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关键词】新生儿[摘要]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这就要求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注意新生儿保暖、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鼻的护理,科学的喂养等护理技能,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日常护理;保暖胎儿从脱离母体的28d内叫新生儿,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后是否具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护理不当,便会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新生儿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
1保暖[1]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散热功能差,新生儿的体温极易受外界影响,若过分保暖,体温过高,超过40℃左右,甚至会引起抽风,如果保暖不好,体温下降,全身冰凉,因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再一,新生儿的保暖根据天气冷暖情况,给予加盖小棉被、童毯等,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其衣物等应以纯棉织物为首选,给新生儿穿衣要先穿上衣,穿好上衣后再裹尿布,注意尿布不宜裹太紧,以尿布不滑脱为宜,随后,整理好婴儿上衣,使其平整舒适,再放婴儿尿垫,最后,再用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子将婴儿包裹好,包裹婴儿时应注意,将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垫在婴儿身下,把两臂轻轻拉直贴身裹好,不要扎带子,使婴儿有依靠感,又不妨碍呼吸。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肢娇嫩,应注意保护,新生儿尿量少,但次数多,因此,要做到勤换尿布,定时更换尿布。
每次哺乳前、喂水前,两次喂奶之前或喂水之间,更要更换尿布,以免食后因翻腾引起呕吐。
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揩干,涂鞣酸软膏(女孩要从前向后洗,避免粪便污染外阴部,而引起尿道感染),再换干净尿布,尿布宜用质柔软吸水强的浅色棉布,每次换下尿布应洗涤干净,用开水烫或煮沸消毒,最好能在阳光下曝晒,保持干燥,整好备好。
不宜垫橡皮布或塑料布,以免发生红臀。
如已发生,除及时更换尿布,保护局部清洁,干燥外,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min~30min,每日1次,15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应注意保暖及烫伤。
新生儿护理调查论文
新生儿护理调查研究分析摘要:目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卫生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方法:抽取300名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卫生规范调查,通过考核、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附录b要求采样方式进行记分统计分析;结果:调查考核率100%,调查合格为56.67%,高级职称为69.77%;初级职称为45.24%,调查发现高职称合格率高于初级职称。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调查【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11-01医院感染常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1]。
其他研究表明,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发生医院感染约占30%[2]。
手部卫生是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
因此,手卫生对保障医疗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降低院内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手卫生(hand hygiene)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总称[3]。
为了掌握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卫生学指标,对我院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采集的手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之间抽样调查300名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卫生情况,进行卫生规范调查,通过考核,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附录b要求采样。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1.2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等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16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7℃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1.3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生儿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一:新生儿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如何以新的医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小儿保健,防治小儿疾病,促进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未来,所以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年出生儿童约800名左右,新生儿体重1.9-5.2千克。
其中男婴约占新生儿的55,4%,女婴约占新生儿的44.6%。
新生儿脱离母体而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
因此,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和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疾病和死亡,就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我们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和大家共同探讨。
1 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暖,产房温度应以22℃左右为宜。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使体温降低。
且新生儿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时即使有少量热量丢失,体温便可降低。
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皮肤,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使新生儿处于中性温度中。
【可用预热的被毯包裹;也可放置于红外线保温台上或暖箱中数小时】。
2 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
新生儿喂养主要依赖母乳,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所含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等,含量适中,比例适当,质地优良,最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
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可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采用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同时通过喂奶的过程可增进母子感情,密切母婴关系,良好的感觉刺激使婴儿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发育。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论文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护理新生儿低血糖就是指不论胎龄和日龄,凡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 即诊断为低血糖。
多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等。
而低于2.6mmol/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
低血糖可使脑细胞失去基本能量来源,脑代谢和生理活动无法进行,如不及时纠正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病变,临床出现智力低下、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1-2],故及早发现和纠正低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6月,我科收治1例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6天,因“生后反应欠佳六天”而于6月11日入院。
病史:因“生后不哭2小时”在外院治疗。
当时,测血糖低而未测出,住院期间患儿血糖均在持续静脉糖水维持下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六天来患儿一直反应欠佳,纳奶一般。
外院(6月5日)血糖0.67mmol/l;(6月9日)血糖2.86mmol/l,患儿入我院来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反应一般,吃奶不香,拒食,有的时候出现多汗、苍白、反应低下,肌胀力低。
2 护理2.1 尽早喂养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的婴儿从出生后1小时即开始喂奶(或鼻饲),可喂母乳或婴儿配方奶,24小时内每2小时喂1次,或根据病情给予口服10%葡萄糖10-30ml,进食后q2h复测微量血糖,直至血糖水平达2.6mmol/l以上。
如血糖低于需要处理的界限值2.6mmol/l,患儿无症状,应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6-8mg/kg,q1h 监测微量血糖,直至血糖正常后逐渐减少至停止输注葡萄糖。
如血糖低于界限值,患儿有症状,应立即静脉输入10%-15%葡萄糖6-8mg/kg。
如经上述处理低血糖不缓解,则逐渐增加输注葡萄糖至10-12mg/kg。
治疗期间q1h监测微量血糖,每2-4小时检测静脉血糖,如症状消失,血糖正常12-24小时,逐渐减少至停止输注葡萄糖,并及时喂奶。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毕业论文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毕业论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报告题目: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专题√类型:指导老师: 李敏王艳分院: 医学院班级:护理1032班护理1035班学号:1026053240 10260535431026053511姓名:朱燕红林燕萍袁丽7>2013年 4 月 16日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护理1032班护理1035班朱燕红林燕萍袁丽学号:1026053240 1026053543 1026053511【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以配合临床治疗,降低患儿死亡率。
方法结合实习医院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
结果积极正确的护理对促进患儿的尽早康复非常重要。
结论在护理新生儿肺炎的工作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护理技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目录1资料与方法 (5)1.1一般资料 (5)1.2病情观察方法 (5)1.3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 (6)2结果 (8)3讨论 (8)4结论 (9)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各方面发育均不健全,极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等,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新生儿死亡的10%~20%。
[1]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感染性肺炎可以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可由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引起。
[2]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重症常伴有心力衰竭、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是新生儿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病情及患儿各种体征的变化均需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才能掌握,因此,恰当的护理和细致观察对提高治疗效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3]通过对实习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30例新生儿肺炎的病例护理观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新生儿肺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男2l例,女9例;年龄1-24 d,平均年龄12 d;足月顺产6例,剖腹产14例,早产儿10例;本组病例中感染性肺炎26例,吸入性肺炎4例。
早产儿护理分析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早产儿护理分析论文1早产儿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1.1体温调节功能差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摄入能量少,体内糖元储存不足,产热少。
汗腺发育不好,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极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低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环境温度过高又容易出现发烧。
[3,4,5]1.2呼吸不稳定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功能不稳定,肺和支气管发育不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容易并发肺透明膜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频发的呼吸暂停,导致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3,4,5]1.3消化功能低下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差,经口喂养困难;消化道和消化腺发育不全,消化功能差,不恰当的喂养会造成喂养不耐受,甚至坏死性小肠炎,出现进行性腹胀;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胃、食道返流,出现溢奶、窒息现象。
[3,4,5]1.4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来自母体的抗体、补体含量较少,故抵抗力差,极易继发感染危及生命。
[3,4,5]2早产儿的护理2.1保暖护理保暖是对早产儿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护理措施,对早产儿采取的任何治疗和抢救措施均应在保暖的前提下进行。
[6]2.1.1控制环境温度由于早产儿体温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早产儿体温异常,因此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应设早产儿专室,控制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室温应提高至27℃~28℃,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5%,以防失水过多,并减少1 / 7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湿度过低,会使早产低体重儿蒸发量加大而散热,影响保暖效果,故需每天检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定期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尤其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康复安全和孩子家庭幸福和谐的责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生儿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一:新生儿科病房人性化护理研究随着人们医学认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料。
人性化护理服务是随着患者需求而逐渐产生的一种新护理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新生儿科病房都是一些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较差的新生儿,在进行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以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8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800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调查表与护理质量考察表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未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如下。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
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对于新来的护理人员而言还感觉到相当的陌生,在护理过程中难以充分的做到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于工作未满两年或者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加强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
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的发现患者的问题并帮助其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对患者进行关怀、关心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
人性化护理服务就是尽可能的为患者多做一些事情,帮助患者多解决一些困难。
护理人员根据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情感和特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切身的需求。
经典护理学毕业论文
经典护理学毕业论文经典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护理学是一门技能极其强的学科,要求实践,动手能力也要好,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耐劳,为病人服务的。
经典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两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复苏;观察;护理;窒息一、临床资料: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出生和外院转入我科的新生儿中,有42例发生窒息。
中轻度窒息(阿氏评分)28例,重度窒息14例,因母亲患糖尿病引起窒息1例,母亲患妊娠高血压5例,前置胎盘5例,脐带绕颈6例,羊水胎粪污染有胎儿宫内窘迫7例,产程延长5例,头盆不称2例,破宫产3例,早产8例,合并颅内出血9例(头颅CT证实),肠麻痹1例,肺出血1例,临床治愈38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
二、抢救方法:在胎头娩出后,助产者必须用左手自鼻根向下颌挤压,尽量挤尽口鼻内粘液和羊水。
胎儿娩出后使新生儿仰卧,肩下垫起,使头后仰,用吸管吸净鼻咽喉及口腔粘液、羊水,负压不超过30mmHg,每次吸10秒,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道粘液堵塞部位深,可用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吸出。
亦可用徒手插入法。
动作必须迅速及时,要在生后1分钟内完成,注意勿损伤呼吸道粘膜。
清除呼吸道异物后不能呼吸者,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吸氧。
心率慢于60次/分钟者应先用胸外心脏挤压。
经上述处理,心率仍不见改善,应予药物辅助治疗,复苏过程中要确保输液通畅。
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保暖。
患儿娩出后立即擦干新生儿潮湿的身体,减少散热,最好有远红外线保温床设备。
因寒冷会提高代谢增加耗氧,加重酸中毒。
三、窒息后的护理: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呼吸,增加通气,保证氧气的供给。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论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论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
它是由于新生儿肝脏未完全发育、胆汁分泌不成熟、红细胞分解加速等原因导致的黄疸现象。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核黄疸和脑损伤,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将就此介绍。
一、护理前准备在护理前,首先要排除有无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和遗传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G6PD缺乏等。
同时要了解孩子的母亲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或输血,这些都可能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此外,还需做好相关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型、血凝、血糖等检查,以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二、护理常规1.加强观察需要观察孩子的黄疸程度和发展趋势,检查孩子的尿液是不是增多颜色是否变浅,粪便是不是增加了;还要观察孩子的哭声、表情和睡眠情况,以及有无发热、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如果发现孩子的黄疸程度持续上升,则需要及时就医。
2.保证充足营养保证新生儿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十分重要。
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让宝宝充分吸吮母乳可以加快胆红素的排泄,缓解黄疸的症状。
如果母亲无法喂养,可以考虑使用配方奶。
3.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可以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每天给宝宝擦洗身体,注意肚脐的卫生,以及时更换尿布。
在夏季,可让宝宝多曝露于阳光下,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
三、护理重点1.光照治疗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治疗期间,宝宝需要被裸露在特殊的蓝光下,每天照射12小时左右。
家长要保持注意,避免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免对宝宝有不良影响。
2.药物治疗如果光照治疗无法效果明显,医生可能会考虑给宝宝口服抗黄疸药物。
然而,治疗前应当了解抗黄疸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四、护理技巧1.保证足够睡眠新生儿是需要大量睡眠的,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同时,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避免子夜护理和过分打扰宝宝的休息。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在现今社会下,培养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应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毕业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篇1浅析新生儿肺出血早期察看与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男,双胎足月儿,出生体重2.5kg,出生第3天发病,体温35.6°C,全身皮肤青紫,四肢冰凉,患儿口周微绀,反应一般伴吸吮力差,给予保温、吸氧8小时,7小时后发现患儿面色苍白,拒哺,即入NICU,1小时后确诊为肺出血。
1.2治疗方法与结果:该患儿即给予气管插管,止血、纠酸、强心、利尿、保温、改善微循环、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并同时应用呼吸机治疗。
该患儿治愈出院。
2观察2.1肺出血的高危因素:缺氧、感染、早产、低体重、低体温等是新生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
该患儿体重2.5kg,低体温,符合肺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肺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早发型在生后24h内发病,甚至出生后即发病;晚发型多在出生后2—4d发病。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熟悉肺出血的发病特点,细心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2.2发病时间及原发病:生后1周内起病约占95%,其中生后12小时内发病约占半数;超过1周者为数极少。
原发病有多种,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感染性肺炎、重度窒息、先心病、硬肿症、颅内出血、败血症等,都可能引起新生儿肺出血。
2.3临床表现特征:主要表现有拒哺、不吸吮或吸吮无力;气急,呼吸快速而不规则,半数有呼吸暂停,可见鼻翼扇动;青紫,多见于鼻唇沟青紫;呻吟,声音微弱;低体温,可在35°C以下,四肢发凉;出血,开始为血性泡沫痰液,重时可口鼻出血、窒息。
2.4早发现,早插管,早上机:新生儿肺出血从开始少量渗血到最后大量出血不需很长时间,如能及早察觉病情有变,早插管,早上机,则预后大不一样。
为此,当班护士对患儿仔细观察能够在较早发现问题,马上采取措施,吸痰吸出血性液体,即行气管插管证实有肺出血,马上上机以赢得治疗时机。
新生儿喂养护理综述5000字论文
新生儿喂养护理方面的研究综述报告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护理研究进展。
方法采用文献法,通过在网上,图书馆等搜集整理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护理资料。
结论目前新生儿常用喂养方式为除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一些早产的新生儿,由于胎龄不足等等原因他们常常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所以本文探究新生儿喂养的方式护理,对新生儿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新生儿喂养技术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进行总结和建议,以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喂养方式;护理前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生儿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但是目前新生儿中很容易出现新生儿,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进行人工喂养。
NICU新生儿由于各方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很容易患者上各种器质性疾病,这些有机疾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新生儿的营养摄入。
所以合理、科学的喂养对新生儿的生存、生长、发育、健康和营养至关重要。
然而,NICU新生儿的喂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食物的选择和准备、新生儿的喂养技术等。
协调新生儿吮吸和吞咽食物的能力对喂养技术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生儿喂养的影响因素1.1胎龄的影响一般来说,胎龄25~30周的新生儿肠胃蠕动范围比较小,并且蠕动不规则。
35周的新生儿会内促进对食物的蠕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胃功能更加完善。
胎龄越小的新生儿,体重越轻,胃肠功能越低,就很容易出现为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1.2围产期因素影响围产期的胎儿因为产时缺氧,体温过热等等因素,会是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出现代谢紊乱、肠蠕动改变的情况。
经过多年的研究,OriO1e等人发现65.2%的喂养不耐受病例发生在出生后2周内,与围产期因素密切相关。
1.3喂养时间的影响新生儿因为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不完全,肠道功能也不完全,所以喂养时间也很重要。
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探析【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42-02【摘要】本文对新生儿的观察做了详细的解析,同时对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观察;护理如何观察和护理新生儿,表面上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与一般的观察与护理并无不同。
其实不然,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不仅能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的处理,而且是捕捉病因、争取时间,求得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掌握好这项护理技术。
一、新生儿的观察,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 观察新生儿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
如观察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发展快慢。
生理性黄疽一般在出生后的3至4天出现,7至10天后消退。
如黄疽出现过早(24小时内),发展过快,应注意发现并及时报告。
如新生儿有病理信号,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花纹等症状,说明其微循环灌注量不足,如病情进一步发展,以致出现面部及四肢发维,体温不升,对刺激反应消失,则表明病情正在恶化。
2. 观察新生儿有无面色苍白,阵发性青紫,拒乳、呕吐、嗜睡、烦燥,重至昏迷、呼吸不整或暂停,出现抽搐等脑症状,如出现新生儿尖叫、眼球震颤、四戚肌张力亢进等,即提示有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多见于早产儿、胎头吸引儿,急产婴儿中也偶有发现。
3.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
注意呼吸节律、频率及心律的改变。
一般新生儿每分钟呼吸40至45次,呼吸均匀,心率每分钟120至140次,如出现病理信号时,即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发灰,烦燥不安、紫绀,呼吸浅促,这表明患儿肺的有效通气不足,肺泡气体交换有障碍,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并增加氧气的吸入量。
如出现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吵吸不整或暂停等,则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
这种情况在临床观察中多见于早产儿,吸入性肺炎的婴儿,且病情变化快,发展也快。
课题研究论文: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96660 临床医学论文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新生儿抚触是这一种新兴的育婴手法,同时也是当下最流行的护理手法。
触觉属于是人类感觉器官中的一种,经过相关权威资料表明:对新生儿采取抚触护理手法可以有效缓解婴儿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双手的触摸可以让婴儿很大程度的获得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满足,使其感受到温暖和安稳以及关怀。
同时还可以刺激婴儿感觉器官的发育,使其神经系统的感知力得到有效增强。
为了进一步分析此研究,以下做了相关实验同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1、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一年之内的新生儿200例,男孩89例,女孩111例,体重分布在3.6kg到5.8kg之间。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
观察组中男孩有43例,女孩有57例;对照组中男孩有46例,女孩有54例。
并且这些新生儿均为母乳喂养,母子身体健康,无其他病症产生。
对于两组新生儿性别、体重、身高、年龄等各方面自然信息所产生的差异对本次实验没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理方法分别对两组婴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
观察组采用抚触式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
2.1常规护理:(1).环境方面:新生儿的房间要保持清洁明亮,阳光充足,室温保持在22度到24度之间,每天定时通风;(2).生活用品:婴儿的衣物餐具等生活用品保持干净整洁,存放于单独的位置,每天对其进行消毒;(3).衣物护理:婴儿的衣物选择柔软的布料,尽量宽松平整,避免伤到婴儿,对储藏过久的衣物提前进行晾晒,避免发生细菌感染;(4).进餐护理:在喂母乳时,保持好母亲的个人卫生,提前对相关部位进行擦洗。
(5).皮肤护理:小婴儿的皮肤很薄且柔软,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保持其卫生。
每天用温毛巾对其进行擦洗,尤其便后更要及时清洗。
在婴儿脐带未脱落之前不可使用盆浴,洗澡时选择刺激性小的婴儿专用香皂,必要时浴后擦少量爽身粉。
(6).五官护理:清洁好婴儿的鼻孔以及耳道,切记不可随意挖,如若出现堵塞状况及时用棉签擦除。
新生儿窒息急救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新生儿窒息急救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于2008年1月-2008年6月共出生1551名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3例;其中男婴10例,女婴7例。
经复苏全部存活,未出现并发症。
1.2急救方法1.2.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头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员用手挤净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着用备好的纱布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
在断脐的同时,抢救人员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前,用吸痰管或电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
新生儿体位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颈轻度后伸。
抢救时,应注意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
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妨碍有效的复苏[2]。
娩出后应迅速擦干全身皮肤,减少蒸发散热,有条件的最好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复苏,温度调至37-38℃,它能保持新生儿恒定的正常体温。
1.2.2刺激自主呼吸如果呼吸道通畅后仍无呼吸,应立即促进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无呼吸,应立即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
1.2.3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处理无效或开始即为重度窒息者,在患儿呼吸道通畅后即给口对口人工呼吸。
取一块无菌纱布,覆盖在患儿口鼻部,抢救者将患儿颈部托起,头部后仰,另一手轻压腹部,防止气体进人胃部,将口对准患儿口鼻部轻轻向内吹气,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大,当患儿腹部微微隆起时停止吹气,放在腹部的手轻压腹部,协助气体排出。
如此一1 / 4吹一压20-30次/分,每做4次人工呼吸,给胸外心脏按摩一次,至患儿建立自主呼吸为止。
1.2.4胸外心脏按摩如心率少于60次/分或心跳停止,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
新生儿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要性论文
新生儿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摘要】新生儿由于各系统功能不完善,代偿能力差,此阶段易发生肺部感染及重症肺炎,心衰及二型呼吸衰竭等,为新生儿危重症,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阶段小儿。
因此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正确的治疗与翻身拍背,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到位的呼吸道管理是患儿病情转归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道通畅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72-01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满28天称新生儿期,期间的小儿称为新生儿(neonate)。
它是胎儿的延续,又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
新生儿需要完成多方面的生理调整以适应母体外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1]。
其中呼吸中枢的发育尤为重要,由于胎儿在子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随着母亲分娩后第一次吸气及啼哭,肺泡张开,此时呼吸中枢发育并不成熟,常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常见呼吸暂停。
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iga含量低,呼吸道的抵抗力差,易患肺炎或因呛奶,呕吐等原因引起呼吸不畅,引发较严重的后果。
对新生儿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目的在于改善机体供氧,保证生理需要的通气量,促进患儿康复[1]。
1 临床资料我科室从2010年1月至12月期间共收治新生儿1860例,其中1538例医嘱开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护理2.1 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内的安静便于患儿休息,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度之间,相对湿度在55%~65%。
如果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或使用空调时,可在室内放置一盆水,或适当使用空气加湿器,避免因空气干燥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干稠,不易排出,气道粘膜纤毛功能受损导致呼吸不顺畅。
注意保暖,适当加减衣物。
对体温不稳定或早产低体重儿应使用暖箱或置辐射台保暖,同时也便于观察病情。
此时患儿胸腹无约束有利呼吸,但应注意及时调整暖箱温度,湿度。
2.2 体位应抬高患儿头肩部,在肩下放置一个2~2.5厘米肩垫,使患儿颈部轻度伸仰头部轻轻侧向一边,避免使用枕头只抬高头部,压迫腭下部软组织。
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体会论文: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体会
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体会论文: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体会【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生儿脐带残端为一开放伤口,如护理不当可引起感染。
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常见问题有脐出血、脐炎、脐肉芽肿,严重者可合并全身感染发展为败血症。
临床工作中发现出生时正确断脐,加强日常护理及产妇的健康宣教,严格的质量管理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新生儿470例,男258例,女212例,顺产108例,剖宫产362例,孕周均在37w—42w之间,无窒息及感染。
2 体会2.1 正确断脐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待大声啼哭后可处理脐带,我院采用在距离脐带根部0.5cm处用气门芯结扎,然后在结扎部位上方剪短脐带,挤除残余血液,用碘酊消毒脐带断面,药液不可接触新生儿皮肤,以免发生皮肤灼伤,待断面干后覆盖无菌纱布,再用无菌护脐带包扎。
若是脐带根部含有较多的华通胶时,用气门芯结扎易断裂,改用无菌粗丝线在距脐带根部0.5cm处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外0.5cm处结扎第二道。
处理脐带时切忌过短,24小时内注意观察脐带有无渗血,有渗血者再次结扎。
2.2 加强护理脐带脱落前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每日沐浴一次,沐浴后用干棉签擦干脐部,再用碘伏棉签消毒脐带断端及脐轮后,用无菌护脐带包扎,保持干燥:若有渗血,应重新消毒结扎,若残端过长,可严密消毒后适当修剪,以促进创面愈合。
2.3 加强健康宣教新生儿脐部恢复情况是产妇及家属最担心的问题,因现在脐部护理方法与过去的不一样,所以做好宣传很重要。
新生儿在出生后告知现在脐带的情况,教会产妇观察脐带,耐心解释护理要点,告知产妇保持脐带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教会产妇更换护脐带。
2.4 严格的助产质量管理让每一位助产士都掌握正确的脐部护理方法,定期组织学习,总结经验,讨论脐炎的发生原因,分析个案,并委派技术好的,责任心强的担任质控员,监督指导工作。
3 小结脐部感染不仅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也增加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因此,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论文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促使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尤其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康复安全和孩子家庭幸福和谐的责任。
因此,人们对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使新生儿护理质量提高,减少护理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结合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临床经验,本文就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13-02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都是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
新生儿期既是胎儿的延续,又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
这段时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病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
因此,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加强防范,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做好预见性护理,避免各种护理安全意外的发生。
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1.1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不等,新进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接受专科培训时间较短。
有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只求完成任务,工作中缺乏思考。
新生儿科护士不仅要求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不仅需要护士具有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而且还需具有较强的慎独精神。
以往发生的护理纠纷中,大多由于护士服务态度不好,与家属沟通欠缺,应变能力不足。
另外新生儿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得家属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增强。
1.2护理不周时有发生,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新生儿病房无陪护,患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各种需要和不适无法明确表达。
在进行新生儿基础护理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红臀、尿布疹、鹅口疮、交叉感染;新生儿沐浴时发生的烫伤、受凉;使用暖箱、蓝光箱、烤灯等设备不当引起烫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护理论文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
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
低体温是其早期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其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2]。
探索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产科为预防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自2007年12月以来在产房内综合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极低体重儿的低体温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现将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出生的58例极低体重儿为干预组,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出生的51例极低体重儿作为对照组。
干预组:男婴31例(占53.45%),女婴27例(占46.55%),平均孕周(3
2.1±1.8)周,体重(1 237±182.7)g,Apgar 评分 1 min (8.5±1.9) 分,5 min (9.4±1.1) 分,其中阴道分娩30例(占51.72%),剖宫产28 例(占48.28%)。
对照组:男婴28例(占54.9%),女婴23例(占45.1%),平均孕周(32.2±1.7)周,体重(1 225±178.2)g,Apgar 评分 1 min (8.6±1.7)分,5 min (9.5 ±1.2)分,阴道分娩26例(占50.98%),剖宫产25例(占49.02%)。
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孕周、体重、评分、分娩方式及发生早产的原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出生后采取常规的保暖措施,即环境温度按产房要求达到22~24 ℃,出生后立即置辐射床,设辐射床温度34 ℃,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处理完毕立即使用包被包裹法送往新生儿室。
1.2.2 干预组
1.2.2.1 分娩前的准备:提高产房的温度至26~28 ℃,由于极低体重儿出生时暴露于室温状态下,室温应达到晨间护理时早产儿室的温度[3]。
目前医院的供暖系统基本为中央空调,环境温度较难控制。
为此,我院产房内另独立安装了分体式的空调,有利于控制产房内的温度。
提高辐射床温度设置在36.8~37 ℃[4]。
早产儿所使用的物品均提早置于辐射床上预热,包括婴儿被、婴儿帽、无菌布料、复苏器械等,避免接触使用尚未预热的物品而带走其身上的热量。
1.2.2.2 减少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对于体重较低的早产儿,一位助产士协助娩出胎儿后,另一位助产士给予配合,立即使用已预热的无菌巾包裹早产儿的身体,并立即断脐,将早产儿转置辐射床上,减少产床上的暴露时间。
研究表明在22~24 ℃室温条件下,刚娩出的新生儿深部体温平均下降0.1 ℃/min ,体表温度下降可达0.3 ℃/min。
出生后0.5 h深部体温平均下降2~3 ℃,皮肤温度下降4~6 ℃。
因此,尽可能缩短新生儿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及时转移至辐射床上,避免体温下降过快。
1.2.2.3 出生后的保暖处理:国外有学者认为,将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放置在塑料袋中有利于保护其体温。
我院采取塑料保鲜膜包裹法,即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戴上已预热的婴儿帽,减少体表热量散失及不显性失水。
1.2.2.4 转运时的保暖:尽可能使用转运暖箱,提早半小时开启,调节箱温至35 ℃,将预热的治疗巾适当遮盖新生儿置入暖箱中。
如果转运时使用暖箱有困难,就用预热的婴儿被尽可能将其包裹严密,避免透风,尽快将早产儿转往新生儿科。
1.2.2.5 对产房内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早产儿出生时的保暖意识:首先让其了解环境温度对早产儿体温产生的影响以及低体温对早产儿造成的严重危害,使产房工作人员意识到保暖对早产儿的重要性。
只有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暖意识,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暖措施。
其次,对每个环节的保暖措施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其操作,使其能够按照科室制定的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1.3 评价指标所有极低体重儿转入新生儿科常规测量肛温,体温低于
36 ℃为低体温。
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计数资料用x2,计量资料用t检验。
1.5 结果两组患儿入科时的体温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 讨论
2.1 极低体重儿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极不成熟,棕色脂肪少,皮肤薄,体表面积大,导致产热少,散热快,尽管使用传统的保暖措施来减少热量的丢失,仍容易发生低体温。
王丽岩等[5]对673例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常规的保暖措施采用腋温测定法发现: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体温均<35 ℃,低体温发生率为100%。
我院在采取干预措施前,极低体重儿在冬春季节低体温发生率为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