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优质课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共69张PPT)

优质课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共69张PPT)
4.于是惠子恐 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 在这时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讨论寓意
庄子讲鹓雏故事的用 意是什么?
望洋,仰视貌。 望洋兴叹:
成语
“望球兴 叹”“望水兴叹” 属生造。
贻笑大方, 见笑大方: 大方之家。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这里做动词,做宰相 状语后置 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于是 国都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 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 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 栖息 双重否定 不是……不 在这时 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 省略句,省略主语:猫头鹰 吓
关于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 面。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世称“老庄”。 庄子崇尚自然、追求自由, 主张“无为而治”。
惠 子 相 梁 惠子相 xiàng 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 yuān chú 子知之 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 不食,非醴 lǐ 泉不饮。于是鸱 chī 得腐鼠,鹓鶵过之,仰 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h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 tiáo 鱼 出游从 cóng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 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最新整理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课件

【最新整理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课件
惠子相梁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一、庄子其人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 前286),名周,字子休,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 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是一个身处乱世, 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 有志节的知识分子。
二、庄子的思想
三、关于《庄子》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 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 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 中的瑰宝。
1、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或工具书, 疏通文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表达 人物的语气。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相,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止,停止,这里是栖息的意思。)
庄子小故事
庄周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两个大夫
来看望,说,大王将以国事累你。庄周手
把钓竿,头都不回,说:听说楚有个神龟,
死了三千年了,王把它藏在箱子里,放在
庙堂。我请问: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骨得
贵呢?还是愿意活着在浑水里摇摇尾巴呢?
二大夫答:当然愿意活着了。庄周说:那
Hale Waihona Puke 么好,请回吧,我还是在浑水中摇摇尾巴
吧!
——《庄子·秋水》
再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讲了怎样的故事? 2、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吓”字?
“一赫(即“吓”)字,且护且拒。如 见其状,如闻其声,真传神之极笔。结句 径以赫字坐梁相,看得自己身份绝高。孰 为腐鼠?孰为鵷?可想见其胸中寄托。惠子 非真有此事,特庄子寓言以醒世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ppt
2021/8/6 星期五
庄子的生死观庄子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用幽默的口气说:“我死了以后,大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丰厚么!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他说:“老师呀!要那样的话,我们还不是怕乌鸦老鹰把老师吃了么?”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
庄子故事
2021/8/6 星期五
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2021/8/6 星期五
第一阶段:方虚骄而恃气。第二阶段:犹应响影。第三阶段:犹疾视而盛气。第四阶段: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2021/8/6 星期五
“德全”
德才兼备 精神凝寂 聚精会神 修炼成性
A、为人要去掉骄傲盛气,扎扎实实修养自身。
B、遇事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勿急于求成。
仍然 影子
怒目而视
没有反应
精神
转身逃跑
2021/8/6 星期五
合作探究课文
1、纪渻子对斗鸡的观察分为哪几个阶段?2、纪渻子通过对斗鸡的观察训练,认为“几 矣”,文中反映出“几矣”原因的句子应是哪句?3、纪渻子养的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4、文中的“德全”你如何理解?5、你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5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32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5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32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旳语气旳强弱 特点和体现效果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 而发起旳疑问,语气较轻;
•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旳问话旳回答, 用旳是反问旳语气,语气较强。这句 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旳问题,而从背 面相对,收到很好旳体现效果。
• 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 想、性格、气质等方面旳差别。
比较庄子与惠于思想、性格、气质等方 面旳差别.了解庄子旳人生态度。
•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 自己旳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 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 《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 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旳认知态度,重在知识 旳探讨。庄子智辩,重欣赏,对于外界旳认识, 带有欣赏旳态度.将主观旳情意发挥到外物
2.庄子对此旳反应呢?
• 答: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 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 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 欲熏心、薄情寡义旳惠子,给他 讲了一种鹓鶵旳故事,极其辛辣 旳挖苦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 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 旳用意。
3.《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对什么样旳 人进行了辛辣旳嘲讽?
• 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 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旳国相,庄子去探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 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 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 一种鸟,它旳名字叫鸩鹑,你懂得吗?鸩鹑 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 不是竹子旳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旳泉水 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旳老鼠, 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 发出‘吓’旳怒斥声。目前你也想用你旳梁 国来‘吓’我吧?”

【最新整理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课件.ppt

【最新整理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课件.ppt
惠子相梁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一、庄子其人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 前286),名周,字子休,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 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是一个身处乱世, 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 有志节的知识分子。
二、庄子的思想
三、关于《庄子》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为道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典之一。
《庄子》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 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 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 中的瑰宝。
庄子小故事
庄周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两个大夫
来看望,说,大王将以国事累你。庄周手
把钓竿,头都不回,说:听说楚有个神龟,
死了三千年了,王把它藏在箱子里,放在
庙堂。我请问: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骨得
贵呢?还是愿意活着在浑水里摇摇尾巴呢?
二大夫答:当然愿意活着了。庄周说:那
么好,请回吧,我还是在浑水中摇摇尾巴
再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讲了怎样的故事? 2、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吓”字?
“一赫(即“吓”)字,且护且拒。如 见其状,如闻其声,真传神之极笔。结句 径以赫字坐梁相,看得自己身份绝高。孰 为腐鼠?孰为鵷?可想见其胸中寄托。惠子 非真有此事,特庄子寓言以醒世耳。”
吧!
——《庄子·秋水》
1、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或工具书, 疏通文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表达 人物的语气。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相,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诸葛亮除了直言规劝以外,还提到 了先帝殊遇,提到了蜀汉形势的危急, 提到了朝中将士的忠心,有什么作用?
园内有一方清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 为保持塘水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 请你代写一句容易使人接受的话语。(不要 用“禁止”等类似的词语,不超过20字)
闻 以以以 利良 兼
过 人 古 铜 于 药苦 听
修 朝服 孰视之 私 地方 面刺 谤讥 间进 疲弊 秋 殊遇 陟罚臧否 简拔 遗 裨补 痛恨 卑鄙 顾 感激 驱驰 庶竭驽钝 咨诹
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闻 不求闻达于诸候
(扬名)
燕、赵、韩、魏闻之 (听说)
能 徐公何能及君也 先帝称之曰能
(能够) (能干)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以光先帝遗德
(来,表目的)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宜圣开听张,圣以听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不菲宜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塞也。
思考:
在古代帝王是天命神授、唯我独尊 的君主,诸葛亮如此直言规劝,是不 是有悖君臣之礼?
以塞忠谏之路
(以致,表结果)

先帝不以臣卑鄙 悉以咨之
(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拿、用)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皆朝于齐
(到)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谤讥于市朝 受任于败军之际
皆以美于徐公
(在) (比)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向)
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表并列)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表顺接)
则 为为为 行口 则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无为而治的思想
通过纪渻子驯养斗鸡的故事,阐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 治”的理念,即顺应自然、不加干预地让事物按照自身规 律发展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追求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表现
斗鸡最终呆若木鸡却能战无不胜,这告诉人们真正的强大 来源于内在的修养和品质,而非外在的表现和炫耀。
03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重点字词解释和用法举例
填空题
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挖空部分词汇,要求学生 根据上下文填写正确的词 语或短语。
简答题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简要 回答,考查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答案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选择题答案解析
给出每个选项的详细解析,指出 正确选项的依据和错误选项的误 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的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 两则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拓展延伸与跨文化对比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 练习题设计与答案解析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庄子生平与思想体系
生平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 并称“老庄”。
01
02
03
提问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在 故事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问
如何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 为和决策?
提问
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对现 代社会有何启示?
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并分 享各自的观点。
角色扮演
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 过表演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加深对人 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跨文化交流中的寓言故事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寓言故事在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与融合,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交流不仅丰富 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也可能 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 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 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见利忘义。
2.庄子对此有什么反应呢?
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
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
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 的故事,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 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作品简介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
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
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
色彩。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33 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所处的时代正当极其动乱的战国中期,是战 争最为频繁而统治者又最为骄横的时代,当时思想界 又混乱不堪。宋国为殷微子封地,是一个腐朽的领主 制国家,庄子的大半生处于宋王偃时期,而宋王偃又 是战国有名的暴君,最为荒淫无道,残杀成性。诸侯
①游: 游玩,游乐。
②于: 在。 不慌不忙,悠闲 ③从容: 舒缓。 ④是: 这。 ⑤安: 怎么。
⑥子: 你。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 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 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 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 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 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 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 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 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 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 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 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0《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精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0《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精选)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 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 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 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 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庄子》亦称《南华经》, 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 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说理,文笔汪洋恣肆,想谐,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
往:去
或:有人
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固:知本子来矣;子固非鱼,子之不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
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者循:,从既…已说知起吾知之本而:问最我初,的我话题知之濠上云也者。:如”此如此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之:它,指代鱼之乐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0《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0《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

《庄子》亦称《南华经》, 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 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说理,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寓意深远;语 言灵动,气势壮阔;又不乏幽默与诙谐,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
往:去 或:有人
止:栖息 醴泉:甘泉 于:在 hè 鸱:猫头鹰
chī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吓: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以:用
吓:作动词,吓唬
鹓鶵
梧桐 练实 醴泉 高洁的志趣 腐鼠
比 喻
自已 鸱 惠子
讽刺辛辣 尖锐深刻 巧妙贴切 余味不尽
功名利禄
惠子:
醉心于功名富贵 对朋友薄情寡义
庄子:
清高自守 机智幽默
垩:石灰 斲:削,清除。 斤:斧头 宋元君:宋国国君。
慢:通“墁”,涂抹。 运:挥动。 听:任凭。 质:对手。
庄子心境旷达, 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 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 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 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 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 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 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 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 矣。王巾笥而 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 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 “往矣!吾将 曳尾于涂中。” ——《庄子· 秋水》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庄子》故事两则_教学课件ppt课件(精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庄子》故事两则_教学课件ppt课件(精选)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庄子应该这样回答:
庄子:子非我,然知我非鱼,故我非鱼, 固知鱼之乐矣。
我为庄子赢辩论!
讨论明确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表明:
认知的态度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
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
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
思路的对立:
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
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
第三者的心状态。
拓展延伸 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 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 游于濠梁》中,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 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 往还的朋友。惠子真的像《惠子相梁》里那样无耻吗 庄子和惠子的关系究竟怎样?另一则故事可以帮助我 解决这个问题,即“匠石运斤”的故事(出自《庄子 无鬼》)。
《庄子》 故事两则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感受两则故事的趣味性,理解庄子的志趣 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
第一课时
借助工具 疏通文句 分组讨论 教师点播
自读课文 把握文意 取长补短 巩固提高
庄子墓碑
庄子之墓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 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 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 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 《庄子》一书。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共25张PPT)

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共25张PPT)
说:‘我以前砍过,但是, (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 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 人。垩(è ):白灰。漫:涂。(2)匠石: 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 人名,木匠。斫(zhu ó ):砍。(3)斤: 斧。(4)失容:失色。(5)宋元君:宋国 手了,我没有辩论的对象 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 了!”
问题探究
说说惠子和庄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惠子:醉心功名利禄、薄情寡义、
心胸狭小 庄子:清高自守、淡薄功名利禄、 机智幽默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 有趣味。很能体现 《庄子》 散文的艺术特色。请同学 们说说课文有哪些值得赞 赏的地方?
文章的美点

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
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 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2 、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 清高自守。 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 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 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问题探究

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 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 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 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 的效果。
惠 子 相 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这里做动词,做宰相 他 有人 告诉 “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 你 国都 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 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 它的叫做 它 从 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 到 栖息 竹实,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 甘泉,甜美的泉水 在这时 它 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