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源于问题读潘懋元先生1983年版《高等教育学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应给予什么样的评价?占有什 的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的结论。
么位置?要还是不要?什么情况下要?”等四个联系 这个结论也就是后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之间的
紧密但又不同的问题。在论述“提出高等教育理论 关系”的最初的也是最经典的表述。
是否是标新立异”问题时,作者指出: “高等学校的体 制问题、结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智能培养问
例如,在论述“个案法”时,作者特意将宣传报道 和科学研究区别开来。“报纸上有的报道往往只举 极端的事例,这样作报道宣传可能有作用,但作为 科学研究工作就不能这样做。提出一个问题就找极 端的典型,这样的苦头我们吃得太多了。你说好, 我就找一个好事例来满足你的要求;你说坏,我就 找一个坏事 例 来 满 足 你 的 要 求, 都 是 说 真 话 ”[!]。 再如,作者在论及教育规律是多层次的观点时说: “规律有大有小,教育基本规律是管一切教育工作 的,这是第一层次的规律。教学方面有教学过程的 规 律, 是 管 教 学 工 作 的 …… 这 些 是 第 二 层 次 的 规 律。第二层次之下还有更窄的规律……这是第三层 次的规律。这一层次之下还有规律,如课堂教学的 规律、实验课的规律、实习课的规律,这是第四层 次的规律。不过这些低层次的规律常被写成定理、 原则、关系、联系等 ……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理 论、原则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在这里,作者 不仅将“规律是多层次的,有外延很宽的,也有外 延较窄的”这一命题解释得通俗易懂,而且深入浅 出地、非常简洁地表述了“规律、原则、理论”等 概念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又如,在论及德育与 大学生情感心理的关系时,作者认为,“爱情是青 年人身心发展至一定时期必然要出现的情感生活”, “有人认为应当禁止大学生谈恋爱”,“但事实证明 禁止不了。你禁止,他们就搞地下活动,照样谈。 为什么禁止不了,因为这是青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必 然出现的现象,规律性的东西是禁止不了的”。作
学及其教育规律问题》的小册子。由于这些翻印本 的情况下,我们感到需要高等教育理论,写出以高等
大多未经本人审阅,作者“担心差错过多,影响不 学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高等教育学来。为此,我们
好”,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盛情相邀之下出版了 厦门大学就着手写过一本《高等教育学讲义》,这是
该书。正因为该书源自讲课的录音,所以保持了报 逼出来的。”[!]由于以往的教育学都是以普通学校
务。潘先生所在的教研室为这些班开设了“教育学”
该部所属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开课,正式 课程。但是,由于采用的课程体系是普通教育学,更
提出了著名的“教育两条基本规律”。湖南大学于 “没有讲到怎样教大学生”,结果听课的学生和干部
是根据潘先生讲课的录音,整理编印了《高等教育 们都有意见。正如潘先生在该书中所说的: “在这样
大学教育科学
’&&%年第$期(总第#+期)
理论寓于平实 研究源于问题
!
———读潘懋元先生!"#$年版《高等教育学讲座》
陈厚丰 (湖南大学 政策研究室,湖南 长沙 %!&&#’)
[摘 要]分析了潘懋元先生!"#$年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的特色。认为“理论寓于平实,研究源于问 题”是该书的主要特色。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强烈的问题意识、平民化的学术关怀、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惊人 的预见力,是该书历久弥新、长兴不衰的根基所在。
潘先生便开始了其创建这一新学科的不平凡历程。 系。这就要求将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高等教
’%世纪&%年代,潘先生发表了《高等专业教育问题 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一文,与教研组的同行一道
编写了《高万等方学数校据教育学讲义》,尝试开出了高等教
育与普通教育进行比较,并分析、总结其特点。质言 之,正是因为二者同属教育,具有相同质性,比较才 有意义;正是因为二者各有其特殊性,才更应该通过
使用?都需要研究。拿学位问题来说,学士、硕士、 在中国招生”现象时,明确表示“是不行的”。其理由
博士,这些学位的水平有没有客观标准?有没有国 是:办教育和办工厂不同。办教育所造就的是人。
际标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学位的标 人有思想,人要受政治所制约,这是关系到我们的教
是“书虽初版,其形甚美”。
说,二者都要研究教育的基本原理,其目的都是要揭
其次,潘懋元先生应邀讲座的目的在于宣传其 示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发现教育的基本规律,
“提倡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在中国建立高等教育学” 只是研究的视角、路径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
的主张,这就决定了其必然将高深的理论寓于平实 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关于
第三,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草创时
所阐述的理论十分贴近高等教育实际,具有很强的 期必然要借助于普通教育学的一些概念、范畴乃至
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于是“有些地方,把我的
报告录音整理出来,辗转翻印”。例如,!"#%年潘 先生应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之邀,到湖南大学为当时
话语体系。’% 世 纪 &% 年 代,厦 门 大 学 作 为 一 所 综 合性大学,承担了为兄弟高校培训师资和干部的任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陈厚丰(!")$,),男,湖南攸县人,硕士,湖南大学副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研
万方数据究。
陈厚丰:理论寓于平实 研究源于问题———读潘懋元先生!"#$年版《高等教育学讲座》
&
者认为,对高校及老师而言,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 育学课程。此后,又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十多篇相
的表达中来引起听众和读者的共鸣。在中国创立高 教育现象方面,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在概念、范
等教育学的设想,应该说在潘懋元先生心中植根已 畴乃至话语体系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脱胎于普
久。自!"&’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后并入北 通教育学的高等教育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京师范大学)研修时萌发创立高等教育学的设想起, 就必须有其独有的研究对象、概念、范畴乃至话语体
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开

展。所以,高等教育理论在五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后逐渐受到重
视,现在在国际上成为研究的热门,归根结底,是经
!"#$年版的《 高 等 教 育 学 讲 座 》的 又 一 特 色 是 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惊人的洞察力。首先,该书具
济发展的产物”[!]。在论述教育规律与教育工作方 针、教育目的的关系之后,作者通过线条流畅的逻辑
*
大学教育科学
%&&+年第$期(总第#,期)
对比,发现其特点和规律。从这个角度看,草创时期 的高等教育学不仅必须借用普通教育学的概念、范
如,在论证“为 什 么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在(%& 世 纪 )五 十 年代后期才兴起”问题时,作者得出了两条结论:一
畴乃至话语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对这 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
该是“一不提倡,二不禁止,三要指导”[!]。这个 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没有争议,但在刚刚结束十
关论文。由于在!"&#年后综合大学开设的普通教 育学课程和心理学课程都被取消,潘先生此后才不
年“文革”、改革开放才起步的年代,这个问题就 得不暂停了这一努力。但是,“我们不搞了,人家却
曾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且莫衷 在大搞”的事实使得潘先生创立中国高等教育学的
而成的,必然体现出讲座的“口语化风格”。“文 的心,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吸引了一大批人加入
革”结束到该书出版前,潘先生曾应邀到全国十多 到高等教育研究的行列中,并以此为起点,推动了全
个省市作了近百场有关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报告, 国高等教育研究热潮的兴起。
内容约有十个左右的专题。由于其报告深受欢迎,
告的“原汁原味”;也正是因为其通俗易懂、鲜明 教育为研究对象,并且也兼而研究一切教育活动,因
的口语化风格和平实的理论阐述特色,所以一出版 而在关于教育的本质、作用、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过
就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尽管潘先生本人认为“物之 程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等方面,普
初生,其形必丑”,但在笔者和广大读者看来,则 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

潘先生!"#$年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篇幅 并不大,仅+.)万字,较之于今天随处可见、动辄 二三十万字、书价四五十元的“大部头”专著,真 可谓有些“小巫见大巫”。无独有偶,约翰·布鲁贝 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和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 学的使命》,居然也是不到!& 万字的“小本子”! 通观潘先生!"#$年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其语 言简洁,通俗易懂。无论是其鲜明的口语化风格还 是其简练的概念和范畴,无论是其深入浅出的理论 阐述还是其寓于平实之中的逻辑推导,都体现出一 种“平民 化” 的 特 色 和 学 术 研 究 的 “ 向 民 情 怀 ”。
些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的辨析来构建属于高等教 发展又促使生产现代化,生产的现代化就要求更多
育学的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这是任何一门新学 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能仅靠中等职
科在创建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草创时期高 业学校培养,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二是“经济的
等教育学的特点所在。
发展促使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的
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不仅体现为作者经常使用设 推理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般地说,教育工作方针,反
问句式,也体现为其理论分析及阐释往往从问题入 映教育外部基本规律;教育目的,反映教育内部基本
手。例如,在阐述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学习普通教 规律,也是各级各类教育总的目的。”“教育基本规律
育学问题时,作者先后设定了“是否有用?”“为什么 决定了教育工作方针,教育工作方针和教育内部基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专著;潘懋元;特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潘懋元先生在创立高等教育学初期曾出版了三 个版本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即!""$年版、!"#年版和!"#$年版。研究这三个版本,对于深入了 解和研究潘懋元先生创立高等教育学的艰辛历程、 开拓性的学术研究以及其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治 学育人的 特 色 和 著 作 的 语 言 风 格 等 具 有 重 要 的 价 值。其中,!"#$年 由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 高 等教育学讲座》是潘懋元先生正式出版的第一部高 等教育学专著。笔者以为,这本书更具研究价值。 因为唯其是通过录音整理而成的著作,才能从中体 会到“理论寓于平实”的学术魅力;也唯有由此入 手,才能窥其“研究源于问题”的鲜活特色和弥足 珍贵的原创性价值。
说有用?”“为什么说不够?”等三个层次且层层递进 本 规 律 决 定 教 育 目 的,教 育 目 的 制 约 着 培 养 目
的问题,然后分步展开其论据。在论及“课堂提问在 标”[!]。以这两个结论为推理的前提,作者又推论
高等学校是否适用”问题时,作者先后提出了“在大 出了“教育的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
一是。其中,将大学生谈恋爱视为“洪水猛兽”并 愿望更加强烈。正是出于这种使命感和紧迫感,潘
力主严禁者不乏其人。
先生在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召 开 的 当 年 即 在《光 明 日
那么,为什么 !"#$ 年 版《高 等 教 育 学 讲 座》 报》、 《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开展高等教育理论 体现出鲜明的口语化风格、采用的是“下里巴人” 研究》和《建设高等教育学刍议》等论文,并率先在厦
第三,!"#$年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还充分体 现了作者作为高等教育学家独具慧眼的睿智以及惊
题、学校的科学管理问题等等,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 人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例如,作者运用其首创的教
究,从理论上来弄清楚。当然,有些问题已经有经 育的内外部规律分析“外国人来中国办学校,这种学
验,但经验是否对?有些方面已有资料,但资料如何 校,由他们出钱办,他们领导,按照外国的一套办法,
式的语言而摒弃了“阳春白雪”式的话语体系呢? 门大学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室[’]。为了宣传其主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历 史条件所决定的。
张,从!"(#年到!"#$年,潘先生除了完成繁重的教 学和研究任务外,还不辞劳苦应邀到全国许多高校
首先,该书是根据潘懋元先生报告的录音整理 作报告。通过这些报告,潘先生成功地赢得了听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