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的含义:

它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中国当代文学,传统的定义特指1949年以来,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中国大陆文学”。但从整体上看,它是由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大陆文学、港澳台文学所构成,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陆文学为主体,是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四分法:

第一时期(1949年—1966年),建国初的十七年,习惯称为“十七年文学”,初步形成当代文学格局。出现了一批思想上和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作品,比如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长篇小说。

第二时期(1966年—1976年),为“文革”十年,是极左路线猖獗时期,称为“文革文学”。把社会主义“十七年”甚至五四文学的传统和成绩破坏殆尽,形成了法西斯式的文化专制主义局面。

第三时期(1978年—1989年),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即当代文学繁荣发展时期,也称“80年代文学”或者“新时期文学”。特别是在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重新确立了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之后,该时期文学思潮涌动频繁,文学事业不仅朝气蓬勃,且发展迅速。

第四时期(90年代——至今),文学的“无名化”“大众化”时期。其“无名”特征体现在: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代表市民阶层需求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学迅速崛起,多种文学形式走向并存,表达出多元化、多向度的价值取向。

1、90年代文学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贾平凹的《废都》风波、王硕现象

王朔现象: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学界、影视界、评论界、出版界共同掀起了“王朔热”,其创作的“痞子文学”诸小说中塑造出一个“顽主”形象系列,以调侃、嘲谑、反叛权威、亵渎神圣、拆解理想与崇高为主要特征,以反文化的姿态公然背离传统价值体系,体现了90年代文学的芜杂与多面性。

2、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大丰收(第三次长篇小说高潮):

90年代,社会思想文化背景日趋多样,精神价值追求多元化,读者需求和市场对长篇小说需求猛增,作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因此,小说的题材形态更加广泛。

三、现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一)中国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的形成与产生奠定了基础——当代文学从中继承了两个传统:

1 以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启蒙文化传统

2 抗战以来的战争(政治)文化传统

(二)中国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的产生与形成准备了作家队伍。

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一些在现代时期就享有盛名的文艺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骨干力量。

四、当代文学的总体成就

第一、题材内容不断扩大,无限广阔;

出现了过去涉猎很少或从未触及的题材内容的作品,如工业、知青、少数民族生活、科幻、国际政治、新武侠等题材的作品。

新武侠:是相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盛行的港台武侠而言的,由大陆最大的武侠杂志《古今传奇·武侠版》在2004年与著名武侠评论家韩云波共同提出,已成为新时期武侠创作的一面旗帜。

第二、人物形象的塑造多姿多彩;

新时期以来,人物塑造的固有模式被打破,各色形象登场,人物性格刻划更为立体丰富。

第三、表现形式与手法日益多样化;

比如运用象征、通感、意象等手法,使诗的意境朦胧而深远;使用意识流手法表现人的心理意识,增大作品的容量;运用表现主义、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荒诞、变形以及黑色幽默等手法反映社会生活,扩展戏剧与小说的表现空间。

第四、形成了一支层次丰富,老、中、青年结合的作家队伍。

一是由现代时期跨越而来的文坛老将,如赵树理、周立波、丁玲、老舍、曹禺、艾青、郭沫若、贺敬之、汪曾祺、梁斌、吴强、杨沫等。

二是“右派”作家群,李准、王蒙、丛维熙、李国文、陆文夫、邓友梅、茹志鹃、刘绍棠、高晓声、谌容、张洁、张贤亮等。(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

三是知青作家群(经历“上山下乡”运动),如王安忆、梁晓声、阿城、李杭育、韩少功、铁凝、张抗抗、史铁生、舒婷等。(寻根文学、都市小说、朦胧诗)

四是先锋派作家,如苏童、毕飞宇、格非、余华、韩东、陈染、林白、徐小斌、海男等。(以激进的姿态反传统、强调“断裂”)

概说:

★1949年——1966年的当代文学,是高度一体化的文学阶段,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文学的题材、主题、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等呈现出“趋同”倾向,成为“体制化的文学”或“国家的文学”。★首要任务是文艺思想的全面置换和更新。十七年文学阶段,思潮发展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是确立以《讲话》精神为主体内容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地位;其次是对已有的各种历史形态的旧有美学观念进行清理。

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

1949年7月2日-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与会代表分别来自原国统区、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建立当代文学“合法性”的开端)

二、文代会的共识

⑴文艺工具说:文学是承载意识形态的工具,社会主义文学应带有强烈的党性色彩。

⑵“同路人”说:排斥非无产阶级作家,通过理论斗争,保证纯洁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队伍。

⑶两个报告的直接成果:

至此,毛泽东文艺思想统一了不同的倾向与观点,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都应遵守的指导思想,它已从局部经验铺展到全中国,作为时代的意志得到普遍信仰。

三、作家们的不同反应

(1)解放区作家:经历过延安的整风运动,主动改造个人世界观,自觉地迎合新的文学规范。如柳青、赵树理等。

(2)国统区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作家:坚持独立的理想追求,对历史的大变革抱有希望,希望通过谅解达成新的契约关系。如巴金、曹禺。

(3)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曾经出于阶级及社会关系的隔阂,感情上对新政权有抵触。但希望冰释前嫌,如沈从文、萧乾。

四、第一次文代会的成果及影响:

(一)成果:大会总结了文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确定了以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使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时代意志得到普遍信仰。

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为国家管理文艺奠定了组织和机构的保证。

(二)影响:标志着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具体表现在:

1、思潮转变,由“百音竞奏”转变为“一种声音”。

2、文学规范建立,文学进入体制化阶段,确立了政治对文学的权威作用。

3、文学进入狭窄的发展渠道,众多文学资源被否定,忽略了未来文化建设中文学艺术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性。

概说:十七年文艺批判运动的总体特点体现在:毛泽东以文艺的政治效用为核心的文艺思想占据统帅地位,因此,50、60年代的文艺是“阶级斗争的晴雨表”,是政治活动艺术化和文学政治化时代。每次文艺批判斗争后都会形成文学共识,并很快成为文学思潮的主流观点。

★突出特征——读者的虚拟性:代表的并非读者真正的感受,其意愿实际上是政治和文学权力批评者的意愿,导致艺术品味、风格一体化。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艺作品的大批判

1、开端(重要文章):1951年,贾霁发表《不足为训的武训》一文进行批判。

2、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认为对武训精神的歌颂反映了我国文化界严重的思想混乱,是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

3、成立由13人组成的武训历史调查组,形成《武训历史调查记》,结论是“武训是一个以‘兴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