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合集下载

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答案(星岗)

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答案(星岗)

星岗地区地形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一、判读要求:1. 判断本区的地形、地层出露情况,地层的接触关系;2. 本区有无褶皱,褶皱类型,形成时代;3. 本区有几条断层,断层类型,形成时代。

学习现场识别地质构造的特征,分析地质构造与工程的关系。

2. 实习分组每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指定一名小组长。

各班班长、学习委员为各班之总负责。

二、请回答以下问题:1. 岩层的露头线与岩层的产状和地形的起伏之间有何关系?2. 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几种,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有何差异?3. 背斜和向斜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 比较倾斜褶皱与倒转褶皱、穹隆与构造盆地的差异。

5. 如何确定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B 卷答案这里有F1,F2,F3,F4四个断层,最老的是F4断层,依次是F3F2F1,在松村有个背斜,核部是O3两翼是S1,在石家有个向斜,核 部是D1,两 翼是S3,在东山有个不整合接触,地层缺失,北山坡也有一个角度不整合,F4形成时间是D1之后C11之前,F2是个逆断层,F1是个正断层,形成时间是 N2,向北倾斜。

4. 分析下列地形地质图。

(9分) 参考答案:1)阅读地形。

(1分)一.1.图中有星岗、东山、峻岭、北山坡3个山头;南部有2条沟,北部有1条沟。

2)分析地层。

(2分)有晚奥陶、志留、泥盆、石炭、二迭、白垩、新近纪地层出露;南部地层老,北部地层新。

3)分析构造。

(3分)(1)产状:整体由南往北倾斜,近东西向走向。

(2)褶曲:东南部出露短轴背斜,轴向北西向,核部为晚奥陶纪地层。

西南部为倾伏向斜,枢纽倾向北西,核部为早泥盆纪地层。

(3)断层:F1为正断层,倾向于西北,出露在峻岭新地中,对本区构造影响几乎为零F2为倾向逆断层,倾向于南东,出在本区中部,切割了所有老地层,对本区构造影响最大;F3为走逆断层,倾向于北东,出露在本区中部,造成中石炭纪地层缺失,本区构造影响较大;F4为右型平移断层,走向近南北,出露在本东南部,仅切割了短轴背斜。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地质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岩体、地质构造等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分为剖面地质图和平面地质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图例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掌握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如下图)(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如下图)(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如下图)(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如下图)(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或喷出岩)存在,说明周围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层的形成时代。

(如下图)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若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例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1)~(3)题。

(1)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a.a b.bc.f d.g(2)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a.a、b b.b、cc.c、d d.f、g(3)形成时间晚于x断层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a、f b.b、cc.c、d d.f、g【解析及参考答案】(1)读图发现该图为一地质剖面图。

地质图的阅读方法和步骤-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实验班地理二轮复习培优教案

地质图的阅读方法和步骤-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实验班地理二轮复习培优教案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图1)。
(2)若 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图2)。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 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发生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图3)。
⑵剖面图显示,该地区 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 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⑶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 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⑷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⑸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我们的图示分析、判断推理能力。第⑴题,C层为砂岩, 应为河湖沉积的产物,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E、F、G层分别为石灰岩、砂岩、页岩,分别对应于深海、河湖、浅海沉积的产物,说明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第⑵题,图示B层到K层岩层倾斜,说明该地区在K地层形成后曾发生过褶皱。图示N层到P层岩层呈水平状态,说明褶皱发生于N地层形成之前。第⑶题,由图中看出,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左侧缺失H、I、J、K层。第⑷题,图示显示N、O、P地层被断层M挫断,故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第⑸题,根据该地层剖面所显示的地壳演化信息,内力作用表现主要有: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例1.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图阅读总体原则为

地质图阅读总体原则为

地质图阅读总体原则为
地质图阅读的总体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综合观察:综合考虑地质图上各种地质要素的分布、形态和相互关系,例如地层、断裂、褶皱、岩性等,以全面了解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

2. 图例解读:详细研读地质图的图例,了解地图上使用的符号、颜色和标注含义。

地质图图例中通常会标示不同地质单位、岩性、结构特征等重要信息,对于理解地质图是至关重要的。

3. 尺度把握:了解地质图的比例尺和地图范围,通过比例尺确定地图上的距离和面积关系,帮助判断地质要素的大小、间隔和分布情况。

4. 地貌解读:观察并理解地图上的地貌特征,如河谷、山脉、平原等,这些地貌特征与地质构造和地质过程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地质背景和区域发展历史。

5. 岩性识别:根据地质图上的岩性标记和剖面图,辨别不同岩性的分布和特征。

了解不同岩性的组成、结构和特点,可以推断地质过程和地质历史。

6. 剖面解析:通过剖面图或测线图,理解地下地质结构和地层分布情况。

掌握读取和解析剖面图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揭示地下地质情况。

地质图的基本知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地质图的基本知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2、学习编绘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 法;
二、说明
(一)分析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即“V”字形法则。
1、产状相反, “V”字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下坡; 2、产状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 “V”字 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上坡; 3、产状相同,岩层倾角< 地面坡角,“V”字 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下坡。但与1相比,“V”字 形 曲率大。
(二)认识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首先从图例 和地质图上看 地层层序是否 缺失,若缺失, 上下两套地层 界线基本平行, 则为平行不整 合;
若上下两套 地层产状不平 行,呈角度相 交,则为角度 不整合。
(三)绘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一幅正式地质图通常附有1-2或更 多的通过图区主要构造地质的图切地质 剖面图,以反映构造形态及其组合特征, 与地质图配合,可反映三维空间地质构 造形态和产状。
岩层产状问题(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业: P 220
1、第1 、3题;详见附图1。 2、求出K1的地层厚度。
注意:
作业所用附图,要求在复印图上做,每 人准备一个练习本(统一购买)。
实习二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 接触关系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系在 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用“V”字 型法则分析倾斜岩层产状;
2、掌握岩层产状概念。
二、说明
(一)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在测定 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干扰, 求解原理。作图步骤以图16-1( P219 )讲解。
(二)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适用于产状平缓,罗盘不易测量,或钻探得到 岩面标高资料求地下岩(矿)石产状。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前提是: ①三点要们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

如何看地质图 地质图

如何看地质图   地质图

感动下载之阳早格格创做天量图一、天量图的种类战基础真量用确定的标记、线条、色彩去反映一个天区天量条件战天量履历生少的图件,喊天量图.它是依据家中探明战支集的百般天量勘察资料,按一定比率投影正在天形底图上体例而成的,是天量勘察处事的主要成果之一.(一)天量图的种类1、一般天量图以一定比率尺的天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天区的天形、天层岩性、天量构制、天壳疏通及天量生少履历的基础图件,称为一般天量图,简称天量图.正在一弛一般天量图上,除了天量仄里图(主图)中,普遍另有一个或者二个天量剖里图战概括天层柱状图,一般天量图是体例其余博门性天量图的基础图件.按处事的小心程度战处事阶段分歧,天量图可分为大比率尺的(>1:25000)、中比率尺的〔1:5000~1:10万〕、小比率尺的(1:20万~1:100万).正在工程建制中,普遍是大比率尺的天量图.缺天量图2、天貌及第四纪天量图以一定比率尺天天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天区的第四纪重积层的成果典型、岩性及其产生时代、天貌单元的典型战形态特性的一种博门性天量图,称为天貌及第四纪天量图.3、火文天量图以一定比率尺天天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天区总的火文天量条件或者某一个火文天量条件及天下火的产生、分集程序的天量图件,称为火文天量图.火文天量图4、工程天量图工程天量图是百般工程兴办物博用的天量图,如房屋兴办工程天量图、火库坝址工程天量图、铁路工程天量图等.工程天量图普遍是以一般天量图为前提,不过删加了百般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天量真量.如正在天下洞室纵断里工程天量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型、天下火量、效率天下洞室宁静性的百般天量果素等.(二)天量图的基础真量1、仄里天量图仄里天量图又称为主图,是天量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罗:天理表面:图区天圆的天理位子(经纬度、坐标线)、主要住户面(乡镇、乡村天圆天)、天形、天貌特性等.普遍天量局里:天层、岩性、产状、断层等.特殊天量局里: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局里.2、天量剖里图正在仄里图上,采用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里,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天貌特性等.、天量剖里图3、概括柱状图主要表示仄里图区内的天层层序、薄度、岩性变更及交战关系等.4、比率尺证明比率尺的大小,用数字:1:×××;也可用尺标:5、图例主要证明天量图中所用线条标记战颜色的含意,依照重积天层层序、岩浆岩、天量构制战其余天量局里的程序排列.6、责任栏(图签)证明天量图的体例单位、图名、图号、比率尺、编审人员、成图日期等,便于查找.二、天量条件正在天量图上的表示(一)天层岩性的表示天层岩性正在天量图上是通过天层分界线、天层年代代号、岩性标记战颜色,并协共图例证明去表示的.1、第四纪紧集重积层形状没有准则,但是有一定的程序性,大多正在河谷斜坡、盆天边沿、仄本与山天接界处,大概沿山麓等下线蔓延.2、岩浆侵进体的界线形状最没有准则,也无程序可循,需根据真天情况测画.3、层状岩层的界线(1)火仄岩层,火仄岩层的产状与天形等下仄止或者重合,呈启关的直线.(2)直坐岩层,直坐岩层的天层界线没有受天形的效率,呈直线沿岩层的走背蔓延,并与天形等下线间接.(3)倾斜岩层有三种分歧的情况:岩层倾背与天形坡背差异时,天层界线的蜿蜒目标(“V”字形蜿蜒尖端)战天形等下线的蜿蜒目标相共,但是天层界线的蜿蜒程度比天形等下线的蜿蜒度小.岩层倾背与天形坡背相共,而且倾角小于大天坡角时,天层分界线的蜿蜒目标与天形等下线的蜿蜒目标相共,但是天层界线的蜿蜒度比天形等下线的蜿蜒度大.岩层倾背与天形坡背相共,而且倾角大于坡角时,天层分界线的蜿蜒目标与天形等下线的蜿蜒目标差异.(二)岩层产状的表示火仄岩层直坐岩层,箭头指背较新天层.倾斜岩层,少线代表走背、短线代表倾背,数字代表倾角的度数.倒转岩层,少线代表走背、直线代表倒转后岩层倾背、箭头指背老岩层,数字代表倾角度数.(三)岩层交战关系的表示1、层状岩层间的交战关系(1)调整交战:正在天量图上表示为二套天层的界线大概仄止,较新的天层只与一个较老天层相邻交战,且天层年代连绝.(2)仄止没有调整交战(假调整交战):正在天量图上表示为二套天层的界线大概仄止,较新的天层也只与一个较老天层相邻交战,但是天层年代没有连绝.(3)角度没有调整交战(没有调整交战):正在天量图上表示为二套天层的界线没有服止,呈角度接截,一种较新的天层共多个较老天层相邻交战,产状分歧,天层年代没有连绝.2、岩浆岩侵进体与围岩的交战关系(1)侵进交战:正在天量图上表示为重积岩的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2)重积交战:正在天量图上表示为岩浆岩的界线被重积岩界线截断.重积交战(四)褶皱的表示褶皱正在天量图上主要通过天层的分集程序、年代新老关系战岩层产状概括表示出去,为了超过褶皱轴部的位子及褶皱的形态典型,正在天量构制图上,常正在褶皱核部天层的中央,用下列标记加重表示:背斜倒转背斜背斜倒转背斜(五)断层的表示正在断层出露位子,正在乌色天量图上时常使用黑线、正在乌黑天量图上用细乌线标记表示:代表正断层,少线代表断层出露位子战断层线蔓延目标,戴箭头的短线代表断层里的倾背,数字为断层里倾角,没有戴箭头的单短线天圆的一侧为断层的下落盘.代表顺断层,标记与上共.代表仄移断层,箭头代表本盘相对于滑动的目标,短线代表断层里倾背,度数表示断层里的倾角.三、阅读分解天量图-读图步调1、比率尺:百般天量图皆有一定的细度,从比率尺大小便不妨瞅出,比率尺越大,真量越小心,天量局里表黑的便越领会,共时也可根据比率尺,估计该图区的里积.2、图例:仄里图、剖里图、柱状图的天层图例(标记、颜色、线条等)皆是普遍的,别的另有构制图例(包罗产状、褶皱、断裂)、天貌、自然天量效率的图例(滑坡、岩溶)等.3、天貌:相识天形起伏,山川、河流火系的分集等,并分离分解第四纪天层的分集.4、天层分集战岩性:区内出现的天层时代、岩性、产状等.5、构制:断层、褶皱的典型、规模、分集战本量,本区的构制线走背6、没有良天量:滑坡、崩塌、岩溶等.7、天史分解8、评介:根据图内表示的天量条件,可对于兴办物场合的工程天量条件举止收端评介,并可提出进一步勘察处事的意睹.四、天量剖里图的画制(一)火仄岩层天量剖里图的画制要领与步调1、采用剖里线2、决定剖里制图比率尺3、切制天形剖里4、勾画天量界线5、标注花纹、代号6、整饰图件(二)倾斜岩层天量剖里图的画制正在倾斜岩层天区天量图上切制天量剖里图,其做图要领大概上与火仄岩层天区天量剖里图的切制要领相共,但是应注意下列几个圆里的问题:1、采用剖里线之前要小心阅读战分解天量图,相识图幅内各天层的时代、层序、产状、分集及其与天形起伏战分集的关系.剖里线目标应尽大概笔直天区天层走背,且通过所有天层及天层起伏最大天段.剖里选佳后需正在天量图上证明位子战编号.2、天量剖里图的比率尺普遍要与天形图相共,如需搁大,则火仄比率尺也普遍搁大,预防正直剖里天形战岩层倾角.如正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搁大笔直比率尺,但是要变更岩层倾角.3、当剖里线目标与岩层走背笔直或者基础笔直时,剖里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画制.若剖里线目标与岩层走背没有笔直,二者所夹钝角<80°时,剖里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画制.4、正在天量剖里图上用确定的图例将没有调整细确表示出去.别的,正在画角度没有调整构制时,要先画没有调整里以上岩层,后画没有调整里以下岩层(三)褶皱天区天量剖里图的画制根据褶皱天区天量图切制天量剖里图的步调战要领,与切制火仄岩层及倾斜岩层天量剖里图基本相共,但是需注意以下几个圆里的问题.1、分解图区天形战构制特性做图前应小心阅读天量图,分解图幅内组成褶皱构制的天层,褶皱的展布目标战形态特性,次级构制、断层及岩浆活动情况,以及构制、岩性与天形起伏的关系等问题,做到心中罕见.2、采用剖里线剖里线尽大概笔直皱褶轴线目标,并通过齐褶皱构制主要褶皱构制.3、简直画制要领正在条件分歧的情况下,褶皱天区天量剖里图的做图要领也没有相共.(1)天量图上无天形等下线且褶皱岩层的薄度及产状无小心纪录时,正在那种情况下,天量剖里图的做图要领如下.Ⅰ)假定大天火仄,则天形剖里线可用火仄线代替.Ⅱ)正在天量图上采用一层出露次数最多的天层,并以它正在天量图上的最小露头宽度动做其天层的薄度.Ⅲ)正在天量剖里图上,以所选天层表层里与剖里线的接面为圆心,以它正在天量图上的最小露头宽度为半径画弧,从该天层下层里分界面起引此圆弧的切线,则此切线即为该天层的下层里界线.用那种要领得出该天层正在剖里上所有露头面的底里界线后,再用光润直线将该岩层各底里界线界线对接起去,即画出该天层的褶皱形态.Ⅳ)剖里上所切过的其余天层界线露头面,可依照上述褶皱形态依次勾画出那些天层界线,即画制出所有天量剖里.正在条件分歧的情况下,褶皱天区天量剖里图的做图要领也没有相共.(2)、当天量图上有天形等下线且岩层薄度及岩层产状均有较小心纪录时,天量剖里图的体例要领与火仄岩层天区及倾斜岩层天区天量剖里图的体例要领基本相共.正在做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Ⅲ)剖里线切过褶皱岩层,当创制褶直一翼仅有局部天段的岩层产状没有协做时,应正在脆持岩层薄度没有变的情况下,将局部较陡或者较慢的岩层背深部加以建改,使之逐步与岩层主要产状普遍.Ⅳ)当使用的天形天量图比率尺较小,采与编构法体例天量剖里图.当使用的是大比率尺天形天量图,可间接根据本量资料或者深部的工程统制所博得的确切资料,举止编联天量界线及勾画褶皱形态.Ⅰ)正在画制褶直转合端时,可根据褶直岩层产状的变更趋势去勾画.Ⅱ)当剖里切过没有调整界线时,可正在天量剖里图上先画出没有调整里以上的构制形态,而后再画没有调整里以下的构制形态.。

cad地质地形图读图基础解析

cad地质地形图读图基础解析

4)倾斜地层分布特征:切割等高线呈带状分布;
5)地层的接触关系:
C1与D2间平行不整合;C与P间整合;P与K间角度不整合
五、读褶皱区的地质图
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主要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来 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褶皱形成时代介于 不整合面以下参与褶皱的最新地层与不整 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之间。
1.
步骤:整体分析
图框外内容:图名、图例、比例尺
1)
2)
3)
地形地貌分析
分析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

一、分析地形地貌 暮云岭地区的山势呈近东西走向, 与地层的 走向(N E)呈 斜交关系,本区的最高点为 青岩顶,海拔为400余米。
暮 云 岭地 形 地 质图
比 例 尺 1 :2 5 0 0 0
征的图件
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地貌形态按一定的比例
缩小,用规定的符号按实际地理方位测绘 到图纸上,用代表一定高程的闭合曲线表 示地形的起伏;
将地面上的河流、道路、村镇等典型地物
用规定的符号测绘到图纸上
2、比例尺
1)概念:地形图上表示的地形、地物的长
度(l)与实际地形、地物长度(L)的比值。 比例尺=l(图上长度)/L(实际长度) a、数字比例尺。
1:1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的1000厘米
2)表示方法:
b、线段比例尺。
3、等高线
1)等高线:表示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连
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称等高

3)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等高
线平距。
等高线的特点:①闭合的圆滑曲线;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 同;③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等高线平距较小,坡缓的地 方,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平距越大;④等高距相等。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感谢下载地质图⼀、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规定的符号、线条、⾊彩来反映⼀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定⽐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成的,是地质勘察⼯作的主要成果之⼀。

(⼀)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定⽐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图(主图)外,⼀般还有⼀个或两个地质剖⾯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作的详细程度和⼯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例尺的(>1:25000)、中⽐例尺的〔1: 5000?1: 10万〕、⼩⽐例尺的(1 : 20万?1: 100万)。

在⼯程建设中,⼀般是⼤⽐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定⽐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以⼀定⽐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个地区总的⽔⽂地质条件或某⼀个⽔⽂地质条件及地下⽔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地质图。

⽔⽂地质图4、⼯程地质图⼯程地质图是各种⼯程建筑物专⽤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程地质图、⽔库坝址⼯程地质图、铁路⼯程地质图等。

⼯程地质图⼀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程有关的⼯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程地质图上,要表⽰出围岩的类别、地下⽔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丄号堆庶⾵IS(⼆)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地质图平⾯地质图⼜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2、地质剖⾯图在平⾯图上,选择⼀条⾄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以表⽰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怎么样阅读地质图

怎么样阅读地质图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地质图是一种将出露在地表的地质构造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的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

地质图的编制,首先必须是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内地层、岩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再以规定的线条把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地层界线、岩体界线、断层线、不整合界线等勾划出来,把岩层和断层等的产状标记上去,对各时代地层和各类型岩浆岩涂以各种统一规定的颜色,对各种岩相(岩浆岩、变质岩)和蚀变、矿化现象加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

地质图不仅反映野外各种地表地质现象,还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方面形成、发展的一定时间、空间规律反映出来,包括能反映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

因此,地质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而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一幅地质图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测制单位和测制日期。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如《嵩山地区地质图》。

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与线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用分数表示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如1:1000表示图上1cm相当实地1000cm即10m)。

分子规定用1,因此,分母愈大,表明图缩得愈厉害。

线条比例尺是在图上绘一直线如尺状,在该直线上截取若干段、每段标出所代的实地长度米或公里。

比例尺一般放在图名下或图框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表示地质现象的各种色谱。

花纹和符号的说明,通常放在图的右方或下方。

地质图例的安排以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则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按由新到老排列,或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岩层产状等排在最后,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阅读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层柱状图。

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阅读地质图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

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2)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

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读图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接的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有时通过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画出黑色直线,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这样的直线称剖面线,表示沿此方向已经作了剖面图。

(3)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

在比例尺较大 (如大于1:50000)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

在中小比例尺(1:10万-1:50万)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如巨大河流的主流总是流经地势较低的地方,支流则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地势越来越低,逆流而上越来越高;位于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地区总是比河谷地区要高,等等。

了解地形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地层分布规律、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4)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

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共相互关系。

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

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5).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行分析:(1)开始时最好从图中老岩层着手,逐步向外扩展,以免茫无头绪;(2)对每一种构造形态,包括褶曲、断层、不整合、火成岩体等逐一详加分析。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

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

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

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

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

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

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

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

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

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

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地质图与地质详勘报告的阅读-唐益群

地质图与地质详勘报告的阅读-唐益群

山顶
山谷
鞍部
河流
三 地质图阅读方法
5. 分析地质内容应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 首先了解图内一般地质情况,例如:
(1)地层分布情况,老地层分布在哪些部位,新地层分布 在哪些部位,地层之间有无不整合现象等;
(2)地质构造总的特点是什么,如褶皱是连续的还是孤立 的,断层的规模大小,它发育在什么地方,断层与褶皱 的关系怎样,是与褶皱方向平行还是垂直或斜交等等;
推进过程中,刀盘上下所受
阻力不同,造成控制盾构机
姿态困难,刀具磨损严重等 问题。
三 地质图阅读方法
第⑦层土层砂性重,透水性好,易液化。 施工中应当注意防止突水、流沙现象。
三 地质图阅读方法
下图为上海地区地铁隧道某局部线路穿越土层剖面图,可以看出,此局 部线路隧道大部分区段基本上处于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层中
Depth (m) 0 10 20 30 40 50
Subway Station Subway
(3) 在隧道的横通道施工时,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围护 结构的施工质量及坑底隆起。
2 特殊土层
以杭州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为例:
杭州市中西部有著名的西湖和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主要属西湖区),西南部有湘湖(属萧山区)。 这些区域的地层中上部为巨厚层淤泥质土(1号线滨 康路站 - 湘湖站区间最大厚度可达 25 m),主要为 海相沉积和湖沼相沉积层。杭州地区的淤泥质土可 细分为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 质粉质粘土夹粉土薄层等类型。
Subway Station Subway
Subway Station Subway
The Second Clay La yer
The Third Mucky Slity Clay Layer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感谢下载地质图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地质图阅读

地质图阅读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看图 名、比例尺和图例。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 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 位臵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 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 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 究史。
地质图阅读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 规格
1.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各 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 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 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 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总结为反上同下上 3)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无论地形平 坦或高低起伏与否,其岩层界线皆呈直线 延伸,不受地形影响。 4) 水平岩层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
4、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岩 层产状稳定,没有受断裂褶皱影响的地区。

因此,只要能作出同一层面的不同高程 的相邻两条平行的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 和平距,即可求出岩层在该处的产状要素。 求解步骤如下: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 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 老排列。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 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在长方格的左边注 明地层时代,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 着上和注明与地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 和符号。


构造符号的图例放在地层、岩石图例之 后,一般排列顺序是:地质界线、褶皱轴 迹 (构造图中才有)、断层,除断层线用红色 线外,其余都用黑色线 凡图幅内存在的和表示出的地层、岩石, 构造及其他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 图内没有的就不能列上图例。地形图的图 例一般不标注在地质图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起伏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 高原、平原、盆地等。在地形测绘中,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 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图例1
4.用等高线表示的几种典型地貌
地 貌 的 基 本 组 成
角度不整合在平面和剖面图上的表现上图:平面图;下 图:沿AB线的剖面图
具有断层的地质图
• • • • • •
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1.比例尺 2.地形地貌 3.地层岩性 4.地质构造 5.接触关系
(1)山头与洼地
地形相反,地貌图相似:山头向中心 越高,洼地反之。 示坡线指向低处,便于区分。
示坡线
(2)山脊与山谷
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 山脊线。 山谷: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 为山谷线。
山脊线 山谷线
分水线与集水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 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 ●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
雨水流淌方向
(3)鞍部
两个山头间的低 凹处,一般也是 两个山脊和两个 山谷的会聚处。
(4)绝壁与悬崖
(a)陡崖:坡度在70º 以上。 (b)绝壁:上下垂直的陡崖,也称断崖。 (c)悬崖:崖口倾斜到陡壁外面而悬空。
(a)
符号表示
(b)
符号表示
(c)
等高线 表 示
5.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 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成双。 (不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 等高线平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正交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地质情况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三、阅读地质图的步骤
1. 附件 图名、比例尺、地理位置、城镇网点,了 解图的位置及其精度等情况。 2. 该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通过地形等高线或河流水系的分布特点, 了解地区的山川形势和地形高低起伏情况。 3. 具体分析地质构造
四、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 • • • 确定剖面方位; 确定比例尺; 勾绘地形轮廓线; 将各项地质内容按要求划分单元及产状上 图; • 用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项地质内容; • 标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方位及剖面 上的地物名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