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秦至清政治制度
秦至清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秦、汉、三国、唐、明、清等时期,都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时代。
其中,秦至清政治制度更是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秦始皇建立统一制度到清朝统治结束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进行探究,旨在展示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一、秦朝政治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上秉承了“郡县制”的基本原则。
秦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和法家思想的实施。
1.1 中央集权制秦朝借助统一的法律法规、严密的行政机构、权力高度集中的皇权等手段,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
秦始皇设立了各级官员,下设郡县,实行任用权和监察权的集中制度。
这种中央集权制度使得秦朝能够实现有效的统治和管理,为中国历史上后续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郡县制秦政权在统一中国之后,进行了疆土的重新划分,实行了郡县制,全面建立郡县官制。
郡县制度使得地方行政管理更加规范,行政区划清晰,为秦朝政权的巩固和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后,郡县制成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特征。
1.3 法家思想的实施在秦朝政治制度中,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秦政权倡导了法家思想,并进行了积极的推行。
秦朝颁布了一系列正式法典,如《秦律》、《秦贵族法令》等,统一了法律,并通过法律来巩固统一政权。
这种强调法律地位和法家思想在政治制度上的实施,为以后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二、汉朝政治制度秦朝的短暂统治之后,中国出现了由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政权,西汉政治制度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2.1丞相制度西汉延续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推行了丞相制度。
丞相作为皇帝的辅助,负责辅助皇帝治理国家,具有重要的权力。
丞相制度为政治体制的稳定和高效提供了基础。
2.2封建制度西汉政权在治理全国的过程中,依旧保留了封建制度,并发展了赋役制度。
赋役制度通过向土地所有者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来维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军队的壮大。
这种封建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特点,并影响了后来的政权。
高中历史《古代中 国政 治制度》教案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包括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至元朝的政治制度变革以及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重要政治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历史资料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探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使学生理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的内容和作用。
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古代宫廷的图片或播放一段相关的历史影视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古代中国的皇帝是如何统治国家的吗?古代的政治制度又有哪些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夏朝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落联盟色彩。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通过控制方国首领来实现对附属国的控制。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要对周王承担义务,如服从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也为后来的诸侯割据埋下了隐患。
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发生的重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与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的第一课,本课包含三个子目,以历史发展顺序为基本脉络,叙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演变及主要特征。
第一子目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第二子目是“秦朝的政治制度”,第三子目是“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个子目间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时空演变,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及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发生的重大变化,认识到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 通过宰相制度与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导入:课件展示《沁园春·雪》突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指出这四个历史人物时期都进行了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出本课内容《政治制度》的学习。
新课学习: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的建立,国家的出现,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2商朝的“内外服”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2.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必修一相关内容,通过西周封示意图和《诗经》材料引导学生回顾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对象、内容)和宗法制的主要特征以及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学生初步感知西周政治制度。
3.提出问题学生思考:○1商朝的内外服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异同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相同: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优质教案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编排:本课时间线索较长,涉及知识内容教丰富,因此教材设计体现了浓缩性,教师统筹教学内容又能突出重点的教学能力是一种挑战。
2.教材内容:本课是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讲述了中国古代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学情及教学方法分析】1.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内容初中历史和高一历史已有涉及,学生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兴趣,但了解系统性还不够。
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启发式分析法和自主探究、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很有必要,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分析、理解、总结、概括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使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论从史出,以史为鉴、以史为用。
2.内容安排上:以时间为线索,从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逐一展开分析讲解。
3.课程资源的再度开发与利用: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这一线索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清晰的教学线索使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
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
4.教师的定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形象、真实、直观,便于学生接受。
四、【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流程
教师教学过程
预设学生行为
2
【单元及新课导入】
□我们这学期将学习这本选择性必修一国家
制度与社会治理。围绕这个主题,本书设置
了六个单元,分别从政治制度、选官制度、 对整本书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并通
法律制度、民族外交制度、财政货币制度、 过自主翻阅目录,加深对于本书内容的认知。
1
5、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国历史统一是大势所趋,形成对中中民族的认同感和确的民 族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井认同中华优秀政治文化,增强制度自信。
重
教学
准确记忆并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各个阶段的内容,并理顺其发展脉络
点
重难
难
点
认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一般原因与中国的独特性
点
教学 讲授法、材料解析法、情景教学法、问题到学法
4、历史解释:区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知道对同一制度会有不同解释,并能
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与政治制度相关的历史概念,有
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制度的演变中发现问
题,对制度演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客观评判,能够对各个朝代的制度选择作出合
理解释。
立一种自我学习效果的判定标准
备注与随议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理顺诸多制度的演变上理解制度变迁的一般性规律, 最终达到建立制度自信。最高的目标则是要求学生成为具备合理认知、理性思考,对当前制 度未来发展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
课时教学设计流程
4
教师教学过程
预设学生行为
【复习回顾】用时约 15-20 分钟
□我们来看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 回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初中历史教学教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初中历史教学教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一、引言•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和演变过程,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二、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政治制度概述:君主制、世袭制。
2.商朝政治制度概述:君主制、世袭制。
3.周朝政治制度概述:封建等级制。
4.夏商周时期政治体系比较分析。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各诸侯国的封建体系和地位。
2.贵族统治与士大夫阶层崛起。
3.分封土地和分封背后的复杂关系。
4.杂技家、宰相等新职位产生。
四、秦汉之间的政治变革1.秦统一六国后对政权进行改革:郡县制、中央集权等措施。
2.汉代初年实行太守制:中央与地方权力分割,将军势力上升。
3.王莽改革及短暂王朝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1.魏晋南北朝时期分权趋势加剧。
2.公卿制与官僚制度:职位的设立和选拔标准。
3.私人武装与军人权力的崛起。
六、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1.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进一步强化了士大夫阶层地位。
2.宋代设置经学、法学两科科举考试。
3.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体系。
七、总结•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原初共和国到秦汉分封,再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的变迁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强调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八、练习与作业•提供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研究文档内容来回答,并布置相应阅读材料。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初中历史教学教案。
通过详细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系和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简介中国作为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国之一,其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演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统治形式,更是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密切相连的一部分。
从奴隶社会的封建制度,到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再到封建王朝的高度发展,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二、奴隶社会与封建制度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奴隶社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最初形态。
奴隶社会时期,政治制度主要以封建制度为核心。
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以封建王朝为核心,君主享有最高权威,统治者通过封建等级制度来维持统治秩序。
封建制度下的政治组织分为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两个层面。
中央政权主要由封建君主统治,其权力主要通过贵族与朝臣来实施。
地方政权则由封建王公、诸侯以及其下属的封建官员组成,他们负责管理和统治封建领地内的民众。
此外,奴隶社会时期还存在着一些针对平民百姓的压迫制度,如苛捐杂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等。
三、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统一战争的胜利,中国政治制度在秦朝时期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
秦始皇统治时期,基本实施了一系列的统一制度,如行政区划、法律制度和货币统一等,这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帝国王朝,如汉、唐、宋、明等。
在这些王朝统治下,政治制度基本上延续着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形式。
帝国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是君主制度中的中央集权,以及儒家思想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
四、封建王朝的兴盛与灭亡在封建王朝时期,政治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王朝中央政权的权力逐渐扩大,从而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封建王朝时期,封建领地逐渐扩大,各地贵族的权势也不断增强。
而随着势力的壮大,贵族阶层对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逐渐加强。
然而,封建王朝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在王朝的兴盛时期,君主权力过于集中,使得统治丧失了弹性,政治体制僵化,给国家管理带来困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教学主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秦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宰相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历史背景、历史作用及其背后体现的回家拾理智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拓展与思考
陈胜吴广起义地图。两则史料:“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御史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一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
补充
总结
视频观看之后提问学生:大家是否看过这两个节目?知道这些节目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带领着观众了解历史吗?今天我们也以同样地方式,通过对考古文物前世今生的了解去学习第一课的先秦与秦朝的政治制度。简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析皇陵的信息,修筑时间长,且能够调动全国各地的人力资源,能够说明秦朝的组织能力是很强的。思考:为什么秦能够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
回顾课堂之前播放的视频,从秦始皇车马中发现他权力的至高无上。通过者则史料的阅读,结合对图片中秦始皇的冕旒的分析,总结出皇帝制度的三大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和皇位世袭。
1、讲述云梦秦简出土的时间地点,以及墓主人喜作为一名基层小吏从秦国到秦朝兢兢业业的平凡一生。2、通过喜的一生来分析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喜从乡级的文书官员到安陆县里的官员,再到中年时期晋升到郡里。从这个升迁过程中说明郡县制的等级,并解释各级主要官员的职务。通过喜所在的官场规则(任命、监察、考核)来说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通过喜作为文书官员的日常工作说明秦朝文书制度的特点:时效性、问责机制(严密性)。3、提问:秦朝文书制度得以推行有赖于什么措施?
从宏观层面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并说明本节课在整个第一课中的地位。
初中历史政治制度演变教案
初中历史政治制度演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 掌握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时空观念。
教学重点: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 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2. 各个时期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思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哪些演变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夏商周时期的封建制度,重点介绍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2. 讲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重点介绍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3. 讲解汉朝的政治制度,重点介绍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
4. 讲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重点介绍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5. 讲解宋朝的政治制度,重点介绍杯酒释兵权和文官制度。
6. 讲解元朝的政治制度,重点介绍行省制度和民族政策。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讨论,总结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2. 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时空观念。
初中历史教案: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演变
初中历史教案: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演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源于封建制度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演变2.1 夏朝的政治制度2.2 商朝的政治制度2.3 周朝的政治制度二、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1. 在秦朝,强秦政权推行中央集权1.1 秦朝的政治制度特点1.2 中央集权的推行与国家统一的实现2. 汉朝的政治制度演变2.1 西汉与东汉政治制度2.2 《汉书》对政治制度的记载三、三国时期及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1. 三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分裂1.1 魏、蜀、吴三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2 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动2. 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统一2.1 南朝政治制度2.2 北朝政治制度2.3 侯景之乱与隋朝统一四、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1. 唐朝的政治制度演变与盛世1.1 唐朝的封建制度1.2 唐朝的科举制度2. 宋朝的政治制度改革与制度的完善2.1 宋朝政治制度的创新2.2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畅达五、元明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1. 元朝的政治制度与官制体制1.1 元朝的行省制度1.2 官制体制的特点与问题2. 明朝的政治制度演变与政治改革2.1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2.2 明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发展六、清朝政治制度变革与闭关锁国1. 清朝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演变1.1 清朝封建政治制度1.2 乾隆时期的政治制度改革2. 闭关锁国政策与政治制度的僵化2.1 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与影响2.2 政治制度的僵化与社会的变革七、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1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影响1.2 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与建设2. 民国时期的政治混乱与制度变动2.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2.2 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国家的发展结语: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古代的封建制度到中央集权的推行,再到分裂与统一的循环,每一个时期的政治制度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1.通过对高考题的训练,培养学生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格;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征;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2.难点:将本专题所归纳的知识要点有效的要用到解题当中;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内容中央官制:三公九卿(掌握“三公”的职权)
地方官制:郡县制
影响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
中央:建立中外朝
地方:郡国并存“推恩令”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3.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解析】: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而题目的关键词是“特殊情况”,即题目要求我们要选出不利于君主专制的一项。
4.(2010·合肥高三模拟题)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6分)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2分)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4分)
【解析】本题以秦朝灭亡为背景,考察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郡县制,题目从多个角度进行设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项目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1.认识夏、商、西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从内外服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加强了对社会的治理,维护了统治。
2.知道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及秦朝加钱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3.理解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迁,理解其演变的规律和影响。
4.能够科学解释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地方层级管理制度。
教学过程程【导入新课】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官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祝寿酒会。
宴会上,有人歌颂秦始皇“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的功绩;也有人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主张恢复殷周制度,分封子弟功臣。
秦始皇下令群臣廷议,丞相李斯坚决反对分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于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师】通过教材导学部分,知道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并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学习,回忆历代王朝采取了哪些政治制度巩固统治?【新课讲授】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师】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通过教材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师】通过教材学习夏朝建立的时间、制度。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制度: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师】通过教材学习商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1)体制: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2)特点: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师】讲解“内外服制”的概念。
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
内服是商王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王本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事务。
其特点是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3.西周【师】通过教材学习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初中历史政治制度演变教案
初中历史政治制度演变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政治制度演变,理解不同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理解不同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中国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怎样的,以及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二、讲解政治制度演变(15分钟)1. 西周时期的封建制度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3. 汉朝的官僚制度4.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5.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6. 民国时期的共和制度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请学生思考不同的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2. 请学生讨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3. 学生可以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自由讨论,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指出不同政治制度的利与弊,并让学生自行总结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对中国社会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天的社会中建立更加和谐、公正、民主的政治制度。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一:结合本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历史政治制度演变的小论文。
2. 作业二:收集一些现代社会政治制度改革的案例,并写出你的观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历史政治制度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但是,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一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读下图
西周大盂鼎及铭文
秦朝的政权组织架构示意图
分别说出上面两幅图片的名称及其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 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 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线索。
行省制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 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 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省、府、县三级制
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两汉至明清,伴随着皇权呈现 出不断加强趋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斗争也 一直延续不断,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也并非一帆风顺,而 是在反复中不断进步,中央集权自身的制度优势也日积月 累,成为维护多民族国家发展进步、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延 续的重要制度因素,也成为当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的历史积淀,成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3)由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等级分封制,奠定了中 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基本的国家权力架构。
(4)这套政治制度,特别是其中的皇权至上、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等基本原 则为历代所继承,强化了皇帝对全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管辖,对此后两千 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隋 唐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明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清
军机处(雍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
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典型的史事作为例证,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验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通过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基础知识】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世袭制2、商朝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商王对地方的控制有限)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⑴分封制:①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②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③内容:土地和人口④权利与义务:诸侯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⑤影响积极: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
扩大了周文化范围。
消极:西周后期,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民”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
5、分封制下,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6、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中央官制地方制度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中央权利不断加强的趋势秦朝确立形成➡汉到元完善发展➡明清顶峰2、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3、三公九卿制(1)丞相:是“百官之首”,秉承皇帝旨意,统领百官,处理全国政务。
(2)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
(3)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
4、郡县制(1)内容: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县丞、县尉(2)特点:①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②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3)意义:①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②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③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④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从秦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
2.学习活动是否直接针对目标中的关键概念和学科本质?
能够直接
3.学习活动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多种学习倾向?
能够
4.学习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否能在学生进行探究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能够
5.学习活动的阶段性是否清晰合理,符合导入、探究、总结、迁移的逻辑?
清晰合理,导入、探究
6.学习活动是否能展示出学生对目标的达成状况?
能够
能够
3.目标是否能反映学科本质?是否能反映学科专家在该单元主题时所运用的知识、方法、过程、形式和价值观?
能反映学科本质
4.目标是否指向学生思维习惯养成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是
5.目标是否能具体清晰说明期望学生实际学到什么及学到何种程度?是否能告知学生?
能够
单元学习活动
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是否能将单元学习目标转化成问题,形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任务?在教学实施设计中是否把单元目标从陈述句转换成了引导深度学习的疑问句?
3.通过对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学习,理解政治制度不仅包括行政管理制度,也包括考试、人事管理制度,由汉至元官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侧面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管理水平。
单元学习活动
1.学生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2.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从秦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学会用图示的方法整理其演变的历史。
秦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精品教学教案
2、秦朝的 政治制度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 权制度的确立
1、对秦朝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
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
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地方
秦代地方实行郡县制 (1)郡县制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
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 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郡县制内容
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 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3)郡县制作用:
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 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 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 重要标志
4、交通:修驰道,直道,开人工渠道——灵渠
1、汉初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
(1)中央:①设中朝(由皇帝的近臣组成,品秩低)为决策机构,三公九
卿成为外朝(执行机构)。
(2)地方: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各设刺史一人,
代表中央监察制
1、唐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
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政令
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
尚书省
负责执行命令
尚书省下设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设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权力; 3、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4、设三司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高中历史 人民版 必修 1 政治史
4、元 1、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代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2、元朝时除了正常的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
高中历史 人民版 必修 1 政治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系列举措,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等。 2、秦朝政治制度的内容,包括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了解汉代一直到元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3、军事:征百越、击匈奴、筑长城
4、交通:修驰道,直道,开人工渠道——灵渠
1、汉初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
(1)中央:①设中朝(由皇帝的近臣组成,品秩低)为决策机构,三公九
卿成为外朝(执行机构)。
(2)地方: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各设刺史一人,
专制的加 丞相, 2、明成祖朱棣设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
1、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清朝设 2、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军机处 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
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
(三公 九卿)
(1)三公:
①丞相: 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
两名
②御史大夫: 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 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
(2)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
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
3、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
有重要的意义。
一、(三) 1、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
明清君主 明朝废 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 的胜利
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 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
代王朝所沿用,不断加强和完善。
一、(二) 汉到元政 治制度的 演变
1、汉
四、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1、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2、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4、理解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事实,包括表现,影响。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
一、(一) 1、背景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
秦中央集
封建国家。
权制度的 2、秦朝的 一、皇帝制度 1、内容: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
形成
政治制度 并世代传承。
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地方
秦代地方实行郡县制 (1)郡县制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
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 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郡县制内容
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 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3)郡县制作用:
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 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 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 重要标志
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2、唐 3、宋
三省六部制
1、唐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
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政令
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
尚书省
负责执行命令
尚书省下设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评价: 三省的相权一分为三,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控制和
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
高中历史 人民版 必修 1 政治史
2、秦朝的 政治制度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 权制度的确立
1、对秦朝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
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
显。
3、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二、中国古 1、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代政治制 2、特点表现:(1)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2)在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度发展的 特点
高中历史 人民版 必修 1 政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