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疏散通道设计必须尽可能优化处理,多设计空间为此服务, 以便安全。 • 建筑结构选取合理,也力求新意,在外立面上也可体现出。 • 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可以做到趣味性,比如门厅周围可以设 置一些对外的茶吧、咖啡厅等,内置环境去向自然,环保 生态。
结构类型
• 中银大厦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 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结构 工程师罗伯森,这位ENR杂志1989年的风云人物, 向贝氏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 盒状,内灌注混凝土,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 干。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 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 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 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 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 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
大门入口的设计
• 门厅圆形集合场地更给建 筑规整严密的感觉,让人 产生一种厚重的归属感。
局部装饰效果
东西侧庭院内,假山凌立,流水潺潺,高台 矗立,宛如身在自然之中。虽由人作,宛自 天开。
鸟瞰及立面赏析
设计要点
• 模数化处理 • 计算机的建模 • 人文气息及当地风水
总结
• 比较喜欢全玻璃幕墙,配合此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以至达 到完美。但这样的建筑能否牢靠,必须经过严密的计算认 证。
高层建筑分析
-香港中银大厦分析
香港的标志性建筑
建筑简介
•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 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 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 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 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 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 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 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 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 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建筑立面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划破苍穹。整座大厦的立面 ,以蓝
灰色玻璃作为幕墙,它贯 灰色穿以规范的45 穿以规范的450角的斜向装 饰线, 使由下至上的三角 饰线 ,产生重叠感 ,又在重 叠中发生变化, 从而有了 向上的动感,形成一种颇 为突出的风格。创意来源于竹子,中 国古人有这么一句格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贝聿铭正是从 中 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 ,汲取到这么一个美好的创 意 。 这与贝聿铭 一贯强调的建筑艺术观相吻合的 。
平面图
4层平面图
6到16层平面图
25层平面图
பைடு நூலகம்
26到31层平面图
38到44层平面图
51到66平面图
建筑疏散
• 每层基本20个电梯,2个楼梯组成。还有2个防烟 楼梯间组成。电梯周围都为剪力墙,且这些设施 分布较集中,更有效地均衡了建筑物各个位置与 楼梯间的距离,使得流线更趋于合理化。建筑总 体布局规整,以避免出现不规则倾斜等情况。
功能分区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以三楼营业厅,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 厅与顶端70层的“七重厅”等处最受瞩目。 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恢宏,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更增加其 气派,位在该层中央直达第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 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令人联想到巴黎罗浮宫整建案的设计, 同样是金字塔造型,两者有着不同的空间意义,罗浮宫一案是由 玻璃形成一个罩覆的实体空间,中银大厦是在一个实体空间中塑 出虚负的空间。贝氏极为知名的华盛顿艺廊东厢,在东西两廊间 的广场,有数个小金字塔错落地分布在喷泉,这些小金字塔是以 其雕塑性来丰富景观代间,同时为两廊之间的地下通道采光,若 追根究底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拟建于剑桥的肯尼迪 纪念图书馆,该案因为基地未获解决而夭折,这四个案子的金字 塔尺度大为殊异,唯一共同点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17楼是第一个 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过玻 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看到营业大厅, 空间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尽致。第七十楼的“七重厅”是举 办盛大宴会的场所,大厅中有张可坐24人的大桌,两侧有数组沙 发,南侧是备餐间,储藏室及男、女厕所,整层就是一个大房间, 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顶,尺度巨伟,通常建物的顶屋是机械房,贝 氏却将香港中银大厦机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层,在其上层创造一 个充满阳光的玻璃厅,引进阳光,引进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 觉引进至高的层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师的气魄,这是贝氏一 贯的设计手法——结合阳光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