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草塘 优秀教学设计
《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美丽的东北》,详细内容为第三章《可爱的草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草塘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德。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并能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新词的学习。
难点:草塘美景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草塘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美景,引出课题《可爱的草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了解草塘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草塘的美景和物产丰富。
4. 例题讲解:以课文第二段为例,分析作者如何描绘草塘的美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仿写一段描绘草塘美景的文字。
6. 生字新词学习:学习生字,理解新词,并进行运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可爱的草塘》2. 主要内容:草塘美景物产丰富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处你喜欢的自然风光,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新词。
2. 答案示例:我爱家乡的田野,那里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但部分学生在描绘草塘美景时,表达不够丰富,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家乡自然风光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下节课分享,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6篇
《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的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优美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优美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生自定学习目标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内容(让学生说说)2、同学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弄明白哪些问题(作者初到北大荒感觉呆腻了。
后来他的思想感情是否发生了变化?)(想知道可爱的草塘景色怎么优美,物产怎么丰富。
)3、观赏草塘的美丽景色。
出示课件,可爱草塘的美丽景色。
(让学生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二、品读第二做出,欣赏草塘的大与绿。
1、出示草塘的图片,生欣赏①瞧,咱们来到了草塘边上,多么大,多么绿的草塘呀!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呢!②仔细瞧瞧,近处草的颜色与远处草的颜色有什么不同?③风吹草动激起朵朵绿色的浪花,层层浪花,嬉戏着,欢笑着,翻滚着……2、屏幕出示: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茫茫得跟蓝天相接。
①朗读这个片段,体会作者的思想变化。
②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③体会作者的用词适当。
3、让学生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4、品读着这精彩的语句,体会着这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
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让学生说一说)5、背诵精彩的语句。
三、创造性学习学习第三段,了解丰富的物产。
1、自由读第三段,把不理解的内容提出来。
①分组自由读第三段的内容。
②找出不理解的内容。
可爱的草塘教案精选
可爱的草塘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美丽的北大荒》一文,重点学习第三章节《可爱的草塘》。
内容详细描述了北大荒草塘的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大荒草塘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体会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自然风光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北大荒草塘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的景色给你什么感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方法。
(3)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塘的美丽景色。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尝试描写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
5. 互动交流(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可爱的草塘2. 板书内容:(1)北大荒草塘的自然风光(2)描写自然风光的方法(3)写作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爱的自然景观的短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自然之美。
《可爱的草塘》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可爱的草塘》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可爱的草塘》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爱的草塘》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
课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的:课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腻),接着写了草塘的美丽景色(惊喜),然后写了草塘春、冬两季丰富的物产(赞叹),最后通过描写“我”在水泡子里逮鱼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爱上了草塘(爱恋)。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
本课的教学旨在捕捉课文的关键句段及灵动的字词,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品味,读中悟情。
教法学法: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精神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以读代讲、以练代讲、以合作讨论代讲,以图引文、图文结合”。
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联想及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可爱的草塘》教学教案设计
《可爱的草塘》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可爱的草塘》的基本内容,了解草塘的特点和价值。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草塘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描述草塘美丽景色和丰富生物的课文,通过描绘草塘的景色和生物,让学生感受到草塘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2.2 生词和短语草塘、小草、荷叶、青蛙、鱼儿、蝴蝶等。
2.3 句型和语法描述景色的句子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描述动作的句子结构:主语+动词+宾语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草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草塘的美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表达。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上下文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进行口头和书面练习。
3.4 句型和语法学习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描述景色和动作的句子结构,让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练习。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口头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描述草塘的美丽景色和生物,练习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4.2 书面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塘的小作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相应的评价。
5.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口头和书面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法准确性。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草塘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草塘的特点和价值。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草塘中的生物,通过表演展示草塘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6.3 图片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草塘的图片,介绍草塘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生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草塘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草塘的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教案《可爱的草塘》通用
语文教案《可爱的草塘》通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可爱的草塘》,内容涵盖了作者简介、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翻译、问题讨论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塘美景,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塘美景的理解,以及对作者表达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塘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课文朗读(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进行练习。
4. 课文翻译(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翻译,并解释重点句子。
5. 问题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课文中的草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如何描绘草塘美景的?”等。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草塘美景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并熟读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草塘美景。
3. 家长签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塘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翻译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通过问题讨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随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找一找身边的草塘美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描绘。
26可爱的草塘教案教学设计
26可爱的草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可爱的草塘》,使学生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塘的喜爱之情。
难点:通过对草塘景色的描绘,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文《可爱的草塘》2.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相关图片等)3.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可爱的草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质疑:为什么说草塘可爱?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学生自读第一段,了解草塘的位置和特点。
2.教师提问:草塘的位置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三、学习课文第二段1.学生自读第二段,找出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草塘的景色美在哪里,物产有哪些。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生自读第三段,了解作者对草塘的情感。
2.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草塘可爱?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草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三、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草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草塘美景和物产。
3.教师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家园。
五、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塘的作文。
2.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结合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理解草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感受作者对草塘的情感表达。
2024年《可爱的草塘》讲读教案设计
2024年《可爱的草塘》讲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塘的美丽和可爱。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塘的美丽和可爱。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可爱的草塘》2.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学生作业本、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草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草塘给你什么感觉?(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草塘的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草塘为什么可爱?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草塘》,谁能概括一下课文内容?(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师讲解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草塘为什么美丽可爱?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草塘》,谁能说出草塘的美丽和可爱之处?(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模仿课文中的场景,展示草塘的美丽和可爱。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塘的短文。
《可爱的草塘》小学教案设计
《可爱的草塘》小学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草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塘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知道草塘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草塘的兴趣和保护意识1.2 教学内容草塘的定义和特点:草塘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草塘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草塘可以净化水质、保持水源、调节气候、提供栖息地等,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草塘的意识:教育学生认识到草塘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草塘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1.3 教学活动引入草塘的概念,让学生观看草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草塘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视频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草塘生态系统的运作和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草塘和生态环境。
第二章:草塘植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塘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草塘植物的兴趣和认识2.2 教学内容草塘植物的种类:介绍草塘中常见的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等。
草塘植物的特点:讲述草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如耐水性、耐湿性、净化水质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草塘植物的概念,展示草塘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塘植物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草塘中的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
让学生进行植物分类游戏,加深对草塘植物的认识和记忆。
第三章:草塘动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塘中常见的动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草塘动物的兴趣和认识3.2 教学内容草塘动物的种类:介绍草塘中常见的鸟类、昆虫、鱼类和哺乳动物等。
草塘动物的特点:讲述草塘动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如水生动物的呼吸适应、湿地动物的伪装和捕食等。
3.3 教学活动引入草塘动物的概念,展示草塘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塘动物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草塘中的动物种类和行为。
让学生进行动物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对草塘动物的认识和记忆。
第四章:草塘的生态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塘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草塘生态平衡的认识和保护意识4.2 教学内容生态平衡的概念:介绍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可爱的草塘教案范文
可爱的草塘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草塘的生态环境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塘景色的能力;(3)引导学生认识草塘中的动植物种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草塘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利用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草塘的生态环境(1)草塘的分布与特点;(2)草塘的生态作用;(3)草塘中的动植物种类。
2. 草塘的景色描绘(1)观察草塘的图片,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草塘的景色;(2)实地考察草塘,感受草塘的美景;(3)创作草塘景色描绘的短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草塘的生态环境特点;(2)草塘景色的描绘方法。
2. 教学难点:(1)草塘生态作用的阐述;(2)创作草塘景色描绘的短文。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草塘的图片;2. 实地考察地点:附近的草塘;3. 学习材料:有关草塘的资料;4.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塘的美丽景色;(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塘的了解和印象。
2. 探究草塘的生态环境(1)介绍草塘的分布与特点;(2)讲解草塘的生态作用;(3)引导学生认识草塘中的动植物种类。
3. 草塘景色描绘(1)观察草塘的图片,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草塘的景色;(2)实地考察草塘,感受草塘的美景;(3)创作草塘景色描绘的短文。
4. 总结与拓展(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草塘的生态环境特点;(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塘的生态作用;(3)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草塘生态环境的了解和认识;2. 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塘景色的能力;3. 学生对草塘生态作用的掌握;4. 学生创作草塘景色描绘短文的质量。
《可爱的草塘》教案设计
《可爱的草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可爱的草塘》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对草塘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草塘的特点和美丽。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可爱的草塘》的主要内容:描述草塘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描绘作者对草塘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 生词和短语:草塘、翠绿、碧波荡漾、芦苇、野花、湿地、候鸟、生态、美丽、保护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描述草塘的特点和美丽。
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对草塘的感受。
3.2 教学难点: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草塘的特点和美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课文文本:提供课文《可爱的草塘》供学生阅读。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草塘的美丽。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或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2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描述草塘的特点和美丽。
学生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对草塘的感受。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交流。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草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草塘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草塘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6.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可爱的草塘》。
教师提问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描述的草塘景色和作者情感。
《可爱的草塘》的教案设计
《可爱的草塘》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塘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草塘的特点。
(2)运用小组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草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塘的美丽风光。
(2)学生分享对草塘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草塘景象。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草塘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内容第2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草塘的了解。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述的草塘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草塘的生物多样性,了解草塘的生态价值。
3. 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制作草塘生态系统的模型,加深对草塘生态环境的理解。
(2)学生展示制作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草塘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四、教学内容第3课时1. 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草塘的了解。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草塘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草塘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草塘生态环境。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提出保护草塘的建议。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草塘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内容第4课时1. 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草塘的了解。
2024年《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
2024年《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可爱的草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第17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草塘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过程细节:出示草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细节: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生字词学习: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运用。
过程细节: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并进行课堂练习。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过程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并进行仿写练习。
5. 课文结构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
6. 阅读感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草塘的热爱之情。
过程细节: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7. 随堂练习: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过程细节: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可爱的草塘2. 板书内容:生字词、句子解析、课文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仿写课文中的一个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草塘的画。
2. 答案:(1)略。
(2)例:草塘的景色真美,让人陶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草塘图片、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优质教案《可爱的草塘》
小学语文优质教案《可爱的草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可爱的草塘》,主要内容包括草塘的自然风光、草塘中的生物以及人与草塘的和谐共处。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的第三十二页至第三十四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草塘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习观察和描绘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描绘草塘中生物的特点,理解人与草塘的和谐共处。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描绘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塘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塘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草塘的自然风光。
b.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描绘事物的方法。
c. 结合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草塘中生物的特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种草塘生物,用所学方法进行描绘。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人与草塘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草塘》2. 主要内容:a. 草塘的自然风光b. 草塘中的生物c. 人与草塘的和谐共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择一种草塘生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它的特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人与该生物的和谐共处。
2. 答案示例:我选择的草塘生物是蜻蜓。
蜻蜓有着透明的翅膀,飞行速度快,常在水面捕食蚊子、蝇虫等。
在夏天,蜻蜓为我们消灭了许多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应该保护蜻蜓,让它们在草塘中自由翱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绘草塘生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大自然,观察其他生物,用所学方法进行描绘,并将作品分享给同学。
《可爱的草塘》小学教案设计
《可爱的草塘》小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草塘的生态环境和特点,认识草塘中的动植物。
1.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草塘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草塘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可爱的草塘》,了解草塘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生态。
2.2 图片观察展示草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塘的特点和动植物。
2.3 手工制作分组制作草塘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塘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塘的美丽和生态价值。
3.2 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草塘的可爱,理解课文内容。
3.3 观察与描述分组讨论草塘的特点和动植物,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3.4 动手制作分组制作草塘模型,教师巡回指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5 展示与评价各组展示制作完成的草塘模型,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课堂作业完成课文填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2 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画出自己心中的草塘,下节课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收获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科普知识介绍草塘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local grassland ecosystem,亲身体验草塘的美丽和生态价值。
6.3 环保宣传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学生向家人和社区宣传草塘保护的意义。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7.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草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草塘的美丽和生态价值。
《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可爱的草塘》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以及草塘中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塘的美丽和神奇。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对草塘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塘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塘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并对课文内容进行逐段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草塘的热爱。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草塘》2. 主要内容:生字词:草、塘、丰富、神奇、生态环境等。
课文结构:第一段(草塘的美丽)、第二段(草塘的物产)、第三段(草塘的生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仿写一段话,描述你喜欢的自然景观。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2. 答案:(1)见作业本。
(2)例:我喜欢春天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像一块绿色的地毯铺在大地上,微风拂过,仿佛能闻到春天的气息。
(3)见作业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草塘的美丽,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吸收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可爱的草塘》教案设计
《可爱的草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可爱的草塘》的主要内容,了解草塘的特点和价值。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可爱的草塘》的主要内容:介绍草塘的定义、分布和特点。
描述草塘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阐述草塘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词语:草塘、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作用等。
句型:草塘是……、草塘具有……、草塘对于……的重要性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草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草塘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草塘的特点和价值。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可爱的草塘》。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草塘的特点和价值。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教师批改作业,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 学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草塘的小作文,描述草塘的特点和价值。
教师批改作文,给予评价和指导。
5.2 课堂活动:组织一次关于草塘保护的讲座或小组讨论。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志愿者来讲解草塘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可爱的草塘》课文文本6.2 图片素材:草塘的自然风光图片6.3 视频资料:草塘生态环境的视频片段6.4 网络资源:关于草塘保护的资讯和文章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讲解草塘的特点、价值和保护措施7.2 阅读理解法: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草塘的相关知识7.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7.4 案例分析法:分析草塘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提出保护建议第八章:教学步骤8.1 导入新课:展示草塘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塘8.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草塘的相关知识8.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草塘的特点、价值及保护措施8.4 案例分析:分析草塘保护的成功案例,提出保护建议8.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草塘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第九章:课堂练习9.1 练习题:设计关于草塘知识的小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9.3 小组展示:分组进行草塘保护主题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第十章:教学反思10.1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对草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0.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0.3 教学内容拓展:深入了解草塘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第十一章:教学评估11.1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通过课后练习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草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
《可爱的草塘》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可爱的草塘》,主要围绕草塘的美丽风光和生活在草塘的动物们进行描述。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塘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草塘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草塘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草塘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了解草塘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草塘》2. 板书内容:(1)草塘风光(2)生字词(3)修辞手法(4)赞美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家乡美景的文字。
2. 答案:(1)略。
(2)示例:我的家乡位于江南水乡,那里绿树成荫,碧波荡漾。
夏日的午后,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发现家乡的美,学会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可爱的草塘》讲读教案设计
《可爱的草塘》讲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词,理解字词含义。
(3)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草塘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字词含义。
(2)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请举例说明。
2.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草塘的课文《可爱的草塘》,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塘,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二)新课讲授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问:课文描写了草塘的哪些景色?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提问:这些生字的意思是什么?3.深入理解,体会情感。
(1)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草塘的喜爱之情?(2)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草塘的?4.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1)请同学们跟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2)提问:哪些句子你觉得特别优美?5.小结本课。
(1)提问:通过学习《可爱的草塘》,你有什么收获?(三)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仿写句子,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
(四)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课后背诵课文。
2.观察你身边的自然环境,用文字描绘出来。
四、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草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北大荒草塘的可爱和作者感情发生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的感情。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本课生动写景的特点,学习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草塘的可爱,体会“我”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苏杭的美景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自古都倍受人们的称赞,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游览的虽不是人人赞颂的苏杭,却也是别有一番风趣的美丽地方,(草塘的美景图)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荒,走进她那可爱的草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草塘)
2.作者想要展现的是什么样的草塘?(可爱的草塘)(板书:可爱)
3.作者从哪些方面用具体的事例描写了草塘的可爱?(板书: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三、了解草塘,激发情感。
过渡:作者从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草塘的可爱,作者笔下的草塘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索。
1.(草塘图片及“这么大这么美……茫茫的跟蓝天相接”片段),思考:“这草塘有什
么特点?”(板书:大、美)
2.作者是怎样突出草塘的“大”的?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比喻句: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
3.下面这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①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茳茫的跟蓝天相接。
②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美丽的小兴安岭》)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比喻突出草塘大。
)
4.那么草塘的美作者又是怎样突出来呢?比较下面两段话的共同点,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①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②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发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
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
5.引导学生比较,得出:①抓住颜色变化②动态美
①用△划划动态的词,用~~划出颜色的词
②句中的“浪花”指什么?为什么不写“芦苇和蒲草”?
“浪花”指的是芦苇和蒲草,因为作者把草塘比作大海,所以把芦苇和蒲草比成了浪花,这样写更贴切。
6.小结:这就是可爱的草塘,它大得像大海,美在颜色绿,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会欢笑,会翻滚。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描写草塘的这一段呢?(惊喜、赞美)7.指导朗读,生练读(“大”“美”“翠绿”“发光”“翻滚”重读,前一句语速稍快,后一句较慢,整体语气较轻柔)
四、了解丰富的物产,情感逐步递升。
1.过渡:又大又美的草塘让作者赞叹不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大荒的可爱,除此之外,它还有着极为丰富的物产,作者用一句俗语就把它描述出来了,这句俗语是什么呀?
2.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这个谚语非常形象地写出北大荒物产怎么样?(物产丰富)
3.作者是怎么用具体的事例来描写北大荒物产丰富的?
(狍子多、鱼多、野鸡多)
4.虽然来的不是时候,不能瓢舀鱼,但是作者还是体验到了逮鱼的无穷乐趣,我们也紧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我跑到眼前……再往哪儿装呀?”)
这一段话中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出鱼多、逮鱼的乐趣和作者的“贪心不足”?
(“挤挤挨挨”“不住”“不住”“篮子都满了”)
从“挤挤挨挨”感受水泡子的鱼多。
从“不住”“不住”感受逮鱼的乐趣。
从“篮子都满了”看出作者的“贪心不足”。
五、体验河清,感悟情感。
1.过渡:草塘丰富的物产让作者感到惊奇,恋恋不舍,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草塘里的一条小河,我们来看看小河有什么特点?
2.生齐读,思考:小河最突出的特点是——清(板书),课文中哪两个词告诉了我们?(清澈、清凌凌)
3.作者说在清凌凌的河水里,芦苇和蒲草显得更绿,天空显得更蓝,云朵显得更白,这样说是为了突出什么?(突出河水清的特点)三个整齐的分句合在一起,这叫什么句?(排比句)
(引导学生自由读,齐读体会。
)
4.河水这么清,那如果同学们倒映在水里会显得——更精神了!
5.面对这么美这么清的小河,如果是你,想不想捧起清凉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脸呢?作者也跟大家想得一样,但他又犹豫了,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从中大家读懂了什么?
(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草塘爱上了北大荒)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是啊,作者初到北大荒,由于对北大荒不了解而感到“腻”;当他看到又大又美的草塘时,情不自禁地“赞”;当他耳闻目睹草塘的丰富物产时,不由得对草塘产生留“恋”了;当小河的美景呈现在眼前,他已经被深深地陶“醉”了,深深地爱上了草塘,爱上了北大荒。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
3.用一两段话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色。
【板书设计】
(腻)
大
草塘(赞)
美
景色优美
可爱小河清(醉)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