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压铸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压铸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压铸模具课程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学期2010-2011机电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11年1月10日压铸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铸件图(毛坯)铸件材料:生产批量:4万件设计要求:1、按设计指导书要求完成压铸模具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

2、编写设计说明书。

3.将说明书和图样装订成册。

1、对制品成型材料的分析:本制品的材料为铝合金。

其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04mm 左右,尺寸精度高,变形小,具有优异的力学综合性能。

但因为铝合金有很强的亲和力,易粘膜,应在冷室压铸机上压铸。

制品的精度为IT8。

2、压铸机的选择:由计算可知所选用的压铸机为:J116E型卧式冷室压铸机。

(1)合模力:630KN(2)动模座板尺寸:325*320mm(3)模具厚度:150~350mm(4)动模座板行程:240mm(5)顶出行程:60mm(6)压射力:90KN(7)压室直径:35~40mm(8)一次金属注入量:0.5KG(9)压实压力:57~94MPa(10)压射行程:282mm(11)机器外形尺寸:3970*1050*2100mm3、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选在制品外型尺寸最大之处即制品的直径大端。

在此分型,一便于开模后留在动模;二能确保制品的外观质量;三是使加工、修配、更换都很方便,降低模具制造的难度,从而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4、成型尺寸的计算:(1)型腔径向成型尺寸计算:型腔的径向尺寸,是趋于变大的尺寸。

为了延长其寿命,应将其尺寸适当做小一点。

所以,根据经验减去制品公差(δ)的3/4计算公式:L M={L S(1+Scp)-3/4(Δ)}+(δ)(2)型腔深度成型尺寸计算:型腔的深度成型尺寸,也是趋于变大的尺寸。

为了延长其寿命,叶应将其尺寸适当做小一点。

所以,根据经验减去制品公差(δ)的2/3计算公式:H M={H S(1+Scp)-2/3(Δ)} +(δ)(3)型芯径向成型尺寸计算:型芯的径向尺寸,是趋于变小的尺寸。

铝合金铸造模具工艺设计参数手册

铝合金铸造模具工艺设计参数手册

铝合金铸造模具工艺设计参数手册本文由全球铝业网 () 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十分感谢!铝合金铸造模具 (根据GB/T 15114-1994)的技术要求:1)化学成分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5114-1994的规定。

2)力学性能①当采用铸造模具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5114-1994规定②当采用铸造模具本体检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铸造模具尺寸①铸造模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②铸造模具的尺寸公差应按GB/T 6414-1999的规定执行。

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③铸造模具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可参照表5;其标注方法按GB/T 15114-1994的规定。

④铸造模具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待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4)铸造模具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 15114-1994的规定执行。

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余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5)表面质量①铸造模具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 15114-1994的规定。

②铸造模具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③铸造模具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

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标准相一致。

④铸造模具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

但允许留有痕迹。

⑤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否则图样上应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⑥铸造模具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铝合金壳体压铸模具设计

铝合金壳体压铸模具设计

铝合金壳体压铸模具设计摘要:关键词:压铸模具;三维设计;UG;工艺设计1铝合金后壳闷盖压铸件结构与工艺分析1.1压铸件结构从图1中可看出,该后壳闷盖铸件结构比较简单,铸件壁厚基本均匀,存在两个铸出孔,但是因为铸出孔的壁略厚,热节很容易出现,该压铸件整体壁厚较为均匀,壁厚选择时应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压铸件结构、材料性能以及所设计的压铸工艺等,只有采用薄壁或者均匀的壁厚才能要符合各个方面的需求。

1.2铸件外侧边缘的最小壁厚良好的铸件成形条件,要求保持一定的外侧边缘壁厚,边缘壁厚s与深度h的关系为s≥(1/4~1/3)hmm。

当h<4.5mm时,则s≥1.5mm。

1.3压铸材料该压铸件材质为压铸铝合金,其牌号为YZAlSi9Cu4,抗拉强度为240MPa,布氏硬度85HBS,平均收缩率为0.6%。

所选合金引起铸造性能良好,特别适合于压铸。

1.4铸造圆角半径为了使金属液流动更流畅,且很容易气体排出,结构中设计使用铸造圆角,且利用圆角来替代结构锐角还可以避免产生裂纹。

所设计的结构圆角的半径值取决于结构壁厚值,范围一般为0.5~1mm。

1.5脱模斜度选取脱模斜度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铸件几何形状(深度、壁厚、型腔或型芯表面)、粗糙度、加工纹路方向等。

考量上述各因素,所设计铸件的壳体脱模斜度:外表面的α=30′,而其内表面的β=1°。

2压铸工艺参数设计2.1压铸机选择选择压铸机必须先确定锁模力。

锁模力作用有二:一个是用来平衡反压力,以达到锁紧分型面的目的;一个是用来阻止飞溅的金属液,以达到获得目标尺寸精度的目的。

设计的铸件不存在分胀型力,因为此模具是没有侧抽芯的(压铸件无侧孔与侧凹)。

因此F 锁≥KF主=1.25×1288.352=1610.44kN根据上述计算得到锁模力的值还有铸件重量,根据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压铸机选择,最后选用机型为:卧式冷室压铸机(2500kN)———J1125型,主要参数:①最大金属浇注量———3.2Kg,②模具厚度———250~650mm,③动模座板行程———400mm,④压射力———143~280kN。

压铸模具说明书

压铸模具说明书

压铸模具说明书(总1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压铸模具说明书1307-YJ-799-A
目录
1、模具概述
2、毛坯机加工余量示意图此零件向客户提供压铸件,不做机加工
3、模穴编号示意图
此零件一出一,未刻模穴号,滑块编号如下图:
4、模具镶针编号图
镶针图档请看维响中最终的档案
5、模具备件清单
6、顶针编号表
7、顶针高度表
编号直径高度高度公差备注
A15+0
B16-8+/
B26-8+/
B36+0
B46+0
B56+0
B66+0
B76+0
B86+0
B96+0
B106+0
B1160+/
B1260+/
D18-10+/
X27+0可换刻字镶针
注:高度以分型面为基准,高出为正,低下为负。

8、模具水路图动模水路如下图:
注:点水1,2铜管高50
定模水路图如下图
9、一模多款产品对照表
此产品目前共六款,通过更换顶针X2,滑块,及滑块镶针C2/3实现,具体对照表如下:
10、装模注意事项及其他
此模具在280T上旋转吊装
此模具在350T上旋转吊装
11、喷雾示意图动定模喷雾示意图
定模喷雾示意图
11。

压铸模具设计和制造手册

压铸模具设计和制造手册

模具分类与条款Awintech 已向客户建立了三类压铸模具,这三类压铸模具为原型模具、预生产模具和生产模具。

生产模具使用在与全能力生产的有关方面,它符合本手册中提到的标准压铸设计和制造。

其模具寿命与常规模具非常相似。

数量达到20,000 件以上则适合于这类模具。

上内模和滑阀面是用优质的H13 级钢制成的。

预生产模具使用在这些方面,如客户需要生产有限的超越产品寿命的的零件。

用铝压铸的这种模具能持续达到近20,000 射出。

铸造时使用锌或镁都将延长其使用寿命。

原型模具则使用在这些方面,当客户只要求用380 铝生产非常有限数量,仅达到500 件这样的零件。

此类模具寿命会比用其它合金制成的模具寿命要长一些。

在本手册以后章节中会提到与设计和制造有关的特定模具条款。

最值得一提是在每一类模具中为客户制造合格的压铸产品的生产性能作为最首要的目标。

如果模具生产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则毫无价值。

我们尝试详细说明一下品质标准,在这三类模具中每一个品质标准都要向客户提供。

另外,我们也在努力确保他们对每一类模具生产的铸件质量有所了解。

与Awintech 作生意Awintech 的目标就是向客户提供符合预期要求并交付及时的高品质模具。

本手册中我们详细说明向客户提供的模具标准。

不过,如果有任何关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铸造模,电极、CNC 程序、设计、计算机程序、模板以及与该工作有关的需采购的所有东西都是Awintech 所具备的。

它们应由模具制造商保留或根据客户要求提供给我们。

以下是模具加工付款条件:随订购单先预付50%模具加工费,模具加工完成后再付40%,最后模具样品合格后再付10%。

备注:以上条件需双方共同达成一致,否则无效。

目录1.0.0 模具分类与条款1.1.0 与Awintech 作生意1.2.0 总体步骤与规格1.3.0 胚模规格1.4.0 料表1.5.0 上内模1.6.0 公模滑块零件1.7.0 拉圾钉1.8.0 顶出系统1.9.0 加热与冷却2.0.0 胚模零件2.1.0 液压汽缸筒和接近开关2.2.0 合金工具钢的热处理2.3.0 合金工具钢表面处理2.4.0 焊接2.5.0 金属进料与真空系统2.6.0 文档资料与证明2.7.0 压铸冲模设计和制造总指南和专用指南设计检测表模具加工检测表Awintech 模具改善表Awintech 模具检测规划报告拉极钉概要热电偶安装设计压铸机台板布局真空安装规格1.2.0 总体步骤与规格1、Awintech 会向模具供应商提供最新的客户产品印刷物或资料库用以询价,模具设计和制造。

UG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

UG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

UG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文档编号:UG-001日期:[日期]项目名称:UG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UG压铸模具设计的详细说明和指导。

该设计说明书包含以下主要内容:模具设计目的、制造要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装配要求和测试要求。

2.模具设计目的本次UG压铸模具设计旨在制作适用于[产品名称]的模具,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设计规范。

该模具将用于生产高质量、精准的[产品名称]。

3.制造要求3.1 尺寸精度:模具零件的尺寸精确到[精度要求]。

3.2 表面粗糙度: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符合[表面要求]。

3.3 使用寿命:模具的设计寿命为[使用寿命]。

4.结构设计4.1 核心与腔体设计:模具将采用两种零件,包括核心和腔体。

核心和腔体的材料为[材料类型],尺寸为[核心和腔体尺寸]。

4.2 引导系统设计:模具将配备合适的引导系统,以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精度。

4.3 固定和定位设计:模具将配备适当的固定和定位系统,以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5.材料选择5.1 核心和腔体材料:核心和腔体的材料将选用[材料名称],以满足产品的特定要求。

5.2 模具基座材料:模具基座将选用[材料名称],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6.工艺流程6.1 制造过程:该模具的制造过程将包括以下步骤:材料准备、加工零件、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和调试。

6.2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将包括以下步骤:铣削、车削、线切割、钻孔、磨削等。

7.质量控制7.1 检验标准:模具将根据[检验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7.2 检验方法:模具将通过[检验方法]进行质量检验。

7.3 产品检验:通过对[产品名称]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指定要求。

8.装配要求8.1 模具装配:模具将按照装配图纸进行装配。

8.2 装配检查:装配完成后,将进行装配检查,确保模具的正确安装和功能正常。

9.测试要求9.1 试模测试:模具将进行试模测试,以确保模具的性能和质量满足要求。

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

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5 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题目: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的设计子题: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所在系(教研室):机电与信息工程系下达日期:2014年7月4日完成日期:2015年5月8日摘要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

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

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本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了解压铸模具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一款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构建了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组成结构的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运行效果好,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词: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型腔;效率;模具AbstractThe environment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ndustries affected by other countries advance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enterprises and brand spread to more and more Chinese has become an opportunity. Cap pressing machine in industry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have been working with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narrow the ga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In the new market demand, update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The production of pipe pressing mach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the market,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leeves of large low cost pressing speci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automatic assembly, the assembly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There is a large pipe equipment on equipment safety index has strict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In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enterprises,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so as to reduce the noise pollution caused by vibration or improper operation of equipment phenomenon and manufacturing of domestic pipe pressing equipment with global appeal, economic,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theme consistent. Increase and production pipe pressing equipment of new energy saving.Key word:pneumatic manipulator;cylinder;pneumatic loop;Fout degrees of freedom.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 模具介绍 (4)1.2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

序言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行业。

现代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有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技术上要求产品的质量严格符合图样设计要求;二是经济上要求产品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即将单件产品的加工工时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最少的能耗达到产品结构的特性和使用要求。

模具因其设计的多样化。

成形产品的再现性和质量的可控制性,使其在现代成形方法中,在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生效益。

降低能耗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采用模具成形技术生产零部件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许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特别是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和航天工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和模具制造水平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中许多行业的发展。

压铸是压力铸造的简称。

压力铸造是将熔融的合金液注入压铸机的压室中,压室中的压射冲头以高压、高速将其充填入金属模具的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凝固成形为金属零件的一种方法。

铸造是一门科学技术,也是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金属成形工艺,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标志一个民族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记载者。

第一章压铸设计的特点压力铸造的主要成形工艺特征是液态金属以高压、高速充填金属模具的型腔,并且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和成形,因此压铸成形过程中金属液流动的状态将会影响到压铸件的质量。

同时,针对压铸的工艺特点,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对压铸件质量的影响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压铸机是压力铸造的基本设备,压铸的过程是通过压铸机实现的。

压铸机一般可分为热压室压铸机和冷压室压铸机两大类,本次设计使用的是冷压室压铸机。

冷压室压铸机的压室与熔化合金的坩埚是分开的,压铸时,需要从熔化炉的坩埚内盛取金属液注入压室后再进行压铸。

按照压铸模与压室的相对位置,冷压室压铸机又可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立式三种形式。

本次设计选用的是卧式压铸机。

ASSAB,8407及QRO-90用于铝合金压铸模及部件的使用技术说明书

ASSAB,8407及QRO-90用于铝合金压铸模及部件的使用技术说明书

ASSAB,8407及QRO-90用于铝合金压铸模及部件的使用技术说明书一.设计:1.型腔模壁厚应>50mm,型腔深度:壁厚=1:2.2.型腔内转角半径应>1mm3.冷却水道至型腔表面及转角位的距离分别>25mm及50mm.4.浇口对面与附近(<50mm)不应有型芯,镶件和型腔壁.5.浇道的设计应使金属流动顺畅,引起的紊流会加剧侵蚀.二.加工:1.粗加工后应进行去应力处理:650℃烧透后保温2小时,炉冷至550℃后空冷.粗加工后调质处理的,应采用淬火油冷至400℃左右出油空冷.2.电火花加工应选择合理参数,避免“打火”,加工速度不宜太快,精加工应逐步减小电流值,采用高频率参数进行精加工.3.电火花后磨削或抛光去除表面硬化层(0.01~0.04mm取决于所用电流及脉冲宽度大小)4.以比回火温度低25℃的温度回火,加工前为退火状态的模具可在650℃去应力,烧透后保温半小时,炉冷至550℃后空冷.5.安排电火花加工在淬火之前的模具,电火花加工之后应使用磨削或抛光去除电火花加工层,并进行去应力处理,随后进行淬火处理.6.型面不宜抛得太光亮,这样才有利于润滑剂的均匀附着.三.热处理:1.各部件硬度的选择2.根据模具大小形状复杂程度及留有加工余量的多少选择1~3次分级预热.3.预热保温时间:选用二次预热时,建议保温时间如下:(D-模件厚度:单位mm)第一次:650℃左右,1.5-2D(分钟):第二次:850℃左右,1D(分钟):4.淬火温度:除了形状简单的小模具,普通的芯棒,小尺寸型芯与固定镶件的淬火加热温度为1050℃以外,一般的模具均应选用1020℃5.淬火保温时间:盐炉除外,以烧透以后开始计算,45±15分钟(小模取下限,大模取上限),对于不便于观察烧透的炉型,可按0.8-1D(分钟)计算(不适用于太小的模具).6.淬火冷却速度:在变形量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快冷,并尽量采用350℃一次分级,或550℃及220℃二次分级,分级后静止气体冷却至70-100℃(视模具大小与复杂程度)后立即回火.7.回火升温不宜太快,特别是第一次回火及使用盐浴时,回火保温时间应在模具内外温度均一后起计保温2-3小时以上,并必须在第一次回火冷至室温时再回火第二次.8.淬火回火后须经软氮化处理,软氮化层深度应<0.2mm,化合物层深度应控制0.005mm左右.四.压铸操作:1.试模前一定要将模具预热,不能冷模试模.2.压铸前须以正确均匀的方式将型腔模各个部位预热到250-300℃3.批量试模以后以及正常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去应力处理.去应力处理的间隔视模具大小,复杂程度而定,一般在批量生产以后以及正常生产第1000模次,第4000模次,第8000模次后,再以后每隔5000模次(铸件重量小于0.5kg,每隔10000模次重复去应力处理,工艺为在比回火温度低25℃的温度下保温二小时.(模具到温度后起计)4.应在模具去应力处理前进行表面清理.5.在得到合格压铸产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的压铸温度以及尽量短的最高温度保持时间.6.不要使用太高的压铸速度,以免模面上的润滑剂被冲走.7.为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压铸应保持连续生产,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必须停机时须合模并适当调小冷水流量,较长时间停机时,模具应进行去应力处理后于炉内缓冷.最低限度应合模后关断冷却水缓冷.8.冷却水应保持40~50℃,水温可通过水量的改变来调整.9.冷却系统的水不能因水管爆裂或连接不良等原因而流到模面上.10.整个压铸程序中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整个压铸模面各个部位受到均匀的压力:*各部件的接触面应均匀接触,不能有部位未接触而悬空.*模具装配前彻底清理,不应有切削毛刺等.*均匀预热,防止不匀造成各个部位膨胀不同.*开模顶出铸件后,以正确的方式清除分模面上残留的金属.*避免由于压铸机调试不当而使模具各个部位压力不匀的情况.11.喷润滑剂的时间适当,喷得要均匀,喷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表面模温降得过低,使龟裂早期出现12.模具维修后,如局部的氮化层去除后,应重新进行氮化或氧化处理.13.在压铸过程中密切注意模具表面是否有裂纹或龟裂出现.五.补焊:1.将裂纹或轻微龟裂的模具先进行去应力处理,补焊处的氮化层应去除2.将裂纹或龟裂部位的金属加工至用探伤仪测定无裂纹,且将裂纹底部加工成顶角半径大于6mm的“U”型槽,并清洗干净后预热至350℃(模具温度)以上。

压铸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压铸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压铸合金与压铸件的设计 ................................................................................................1.1 压铸合金 .............................................................................................................................1.1.1 工件的材料性能 ......................................................................................................1.1.2工件注意事项 ...........................................................................................................1.2 压铸件的设计 .....................................................................................................................1.2.1 铸孔的设计 ..............................................................................................................1.2.2 脱模斜度的设计 ......................................................................................................1.2.3 齿轮的设计 .............................................................................................................. 第二章压铸机的选用与压铸工艺 ..................................................................................................2.1 压铸机的分类和特点 .........................................................................................................2.1.1 压铸机的分类 ..........................................................................................................2.1.2 压铸机的特点 ..........................................................................................................2.2 压铸机的型号及主要参数 .................................................................................................2.3 压铸机的选用 ...................................................................................................................2.3.1 压铸机的基本参数选择 ..........................................................................................2.3.2 计算压铸机的锁模力 ............................................................................................2.3.3 压室容量的校核 ....................................................................................................2.4 压铸工艺 ...........................................................................................................................2.4.1 压射压力的选择 ......................................................................................................2.4.2 充填速度的选择 ......................................................................................................2.4.3 压铸时间的选择 ...................................................................................................... 第三章分型面、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设计 ..................................................................................3.1 压铸模的结构组成 .............................................................................................................3.2 分型面的设计 .....................................................................................................................3.2.1 分型面的类型 ..........................................................................................................3.2.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3.2.3 浇注系统设计 ..........................................................................................................3.2.4 溢流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第四章成型零件与模架设计 ..........................................................................................................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4.2 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的计算 .............................................................................................4.3 模架的设计 .........................................................................................................................4.4 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该模具不采用加热冷却系统,略) .........................................第五章抽芯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翻译) ...................................................................................................................摘要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脚步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越来越认识到产品食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压铸件模具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5.3。

16目录一。

设计前准备工作 (1)1。

压铸工艺分析: (1)2.零件初步分析 (1)3.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二。

压铸件工艺分析 (2)1.压铸合金工艺分析: (2)2.压铸件工艺分析: (2)3.分型面的选择: (2)三.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设计 (3)1.浇注系统的设计: (3)2。

溢流排气系统的设计: (3)四。

压铸机的选择 (4)1.压铸机的种类和特点 (4)2。

选定压射比压 (5)3.确定型腔数目及布置形式 (5)4。

确定模具分型面上铸件的总投影面积 (6)5.计算锁模力: (6)五。

压铸模的结构设计 (7)1。

成型零件设计 (7)2。

结构零件设计 (10)3、各零件采用材料要求 (15)4、螺钉选用 (16)六、压铸模的整体结构 (16)1、压铸模的技术要求 (16)2、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17)七、校核模具与压铸机的有关尺寸 (18)1、锁模力的校核 (18)2、铸件最大投影面积校核 (18)3、压室容量校核 (18)4、模具厚度的校核 (18)5、开模行程的校核 (18)八、参考文献: (19)一。

设计前准备工作1。

压铸工艺分析:压力铸造是将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高的速度填充压铸模的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快速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

高压力和高速度是压铸时熔融合金充填成型过程的两大特点,也是压铸与其它铸造方法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较好,铸件轮廓清晰,有致密的表层,比内层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内部存在气孔和缩孔缺陷。

2。

零件初步分析零件为对称圆筒型零件,截面为工字形,中心开有一小孔。

壁厚为5mm,属于薄壁零件。

型腔深度约为97。

5mm,属于深腔。

零件图如下所示:图1—1 零件图3。

初步确定设计方案:1)压铸合金此铸件的材料为YZCuZn40Pb:此材料属于铅黄铜合金,具有加工性能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多用于化工、造船的零件和耐磨的零件。

压铸模具制作说明

压铸模具制作说明

压铸模具制作说明模具制作标准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作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1、必须在模具外恻上方雕刻或锻打模具编号,字体要求整套模具字高统一。

2、每块模板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都必须是公制规格,而附加模具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

二、基准位:1、每套模具必须在B板和动模板(以动模板为参照)俯视图视角的右下方做上记号以示基准,以便模具后续维修。

三、码模槽:1、非工字模胚均需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大小设计而定。

四、顶柱孔:1、动模必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柱孔,根据模具配比的机台,比实际顶柱的尺寸大直径10-20MM(除真空模具)。

2、小型且中心进浇模具只需中间开一个顶柱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以上顶柱孔以保持顶出平衡。

五、复位机构装置:当顶针(丝筒)与行位顶出装置干涉时,必须在模具上设有先复位装置,不谨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弹簧日后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丝筒)相碰撞。

六、顶针动作:1、应考虑模具在任何场合顶针都能可靠的顶出产品,并在合模前顶针不与模具的任何配件相干涉地复位。

2、顶出时产品不能有任何超出产品要求的变形,迅速顶出痕迹不影响产品表面质量。

3、顶出应平衡很顺,不可出现顶出倾斜现象及顶出有杂音的产生。

七、行位动作:1、滑块行位动作应顺滑,保证产品不得有拉变形现象,不可出现卡死动作,不均匀松动等现象。

2、大滑块滑动部位应开油槽3、在表面要求较高和壁厚较厚的铸件且有强度要求的产品,滑块上应设有冷却水路。

4、当滑块滑动行程过长时,必须在模座上增长导向,通常滑动部位做到宽度的1.5倍左右为宜,抽芯时滑块在导向槽的部分,要有滑块滑动部位的2/3在导向滑槽内。

5、斜导柱与导柱孔的配合间隙必须留有0.2MM以上,禁止非间隙配合。

6、斜导柱的角度小于滑块锲紧面2度,大滑块的锲尽紧块须伸入下模15-20MM以斜度面互锁反压。

压铸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压铸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压铸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压铸模具设计手册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模具基本尺寸和结构设计:模具的外形尺寸、厚度、孔位置等基本参数,以及模具的整体结构和零件组成。

2. 零件加工工艺:具体说明模具各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包括加工方法、设备和工序要求。

3. 模具材料选择:根据所需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包括模具底板、模具芯块、模具导套等。

4. 模具零件连接方式:详细说明模具各个零件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销连接、焊接等。

5. 模具零件尺寸和公差设计:模具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公差要求,以确保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6. 模具冷却系统设计:指导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包括冷却水道的布置和尺寸计算等。

7. 模具注塑系统设计:指导模具注塑系统的设计,包括喷嘴、喉口、导向柱等的尺寸和位置设计。

8. 模具表面处理: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表面处理方式,如抛光、喷砂、电镀等。

9. 模具试模和调试方法:详细说明模具的试模和调试方法,包括模具组装、调试参数和注意事项等。

10. 模具维护和保养:指导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11. 模具设计注意事项:总结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
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如回缩量、顶出方式、模具分型等。

压铸模具设计手册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上述内容,方便模具设计人员参考和应用。

压铸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压铸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压铸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压铸模具是用于铸造金属零件的重要工具,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压铸零件的
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设计压铸模具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厚度等,以确保最终铸件能够满足要求。

本文将介绍压铸模具的设计要点,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压铸模具的设计工作。

首先,压铸模具的设计应考虑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在设计模具时,需要根据零
件的几何形状确定模具的结构,包括模腔的形状、配合间隙、冷却系统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以确定模具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

其次,压铸模具的设计还应考虑材料的选择。

模具的材料直接影响着模具的使
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通常情况下,压铸模具的材料应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热稳定性,以确保模具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此外,压铸模具的设计还应考虑厚度的设计。

模具的厚度直接影响着模具的强
度和刚度。

在设计模具的厚度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受力情况,以确保模具能够承受铸造过程中的各种载荷,避免模具的变形和破裂。

最后,压铸模具的设计还应考虑冷却系统的设计。

在压铸过程中,模具的冷却
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铸件的凝固速度,避免铸件的缩孔和气孔。

因此,在设计模具时,需要合理设计冷却系统的布局和通道,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压铸模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工程师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最终的模具能够满足铸件的要求。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压铸模具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进行压铸模具的设计工作。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铝壳体压铸模具设计

铝壳体压铸模具设计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成分、温度以及合金液体中存在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颗粒,但外在的根本因素为浇注温度及浇注压力(俗称浇注压头)的高低。
实际生产中,在合金已确定的情况下,除了强化熔炼工艺(精炼与除渣)外,还必须改善铸型工艺性(砂模透气性、金属型模具排气及温度),并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浇注温度,保证合金的流动性。
造型造芯是根据铸造工艺要求,在确定好造型方法,准备好造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铸件的精度和全部生产过程的经济效果,主要取决于这道工序。在很多现代化的铸造车间里,造型造芯都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常用的砂型造型造芯设备有高、中、低压造型机、抛砂机、无箱射压造型机、射芯机、冷和热芯盒机等。
铸件自浇注冷却的铸型中取出后,有浇口、冒口、金属毛刺、披锋和合模线,砂型铸造的铸件还粘附着砂子,因此必须经过清理工序。进行这种工作的设备有磨光机、抛丸机、浇冒口切割机等。砂型铸件落砂清理是劳动条件较差的一道工序,所以在选择造型方法时,应尽量考虑到为落砂清理创造方便条件。有些铸件因特殊要求,还要经铸件后处理,如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粗加工等。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如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船舶螺旋桨以及精致的艺术品等。有些难以切削的零件,如燃汽轮机的镍基合金零件不用铸造方法无法成形。另外,铸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适应范围很宽,金属种类几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耐磨、耐腐蚀、吸震等综合性能,是其他金属成形方法如锻、轧、焊、冲等所做不到的。因此在机器制造业中用铸造方法生产的毛坯零件,在数量和吨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由于目的不同,热处理的种类非常多,基本主要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组织构造不会经由热处理而发生变化或者也不应该发生改变的,第二则是基本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者。第一热处理程序,主要用於消除内应力,而此内应力系在铸造过程中由於冷却状况及条件不同而引起。组织、强度及其他机械性质等,不因热处理而发生明显变化。对於第二类热处理而言,基地组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可大致分为五类:(1)软化退火:其目的主要在於分解碳化物,将其硬度降低,而提高加工性能,对於球状石磨铸铁而言,其目的在於获得具有甚高的肥力铁组织。(2)正常化处理:主要用改进或是使完全是波来铁组织的铸品获得均匀分布的机械性质。(3)淬火:主要为了获得更高的硬度或磨耗强度,同时的到甚高的表面耐磨特性。(4)表面硬化处理:主要为获得表面硬化层,同时得到甚高的表面耐磨特性。(5)析出硬化处理:主要是为获得高强度而伸长率并不因而发生激烈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5 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题目: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的设计子题: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所在系(教研室):机电与信息工程系下达日期:2014年7月4日完成日期:2015年5月8日摘要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

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

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本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了解压铸模具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一款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构建了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组成结构的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运行效果好,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词: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型腔;效率;模具AbstractThe environment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ndustries affected by other countries advance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enterprises and brand spread to more and more Chinese has become an opportunity. Cap pressing machine in industry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have been working with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narrow the ga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In the new market demand, update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The production of pipe pressing mach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the market,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leeves of large low cost pressing speci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automatic assembly, the assembly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There is a large pipe equipment on equipment safety index has strict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In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enterprises,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so as to reduce the noise pollution caused by vibration or improper operation of equipment phenomenon and manufacturing of domestic pipe pressing equipment with global appeal, economic,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theme consistent. Increase and production pipe pressing equipment of new energy saving.Key word:pneumatic manipulator;cylinder;pneumatic loop;Fout degrees of freedom.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 模具介绍 (4)1.2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模具的发展趋势 (4)1.4 本课题的意义 (4)1.5 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4)第二章铝合金箱体压铸模具结构的设计 (11)2.1 材料的选择 (13)2.2 压铸件结构的设计 (15)2.2.1 脱模斜度 (15)2.2.2 产品斜度 (15)2.2.3 产品壁厚 (15)2.2.4 加强筋 (15)2.2.5 圆角 (15)2.2.6 压铸件的精度 (15)2.3 分型面的确定 (15)2.4 压铸机的初步选择 (15)2.4.1 压铸机锁模力的确定 (15)2.4.2 核定投影面积 (15)2.4.3 实际容量的核算 (15)2.4.4 选择压铸机 (15)第三章模具设计 (17)3.1 确定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 (19)3.2 浇注系统的设计 (20)3.3 内浇口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直浇道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横浇道的设计 (23)第四章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23)第五章脱模机构的设计 (23)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绪论1.1 模具介绍当今社会,模具工业无所不在,各种各样的的产品都需要模具来生产,因为使用模具生产,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同时,产品的加工精度等等都能够得到保证。

在各个行业应用模具的场合非常广泛,例如飞机,轮船,以及一个机械零部件等各个领域都有用到。

人类社会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模具这样一个重要的生产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模具工业同样会日新月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迎来一个新的革新时期。

1.2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在当今社会,工业越来越发达,模具产业也在不断地飞速发展着,随着科技的发展,模具工业的进步,模具在当今工业化大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为有了模具,使工业产品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得到了保障,大大减少了人工繁杂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业的发展进程。

1.3 模具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的发展,模具工业也在飞速发展着,针对当今社会的工业发展状况,模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 模具的加工与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将会继续提高。

(2) 结构零部件的材料的制造费用将会慢慢下降,同时加工结构零部件的设备的精度将会提高很多。

(3) 模具的样式将会越来越多,从单工序模具到复合模具,一次性成型复杂工件的模具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和生产。

(4) 热流道模具在模具工业中的位置和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应用的领域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5) 工业的发展将会引领高压铸模具也不断地发展,模具生产工艺和加工工艺也会逐渐走向自动化。

(6) 模具的结构领部件将会更多地利用标准零件来代替非标零部件,这样就增加了模具之间的互换性。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证模具加工出来的产品的精度,维修和使用也更加方便快捷。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车辆的不断增多,所以压铸模具,冲压模具也将会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各个生产加工领域。

从单工序模到复合模的过渡是模具发展的必然趋势。

1.4 本课题的意义在传统压铸模具设计中,设计周期长,一般要二到三个月的时间;设计成本高,需要往返数次制模,修模;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对流体在模腔内的流动状态,冷却状况缺乏了解。

本文以铝合金箱体的压铸模具设计为例,运用UG软件智能分模,不但保证了模具的精确性,而且分模简单,是设计者可以节约时间,集中精力拆模做型腔;运用CAE 分析功能,对压铸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包括充模流动模拟、保压过程模拟、冷却过程模拟及翘曲模拟分析。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预测制品填充不足、熔接线、气泡和翘曲变形等缺陷,还可以测定最佳浇口数量和位置,测定压铸时注射压力以及注射时间,溶体流动前锋的温度变化等系列参数;运用专家模架系统,根据设计参数直接选取标准模架,构造模具三维实体。

这样设计出来的模具具有更高的质量,更大的准确性。

现代的模具设计在计算机的平台上,运用CAD/CAE/CAM等软件,使现代模具设计具有了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

1.5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经过1990年代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模具产业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能力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模具市场的规模也正在逐步扩大。

过去十年,中国模具工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以及电器)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到2005年,全国模具生产厂点已达3万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模具销售总额高达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模具生产企业总体上任务饱满、订单充足。

2006年,业界预测中国汽车的年度销售数量将会比前一年增长15%,年度销售数量将会达到640万台。

而汽车零部件市场比汽车整车的市场更大,可以预测汽车相关模具产业将会有高速发展。

与2004年相比,2005年中国的模具生产值增加了125%,以610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

其中,出口比前一年增加了150%,达到了7.4亿美元。

目前,国内模具行业正随着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和电子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而逐渐步入“黄金期”。

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压铸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场的专业模具厂家数量及能力增加较快。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资”及民营企业的发展较快。

在注塑模具方面,2006年,注塑模具比例进一步上升,热流道模具和气辅模具水平进一步提高,注塑模具在量和质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我国最大的注塑模具单套重量已超过50吨,最精密的注塑模具精度已达到2微米。

在CAD/CAM技术得到普及的同时,CAE技术应用越来越广,CAD/CAM/CAE一体化得到发展,模具新结构、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数量增多。

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我国模具发展趋势包括10个方面:(1)模具日趋大型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