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钢管桩的制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大直径钢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打桩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直径钢管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大直径钢管桩一般分为设置有闭口或者半闭口的桩端的钢管桩、在钢管桩的适当位置设置有横隔板的钢管桩或者在桩端处的钢管桩内设置有纵向隔板的钢管桩三种类型;现有的三种大直径钢管桩使用中发现:
1、通过设置闭口或者半闭口的桩端,从而达到对桩端的改善,进而把开口桩端转化为闭口桩端,但是该方法要求在打桩前把桩端与桩体连接为一个整体,这样通常会造成沉桩困难,往往在施工中存在打不到设计标高的问题;
2、通过在钢管桩中的适当位置设置横隔板,进而阻止管内土柱的上升从而达到提高桩端
阻力的目的,由于在钢管桩中设置横隔板的位置决定着提高桩端阻力的大小,因此横隔板
位置必须设置得当。横隔板位置设置过高则没有效果,设置过低则影响沉桩;
3、通过在桩端处的钢管桩内设置纵向隔板,即变大直径钢管桩为小直径钢管桩,则可提
高钢管桩的土塞效应,从而提高了桩端阻力,对于桩端为砂土时,钢管桩内分割的越多,
土塞效应就越显著,桩端阻力的作用也越大。但随之会产生沉桩困难,增大材料的用量和
施工工作量,
可见三组类型的大直径钢管桩均存在利弊,因而使得大直径钢管桩快速低成本沉桩,且具
有较大的土塞效应系数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沉桩,然后沉桩后钢管桩的桩端打开形成闭口管桩的效果,使得桩端与桩体连为一个整体,因此既保证了沉桩施工效率又提高
了桩基承载力,因而降低了大直径钢管桩快速低成本沉桩,且具有较大的土塞效应系数的难度,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大直径钢管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桩,包括管桩、长轴、固定轴、左叶片、右叶片、两组拉杆、两组转轴和拉绳,所述管桩的底端贯穿设置有穿透孔,所述长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穿透
孔的前端和后端底部区域连接,所述左叶片和右叶片的底端均与长轴转动连接,所述左叶
片和右叶片的内端紧贴,所述管桩的穿透孔的左端和右端的底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长孔,所述固定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长孔固定套装,所述固定轴位于长轴的下侧,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和长轴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两组转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前
安装板和两组后安装板,所述两组前安装板和两组后安装板的内端分别与左叶片的左端和
右叶片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两组拉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转轴铰接,所述固定轴的左端贯
穿设置有t型槽,所述两组拉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滑块,所述两组滑块分别与t型槽
的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滑动卡装,所述拉绳的下侧设置有两组输出端,所述拉绳的两组输
出端分别自固定轴的t型槽的左侧和右侧均插入至t型槽内,所述拉绳的两组输出端分别
与两组滑块的外端连接,所述拉绳的输入端位于管桩顶端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桩,还包括两组弹柱和两组弹簧,所述t型槽的底端中部区
域左侧和右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腔,所述两组限位腔的顶端分别与t型槽左部区
域和右部区域连通设置有两组限位孔,所述两组弹柱的顶端分别自两组限位腔内滑动穿过
两组限位孔并且均伸入至t型槽内,所述两组弹柱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挡板,所述两组挡板的顶端边缘区域分别与两组限位腔的顶端紧贴,所述两组弹簧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两组限位腔的底端和两组挡板的底端紧贴,所述两组弹柱的顶端均设置为半球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左叶片和右叶片的内端保持贴紧的情况下
开始钢管桩的沉桩作业,此时钢管桩的底部由于没有被封堵,因此沉桩速度很快,沉桩作业完毕之后,这时工作人员拉动拉绳的输入端使得拉绳的两组输出端同时拽动两组拉杆底
部的两组滑块,使得两组滑块分别向固定轴的t型槽的外侧滑动,同时两组滑块会分别带动两组拉杆的底部向外侧滑动,这时两组拉杆则通过两组转轴分别拉动左叶片和右叶片绕着长轴向外侧转动,这时左叶片和右叶片逐渐分开,然后继续拽动拉绳直至左叶片和右叶片转动到同一平面时,停止拽动拉绳并将拉绳固定完毕,这时管桩的底部为关闭的状态,从而可以快速沉桩,然后沉桩后钢管桩的桩端打开形成闭口管桩的效果,使得桩端与桩体连为一个整体,因此既保证了沉桩施工效率又提高了桩基承载力,因而降低了大直径钢管桩快速低成本沉桩,且具有较大的土塞效应系数的难度,从而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桩和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叶片和右叶片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叶片和右叶片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叶片和长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和固定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管桩;2、长轴;3、固定轴;4、左叶片;5、右叶片;6、拉杆;7、转轴;8、弹柱;9、弹簧;10、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桩,包括管桩1、长轴2、固定轴3、左叶片4、右叶片5、两组拉杆6、两组转轴7和拉绳10,管桩1的底端贯穿设置有穿透孔,长轴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穿透孔的前端和后端底部区域连接,左叶片4和右叶片5的底端均与长轴2转动连接,左叶片4和右叶片5的内端紧贴,管桩1的穿透孔的左端和右端的底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长孔,固定轴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长孔固定套装,固定轴3位于长轴2的下侧,固定轴3的轴向和长轴2的轴向相互垂直,两组转轴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前安装板和两组后安装板,两组前安装板和两组后安装板的内端分别与左叶片4的左端和右叶片5的右端中部连接,两组拉杆6的顶端分别与两组转轴7铰接,固定轴3的左端贯穿设置有t型槽,两组拉杆6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