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产性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对比

合集下载

养猪场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分析

养猪场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分析

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作为影响养猪场生猪繁殖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养猪场养殖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决定性影响。

所以,种猪场必须在综合分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为养猪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为养猪场来说,应该在积极借鉴现有成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找出影响种猪繁殖性能的内外部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种猪繁殖性能和水平。

文章主要是对养猪场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1、胎次影响母猪随着胎次的增加,健仔数与初生窝重也随之升高,直至第四胎次达到峰值后,后续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以判定,第四胎次为母猪繁殖性能的最佳胎次,这种卧狮型特点显著的胎次结构,有效提升了母猪整体繁殖效率。

养猪场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引入优良后备猪,逐步淘汰问题母猪的养殖模式,确保了卧狮型胎次结构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养殖人员只需根据经营发展的需求,合理挑选品种优良的后备母猪,有效增强生猪的疾病抵抗能力,降低母猪的死亡率,延长母猪的繁殖年限,为养猪场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

养猪场的母猪在第2胎时的弱仔数较低,主要是因为第2胎次的母猪在经过一次分娩后,其繁殖器官已经完全适应了分娩过程,因此母猪在第2胎次时的弱仔数也相对较低。

而第4胎次弱仔数较多,主要是因为母猪在妊娠后期,胎儿之间为了获得满足其发育需求的子宫面积,出现了胎儿之间相互竞争的情况,如果此时子宫容量无法满足胎儿正常发育需求,就会因为子宫内拥挤阻滞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而这也是导致第4胎次弱仔数量较多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随着母猪胎龄的不断增长,繁殖性能也随之下降,而母猪生产次数增加的过程中,其子宫内部物理和生理结构在长期损伤后,无法恢复至以往的水平,母猪年龄与胎次的增加以及生殖器官的衰老,不仅会造成死胎数量的持续增加,而且会导致母猪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母猪的疾病发生率。

母猪饲养问题及解决方案(3篇)

母猪饲养问题及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母猪作为养猪业中的重要角色,其饲养管理对猪场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母猪饲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繁殖性能下降、繁殖障碍、疾病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针对母猪饲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养猪业提供有益参考。

二、母猪饲养问题1.繁殖性能下降(1)繁殖周期延长:母猪繁殖周期延长会导致产仔间隔时间增加,从而降低繁殖效率。

(2)产仔数减少:母猪产仔数减少会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3)繁殖障碍:母猪繁殖障碍如不孕、流产、死胎等问题,严重影响猪场生产。

2.疾病问题(1)繁殖障碍性疾病: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蓝耳病等,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2)呼吸道疾病:如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炎等,影响母猪生长和繁殖。

(3)消化道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影响母猪消化吸收,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3.饲养管理问题(1)营养不平衡:母猪饲养过程中,饲料营养不平衡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2)环境卫生不良:猪舍环境卫生不良,容易导致母猪感染疾病。

(3)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母猪生长不良,繁殖性能下降。

三、解决方案1.繁殖性能下降的解决方案(1)优化繁殖周期: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确保母猪在适宜的年龄和体重范围内繁殖,降低繁殖周期。

(2)提高产仔数:通过选育优良品种、优化饲养管理、加强繁殖技术等措施,提高母猪产仔数。

(3)解决繁殖障碍:加强母猪疾病预防,如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等,降低繁殖障碍的发生率。

2.疾病问题的解决方案(1)繁殖障碍性疾病:加强疫苗接种,提高母猪免疫力,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2)呼吸道疾病:加强猪舍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消化道疾病:加强饲料质量监控,确保饲料安全,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3.饲养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1)营养平衡: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母猪营养平衡。

母体效应对大约克猪和二花脸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母体效应对大约克猪和二花脸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产性能 的影 响。结果表 明,二花脸 的妊娠 期有 比大约克 少的趋 势 ,但 差异不显著(> . ) 两者各 为母本 时,产仔性 P 0 5; 0
能相差不 大(> . ) P 00 ,而二花脸 的泌乳能力有 比大约克好 的趋 势(> .5,并且其抚 育能力 高于大约克(< .5;以二花 5 P 00 ) P 0O )
脸 为母本 的仔猪 断乳前的生长性能 高于 大约克 为母猪 的仔猪 (< . ) P O0 。 5
关键 词 二花脸猪
大约克猪
母体效应
繁殖性 能
生长性能
文章编号 :10 -7 32 1)600 -3 0 713 (0 00 -0 10
中图分类号:¥ 2 . 2 8 8 3
文献标识码 :A
山东畜牧兽医 正 交 组 的2 0日 龄 平 均 窝 重 3 .6 g 比 反 交 组 的 76 k 有
2 .5 g 的趋 势 ,但 差 异 不 显著 (> .5。 87 k 大 P0 ) 0
21 .4 仔 猪 初 生 重 . 见 表 2 。
21 0 0年第 3 卷 l
公母仔 猪数 、死胎 数差异不显著(> .5。本试验 中,以 P0 ) 0
母猪 自身的情况 ,合理确定其 营养水平 ,保证胎 儿正常生
长 。估算预产期,确保 安全分娩,提 高仔猪成活率。 母猪哺乳期 间所 需的饲料量增加 f,给子充足 的营养 2 1
物质 ,保证仔猪 的生长 。 1 . 数据 测定 .2 2 测定 各组 母猪 的妊娠 期 、总产仔 数 、
反 交组 的初 生窝重 和初 生个体 重大 于正交 组 的 ,并
且 差 异 显 著 (< . ) P O0 ;但 其 断 乳 窝 重 和 初 生 个 体 重 有 比正 5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曾雅琼;王浩;刘作华;李爽;蒲施桦;龙定彪【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1)016【摘要】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母猪作为生猪养殖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是决定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的第一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商品猪出栏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母猪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在生产性能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母猪的营养摄取、机体特性、饲养空间环境及胎次等,其中温热环境是影响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适宜的温热环境有利于保障母猪的机体健康,提高其生产性能,反之,不适宜的温热环境会引起母猪的热环境应激,破坏体热平衡,甚至导致生产停止,使机体进入病理状态,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掌握母猪的温热环境需求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文章从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和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场母猪生产管理的温热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方面.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在行为方面,高温环境下,由于侧卧时母猪体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可增加机体散热量,母猪会通过行为姿势改变进行热调节,如增加侧卧时间、减少站立和俯卧时间,而母猪姿势行为的频繁改变会增加仔猪压死率.在生理方面,热应激时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增加呼吸率和皮肤血流量等途径来减少代谢产热、增加散热,同时母猪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会增加、甲状腺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会破坏母猪机体内分泌和能量平衡,进而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流产和泌乳量下降.在生产性能方面,热应激会对母猪发情间隔、产仔数和泌乳量等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妊娠前期热应激主要影响返情率和产仔数,妊娠后期主要影响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娩后则主要影响仔猪存活率,环境高温通过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影响母猪的采食量、泌乳期母猪失重和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2)温热环境调控技术方面.母猪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猪舍整体降温和局部降温两种,整体降温以“湿帘-风机”蒸发冷却降温技术为代表,通过风机排风造成舍内负压,迫使舍外未饱和的空气流经湿润的多孔湿帘,引起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潜热,降低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从而达到降低舍内温度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经济高效的优势.猪舍局部降温主要是针对猪只躺卧区地板、两侧猪栏、猪栏上方等区域进行温度调控,主要有风管喷气嘴蒸发冷却、冷水覆盖降温和猪舍地板降温等方式,具有降温效果良好和节能的优点.【总页数】10页(P3171-3180)【作者】曾雅琼;王浩;刘作华;李爽;蒲施桦;龙定彪【作者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40246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草药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J], 王鹏;蔡维北;杨一;谷琳琳;蒙洪娇;姜海龙2.采食调控技术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吕继蓉3.饲粮添加脂肪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邢志刚;吴德;任花池;周安国4.饲养模式、新型饲料添加剂、猪舍温热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J], 韩战强;银岭;马亚姣;孟燕飞5.养猪生产研究最新进展隔离早期断奶(SEW)技术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徐永平;李淑英;理.坎贝尔;布莱恩.米恩;斯奈尔.迪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猪留选标准及经济效益影响

种猪留选标准及经济效益影响

种猪留选标准及经济效益评估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两种。

众所周知,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 [后备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150-200)ml,成年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200-300)ml,有的高达(700-800)ml。

] ,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

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

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掌握科学的选配技术,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

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体型更好、适合市场需求的种猪。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1. 公猪的淘汰原则: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种公猪年淘汰率在50%左右。

2. 种母猪淘汰原则: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

①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

②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

二、种猪留选标准1.行业公认标准种公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10—20选1,至少不能低于5选1;也就是说,如果需要10头后备公猪,那么应该测定100—200头公猪,至少也得测50头,然后,从中选取EBV (遗传评估综合指数)值排前10名的留种。

种母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5选1,最少不能低于3选1;也就是说,如果需要10头后备母猪,那么应该测定50头母猪,至少也得测30头,然后从中选取最优秀的10头留种。

2.政府关于种猪的留选规范标准种猪场按照职能划分为:种猪场分为原种猪场、一级种猪场、二级种猪场。

原种猪场具有制种和繁殖更新的能力;全面开展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性能选育提高、新品系选育、育种新技术创新和引进,并为一级种猪场提供优秀纯种猪。

除开展科研试验外,不允许进行品种间杂交生产。

母猪使用年限对猪场生产力的影响

母猪使用年限对猪场生产力的影响

2019年第6期 健康养殖母猪使用年限对猪场生产力的影响赖文洲/福建省平和县坂仔镇畜牧兽医站种猪场母猪的使用年限不当,常常会导致养殖场经济效益降低,较高的淘汰率会使母猪群年轻化而影响猪场生产力。

目前常用于评估母猪使用年限的指标有选育淘汰率、更新率、猪群中后备母猪比例、存栏母猪的平均胎次和淘汰母猪的平均胎次,其中选育淘汰率是评估母猪使用年限的关键性指标。

一、母猪的淘汰原因1.繁殖障碍。

母猪的繁殖障碍包括后备母猪不发情,断奶母猪不发情、定期或不定期反复发情,不孕,产仔障碍和流产。

繁殖障碍是选育淘汰母猪的主要原因,可以占到淘汰总量的13%~49%。

青年母猪要比老龄母猪更容易因繁殖障碍而被选育淘汰,这些选育淘汰的母猪平均产仔2~4窝。

发情鉴定不准、过早配种、不适当的公猪刺激、使用尚未发育成熟并容易过度利用的青年公猪配种、营养不良、传染病或中毒病、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是青年母猪选育淘汰偏高的常见原因,猪群中的成年母猪经过了选择过程,不易发生繁殖障碍。

零胎次母猪因产仔障碍而被淘汰的风险最大,未能受孕的母猪往往在配种后返情才被发现配种失败。

因返情选育淘汰的母猪在猪群中平均保留75~79d,断奶后不能产仔而淘汰的母猪在猪群中平均保留121~132d。

要想缩短这个时间,生产管理中要注意区别是妊娠后期胚胎流失还是发现空怀的时间太晚,这两种情况反映了不同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2.运动障碍。

母猪的运动障碍包括软骨病、关节病、骨软化症、关节炎、弱腿病、后躯麻痹、腐蹄症、肢蹄病和骨折等,其中软骨病是造成母猪跛行的最主要原因,接下来依次是传染性关节炎和蹄部损伤。

母猪运动障碍的淘汰数量占淘汰总数的9%~20%,有时高达45%。

通常在混群猪圈中饲养的母猪容易受伤,这可能是不同年龄段的母猪饲养在一起造成的。

单独圈养的母猪因运动减少,也常会发生关节、蹄、肢体疾病。

怀孕母猪在隔离猪舍内,运动减少也会出现肌肉萎缩。

所以选育合适的体型对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很重要,如前腿弯曲、后腿臀部上翘或者后肢摇摆的母猪被淘汰的危险性较高。

浅谈猪生物学特性的利用

浅谈猪生物学特性的利用

山东畜牧山东畜牧兽医兽医 2019年第40卷24 浅谈猪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张 侠① 刘兆阳② 杨家民①(①河南省濮阳市饲草饲料站 457000 ②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农业农村局)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10-0024-02 猪在长期的进化和自然选择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品种的猪即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笔者在养殖过程中要不断地认识和掌握猪的生物特性才能有的放矢最大化的获取经济效益。

1 性成熟早,繁殖率高(1)猪的性成熟早,一般猪的初次发情平均为5.5个月,我国本地品种猪发情较早,有个别猪甚至在3个月左右就开始发情,外国的品种猪相对发情较晚。

猪的妊娠期相对也较短,一般约为114d ,比牛、马、羊的都短,并且哺乳期也短,因而世代间隔短,养猪能迅速扩群,这也是为啥长期牛、羊、驴肉价格较为稳定,而猪肉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

(2)猪的繁殖率高,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猪一般一年能产两胎,我国一般猪场采用28d 断奶的较为普遍,而养猪较为发达的国家一般采用21d 断奶,甚至个别场采用18d 断奶,这样猪一年繁殖可达2.2~2.4窝。

现在猪的产量也较高,除了纯种繁育的长白、杜络克外,现在的配套系列和国际流行的“杜、长、大”三元商品猪的产量都很高,尤其最近几年流行的新美系和丹系第二胎产量一般可达15头,甚至更高。

但这样远没有发挥猪的潜力,据研究,母猪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可达11万之多,在利用年限仅排卵400余个,一次排卵20余个,可见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一般母猪利用在七胎左右,如超过七胎则繁殖性能急剧下降,这主要和母猪的体质有关,如果我们常对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保健,则生殖可达10胎,这就可以明显提高猪场的效益。

对于一次生殖产量的较低的母猪,可用生殖激素进行干涉,如现在常用的促排3号,母猪发情后第2天下午注射生殖激素,第3天上、下午各配种一次,可明显提高产量,或在猪配种时同时进行注射。

六马大体型种猪带来的效益

六马大体型种猪带来的效益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85-9168
38
21
本交下六马公猪的表现
一头公猪一年 60窝后代
使用两年将有 120窝后代
使用六马种公猪 可多获得12万元 的经济效益
22
人工授精六马公猪的表现
一头公猪一年 500窝后代
使用两年将有 1000窝后代
使用六马公猪精液 可多获得100万元 的经济效益
23
我们面临的危机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
• 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巨变,其复杂程度超 过10年前3倍。 • 企业竞争强度比10年前增加3.6倍。 • 企业平均寿命是10年前的20%。 • 企业利润逐年递减15%。 • 一个惊人的现象令人惊醒:中国企业平均 寿命只有6.5岁,民营企业只有2.3岁,生 存超过5年的不到9%,超过8年的不到3%。
19
六马种猪的生长性能
饲料利用效率方面 • 提高10%的饲料利用率 • 按一头出栏肥猪需600斤饲料计算,则每头猪可节省60斤饲料,折 合每头猪节省108元人民币或每窝猪可节省972—1080元 • 是最佳减少生产成本的办法
20
经济效益最大化
• 使用高规格六 马长白或大白 公猪采用人工 授精应用两年 可繁殖1000窝、 可创造3000头 高品质的父母 代母猪;可影 响180000头商 品猪。
竞争---快速行动力
• 一个现代的说法:没有你知道而竞争对手 不知道的,只有你做到而竞争对手没做到 的。 • 快速-快速-快速---再快速
我们能为客户做什么?
满足客户,服务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标准 。
---------任正非
案例
• 湖南浏阳河饲料:年产20万吨饲料,供应60万头 出栏猪。 • 公司成立一个公猪站:30头杜洛克种公猪,年配 种3.6万头母猪。 • 经济效益;优良育种的公猪精液,每头提高经济效 益100元左右,浏阳河饲料免费供应精液,浏阳河 饲料价格比同类饲料每吨高50元,用户可直接创 效益100-50/3=80元左右,这样养殖户直接创收的 同时,猪得以改良。饲料厂同时也增加了效益, 实为一举多赢,即赢得经济效益更赢得社会效益 !

列举6到10个猪场的生产效益指标

列举6到10个猪场的生产效益指标

列举6到10个猪场的生产效益指标猪场与效益相关的几个重要生产与技术指标以500 头基础母猪为计算依据1 、母猪年生产力指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合格出栏猪数,18 头为及格每多提供一头,每头母猪年增效益大于200 元。

2 、全群料重比(正常后备母猪比例)及格3.25:1每降低0.1 (绝对值),年增效益大于19 万元。

3 、出栏天数(出生――出栏)达到100 公斤,160 天为及格。

每平均提前出栏一天,年增效益大于4 万元。

采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技术,实现150 天出栏是可以达到的。

4 、断奶后第一周日增重达到100 克为及格。

每提高30 克,意味着可提前出栏约1 天。

5 、分娩率(总产仔母猪/ 总配种母猪数)达到80% 为合格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年增收大于2 万元。

加强各项管理(人工受精等)可望达到85% 。

6 、母猪伤残死淘汰率控制在5% 以内为合格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年增收4 万元以上。

7 、母猪正常淘汰率控制在25% 为宜每超过1% 意味着损失2.5 万元以上。

8 、非饲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小于20% 为宜。

猪场经济效益的分析指标有哪些?规模猪场经济效益的分析指标一般可分为产品计划完成率、质量、饲料报酬等指标。

(1)产品计划完成率产品计划完成率=产品实际产量/产品计划产量xl00%。

若比率大于100,则表明已超额完成了任务。

(2)产品质量指标繁殖率是衡量种猪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受胎率、平均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

受胎率指妊娠母猪头数与受配母猪头数的比,要求不少于85%。

不同种猪的平均产活仔数不同:瘦肉型种猪一般在10~ 12头/窝;仔猪成活率的要求不少于90%。

育肥效果是判断育肥猪生产性能的指标,一般包括平均日增重、出栏率、出栏活重及胴体瘦肉率四项。

平均日增重指双月龄育肥至90千克的增重与育肥天数的比值,其衡量着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出栏率至少要达到150%。

胴体瘦肉率指的是胴体中的瘦肉量与皮、肉、骨和肥膘总量的比率。

泰万菌素对母猪群蓝耳病的治疗试验

泰万菌素对母猪群蓝耳病的治疗试验

中国动物保健2024.01实践案例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4.01.059摘要:本文以泰万菌素为对象,研究其对母猪蓝耳病的治疗效果。

实验以猪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母猪群600头,对比用药前后母猪抗原抗体水平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变化。

结果显示:用药前后PRRSV 抗原阳性率由86.7%降到8.3%;猪群PRRSV 抗体水平明显改善,S/P 值在0.4~2.0范围由43.3%提升到95.0%,S/P 值整体水平差异显著(p <0.05);母猪群各生产性能均得到改善,恢复到正常水平。

说明泰万菌素对母猪蓝耳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猪群健康水平。

关键词:泰万菌素;蓝耳病;抗原;抗体泰万菌素对母猪群蓝耳病的治疗试验洪波,马燕强,刘益钱(杭州市种猪试验场杭州311115)收稿日期:2023-03-14作者简介:洪波(1983.01—),男,浙江余姚人,本科学士,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疫检疫。

泰万菌素是酒石酸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的简称,是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禽畜专用抗生素,对螺旋体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如:巴氏杆菌、链球菌、胸膜放线菌、胞内劳森菌、产气荚膜梭菌、猪支原体等均具有高度敏感性。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相关产品,包括泰万菌素的原料、预混剂及可溶性粉,用于治疗和防控猪、鸡的疾病。

经养殖场证实,泰万菌素能够直接杀灭病菌,可以从不同的靶点进攻病菌,大大地增加了抗菌能力,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养殖场防控疾病的重要选择之一[1]。

近年来研究发现,泰万菌素具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对猪蓝耳病的治疗效果明显。

这些研究指出:泰万菌素具有很强的脂溶性,能够进入动物巨噬细胞的次级小体内,同时偏碱性的泰万菌素可以改变小体内的pH 酸碱度,从而抑制蓝耳病病毒(PRRSV )复制,并可以在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的作用下将PRRSV 迅速消化[2-3]。

不同品种母猪产仔性能的比较研究

不同品种母猪产仔性能的比较研究

不同品种母猪产仔性能的比较研究刘庆伟;王春强;刘兴辉;马巍【摘要】随着猪肉消费量的与日俱增,导致生猪供应与需求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因此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成为育种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繁殖性能是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母猪就好比提款机,它是养猪产业发展的大厦之基.本研究对辽宁省某猪场2011~2015年纯种母猪的原始生产记录进行调查,利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所调查的三个品种:大白、长白、杜洛克母猪的窝产总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个品种间母猪的窝产畸形仔数、死胎数、雌雄比差异不显著(P>0.05).【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猪;品种;产仔性能【作者】刘庆伟;王春强;刘兴辉;马巍【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畜牧局,辽宁黑山 121400;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4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猪肉由于其肉质鲜嫩味美,长期以来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人民动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量与日俱增,这使得生产与消费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在的生产水平己难以满足人们对猪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于是怎样提高养猪生产性能成为了猪育种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就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

评价母猪繁殖性能的指标较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产仔性能。

衡量产仔性能的指标很多,如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畸形仔数、雌雄比等。

品种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动物类群。

猪场效益分析三篇

猪场效益分析三篇

猪场效益分析三篇篇一:猪场效益分析一、猪场简介1、生猪存栏情况目前生猪存栏总计1056头,其中母猪150头(含产床45头);后备猪209头;产床小猪129头(杂交二元);保育猪163头;育肥猪389头(其中100多头母猪);种公猪16头。

2、养殖场场地情况(1)场地总面积:326亩,其中保种场50多亩;肥猪场近60亩;限位栏按200头标准设计,产床80个,预计可配套饲养母猪200头。

(2)场地租期20年(与当地村签协议),外围场地一年一签。

(3)场地周边情况:养殖场外围为3.2米高实体墙;场外400米左右有部分散户;场区墙外50米左右有一个废弃养鸡场;场外300米左右另有一个1万平方米育肥场(目前系和杨勇合作)。

(4)、水源:自来水费:1.2元/吨;二、生产技术指标表:1、技术指标标准:配种分娩率85%;胎均活产仔数11头;胎均断奶活仔数10.5头;哺乳期成活率95.0%;保育期成活率97.0%;育成期成活率99.0%;全期成活率91.0%;三、效益分析1、收入分析市场黑猪销售价格14元/斤,以每头商品猪200斤计算毛猪销售总收入14×200=2800元/头;(总出栏3588头-后备母猪1076头)×2800=7033600元=703.4万元后备种猪按3900元/头计算(200斤)后备母猪收入1076头×3900元/头=4196400元=419.6万全年总收入:703.4万元+419.6万元=1123万元2、成本分析:每头母猪用饲料365天×5kg/天=1460kg全年母猪用饲料1460kg×200头=29200kg=292吨母猪饲料成本按3500元/吨计算:292吨×3500元=10220XX元=102.2万每头商品猪大约用饲料300kg左右全年商品猪用饲料300kg×3588头=1076400kg=1076吨商品猪饲料成本按每吨3500元计算:3500元×1076吨=3767400=376.7万员工工资场长1名12万元/年,技术员2名16.8万(8.4万/年),产房饲养员2名10.8万(5.4万/年),保育饲养员2名9.6万(4.8万/年),育肥饲养员2名9.6万(4.8万/年)水电工1名5.4万/年、食堂烧饭1名4.8万/年,仓管统计1名6万/年;合计:75万。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临床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王金凤,萧国顺[1],钱源,李芹雨润慕德生物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摘要:猪只的繁殖能力关系到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猪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疫病因素、环境因素、繁殖技术、饲养管理因素等。

本文主要阐述各种因素对各阶段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疗种猪繁殖障碍的方案,期望能够为提高养猪效益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种猪;繁殖性能;养猪效益前言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效率,随着养猪业的大力发展,国外优良品种的不断引进和推广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建立,母猪繁殖障碍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其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再生产及饲养成本的降低。

目前,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瓶颈[1]。

1.繁殖过程中的激素调控母猪在繁殖过程中,主要受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激素作用。

FSH 和LH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轴的调控,同时对下丘脑—垂体轴产生负反馈作用。

各种因素对母猪繁殖过程的作用较为复杂,主要通过影响两个途径而发生作用:一方面,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作用影响LH和FSH分泌,从而进一步对卵泡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卵巢对卵泡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分化起作用[2]。

1.1 母畜发情机制卵巢上的卵泡发育、成熟和雌激素产生是发情的本质。

正常发情主要有三方面的征状:卵巢变化、生殖道变化和行为变化。

1.1.1 卵巢变化雌性动物发情开始之前,卵巢卵泡已开始生长,至发情前2~3天卵泡发育迅速,卵泡内膜增生,至发情时卵泡已发育成熟,卵泡液分泌增多,此时,卵泡壁变薄而突出于卵巢表面,在激素的作用下,促使卵泡壁破裂,致使卵子被挤压而排出。

1.1.2 生殖道变化发情时卵泡迅速发育、成熟,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强烈地刺激生殖道,使血流量增加,外阴部表现充血、水肿、松软、阴蒂充血且有勃起;阴道粘膜充血、潮红;子宫和输卵管平滑肌的蠕动加强,子宫颈松弛,子宫粘膜上皮细胞和子宫颈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生,腺体增大,分泌机能增强,有粘液分泌。

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因素
目前我国引进并选育的品种主要有长白、大约克、杜洛 克的二元、三元以及多元杂交后代。特别是三元杂交猪集中 了三个优良品种猪的优良特性,杂交后代产生的育肥效果显 著,培育品种繁殖的后代生长速度快,每天的增长增重高,瘦 肉率也很高,饲料转化率好,经济效益显著。 2 品种方面
为了更好地繁育优良的品种,改良猪场现有的品种生产 性能,引进优良的种公猪品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如果全 面进行繁育改良现在有的生产性能低下的品种,全部引进优 良的母猪品种会成本很高,如果利用现有的品种母猪引进种 公猪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品种会有两个优良品种的特性。引 种首先要从无疫区的饲养规模大且较正规的种猪场引种,引 种后要进行隔离观察,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确认健康后方 可进行品种改良的选育工作。用引进的种公猪与现有的种母 猪进行繁殖和选育,会节省很大的成本。从繁育后代中选育 选留那些繁殖力强、生产性能稳定的产仔率高的母猪作为后 备母猪,再实行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这样就杜绝了引进的 品种猪从引进方带来疾病的危险。 3 饲料方面
病,传播给整个猪群。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对整个猪场
进行消毒,及时地预防、控制、扑灭疾病。只有做到这些,才能
够保证猪场的效益最大化。
的不同公猪改良同一母猪的后代,培育品种既遗传了种公猪 的优良性状,也遗传了母猪的优良性状,选育出适宜本地环 境,能稳定遗传的优秀个体,发展为本地优良品种,纯繁纯 育,扩大种群。见图 3 这种方法生产的种猪,根据市场要求, 用巴公猪做父本与甘肃白猪型母猪杂交,既能生产出脂肪含 量高于甘肃长白猪,却低于巴克夏,瘦肉率低于甘肃长白,此 类猪主要用于猪板油的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用巴克夏公
页角.TIF not exist!
114 2018 年第 8 期
猪作父本,一代母猪做母本,又能生产出瘦肉率、脂肪含量接 近于巴克夏猪的猪。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选育方法一般为 3 代,固定扩群,其杂种后代也可用于双杂交。这两种育种方 法培育的本地良种猪,见图 3。根据市场需要,用高能量低蛋 白质饲料用于脂肪猪的肥育。或者低能量高蛋白质饲料作为 瘦肉型猪的营养需要,高能高蛋白培育脂肉兼用型。

母猪繁殖性能探讨

母猪繁殖性能探讨

疫病防治措施
总结词
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是保障母猪健康和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猪舍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母猪,以降低疾病对繁殖性能的 影响。
繁殖技术应用
总结词
应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
详细描述
利用现代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激素调控等,可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和生产效 率。同时,要定期检查母猪的生殖系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繁殖障碍问题。
疫病监测
建立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
探索繁殖技术新途径和新方法
人工授精技术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配种受胎率。
同期发情技术
通过同期发情技术,使母猪在同一时期发情,便于集中配种。
胚胎移植技术
探索胚胎移植技术在母猪繁殖中的应用,提高繁殖效率。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研究结果和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对母猪繁殖性能进行深 入探讨,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为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实践指导。
在选择母猪品种时,应考虑其产仔数、哺乳能力、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性状,同 时要确保品种的遗传稳定性,以降低生产风险。
合理饲养管理
总结词
提供适宜的营养、良好的饲养环境和 管理条件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
详细描述
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需求,合理 配置饲料,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同 时,要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提供适宜 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减少应 激和疾病的发生。
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母猪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均 衡。
定期驱虫
对母猪进行定期驱虫,防止寄生虫感染影响繁殖性能。

母猪批次化生产提高猪场综合效益

母猪批次化生产提高猪场综合效益

理, 可 以 将 后 备 母 猪 的 利 用 率 由 够 正 常 排 卵。 通 过 对 异 常 母 猪 实
综合考量我国现有的养猪状况 80% 提 高 到 90% 左 右, 则 需 要 的 施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提高其发情
2021 年 38 卷第 6 期 SWINE INDUSTRYSCIENCE 猪业科学 35
证栏位有足够的时间消毒、空栏和 率 [4]。利用定时输精技术,能提高
现在国内大部分猪场选用高
干燥,有利于卫生管理 [2]。猪舍环 后备母猪的各项繁殖性能指标,能 繁殖性能的种猪品种,第一胎产仔
境、饮水质量、运输车辆及饲料质 够降低后备母猪隐形发情率。对后 数超过 12~15 头的比比皆是。过度
量等都与病原传播存在紧密联系, 备 母 猪 实 施 精 准 批 次 化 的 生 产 数 哺乳导致母猪体重损失过大,背膘
主题策划
F E AT U R E
率,减少猪场母猪非生产天数,增 方, 通 过 批 次 化 生 产 可 以 提 高 每 能最大化 ;提高公猪利用率,同时
加猪场年产胎次数,从而提高异常 批 仔 猪 均 匀 度, 这 样 就 可 以 更 方 能更合理地利用劳动力,提高工作
母 猪 的 利 用 率 [8]。 魏 巧 莉 等 [9] 发 便、 高 价 出 售 仔 猪, 同 时 批 次 化 效 率, 有 利 于 生 产 计 划 的 安 排 和
环节,也是猪场内部生物安全的重 后备母猪的利用率(70% ~ 80%), 胎 综 合 征 ”[1]。 笔 者 通 过 在 一 个
要组成部分,产房内部生物安全的 降低了母猪非生产天数,减少了企 2 000 头母猪场实践中对初胎断奶母
核心在于重视并做好产床局部生物 业的经济损失。尤其针对目前引种 猪采取定时输精技术,使得初胎母

母猪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离不开科学的喂养

母猪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离不开科学的喂养

常 , 体 况 都偏 肥 ; 猪受 孕后 没有 流 产 的都 能 正 常 分 娩 , 但 母 产
出的 仔 猪都 健 康 , 异 常 。 无 1 2 从 饲 养 的各 阶 段 肉 猪 来 看 , 有 什 么 异 常 现 象 , 基 . 没 也 本 符 合 各 阶段 的 生 长 规律 。 13 . 从 饲 喂 饲 料 角 度 来 分 析 ,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特 点 , 猪 其 母 均 饲 喂淀 粉 厂浆 水 , 辅 以 少 量 玉 米粉 或 泔 脚 。 再
我 们 深 人仔 细 调 查 并 借 助 实验 室 的 先 进 检 测 技 术 , 合 分 析 综 后 制 定 了 技术 入 户 指 导 方 案 , 母 猪 很 快 恢 复 了正 常 生 产 。 使 我 们 就 此 加 以总 结 分 析 与 各 位 同 仁 进行 交 流 和 分享 。
1 基本情 况
4 讨 论
引 起 母 猪 配 种 受 孕 率 低 、 情 率 高 、 常 性 出 现 流 产 的 返 经 因素 是 非 常 复 杂 的 , 饲 养 管理 的 因 素 、 境 的 因 素 、 病 的 有 环 疫
因素 、 激 因 素 等 , 这 起 生 猪 科 技 示 范 户 饲 养 的 母 猪 发 生 应 而
《 海畜牧 兽 医通讯 》 2 1 上 0 0年 第 6期
・6 ・ 1
母 猪 生产性能 的正 常 发挥 离 不开科 学 的喂 养
奚 志龙 1 徐 国新 1瞿 文 学 徐卫 兵 。 严 惠芳 杨 国庆
(1浦 东新 区动 物疫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2大 团镇农业 综合 技术 推广 服务 站 3泥城镇农 业综 合技 术推 广服务 站 4芦潮 港镇农 业综合 技 术推 广服 务站 )

5-4-30饲养模式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缩短出栏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5-4-30饲养模式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缩短出栏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养猪 S N R D T O 5 WI E P O UC I N f1
2 1 02
5 —4—3 O饲 养 模 式 改 善 母 猪 繁 殖 性 能 、 缩 短 出 栏 时 间 、 高 经 济 效 益 提
季文彦 , 邵彩梅
( 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0 6 ) 1 14
收稿 日期 :0 2 0 — 0 21—73
作者简 介: 季文彦 (9 5 , 辽 宁铁岭人 , 1 5一) 男, 高级畜牧 师, 主攻猪 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al— y5 6 . m E m ijw 5 @1 3 o : c
备猪的增重慢下来,其 结果是达到配种 日龄时体重 还没有达标, 这也是 目前 国内猪场普遍存在 的问题 。 第 1 胎对 母猪一 生是一个 非常关键 的时 期, 如
中图分类号:8 5 s 1.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 15 ( 1) — 0 0 0 1 —97 02 503—3 0 2 0
养猪 生产 水 低 下, 济效益差一直 困扰 中国 经 养猪业 。 2 从 0世纪 8 0年代开始 , 随着 改革开放经济 收入不断增长 ,人们从对肥 肉的需求 开始转 向对瘦 肉的需求 ,养猪业也随着市场 需求 的转变开始大量 饲养 引进 的瘦 肉型 品种 ,养猪 业从一家一户 的分散 饲养方式 向集约化转变 ,大型集约化养猪场 的数量 不断增加 , 而饲养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 高并不快 , 这 几乎成 了养猪业 的一个顽疾 。表现最 明显的是母猪 繁殖 力低下 , 很多猪场平均窝产活仔猪 很难超过 1 0 头, 如果每头母猪年产 21 、 头母 猪每年最 多产 .胎 每 活仔猪 2 头 , 果全程死亡率 1%, 头母猪每 年 1 如 0 每 最多能提供 1 头商 品猪 ,距 2 9 4头商 品猪 的标 准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生产性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对比
针对近几年来客户对法系二元猪、法系原种猪生产性能的认可,对于部分省市养猪户在种猪选择方面还存在误区,过分重视体形外貌、注重高瘦肉率,从而造成生产上操作困难,造成经济损失,现对母猪生产性能对养猪经济效益举例分析如下:
序:现代工厂化养猪以周为单位安排生产
1)母猪的繁殖周期为:21.5周1.妊娠期:16.5周2.哺乳期:4周3.待配期:1周2)母猪年产窝数1.按繁殖周期测算:每头母猪年产窝数为2.42
2.按受胎率测算:A.母猪断奶后第一情期受胎率为80%B.第二情期受胎率为60%C.第二情期未受胎者淘汰实际生产中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为2.18窝
一.料肉比对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例:A猪B猪料肉比:2.12
料肉比:2.221相差0.1每头猪生长到100公斤可以节约饲料:0.1×100公斤=10公斤可以节约资金:10公斤×1.8元/公斤=18元饲养100头母猪的猪场年可节约资金:1600头/年出栏×18元/头=28800元饲养600头母猪的猪场年可节约资金:10000头×18元/头=180000元
二、繁殖性能对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例:
A猪产健仔:9.5头B猪产健仔:9头,每窝相差0.5头,每头母猪每年可以多产:每头2.18窝/年×0.5头=1.09头
饲养100头母猪年可多产:100头×1.09=109头
A.增加效益
1.可以降低仔猪成本:2000元(耗料)+2000元×0.2(其他费用)=2400元
备注:2000元为母猪的饲料成本。

2400元/(2.18×9.5头)=115.89元2400元/(2.18×9头)=122.33元
每头仔猪可以降低成本:122.33元-115.89元=6.44元
每窝仔猪可以降低成本:6.44元×9.5头=61.18元
每养100头母猪年可以降低成本:100头×2.18窝×61.18元=13337.24元
B.可以增加获利每饲养100头母猪年可产窝数:100头×2.18窝/头=218窝
每饲养100头母猪年可增效:可多出栏:218×0.5=109头109×100元/头=10900元
每饲养100头母猪可多获利:13337.24元+10900元=24237.24元
若饲养600头母猪可获利:24237.24×6=145423.44元
结论高繁殖性能低料肉比的母猪会产生高效益。

每饲养100头高性能母猪会增效:28800元+24237.24元=53037.24元
若饲养600头高性能母猪会增效:180000元+145423.44元=325423.44
建议养殖户引种时应选择健康的、高性能的母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