核的物质为固态
B、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
C、内核的物质接近气体
D、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
2、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B )
A、 6 千米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
1、划分依据:地震波 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分类 纵波 横波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较慢
固体
而改变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 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当地震发生时,坐在小船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① ②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 深度的变化图”,完成: 6、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
波是:( B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7、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 )
A、5Km处
B、17Km处
C、33Km处
D、2900Km处
想一想:
①地壳的厚度是否各处一样?
不一样,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的地壳 厚度为33千米。
②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进行的地震波 测定,哪里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 波?
大陆地壳厚度最大的地方——珠穆朗玛峰
活动
想一想: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
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
霍界面和古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
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 面下纵、横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 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消失,物质状 态可能是液态。
速度(千米/秒)
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到 强烈冲击,产 生弹性震动, 并以波的形式 向四周传播, 这种弹性波叫 地震波

千米
下地幔
地 外核 3400

千米
内核
物质 状态
其他特点
固态 岩石组成,陆地厚, 海洋薄。
上地幔顶部有一软 固态 流层,人们认为它
是岩浆的发源地。
液态 温度很高,压力后 密度很大。
固态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 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 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2、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80
400 900
2900
软流层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外核
5150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内核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硅铝层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900 km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

硅镁层
莫霍界面
大陆部分厚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即大气层,厚约2000到3000千米,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成,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圈: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范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生物 水,大气水等。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
小结:
平均17,3、硅铝层分布不连续
地 幔 地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陆地33 古登堡界面 2900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温度、压力和密度
核 内核 5150km
很大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有坚硬的岩石组成——岩石圈
特 点
内部圈层 地壳
平均 厚度
17千 米
地 上地幔 2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