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诊流程优化浅谈

合集下载

门诊流程优化

门诊流程优化

门诊流程优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门诊流程优化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优化门诊流程,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还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

因此,门诊流程优化对于医院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从预约挂号开始进行优化。

传统的挂号方式往往需要患者到医院排队,耗费大量时间。

而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预约挂号,患者可以提前选择就诊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候。

此外,医院可以设置分时段挂号,合理安排医生的就诊时间,有效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其次,医院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候诊环境。

在候诊区域设置电子显示屏,及时显示医生就诊情况和候诊人数,患者可以根据显示屏的提示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的等待。

此外,医院还可以在候诊区域提供免费的WIFI,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诊环境。

另外,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来优化门诊流程。

医生可以在就诊前通过电话或短信向患者了解病情,提前准备相关资料,避免患者重复填写表格和检查项目。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可以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最后,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优化门诊流程。

医院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据就诊需求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避免医生过度劳累和工作效率低下。

同时,医院还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门诊流程优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通过预约挂号、信息化候诊、医患沟通和内部管理的优化,可以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医院能够重视门诊流程优化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中的患者就诊流程优化

医院管理中的患者就诊流程优化

医院管理中的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在现代社会中,医院是人们就医的重要场所,患者的就诊流程优化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改善医院的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医院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以下将从医院管理中的患者就诊流程入手,探讨如何优化患者的就诊体验。

一、患者预约挂号患者预约挂号是医院就诊流程中的第一步,通过电话、网络或现场挂号等方式进行预约。

医院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挂号规则,提供便捷的预约途径,减少挂号排队时间,避免患者在医院内等待时间过长。

二、就诊导引在医院内部设置明确的导医指示牌和导医站点,协助患者快速找到就诊科室。

导医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供周到的就诊导引服务,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三、医生诊断医生诊断是患者就诊流程的核心环节,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史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诊治。

医院可通过完善医疗设备、提升医生技术水平等方式,优化诊断环节,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检验检查医院检验检查部门是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医院可以优化检验检查流程,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查结果,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五、门诊缴费在就诊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门诊缴费结算。

医院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收费方式,提供便捷的缴费通道,避免患者在缴费过程中出现混乱和耽误时间的情况。

六、取药配药患者缴费后需前往取药配药窗口领取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

医院可设立专门的取药配药窗口,提供快速的药品配送服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确保患者及时获得药物治疗。

七、出院指导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医院可以进行出院指导服务,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饮食调理等方面的指导。

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及时了解疾病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反复。

八、术后随访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医院可以进行术后随访服务,跟踪患者康复情况,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切实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九、患者反馈医院可建立患者反馈机制,收集患者对就诊流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方案,改善服务品质。

门诊部患者就诊流程的改进与优化

门诊部患者就诊流程的改进与优化

门诊部患者就诊流程的改进与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门诊部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患者。

为了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门诊部需要进行流程的改进与优化。

本文将从预约挂号、排队候诊、医生就诊和缴费离院等方面,介绍门诊部患者就诊流程的改进与优化。

一、预约挂号预约挂号是门诊部改进就诊流程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挂号方式需要患者亲自前往门诊部排队挂号,耗费时间长且不便捷。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门诊部应推行网络挂号系统。

网络挂号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官方网站进行预约挂号,患者可以提前选择时间段和医生。

这样不仅方便了患者,还能有效避免人员拥堵。

在挂号成功后,系统会发送短信或者电子邮件给患者,提醒他们就诊时间和需带的相关资料。

二、排队候诊传统的排队候诊方式存在排队混乱、时间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门诊部应引入智能排队系统。

智能排队系统通过取号机和显示屏配合使用,患者从取号机取得排队号码后,屏幕将显示当前叫号的号码。

患者只需在指定的区域等待就诊,无需担心错过叫号。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就诊医生的工作量和就诊时间进行智能调度,提高门诊效率。

三、医生就诊医生就诊环节是门诊部患者就诊流程的核心。

为了改进就诊环节,门诊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专科医生坐诊:门诊部可以邀请专科医生定期坐诊,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症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服务,避免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反复奔波的情况。

2. 电子病历系统:门诊部应推行电子病历系统,以替代传统的纸质病历。

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方便医生查看患者的病历记录,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此外,电子病历系统还可以与药房系统进行连接,提供方便的处方开具和药品发放服务。

四、缴费离院传统的缴费离院方式存在排队缴费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提高离院流程的效率,门诊部可以引入自助缴费机。

自助缴费机可以提供多种缴费方式,如现金、银行卡和支付宝等。

患者只需将病历号输入自助缴费机,按照提示进行缴费即可。

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也提高了缴费的便捷性。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在现代医疗环境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对于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一、就诊前流程优化就诊前流程是病人和医院接触的第一步。

为了减少就诊前的等待时间,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线挂号服务:医院可以提供在线挂号系统,使患者能够在家中或者任何地方就能完成挂号手续。

这样一来,患者就可以避免在医院排队等待挂号的时间。

2. 电子病历:将病历数字化,并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医院和患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

这样一来,患者在挂号时不需要再填写大量纸质表格,医生也可以更容易地查阅患者的病历。

二、就诊过程优化就诊过程是医生和患者之间交流和治疗的核心环节。

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规范的医疗流程:医院可以制定规范的医疗流程,并进行培训,确保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遵循相同的流程。

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治疗过程中的错误。

2. 引入远程诊疗技术:利用远程诊疗技术,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患者进行远程视频会诊。

这样一来,患者不需要亲自前往医院,减少了交通和等待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

三、出院后流程优化出院后流程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和康复服务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详细的康复计划: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结果,提供详细的康复计划。

这包括康复过程中的饮食、运动和药物等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2. 定期随访和复诊:医院可以建立定期随访和复诊系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这样一来,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医院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采取科技手段,如在线挂号和远程诊疗等,可以减少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提升就诊体验。

医院还应该关注出院后的康复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和康复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医院诊疗流程优化项目

医院诊疗流程优化项目

医院诊疗流程优化项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院诊疗流程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优化诊疗流程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还可以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本文将从患者就诊流程、医生工作流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医院诊疗流程的优化项目。

一、患者就诊流程的优化1. 预约挂号系统的建立采用预约挂号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提前预约就诊时间,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预约情况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避免出现就诊高峰时段的拥堵情况。

2. 就诊流程的优化在医院内部,可以设置指引标识,引导患者按照流程就诊,减少迷路的情况。

同时,可以设置自助挂号机、自助缴费机等设备,方便患者自助办理相关手续,减少人工排队时间。

3. 医患沟通的改善医院可以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系统,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诊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医院还可以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沟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二、医生工作流程的优化1. 信息化建设医院可以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影像诊断系统等信息化设备,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联,减少医生的手工录入和查找时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院可以通过科室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使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3. 医生工作量的合理安排医院可以根据医生的专业特长和临床经验,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避免医生的过度劳累和工作效率的下降。

三、信息化建设的优化1. 医院管理系统的建设医院可以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

2. 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对医院内部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诊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优化诊疗流程。

3. 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医院可以开发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方便患者进行预约挂号、在线咨询、远程诊疗等服务,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便利性。

医院管理中的诊疗流程优化与提升

医院管理中的诊疗流程优化与提升

医院管理中的诊疗流程优化与提升医院是人们就医的重要场所,医院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诊疗流程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诊疗流程优化与提升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改进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一、建立顺畅的挂号系统医院挂号是患者就医的第一步,挂号系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和就诊效率。

优化挂号系统,建立高效的挂号通道,可以减少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提升患者就诊体验。

二、完善预约就诊机制随着医院就诊量的增加,预约就诊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建立完善的预约就诊机制,可以有效分流患者就诊需求,避免因挂号不及时而导致的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三、优化医生排班医生的合理排班是提高医院就诊效率的重要保障。

通过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因医疗资源浪费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保障患者及时得到医生的诊治。

四、简化就诊流程在诊疗流程中简化繁琐的手续和流程,是提高医院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

简化就诊流程可以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五、加强跨科室协作医院管理中,不同科室之间的协作紧密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流程。

加强跨科室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六、引入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智能排队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工具,可以有效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七、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医院管理中要注重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建立健康的沟通机制,可以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八、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院管理中,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医疗行业患者就诊流程优化方案

医疗行业患者就诊流程优化方案

医疗行业患者就诊流程优化方案第一章患者就诊流程概述 (3)1.1 就诊流程的重要性 (3)1.2 就诊流程的现状分析 (3)1.2.1 就诊流程环节 (3)1.2.2 存在的问题 (3)1.3 优化就诊流程的目标 (3)1.3.1 提高就诊效率 (3)1.3.2 提升患者满意度 (3)1.3.3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3)1.3.4 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4)1.3.5 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 (4)第二章患者预约挂号 (4)2.1 预约挂号系统的优化 (4)2.1.1 系统功能的完善 (4)2.1.2 系统安全性的提升 (4)2.2 预约挂号流程的简化 (4)2.2.1 简化预约操作 (4)2.2.2 提高预约成功率 (5)2.3 预约挂号服务内容的完善 (5)2.3.1 提供多语种服务 (5)2.3.2 开展线上咨询 (5)2.3.3 实施预约提醒服务 (5)2.3.4 开展预约挂号培训 (5)2.3.5 建立预约挂号评价体系 (5)第三章患者报到与分诊 (5)3.1 报到流程的优化 (5)3.1.1 报到流程现状分析 (5)3.1.2 报到流程优化措施 (5)3.2 分诊环节的改进 (6)3.2.1 分诊环节现状分析 (6)3.2.2 分诊环节改进措施 (6)3.3 分诊信息系统的建设 (6)3.3.1 分诊信息系统的作用 (6)3.3.2 分诊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 (6)第四章患者检查与检验 (7)4.1 检查检验流程的优化 (7)4.2 检查检验预约与排队 (7)4.3 检查检验结果反馈 (7)第五章患者就诊与咨询 (8)5.1 就诊环节的优化 (8)5.2 诊室环境的改善 (8)5.3 医患沟通的加强 (8)第六章药品领取与支付 (9)6.1 药品领取流程的优化 (9)6.2 药品支付方式的改进 (9)6.3 药品信息系统的完善 (10)第七章患者住院与出院 (10)7.1 住院流程的优化 (10)7.1.1 提前预约与登记 (10)7.1.2 住院手续的简化 (10)7.1.3 住院环境的优化 (11)7.2 出院流程的简化 (11)7.2.1 出院手续的简化 (11)7.2.2 出院通知的提前告知 (11)7.2.3 出院后的跟踪服务 (11)7.3 住院与出院信息管理 (11)7.3.1 住院信息管理 (11)7.3.2 出院信息管理 (11)7.3.3 信息共享与协同 (12)第八章患者康复与随访 (12)8.1 康复指导的优化 (12)8.2 随访制度的建立 (12)8.3 患者教育与健康促进 (13)第九章医疗行业服务质量提升 (13)9.1 服务流程的标准化 (13)9.1.1 优化挂号流程 (14)9.1.2 完善就诊流程 (14)9.1.3 规范检查与治疗流程 (14)9.1.4 优化药品配送与领取流程 (14)9.2 服务态度的改进 (14)9.2.1 提升医护人员服务意识 (14)9.2.2 加强医患沟通 (14)9.2.3 改进服务细节 (14)9.2.4 增强服务主动性 (14)9.3 服务评价与反馈 (15)9.3.1 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体系 (15)9.3.2 设立服务质量监测指标 (15)9.3.3 加强内部监督与考核 (15)9.3.4 开展患者教育 (15)第十章患者就诊流程持续改进 (15)10.1 流程改进的监测与评估 (15)10.2 流程改进的持续实施 (15)10.3 流程改进的创新与拓展 (16)第一章患者就诊流程概述1.1 就诊流程的重要性患者就诊流程是医疗机构运行的核心环节,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与患者满意度。

门诊诊疗流程优化

门诊诊疗流程优化

门诊诊疗流程优化在挂号环节,我们与第三方预约平台合作,实现了线上预约挂号服务。

患者可通过手机APP、官方网站等多种途径进行预约,有效避免了排队等候的时间浪费。

同时,我们扩大了挂号窗口,增加了挂号员,以应对现场挂号的需求。

在候诊环节,我们利用电子显示屏和语音播报系统,实时更新就诊顺序,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就诊进度。

我们还优化了候诊区的布局,增加了舒适的候诊椅,并在墙壁上安装了电视,为患者提供病情相关的健康知识播放,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在就诊环节,我们通过合理调整科室布局,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

例如,将常见病科室相邻设置,便于患者就诊。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诊疗效率,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全面的治疗。

在检查环节,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提高了检查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优化检查科室的布局和流程,减少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等待时间。

为了便于患者查看检查结果,我们还提供了线上查询服务。

在取药环节,我们采用了自动化的药品分发系统,提高了药品发放效率。

同时,增设了药剂师咨询台,以便患者在取药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解答。

我们还设有专门的导诊人员,为患者提供全程导诊服务。

他们熟悉门诊部的环境和流程,能够协助患者快速找到目的地,提高诊疗效率。

在收费环节,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收费系统,实现了快速缴费。

同时,我们提供了多种缴费方式,如现金、银行卡、和等,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缴费方式。

在门诊部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所以,我决定对诊疗流程进行优化。

诊疗流程的优化,让我对挂号环节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我决定与第三方预约平台合作,实现了线上预约挂号服务。

患者可通过手机APP、官方网站等多种途径进行预约,有效避免了排队等候的时间浪费。

同时,我扩大了挂号窗口,增加了挂号员,以应对现场挂号的需求。

候诊环节是患者就诊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对此环节的优化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我利用电子显示屏和语音播报系统,实时更新就诊顺序,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就诊进度。

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建议

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建议

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建议在患者就诊流程优化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一、预约挂号改善现如今,患者就诊时常常需要排长队等候挂号,给人带来不便。

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医院应该实施预约挂号系统,并推广使用。

预约挂号可以通过手机APP、网站或电话进行,患者可以提前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预约,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二、信息录入优化在就诊之前,患者通常需要填写许多信息,包括个人资料、病情描述等。

为了减少患者填写信息的繁琐过程,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录入的优化。

例如,医院可以开发一个电子化的问卷调查系统,患者可以提前在线填写相关信息,到院时只需通过扫码或输入个人信息进行验证即可,无需重复填写。

三、候诊环境改善候诊室是患者在医院中等待就诊的地方,因此宜保持宽敞、明亮、清洁。

医院应当提供舒适的座椅、有足够的阅读材料,并设置充足的插座供患者使用。

此外,应当合理划分就诊专科,设置招牌或指示牌,方便患者找到自己需要就诊的科室。

四、医生沟通提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医生应当注重沟通技巧,倾听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并进行友善、耐心的解答。

医生应当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解释,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此外,医生应当尽量控制就诊时间,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五、多元化付费方式为了方便患者,医院应当提供多样化的付费方式,如现金、刷卡、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

这样能够大大节省患者的缴费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六、诊后随访服务医院应当开展诊后随访服务,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

可以使用电话、短信或在线平台等方式,询问患者的就诊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病情复发等情况,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

七、意见收集及反馈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患者意见收集渠道。

可以设置投诉建议箱,开通意见反馈电话或电子邮件等,鼓励患者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并积极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是医院的一项必要任务。

门诊就诊流程优化

门诊就诊流程优化

门诊就诊流程优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门诊就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到的一个环节。

然而,由于就诊流程不畅而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痛点也日益凸显。

因此,门诊就诊流程优化成为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挂号环节的优化挂号环节是门诊就诊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患者接触医疗机构的第一个环节。

为了优化挂号流程,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线上挂号系统通过引入线上挂号系统,患者可以提前在官方网站或者手机APP上完成挂号操作,避免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线上挂号系统可以方便患者自主选择就诊时间,并提供相关就诊信息,方便了患者的查询和了解。

2. 自助挂号机的设置在医院门诊大厅或者分诊台设置自助挂号机,患者可以通过自助挂号机完成挂号登记,避免因为人工操作带来的延误和错误,提高了挂号效率。

二、候诊环节的优化候诊环节是门诊就诊流程中最容易造成患者不满的环节之一。

以下是针对候诊环节的优化建议:1. 分诊前咨询在患者挂号后,可以设置专门的分诊前咨询窗口,由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相关就诊信息和解答疑问,同时完成必要的初步检查,以避免分诊后再次候诊。

2. 提供候诊信息显示在候诊区域设置显示屏,实时显示患者的候诊进度和预计就诊时间,以提供患者更具体的等待时间信息,减少焦虑和不安。

三、医生就诊环节的优化医生就诊环节是门诊就诊流程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下面是对医生就诊环节的优化建议:1. 提前获取病历资料通过与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对接,医生可以提前获取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信息,并事先做好准备,提高就诊效率。

2. 提升医生就诊效率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和候诊时间,合理控制每个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并提高医生每日就诊患者的数量。

四、结账离院环节的优化结账离院环节是门诊就诊流程的最后一步,以下是针对结账离院环节的优化措施:1. 引入自助结账系统医院可以在门诊部门设置自助结账机器,让患者可以自主完成结账手续,避免人工结账带来的排队和交易错误。

医院门诊流程优化研究

医院门诊流程优化研究

医院门诊流程优化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疾病的不断增多,医院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众所周知,从门诊挂号到看病缴费,整个就医流程是一件繁琐而耗时的事情,往往会让患者感到疲惫不堪。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医院门诊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成为了医院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医院门诊流程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挂号流程的优化作为整个医疗服务中的第一步,挂号流程的优化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

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让患者提前预约挂号、选择看病时间,并提前填写相关的信息,在就医当天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

另一方面,医院还可以增加自助挂号机,让患者可以自主选择预约挂号的科室和医生,减少人手繁忙的现象,提高挂号效率。

二、就诊流程的优化挂好号之后,患者需要等待叫号,然后把病历本和检查报告拿给医生看病。

如果医生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患者可能还需要去其他科室或检查室。

这个过程中,不断跑来跑去,不仅耗费了患者的意志力,而且浪费了时间。

因此,如何优化就诊流程,使患者更加快捷舒适是医院门诊流程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此,一方面医院可以配置足够的检查设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医院还可以增加专业的病历辅助人员,为医生记录信息,减轻医生记录负担。

三、病例管理的优化病例管理是整个医疗服务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因为这关系到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直接影响整个治疗过程的效果和效率。

为此,医院可以采用电子病历,方便患者存储、查看和分享病历信息;医院也可以加强病历保密标准,通过设立专门的病历管理部门,建筑安全稳定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保障患者的隐私和病历信息的安全。

四、支付结算的优化最后一个需要优化的环节是医院的支付结算流程。

以前,患者往往需要在各个科室逐一缴费,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院可以采用一卡通支付系统,即让患者在办理完就医流程之后,通过银行卡或支付宝等在线支付方式一次性缴清全部费用。

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优化方案

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优化方案

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优化方案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门诊患者就诊流程的优化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的优化方案,旨在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体验和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

一、预约挂号系统的引入预约挂号系统可以提前安排患者就医时间,避免了患者长时间等待的情况。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开发手机应用或者网站平台,方便患者进行线上预约,还可设置预约挂号窗口,提供线下预约服务。

预约挂号系统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医院服务的便捷性,还能合理调度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就诊时间的充分利用。

二、分流就诊方式的推行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采用的是按照科室进行分流就诊。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某些科室拥挤,而其他科室则出现资源浪费。

因此,可以考虑按疾病种类进行分流,例如将常见慢性病患者集中在一起就诊,同时为急诊患者设立独立就诊通道。

通过科学的分流方式,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效率。

三、全面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建立全面电子化管理系统,将患者的电子病历、检查报告等信息进行整合。

医生可以通过电子化管理系统快速查询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提高就诊效率和医疗质量。

同时,患者可通过个人电子病历系统随时查询自己的医疗记录,方便了解个人健康情况。

此外,电子化管理系统还可与药房、检验科室等进行数据共享,提高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工作效率。

四、医生团队建设与培训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患者就诊体验。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生团队建设和培训,提高医生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

同时,医院可以定期组织专业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医生的专业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医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门诊患者的就诊体验。

五、加强信息宣传与引导为了更好地引导患者就诊,医疗机构可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向患者提供就诊流程、医疗服务介绍等信息。

可以设置医疗知识展板,在候诊区提供健康科普读物,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和医院的医疗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减少因患者不了解就诊流程而带来的问题。

如何优化医院的医疗流程

如何优化医院的医疗流程

如何优化医院的医疗流程医院是人们生病时最常去的地方,医疗流程是否顺畅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如何优化医院的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是每家医院都在思考和努力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医院的医疗流程。

首先,医院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优化医疗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挂号系统、排队取药系统等,实现医疗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通过这些系统,医院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历信息,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同时,医院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效率。

其次,医院可以通过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院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和就诊流程,对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进行分工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医院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降低医疗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

另外,医院还可以通过优化门诊和住院流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床位利用率。

第三,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医患沟通,优化医疗流程。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疗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各类健康宣教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就诊次数。

同时,医院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口碑。

最后,医院可以通过与社区卫生中心、药店等外部机构合作,优化医疗流程。

医院可以与社区卫生中心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患者的分级诊疗,减轻医院的就诊压力。

同时,医院还可以与药品配送企业合作,实现药物的快速配送,提高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减少因取药而造成的排队时间。

综上所述,优化医院的医疗流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医疗管理者的科学规划。

医院可以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医患沟通、与外部机构合作等途径,不断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流程优化

医院流程优化

医院流程优化
其次,对于就诊流程,我们可以引入智能导诊系统,让患者可以通过自助机器或者手机应用查询到医生的排班情况,以及相关的就诊指引。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在医院的等候时间,也可以提高医生的就诊效率。

另外,医院的检查流程也是需要优化的重点之一。

我们可以引入医疗影像智能识别系统,让医生可以通过电脑快速识别出患者的检查结果,避免了传统的人工识别方式所带来的误差和延迟。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入远程会诊系统,让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会诊,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药品发放流程也是需要进行优化的一环。

我们可以引入自助取药机,让患者可以通过医生开具的处方快速取药,避免了排队等候的情况,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最后,对于出院流程,我们可以引入远程随访系统,让医生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对患者进行远程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减少了患者出院后的复诊次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医院流程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挂号、就诊、检查、药品发放、出院等多个环节入手,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

希望医院能够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医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生工作中的门诊诊疗流程优化

医生工作中的门诊诊疗流程优化

医生工作中的门诊诊疗流程优化医生在门诊诊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和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何优化门诊诊疗流程,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成为了当前医疗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患者挂号排队,初诊判别患者通常需要先进行挂号排队才能见到医生,因此优化挂号系统是改善门诊诊疗流程的第一步。

通过引入在线挂号、自助挂号机等方式,可以减少患者排队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初诊时,医生需要快速判别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优先安排急诊患者就诊,有效分流人流量,提高工作效率。

详细病史采集,系统检查排查在进行诊疗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

对于一些复杂疾病,医生还需进行系统的检查排查,以明确诊断。

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可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信息,提高诊断效率。

细致问诊,耐心沟通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细致的问诊,了解患者症状的发生和变化规律。

通过耐心的沟通,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同时,医生还应将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案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患者,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综合分析,确诊治疗在获得足够的患者信息后,医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

针对不同病情,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医生需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病情跟踪,随访维护部分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和跟踪随访,医生应定期复诊,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检查和沟通,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病情恶化。

建立健全的慢病管理制度,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医院门诊部门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同时,医院还应在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方面做好更新换代,提升门诊诊疗水平。

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建议

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建议

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建议患者就诊流程一直是医疗机构及患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优化就诊流程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患者就医的难度和不便。

本文将就患者就诊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挂号流程优化建议患者就诊的第一步通常是挂号,而挂号流程决定了患者就医的顺畅与否。

为提高挂号的效率,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引入在线挂号系统。

医院可以开发在线挂号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提前预约挂号,在线支付挂号费用,减少现场排队的时间和人员。

2.优化窗口服务。

医院可以增加挂号窗口的数量,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完成挂号手续。

同时,窗口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提供自助挂号设备。

自助挂号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办理挂号手续,减少人工干预的时间和成本。

二、候诊流程优化建议候诊是患者就诊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而长时间的候诊容易引发患者的不满。

为改善候诊体验,以下是一些建议:1.提供候诊信息查询。

医院可以在候诊区域设置电子显示屏或公告栏,实时展示医生号源信息和就诊进度,让患者了解自己的就诊情况。

2.引入预约候诊系统。

患者可以在预约挂号时选择候诊时间段,减少在医院等待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

3.建立候诊区域分级。

根据患者预约的就诊时间和就诊医生的工作安排,医院可以将候诊区域分为不同的等候区域,确保患者能够按时就诊,减少候诊时间。

三、诊疗流程优化建议诊疗环节是患者就诊的核心步骤,提高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优化建议:1.医生排班合理化。

医院应根据就诊需求合理安排医生的出诊时间和数量,并提前公示,方便患者选择合适的就诊时间。

2.推行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方便医生查询患者病史和用药情况,缩短诊疗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3.加强医患沟通。

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以求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向患者清晰解释诊断和治疗方案。

四、结算流程优化建议结算环节是患者离开医院的最后一步,但往往也是一个繁琐而耗时的过程。

医疗行业门诊就诊流程优化方案

医疗行业门诊就诊流程优化方案

医疗行业门诊就诊流程优化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门诊就诊流程的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就诊的效率和流畅度,还可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

本文将探讨一种医疗行业门诊就诊流程优化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前台预约流程优化在现有的门诊就诊流程中,患者通常需要到现场排队预约挂号,这种方式既费时又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在线预约系统。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的官方网站或手机App预约挂号,选择合适的就诊时间,并填写基本信息。

医院会在预约成功后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给患者,提醒他们就诊时间和有关注意事项,从而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和不必要的麻烦。

二、自助机器人导诊系统门诊大厅通常人流量较大,导致患者很难找到正确的科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自助机器人导诊系统。

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或屏幕提示患者到达目的地,指引他们正确的路径,并提供相关的科室信息。

患者只需要输入他们的就诊信息和相关问题,机器人就能快速地给予回答。

这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导诊的工作量,还能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

三、电子病历系统传统的门诊流程中,患者需要准备大量的纸质病历资料,不仅耗时还容易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电子病历系统。

患者在预约挂号时,可以提前将相关的病历资料上传至系统,医生可以提前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了解。

就诊时,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快速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合理的诊疗建议。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还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四、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在门诊就诊流程中,医生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医疗设备,包括诊断仪器、治疗设备等。

为了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可以引入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医护人员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以及库存情况,避免因设备问题而影响患者的就诊。

此外,系统也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及故障排除,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和整体效率。

五、完善的患者评价反馈机制为了进一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患者评价反馈机制。

医院就诊流程优化研究

医院就诊流程优化研究

医院就诊流程优化研究一、前言医院是人们的健康守护者,而医疗服务流程受到很大的关注。

然而,现在有很多的医院就诊流程效率低下,导致长时间的等待、排队和办理手续,这不仅浪费了病人的时间精神,而且还增加了医院管理的负担。

因此,本文将探讨医院就诊流程优化的研究,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

二、医院就诊流程研究概述1.医院流程的定义医院流程是指医疗机构对病人的诊疗过程的概括,包括预约、挂号、候诊、诊疗、收费和出院等环节。

可以较好地为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和监管管理。

2.就诊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影响(1)病人的时间成本较大,耽误其其他事务;(2)病人排队等待的时间过长,卫生环境的秩序受到影响;(3)医疗服务人员负担过大,工作效率低下,尤其是在繁忙的时候,容易出现疏漏或错误。

3.优化就诊流程方案分析(1)分流模式:医院应该尽量分流病人,缓解病人的时间和精神负担。

这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2)智能化管理:医院可以采取智能设备,如自动预约、挂号、取药等设备,减少人工操作和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信息化管理:医院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预约、查询和咨询等功能,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医院就诊流程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法1.分流模式的实施方法(1)可采取疾病性质分流法:通过对不同疾病的特殊性质进行分流,让病人到对应的科室就诊,减少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

(2)可采取医生分流法:通过医生的特长和处置能力来分类分队,实现更为快捷的就诊,同时也方便了病人就医的难度。

2.智能化管理的实施方法(1)可采取自助挂号机:病人在到达医院后,可以去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

(2)可采取自动取药机:病人挂号后,药物可以通过自动取药机获得,节省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

(3)可采取智能化服务机器人:通过智能化服务的机器人,可以帮助病人查看病情咨询,并进行初步诊疗。

3.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方法(1)建立信息化平台:构建信息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预约、挂号、咨询等功能。

医疗机构优化就诊流程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优化就诊流程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优化就诊流程工作方案一、优化就诊流程的重要性。

1.1 患者体验。

咱们都知道,患者来医院看病啊,那心里头本来就着急、犯嘀咕。

要是就诊流程复杂得像走迷宫似的,那可就雪上加霜了。

就好比一个人掉进了泥坑,本来就难受,你还给他添乱。

患者在医院里东奔西跑,到处找科室、排队挂号、缴费啥的,这心情能好吗?所以啊,优化就诊流程,就像是给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能让他们心里舒坦点儿。

1.2 医院效率。

从医院的角度看呢,这就诊流程顺畅了,就像一台机器上了润滑油,各个部件都能高效运转。

医生可以更专注地看病,不用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繁琐的手续上。

而且啊,这样也能提高医院整体的接诊能力,不至于让患者在医院里挤成一团,乱得像一锅粥。

这对医院的名声也好啊,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咱把内部的事儿理顺了,口碑自然就上去了。

二、具体的优化措施。

2.1 挂号环节。

首先说挂号。

现在都啥时代了,咱得跟上潮流。

能网上挂号的就尽量网上挂号,这多方便啊,患者在家里动动手指就把号挂上了,不用大早上的跑来医院排队,那队伍排得老长老长,跟长龙似的。

而且呢,在医院大厅得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指导那些不太会用手机挂号的患者,这工作人员就得热情点儿,像个小火炉似的,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2.2 导诊服务。

再说说导诊。

这导诊可太重要了,就像是医院里的指南针。

导诊人员得对医院各个科室的位置、每个医生的擅长领域门儿清。

患者一进来,导诊人员就能准确地告诉他们该去哪儿,就像给迷路人指明方向一样。

还可以设置一些醒目的指示牌,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别整得跟捉迷藏似的。

2.3 缴费与检查。

缴费和检查流程也得优化。

缴费能不能多设置几个窗口呢?或者弄些自助缴费机,让患者能快速缴费。

检查的时候,合理安排患者的检查顺序,别让患者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比如说,如果有好几个检查项目,能一次性安排好,让患者少跑路,这就叫“一步到位”。

三、持续改进。

3.1 患者反馈。

3.2 员工培训。

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得经常培训。

门诊流程优化

门诊流程优化

门诊流程优化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门诊流程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患者就诊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门诊流程优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下面我们就门诊流程优化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门诊预约系统的建立是门诊流程优化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约系统,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医院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预约服务,同时加强对预约挂号的管理,确保预约挂号资源的合理分配。

其次,医院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如自助挂号机、自助缴费机等,实现门诊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助化。

患者可以通过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取号,通过自助缴费机进行费用结算,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就诊效率,缓解医院人手不足的问题。

另外,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多科室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多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看患者的病历信息,实现多科室医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避免患者重复填写病历,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此外,医院还可以通过建立医生值班轮岗制度,实现医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医生值班轮岗制度,可以有效避免部分科室医生过度忙碌,部分科室医生过度空闲的情况,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缓解医生人手不足的问题。

最后,医院还可以通过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了解患者对门诊流程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门诊流程,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综上所述,门诊流程优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约系统、引入智能化设备、建立多科室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医生值班轮岗制度和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实现医院门诊流程的优化。

希望医院管理者能够重视门诊流程优化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门诊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浅议--暨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背景:《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提到“‘九五’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实施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见成效;积极加强‘三网一库’建设,电子政务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但应该看到,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的差距。

”由于条件限制,许多二级医院建立起的医院信息系统仅仅是收费医嘱系统1,只是与收费项目相关。

而且由于医院内部流程复杂、软件投入经费不足、后期软件维护缺失等原因,使医院信息系统预期所能提升的效率难以在实际工作中体现。

正因为这些特殊性,所以低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摘要: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亦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接触到了所在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到了实际运行中的细节情况。

并参考Microsoft公司与上海瑞金医院的合作项目2等国内外案例分析,对医院管理系统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HIS,卫生信息化,软件,管理,效率1目前中国的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嘱都是以收费医嘱为主的,收费医嘱只是与收费项目相关,这部分医嘱缺乏对临床治疗中关键属性的描述,因此从未来临床发展的方向上说,临床医生需要一个自己熟悉的,以临床为主的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

2《上海瑞金医院利用内、外网统一的信息门户打造数字化现代医院》正文:一、基于Web开发低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成本限制,所以软件开发首先必须控制成本。

此次所在医院采用的是四川思迅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应产品,采用Delphi和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进行程序设计,运用组件(COM+ DCOM)、XML等技术。

优点是Microsoft的平台成熟、稳定,缺点是SQL Server售价贵,软件维护成本高,只适用于在Windows NT 下工作。

由于低端医院管理系统的数据规模相对较小、功能较简单,基于Web开发(如:PHP+MySQL3)可以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而且因为是基于Web,后期仅需在服务器端更新便可以完成维护工作,再加上Web技术良好的跨平台能力,后期拓展无线业务(移动查房系统等)仍能继续发力。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电子医嘱系统只用用法、总量的选项,并无用量的选项,所以导致医生将电子处方发出,病人缴费、取药后仍需再次找到医生标注用法、用量。

这样徒增了医生的工作量,也麻烦到了就诊的病人。

在当前软件下必须修改电子医嘱系统的软件,并将医院内每一个独立的客户端逐个更新,维护成本可想而知。

假设是基于Web开发的系统,只需要修改网页,无需逐个客户端更新,大大节约成本。

二、重视软件维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软件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专门的维护人员需要与各科室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系统。

实际上,医生使用电子医嘱系统开出处方时,会犯一些操作上的错误。

例如:临床医生应开出“盐酸吗啡片*40片”,由于疏漏,少输入一个“0”便成了“盐酸吗啡片*4片”。

一般这种情况被药房人员发现后,会让患者去找医生重开处方再回来取药。

这一看似小的失误,却实在让病人跑了冤枉路。

假设维护人员在在各科室协调时此类状况后,可以做出的改进:此类常按20/40片(1/2盒)开出的药物,将20/40当作常规数值(视实际情况而定),当输入数值为非常规数值时,将在处方下达前再次弹出确认框确认。

这样的解决方案能减少大量的误操作,同时减少病人的负担。

三、数据挖掘4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运行之后,将会收集到海量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为医院的管理决策以及科研、流行病学统计服务。

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伯明翰医院的Stephen E. Brossette等人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伯明翰医院使用数据挖掘与监控系统(the Data Mining Surveillance System,DMSS)分析绿脓杆菌感染控制数据超过一年。

得出实验结果:实验用了1,3和6个月的时间分区分别产生了3在此方案中,MySQL可以高效地迁移至Oracle,以满足数据规模的增大等需求。

4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base,KDD),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数据挖掘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高度自动化地分析企业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市场策略,减少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

34,57和28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事件。

虽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但是每次分析中产生的事件表明可能发生绿脓杆菌感染或耐药性模式的重大转变的一个子集5。

Diagnosing different types of liver diseases clinically is a quite hectic process because patients have to undergo large numbers of independent laboratory tests.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laboratory test, different liver diseases are classified. Hence to simplify this complex process, we have developed a Rule Base Classification Model (RBCM) to predict different types of liver diseases. The proposed model is the combination of rules and different data mining techniques.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rule based classification model with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ver diseases.METHOD: A dataset was developed with twelve attributes that include the records of 583 patients in which 441 patients were male and rests were femal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Rule Induction (RI), Decision Tree (DT), Naive Bayes (NB)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data mining techniques with K-cross fold technique are used with the proposed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liver disea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data mining techniques are evaluated with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kappa parameters as well as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NOV A and Chi square test)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liver disease dataset and independence of attributes.RESULT: Out of 583 patients, 416 patients are liver diseases affected and rests of 167 patients are healthy. The proposed model with decision tree (DT) technique provides the better result among all techniques (RI, SVM, ANN and NB) with all parameters (Accuracy 98.46%, Sensitivity 95.7%, Specificity 95.28% and Kappa 0.983) while the SVM exhibits poor performance (Accuracy 82.33%, Sensitivity 68.03%, Specificity 91.28% and Kappa 0.801).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without rules (RI, Accuracy 82.68%, Sensitivity 86.34%, Specificity 90.51% and Kappa 0.619) is almost similar to the worst performance of the rule based classification model (SVM, Accuracy 82.33%, Sensitivity 68.03%, Specificity 91.28% and Kappa 0.801 and the accuracy of chi square test is 76.67%.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osed rules based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model without rules for the liver diseases prediction and the rule based classification model with decision tree (DT) technique provides most accurate result. This model can be used as a valuable tool for medical decision making6.5Association Rules and Data Mining i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Brossette SE, Sprague AP, Hardin JM, Waites KB, Jones WT, Moser SA.6Predi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ver diseases using rule based classification model Kumar Y, Sahoo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