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一、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二、新时代的宏观经济政策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四、服务业扩张的机遇与挑战五、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一、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规划和指令来引导经济发展,其中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农村集体化经济是其主要支柱。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新中国逐渐转向市场经济模式,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近年来,新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刚性约束,推进全要素市场化改革,将市场化的改革成果更好地和人民群众利益结合,实现了从量大到质优,从追求GDP增长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跃升。
二、新时代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市场活力。
目前,新中国的政策以外向型为主,致力于发展更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整体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加速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在向着更高发展水平迈进的同时,新中国必须坚定转型升级的脚步,全力以赴加强国家自主创新,并扩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第三,完善经济管理,保护公平竞争。
对于一些行业中出现的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新中国政府重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公平竞争。
第四,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重视生态水平、社会民生和利用权利的统筹协调,通过推行三大攻坚战,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加强社会领域体制改革。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新中国的制造业一直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关键,未来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跃升。
新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业扩张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日渐重要,发展到现在又面临着服务质量提升、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监督管理执法等问题。
最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精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演进轨迹从经济周期看,195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一直处于周期波动中。
如图1所示,从1953年至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共经历10次周期性波动,其中改革前1953-1976年形成了5次完整的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1982-2019年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基本围绕10左右的平均增长水平上下波动,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和工具不断完善,经济波动的幅度趋向收敛,"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大起大落的现象逐步消失。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2019年开始的第10轮经济周期。
2019年至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7、77和74,我国经济正逐步由过去30多年年均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转换,经济发展已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即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新时期的社会存在出发,立足于客观实际变化和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五位一体"事业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进一步认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挑战,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新的趋势性变化,更好地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变化一劳动力供给下降、成本逐步上升我国正在同时经历人口结构快速变迁和经济结构逐步调整的过程,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阶段性和趋势性的变化,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减。
我国生育率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显着下降,总和生育率在1969-1971年期间的平均水平为57,1979-1981年期间为26,1992年以后急剧降至20以下水平,近年来已降到12左右,进入了超低生育率时代。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加速呈现"老龄化"趋势,新增劳动力减少,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新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调整,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局限性。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评价,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三次重大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第一次是"一五"计划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调整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三次调整都有各自所针对的背景。
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一、建国初期至"一五"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建国初期,对旧中国沿续下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经济结构,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较为彻底地改革与调整。
在所有制方面,经过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产业结构方面,虽然尚未完全解决旧中国极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并从方针政策上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使一、二、三次产业均有很大恢复与发展。
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事权的需求大大高于财权的供给,对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来说,主要不是协调不协调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恢复和发展的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事关国家安危的战略性产业,中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农业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2年,农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326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83.9亿元,提高48.5%,年均增长14.1%。
粮食3 088亿斤,比1949年增加42.8%,年均增长12.6%,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1.3%。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2月118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顾纯磊(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摘 要:根据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的根本不同,本文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我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大的周期,并进一步在两大周期内划分为若干小周期,较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了引起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在如今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对于应对今日的经济危机,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字:经济周期 改革开放 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2—0118—01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此,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恢复和发展,虽然其中遭受了几次重大政治事件(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的经济建设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但总的来说,是不断进步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更是步入了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国的经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始经历起起伏伏的周期性波动。
1978年之前的经济波动幅度较1978年之后的经济波动幅度要剧烈的多,其中更是有几年经济增长率跌为了负值;而在1978年之后,经济的波动仍然有波动,但幅度却小了了很多,而且越往后,波动的幅度越小,特别地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再也没有小于零过。
就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
正是基于此,我在此以1978年为分界点,把我国的经济周期分为1949-1977和1978-2008两个大的周期,而在两个大的周期内,又分别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较小的周期,根据图表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具体为:改革开放前主要划分为五个小周期,分别为1949~1957,1958~1962,1963~1968,1969~1972,1973~1977;改革开放后划分为以下几个小周期1978~1981,1982~1986,1987~1990,1991~2008。
关于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建国70周年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9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2日调研对象:建国70年我国经济的变化调研方式:查找有关资料一、调研目的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和转型,工业化步入了中后期阶段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人民生活逼近全面小康巅峰,跃上经济大国地位并正在向经济强国挺进,这些成就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二、调研内容70年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是短短的一瞬间。
但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在发展经济方面却取得了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成就。
以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为划分历史分期的标准,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经历了4个时期,即:1.1949—1952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2.1953—1957年的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3.1958—197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4.1979—202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
在这4个时期中,除第3个时期经济受到严重挫折以外,其余3个时期(特别是第4个时期)经济获得了惊人的飞速的发展。
图1.新中国成立70周年社会经济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其中有些年份甚至陷于倒退)状态。
依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按国际元计算,1820—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0.22%,仅为同期世界平均增长率 1.64%的13.4%。
这样,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就由32.9%大幅下降到5.2%(详见表1)。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经济的长期停滞状况。
尽管建国以后30年经济增长也发生过曲折,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新中国70年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以后的40年时间里有了完整的表现。
表1.1820—1952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比较这里所说的持续增长,就是经济都是逐年增长的,没有经济负增长的年份。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1. 1978-1983年中央领导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严重扭曲的实际情况,想继续按照过去的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而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上。
1978年-1985年间,要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在全国形成14个大型重工业基地,做到在8年期间,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
从国外引进耗资160亿元的9套大型化工项目,以及100套综合采煤设备、宝山钢铁厂等22个项目,共耗资600亿元。
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对国民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量,财政力度加大造成了财政赤字。
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使得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各级政府和企业由了独立的利益和投资自主权,但国有企业机制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的利益与责任具有非对称性,盈亏与风险具有非对称性,投资最终决策者是国家,企业可以从国家决策投资中获取利益,但不用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因此,企业热衷于向国家争项目正投资,而不顾资金成本,盲目向银行贷款,加大投资力度,造成社会投资过热,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2. 1984-1990年(两次经济过热)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扭转了1981- 1983年期间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
当时全国上下群情振奋,认为从此可以放手改革。
此外,从1985年起执行的扩大专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办法在设计时发生了一项技术性错误,导致各基层银行不但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求必应,甚至还送款上门,鼓励企业多借贷款,竞相扩大信贷规模,逐级部署,制造“基数”。
货币供应迅速增加,1984年,现金发行比上年增长%,银行信贷总额比上年增长了%,其中仅12月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物价开始飞速上涨。
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但落实不到位。
1986年开始经济再次过热,1988年全面爆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和1989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了%和%,涨幅比1986年分别提高了和个百分点。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doc 15)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doc 15)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新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调整,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局限性。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评价,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三次重大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第一次是"一五"计划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调整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三次调整都有各自所针对的背景。
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一、建国初期至"一五"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建国初期,对旧中国沿续下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经济结构,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较为彻底地改革与调整。
在所有制方面,经过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产业结构方面,虽然尚未完全解决旧中国极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并从方针政策上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使一、二、三次产业均有很大恢复与发展。
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事权的需求大大高于财权的供给,对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来说,主要不是协调不协调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恢复和发展的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事关国家安危的战略性产业,中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农业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2年,农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326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83.9亿元,提高48.5%,斗目标。
在工业化方面构成基本任务的建设项目有: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和由限额以上的694项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项目,这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打初步基础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摘要:改革开放“而立”之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上第四个经济波动期。
中央防止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方针正在实施过程中,世界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下呈现停滞甚至衰退迹象。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周期性经济波动,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波动幅度减小等趋势,市场调节作用日益明显,经济体制革新和法治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经济连续、稳定地增长……这些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新特征。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波动;趋势;新特征经济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增长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且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的特征,即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经历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这种现象被称为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九次经济波动,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
相比较于改革开放前的五次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波动幅度(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逐渐减小;第二波动高度(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第三波动深度(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上升;第四波动的平均位势(周期内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明显提高;第五波动扩张长度(周期内扩张期的长度)明显延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也逐步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现象中总结规律,笔者总结经济波动的特点和阶段性趋势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波动及其特点改革开放建立了市场经济的雏形,从体制结构的变革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建设之路,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开放市场与引进先进生产力相结合,从宏观上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上促进了市场化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了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导向的内需供给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乐一李良发布时间:2014-09-26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GDP增长率,宏观调控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
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
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
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
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直观。
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
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
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
分析近30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周期状况
• 3.引进购买国外现成的技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利用低成本
优势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产业和企业的扩张,从而成就了国民经济的持续 增长。
挑战&对策:
• 中国经济整体和中国制造业企业将面对着两个方向上的重大挑战:
• 1. 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问题。
在外部技术来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实现今后 若干年进一步的产业升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和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尽管速 度会低一些。
• 在1958—1962年,经济泡沫较多,经济增长率曾经一下子高涨到21.3%。
• 后来,正常的经济数据和经济情况得以显露,到了1960—1962年的三年之间,中
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大幅回落。
• 经受过三年灾害之后,中国调整了经济运行,1964年的经济增长回升到了18.3%。 • 随后1966—1976年的十年,中国经济又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但是,期间由于国防
发生变化。
• 一是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目前我们国家总体上已经越过了刘易斯的拐点,人
工成本处于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同时这几年能源、农产品、土地、环保成本都 在上升,我国的成本优势已经被大大削弱。
• 二是技术来源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前三十年我国产业升级主要靠引进技术,那
个时期我们和国外的产业差距很大。经过三十年的高增长之后,中外的产业差 距已经大大缩小,中国企业现在需要购买的技术往往是国外企业正在使用的技 术,而国外企业要把自己正在使用的技术卖出去他自己就很难生存。
关键词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
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它意味着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的 扩大,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增长。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展望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展望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回顾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通常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经济运行体制,以及经济建设思想的制约和影响。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经常不一样。
根据我国的国情,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前后两段时间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一)改革开放之前30年(1949~1978年)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段时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集中财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经过三年的恢复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8%,到1952年增长为343亿元,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但此时的中国,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
为了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国家手中来有计划地推行工业化,我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952年至1978年,我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统计资料表明,这一时期GDP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62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15%。
一、二、三产业年均增幅分别达到4.3%、10.1%和5.9%。
然而,由于这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决策失误和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纷争,导致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并且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效率低下。
1952~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0.32%,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5.3%①。
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0.15%、7.15%。
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0.16%。
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7%②。
工业部门按净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1978年平均增长3.4%。
我国经济周期及其波动原因探析
和世界市场双重特征的重要开放经济体。 一方
1投资与货币 、 信贷的冲击。 货币的超量供 面中国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成为一个
降) 曲了资源配置 , 扭 导致投 资上 升, 更多 厂;另一方面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 资金 对
经济, 主张减少经济干预, 保持央行独立性, 实 给 ( 表现为实际利率下降、 获取贷款的难度下 大量吸引外 资, 出 口总量不断上升 的世 界工 进 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技术冲击, 反周期 的流向一些资金密集型产业, 从而导致对投资 外贸易的依存度也不断提高。 过高的对外依存 政策不起作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引起经 品的需求增长 , 供求关系原理使得投 资品价格 度 ,使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较
经济周期 是宏观经济 学中的一 个重要概 行调整之后,94 16 年又上升到 1. 8 %,这是国 3 从图1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经济的周期波 念。 早在 1 世纪初期, 9 人们就开始使用这一术 防建设的前期高潮。接着,96 16 年发动了“ 文 动表现出了明显的 朱格拉周期’ “ ’ 特征, 具体概 语 来描述 经济运行 中“ 一起一落 、 不断交替 的 化大革命”经济又出现 了负增长, , 形成第三个 括为:1经济周期波动 的幅度逐渐缩小 , () 经济
最终中央政 性的微观 理论基础 。 新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周期 理论认为 , 、 知识 研发投 资具有外 部正 效应, 因 演变为投资过热和整体经济过热,
看作是经济体系内在缺陷的一 种表现 。 因为市 此 主张政府放 弃过多 的关注 短期经 济波 动的 府进行强力约束迫使经济 降温 。 场机制存在着诸如价格粘 性、 金融部门低效等 相机 抉择政策 ,而更多 的着 眼于长 期经济 增 就业和产 出水平运行 , 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必 策 。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惊人的变化和飞速的增长。
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探讨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首先,建国初期的中国经济处于严重的困境中。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面临着人口过多、资源贫乏、科技薄弱等多重挑战。
然而,毛泽东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50年至197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仅为4.4%。
这一时期,中国的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工业化进程缓慢,经济总体状况堪忧。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引导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通过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建立特别经济区等政策措施,中国逐渐打破了封闭状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技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双位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在该时期,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中国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中国的钢铁、煤炭、汽车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量国。
大量的工业品出口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中国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各种高科技产业如电子、互联网等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解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流转和承包权。
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农村经济也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
与经济发展同时迅猛的是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率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一过程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经济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最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精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演进轨迹从经济周期看,195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一直处于周期波动中。
如图1所示,从1953年至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共经历10次周期性波动,其中改革前1953-1976年形成了5次完整的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1982-2019年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基本围绕10左右的平均增长水平上下波动,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和工具不断完善,经济波动的幅度趋向收敛,"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大起大落的现象逐步消失。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2019年开始的第10轮经济周期。
2019年至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7、77和74,我国经济正逐步由过去30多年年均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转换,经济发展已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即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新时期的社会存在出发,立足于客观实际变化和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五位一体"事业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进一步认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挑战,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新的趋势性变化,更好地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变化一劳动力供给下降、成本逐步上升我国正在同时经历人口结构快速变迁和经济结构逐步调整的过程,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阶段性和趋势性的变化,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减。
我国生育率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显着下降,总和生育率在1969-1971年期间的平均水平为57,1979-1981年期间为26,1992年以后急剧降至20以下水平,近年来已降到12左右,进入了超低生育率时代。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加速呈现"老龄化"趋势,新增劳动力减少,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作者:陈剑波等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6期内容摘要: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52-2013年的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去势处理,对产出缺口序列运用“谷-谷”法可以将我国经济波动划分为10个周期。
以1978年和1992年为分界点,将我国经济发展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1952-1977)、改革开放探索期(1978-1991)以及改革深化期(1992-2012)三个时期,并对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
文章还对三个时期的经济周期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红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 HP滤波协动性形成机制引言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GDP由3645亿增长到56.88万亿,年均增长9.9%,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在60多年里,我国经历了2次重大的制度变迁: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式确立。
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独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确立,市场成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
制度的变迁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形成机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近两年我国的GDP增速已经开始下滑,是经济增长的又一次探底还是即将进入结构性减速,科学地划分中国经济周期的历史轨迹,深入的分析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并且剖析其形成机理,有助于全面准确的把握中国经济的脉搏,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提供参考,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损失,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文献回顾关于经济周期,国内外相关学者已经做了比较多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有用的结论。
(完整word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社科1327黄永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
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
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
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
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
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
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
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
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
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这一选择是出于当时的国情。
旧中国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长期落后这一状况。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
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
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
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
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
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比如G DP增长率由6%上升到10%,或者由9%下降为4%。
根据这种定义,衰退不一定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量的下降,只要其增长率下降,即使其数值不是负数,也可以称为衰退。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
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
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
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
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
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
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的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
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
A-B为衰退, B-C为萧条, C-D为复苏,D-E为繁荣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衰退指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应当看到,经济周期只是一种现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寻找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减缓经济波动的幅度。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
收 稿 日期 :0 8 1— 8 2 0 — 1 2
作者简介: 陈杰(9 0 )男, 18- , 江苏扬州人,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分析。
・
1 ・ 1
经济与管理 ( 月刊 )
20 0 9年第 2 期
20 年 2 09 月 第 2卷 第 2 3 期
经济与管理
Ec no n M a ag m e o my a d n e nt
F b,0 9 e .2 0 o .3^02 f 2 r.
●经管论坛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
陈 杰
( 中央财经大学 统计学 院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进程当中, 随着宏观经济总量的逐渐增加 , 中国经济周期 的波
动性开 始变 得平 缓起 来 , 期 间 的波动 标 准差 仅 为 这
周期弱化的现象。2 世纪9 年代 , 0 0 中国经济周期 中
经济增长率出现了“ 陡升缓 降” 的现象 。第9 轮经济 周期仅仅用了2 就达到了19 年的最高点 , 年, 92 然后
是 指周 期 中的峰 值 与谷值 的差值 。根据 “ 波谷 一 波
谷” 这一经济周期划分常用标准 , 中国成立以来 , 新 从 15年起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现在 , 93 经济
增 长率 ( D 增长 率 ) G P 的波动 共 经 历 了 l个 周期 , 0 具
一
0 l 0 2 O
2 6 经济波动性的降低幅度达到原来的7 . . %, 7 4 %。 2
二、 最近一轮 经济周期 波动的新态 势
20 年 , 0 2 经济增长率 回升到9 %, . 开始进人 了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乐一李良发布时间:2014-09-26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GDP增长率,宏观调控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
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
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
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
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直观。
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
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
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
因此,本文实际上分析的是195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情况,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
1953-2012年我国GDP增长率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按照谷-谷法可以将1953-2012年我国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具体划分方式见表1。
在此需要进行说明的是,1953年属于上一个周期,在本文中不予分析。
第2个周期1958-1962年中,尽管按照谷-谷法1961年为波谷年,但1962年的GDP 增长率仍为负,因此,将1962年划分到第2个周期。
同理将1968年划分到第3个周期。
表1中的扩张与收缩的比率是反映经济稳定性的指标,是扩张期的平均长度与收缩期平均长度的比值。
扩张与收缩的比率越大,说明扩张的时期越长,收缩的时期越短,即经济越稳定,反之,经济越不稳定。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的波动经历了11个周期,前5个周期属于改革开放之前,后6个周期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第11个周期还未结束。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是4.6年,扩张与收缩的比率是0.77。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是6.6年,扩张与收缩的比率是2.54。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具体分析(一)第一次波动:1954-1957年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全国人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很高,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促进了1953年的经济发展,使得1953年GDP增长率达15.6%。
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中央将经济增长的指标订的过高,1953年上半年出现了“小冒进”的现象,政府在基本建设方面投资过大,在金融方面过度压缩流动资金,引起生产和流通的不正常,导致了市场供求紧张,致使1954年经济陷入波谷。
到1955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只剩两年时间,为了保证“一五”计划的实现,中央在制定1956年经济计划时,规定1956年工业总产值要比上一年增长21.7%。
1955年的财政和物资结余以及1955年下半年我国掀起的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为1956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促进了1956年经济的繁荣。
但是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超出了国家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存在“冒进”的倾向。
为了避免“冒进”引发的市场混乱,1956年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反冒进”,缩减1957年的经济计划,结果导致195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出现衰退。
(二)第二次波动:1958-1962年1957年底,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人们也滋长了骄傲情绪,忽略了经济建设的艰巨性。
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批评了“反冒进”的方针,提出要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至此,我国进入“大跃进”时期,中央在农业方面和工业方面都订立了高指标。
持续三年的“大跃进”从某种意义来说,促进了1958年经济发展的繁荣,农业和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但“大跃进”也导致了浮夸风,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灾难,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生活消费品严重短缺,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造成1960-1962年国民经济的大衰退。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意味着“大跃进”的结束,我国开始转入经济调整时期,但是真正进入全面调整阶段是从1962年开始的。
经过一年的调整,1962年GDP增长率有所上升。
从图1可以看出,1958-1962年的经济波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波动最剧烈的一次。
(三)第三次波动:1963-1968年1963年,我国经济经过1962年的全面调整,开始摆脱困境,进入回升阶段。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一直持续到1965年。
在1963-1965年的继续调整阶段,工业部门继续支持农业,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加强生产能力配套,引进新技术。
经过对经济的全面调整,196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833亿元,工农业结构得到了改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趋于正常,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经济的繁荣。
1966年是“三五”的第一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而就在同一年,爆发“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文化大革命”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是从1967年开始的,1966年我国经济仍有较大增长,GDP增长率达到10.7%。
1967年1月,全国掀起了夺权浪潮,停工和武斗的现象时有发生,工农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建设处于混乱状态,动乱的局势一直持续到1968年8月。
3年严重的动乱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导致经济的大衰退。
1967年和1968年连续两年经济出现负增长,经济位于该周期的波谷。
(四)第四次波动:1969-1972年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之后,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我国的经济开始回升。
196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1970年是“三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了保证“三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中央决定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到1970年底,国内生产总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上一年增长19.4%,保证了“三五”计划的完成,也促使1970年经济位于该周期的波峰。
“三五”计划是在高投入下完成的,带来许多问题,如积累率过高,原材料供不应求。
1971年,在原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又要求继续跃进,致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两年过热的情况。
经济过热使积累率继续提高,原材料短缺更加严重,经济效率不断降低,导致1972年经济的衰退。
(五)第五次波动:1973-1976年1972年,由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了两年的调整,包括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压缩“四五”计划的高指标,压缩基建规模。
经过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973年我国经济回升。
但“文化大革命”并没有结束,1974年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又使国民经济恶化,进入衰退阶段。
“批林批孔”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工农业发展缓慢,铁路运输堵塞,财政出现赤字,市场供应紧张。
1974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四届人大后,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我国的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整顿。
经过整顿,1975年GDP增长率达到8.7%,经济步入繁荣阶段。
而在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整顿初见成效之后,1975年11月,中央又发动“反击右倾翻案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97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61.5亿元,比上一年减少51.6亿元,远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
“文化大革命”一直持续到1976年10月,10年“文化大革命”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未完待续)《商业时代》2014年第27期(六)第六次波动:1977-1981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左”的指导思想进行批判,恢复和发展国内外贸易,局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稳定物价,改善人民生活。
通过以上措施,1977-1978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
在国民经济有所恢复时,由于当时中央对10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在制定经济计划时又出现了“左”的错误,提出了很多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高指标,导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降低了经济效率。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我国走向新的振兴的起点。
会议正式确定对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包括调整农业政策,调整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压缩基建规模。
经过以上措施的调整,1979-1980年我国国民经济波动不大,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尤其是物价的上涨。
1980年,中央决定进一步调整,控制基建规模,稳定物价,紧缩性的政策导致了1981年经济的衰退。
(七)第七次波动:1982-1986年经过对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经济基本保持稳定,物价得到控制,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我国经济形势良好。
1983年和1984年GDP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0.9%和15.2%。
1984年,中央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计划管理体制、流通体制和价格体系进行改革。
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使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又伴随着经济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信贷资金增长过快、商品供不应求。
对于1984年出现的经济过热,1985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使得经济过热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98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比上一年增长38.8%,投资增长势头过旺。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央决定在1986-1987年继续调整,控制需求过旺,增加有效供给,争取实现“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