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
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
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秦汉时期封建土地所有权的等级差异,反映在土地占有关系上,主要是官田和民田的区别。
在官田和民田的内部,又都各有不同的类型。
官田之内,有官府直接管辖的田,有封赐高爵和官宦人家的田,有牧场,有屯田。
民田之中,有受赐的田宅,有来自历史的继承,有来自买卖和兼并。
在所有这些土地占有形态中,基本上都离不开小农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
小农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小农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都是在小块土地上,由一夫一妻为主要劳动力的个体家庭成员,进行耕织结合的生产劳动。
秦自商鞅变法,就推行这种制度。
在这样的制度下,农民不同于奴隶,他们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自行生产的自由,他们的生产兴趣提高了。
同时,他们也不同于村社成员,他们有了自己可以从事生产的固定的土地,不再需要定期轮换耕地了,他们成为跟土地密切结合的农民,这也必然提高他们的生产兴趣。
农民生产兴趣的提高,是刺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战国中期,孟子在对齐宣王说到为民制产的重要性时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这些话透露了战国时期那样社会大动荡的时期能不能为民制产,是统治者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商鞅以授田的政策招徕三晋之民,就是针对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局势的一种有实际效益的办法。
孟子作为一个思想家,针对当时局势的特点,提出了为民制产的方案。
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这个方案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是小农家庭所需要的,也是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所可能作到的。
孟子所说的庠序之教,也是要求从维护小农家庭的父家长制特点出发,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
孟子认为,实行这个方案,“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就是他对于历史前途的看法,认为小农经济必然要发展。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属于一种理想,但这也可能反映当时东方国家中已经出现的某些现实。
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
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种植、灌溉、施肥和牲畜方面来分析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
种植技术在秦汉时期,种植技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作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秦汉时期采用了一系列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长。
田间分区、长枪犁、耧车、纲引田、灭草刀、农耕马等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秦汉时期强调“种地有方”,因此对于土地的分区分级十分重要。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田贫户、田富户”之分。
到了秦汉时期,这种分区分级的做法更加精细。
秦始皇时期还制定过一个规定,规定田地必须丈量四边,四边必须相等,保证土地的公平分配。
灌溉技术在秦汉时期,灌溉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对于干旱地区,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水车来提取水源。
在山地区,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梯田,有效地利用了山地资源。
另外,秦汉时期还建立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灵渠、都江堰等。
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施肥对于作物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秦汉时期,施肥技术也得到了非常重视和发展。
当时,人们充分利用了畜肥、蚯蚓粪等资源。
另外,人们还开始使用石灰等物质来改善土壤质量。
这些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牲畜技术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中离不开牛马牲畜。
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农耕马,代替了几千年来使用的老骡马,同时还开始使用牛车和轮式铁犁。
这些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耕地效率。
另外,人们还挖掘蚕室养蚕,从而创造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产业。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至今,这些技术依然对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福祉
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福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福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福祉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福祉。
首先,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其中农业方面的变革是十分关键的。
在农业生产方面,秦始皇推行了均田制,取消了封建时期土地的私有制,通过平均分配土地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土地占有率,增加了农民的产出。
此后,汉朝继续秦朝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管理。
在技术上,秦汉时期农业生产中采用了许多新的工具和方法,如耧车、犁耕、种植三畜全优等。
这些技术手段的引进和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其次,秦汉时期的农民福祉得到了大幅提高。
均田制的实施使农民的土地占有率明显增加,使得农民对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情和责任心。
此外,秦汉政府还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政策,如减轻税负、减少苛捐杂税等。
同时,农民在农田经营和农业生产方面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如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指导等。
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和福祉。
最后,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福祉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提高使得农产品供应充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
此外,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经济交流和人口流动,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农民的福祉的提高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减少了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福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改革政策和技术手段,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农民的福祉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些变革不仅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做出了贡献。
因此,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福祉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衣食住行话汉朝:简谈汉朝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住⾏话汉朝:简谈汉朝普通⼈的⽣活状态⼀、汉朝普通农民的收⼊决定⽣活状态的主要是收⼊⽔平。
黄今⾔先⽣做过⼀个统计,列表如下:⼆、汉代的农业⼴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分⽀,这⾥只说⼀下狭义的农业,也就是粮⾷种植业。
汉代的种植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1、⽣产⼯具和耕作技术⽣产⼯具⽅⾯主要表现在铁器和⽜耕的推⼴。
铁制农具在秦朝就已经使⽤,但秦⽕之后满⽬疮痍,所以进⼊两汉之后⼜经过了⼀个恢复和发展的过程。
同时铁制农具的使⽤也经历了⼀个从北向南推⼴的过程。
西汉中期盐铁官营之后,中央政府在全国设铁官49处,覆盖当时约39%的郡县,其中南⽅只有三处。
到了东汉时期,不但铁官的覆盖范围有所扩⼤,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南⽅的铁官也增加到了七处。
⽜耕的技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进⼊两汉之后同样也经历了⼀个恢复和逐步推⼴的过程。
赵过在北⽅推⼴代⽥法和⽜耕法,这些⽅法后来还推⼴到边郡。
东汉时期,国家更加重视普及⽜耕。
⼀些循吏也把⽜耕的办法推⼴到南⽅和边疆,其中以东汉初年的王景和任延最为著名。
从耕作技术来说,北⽅的精耕细作的旱作种植技术已经初具规模,南⽅的⽔稻栽培技术也有了很⼤的发展。
2、作物品种的增加粮⾷产量的提⾼汉代的主要农作物:粟、麦、菽、稻、⿇。
这些农作物的品种和产量在整个两汉时期都有所增加。
汉代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有进步,种类也⽐前代增加很多。
有些作物还出现了⼤⾯积栽培得记录。
染料作物有蓝、地黄、卮、茜等。
张骞出西域后,带来了⼀些西域的物种,⽐如胡⿇、苜蓿等。
秦汉时期,蜀汉地区的茶叶已经成为全国的中⼼,饮茶迟⾄东汉已⼗分流⾏。
两汉时代粮⾷亩产的低限在⼀⽯左右,上限在四⽯左右,中⽥通常年景在三⽯左右[1]。
三、汉朝的赋税主要是说⼀下和⼩农相关的⼏个税种。
1、⽥赋汉代实⾏的是轻⽥租⽽重赋于民的政策。
税率经历了⼀个变⾰的过程。
西汉政权建⽴之后,⽥租之制如旧,只是税率有所降低⽽已。
汉⾼祖“约法省禁,轻⽥租,⼗五⽽税⼀。
汉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探讨
汉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探讨在制度安排与商品市场的作用下,汉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消费趋向商品化、社会化:文化消费有突出反映:然而,汉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亦出现了消费水平两极分化、奢僭逾制、消费行为异化等消费问题。
汉代,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成为汉代消费经济发展的集中场所,城市居民成为推动汉代消费经济发展的主体。
然则,学术界对于汉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关注甚少,仅是个别论著中有所涉及,未曾专门探讨。
本文试图探讨国家制度与商品市场对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问题,以期填补空白。
一汉代社会是一个多阶层的农业社会,消费主体比较复杂。
汉代通常根据家赀的多少,划分为“大家”、“中家”与“小家”三个阶层,然而,这种财产户等划分阶层方式,不利于明确消费主体的身份地位、经济收入的具体差异以及其地位、收入与消费三者之间关系。
从传统经济学理论上看,收入决定消费。
但是,在古代中国个人的身份地位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并决定个人的消费观与价值观。
个人的身份地位又是由国家制度来决定,国家的分封制度、官僚制度、军功爵制、人才选拔制度等制度从不同维度确定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享受相应的国家赋予的经济收入和同等级的消费标准。
豪强地主、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阶层不在国家制度等级序列之内,则由商品市场来决定他们的经济收入与消费观念,收入与社会是决定他们的消费观念与方式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文除了运用消费经济学理论以外,还运用社会分层理论来研究汉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问题,无疑具有理论突破的重要意义。
根据消费者的社会地位与职业,我们可以将汉代城市居民划分为七大阶层:贵族阶层、官僚阶层、豪强地主阶层、商人阶层、手工业阶层、农民阶层和其他劳动者阶层。
贵族阶层,由皇系宗室、外戚、受封功臣等组成[1](P871),是汉代社会拥有特权的群体。
官僚阶层,是汉代社会一个特定等级群体,其地位仅次于贵族,2 000石以上官僚诸如三公九卿、太守、将军等,亦官亦侯,特权地位与贵族接近。
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民生活研究
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民生活研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农业与农民生活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和发展,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农村社会的面貌和了解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秦汉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和农田开发政策,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测量和分配,实行了均田制,平均分配土地给每个农户,这种土地制度的实施使得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农业生产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调控。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郡县制和井田制更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得农业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特别是稻作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的种植。
由于均田制的实施,农民之间的土地差距得到了有效的缩小,低收入农户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土地分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同时,秦汉时期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灌溉工程,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
农民们掌握了多种高产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如稻米、麦、豆类等,农业生产的丰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大特点。
在农民生活方面,秦汉时期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秦汉时期的农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为生,他们通过劳动种植粮食和养殖家畜为食,同时也会进行手工业和手工艺品的生产,以此来增加家庭收入。
秦汉时期的农民生活比较自给自足,生活相对稳定,社会秩序也比较和谐。
秦汉时期的农民在生活中不仅要关注农业生产,还要兼顾社会义务和公共事务,如修路、修桥、参与军事行动等。
农民的生活虽然辛勤,但也相对丰富多彩。
此外,秦汉时期的农民还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角色。
农民作为社会的基础,承担着粮食生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同时,农民对于科举制度的推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当时,农民不再与读书人隔离,他们积极参与到科举考试中,通过学习和考试获得高官厚禄,为农民阶层的社会晋升和权益的争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秦汉时期的民间饮食:一日两餐
秦汉时期的民间饮食:一日两餐导读:秦汉时期,人们都是一日两餐。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一座秦墓,墓主人名“喜”,在安陆县(今属湖北云梦、安陆一带)、鄢(yān)县(今属湖北宜城)做过县吏。
该墓出土竹简《传食律》、《仓律》规定了人要一日两餐。
第一次进餐在上午八九点钟,曰“朝食”;第二次进餐在下午三五点钟,叫“餔(bu)食”(餔是傍晚时吃的饭)。
直到唐代,一日三餐才逐渐普及。
那我们看看秦汉时期的一日两餐都吃的什么呢?1967年在山东诸城前凉台村发现了一座东汉画像石墓,里面有一幅“庖厨图”:上方横梁上,系十一个挂钩,分别挂着猪肝、猪腿、猪肉、鸡、兔、鳖、鱼等物品。
下有四十二个正在忙碌的厨师、仆役,有椎牛、宰羊、屠狗、杀鸡、切肉、剖鱼、切菜的,还有两三人在酿酒,三个人在一张案上做饼,三四人在一个长方形火盆上烤羊肉串,一人从井中汲水;有捧盘、送菜、端盆、洗碗的;在一个正方形的锅灶上,架着一口大锅,一个人往里放东西,一个人蹲在灶前烧火,另一个人在一旁劈木柴。
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场面最宏大、内容最丰富的汉代庖厨图。
庖厨图主食(五谷)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封景帝之子、胶东王刘康少子刘庆为六安王,都六县(今属安徽六安)。
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发现一座大型汉墓,据考墓主为刘庆。
墓中出土黍、稻、粟等粮食。
可见当时的主食是“五谷”。
《汉书·食货志》记载五谷是:麻、黍、稷、麦、菽;郑玄注《周礼·职方氏》记载五谷是:黍(shu)、稷、麦、菽(shu)、稻,稻取代麻。
现代人认为:大麻籽虽甘润宜人,但产量低,出油也不高;水稻不仅南方广泛种植,北方种植也渐多。
所以汉代水稻取代麻,跻身“五谷”。
另外还有“七谷”之说,郑众注《周礼·大冢宰》记载“七谷”是:黍、稷、秫(shu)、稻、麦、菽、麦,郑玄注则记载:黍、稷、稻、菽、麦、粱、苽(gu)。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区的食粮不尽相同,故此“五谷”、“七谷”有多种说法。
秦汉衣食住行研究报告
秦汉衣食住行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衣食住行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秦汉时期的衣食住行,探索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2. 衣2.1 衣物材质秦汉时期的衣物材质主要包括丝绸、麻布和皮革。
丝绸是当时最主要的材料,它的生产相对发达,丝绸制品的种类多样。
麻布在农民和底层阶级中较为普遍,它的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大众消费。
皮革则多用于制作靴子、鞋子和披风等。
2.2 服饰风格秦汉时期的服饰风格注重粗犷和豪华。
男性主要穿着长袍、上衣和裤子,其中贵族阶层还会穿着华丽的锦袍。
女性则以长袍和裙子为主,衣服上常常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以展示身份和地位。
3. 食3.1 饮食习惯秦汉时期的饮食以五谷为主,包括大米、小米、黍子、粟米和豆类。
此外,肉类也很普遍,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禽类。
人们还喜欢吃鱼虾等海鲜,以及各种蔬菜和水果。
饮食品味丰富多样。
3.2 餐桌礼仪在秦汉时期,餐桌礼仪非常重要。
人们注重饮食的仪式感,例如:用特制的瓷器和银器作为餐具;在宴会上,主人会安排座次,贵宾坐在主位上;食物的烹调和摆盘也注重精细,有时还进行艺术性的创作。
4. 住4.1 住房类型在秦汉时期,人们的住房主要分为宫殿、寺庙、官僚宅邸、农民房屋和民居。
宫殿和寺庙是当时统治者和祭祀活动的场所,规模较大、豪华奢侈。
官僚宅邸则是官员们的住所,它们通常由多个建筑组成,样式各异。
农民房屋主要采用木结构,简单朴素。
民居则由普通市民居住,规模较小。
4.2 住房布局住房的布局在秦汉时期也有一定的规范。
一般来说,官僚宅邸的布局常常以中轴线为对称,房间的设计注重空间的分割和功能的划分。
而民居的布局则相对简单,一般包括厅堂、厨房和卧室。
5. 行5.1 交通方式秦汉时期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
陆路交通以步行为主,人们徒步旅行或骑马出行。
水路交通则主要依赖船只,人们经常通过长江和黄河进行运输或航行。
[秦汉,社会消费,观念]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
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内容提要]秦汉时期,消费观念变化的显著特征是由“尚俭”向“崇奢”演变。
其演变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即以西汉中期为界,在此之前消费观念以“尚俭”为主,在此之后消费观念逐渐转向“崇奢”。
究其原因:一是秦汉生产力水平提高与商品经济发展,为消费观念演变奠定了经济基础;二是当时人们相互仿效、竞相攀比,为消费观念演变酿造了社会心理环境;三是封建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是导致消费观念演变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秦汉;消费观念;演变消费与商品生产、交换、流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消费问题既是研究古代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关注不够,缺乏系统研究。
①因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可能对秦汉社会消费做全面阐述,仅就当时社会群体消费观念的演变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所谓“消费观念”,是指消费者对待其可支配财富的指导思想与态度,是其在消费活动之前或过程之中对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和价值判断。
不同的消费观念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同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取向的更替,秦汉时期的消费观念有个显著特征,就是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
这种消费观念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以西汉中期为界,在此之前消费观念以“尚俭”为主,在此之后消费观念逐渐转向“崇奢”。
下面让我们做一简要申述:第一阶段:战国至西汉前期,社会消费观念以“尚俭”为主导。
战国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地主制经济正在形成和确立,社会生产能力与财富积累较有限。
在社会财富不甚丰富的情况下,当时人们一般都主张崇尚节俭、量人而出,认为适度消费是合理生活方式的最佳选择。
这在诸子的言行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儒家消费观念主张“尚俭”,孔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
与其不孙(逊)也,宁固。
与其奢也,宁俭”②;“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秦汉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城市发展
秦汉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城市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在农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从农业经济和城市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秦汉社会的特点和影响。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秦汉时期,农业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农民是社会的主体。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农业生产。
首先,他实行了均田制,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保证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其次,他推行了农田水利建设,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提高了农田的灌溉能力,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此外,秦始皇还实行了免役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他们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生产。
在汉朝时期,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汉武帝时期,他推行了“开邦之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他实行了农田免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他们增加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
同时,他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建设,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提高了农田的灌溉能力。
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业生产的增加使得国家的财富增加,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农业生产的增加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人口和物资的保障。
最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发展的特点秦汉时期,城市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修筑了长城,使得边境城市得到了发展。
同时,他还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和陵墓,使得都城咸阳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城市。
在汉朝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大量的城市得到了发展。
长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此外,洛阳、成都等城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城市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使得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
2023-10-30•引言•秦汉社会消费概述•秦汉社会消费结构研究•秦汉社会消费水平研究•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目•秦汉社会消费对当代的启示•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消费现象具有代表性,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秦汉社会消费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状况,进一步揭示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本研究通过对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的深入研究,为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研究目的与方法目的通过对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的系统研究,揭示当时社会消费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考古发掘材料和民间传说等资料,对秦汉社会消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研究范围与限制研究范围本研究主要针对秦汉时期的城市和农村社会消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商品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限制由于历史文献的局限性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对某些方面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和完善。
02秦汉社会消费概述消费定义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经济学中,消费通常被视为家庭部门或消费者部门的活动。
消费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消费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例如,根据消费目的,消费可分为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根据消费对象,消费可分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等。
在秦汉社会中,消费同样可以根据这些分类进行考察。
消费的定义与分类崇尚奢侈秦汉时期,社会上普遍崇尚奢侈,表现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在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都表现出奢侈的特点。
这种奢侈之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秦汉社会消费的特点厚葬之风盛行秦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人们在丧葬方面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
秦汉时期的城市经济与市民生活
秦汉时期的城市经济与市民生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汉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发展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以秦汉时期的城市经济与市民生活为主题,探讨当时的情况。
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城市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
一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过修建蜀道、秦岭道等大型交通路线,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利。
另一方面,汉高祖刘邦实行“罢市令”,使得市场经济更加活跃。
这些措施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秦汉时期的城市也涌现出了许多商人和手工业者。
他们在城市中组织成行业协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关系。
例如,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以制作和销售丝织品而闻名。
这种商业行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机会。
此外,秦汉时期的城市还出现了专业市场和商业街区。
专业市场是指以某种特定商品为主题的市场。
例如,洛阳的羊皮市和金丝市就是当地特色的专业市场。
商业街区则是由多个商家集中在一起的地区。
市民可以在这些地方购买各种商品,感受到城市经济的繁荣。
二、市民生活的变迁秦汉时期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市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城市的建设和改善使得市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提高。
在秦汉时期,城市街道的舒适性得到了极大改善,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使得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为便利。
此外,城市中的宫殿、阁楼等建筑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其次,社会阶层的变动对市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土地改革和户籍制度的变革使得社会阶层动荡较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了市民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来自农村的市民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活风貌和文化,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城市的多元化也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秦汉时期,由于城市的发展,各种文化、艺术和娱乐形式得以广泛传播。
例如,剪纸、绘画、旅游等活动在城市中变得非常流行,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村社会
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村社会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灌溉系统的完善使得农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其次,农具的改进和普及,如犁、耕牛等工具的使用,使得农民的劳动效率得到了提高。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肥料运用也得到了重视,农民开始使用有机肥料和人工肥料,提高了土地的肥力。
2. 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在秦汉时期,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大规模的农田开垦使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大,主要种植的作物包括稻谷、小麦、豆类等。
此外,农民还开始种植一些新的作物,如棉花、甘蔗等,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品种。
3. 农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也得到了加强。
政府开始实行土地制度,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并规定了农民的义务和权益。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监督和管理,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如减税、赈济等,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农村社会的变迁1. 农村人口的增长在秦汉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人口的增长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2. 农村社会的等级制度在秦汉时期,农村社会的等级制度逐渐形成。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差距逐渐加大,地主阶级通过土地的集中和剥削,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农民阶级则逐渐贫困化。
这种等级制度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农村社会的文化与教育在秦汉时期,农村社会的文化与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农民开始有机会接受一些基本的教育,如农业知识、文字和算术等。
此外,一些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也在农村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总结起来,秦汉时期的农业与农村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等级制度的形成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
秦汉时期的农村经济研究
秦汉时期的农村经济研究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篇文章将就秦汉时期的农村经济进行研究。
一、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秦始皇时期对土地进行了彻底的管制和规划,实行均田制,从而使得农业得以发展。
汉武帝时期更是推行土地典赋制,协调了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秦汉时期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如,推广灌溉、兴修水利工程、加强农业技术改进、倡导深耕细作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不断得到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秦汉时期的农村经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秦汉时期的农村经济也逐渐繁荣。
秦汉时期的农村经济包括了多个方面,例如农村手工业、商贸业、养殖业等等。
1.农村手工业秦汉时期的农村手工业主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中心。
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也进行着简单的手工劳动。
例如,生产农具、编织器具,修缮房屋等等。
这些手工劳动虽然简单,却为农民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收入来源。
2.商贸业秦汉时期的商贸业也得到了发展。
农村里的商业交流主要依靠农民之间的私人贸易以及农民和商贩之间的商业交流。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兴起了一些专业的商业组织,例如粮食商会、农民公社等等。
这些组织为农民提供了销售农作物和购买商业产品的途径。
3.养殖业在农业生产的同时,农民还进行着养殖业。
养殖业以家禽和牲畜为主。
家禽养殖主要是鸡和鸭,而牲畜养殖以猪、牛、羊等为主。
这些养殖业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家庭的一些生活需求。
三、秦汉时期的农村文化除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秦汉时期的农村文化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这一时期,农民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例如田歌、呼卢、刺绣等等。
田歌是秦汉时期农民自娱自乐的歌曲。
这些歌曲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苦乐与悲欢,同时也宣扬了对家庭、对农业生产的热爱。
秦汉时期,贵族和庶民们娱乐消费主要在哪方面?看完真羡慕了
秦汉时期,贵族和庶民们娱乐消费主要在哪方面?看完真羡慕了秦汉时期,乐舞、百戏消费是文化消费结构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乐舞消费即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消费,百戏消费、游戏类和杂技类活动消费。
乐舞活动是精神生活消费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音乐和舞蹈。
可见音乐和舞蹈本是原始人民生产条件低下,用乐舞敬事鬼神,占卜祈福。
至汉代,各阶层、各地区都对歌舞伎乐趋之若鹜,乐舞渗入到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汉书·礼乐志》和《艺文志》中记载,汉代的乐舞不仅供人们娱乐欣赏,还用于郊庙祭祀、出行卤薄、振旅献捷、婚姻丧葬。
贵族、官僚阶层乐舞消费活动。
秦朝,上层统治者横征暴敛,史载“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
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始皇将大批“美人钟鼓”充入宫廷蓄养,以供其乐舞享乐,极尽奢侈。
汉高祖初入咸阳宫,收缴秦代皇宫中的宝贝乐器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汉初生产经济凋敝,社会经济百废待兴,所以乐舞消费并非十分奢侈,但都是基本的乐舞消费,如宴饮娱乐、郊庙祭祀。
景帝时期,用乐舞来歌功颂德,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
汉武帝重视音乐,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设置了“乐府”,当时官方管辖这一切。
需要制乐谱,还要聘请长工,合唱歌谣,并且还要供朝廷宴会所需的歌唱。
汉武帝微服出巡,除为考察民隐外,还曾在乐府听音乐,甚至还设立了音乐团队以供娱乐。
李延年因为擅长音律,受到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协律都尉。
当时乐府机构下有官吏25人,乐工和舞人380人,其专门负责皇室的乐舞编排和表演,他们的衣食住行开销都有国家提供,消费不小。
西汉后期,因中期“征发数频”,加之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国库空虚。
东汉时期,社会经济逐渐复苏。
皇室对乐舞的消费超于前代,东汉时期将“乐府”改为“黄门鼓吹署”,是专门的皇室乐队,使用较广,演奏的曲目也更为丰富。
官僚阶层的乐舞消费也较为奢侈。
西汉成帝时,“公卿列侯亲属近臣……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埋过制。
吏民慕效,浸以成俗”。
秦汉两朝的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
秦汉两朝的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在秦汉两朝,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个时期,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而农民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来探讨秦汉两朝的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的特点。
首先是社会结构。
秦汉两朝的社会结构以农民为主体,大致可分为地主、富农、贫农和奴隶几个阶层。
地主和富农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享有许多特权和优待,对政权有较大的影响力。
贫农则经常处于生活困境,土地相对较少,劳动水平较高。
奴隶是最底层的社会群体,他们失去了自由,被地主随意买卖使用。
其次是生产方式。
秦汉时期,农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的主要职业是务农。
秦代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为主,以麦、稻、黍、菽为主要农作物,中国农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租佃制度,土地开始私有化。
汉代则开始有了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灌溉体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农田的耕种面积得以扩大,农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细节。
例如,农民的房屋多数是土坯或者夯土所建,简陋而耐用。
农民遵循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祭祀祖先、彩礼、宴席等,这些习俗传承了千百年。
农民还有自己的节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农历的春节,每到农历腊月,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度欢乐祥和的假期。
农村中也有一些特色的手工艺,比如编织、染色等,这些手工艺术品也常常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
总的来说,秦汉两朝的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是彼此交织着的,相互促进并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而稳定的农耕社会。
农民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他们付出辛勤的劳动来维持国家的粮食供应,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当前的社会中,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
回顾秦汉两朝的农村社会与农民生活,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为当前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展现汉代农民生活历史画卷的佳作——《汉代农民生活研究》评介
身的复杂性及其所具有的传承性等特点。 总体而言,本书虽有微瑕,但不掩瑜。作为一
部具有较高品位的学术佳作袁 对于推动汉代农民生
活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都具有 极大的积极意义和学术价值袁 这也是作者的一大贡
献。 作者简介:甄尽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
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郑州,450046。 (责任编辑刘晓慧)
在研究主体方面,诚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
当前汉史学界对于生活在乡村社会中的“民”的关 注明显不够, 较少从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 态等方面对汉代农民生活进行系统研究 ,从而缺乏 对汉代乡村社会及农民生活的整体认知 ,且对汉代 农民包罗万象的生活形态很少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的角度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对其借鉴价值挖掘尚 不充分。而农民占据着汉代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没有对他们的足够关注,这样的乡村社会研究深度 是会打折扣的。基于此,《汉代农民生活研究》这 部著作以“农民”为研究主体,把历史写成“以人 为中心的历史”,成为该著作的突出特色之一。
四是对汉代农民社会生活的论述。 基于传统农 耕文明形成的安土重迁的特性,农民的交际圈相对 较小,多是以“熟人圈”为中心开展人际交往活 动。在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下,形成主要以血缘亲 情即父子、夫妻与兄弟关系为根本,其他人际关系 都是以此为基础而有差序的延伸与派生的人际关系 网络。 此外袁 农民还借助社日和市场等比较开放的
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
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学术界至今关注不够⑴。现有成果还存在很多问题,往往关注的是贫农的较低消费,忽视了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经济收入结构的变化,没有去考察秦汉农民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善及消费水平之提升。因而,多般以最贫困的农民的最低消费视为秦汉农民消费的整体实情,故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农民生活消费的状况,也无法全面考察农民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本文就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略的梳理和论述。
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消费水平的高低。秦汉时代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极大,基础又薄弱,一个成年劳动力每年生产的净产值和提供商品数量都不高,同时官府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故见农民全年的经济收入仍不高。农民的所有收入不可能完全用于生活消费,必须留有一部分投资生产(
如种子、农具、耕牛等)。这样,即使乡村农民和城市平民有同等的经济收入,可以用于消费的部分也比城市平民的少,反映在消费水平比城市平民的更低。汉代农民低收入、低消费与权贵、地主、豪富的高收入、高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史载:“公卿积亿万,大夫积千金。士积百金,利己并财以聚;百姓寒苦,流离于路”;“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百姓贫陋困穷,而私家累万金”;富商“衣必文采,食必梁肉”,而农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地主之家“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荣乐过于封君”;而农民“食草莱之实”、“被穿帷败,寄死不敛”。可见,与权贵豪门相比,农民的经济收入、消费水平相差悬殊。正如王充在《论衡-别通篇》中所说的贫富对比:“富人之宅,以一丈之地为内,内中所有,柙匮所羸,缣布丝绵也。贫人之宅,亦以一丈为内,内中空虚,徒四壁立,故名曰贫。”总之,虽然当时富农消费水平稍好些,究竟人数不多,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农、贫农的经济收入与消费水平都较低,与权贵、地主、豪富等其他阶层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呈现出消费水平贫富分化的趋势。这种分化趋势不利于消费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多数农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影响了消费需求量的增长,造成拉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同时给农民的社会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和谐发展。
秦汉时期的土地经营与农民政策
秦汉时期的土地经营与农民政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土地经营和农民政策也是该时期的重要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秦汉时期的土地经营与农民政策,并分析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在秦汉时期,土地经营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使得土地成为贵族和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而农民则成为土地的使用者,需要向地主缴纳租金或劳役。
这种制度导致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问题,使得农民无法自主经营土地并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均田制”政策。
均田制旨在通过平均分配土地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由于行政机构不健全,均田制的实施并不完善,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尽管如此,均田制为后来的土地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借鉴经验。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井田制”政策。
井田制的核心是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并规定土地归农民自由经营,任意买卖。
这项政策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经济地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井田制的实施为农民谋求了更多的自主权,对于稳定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土地经营政策,秦汉时期的农民政策还体现在税收制度方面。
秦始皇实行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背负了沉重的负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一政策导致了大量农民逃亡或反抗。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更加温和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此外,在秦汉时期,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禁止贱价出售粮食,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推动农民间的合作,加强农业集体经济的发展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土地经营与农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行政机构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力等。
这些问题可以为今后的农村发展提供经验教训,同时也需要我们对历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
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秦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农产品的大量增产。
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棉花、麻等作物的种植以及牛、羊等家畜的养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农业技术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规模的修建灌溉渠道和水利工程,增加了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增加。
同时,秦汉时期还出现了耕种机械的使用,如犁、耙等工具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田的开垦效率,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农田的增产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粮食,从而保证了他们的温饱。
此外,农产品的丰富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民可以通过将农产品运往城市出售来获取更高的利润,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同时,随着手工业的发展,一些农民还通过在农闲时兼做手工制品,如陶器、纺织品等,来增加家庭的收入。
这些都使得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和多元化。
此外,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秦汉时期,农民地权的确立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了保障。
农民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土地承包或租赁,使得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管理和支配自己的土地。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在农田管理中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增加了他们对土地产权的保护意识。
然而,尽管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是依赖于劳动力的密集型生产方式,农民的劳动强度较高。
其次,农耕工具的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等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工作,对农民的经济和劳动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此外,天候因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在大致上取得了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关于秦汉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研究,学术界至今关注不够⑴。
现有成果还存在很多问题,往往关注的是贫农的较低消费,忽视了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经济收入结构的变化,没有去考察秦汉农民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善及消费水平之提升。
因而,多般以最贫困的农民的最低消费视为秦汉农民消费的整体实情,故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农民生活消费的状况,也无法全面考察农民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
本文就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略的梳理和论述。
一秦汉时期,乡村社会农民包括自耕农、佃农、雇农三种,其中自耕农按所占土地的多少可分为富农、中农、贫农,⑵而佃农是靠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户,雇农是靠出卖劳动力的为他人耕种土地的农户。
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秦汉农民收入的主体是家庭经营的耕织收入,对其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
战国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结构、数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种植业收入,是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
包括五谷、瓜菜、果树等收入。
若无天灾人祸,这项收入是比较稳定的,是满足农民自给消费的主要来源。
秦汉时,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代田法与区种法的推广,推动了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农作物亩产量的增长。
《汉书-食货志》载:武帝时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
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汜胜之书-区种法》说:“验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
……如此则以区种,大旱浇之,其收至亩百石以上,十倍於后稷。
”尽管氾胜之说的亩产量有些夸张,但反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
除了种植五谷以外,还种植瓜菜、林木等,增加种植副业的收入。
如《淮南子-主术训》说:“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
春伐枯搞.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代薪蒸,以为民资。
”《汉书-循吏传》载:龚遂为渤海太守时,“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于是亲自躬率俭约,劝导农民勤务农桑,并且责令按人口数“种一树榆、百本、五十本葱、一畦韭”,结果“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家庭副业收入,是农民家庭是另一重要经济收入,包括家庭纺织、禽畜饲养等。
家庭纺织业是农民的主要副业生产。
秦汉文献中,经常“男耕女织”并提,所谓“男得耕种,女得织纴”⑶。
商品市场的发展与活跃,家庭纺织品除了自用外,还拿出一部分投向市场,换取货币,实现生活必需品的余缺调剂。
东汉末年,农民家庭纺织缣纨、刺绣等现象趋于普遍。
“妇人为绮靡之饰,不勤麻枲,并绣文黼黻,转相仿效,耻独无有。
兵民之家,犹复逐俗,内无儋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⑷。
据估算,家庭纺织收入,大致占农民家庭总收入35%⑸,在临淄、成都、襄邑等地区一些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中还占主要份额。
同时,农民家庭还饲养猪、牛、马、犬、鸡等畜禽,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盐铁论-散不足篇》说“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
”《齐民要求-序》载:东汉时僮恢为不其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奠,死买棺木。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载:汉末杜畿为河东太守时,“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
百姓勤农,家家丰实。
”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收入,是农民家庭以末补本的重要收入。
《史记-货殖列传》称“末业,贫者之资也”。
对于一些失地或少地的农民来说,外出做雇工或从事商业,是增加收入、弥补不足的重要途径。
据史载:陈胜年少时曾与人一起佣耕,出“卖功佣也”⑹。
第五访,少时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⑺。
还有一些农民给商人或官吏当雇工,如“酒保”、“保”、“僦人”、“僦”、“客庸”、“客佣”等。
对于这些从事末业的农民,西汉贾谊说:“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⑻。
东汉王符说:“今举俗舍本农,趋商贾……务本者少,浮食者众。
……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民,虚伪游手什于末业。
”⑼可见,当时弃本从末的农民数量比较多,原因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发现做雇工或者经商的收入明显优厚于农业收入。
不管此收入多少,它相当一部分是以货币为主,实物也有。
这是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之结果,客观上促使了一些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由实物为主转向以货币为主。
秦汉时期,关于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具体多少?不妨以自耕农为例进行估算,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民家庭,占地约60亩,亩产2石,以石60钱计算,粮食收入7200钱,织布10匹,匹400钱计算,纺织布收入4000钱,总收入为11200钱。
口粮、食盐、衣着等生存消费需7700钱,留种、饲料、农具等简单再生产费用需要1380钱,田租、赋敛等租赋需要900钱,祭奠、人际交往、医药等其他费用需要360钱。
总支出为10340钱。
二者相减,收支基本相抵,略有1025钱剩余。
⑽对于少地的自耕农、无地的佃农与雇农,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还低、生活消费更艰难,只有占地满百亩以上者,经济收入才相对稍高,生活水平亦较高。
根据农民的经济收入,可以考察农民的家赀量。
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
”《汉书-元帝纪》载:民“訾不满千钱者”。
《汉书-成帝纪》:“民赀不满三万”。
《汉书-哀帝纪》载:“民赀不满十万”。
《汉书-平帝纪》载:“天下民赀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
《汉书-扬雄传》载:成都扬雄有田百亩,宅一区,“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
据居延汉简简24.1B、简37.35记载⑾:居延西道里徐宗家赀仅是一万三千,是一般的中农家庭。
而鯀得广昌里礼忠家赀达十五万,明显是上等的富农家庭。
在秦汉四百余年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家赀标准,一般而言,汉代中等农户的家赀在十万左右,富农的家赀在十万以上,而贫农的家赀不满万钱,甚至一贫如洗。
经济收入是决定农民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
经济收入增加,农民的消费结构趋向完善及消费水平也较高;相反,则农民的消费水平趋于较低。
实际上,增加农民的收入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一直是秦汉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秦汉政府不仅视此为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关键,也视此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
由于赋役繁重,农民的经济收入即使有所增加,他们的纯收入还是因此而减少,甚至亏负。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促使了秦汉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与消费水平的提升。
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饮食、衣着消费在饮食方面,当时农民家庭的饮食消费结构有明显改善:一是主食已经超出“五谷”范围,粮食品种更丰富了,诸如稷、黍、禾、大麦、小麦、麻、稻、大豆、小豆、稗、糜、梁等;其中菰米、荞麦、青稞、高粱等是新出现品种。
大豆由主食转为副食,传统的黍的重要性减弱,小麦的地位明显上升。
⑿蔬菜的品种更丰富,有葱、蒜、韭、葵、薤、姜、荠、芥、芹、藕、菘、荼、花椒、芜菁、蘑菇等,其中菘、蒉、黄瓜⒀蕹菜⒁等是新品种,少数富人还有食上温室栽培蔬菜。
二是菜食品种增多,肉食比重增加。
肉食比重的增加,是秦汉农民饮食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
先秦时只有官吏与老者才可以食肉⒂,庶民非祭奠几无肉食,这或许与当时畜牲业生产落后有关。
至西汉中期,农作物与畜牧业进一步发展,肉肆的活跃,农民的肉食量明显增加。
如史载:“今闾巷县佰,阡伯屠沽。
无故烹杀,相聚野外。
负粟而往,挈肉而归”⒃,“匹庶粹饭肉食”⒄,“守闾阎者食粱肉”⒅。
东汉时,民间百姓家庭的饮酒、食肉现象比较普遍。
汉乐府诗有明显的反映,如《木兰诗》云:“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可见,汉代农民的饮食生活较先秦有所改善,猪、鸡、羊肉食比重有所增加。
当然,多数贫农的饮食很差,谓“今贫民菜食不厌”⒆,即蔬菜之食都不充足,肉食就更不必说。
在服饰消费上,先秦时,平民不得衣丝,有身份地位或老者才可以享穿丝帛衣服。
史称:“散民不敢服杂彩”,“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⒇;又称“五十可以衣帛”,意思是说只有年纪50岁以上老者才可以穿丝质衣。
与先秦相比,汉代农民的衣着消费有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可以穿着丝织服饰,葛、麻布的重要性减弱。
《盐铁论-散不足篇》说:“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及其后,则丝里枲表,直领无祎,袍合不缘。
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
茧紬缣练者,婚姻之嘉饰也。
……常民而被后妃之服,亵人而居婚姻之饰。
”这里所说的“常民”、“庶人”,主要指农民。
二是讲究文彩,追求享受需要。
《后汉书-王符传》载东汉“细民”讲究“衣必细致,履必獐麂,组必文采”。
当然,多数农民的衣着主要是短褐、葛衣、皁服或粗制毛皮裘等,至于贫农“布褐不充”“衣不完采”、“衣敝履空”现象,也是很普遍的。
居住、行走消费在居住方面,如《盐铁论-散不足篇》曰:“古者,采椽茅茨,陶桴复穴,足御寒暑、蔽风雨而已。
及其后世,釆椽不斫,茅茨不翦,无斫削之事,磨砻之功。
……庶人斧成木构而已。
今富者井干增梁,雕文槛,脩垩憂壁饰。
”由此见,汉代一些富裕的农户之家的居住不似先秦时简陋无比的茅房,而是木质构造居室,富农还讲究雕梁画栋、白垩粉壁。
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居住条件相对较为简单,为“家有一堂二内”,消费水平相对不高。
洛阳汉河南县城的考古遗址发掘表明当时普通百姓的居室及其装饰都是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
从居延汉简记载看,中等农户的住宅造价大概是三千钱,富农的住宅造价大概在一万钱。
敦煌汉简记载:“出钱二千五百买大枤木盖亭屋”。
据东汉顺帝永和二年买房碑记:“永和二年三月,买房一处,直钱一万,后子孙大吉。
”从房价史料看,一般木质结构房屋造价在数千钱间,较好一点的在万钱以上或者数万之间。
不过,汉代民宅常见是土木构架或草庐、树屋等,草屋蓬户的贫民是比较多的。
出行方面,主要是指车、马、牛的消费,这是属于享受消费的层次,不似粮食、衣着消费那么必要。
汉代一些富裕农民家庭可以拥有车辆的,用于运输或出行,诸如柴车、牛车、羊车、役车、栈车、驴车、独轮车等。
柴车,“贱者之车”。
《释名-释车》云:羊车、牛车、役车、栈车等“皆庶人所乘也”。
这些车的造型简易,无盖无屏,仅有一个车厢,百姓可以用来装运实物,多般属于牛、驴拉的车。
个别富农对车马的装饰还有所讲究,如《盐铁论-散不足篇》说:“常民漆舆大转蜀轮”;王符《潜夫论-浮侈篇》亦说:今“细民”不但随便乘车马,而且“校饰车马”。
当然,大多数乡村贫民是没有车、马、牛等,仍靠人力负担。
家用器具消费秦汉时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大量物美价廉的手工产品,对于低收入的农民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改善生活消费的便利。
从文献、考古资料看,汉代农民家用消费的器具品种有所增多,炊具有锅、盆、刀等;饮食器具有缶、缸、壶、盘、盒、杯等;居室家具有床、榻、枰、坐、满、帷等;这些器具的质地原料多样,有铜、铁、陶、木、竹、丝帛、皮毛等材料,以竹木陶质为主,简单、粗糙、低廉,“器质朴牢而致用”,“器足以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