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中药的中药药品质量控制
中药的中药药品质量控制中药药品质量控制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物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市场对中药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药品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中药药品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药品质量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中药药品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中药药材的质量控制中药药品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从中药药材的质量控制入手。
中药药材是中药制剂的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中药制品的质量。
中药药材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采集和储存:中药药材的采集和储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合理选择采集时间、采集地点,正确使用采集工具和容器,以及正确的采集方法,能够保证中药药材的质量。
2. 外观鉴别:中药药材的外观鉴别是判断其真伪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中药药材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3. 理化检验:通过对中药药材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评估其质量。
理化检验包括对中药药材的含水量、挥发性物质含量、灰分含量、提取物含量等指标进行测试。
4. 微生物检验:中药药材中存在微生物的污染风险,对中药药材进行微生物检测是确保其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
二、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是中药药品的成品形式,其质量控制需要考虑中药药材和制剂工艺的影响。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药材配方:中药制剂的药材配方是确保其疗效和质量的关键。
药材的选用、比例和配伍要科学合理,并依据中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2. 制剂工艺:中药制剂的制剂工艺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
制剂工艺要求严格,包括研磨、浸泡、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符合规范和要求。
3. 理化检验:中药制剂的理化指标检测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手段。
理化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溶出度、溶解度、PH值等指标的测试。
4. 质量稳定性:中药制剂的质量稳定性是保证其质量稳定的重要保证。
药品质量标准的知识
二、药典知识
? Note:关于凡例
? 检验方法和限度: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重量 计。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 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并非真实含有 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如我公司的盐酸雷尼替 丁原料,含量规定97.0%--103.0%。
关于药品质量
? Note:正确的理解 ? 活性成份含量合格,不等于其崩解、溶出、吸收
质量指标合格,而崩解、溶出、吸收不合格的药 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符合规定要求 ? 即使一片药或一粒药的质量合格了,也不等于这 种药品的质量就合格,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材 料的化学特性、透光性、透气性也会影响药品的 质量和质量稳定性。
? 1、外观、臭、味:质量标准性状项下,首先要 对药物的外观、臭、味作一般性描述。药物的外 观具有鉴别的意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 的内在质量。
三、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 2、溶解性:是药物的重要物理性质,可以作为 精制或制备溶液的参考。用术语表示,“极易溶 解”、“易溶”、“溶解”、“略溶”、“微 溶”、“极微溶解”等
? 3、附录:主要内容有制剂通则、生物制品通则、通用检测方法、 生物检定法、试药和试纸、溶液配制、原子量表等。 制剂通则中收载有片剂、胶囊剂等二十种制剂。在每种剂型 下,规定了对该剂型的基本要求和常规的检查项目,除另有规定外 均应符合通则项下的有关规定
? 4、索引: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
二、药典知识
? 几种外国药典: ? 《美国药典》 USP ? 《英国药典》 BP ? 《日本药局方》 JP ? 《欧洲药典》 Ph. Eur.
? 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 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GMP基础知识
GMP的诞生原因
60年代欧洲发生反应停事件, 在17个国家造成12000多例 畸形婴儿,美国由于严格的 审查制度,避免了此次灾难。 但引起了美国药品管理局的 警觉。 GMP最初由美国坦普尔大学6 名教授编写,1963年由美国 FDA颁布实施,其理念、原 则至今仍被采用。
二、GMP目的 实施GMP的目的:防止污染、防止交叉污染、防 混淆、防人为差错。 三、GMP实施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
第三章 料
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一、物料的基础管理 1、规范购入 GMP规定:药品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药品上直接印字 所用油墨应当符合食用标准要求;进口原辅料应当符 合国家相关的进口管理规定 通过以下措施保证: a、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b、定点采购;c、按批验收 和取样检验。注意:物料的验收、取样操作不得对物 料产生污染。 2、合理储存 a)分类储存。
如何使用文件 (一)如何正确使用文件:1、不使用已撤销和过 时的文件,必须是现行版本;2、将文件放在 工作时随时查阅的地方。
(二)照章办事: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已 经包含了GMP条款要求,所以我们只要仔细地遵守 文件中的每一步骤,那么我们也就符合GMP条款要 求。 (三)规范记录:记录填写要求:及时,准确,真 实,完整,按规定修改。
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案可查
四、GMP实施基础
1、硬件是基础 2、软件是保障 3、人员是关键
人员应能:正确的使用硬件,贯彻执行和维护软件, 结合形成产品质量。 GMP基本出发点:避免抽检的局限性和降低药品的质 量风险。 GMP各要素也可归类为:人、机、料、法、环。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简版
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引言概述: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是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详细阐述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药物成分分析1.1 药物成分鉴定:通过使用各种分析技术,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对药物的成分进行鉴定和确认。
1.2 成分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药物中各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二、药物纯度分析2.1 杂质检测:通过使用色谱分析、电泳分析等技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确保药物的纯度符合要求。
2.2 有害物质检测:对药物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2.3 溶解度测定: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评估药物的溶解性能,确保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三、药物稳定性分析3.1 药物降解产物分析:通过使用质谱、色谱等分析技术,对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3.2 保存条件研究:通过对药物在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药物的最佳保存条件,保证药物在有效期内的质量稳定。
四、药物制剂分析4.1 制剂成分分析:对药物制剂中各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制剂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4.2 制剂质量评估:通过对制剂的外观、溶解度、溶出度等进行测试,评估制剂的质量和性能。
五、药物质量控制体系建立5.1 质量标准制定: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临床要求,制定药物的质量标准,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要求。
5.2 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建立适用于药物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制备、仪器分析等。
5.3 质量控制流程建立:建立药物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规范,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总结:药剂科质量控制分析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涉及药物成分、纯度、稳定性以及制剂等方面的分析。
药师药物质量控制标准
药师药物质量控制标准药师在医药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监督和控制药物质量,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药师在这一过程中依靠药物质量控制标准,下面将对药师药物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探讨。
一、药物质量控制标准的定义与意义药物质量控制标准是指制定、规定和执行药物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方法。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对于药品生产、质量检验和使用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师通过遵循这些标准,能够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的药物治疗。
二、药物质量控制标准的主要内容1.药品生产标准药品生产标准涵盖了药品的原料选用、生产工艺、设备和环境要求等方面。
严格执行药品生产标准,可以保证药物的制备过程在高质量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和不良反应。
2.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是对药物进行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这些标准包括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纯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药师通过参考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可以检验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3.药品储存和运输标准药品储存和运输标准规定了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要求和措施。
这些标准涉及到药物的温度、湿度、光线和通风等因素的控制。
遵守药品储存和运输标准,可以确保药物在整个供应链中保持良好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药物质量控制标准的执行与监督1.执行药物质量控制标准药师在药物的生产、质量检验和发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药物质量控制标准。
他们负责监督药物的制备、检验和使用环节,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建立严格的记录和文档,可以跟踪和追溯药物的质量。
2.监督药物质量药师应积极参与药品监管和药物质量评价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相关机构的药物质量评估和监督活动,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药师还应与生产企业、药品供应商和医疗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药物质量的提升。
四、药物质量控制标准的意义与挑战药物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对医药行业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药学专业药物质量控制的学习要点
药学专业药物质量控制的学习要点药学专业是研究药物的发现、研制、生产和使用的学科,而药物质量控制则是药学专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药物质量控制旨在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药学专业药物质量控制的学习要点。
一、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药物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学习药物质量控制需要了解药物的生产工艺、药物分析技术以及药物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等基本知识。
同时,还需要了解药物质量控制在药物研发、生产和使用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药物形式(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方法。
二、掌握药物质量控制的实验技术药物质量控制的实验技术是药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学习药物质量控制需要掌握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此外,还需要学习药物质量控制的实验操作技巧,如样品制备、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判读等。
通过实验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对药物质量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熟悉药物质量控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药物质量控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非常重要,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药物质量控制需要了解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管理法规,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指南,如药典、药物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
熟悉法律法规和标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药物质量控制的要求。
四、关注药物质量控制的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药物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学习药物质量控制需要关注其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
了解最新的药物分析方法、质量评价技术和质量控制策略等,可以帮助学生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阅读相关文献和与行业专家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药物质量控制的最新动态。
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
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概述: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是药剂科室中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能够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从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估和改进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1.1 制定药品质量标准: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药剂科应根据药典、相关法规和临床需求,制定合理的药品质量标准。
标准应包括药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等内容。
1.2 制定操作规范:药剂科应制定药品的操作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操作规范应包括药品的接收、储存、配制、灭菌、包装等环节的详细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1.3 制定质量控制文件:药剂科应制定质量控制文件,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和责任分工。
文件应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程序、记录和文件管理等内容,确保质量控制工作有章可循。
二、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2.1 药品的采购与接收:药剂科应建立药品采购与接收的程序,确保采购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包括对供应商的评估、药品的验收、记录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等环节。
2.2 药品的储存与保管:药剂科应建立药品储存与保管的规范,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和变质。
包括药品的分类储存、温湿度的控制、有效期的管理和库存的盘点等环节。
2.3 药品的配制与灭菌:药剂科应建立药品配制与灭菌的操作规范,确保配制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包括药品的准确称量、配制方法的规范、灭菌的条件和效果的监测等环节。
三、质量控制标准的监测3.1 药品的质量检验:药剂科应建立药品质量检验的程序,对采购的药品和配制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的测定、微生物限度的检验等项目。
3.2 药品的稳定性研究:药剂科应开展药品的稳定性研究,评估药品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变化。
包括药品的稳定性试验、稳定性数据的分析和评估等环节。
3.3 药品的不良事件监测:药剂科应建立药品的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药品的不良事件。
药剂学知识点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配制的技术要求
药剂学知识点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配制的技术要求药剂学知识点: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配制的技术要求药物质量控制是药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药物的质量评价、控制和管理等方面。
而药物配制的技术要求则是确保药物在制备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的关键。
本文将对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配制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基本保障,它包括药物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1. 药物质量评价药物质量评价是对药物的化学成分、纯度、活性和稳定性等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
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熔点、燃烧性、吸湿性等。
(2)药物的纯度:包括有机和无机杂质的测定,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检验等。
(3)药物的活性:包括药效测定、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等。
(4)药物的稳定性:包括药物的降解、光敏性和热稳定性等。
药物质量评价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且应定期进行。
2. 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通过设立合理的控制措施和质量标准,确保药物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药物质量控制的核心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监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药物的质量标准:应根据药物的用途和性质,确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如外观、溶解度、纯度等。
(2)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药物检验和分析方法的建立,如物理检验、化学分析和生物评价等。
(3)药物的质量控制流程:涉及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原辅材料采购、合理存储和运输等。
(4)药物的质量监测:包括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抽查,确保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药物质量控制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并由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执行。
二、药物配制的技术要求药物配制是将不同的药物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结合起来制成制剂的过程。
在药物配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配制出的药物质量和疗效的稳定。
1. 原辅材料的选择与准备药物配制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原辅材料,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1
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1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在药剂科工作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因此,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剂科质量控制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药品采购管理1.1 选择合格的药品供应商在采购药品时,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药品供应商。
供应商应具有合法的生产资质和药品注册证,且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2 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在采购药品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包括审核供应商资质、签订合同、验收货物等环节,确保采购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1.3 建立药品档案建立药品档案,记录采购的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以便跟踪管理和溯源。
二、药品存储管理2.1 确保存储条件符合要求药品的存储条件对药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要确保存储环境符合药品要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2.2 定期检查药品存储定期检查药品存储情况,包括温湿度记录、药品有效期监控等,确保药品存储符合标准。
2.3 严格控制药品出入库对药品的出入库要有明确的记录和程序,避免药品受到污染或损坏,确保药品质量。
三、药品配制管理3.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药品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包括配方准确、称量精确、操作规范等,确保配制的药品质量可控。
3.2 定期检查设备仪器定期检查药品配制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确保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准确性,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药品质量问题。
3.3 建立药品配制记录建立药品配制记录,记录每一批次的配制情况,包括操作人员、时间、配方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核查。
四、药品质量检测4.1 建立质量检测标准建立药品质量检测标准,包括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确保药品质量符合标准。
4.2 定期开展质量检测定期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自检、互检和委托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4.3 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对不合格的药品要及时处理,包括退货、销毁等,防止不合格品流入患者体内。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药物制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备,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稳定且便于使用的治疗手段。
然而,要确保药物制剂能够达到这些预期效果,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流程是不可或缺的。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涵盖了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产品包装和储存的整个过程。
首先,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药物制剂品质的基础。
对于每一种原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以确保其纯度、活性成分含量、杂质水平等指标符合规定的标准。
例如,在生产抗生素制剂时,所用的原料药必须具备高度的纯度,任何微量的杂质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在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同样关键。
这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诸多因素。
哪怕是微小的工艺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制剂的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或者生物利用度发生改变。
以片剂的生产为例,如果压片时的压力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片剂的硬度不合适,影响其在体内的崩解和释放速度,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质量控制还涉及到对生产环境的严格要求。
制药车间必须保持高度的清洁和无菌状态,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和交叉污染。
空气过滤系统、洁净室等级、人员的无菌操作规范等,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指南。
除了生产环节,质量检测是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杂质分析、溶出度测试、微生物限度检查等。
含量测定确保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准确无误;杂质分析则是为了控制可能存在的有害杂质在安全限度内;溶出度测试考察药物在特定介质中的释放特性,这对于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限度检查则是防止微生物污染,保障药物的安全性。
标准化在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起着引领和规范的作用。
国际上有一系列公认的标准和规范,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它对制药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厂房设施、设备、人员、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文件管理等,都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
药师如何进行药品质量控制
药师如何进行药品质量控制药师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药品质量的重要责任。
药师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下面将从药品采购、质量检验、药品存储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等方面,探讨药师如何进行药品质量控制。
一、药品采购药师在药品采购过程中承担着筛选供应商、评估药品质量的责任。
首先,药师需要从正规药品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药品来源可靠。
其次,药师需要对供应商提供的药品样品进行质量评估,挑选无异常的样品。
在进行采购决策时,药师需要充分考虑药品质量和成本效益,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品。
二、质量检验药师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质量检验。
药师需要对采购回来的药品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所购买的药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检验、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等。
药师可以依靠仪器设备、试剂和检验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的质量合格。
三、药品存储药品存储是保障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药师需要确保药品在存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要求,以防止药品质量受损。
首先,药师需要合理规划药品存放的空间和温度要求。
不同类型的药品对温度要求不同,药师需要注意药品的存储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药品变质。
其次,药师需要进行药品的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药师需要及时清理过期的药品,并正确处置。
四、合理用药指导药师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同时,也承担着合理用药指导的责任。
合理用药指导是药师提供给患者的重要服务,旨在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药师可以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
药师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药物监测服务,确保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
综上所述,药师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负责的药品采购、质量检验、药品存储和合理用药指导,药师能够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控制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单选题]1.做无菌检查的制剂不包括A.用于手术、耳部伤口、耳膜穿孔的滴耳剂B.用于手术、耳部伤口、耳膜穿孔的洗耳剂C.用于手术或创伤的鼻用(江南博哥)制剂D.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凝胶剂E.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用的搽剂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均应做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
装量均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要求供试品的平均装量不得少于标示装量,每个容器的装量按相当于标示装量的百分数计算,应符合规定。
上述制剂中,不做无菌检查者,均应做微生物限度检查,检查非规定灭菌药物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并加以控制,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做无菌检查的制剂有:用于手术、耳部伤口、耳膜穿孔的滴耳剂、洗耳剂;用于手术或创伤的鼻用制剂;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凝胶剂。
掌握“颗粒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知识点。
[单选题]2.搽剂应检查A.装量B.热原C.融变时限D.泄漏率E.释放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均应做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
装量均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要求供试品的平均装量不得少于标示装量,每个容器的装量按相当于标示装量的百分数计算,应符合规定。
上述制剂中,不做无菌检查者,均应做微生物限度检查,检查非规定灭菌药物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并加以控制,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做无菌检查的制剂有:用于手术、耳部伤口、耳膜穿孔的滴耳剂、洗耳剂;用于手术或创伤的鼻用制剂;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凝胶剂。
掌握“颗粒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知识点。
[单选题]5.需进行干燥失重检查的制剂是A.眼膏剂B.颗粒剂C.栓剂D.粉雾剂E.软膏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颗粒剂: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查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及装量。
掌握“颗粒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凝胶剂”知识点。
[单选题]6.需要检查溶化性的制剂是A.注射剂B.滴眼剂C.颗粒剂D.滴鼻剂E.气雾剂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颗粒剂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查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及装量。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础知识培训
GMP起源
• 1963年美国首先开始实施GMP制度。 •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采用GMP体系作为药品生产的监督制度。 • 1979年第28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向成员国推荐
GMP,并确定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法规。 • 一共有100多个国家颁布了有关GMP的法规。 • 中国GMP是1998年修订的,2010版在2011年3月1日开始执行
•实施药品GMP认证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强制性措施和 制度。
GMP的目的
❖防混淆
有序生产,避免混淆
❖防污染
洁净生产,防止污染
❖防差错
规范生产,预防错 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质量体系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
防混淆
混淆定义: ❖ 两种不同的原辅料或级别不同的同种原辅料混在一起; ❖ 两种不同编码的同类包材及标签等混在一起; ❖ 两种不同的产品、不同批号的同种产品、或同种/同批而所
➢ 为什么不能祼手接触产品? --为了防止手部对产品的污染,如手指甲脱落,和手上异物,微生物
防差错:人员培训
知道做什么 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知道不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后果
法规要求: 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GMP要
求进行培训 和考核。
防差错:物料管理
❖ 有书面程序描述如何 接收 取样 测试
❖ 贮存条件:由稳定性研究来决定
"有效的工作场所清洁"是成功的交叉污染预防管理的基础。
对于可移动工具,一定要做好明显标示,如是项目专用,必须做好专用标识。
设备设施
我们要使设备保持干净整洁
- 清洁 - 维修 - 校验 必须建立书面程序并定期审核
程序必须被严格遵守
对于可移动工具,一定要做好明显标示,如是项目专用,必须做好专用标识。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是确保药品品质的基础。
本文将就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质量管理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论述。
一、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药品是涉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特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够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品质量不合格的发生率。
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患者安全:药品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保障患者的安全。
只有确保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才能保证患者使用时不会出现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
2. 提升药品有效性:药品的有效性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确保药品中的活性成分符合规定,并有效保持其药效。
3. 维护企业声誉:药品企业的信誉和声誉与其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做好质量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信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了有效管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企业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人员培训等。
1. 制定质量政策: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质量政策,明确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质量政策要注重科学技术创新,符合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要求。
2. 建立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用于规范和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要求。
质量手册应包含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程序要求等内容。
3. 实施程序规范:制定并执行一系列程序和规范,包括原材料进货过程、生产工艺控制、产品检测与验收等,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4. 培训人员:企业应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相关知识与技能水平,确保能够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三、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药剂学中的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药剂学中的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在药剂学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合理的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稳定,有效地提高药物疗效,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将就药剂学中的药物质量控制与标准化进行深入探讨。
一、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药物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手段,对药物的质量进行监测和保证的过程。
药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药物质量控制显得异常重要。
良好的药物质量控制能够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制造工艺和原材料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药物的质量可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监测和调控药物的各项指标,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性。
此外,药物质量控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合格的药物在给药过程中能够确保给药量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而且,药物质量控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二、药物质量控制的手段药物质量控制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药物质量标准建立、药物质量检测和药物质量评价等。
1. 药物质量标准建立药物质量标准是衡量药物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药物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保证药物质量控制的基础。
药物质量标准应当包括药物的质量指标、检测方法、限度要求等内容。
通过建立合理的药物质量标准,能够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并为药物质量监测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 药物质量检测药物质量检测是对药物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手段。
药物质量检测应当覆盖药物的各项指标,包括药物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效学特征等。
通过药物质量检测,可以及时了解药物的质量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3. 药物质量评价药物质量评价是对药物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工作。
药物质量评价应当考虑药物的各项指标,包括药物的质量控制、活性成分含量、质地特征等。
通过药物质量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药物的质量优劣,并为药物的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品质量控制
药品质量控制药品质量控制是指针对药品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药品质量控制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的重要环节,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监管部门以及医疗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药品质量控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药品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药品中的有害物质超标或者杂质过多,减少患者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2. 确保药品的疗效:药品质量控制能够保证药品中活性成份的含量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药品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3. 保证药品的一致性:药品质量控制能够确保药品的批间和批内一致性,即不同批次之间的质量保持一致,同一批次内不同规格的药品质量也保持一致。
4. 提升企业竞争力:药品质量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措施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记录等。
企业应制定质量手册和相应的质量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2. 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药品生产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包括药品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的采购和检验、药品包装和贮存等。
企业应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
3. 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查,确保企业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
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企业进行抽检和检查,对不合格的药品进行处罚和追溯。
4.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药品的采购和质量控制,确保所采购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采购的质量管理制度,对采购的药品进行验收和检验,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一、背景介绍药剂科是医院中负责药品管理和药物配制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药剂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系列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剂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相关内容。
二、质量控制指标1. 药品采购质量控制指标- 采购渠道合规性:确保药品采购渠道合法合规,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 供应商评估:对药品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信誉度、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等。
- 药品质量合格率:对所采购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药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药品质量跟踪:建立药品质量跟踪系统,及时掌握药品的质量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药品储存质量控制指标- 储存环境: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 药品分类储存: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储存,避免相互干扰和交叉污染。
- 药品有效期管理:建立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及时清理过期药品,确保使用的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
- 药品库存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保证药品的供应和使用的平衡。
3. 药品配制质量控制指标- 配置准确性:确保药品配制的准确性,避免药品浓度和配方错误。
- 配置环境卫生:保持配制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 配置记录完整性:建立配制记录制度,记录配制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便于追溯和评估。
4. 药品使用质量控制指标- 药品使用规范性:医务人员使用药品时需遵循规范操作,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采集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品疗效评估: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三、安全控制指标1. 药品安全教育培训-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药剂科员工进行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患者教育:向患者提供药品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品,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2. 药品安全监测- 药品不良事件监测:建立药品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事件。
药物质量控制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药物质量控制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药物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步骤和方法来保证药物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过程。
在药学领域中,药物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一、药物质量控制方法1.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药物质量控制手段之一。
它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
定量分析通过测定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来评估药物的质量,而定性分析则是通过鉴别药物中的不同成分来确保药物的纯度。
化学分析方法的优势是准确、可靠,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药物中的微量成分进行分析。
2.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是通过生物学的指标来评估药物质量的方法。
例如,通过测定药物对特定生物生长的影响来评估其效果,或者通过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作用进行观察来判断其质量。
生物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针对性强的特点,但也受到环境因素、生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3.物理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药物的物理性质来进行质量评估。
比如,测定药物的溶解度、熔点、融点等物理性质来判断其纯度和稳定性。
物理化学方法在药物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药物外观、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
二、质量控制在药学中的应用1.质量保证药物质量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质量保证。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步骤和标准,可以确保药物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质量保证包括原料的采购、药物的生产工艺控制、质量管控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环节,旨在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2.合规性评估药物质量控制还可以用于对生产企业的合规性评估。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标准,通过对药物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可以评估企业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药物质量管理的规范性。
3.药物研发和质量改进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也可以辅助药物研发和质量改进。
例如,在药物研发初期,通过对不同合成工艺的药物进行质量控制,可以评估合成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为研发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始的)色谱图为什么要经过数字化才能成为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指纹图谱数字化包括哪些内容?一、基本概念1、指纹图谱(Fingerprint)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样品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异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
其特点在于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异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
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含量或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确保样品的相对稳定。
2、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numerical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numerical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又称相对保留值指纹图谱,其原理是在所有参与比较鉴定样品的色谱图中确定一个在各鉴定样品中都有的色谱峰作为参比标准,然后求取所有色谱峰各自的相对保留值。
将色谱峰保留值转化为漂移较少、相对稳定的相对保留值,以此作为色谱峰的定位依据,加上各自的峰面积等参数,构成色谱指纹图谱。
然后以这些由色谱图转换成相对保留值的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作为标准,对那些参与比较的样品进行研究。
二、指纹图谱的发展、属性和作用指纹图谱的产生与发展[1],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植物药质盆控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年代初,随着色谱技术尤其是薄层技术的发展,人们大量采用薄层色谱的方法将植物药中化学成分展开于由各种担体铺成的薄层板上。
根据薄层板上斑点的位值、斑点大小、斑点颜色、斑点数目的多少来进行定性鉴别,这种薄层鉴别方法己具备了指纹图谱特征,并被广泛应用。
80年代及90年代,由于薄层扫描仪的出现使得薄层鉴别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日本和我国部分学者用当时的薄层扫描仪得到复方成药扫描图谱作为色谱指纹图尝试应用于药材及成药分析。
现代新型的薄层扫配备有自动点样系统、成像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可将薄层板色谱结果转变成类于液相的色谱图,薄层扫描色谱图与薄层色谱结果结合,相得益彰,使得薄层扫描术成为指纹图谱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与此同时,高效液相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植物药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活性成分的不断阐明,人们更多应用高效液相法行定性、定量分析。
西方国家如德国、美国、加拿大等普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物药中己知及未知组分进行控制,并形成相应的规范。
新近几年国内有关学术期刊刊登了一些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指纹图谱的论文。
何谓中药指纹图谱,谢培山教授将其定义为它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现阶段,通过色谱指纹特征相似程度的比较,判断真伪、评价优略、考察稳定性和致性,是一种复合中药特色的质量控制模式之一[2]。
整体性和和模糊性是它的基属性。
中药新药等的质量控制水平,以中药注射剂为重点,逐步扩大指纹图谱等多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国家药监局要求中药注射剂在固定中药材品种、产和采收期的前提下,制定中药材、有效部位或中间体、注射剂的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应满足专属性、重现性和实用性的技术要求。
现在不仅国内,而且国际都取得了共识,即中药不是单一组分在起作用,而是药物的整体起作用。
对于色谱纹图谱中的各色谱峰,并不要求对每个组分的化学结构都清楚,也不需要对呈现在谱中的每个组分都清楚地定量,只需不同批号的同一种药品的指纹图谱保持基本一。
即指纹图谱分析强调准确的辨认,而不是精密的计算,比较图谱强调的是相似,不是相同。
中药指纹图谱反映了该中药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分布状况,可实现对中的多组分和多指标分析,对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及其稳定性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值。
中药指纹图谱还可以解决标准品缺乏的难题。
即使在没有标准品的情况下,仍可选择以道地药材为标准对各中药样品进行鉴别和进行质量控制[63]。
三、指纹图谱的应用概况近几年,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逐渐深入,设计的方法种类繁多,包括:(l)、色谱法:传统的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2)、光谱法:紫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3)、牌谱法: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法等;(4)、其他方法:如x射线射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其中色谱学方法是主流方法,尤其是TLC、HPLC和GC已经成为大家所公认的三种常规的分析手段.四、色谱图经过数字化才能成为色谱指纹图谱的原因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numerical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又称相对保留值指纹图谱,其原理是在所有参与比较鉴定样品的色谱图中确定一个在各鉴定样品中都有的色谱峰作为参比标准,然后求取所有色谱峰各自的相对保留值。
将色谱峰保留值转化为漂移较少、相对稳定的相对保留值,以此作为色谱峰的定位依据,加上各自的峰面积等参数,构成色谱指纹图谱。
然后以这些由色谱图转换成相对保留值的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作为标准,对那些参与比较的样品进行研究。
如果以样品的色谱图外形直接作比较,将存在许多实验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鉴定者的主观误差,例如流速的波动、进样量的差异、固定相的流失、校填充情况的细微变化、流动相的微小改变等操作引起的误差。
当用每个色谱峰相对保留值及其相对应的面积归一化值作比较时,减少了保留值的漂移的影响,保证了色谱峰的正确定位,增强了鉴定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通过使用这些量化指标,将使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控和质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色谱指纹图谱数字化的内容1、相对保留值α的计算在实验色谱条件下,色谱峰较多且相当密集,难以插入一个合适的参照物。
选择一个出峰时间较居中、各样品中均存在的组分作内参照峰(可采用叠加法等方法予以标定)求出样品中所有峰的相对保留值α。
α= tRi/tRstRi ——各组分的出峰时间,tRs ——内参照峰的出峰时间2、α值窗口的设定由于保留时间受各种实验因素的影响,每一次实验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故对每个峰值的α值设定窗口如为1%或2%等,即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计算每个峰值的α值,取可信限在±l %或±2%的范围内。
3、指纹图谱的建立按样品各色谱峰α值的大小次序排序,在每个α项下标出该组分的相对面积值(RA)或归一化面积值(Ar)即组成了样品的HPLC —FPS 。
归一化面积值(Ar)=si A A Ai ——某样品中某个色谱峰的峰面积,As ——某样品中参照峰的峰面积相对面积值(RA)= A A i×100%Ai ——某样品某个色谱峰的峰面积,∑A ——标准样品的总峰面积值峰4、 共有峰两个样品中具有相同α值的色谱峰为共有峰。
若为多个样品所共有,则称为多个样品的共有峰。
5、 重叠率重叠率=待鉴药材峰数标准药材峰数共有峰+⨯2×100% 由于共有峰意味着在两样品中的色谱峰位是相同的,它们在总出峰数中所占的比率反映了两者的相似程度,即重叠的百分率。
6、 n 强峰在众多的色谱峰中.按其面积值的大小,选择列前的n 个色谱峰为n 强峰。
一般以总峰数的1/5—1/3为宜。
7、 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的评价。
参考文献[1]谢培山,中药色谱指纹图谱鉴别的概念、属性、技术与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653.[2]谢培山.中药色谱指纹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李兰、王学军、张立国.色谱指纹图谱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z].天津药学,2002,14(6):6.2.阐述SPME 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1、固相微萃取(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SPME)固相微萃取技术 (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SPME)集取样、萃取及富集于一体,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萃取速度快、操作成本低以及便于实现自动化[1 - 3]。
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烟草分析及食品风味的分析等[4]。
SPME 具有分析样品使用量少,对被测样品选择性高,溶质更易洗脱,几乎无空白值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此技术利用被测样品对活性固体表面 ( 溶融石英纤维表面的涂层) 有一定的吸附 ( 吸收) 亲和力达到被分离、富集的目的。
目前已商品化的涂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 ( PDMS) 、聚丙烯酸酯 ( PA) 、聚二甲基硅氧烷/羧乙基 ( PDMS /CAR) 、二乙烯基/羧乙基( DVB /CAR ) 聚 二 甲 基 硅 氧 烷/二 乙 烯 基( PDMS / DVB) 等[5]。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在1990年出现,并且对其性能优化,实现了自动化。
这种无溶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能将采样、收集、富集于一体,由于固相微萃取操作简便,实验时间短,因此,在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医学药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固相微萃取的过程是先采用一根涂渍多聚物固定相的熔融石英纤维从液/气态基质中萃取待测物,一定时间后,将富集了待测物的纤维直接转移到色谱仪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吸,然后进行分离分析。
然而,SPDE仍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l)纤维头价格昂贵、易碎、使用寿命短;(2)萃取头上的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丢失,因而引起目标物峰高的改变,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3)SPME和GC联用时,分析某些物质(如含氯农药,高分子量化合物象腐殖酸、蛋白质)纤维具有记忆效应,即使是提高解吸温度也很难消除这种现象。
同时因为固相微萃取不是完全萃取,因此在定量上必须精确,否则难以达到应有的准确度。
二、SPME 装置固相微萃取装置由萃取头和手柄两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图1 固相微萃取装置萃取头是 SPME 装置的核心,其涂层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涂层的极性与厚度必须与分析物的性质相匹配。
理想的萃取头涂层应能满足: 对于分析物要有较强的萃取能力; 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吸附平衡; 热解吸时分析物能迅速地从萃取头上解吸;所选萃取头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手柄主要是在采样时将萃取头推出,使萃取头直接暴露于环境空气中进行采样,无需动力。
采样结束后,旋进萃取头即可。
分析时,该装置直接插入色谱仪的进样口,用手柄推出萃取头,吸附在萃取头上的有机物就会在进样口进行热解吸。
三、SPME 的采样方式SPME 技术集样品预处理和进样于一身,按照采样方式可分为三种。
1、直接固相微萃取法直接萃取法是将纤维直接插入样品中,待测物从样品基体直接迁移到萃取纤维上,达到分配平衡后即可取出进行色谱分析。
该方式适用于分析气体样品和洁净水样中的有机化合物,缺点是纤维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2、顶空固相微萃取法顶空萃取是将纤维暴露于密封样品上方的气相中,萃取挥发到固体或液体样品顶空上的待测物。
该方法由于是在液面上进行顶空萃取, 可避免基体干扰和提高分析度。
相对于直接萃取法, 顶空法对扩散系数大的挥发性物质, 更具有优势。
3、膜保护萃取法纤维通过一个选择性的膜与样品隔离, 待测物通过选择性膜吸附到纤维上, 而样品中高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通过, 从而排除基体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