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色测量报告中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测光测色简介

测光测色简介

物体色的CIE L*a*b*色空间 物体色的CIE L*a*b*色空间
对于物体色,一般使用 L*a*b*色空间。 L*为明度值,没有量纲, 表示的是与标准全反射漫 射体相比较的反射比率, 一般数值在0-100之内。 竖直轴表示 a*表示红绿方向 正偏红,负偏绿 b*表示黄蓝方向 正偏黄,负偏蓝
25
几种常见标准光源及其光谱辐射曲线
1.标准光源D65,日光光源色,色温6504K,颜色同显示行业中的6500K色温。 2.标准光源C,日光光源色,色温6774K,几乎不含紫外线。 3.标准光源A,白炽灯光源色,色温为2856K,颜色偏黄。
26
标准观察者视角 在CIE色度学中,有2°标准观察者视角和10°标准观察者视角的区别。
4
光谱辐射度值--Le值 光谱辐射度值--Le值 --Le 光谱辐亮度是光谱辐射度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Le:光谱辐亮度 单位:W/(srmnm ) 表示单位面积的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内,位于某波长时的辐射功率值。
Le
测量产品的光谱辐射曲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R&D阶段。
只有CS-2000、SR-3系列等仪器可以测量Le值。
5
光谱辐射度值是客观值 光谱辐射度值(如Le值),是光源在某一波长段的功率值,为一客观值。 光谱辐射度值与观察者无关。
Q:如何把光谱辐射度值(如Le值),与人的明亮感联系起来?
光谱辐射谱线 1.00E+00 8.00E-01 光谱辐亮度 6.00E-01 4.00E-01 2.00E-01 0.00E+00 380 409 438 467 496 525 554 583 612 641 670 699 728 波长
1°测量角 各类普通FPD
0.2°测量角 较小面积测量, 如LED

颜色校准以及光学行业常用专业术语

颜色校准以及光学行业常用专业术语

颜色校准以及光学行业常用专业术语光学仪器是颜色校准验证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光源的特点影响着光源颜色的差异,也就是色温和照度等条件控制就可以改变光源颜色的不同,在显微仪器方面对光源的控制更是要求严格。

一、光源的色温是什么意思色温是指当一标准黑体被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颜色由深红至浅红至橙黄至白至蓝白至蓝色的变化,利用黑体的这一特征,当待测光源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的光色相同时,该黑体的温度即为待测光源的色温。

色温高(> 5000k)光色偏冷显示为淡蓝色光线(分辨率较高),色温低(< 3300k)光色偏暖显示为淡黄色光线(分辨率较低)。

(色温的单位为开尔文k)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轨道显微镜,这三种显微镜有什么原理上的区别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研究和设计,是以人眼可见光光线(人们常说的:可见光)的物理现象为基础进行的。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受可见光波长的限制,质量较好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约为0.2μm。

小于光波波长的物体因衍射而不能成像。

为了观察到更细微的物体和结构,科学家采用更短波长的电子射线来代替光波,设计出了电子显微镜。

电子微粒高速运动时,其行为类似光波的传播过程。

扫描隧道显微镜,利用加电压的纳米级近距离物体尖端放电现象,采用电子放大技术,描画物体精细表明结构,从而达到放大显示物体形貌的“显微镜”效果,揭示尺寸接近原子、分子大小的微观世界。

三、显微镜的物镜上的一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显微镜的物镜上的一些数字,如:10X/0.25?160/0.1710X:表示该物镜的放大倍数;0.25:表示该物镜的数值孔径;160:表示该显微镜设计时,机械筒长为160mm;0.17:表示用该物镜时,标本上应盖一片0.17mm厚的盖玻片。

四、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为什么不能调换?目镜厚,物镜薄显微镜是针对不能被人眼直接看清的微小物体而设计的。

为了清晰放大微小的物体,消除镜片产生的像差,物镜被设计成比较复杂的结构,由它产生放大的、可以被屏幕接收映射的实像。

显色指数CRI到底是什么?

显色指数CRI到底是什么?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显⾊性的定义是:与标准的参考光源相⽐较,⼀个光源对物体颜⾊外貌所产⽣的效果。

换句话说,CRI是⼀个光源与标准光源(例如⽇光)相⽐较下在颜⾊辨认⽅⾯的⼀种测量⽅式。

CRI是⼀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度量标准,也是⽬前评价与报告光源显⾊性的惟⼀途径。

样的颜⾊都真实存在,它们都选⾃孟塞尔颜⾊样品。

图1展⽰了14块标准CRI⾊样。

前8块⾊样通常⽤来测定⼀般显⾊指数(通常⼈们提到的CRI值就是指⼀般显⾊指数),选取的TCS01~TCS08具有中等饱和度与⼤致相同的明度,并且颜⾊范围涵盖了整个可见光谱。

后6块是特殊颜⾊样品,TCS09~TCS14很少使⽤,它们中除了有模仿欧洲⼈肤⾊与树叶绿⾊外,还包括了饱和度更⾼的原⾊。

2CRI的计算尽管认真仔细地规定了这些⾊样,并且真实物体可以产⽣这些⾊样的颜⾊,但是CRI值完全通过计算推导出来,明⽩这点⾮常重要,⽆须⽤真实光源照射真实⾊样。

⼈们要做的就是使⽤测得的光源光谱与指定⾊样的光谱相⽐较,然后通过数学分析的⽅法推导计算出CRI值。

因此,对CRI值的测量是量化的、客观的,它绝不是⼀种主观测量(主观测量仅凭借⼀位受过训练的观察者,由其判断哪个光源的显⾊性更好)。

基于颜⾊知觉的⽐较也很有意义,前提是被测光源与参考光源两者的⾊温必须相同。

例如,试图⽐较⾊温为2 900 K的暖⽩⾊光源与⾊温为5 600 K的冷⽩⾊光源(⽇光)照射下的两块相同⾊样的外貌差异完全是浪费时间。

它们看上去⼀定是不⼀样的。

因此,第⼀步就是要通过被测光源的光谱计算出它的相关⾊温(CCT)。

⼀旦有了这个⾊温,另⼀个相同⾊温的参考光源就可以通过数学⽅法创建出来。

对于⾊温低于5 000 K的被测光源,参考光源选择⿊体(普朗克)辐射体;⽽对于⾊温⾼于5 000 K的被测光源,参考光源选择CIE标准照明体D。

现在可以把参考光源的光谱与每块⾊样相结合,产⽣⼀组理想的参考颜⾊坐标点(简称⾊点)。

对于被测光源也是如此,把被测光源的光谱与每块⾊样相结合,得到另⼀组⾊点。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照度(lx):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光通量。

平均照度(lx):某个区域照度的平均值。

照度均匀度:光学系统像面上各处照度的均匀程度,用最小照度除以平均照度计算得到。

亮度(cd/m²): 单位立体角反射的光通量。

平均亮度(cd/m²):某个区域亮度的平均值。

亮度均匀度:光学系统像面上各处亮度的均匀程度,用最小亮度除以平均亮度计算得到。

路面反射系数:路面反射光振幅与入射光振幅的比值。

色品坐标:CIE1931XYZ系统(x坐标是红原色的比例,y坐标是绿原色的比例,z坐标代表蓝原色的比例,x+y+z=1)。

色温(K):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开尔文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

相关色温(K):是指与具有相同亮度刺激的颜色最相似的黑体辐射体的温度。

显色指数:指被测光源的显色性能,其数值接近100,显色性最好。

峰值波长(nm):光谱发光强度或辐射功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

主波长(nm):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看作用某一个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参照光源(如CIE标准光源A、B、C等,等能光源E,标准照明体D65等)相混合而匹配出来的颜色,这个光谱色就是颜色的主波长。

半宽度:光谱发光强度或辐射功率最大处一半的宽度,简称“带宽”。

色容差(SDCM):色容差是指电脑计算的配方与目标标准的相差,以单一照明光源下计算,数值愈小,准确度则愈高。

色偏差:一般由电脑计算的配方与目标标准的相差值除以目标标准值计算得出。

色纯度:以百分比计,定义为待测件色度坐标与E光源之色度坐标直线距离与E 光源至该待测件主波长之光谱轨迹色度坐标距离的百分比,纯度愈高,代表待测件的色度坐标愈接近其该主波长的光谱色。

光通量(lm):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光能量的总和。

辐射通量(w):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辐射能的总和,又称辐射功率。

色彩学量测详解

色彩学量测详解

以上為轉載文章基本概念色彩構成三要素:光源、被照射物體、可感覺色的眼睛和頭腦(光源、物體、觀測者)。

光源光源:宇宙間主要光源為太陽,會產生電磁波的振動,向四週傳達光與熱,其中一小段的電磁波為人眼可見,稱為可見光。

被照射物體1.透射(Transmission):透射是入射光經過折射穿過物體的現象,被透射之物體為透明體或是半透明體。

若是無色的物體,除了少數光從物體的兩個表面反射外,大多數光是透射過物體。

2.吸收(Absorption):當入射光照射在物體上,此物體會吸收部份可見光而顯示出顏色;如果吸收全部的光則會呈現黑色;意即我們能看到物體的顏色是要光源含有該顏色,而被照射的物體反射出該顏色如此人眼才能看見該物體的顏色。

3.反射:(Reflection):⏹鏡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發生於平而光滑的表面上,當光以某種角度射在平面上,則以同角度反射其光,物體的光澤是來自鏡面反射。

⏹擴散反射(Diffuse reflection):一般發生於粗糙表面上,入射光以很多不同的角度被反射,此擴散反射能顯示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和組織構造。

⏹大多數的透明體及不透明體的平滑表面,同時具有鏡面反射和來自表面下散射的擴散反射。

4.散射(Scattering):散射是指光被細粒子紊亂轉向的現象,例如天空的青藍色和雲的白色都是散射的結果;當有足夠的散射時,我們可以說光從物質被擴散反射。

可感覺顏色的眼睛與頭腦1.眼睛與頭腦:最重要的色彩偵測器是眼睛、神經系統及頭腦。

眼睛中最重要的感光部份是網膜;而網膜中有桿狀體(rod)及圓錐體(cones),其中圓錐體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分光感應曲線,因此要取代眼睛的偵測器也要有分光感應曲線的功能。

2.刺激值:將色產生的三要素聯合起來就是色的信號或刺激(stimulus)。

頭腦能將此刺激值轉變成色的感覺,意即將照明光源光譜能量分佈曲線乘以物體的分光反射率分曲線再乘以偵測器(或眼睛)的分光感應曲線就能得到色的刺激值。

光电术语500

光电术语500

LED名词术语解释:1. 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半导体发光器件,让其流过小量电流就会发出可见光。

2. CIE:Th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是国际照明委员会的简称。

3. 色温(k):以绝对温度(k=℃+273.15)K来表示,即将一黑体加热,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颜色逐渐由深红-浅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蓝变化。

当某光源与黑体的颜色相同时,我们将黑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如:当黑体加热呈现深红时温度约为550℃,即色温为823K。

4. 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光源发射的光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光颜色最接近,则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发射的相关色温,单位为K。

5. 辐射强度:Radiant Intensity,在给定方向上包含该方向的立体角元内辐射源所发出的辐射通量dΦ除以该立体角元dΩ,单位为W/Sr。

6. 辐射亮度:Radiance,辐射源面上一点在给定方向上包含该点的面元dA的辐射强度dl除以该面元在垂直于给定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W/Sr·m²。

7. 辐射照度:在辐射接受面上一点的辐射照度E等于投射在包括该点的一个面元上的辐射通量dΦ除以该面元的面积dA,单位为。

8. 坎德拉:发光强度单位。

坎德拉是发出频率为12540 HZ辐射的光源在给10定方向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在此方向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9. 光通量Φ:能够被人的视觉系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光辐射功率的大小,即光源每秒钟发出可见光量之总和。

单位为lm。

例如一个100瓦(w)的灯泡可产生1500lm,一支40瓦(w)的日光灯可产生3500lm的光通量。

10. 发光强度(cd):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也就是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选定方向上分布的密度。

光参数名词集总

光参数名词集总

光参数名词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符号中文单位英文单位简称单位光通量luminous flus Ф流明lumen lm光照度illuminance E 勒克斯lux lx光亮度luminance L 坎德拉/米²cd/m²cd/m²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 I 坎德拉candela cd1、光通量光通量是由光源向各个方向射出的光功率,也即每一单位时间射出的光能量。

2、光照度光照度是从光源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3、光亮度光亮度是指一个表面的明亮程度,以L表示, 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

4、光强度光强度是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单位为坎德拉。

1坎德拉表示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出1流明的光通量。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符号中文单位英文单位简称单位显色指数\ Ra \ \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 Tc \ K K5、显色指数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称为显色性,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白炽灯或画光)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

能正确表现物质本来的颜色需使用显色指数(Ra)高的光源,其数值接近100,显色性最好。

白炽灯的显色指数定义为100,视为理想的基准光源。

指数(Ra)等级显色性一般应用90-100 1A 优良需要色彩精确对比的场所80-89 1B 需要色彩正确判断的场所60-79 2 普通需要中等显色性的场所40-59 3 对显色性的要求较低,色差较小的场所20-39 4 较差对显色性无具体要求的场所光源显色指数Ra白炽灯 97日光色荧光灯 80-94白色荧光灯 75-85暖白色荧光灯 80-90卤钨灯 95-99高压汞灯 22-51高压钠灯 20-30金属卤化物灯 60-65钠铊铟灯 60-65镝灯 85以上6、色温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

一般用Tc表示。

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

光源及灯具和光环境的光色测量

光源及灯具和光环境的光色测量

光源及灯具和光环境的光色测量光源及灯具和光环境的光色测量倪孟麟杨惠琴郭姝蓉(天津光电星球显示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市照明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摘要:本文对光源颜色质量评价有关的人眼视觉特性做出必要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确测量光源及灯具及光环境色度的技术关键和对相关测色仪器的选型。

关键词:同色异谱空间混色彩色亮度计视场角1.与光源颜色有关的人眼视觉特性颜色分为光源色、反射色和透射色。

反射色和透射色又合称为物体色。

LED及节能灯与CRT阴极射线管、PDP等离子电视等显示屏同属于光源色,因而有相同的特性。

1.1 同色异谱按照三原色原理,用红、绿、蓝三基色可以混合出各种色相的颜色。

格拉斯曼定律指出:两种光谱刺激的光谱分布可以不同,但是颜色外貌可以完全相匹配,这样的两种光刺激为同色异谱色,该现象为同色异谱现象。

同色异谱是色度学中重要的定律,运用同色异谱规律,不需要取得相同的光谱分布,只要三基色度值相同,完全可以获得相同的色知觉。

根据人眼具有同色异谱的视觉特性,对于千变万化的彩色景象,无须按其光的波长强度分布(即光谱分布)加以传送,而只要传送组成该色的三种基色分量,就可以完全等效地呈现原有的彩色景象。

同色异谱原理是彩色电视和其他彩色复制行业诞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色度彩色还原(Colorimetric Color Reproduction)是评价LED及节能灯等照明光源及灯具和光环境颜色质量的依据,准确测量LED等光源的三基色度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颜色质量做出科学的评定是制定相应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与关键。

色度彩色还原也是实现优美彩色还原(Preferred Color Reproduction)的重要技术基础。

1.2 空间混色由于人眼可以将彼此相近的不同颜色小单元看成是某一种综合而成的颜色。

相距很近的红、绿、蓝三个小基色光点,人眼在距他们较近的地方是能够分辨这三个有色光点各自的色调;但如果与这一组光点距离一定远以后人眼就觉得似乎是具有某种色调的单一光点,其色调决定于这三个基色小光点的相对强度,而不再能被看出三种基色的光点了。

光学测量相关术语词汇表

光学测量相关术语词汇表
颜色测量尺度 一个明确规定颜色感知值的系统。
颜色感知 通过光谱的可见光区,不同波长的光所产生的颜色视觉感知。通过这样的颜色感知,观测仪 可能够区别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不同物体的不同之处。
色别标志 在特定的颜色系统中用数值来标明颜色的三刺激值、色度座标、亮度值或其他色度值。
色度计 色度计用于测量三刺激值,并将其转化成色度。
标准(Standard) 进行仪器测量的参考。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为达到符合规定的条件,使用给定的方法、程序或协议的过程。标准化仅在标度中使用。
T
公差(Tolerance) 样品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动量。任何色度或指标参数都可设置公差。
全反射(Total Reflection) 漫射及镜面反射。
属性 感觉、知觉或外观模式的显著特征。色彩和几何外观属性不同。
B
亮度 观测仪对发光体表面发光强弱的视觉感受。
C
校准 仪器输出与某属性的图示或数学关系式。
色彩 有色调的视觉感受——非白色、灰色或黑色。
色彩属性 那些与光的光谱分布、色调和饱和度相关的属性。
色度 色度指不包括亮度在内的色别标志。
CIE 1976 L*a*b*色域 1976 年,为测量小色差,国际照明协会(CIE)建议采用统一色域,这一数值采用亚当斯•尼
L
光(Light) 在光谱范围(大约 380 到 780 纳米之间)内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到的电磁辐射。
光源(Light Source) 仪器或视觉观察条件下,以光的形式提供辐射能量的因素。
亮度(Lightness) 白色物体区别于灰色、亮色区别于暗色物体的人类视觉感受。
M
同色异谱(Metamerism) 由于样品的光谱反射率不同,物质在一种光谱组成的光下匹配,而在另一种光谱组成的光下 却可能呈现不匹配的现象。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名词解释兴趣中心:构图学术语,指画面中心最吸引人的地方,通常是指,被摄体的主体或是主体所在的位置,也是画面各人物情感交流的汇聚点与情节中心,总的来说,他是在画面中视觉地位最高或是最具视觉价值的部分。

破线:当画面中的某一线条太单一,太强烈,而这时又需要强调时,如当地平线居中的时候则可以用相对或者相反的线条线条来消弱这种过于突出的感觉,并可以打破原有线条所带来的单一感,令画面的线条形式和感觉丰富起来。

基调:指画面基本色调,也就是画面的基本色彩倾向或给人的色彩视觉印象,如冷调、暖调、淡彩色调和浓彩色调。

多样统一:是所有造型艺术中一致的追求目标。

多样就是丰富,不单一;统一就是有统一的目标,不杂乱。

但是要注意多样统一不是单纯的指数量上的要求,其实他在更大程度上是就表达含义与艺术方面而言的。

色温:连续光源的光谱成分,用数字的形式表现的颜色。

绝对黑体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

TTL:通过镜头测光。

(光圈相联系)倒易律:指光化学反应中,反应量就是光的照度和照射的时间的乘积,即与照射光亮成正比。

倒易律失效:不符合倒易律的规律而失效的现象,曝光虽然是与快门速度成正比的,对于大于1秒小于1/1000秒时,这种关系就是失去比例,变成曝光不足,要进行曝光补偿。

焦距:当镜头对准无穷远时,从像方主点(镜头)到像方焦点的距离。

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焦点: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在某距离处成像为一点,这个光线聚集点,称之为焦点。

景深: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

景别:构图时取景的范围的大小。

分为:远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质感:物体的属性与表面结构,他对照明光线的投射方向有一定的要求。

EV值:即曝光量值。

够射到感光材料的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

反差: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景物的明暗差别。

二是:感光材料的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

包围曝光:也叫等级曝光,梯级曝光。

光量测基础知识

光量测基础知识

光量测基础知识一、简介光度测量(photometry)学是测量人眼对光的响应的科学。

由于人眼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器官,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心理学、生理学和物理学等。

1924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组织会议定义人眼对光平均响应值,从此光度测量学就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该委员会抽样测试了大量人群,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明视(photopic)曲线。

该曲线表明人眼对绿光反应最敏感,对紫光和红光则反应较弱。

实验表明,在暗视场情况下,人眼有完全不同的响应值,在此情况下,人眼也无法辨别颜色。

于是,又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绘制出了暗视(scotopic)曲线暗视视见函数。

有了人眼的光谱响应曲线,CIE规定了标准光源作为光强量测的标准。

第一个标准光源是一特殊的蜡烛,由此得出footcandle和candlepower的定义。

为了最大可能的提高重复性,1948年,对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一定量的金属铂融化所发出的光。

二、基本概念光度的基本概念是流明(lumen),是一个与辐射度(radiometric)中的Watt相关的概念,关系如下:lm=683?W?V(λ)V(λ)-相对发光度,由视见函数得出的一个系数,把人眼在555nm(最灵敏波长)的值规定为1 两个重要的光度学定理:1、平方反比定理:连续光强光源在光接受表面的照度(illumination)与光源到接受表面距离之间的关系,即,照度值与该光源到接收面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理想的照度测量必须要能精确控制距离的大小,如果某光源在某一距离的照度值已知,除非其他条件影响,任何距离的照度都可以经计算获得。

2、余弦定理:一定面积上的光强,因入射角的不同而随之变化,这是因为实际投影面积随入射角的增大成比例的减少。

这样,在环境照明测试时,探头需要进行余弦校正来计算实际值。

否则,就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差,尤其当入射角较小时,误差更大。

光度量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再现人眼对光谱的响应。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总结人体工程学第一章名词解释1.结构尺寸:也称为静态身体尺寸,是当受试者处于静态站立或坐姿时测量的数据。

2.功能尺寸:也叫动态的人体尺寸,是被测者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简答论述1.人体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

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使人能更好的适应机器。

2)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类。

机器为人服务,机器满足人们的需求。

3)第三阶段:人机环境协调。

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辅助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4)分析方法——对数据和人机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

3.工效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物理的原则,如重心原理等。

在处理时,以人为主来进行,而在效率上又要遵从物理原则。

2)兼顾生理和心理的原则。

3)考虑环境的原则。

人――机――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对不能离开环境。

4.人体测量的内容有哪些:1)形态测量:数据分为人体结构的功能维度和人体功能的动态维度。

2)运动测量:如动作范围、动作过程等。

3)生理测量:人的生理主要指标,如疲劳测定,触觉测定等。

5.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工作系统中的人,包括人的大小、直觉和感官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的习惯和差异等。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显示器,操纵器和机具。

3)环境与人的使用。

环境包括普通环境和特殊环境,普通环境是室内的照明,温湿度等。

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辐射和污染等环境。

6.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从环境意识的角度来看,人类工效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正确理解,使所有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完美统一。

人类工作者程学的重心完全放在人的上面,而后根据人体结构,心理等综合因素,充分应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使人的活动场所更具人性化。

光度,辐射度,色度学名词解释及中英文对照

光度,辐射度,色度学名词解释及中英文对照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 19 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 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测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 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 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 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 500—550 摄氏 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 1050 一 1150 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 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K) 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 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 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 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 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 “温度”。
辐射照度(W/m2 )和光照度(lux=lm/m2 勒克斯=流明/平方米)之间,可以通 过乘以光视函数来变换。 (瓦/平方米和流明或勒克斯之间的转换)
如:550nm 的光视函数为 0.9949501 则 1w 的辐射通量对应 683.0*0.9949501=679 lm (流明)
其中 683.0 为:在 555nm,人眼的最大可见光视效率处,1W 辐射通量对应光通量 为 683 流明。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 80 滤光镜。 如果当时不用 TTL 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 2 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 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 85B 滤光镜,需要增加 2/3 级光圈。

光电比色计数法名词解释

光电比色计数法名词解释

光电比色计数法名词解释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光电比色计数法这个有点神秘但其实也不难懂的名词。

你说啥是光电比色计数法?简单来讲,它就像是一位超级精确的“数数大师”。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堆五颜六色的糖果,你要数清楚每种颜色的糖果有多少颗。

这可不容易,对吧?但光电比色计数法就能轻松搞定这个任务。

光电比色计数法,其实就是利用光和颜色的关系来进行计数的一种厉害方法。

咱们先来说说“光”这部分。

光就像一个神奇的使者,它能带着信息到处跑。

而在这个计数法里,光就是那个传递数量信息的关键角色。

再说说“比色”。

这就好比是一场颜色的比赛。

不同的物质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这些颜色的深浅程度也不一样。

而光电比色计数法就能通过测量颜色的深浅,来推断出物质的数量。

比如说,在一个实验里,我们要知道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我们就可以让特定波长的光穿过这个溶液,然后根据溶液吸收光的程度,也就是颜色的变化,来算出物质的量。

这是不是有点像根据一个人的表情变化,来猜测他心情的好坏?颜色的变化就像是物质的“表情”,光电比色计数法就是那个能读懂这些“表情”的高手。

你可能会想,这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比如在医院里,医生要检测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含量,光电比色计数法就能派上大用场。

它能快速准确地告诉医生,你的身体是不是出了啥问题。

再比如在食品检测中,看看某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够不够,有没有超标的有害物质,光电比色计数法也能给出答案。

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位默默付出的“小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总的来说,光电比色计数法就是这样一种神奇又实用的技术,能在各种领域大显身手,帮助我们了解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数量。

是不是很厉害?你说呢?。

显色指数名词解释

显色指数名词解释

显色指数名词解释显色指数是指光源对于物体的显色能力的一种指数,它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者基准光源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主要用来表示显色性的优劣。

显色指数是用来测量光源精确再现一组8种标准色块颜色的能力,是由20世纪中期照明制造商开发的一项标准化测试计算出来的。

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称为显色性,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白炽灯或画光)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

光所发射的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但同样光色可由许多,少数甚至仅仅两个单色的光波纵使而成,对各个颜色的显色性亦大不相同。

相同光色的光源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较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

当光源光谱中很少或缺乏物体在基准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时,会使颜色产生明显的色差。

色差程度愈大,光源对该色的显色性愈差。

显色指数系数为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

显色分两种:忠实显色和效果显色。

忠实显色:能正确表现物质本来的颜色需使用显色指数(Ra)高的光源,其数值接近100,显色性最好。

效果显色:要鲜明地强调特定色彩,表现美的生活可以利用加色的方法来加强显色效果。

采用低色温光源照射,能使红色更加鲜艳;采用中等色温光源照射,使蓝色具有清凉感;采用高色温光源照射,使物体有冷的感觉。

拓展资料:当光源光谱中很少或缺乏物体在基准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时,会使颜色产生明显的色差。

色差程度越大,光源对该色的显色性越差。

显色指数系数(Kau fman)仍为定义光源显色性的普遍方法。

太阳光的显色指数定义为100,白炽灯的显色指数非常接近日光,因此被视为理想的基准光源。

此系统以8种彩度中等的标准色样来检验,比较在测试光源下与在同色温的基准下此8色的偏离程度,以测量该光源的显色指数,取平均偏差值Ra20—100,以100为最高,平均色差越大,Ra值越低。

低于20的光源通常不适于一般用途。

指数(Ra)等级显色性一般应用90—100 1A 优良需要色彩精确对比的场所80—89 1B / 需要色彩正确判断的场所60—79 2 普通需要中等显色性的场所40—59 3 / 对显色性的要求较低,色差较小的场所20—39 4 较差对显色性没有具体要求的场所白炽灯的理论显色指数为100,但实际生活中的白炽灯种类繁多,应用也不同,所以其Ra值不是完全一致的,只能说是接近100,是显色性最好的灯具。

色差仪在使用时的专业术语

色差仪在使用时的专业术语

色差仪在使用时的专业术语色差仪在使用和分析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专业术语,一般不是很了解这块的话可能不是很明白,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色差仪的专业术语究竟有哪些?CIE LAB COLOR SPACE(CIE LAB色空间)利用*L、*a、*b三个不同的坐标轴,替颜色在几何坐标图上,指示位置和代号。

CMC(Color Measurement Committee)CMC是英国染料和颜料者协会,提出在CIELAB颜色空间的椭圆∆E公式。

Color Space(色空间)描述颜色的三维几何空间Color Temperature(色温)物体在加热时,所发出的色光测量。

色温常用绝对温度或开尔文(Kelvin)度表示。

低的色温如红色是2400°K,高的色温如蓝色是9300°K,中性的色温如灰色是6500°K。

Colorimete(色温仪)模拟人眼对红、绿、蓝光相应的光学测量仪器。

D50标书色温为5000地K的CIE标准照明体。

在印刷行业中,这色温较为广泛的用于制作观察灯箱。

D65表示色温6504°K的CIE标准照明体。

是一般常用的测试照明体。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电磁光谱)以不同尺寸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辐射带,用波长来表示,不同波长具有不同性质,很多波段人眼看不到。

只有臂长在380-720nm之间的电磁辐射是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波。

在可见光波以外是不可见的,如y射线,x射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

FLuorescent Lamp(荧光灯)在玻璃灯泡中充满了水银气体,在内壁涂有荧光物质的灯管。

当气体用于电磁激发时,产生的辐射扎UN哈UC恒荧光能量致使荧光发光。

Hurr(色调)物体的基本色,如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可用圆柱形色空间角度位置或在色轮上的位置确定色相。

Lightness(明度)颜色的深浅程度。

Llluminant A(A光源)以白炽灯为代表的CIE标准光源,黄-橙色,与之相关的色温为2856°K。

光色的名词解释

光色的名词解释

光色的名词解释光色,作为一个常用的名词,可以理解为由光线所产生的色彩。

光线在经过一个透明介质或者直接与物体相互作用时,会散射、折射、反射等,最终形成人们所看到的不同颜色。

在我们的生活中,光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美学、艺术等领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在科学研究、医学治疗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面,让我们逐一探索一些常见的光色,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影响。

红色,作为光谱中的首个颜色,具有较长的波长和低的频率。

红色在物理和心理上都承载着特殊的意义。

从光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红色光的波长范围为620-750纳米,具有较高的能量。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红色往往被视为具有强烈的情感代表性,可以唤起人们的激情和注意力。

因此,许多文化中,红色被视为与爱情、力量和热情等等紧密相关的颜色。

橙色,位于红色和黄色之间,也被视为一个暖色调。

橙色是由光线的红色和黄色成分相混合而成的,其波长范围为590-620纳米。

与红色相似,橙色在心理学上也被认为能够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实际生活中,橙色还有着较为实用的应用,例如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灯通常会选用橙色作为标识,因为这种颜色能够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黄色,是光谱中接近可见光的中心颜色之一。

黄色光的波长范围为570-590纳米。

黄色往往被视为明快、愉悦和活力的象征。

例如,在大多数文化中,黄色都与阳光、快乐和友谊等积极向上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此外,黄色还被广泛用于广告和品牌设计中,因为它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并引发购买欲望。

绿色,是光谱中可见光的中心颜色之一。

绿色光的波长范围为495-570纳米。

绿色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尤其体现在大自然中。

绿色被认为是平和、和谐和生机勃勃的象征,也被用作治疗和放松的颜色。

在现代社会中,绿色还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正面价值观联系在一起。

蓝色,是光谱中较短波长的颜色之一。

蓝色光的波长范围为450-495纳米。

蓝色常被视为沉思、冷静和稳定的象征。

心理学上研究显示,蓝色的视觉刺激能够缓解焦虑和压力,因此被广泛用于医疗和健康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波长用某一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确定的标准照明体(如CIE标准照明体A,B,C 或D65)相混合而匹配出样品色,该光谱色的波长就是样品色的主波长。

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看作为用某一个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参照光源(如CIE 标准光源A、B、C等,等能光源E,标准照明体D65等)相混合而匹配出来的颜色,这个光谱色就是颜色的主波长。

颜色的主波长相当于人眼观测到的颜色的色调(心理量)。

若已获得被测LED器件的色度坐标,就可以采用等能白光E光源(x0=0.3333,y0=0.3333)作为参照光源来计算决定颜色的主波长。

计算时根据色度图上连接参照光源色度点与样品颜色色度点的直线的斜率,查表读出直线与光谱轨迹的交点,确定主波长。

自然界的色彩是千差万别的,人们之所以能对如此繁多的色彩加以区分,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颜色,常常与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

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色光本身,而是光和物体的统一体。

当颜色与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被人们感知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如记忆,对比等)的影响,形成心理颜色。

为了定性和定量地描述颜色,国际上统一规定了鉴别心理颜色的三个特征量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心理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又称为心理三属性,大致能与色度学的颜色三变数---主波长、亮度和纯度相对应。

色相对应于主波长,明度对应于亮度,饱和度对应于纯度。

这是颜色的心理感觉与色光的物理刺激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

每一特定的颜色,都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

==========================================黑体中文名称:黑体英文名称:blackbody;black body定义1:能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的理想物体。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 ;大气物理学(二级学科)定义2:吸收率为1,而反射率和透射率都为0的物体。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 ;通论(二级学科)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本领。

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各个波段是不同的,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谱分布。

这种谱分布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及其温度有关,因而被称之为热辐射。

为了研究不依赖于物质具体物性的热辐射规律,物理学家们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black body),以此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

所谓黑体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当然黑体仍然要向外辐射)。

显然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许多地物是较好的黑体近似( 在某些波段上)。

黑体辐射情况只与其温度有关,与组成材料无关.基尔霍夫辐射定律(Kirchhoff),在热平衡状态的物体所辐射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之比与物体本身物性无关,只与波长和温度有关。

按照基尔霍夫辐射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黑体必然是辐射本领最大的物体,可叫作完全辐射体。

用公式表达如下:Er =α*EoEr——物体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辐射能;α——该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系数;Eo——等价于黑体在相同温度下发射的能量,它是常数。

普朗克辐射定律(Planck)则给出了黑体辐射的具体谱分布,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面积的黑体在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和单位波长间隔内辐射出的能量为B(λ,T)=2hc2 /λ 5 ·1/exp(hc/λRT)-1B(λ,T)—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W,m-2 ,Sr-1 ,μm-1 )λ—辐射波长(μm)T—黑体绝对温度(K、T=t+273k)C—光速(2.998×108 m·s-1 )h—普朗克常数, 6.626×10-34 J·SK—波尔兹曼常数(Bolfzmann), 1.380×10-23 J·K-1 基本物理常数由图2.2可以看出:①在一定温度下,黑体的谱辐射亮度存在一个极值,这个极值的位置与温度有关,这就是维恩位移定律(Wien)λm T=2.898×103 (μm·K)λm —最大黑体谱辐射亮度处的波长(μm)T—黑体的绝对温度(K)根据维恩定律,我们可以估算,当T~6000K时,λm ~0.48μm(绿色)。

这就是太阳辐射中大致的最大谱辐射亮度处。

当T~300K,λm~9.6μm,这就是地球物体辐射中大致最大谱辐射亮度处。

②在任一波长处,高温黑体的谱辐射亮度绝对大于低温黑体的谱辐射亮度,不论这个波长是否是光谱最大辐射亮度处。

如果把B(λ,T)对所有的波长积分,同时也对各个辐射方向积分,那么可得到斯特番—波耳兹曼定律(Stefan-Boltzmann),绝对温度为T的黑体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各方向辐射出的总能量为B(T)B(T)=δT4 (W·m-2 )δ为Stefan-Boltzmann常数, 等于5.67×10-8 W·m-2 ·K-4但现实世界不存在这种理想的黑体,那么用什么来刻画这种差异呢?对任一波长,定义发射率为该波长的一个微小波长间隔内,真实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同温下的黑体的辐射能量之比。

显然发射率为介于0与1之间的正数,一般发射率依赖于物质特性、环境因素及观测条件。

如果发射率与波长无关,那么可把物体叫作灰体(grey body),否则叫选择性辐射体。

色温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色温英文名称:color temperature定义1:通过发射体发射谱形状与最佳拟合的黑体发射谱形状比较确定的温度。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 ;大气探测(二级学科)相关色温相关色温是指与具有相同亮度刺激的颜色最相似的黑体辐射体的温度,用K氏温度表示。

如标准光源D65的相关色温为6500K。

在色温的计算上,是以 Kelvin 为单位,黑体幅射的0° Kelvin= 摄氏 -273 ° C 做为计算的起点。

将黑体加热,随着能量的提高,便会进入可见光的领域,例如,在2800 ° K 时,发出的色光和灯泡相同,我们便说灯泡的色温是2800 ° K。

可见光领域的色温变化,由低色温至高色温是由橙红 --> 白 --> 蓝。

色温的特性1. 在高纬度的地区,色温较高,所见到的颜色偏蓝。

2. 在低纬度的地区,色温较低,所见到的颜色偏红。

( <---- 低色温 ------------------ 高色温 ----> )3. 在一天之中,色温亦有变化,当太阳光斜射时,能量被( 云层、空气 )吸收较多,所以色温较低。

当太阳光直射时,能量被吸收较少,所以色温较高。

4.Windows 的 sRGB 色彩模型是以6500 ° K 做为标准色温,以 D65 表示之。

5. 清晨的色温大约在4400 ° K。

6. 高山上色温大约在6000 ° K。

不同光源环境的相关色温度光源色温北方晴空 8000-8500k阴天 6500-7500k夏日正午阳光 5500k金属卤化物灯 4000-4600k下午日光 4000k冷色营光灯 4000-5000k高压汞灯 3450-3750k暖色营光灯 2500-3000k卤素灯 3000k钨丝灯 2700k高压钠灯 1950-2250k蜡烛光 2000k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色坐标色坐标(chromaticity coordinate),就是颜色的坐标。

色坐标是色度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光源的色坐标测量是研究光源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广泛的使用意义。

色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光源的光谱分布由色坐标的基本规定进行计算而得出的。

现在常用的颜色坐标,横轴为 x ,纵轴为y 。

有了色坐标,可以在色度图上确定一个点。

这个点精确表示了发光颜色。

即:色坐标精确表示了颜色。

因为色坐标有两个数字,又不直观,所以大家喜欢用色温来大概表示照明光源的发光颜色。

其实,色温是通过色坐标算出来的,不通过色坐标是得不出色温的,要么是“大概”、“也许”的。

如果是有很深颜色的,例如:绿、蓝色等,可以通过色坐标,算出“主波长”和“色纯度”来比较直观的表示颜色。

对节能灯,国家规定了如下的色坐标要求,偏离值小于5SDCM。

编号名称符号 x yF6500 日光色RR .313 .337F5000 中性白色RZ .346 .359F4000 冷白色RL .380 .380F3500 白色RB .409 .394F3000 暖白色RN .440 .403F2700 白炽灯色RD .463 .420CIECIE (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原文为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 n(英)。

这个委员会创建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界定和测量色彩的技术标准。

可回溯到1930年,CIE标准一直沿用到数字视频时代,其中包括白光标准(D65)和阴极射线管(CRT)内表面红、绿、蓝三种磷光理论上的理想颜色。

CIE的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

CIE 1931色度图CIE xyY色度图是从XYZ直接导出的一个颜色空间,它使用亮度Y参数和颜色坐标x, y来描述颜色。

xyY中的Y值与XYZ中的Y刺激值一致,表示颜色的亮度或者光亮度,颜色坐标x, y用来在二维图上指定颜色,这种色度图叫做CIE 1931色度图(CIE 1931 Chromaticity Diagram)。

例如一个点在色度图上的坐标是x=0.4832,y =0.3045,那么它的颜色与红苹果的颜色相匹配。

CIE 1931色度图是用标称值表示的CIE色度图,x表示红色分量,y表示绿色分量。

E点代表白光,它的坐标为(0.33,0.33);环绕在颜色空间边沿的颜色是光谱色,边界代表光谱色的最大饱和度,边界上的数字表示光谱色的波长,其轮廓包含所有的感知色调。

所有单色光都位于舌形曲线上,这条曲线就是单色轨迹,曲线旁标注的数字是单色(或称光谱色)光的波长值;自然界中各种实际颜色都位于这条闭合曲线内;RGB系统中选用的物理三基色在色度图的舌形曲线上。

光谱色spectrum colors从380~770nm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颜色。

自然界的彩虹的颜色就是典型的光谱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里。

蓝色的天空、绿色的田野、黄色的土地……这些都是由于光线照射的结果。

俗话说,无光则无色。

五颜六色的自然景物,到了晚上失去光线的照明,万物将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由此得出结论:离开光的作用,色彩不能单独存在。

色彩是一种光的现象,物体的色彩是光照结果。

我们平时所见到的阳光被称为白光,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