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
(1)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出自诗人__________的《登快阁》。

(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运用比喻暗示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
(1)小明一心读书,不愿参加课外社会调查活动。

以下选项中适合用以劝说他的是()。

(2分)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下列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汉字字体演变的界限,有时并不是泾渭分明。

在汉字的历史上,大篆和小篆、篆文和隶书都有同时通行的阶段,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者的界限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我们讲字体的发展,只是通过一种字体的典型形态来分析它们的整体差别,很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确定字体产生的准确时间
B.把握字体演变的整个过程
C.区分不同字体的字形变化
D.解释各种字体的演变规律
【答案】
1.(5分)(1)回也不改其乐(2)万里归船弄长笛黄庭坚(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1)(2分)D (2)(3分)A
【解析】
1.此类题目考查的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诗句,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应牢记考纲内规定的古文篇目。

本题中应注意个别易错字。

平时要多记诵古诗词和文言文,熟练掌握。

默写时要注意所给的限制性条件,如诗的题目、词牌名、曲牌名等。

第三句为情景式默写,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报国无门”,题目要求是暗示的句子,自然就得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
使人愁”。

2.A选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题干不符。

B选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与题干不符。

C选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与题干不符。

D选项的意思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也就是说读书不一定只通过“读”,生活中的各种实践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3.此题不难,主要是注意第一段中提到“在汉字的历史上,大篆和小篆、篆文和隶书都有同时通行的阶段,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提到是时间问题,也就表示时间的界定难以确认。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3—7题。

(16分)
杜诗何以为“诗史”
①杜诗何以为“诗史”?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因为杜诗“善写时事”,具有“实录”的特点。

这一解释对杜诗的理解过于简单。

宋人胡宗愈认为杜诗详陈个体经历、抒发主体情志,而读者却可以从诗人的“一人之诗”了解“一代之史”。

这个看法显然更为注重诗人自我记述和主体表达对“诗史”的意义。

问题是:个人化、主观性的“一人之诗”,何以能呈现公共化、客观性的“一代之史”?
②早期的诗论家,在讨论诗人的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时,往往从儒家诗教观“观风知政”的角度来认识。

循此思路,即使是诗人最自然的饥寒之怨和温饱之乐,都具有知其政事之兴衰的意义。

晚唐孟启《本事诗》称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此说认为,杜诗之为诗史既源于对大历史的“推见至隐”,也来自对诗人个体小历史的“毕陈于诗”。

胡宗愈进一步明确指出,杜诗能将诗人的“出处、动佚劳息”“一见于诗”。

详陈个体人生经历,成为诗歌能知“一代之史”的必要前提,这种看法,在宋代十分兴盛的年谱和编年诗文集的编纂中,有很明确的表现。

浅见洋二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文献整理形式所蕴涵的文学观念,指出“对于宋代文人来说,年谱及编年诗文集,一言以蔽之,也可说是一种‘论世知人之学’”;这两种编纂形式,与宋人的“诗史说”有密切的关系,它反映出“时事”和“出处”是“诗史”的两个支撑要素。

③那么,兼具“时事”和“出处”的诗作是否就能被称为“诗史”呢?详陈个体人生出处,蕴涵了展现大历史的可能,但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对诗人本身参与社会历史的深度还是有很高的要求。

诗人不仅要经历丰富,而且在思想上要有深切的社会关怀,有深厚的主体情志。

清人周济曾明确指出,只有“见事多、识理透”的诗人,其感慨寄托,才能成为“后人论世之资”。

宋人认为杜诗深具美刺、比兴的寄托之旨意,而明清时期的论者则进一步将美刺、比兴与史家之褒贬联系在一起,例如钱谦益就认为,堪为诗史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兴亡升降”的“感叹悲愤”。

杜诗有着强烈的感时忧世的情怀,哪怕是书写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也往往在详述出处的基础上,将之置于社会时代的大画卷之下,体现出深切的现实关照,开拓了以“一人之诗”表现“一代之史”的艺术可能,因而被奉为“诗史”的典范。

④对于杜诗精神气局与其“诗史”品质的联系,有关的论者多有论述。

然而,杜诗在艺术上是怎样深入开拓将个体经历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的表现形式的?现有的分析大多失之简略。

观察杜甫为数众多的五古创作,对此可以有新的发现。

杜甫五古创作上承中古五言诗的多种表现传统。

参照《文选》中的分类,中古诗歌有赠答、祖饯、行旅、游览、咏怀、咏史、乐府等众多体例。

如果细致辨析,会发现在五古题材的选择上,“熟精《文选》理”的杜甫有很明显的侧重。

行旅诗是杜甫五古创作中非常突出的一种类型。

通过记述行旅细致地展开自我人生经历与社会时事的图景,是诗人的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

除了入蜀的二十四首纪行诗等典型的行旅体作品,杜甫还将行旅体的格局融入到咏怀、游览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中,例如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在艺术形式上都是咏怀与行旅体的融合。

类似阮籍《咏怀》那种典型的咏怀体创作,在杜集中是比较少见的。

⑤除了行旅诗,杜甫五古中赠答、祖饯诗的比例也很高。

赠答、祖饯是盛唐五古中的常见题材,而杜甫对此有所发展。

他的送别诗不落窠臼
..,很注重表达赠答双方共同的经历体验,不泛诉相思离情。

如《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中,诗人与被送行的高适互诉心曲,议论时事,内容丰富,表达十分具体细腻,抒情因而体现得很深挚。

浦起龙曾经称赞杜甫的赠行诗,认为不作一赠行语,其实杜甫所不屑为的是赠行之套语与模式化的抒情,而善于写具体之情事,有很强的情感交流特征。

这使得诗人的自我表达,可以较多带有外向的、公共性的品质,从而令读者在诗人个体的人生经历、交游行旅之中,更多地读出时代和社会的内容。

⑥五古只是杜甫诗歌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作品,已经生动地体现了杜甫如何将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天下之大历史相联系的努力,让我们明白诗歌并不会仅仅因为记载了某些史实就成为好诗。

杜诗之为“诗史”的渊源,隐藏着“杜甫是如何写诗的”和“杜诗是如何被读的”的双重密码,从一个重要的角度,揭示了中国诗学发展的脉络。

(有删改)
3.如果要为第③段画线部分的说法提供支持,以下选项中最有效的一项是()。

(3分)
A.《咏怀古迹》对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怀才不遇的人生表示深切同情。

B.《月夜》表现安史之乱中家庭离散的痛苦和思念,蕴含对时世清平安定的期盼。

C.《旅夜书怀》写行旅所见,流露出老年多病、功名未就、漂泊无依的感伤心境。

D.《蜀相》称颂蜀汉丞相的雄才大略、忠心报国,惋惜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

4.能依据第④段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杜甫熟知《文选》中各类古诗的体例,并能够活学活用。

B.杜甫对《文选》各类诗的研读有主次之分,突出了重点。

C.阮籍《咏怀》侧重抒写内心怀抱,不涉及社会现实问题。

D.阮籍的《咏怀》内容比较狭窄单一,不及杜诗内涵丰富。

5.第⑤段加点词“窠臼”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第②段接连引用孟启、胡宗愈对杜甫的诗评,有何作用?请联系第⑥段的内容,加以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通过不断质疑发问,逐步揭示了杜诗成为“诗史”的原因,请对其行文思路进行评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3分)B
4.(3分)A
5.(2分)送别诗泛诉离情的套语、模式。

6.(3分)阐述杜诗中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揭示晚唐到宋“诗史说”研究发展的脉络/诗学家对杜诗“诗史”特征认识的深化;证明详陈个体人生经历对“诗史”的支撑作用。

7.(5分)本文先借“一人之诗,何以呈现一代之史”的问题,阐明“时事”和“出处”是诗史两个支撑要素;然后进一步以“兼具‘时事’和‘出处’的诗作是否就能被称为诗史”之问,分析诗史对诗人本身参与社会历史的深度的要求;通过这两个问题,作者梳理了中国诗学对“诗史”认识的发展,然后就现有分析中较为欠缺的“杜诗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进行追问剖析,论述了杜甫对五古行旅、赠答等题材体例的选用和发展,使“杜诗何以为诗史”的原因分析不仅层次清晰,而且更为全面而深入。

【解析】
3.首先看第③段划线句,杜诗是“哪怕书写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也往往在详述出处的基础上,将之置于社会时代的大画卷之下,体现出深切的现实关照”,简而言之,就是个人的遭遇感受也会和社会时代相联系。

A选项是对于历史人物的情感,并非时代。

C选项中虽有个人情感遭遇,却并未联系时代背景。

D选项也是对与历史人物的赞叹和惋惜,并未折射时代背景。

4.本题考查文意推断题型,这类题型的思路就是要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第④段中写到杜诗“五古创作上承中古五言诗的多种表现传统……行旅诗是杜甫五古创作中非常突出的一种类型……杜甫还将行旅体的格局融入到咏怀、游览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中。

”这些描述中可看出“杜甫熟知《文选》中各类古诗的体例,并能够活学活用。

”所以选A。

另外,B选项中说“主次之分”在此段中并未有表述。

C选项,文中只是说“类似阮籍《咏怀》那种典型的咏怀体创作”,并未说到阮籍诗作不涉及现实问题。

D选项,说法太过绝对,于文无据,不可推断。

5.“窠臼”原指“现成格式,老套子(多指文章或其他艺术品)”,而这里,从后文“很注重表达赠答双方共同的经历体验,不泛诉相思离情。

”和“浦起龙曾经称赞杜甫的赠行诗,认为不作一赠行语,其实杜甫所不屑为的是赠行之套语与模式化的抒情。

”这里两句结合到一起,可以看出“窠臼”指的是“泛诉相思离情的套路和模式”。

6.这里考察的是作用题,主要问的是引用诗评的作用,其实也是在分析论据的作用。

首先将诗评的内容进行概括,根据主题辐射原则,因为这是社科文,所以论据诗指向论点的,从首句就可以知道,这段话阐述了“阐述杜诗中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从而在第②段段尾进一步揭示了诗学家对杜诗“诗史”特征认识的深化;证明详陈个体人生经历对“诗史”的支撑作用。

7.首先要搞清楚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分总,还是其他的逻辑关系结构,这是先要做好梳理的。

然后是考察“行文思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干部分比较长,当然也给出了答题的步骤。

“作者通过不断质疑发问,逐步揭示了杜诗成为“诗史”的原因”从题目来说,也告诉了我们,作者的行文思路是由问题来贯穿的,所以可以答出,“作者是通过……问题,阐述了……”题干也提示我们,是逐步揭示了“杜诗成为“诗史”的原因”,所以每一个层次阐述的道理都是一个原因,这样写下去就可以。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11 题。

(15分)
放蜂人之歌
项丽敏
①昨晚又梦到太平湖,梦到湖边的黄檫和山樱开花了,油菜地浮.起一片明黄,蜜蜂倾
巢而出,驮.着阳光的金色粒子在低空飞舞
..。

还梦到一位戴着面罩的放蜂人,在湖边的大树上搭了个树屋。

到处都是暖色调的浓稠阳光,在梦里我同那些蜜蜂一样,被放蜂人的歌谣催眠,
跟在他后面,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走着走着竟然轻飘飘地飞起来。

②但是很快,这个梦就变成灰色调——飞在半空中的我撞进一团乌云,灰蒙蒙什么也看不见。

恐惧从四面袭来,绳索一样捆住我,喊救命,却怎样也喊不出声音。

在拼命的挣扎中醒了过来,回想方才的梦境,觉得那个放蜂人有几分面熟,虽然戴着面罩看不清眉眼。

③十多年前住在太平湖时认识一个放蜂人。

二月末尾放蜂人的帆布帐篷突然出现在湖边的油菜地旁,一同到来的还有放蜂人的妻子、孩子,一只大黄狗和围在地上的一排排木头蜂箱。

从我的窗户就可以看见放蜂人的帐篷,放蜂人的妻子将头发随意挽在脑后,怀里搂着孩子,安静地晒着太阳。

④放蜂人的家在北方,祖孙三代以养蜂为业,放蜂人说他自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到处跑,没有读过书,长大后想改行也不行了,只有接过父亲的蜂箱,长年在野外过着流浪者样的生活。

“等孩子上学就不出来了,自己耽误也就算了,不能再耽误孩子。

现在蜜蜂也不好养,到处都在建楼,蜜源地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找到蜜源地又是打过农药的,蜜蜂采了打农药的花就会死,前年有十多箱蜜蜂就这样没了。


⑤放蜂人离开的时候是春末,也不知道是哪天,当我打开窗户望出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的时候,才发觉帐篷已经不在了。

想起几天前有辆大货车停在帐篷外面,放蜂人一家应该是跟着货车迁徙到别处去了。

⑥如果不是这个梦,我早已忘记了那个放蜂人。

不过我梦里的放蜂人似乎又并不是他。

我梦里的放蜂人是会唱歌的,一首没有歌词的春之歌,可以把全世界的蜜蜂和花朵领着,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歌。

就在我醒来的那刻,耳边还响着歌声。

⑦梦到放蜂人可能跟最近看的一部纪录影片有关。

影片的拍摄地在欧洲的北马其顿。

哈提娜是养蜂女,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与年老的母亲生活在已然成为废墟的村庄里。

⑧哈提娜的养蜂手艺很古老,近于天然,高山岩壁、村庄废弃的石墙、树洞,就是她的养蜂之所。

对她来说,蜜蜂是她除了母亲之外的亲人,需要她看顾照料,也给予她生命和情感的喂养。

哈提娜已经不年轻了,样貌苍老,甚至有些丑陋,不过她的身体还是轻盈的,如同一只野鹿,当她背着蜂笼逆光走在山间,或跪在地上,将蜜蜂放飞在开满花朵的草地,嘴里发出温柔的充满魔力的歌调时,完全就是山野牧神的样子。

和那些蜜蜂、树木、石头一样,哈提娜属于这片山野。

⑨哈提娜在固定的月份收获蜂蜜,她撬开墙洞的石块,看着储满蜜糖的蜂脾——“恩赐,这是上天的恩赐”。

无论蜂巢里的蜂蜜多么丰足,哈提娜遵循祖辈的规矩,只收取一半,留下一半供蜜蜂食用,繁衍它们的族群。

⑩哈提娜很容易就能获得满足和快乐,尤其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甚至比那些孩子更像个孩子,拉着他们的手唱歌跳舞,舞姿有让人感动的笨拙与天真。

那些孩子是在某天随着父母来到这个村子的。

一同涌进村子的还有大群饥饿的牛。

村子的宁静被突然到来的这一家人打破了,尘土和喧闹声四处宣扬。

⑪很显然,这户人家的到来意味着某种入侵。

不过哈提娜似乎并不那么在意,她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之后又喂他们吃蜂蜜,这是她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也是她愿意与邻居分享的东西。

当邻居向她讨教养蜂技艺时,她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

⑫邻居很快用车子拖来了蜂箱,在与哈提娜一墙之隔的空地饲养起蜜蜂。

起先他们还能依照哈提娜所说的“取一半留一半”的规矩,但没多久邻居就抛开了这个规矩,他们有那么多孩子要喂养,这就使得他们觉得拥有的始终不够,还需要更多。

⑬邻居饲养的蜜蜂在失去食物后开始大量减少,哈提娜的蜜蜂也跟着遭殃,被邻居家前来夺食的蜜蜂攻击、咬死。

哈提娜再也没有地方放飞她的蜜蜂,草木来不及生长就被牛群啃食,村庄和周围的山野变得更为荒凉。

当哈提娜在应该收取蜂蜜的月份撬开岩壁石块时,没有像从前那样看见里面挂满蜂蜜的蜂脾,她原本宁静自足的生活被击溃了。

⑭这部名叫《蜜蜂之地》的纪录片拍摄了三年之久。

在这三年里,哈提娜失去了她的蜜蜂,后来又失去了她的母亲。

哈提娜的母亲半失明,长年卧在靠窗的窄床上。

纪录片里有很多母女的对话,那些随意说出来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话,听起来又温暖又心酸。

当哈提娜问母亲“你能想象春天来的时候吗?”母亲说:“有春天吗?我已经历了太多冬天。


⑮母亲去世之后,村子里就剩下哈提娜一个人了——那户有着众多孩子的邻居也走了。

⑯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蜜蜂是否还会回到哈提娜身边——应该还会回来的,在村子恢复了宁静、春天来临、草木又生长起来的时候。

8.赏析第①段加点词“浮”“驮”“飞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⑧段画线部分是如何塑造哈提娜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为何要以梦境入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4分)“浮”描绘远眺油菜花盛开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地刻画出其面积之广、花瓣之轻柔、色调之轻盈。

“驮”“飞舞”将蜜蜂拟人化,既形象地表现出阳光撒射蜂群时光芒的璀璨,又生动地表现出蜜蜂在阳光下自在飞翔的生命活力。

阳光、蜂群与花海,共同构建出一幅自然和谐、诗意盎然的梦幻景象。

9.(3分)欲扬先抑,以苍老丑陋样貌反衬哈提娜身处自然温柔圣洁的形象;以野鹿的比喻,生动地刻画出她行走于山间的轻盈体态;以“背”“跪”“放飞”等一系列动词描绘山野放蜂的动作,古老而天然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哈提娜的纯真质朴、热爱自然。

10.(4分)引出标题中的“放蜂人之歌”,以梦境的形式对理想中的自然生活进行诗意化的展现,增添抒情意味;以梦为线索,引出并勾连起两个放蜂人的故事;梦中的“乌云”等充满隐喻,暗示现实中放蜂人的黯淡命运,引发读者的关切。

11.(4分)答案示例:本文讲述了两个当代放蜂人的故事,既有对融于自然、充满诗意的生活方式的讴歌,又有对放蜂这种古老而天然的生活方式普遍难以为继的忧虑,更有对未来
维持生态平衡、恢复自然宁静生活的深切期盼,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和产业发展中,人们往往为利益所驱,主动或被动地远离自然,失去心灵的宁静自足。

本文使我们对急功近利的生活追求有所反思,鼓舞读者即使现实不如人意,依然可以怀抱对大自然“春之歌”的纯净追求和温暖希冀。

【解析】
8.这题考察的赏析,也即对于词语的鉴赏,这类题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从手法或者语言特色入手,例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叠词、拟声词等等。

然后再对其效果进行界定,将字词带入,得出描绘的景象或者形象,最后得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9.这题题干问到“如何塑造形象”,表面上看是人物形象的题型,实则考察的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是赏析题。

所以从手法入手,写到哈提娜虽然外貌不好看,但是在山间草地上确实灵活自如温柔的,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其次,还说到“如同一只野鹿“,这是比喻的修辞,也说明其轻盈、活泼。

而后是用了一系列动词:背”“跪”“放飞”等也同时是表现其质朴、自然、纯真的形象。

10.这题考察的是“作者为何要以梦境入笔?”这是一个作用题,也就是以梦境入笔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再加上效果来进行分析。

从内容来说,就是写出了什么内容,想要表达的情感主旨是什么。

这题来看以梦境来写,写出的是梦里的一派美好场景,也是对于现实中不如意进行暗示,从而引发读者的深思。

从结构上来说,与标题是呼应的,其次,以梦境为开端,又写了两个梦境来引发后文的主要事件,所以梦境也就成为了线索,串联了两个故事。

最后再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从梦境入手,更有诗意化,更利于抒情。

11.本题为评析题,此类题型的做法是“先析再评”。

分析就是“本文通过写了......故事,抒发了......的情感”,之后再对这类情感/道理/启示进行评价,即“这对我们起到了启示/警示/鼓励......的作用,我们要怎么做”。

结合这篇文章来说,主要写的是两个放蜂人的故事,但是放蜂人自然、充满诗意的生活却被打破,也就引起了作者/读者的深思,会忧虑之后的发展走向,而在结尾,却又表现了对未来维持生态平衡、恢复自然宁静生活的深切期盼。

结合现代社会来说,就是现代化进程对于人的影响,评价的时候需要写到我们之后应该怎么做。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4 题。

(8 分)
羌村①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①《羌村》:公元 757 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险些获罪,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北)探家时所作。

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1分)
A.《乐府诗选》
B.《古诗菁华》
C.《诗余选集》
D.《律诗集粹》
13.对画线部分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峥嵘赤云西”以满天的灿红云霞反衬归家的喜庆。

B.“日脚下平地”写落日的下沉移动,烘托归心之迫。

C.“柴门鸟雀噪”衬托家人守门等待归客的急切不安。

D.写景角度由下而上,由远而近,荒村晚景,历历在目。

14.这首诗歌写个人归家的小场景而不乏“诗史”意味,请对此加以赏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1分)B
13.(2分)B
14.(5分)答案示例:这首诗除了个人归家团聚的欣喜,更写出了真挚浓厚、悲凉凄苦的乱世离情,表现出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

开篇写景,“柴门鸟雀噪”等具有特征性的乡村黄昏景色折射出兵荒马乱年月的萧索与荒芜。

家人远隔千里,信息不通,飘零离散,朝不保夕,以至于初见时“怪我在”“惊”,不敢信,不敢认。

反常的情态,曲折反映出那个非常时代的影子:“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偶然”二字含有对朝堂、对社会、对乱世人生命运的无限感慨。

邻里围观“感叹亦歔欷”,使这种乱世患难的遭际和慨叹不再局限于杜甫一家一户的范围,团聚的场景勾起乡人们普遍的伤痛,也勾起同情与共鸣。

短短数语,富于人情味,而又含蓄蕴藉。

【解析】
12.本题考考生把握诗歌体裁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目要求“出版社淮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然后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本题中《羌村》,从句数来说有12句,所以从体裁上来讲是一首律诗。

因此答案是B。

13.“峥嵘”二句:是未到时的远望。

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高空云阵压来,气氛严峻。

赤云,夕阳映照,满天红云。

日脚,指透过云缝照射下来的光柱,像是太阳的脚。

古人不知地转,以为太阳在走,故有“日脚”的说法。

“柴门”二句:因有人来,故宿鸟惊喧。

杜甫是走回来的,所谓“白头拾遗徒步归”,他曾向一个官员借马,没借到。

柴门,一作“柴间”。

归客,一作“客子”。

千里至,夸张形容辛苦远归,实际不足五百里。

这三字,辛酸中包含着喜悦。

“妻孥”二句:杜甫的妻这时以前虽已接到杜甫的信,明知未死,但对于他的突然出现,仍不免惊疑,只是发愣,所以说“怪我在”。

下句说,惊魂既定,心情复常,方信是真,一时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惊定,一作“惊走”。

所以得出B选项最为准确。

14.从题干可知,我们要赏析的部分是其“写个人归家的小场景而不乏“诗史”意味”这种写法。

通俗来说,也就是全诗再写回家的场景中,却能折射时代的特征或者历史大背景的痕迹。

首先,用总述的语句回答题干的问题,即“这首诗除了个人归家团聚的欣喜,更写出了真挚浓厚、悲凉凄苦的乱世离情,表现出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

”然后再逐句分析个人情感和时代折射的部分,还要注意因为其为鉴赏题,所以分析的时候,要将语言特色的部分进行梳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20 题。

(19分)
①宗测字敬微,宋征士炳孙也。

测少静退,不乐人间。

州举秀才、主簿,不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