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合集下载

电机绝缘等级B级绝缘,F级绝缘什么意思

电机绝缘等级B级绝缘,F级绝缘什么意思

电机绝缘等级B级绝缘,F级绝缘什么意思?各种电动机的铭牌上大都标注了绝缘等级为B级或F级绝缘。

那么什么是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呢?最常见的电机绝缘等级B级绝缘,F级绝缘什么意思?下面台州恒富电机厂带您一起分享一下。

电动机绝缘等级的设定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流产生的热能把绝缘层烧坏,最常见的是B级绝缘,F级绝缘. B级的绝缘材料,常见的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严重缩短。

所以电动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动机B级绝缘,F级绝缘等具体允许的温升如下:电动机的温度等级电动机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 上表中温升是电动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动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动机铁心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

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

还有其他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动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动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前增大了。

所以说温升是电动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动机的发热程度。

在运行中,如电动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动机有故障,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如上表绝缘等级为B级的电机绕组温升限制为80K;绝缘等级为F级电机按B级考核亦为80K;按F 级考核则为105K,按相应标准,B级绝缘材料可长期承受的工作温度是130℃,F级可长期承受155℃,按电机实际运行最高环温40℃计算,则电机允许工作温度为:B级时≤120℃(环温40℃+温升80 )<130℃F级时≤145℃(环温40℃+温升105)<155℃。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 、E、B 、F、H、C7 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 、105 、 120 、130 、 155 、 180 ℃、及 180 ℃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 A 级材料在105 ℃、 B 级材料在 130 ℃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 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 ~20 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 R 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 R 约降 0.4% 。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 10 ℃,则温升增加 1.5 ~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绝缘等级国家标准

绝缘等级国家标准

一.绝缘等级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

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

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

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

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

二.防护等级1. 电机外壳防护等级GB4942.1-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EC34-5第一种防护: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

第二种防护: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

代号IP xx,含义见下表。

第一位表征数字第一位表征数字防护等级简述含义0 无防护电机无专门防护1 防护大于50mm固体电机能防止大面积的人体(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但不能防止故意接触)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2 防护大于12mm固体电机能防止手指或长度不超过80mm的类似物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3 防护大于2.5mm固体电机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或导线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4 防护大于1mm固体电机能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mm的导线或片条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5 防尘电机能防止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进尘量不足以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6 尘密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进入第二位表征数字第二位表征数字防护等级简述含义0 无防护电机无专门防护1 防滴电机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2 15°防滴电机当电机从正常位置向任何方向倾斜15°以内任一角度时,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3 防淋水电机与垂直线成60°角范围内的淋水无有害影响4 防溅水电机承受任何方向的溅水无有害影响5 防喷水电机承受任何方向的喷水无有害影响6 防海浪电机承受猛烈的海浪冲击或强烈喷水时,电机的进水量应不达到有害的程度7 防浸水电机当电机浸如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的时间后,电机的进水量应不达到有害的程度8 潜水电机电机在制造厂规定的条件下能长期潜水。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 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电动机绝缘等级

电动机绝缘等级

电动机绝缘等级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

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

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

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

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

常用的B级绝缘材料有PVC玻璃纤维套管(黄腊管), 6520复合纸, DMD绝缘纸等.DMD绝缘纸.DMD (Dacron®/Mylar®/Dacron®) 全称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箔,是由两层聚酯无纺布中间夹一层绝缘聚酯薄膜复合而成的三层绝缘材料。

(Dacron Mylar 为杜邦公司注册商标)DMD分为有B级和F级两种,B级耐温105度, F级耐温155度。

中国市场上B级为白色,F级产品通常为蓝色或粉色,以示区分。

DMD产品产品在外观上外观以平滑, 无气泡, 折痕者为佳. 适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和衬垫绝缘.电动机温度是指电动机各部分实际发热温度,它对电动机的绝缘材影响很大,温度过高会使绝缘老化缩短电动机寿命,甚至导致绝缘破坏.为使绝缘不致老化和破坏,对电动机绕组等各部分温度作了一不定期的限制,这个温度限制就是电动机的允许温度.公式电动机的各部温度的高低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温升就是电动机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出的数值. θ=T2-T1 式中θ-------温升T1-------实际冷却状态下的绕组温度(即环境温度,室温不允许超过40℃); T2-------发热状态下绕组温度. 温升是指电动机在额定运行状态下,定子绕组的温度高出环境温度的数值(环境温度规定为35℃或40℃以下,如果铭牌上未标出具体数值,则为40℃)电机绝缘等级分类电机变压器常用绝缘材料1、A级绝缘:包括浸渍处理过的棉纱,丝,纸等有机纤维材料以及普通漆包线上的磁漆等,且目前只在变压器上应用,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105℃。

电机温升测试国标

电机温升测试国标

电机温升测试国标电机温升测试国标(GB/T 29521-2013)是我国用于评估电机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电机温升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对于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其效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电机温升测试的意义电机在运行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温度会逐渐升高,可能导致电机过热、短路或烧毁等故障。

为了评估电机的耐热性和保证其可靠性,需要进行温升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判断电机的散热能力、绝缘性能和负载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为电机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电机温升测试的内容和方法1. 温升试验内容:电机温升测试主要涉及电机温度升高、绝缘电阻、外壳温度、冷却方式、负载情况等方面的检测。

2. 温升试验方法:电机运行过程中测量其各部位温度的方法包括接触测温法、非接触测温法等。

其中接触测温法适用于测量电机绕组温度和外壳温度,非接触测温法适用于测量轴承温度等。

同时,还需要测试电机的绝缘电阻和冷却方式,确保电机在各种工作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三、电机温升测试的标准要求1. 温升试验环境:测试环境应符合标准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温升试验条件:测试时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包括负载、冷却方式、电机运行时间等,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同时,还要考虑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电流等参数,以评估其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3. 温升试验结果:通过温升测试,可以得到电机各部位的温度升高情况和绝缘电阻等数据。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电机的热性能、绝缘质量和负载能力,确定其在特定工况下的可靠性。

四、电机温升测试的应用和意义1. 电机制造商可以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温升测试,评估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制造高质量的电机提供科学依据。

2. 用户可以根据电机的温升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电机,并合理安装和使用,以确保电机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运行。

3. 温升测试结果可以为电机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提高电机的效能和寿命,降低能耗和维修成本。

电机绝缘等级与温度对应关系

电机绝缘等级与温度对应关系

绝缘等级与温度对应关系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温度等级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5 125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影响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

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

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最新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精选.pdf

最新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精选.pdf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 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
3:水或雨水从60度角落到外壳上无影响
4:液体由任何方向泼到外壳没有伤害影响
5:用水冲洗无任何伤害
6:可用于船舱内的环境
7:可于短时间内耐浸水(1m)
8:于一定压力下长时间浸水
2、各种等级的防水试验内容
(1)IPX1 方法名称:垂直滴水试验 试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见2.11 试样放置:按试样正常工作位置摆放在以1r/min的旋转样品台上,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 试验条件:滴水量为1 0.5mm/min; 试验持续时间:10min;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分A、E、B、F、H5个等级,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105、120、130、155、180摄氏度。
环境温度为40摄氏度时的允许温升分别为60、75、80、100、125摄氏度。
电动机的允许温升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绝缘材料。
电动机的选择与使用都以不以超过额定温升为原则
防尘等级(第一个X表示)
0:没有保护
1:防止大的固体侵入
2:防止中等大小的固体侵入
3:防止小固体进入侵入
4:防止物体大于1mm的固体进入
5:防止有害的粉尘堆积
6:完全防止粉尘进入
0:没有保护
防水等级(第一个X表示)
1:水滴滴入到外壳无影响
2:当外壳倾斜到15度时,水滴滴入到外壳无影响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依据所用国内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划分的,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100 125

电机绝缘等级国家标准

电机绝缘等级国家标准

电机绝缘等级国家标准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资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容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比照增加的极限。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最高容许温度(℃)十5120130155180绕组温升限值(K)607580十0125功用参看温度(℃)8095十0120145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资料是最为单薄的环节。

绝缘资料分外简略遭到高温的影响而加快老化并损坏。

纷歧样的绝缘资料耐热功用有差异,选用纷歧样绝缘资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才干就有纷歧样。

因而通常的电气设备都规矩其作业的最高温度。

绝缘等级细分咱们依据纷歧样绝缘资料耐受高温的才干对其规矩了7个容许的最高温度,依照温度巨细摆放别离为:Y、A、E、B、F、H和C。

它们的容许作业温度别离为:90、十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

因而,B 级绝缘阐明的是该发电机(电动机)选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

运用者在发电机作业时应当确保不使发电机绝缘资料逾越该温度才干确保发电机正常作业。

1。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机温升测试国标

电机温升测试国标

电机温升测试国标
电机温升测试的国标通常会涉及到电机性能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与电机温升测试相关的国际和中国国家标准:
1.IEC 60034-2-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标准,规定了
电机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温升测试。

2.GB/T 755-2008《电机温升和制冷方法试验方法》:中国国家
标准,规定了电机温升测试的方法和制冷方式的试验方法。

3.GB/T 19972-2005《电机温升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规
定了旋转电机和电器的温升测试方法。

4.GB/T 14711-2009《绕组温度测定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
了绕组温度的测定方法,该标准与电机温升测试密切相关。

请注意,标准的具体版本和适用范围可能已经更新,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查阅最新版本的标准文档。

此外,标准的应用还可能受到特定行业和产品的规定影响,因此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会有额外的标准和要求。

如果你需要确切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的电机测试和认证机构,或者查阅最新的标准文献。

绕组温升限值

绕组温升限值

绕组温升限值
《绕组温升限值》
一、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评定线圈、电机及其它电磁元件的绕组温升限值。

二、定义
1.绕组温升限值:绕组的圈及芯线本身容许的温度上升值,它允许电磁元件工作在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以确保其良好的运行及寿命。

2.绕组标称温度:标准环境下电流对绕组的额定温度。

3.绕组额定温度:连续工作所允许的温度。

三、温升评定
绕组温升限值根据电流关系,可以由以下公式求得:
RΔT=RΔT0+I2/K
式中:
RΔT0:绕组标称温度(°C);
I:绕组电流超过标称电流的增量;
K:绕组散热系数(w/°c 2)
例如,绕组标称温度为55°C,绕组散热系数K=0.3,所产生的绕组温升限值:
RΔT=55+I2/0.3
四、限值
1. 绕组温升限值不得超过绕组额定温度。

2. 除标准齿轮电机外,电磁元件的绕组温升限值不得超过上述
公式的计算值。

3. 标准齿轮电机的绕组温升限值不得超过齿轮电机允许的绕组温升值。

电机绝缘等级

电机绝缘等级
绝缘结构的温度极限与其中各绝缘材料的温度极限可能不直接相关。在绝缘 结构中,绝缘材料的温度极限可能因受到其他组成材料的保护而有所提高, 也可能因材料间不相容而使绝缘结构的温度极限低于各个组成材料的温度极 限。所有这1.3 温度和温升 本标准中列出的温度是指电工产品中绝缘所承受的最高温度,不是电工产品 的允许温升。
电机绝缘等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 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 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
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 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 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 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
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因此已有一种实用的、被世界公认的耐热性分级方法,也就是将电气绝缘的 耐热性划分为若干耐热等级,各耐热等级及所对应的温度值如下:
耐热等级 温度, ℃ Y 90 A 105 E 120 B 130 F 155 H 180 200 200 220 220 250 250 温度超过250℃,则按间隔25℃相应设置耐热等级。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热 等级,但是必须遵从上述对应关系。对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 的设备(如第3.1.5条所述),上述分级方法不一定适用,可能要采用其他的鉴别 分类方法。 在电工产品上标明的耐热等级,通常表示该产品在额定负载和规定的其他条 件下达到预期使用期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因此,在电工产品中,温度最高 处所用绝缘的温度极应该不低于该产品耐热等级所对应的温度(否则见第3.1.2 条)。

电机温升标准

电机温升标准
B 130 40 10 80
F 155 40 10 105
H 180 40 15 125
若超过规定值,如对B级绝缘的电机,温升每增加10度,电机的寿命将降低一半。因此电机的温升试验,准确的测取某个部件的温度,对改进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电机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对电机绕组和其他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目前虽已采用不少先进技术,仍可归纳为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三种基本方法。
电机温升试验
电机中绝缘材料的寿命与运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为保证电机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监视与测量电机绕组、铁心等其他部分的温度。按国家标准规定,不同绝缘等级的电机绕组有不同的允许温升,如下表所示
绝缘等级 绝缘结构需用温度 环境温度 热点温度 温升限值 A 105 40 Nhomakorabea 60
E 120 40 5 75
二、 温度计法
对电机中不能采用电阻法测量的部位,如定子铁心,轴承及冷却介质等,可采用温度计法来测量。
温度计法是用温度计贴附在可接触的表面来测量温度,所测得的温度是被测点的表面温度。为了减小误差,从被测点到温度计的热传导尽可能的良好,将温度计球面部分用绝热材料覆盖,以免周围冷却介质的影响。温度计除包括水银、酒精等膨胀式温度计外,也包括半导体温度计及非埋置的热电耦或电阻温度计。在电机中存在交变磁场的部分,不可采用水银温度计,因为交变磁场在水银中产生涡流会发热,以致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此法所测温度为测点的局部温度。一般检温计应埋置于预计的最热处,对电机的绕组温度,其数目应不少于6个。也可用于监视局部温升状况。
一、 电阻法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电机绕组的电阻值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相应的增加,而且其阻值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定电机绕组的电阻来确定其温度,故称电阻测量法。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電機繞組溫度與溫升的國家規定允許標準大家都知道衡量電機發熱程度是用“溫升”而不是用“溫度”來衡量的,當“溫升”突然增大或超過最高工作溫度時,說明電機已發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給出基本說明。

1 絕緣材料的絕緣等級絕緣材料按耐熱能力分爲Y、A、E、B、F、H、C7個等級,其極限工作溫度分別爲Y級 90℃、A級 105℃、E級 120℃、B級 130℃、F級 155℃、H級 180℃、及C7級 180℃以上。

所謂絕緣材料的極限工作溫度,系指電機在設計預期壽命內,運行時繞組絕緣中最熱點的溫度。

根據經驗,A級材料在105℃、B級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壽命可達10年,但在實際情况下環境溫度和溫升均不會長期達設計值,因此一般壽命在15~20年。

如果運行溫度長期超過材料的極限工作溫度,則絕緣的老化加劇,壽命大大縮短。

所以電機在運行中,溫度是影響繞組使用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溫升溫升是電機與環境的溫度差,是由電機發熱引起的。

運行中的電機鐵芯處在交變磁場中會産生鐵損,繞組通電後會産生銅損,還有其它雜散損耗等。

這些都會使電機溫度升高。

另一方面電機也會散熱。

當發熱與散熱相等時即達到平衡狀態,溫度不再上升而穩定在一個水平上。

當發熱增加或散熱减少時就會破壞平衡, 使溫度繼續上升,擴大溫差,則增加散熱,在另一個較高的溫度下達到新的平衡。

但這時的溫差即溫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說溫升是電機設計及運行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標志著電機的發熱程度,在運行中,如電機溫升突然增大,說明電機有故障,或風道阻塞或負荷太重。

3 溫升與氣溫等因素的關係對于正常運行的電機,理論上在額定負荷下其溫升應與環境溫度的高低無關,但實際上還是受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的。

(1) 當氣溫下降時,正常電機的溫升會稍許减少。

這是因爲繞組電阻R下降,銅耗减少。

溫度每降1℃,R約降0.4%。

(2) 對自冷電機,環境溫度每增10℃,則溫升增加1.5~3℃。

這是因爲繞組銅損隨氣溫上升而增加。

电机绕组温升标准

电机绕组温升标准

电机绕组温升标准一、绝缘等级电机的绝缘等级是决定其温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绝缘等级反映了电机绕组耐热性能,即绝缘材料承受高温的能力。

通常,电机的绝缘等级越高,其允许的温升也就越高。

常见的绝缘等级有A、E、B、F、H等,分别对应不同的耐热能力。

二、运行环境电机的运行环境也会对其温升产生影响。

例如,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运行的电机,其温升可能比在普通环境中运行的电机更高。

此外,海拔高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对电机的温升产生影响。

三、负载情况电机的负载情况也会影响其温升。

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电机的工作电流会增加,导致绕组温升相应升高。

因此,电机的温升与其负载情况密切相关。

四、冷却方式电机的冷却方式对其温升也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风冷和水冷等。

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电机的温升会有所不同。

例如,采用水冷方式的电机,由于水的高比热容和流动性,其温升可能比采用风冷方式的电机低。

五、保护装置电机保护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过热和烧毁。

保护装置包括热继电器、温度开关等,可在电机温度过高时切断电源或发出警报,从而保护电机免受损坏。

六、允许温升电机的允许温升是指电机绕组在正常工作时允许达到的最高温度。

超过这个温度,电机的绝缘材料可能会损坏,导致电机性能下降或损坏。

一般来说,电机的允许温升是根据其绝缘等级和使用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七、温度检测为了及时发现电机的过热问题,需要进行温度检测。

温度检测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等设备来实现。

通过实时监测电机的温度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电机过热或烧毁。

八、维护保养定期维护保养可以有效预防电机过热和损坏。

维护保养包括清洁电机外部灰尘和污垢、检查电机紧固件是否松动、更换磨损的轴承和齿轮等。

此外,定期检查电机的绝缘状况和使用寿命也是保养的重要内容。

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可以保持电机的良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 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
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
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3) 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19℃。

(4) 海拔以1 000 m为标准,每升100 m,温升增加温升极限值的1%。

4 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通常说A级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A级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90℃。

那么,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有何不同?其实,这与测量方法有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数值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1) 温度计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绕组绝缘的局部表面温度。

这个数字平均比绕组绝缘的实际最高温度即“最热点”低15℃左右。

该法最简单,在中、小电机现场应用最广。

(2) 电阻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整个绕组铜线温度的平均值。

该数比实际最高温度按不同的绝缘等级降低5~15℃。

该法是测出导体的冷态及热态电阻,按有关公式算出平均温升。

(3) 埋置温度计试验时将铜或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埋置在绕组、铁心或其它需要测量预期温度最高的部件里。

其测量结果反映出测温元件接触处的温度。

大型电机常采用此法来监视电机的运行温度。

各种测量方法所测量到的温度与实际最高温度都有一定差值,因此需将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减去此差值才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5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
(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

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

(3) 鼠笼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很大,温度较高,一般以不危及邻近绝缘为限。

可预先刷上不可逆变色漆来估计。

6 电机发热故障的排除
当电机温度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或温升超过规定或温升虽然未超过规定,但在低负荷时温升突然增大时,说明电机有故障,其判断和排除方法是:
(1) 在额定负荷下温升未超过温升限度,仅由于环境温度超过40℃,而使电机温度超过最大允许工作温度。

这种现象说明电机本身是正常的。

解决的办法是用人工方法使环境温度下降,如办不到,则必须减负载运行。

(2) 在额定负载下温升超出铭牌规定。

不管什么情况,均属电机有故障,必须停机检查,特别对温升突然变大更要注意。

其外部原因有:电网电压太低或线路压降太大(超过10%),负载太重(超过10%),电机与机械配合不当;内部原因有:单相运行、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定子接地、风扇损坏或未固紧、风道阻塞、轴承损坏,定转子相擦、电机与电缆接头发热(特别是铜铝或铝铝连接)、电机受腐蚀或受潮等。

此外,从理论上讲电机均可正反转,但有些电机的风扇有方向性,如反了,温升会超出许多。

总之,必须针对各种具体情况,排除故障。

★另附补充资料(各绝缘等级材料绕组温升允许值对照表)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 E级B级F级 H级
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