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电视讲话

合集下载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红场易旗纪实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红场易旗纪实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红场易旗纪实公元1991年12月25日晚7时许。

莫斯科。

隆冬中的红场。

由于莫斯科电视台头天就预报了戈尔巴乔夫将在今晚7时发表辞职演说,许多人便预料克里姆林宫顶上将要更换旗帜。

莫斯科市民,还有许多外地人冒着凛冽的寒风赶来观看这一历史性场面。

一些人带着半导体收音机来到红场,一面等,一面收听戈氏的辞职讲话;电视和摄影记者在选择拍摄角度;人们在谈论着自己的看法,并不时抬起头来,眺望着在暮色中飘动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旗。

人群中,有的举着苏联国旗,有的举着过去加盟共和国的国旗。

看得出来,此时此刻,人们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对联盟的解体态度也很不一致。

有人在高声呼喊口号:“苏联万岁!”一对来自乌克兰的老年夫妇说:“怎么能没有联盟呢?苏联分裂成15个国家,就不再是一个大国了。

”一位来自雅罗斯拉夫尔的工人说:“这标志着俄罗斯又复兴了,现在就看叶利钦有没有办法防止饥民造反啦!”几名女青年说:“换旗是自然的,因为苏联已经不存在了。

”来自格鲁吉亚的一个俄罗斯人反对易旗,这时,人群中开始争论起来。

他们的观点各异,有的甚至截然对立,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评价也不尽一致。

有一位中年妇女插进来无可奈何地说:“挂什么旗都可以,只要让人们有吃的就行,因为我有六个孩子。

”一位来自萨拉托夫的青年工人说:“这么大的事件应当举行一个仪式,现在的做法未免太简单了。

要知道我们几代人生活在这面旗帜下,我从小就知道我是苏联人,没想到这么突然就改变了祖国”。

另一个人说:“举行不举行仪式无所谓,重要的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说空话不干实事。

”7时25分,戈尔巴乔夫电视讲话结束了,苏联总统府的屋顶上出现了一个身影。

人们屏住了呼吸。

7时32分,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旗开始徐徐下落、下落……7时45分,一面3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此时此刻,广场上的人们意识到,克里姆林宫已成为俄罗斯的总统府,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2011/12/151991年,戈尔巴乔夫被“赶”下了台。

在此后的20年里,这位前苏联的“末代”领导人,体会着本国的冷遇和西方的热捧。

他屡次政坛东山再起不得,却成功地经营自我,成为一名游走于政治之外的明星。

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

这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一上台便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

图为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开幕式上。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局势日渐紧张,并公然违反中央的命令。

1991年8月19日,强硬派害怕改革会使苏联分裂,便将戈尔巴乔夫软禁使其远离权力中心。

尽管3天后便被释放,但戈尔巴乔夫面对的是形势的剧变。

8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使戈尔巴乔夫宣读政令,将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资产移交俄管理。

戈尔巴乔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议会禁止了苏共在俄的所有活动。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

“我将要终止我担任苏联总统这一职位所履行的一切行为。

”说完,他把讲稿猛地一扔。

伴随着“扔稿子”这一动作,苏联的69年历史宣告终结。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命运也有了巨大的转折。

叶利钦许诺给戈尔巴乔夫每月4000卢布的退休金和高级吉尔轿车等,并要求戈尔巴乔夫在1月8日之前腾出办公室、住宅和别墅。

然而在交房期限到来前的某一天,戈尔巴乔夫别墅里的物品被人强行搬走,一家被迫搬到了一过由警卫人员居住的80平米小房间。

在之后数年中,由于卢布贬值,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曾只相当于1.5美元。

图为戈尔巴乔夫一家于1976年至1991年的住所。

1994年,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被定为最低工资额的40倍。

不过,他和家人没有获得任何有关豁免权的保证。

1992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媒体上批评了叶利钦之后,他的高级吉尔轿车第二天就被换成了不带专用通信设备的伏尔加轿车。

苏联解体亲历记(2)

苏联解体亲历记(2)

第一章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俄罗斯是一个难以预言其历史进程的国家。

尤里·阿法纳西耶夫 1993年5月1991年12月25日黄昏,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从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中走出来,穿过大厅,进入一间装有褐色木板、淡绿墙围和天鹅绒窗帘的房间。

通常,这间屋子是用来接待访客的,今天则有一个电视摄制小组在等待着。

当克里姆林宫的大钟敲响七下时,戈尔巴乔夫坐在了正对摄像机的桌前,开始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身份向全国发表最后一次电视讲话。

以前,他的讲话大多是预先录制,这一次则是现场直播。

“我将要终止我担任苏联总统这一职位所履行的一切行为”,戈尔巴乔夫宣布道。

虽然他的声明含义清楚,但他所选择的词语却显得很奇怪,似乎在说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总统职位仍然存在。

如果他是说因他所领导的国家崩溃而使得他所承担的工作不复存在,那么含义会更明确些。

在对全国讲了20分钟话之后,戈尔巴乔夫回到办公室,并吃惊地得知苏联的国旗已从克里姆林宫降下。

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这会晚些时候发生,或许应是在年底、而非他宣布辞职后的几分钟之内发生。

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即将升起,但出现了问题。

行动笨拙的守旗卫兵未能将旗帜套紧旗杆,只得再套,然后用力一拉,才使旗帜升到旗杆顶端。

自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成为了历史——令人猝不及防,但却有其必然。

这一新的旗帜标志着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但权力的转移尚未完全结束。

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沙皇一直在距现苏联总统办公地不远的乌斯宾斯教堂举行加冕仪式,但在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废除和谋杀后象征帝王统治的王冠和节杖一直静静地躺在克里姆林宫的军械库中。

不过,在1991年,权力不仅是象征性的,而且因为苏联核武库所具有的破坏性超出任何一个俄国帝王的想象而更具实质意义。

盛大的加冕仪式和庆祝游行对加强统治者权力已不再必要,此外,继位者——俄罗斯总统还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

两天前,戈尔巴乔夫总统和鲍里斯·叶利钦一致同意,在戈氏发布辞职声明后立即在戈氏的办公室会面,正式移交控制苏联核武库的密码和装置。

三个世界的划分

三个世界的划分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陆续瓦解,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些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根据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的演变,1970年,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客人时指出,亚非拉是第三世界,第一次明确表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再次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他还宣布:“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突出了第三世界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这一战略思想,中国政府明确地把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

70年代,中国联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结成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为国际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苏联解体简介1991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在全苏进行了是否继续保留联盟的全民公投,76.4%的苏联公民赞同保留联盟。

然而,苏联的解体与否,只取决于苏联政府权力阶层的决策。

(其中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抵制了公投)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利用公投带来的舆论优势抵制分裂势力,叶利钦等支持分裂的苏联高官们在政治斗争中获得优势,导致苏联局势的急剧转折。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

当日19时38分,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在克里姆林宫顶上空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19时45分,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

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召开,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九讲 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第九讲 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第九讲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1991年12月25日晚7时,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电视讲话,宣读了他的辞职声明:“我停止履行自己担任苏联总统职务的一切活动。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确认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主体停止存在。

这标志着具有波澜壮阔历史的苏联解体了。

苏联剧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西方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弹冠相庆,拍手称快。

而全世界的进步人士和左翼力量对此感到无比痛心。

导致苏联剧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遭到挫折的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对于我们分清是非,树立信念和增强信心积极投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一)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1、俄罗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和封建主义传统的影响2、十月工资革命及其历史地位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圣彼得堡的工人、革命士兵、水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晚年对国家体制改革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国家借助于国家调节下的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把小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轨道上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列宁晚年长期为病魔所困。

他一方面同疾病作顽强斗争,另一方面在病榻上苦苦思索关系到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命运的很多重大问题,写作或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俄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宝贵文献。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此后逐步形成的苏联模式(也称斯大林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全民所有制(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急于消灭私有制,认为全民所有制是最高级的公有制形式,而集体所有制是低级的公有制形式,力图向共产主义过渡。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斯大林时代”存在严重弊端,改革势在必行。
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 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内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增加 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等。 成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形 势有所好转。
3、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 有什么后果?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 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 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 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 深思。请同学们想一想:苏联解体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
勃列日涅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改任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积极推行赫鲁 晓夫的垦荒政策。1956年再次当选为党中央主席 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1957年开除马林科夫集 团后,升任主席团正式委员。1960年任苏联最高 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 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在结束了赫鲁 晓夫的无序而带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后,勃列 日涅夫的政策总体趋向于保守和僵化,其领导期 间腐化和裙带风盛行。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 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 事上的超级大国,但是苏联国内的福利也有很大 的发展。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 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 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 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 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对我就像猫折磨老鼠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对我就像猫折磨老鼠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对我就像猫折磨老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发布时间: 2012-11-08 18:48:31 发表评论[导读]戈尔巴乔夫在2001年接受采访时说道:“您知道吗,猫是如何收拾被逮住的老鼠磨它,却又不想马上把它吃掉,只是想羞辱它。

叶利钦就是这样对待我的。

”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及其随行人员的专机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警卫人员尽就在戈尔巴乔夫在机场回答记者提问的同时,按照俄联邦检察院签署的命令,刚从克夫和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被逮捕了。

同一天被捕的还有巴甫洛夫、亚纳耶夫、斯诺夫、舍宁和博尔金也于晚些时候被关入铁窗,几天后,卢基扬诺夫也锒铛入狱。

话是:“我似乎回到了另外一个国家。

”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在短短几已经发生了剧变。

莫斯科的实权已经掌握在俄联邦总统叶利钦的手中,而他并不打算救”的苏联总统返回莫斯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博得了公众的同情,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侮辱,而且目前处境极其危险。

人们在机场迎接戈尔巴乔夫时但没有持续多久。

经过短暂休息之后,戈尔巴乔夫来到了克里姆林宫,迎接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和顾问、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部分苏联最高苏维埃的成员。

当会上当选为苏联总统的时候,他没有成立一个像叶利钦后来组建的总统办公厅那样的个国家的事务实际上是通过部长会议、各部委、苏共中央、克格勃,以及国防部等机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工作已陷于瘫痪状态,而克格勃、总检察院、最高法院和其他戈尔巴乔夫于是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权力控制中心,而这理所当然地要从强力部门入哈伊尔·莫伊谢耶夫大将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原克格勃第一总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局克格勃主席。

当时,因为苏联部长会议已经集体辞职,所以戈尔巴乔夫考虑任命一位26日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时再做决定。

因此,时任俄联邦部长会议主席的伊万从8月22日开始,红场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坐落于老广场的苏共的克格勃总部大楼前,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莫斯科人。

新闻练习之场面描写

新闻练习之场面描写

新闻阅读练习(2)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马六甲,是马来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驻节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地方……当地人常说:“了解了马六甲的历史,就意味着了解了马来西亚的历史。

”历史的回声,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

11月11日下午,正在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马六甲。

这里呈现着热烈的景象:高楼上悬挂着印有“热烈欢迎胡锦涛及夫人莅临马六甲”的巨大绸幅,众多马六甲市民沿途夹道欢迎。

欢迎的热潮,印证了《星洲日报》“胡锦涛访马”专页前一天刊登的市民心声:我们希望能让胡主席感受到马六甲人民的热情。

胡锦涛来到双岛城岸边的马六甲海峡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浩渺海域。

水天之际,碧波荡漾;云霞之下,艨艟巡行。

胡锦涛详细询问了海峡通商、港口建设等情况。

当地官员介绍,当前世界海上贸易的25%都经过马六甲海峡,日轮船穿行量超过200艘。

人们兴奋地簇拥过来,争相同胡锦涛合影。

两位居民捧着两只精致的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胡锦涛面前,原来是要向中国贵宾赠送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沙粒标本。

胡锦涛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珍贵礼物!”“我早就听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今天到这里来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

距今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经过这里航行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多。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原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外部原因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 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男生说的有道理。 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
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
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否定 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 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 西方势力的影响等。而“八一九事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 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 解体的。
基础知识
1.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了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思想领域 D.外交政策 2.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件”。下 列对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 B.“八〃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 C.通过政变戈尔巴乔夫强化了国家领导权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 终年74岁。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进行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A、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B、对斯大林个:
A、农业:加大投入,提高收购价格 B、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减机构 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 论观点;平 反冤假错案。
结果:
失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
3、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 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
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 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 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 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 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演说词全文

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演说词全文

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演说词全文(Great party secretary of当代“最伟大”的马列党书记戈尔巴乔夫)提示:此份1991年圣诞日演说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一职。

这一行为和平解体了1917年十月诞生的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这份完整的演讲稿于1999年圣诞节公布。

演说全文: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作为最近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一局面的结果,我宣布辞去我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职务。

我一直以来坚决支持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加盟共和国的主权,但同时我也支持维护政权联合,国家统一。

事态发展背离了初衷。

即使我不能赞同的解体这个国家,分裂这个政局的政策仍然占了上风。

在阿拉木图会议决议之后,我在这个方面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此外,我确信这一程度的决定应该建立在大众的期待和意愿的基础之上。

然而,我会继续尽我权力所能保证所签署的协议能成为真实可行的条约,同时能使社会摆脱危机和改革进程的困境。

我以苏联总统的身份最后一次向您宣告,我认为对1985年以来我们经历的改革历程,尤其是对我关于这充满矛盾,浮浅和主观认识的历程的观点有必要作出解释。

命中注定当我作为这个国家的领袖时,这个国家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虽然我们拥有丰富的像土地、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上帝也赐予了我们智慧与才华,我们的生活依旧远远差于发达国家,我们在落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原因已经可以知晓:社会被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系统压制,注定为意识形态服务,同时也承受着沉重的军备竞赛的负担。

国家已经到了它能力的极限。

所有的尝试和许多不完全的改革,相继以失败告终。

这个国家正在失去它的判断力。

我们不能继续这样。

一切都应该被根本地改变。

事实证明修复这个国家和根本地改变这个世界的进程远比我们所能预期的复杂。

然而,已经发生的事应该符合预期,这个社会需要自由,在政治上和精神上解放自己,这是一个我们至今没有完全理解的最高目标,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运用自由。

戈尔巴乔夫解散苏联电视演说词

戈尔巴乔夫解散苏联电视演说词

戈尔巴乔夫解散苏联电视演说词1991年12月25日“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的情况,我终止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进行的活动。

我作出这个决定,是出于原则性的考虑的。

我坚决主张各族人民的独立自主,主张各共和国拥有主权。

但同时又主张维护联盟国家和国家的完整性。

事情已沿着另外一条道路发展下去。

主张国家肢解、国家分离的路线占了上风,这是我无法同意的。

即使在阿拉木图会晤和会晤通过决定之后,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也始终未变。

此外,我确信如此重要的决定本应在人民表达意志的基础上作出。

尽管如此,我将竭尽所能,以使所签署的协议导致社会的实际和谐、减轻摆脱危机和改革过程的困难。

我这是最后一次以总统的身份在大家面前发表演说,我认为有必要说出自己对1985年以来所走过的道路的评价。

更何况这方面有不少无法自圆其说的、肤浅的、不客观的见解。

命运作了这样的安排,就是我当上国家元首之时就已经很清楚:国家情况不妙。

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愈来愈落在他们的后面。

原因已经清晰可见:社会在官僚命令体制的束缚下几近窒息。

它注定要为意识形态服务,注定要承受军备竞赛的重负,已经精疲力尽。

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告终。

国家没有前途可言。

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一切。

正因如此,我从不后悔自己没有仅仅为了利用总书记的职务在数年的时间里…称王称霸‟。

我认为那是不负责任的和不道德的。

我明白,开始一场如此规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那是极其困难、甚至是冒着风险的事情。

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

国家复兴和国际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其复杂程度大大超过了原先的一切预料。

不过业已完成的事情应当得到应有的评价:--社会获得了自由,政治上和精神上得到解放。

这是最主要的成就,我们却没有充分意识到,因此也尚未学会利用自由。

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演说词

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演说词

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演说词
致全国同胞们:
面对苏联久经沙场的历史,我们一致的觉得苏联的实现是中央由代表各民族的苏维埃宪政体的政治和经济大伟业。

它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到新的天际,社会关系的改革,为了保障人民的充沛的美好生活。

如今,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即结束苏联的存在,建立新的国家结构。

我们必须明确,在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中,苏联的某些秩序已经无法继续存在。

苏联的解体经历正在发生。

通过多方协商,双方已就这一历史性的事件达成共识。

以往的苏联的各种体制和结构正从大范围的地区联合体转变为独立的国家,它们都会有自己的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

为了实现苏联解体,最近双方一致同意一项过渡契约,该契约涉及金融资源的划分,国家权力和隶属行政机构的移转,特别是解决苏联联盟共和国政府权利和职能转移到各个成员国。

未来,新成立的独立国家将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关系,完善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满足人民需求,维护各国的独立自主,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有益的友好关系。

苏联分裂的过程是开创性的,它将为各个国家实现真正的民主、自治和繁荣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我们以自己的劳动及精神追求,把自己的新民主家园建设好,为了期待着这样一种崭新的现实,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旗帜,以此纪念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

我们充满信心,前途可期,每一个民族都可以实现其辉煌的生活梦想,各地将迎来繁荣与发展!
我们团结一致,实现共同繁荣,决不让恐惧和誓不罢休的决心给我们带来阻碍!
万岁!
签:叶利钦·戈尔巴乔夫。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测试:1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测试:1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同步练习◆选择题1.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暂时挫折。

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C.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D.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2.请你分析下表中的信息,与其最符合的一个主题应该是()原名新名更改时间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1989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年10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A.美国竞选B.中东动荡C.苏联解体D.东欧剧变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政治体制的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D.社会制度的变化4.东欧剧变后,国家实现统一的是()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C.匈牙利D.苏联5. “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这段材料的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工业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6.“8·19”事件是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

该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C.赫鲁晓夫D.斯大林7.苏共的最后一位中央书记是( )A.列宁B.斯大林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8.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表明了( )A.戈尔巴乔夫上台B.“8·19”事件发生C.苏联解体D.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9.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具有优越性C.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我决定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当日18时32分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

当日18时32分,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19时45分,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族升上克里姆林宫。

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1991年10月初,除波罗的海三国外,苏联的12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共商经济协议。

经过紧张激烈的讨价还价,10月18日,苏联总统和八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了主权共和国经济合作条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没有参加签约,条约规定要保留卢布作为统一货币系统的共同货币的作用,参加国要履行苏联所有的对外经济义务并奉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

但由于条约缺乏政治约束力,很快就成为一纸空文。

11月16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宣布了10项总统令,接管了包括贵重金属生产部门在内的一系列属于中央财政金融部门的权力,剥夺了联盟的重要财源,并停止向中央约80个部提供资金。

稍后,叶利钦又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国家银行和对外经济银行,掌握了联盟的货币大权。

进入12月,围绕着苏联命运的斗争进一步加剧。

西方国家看到戈尔巴乔夫大势已去,开始把原来对共和国与中央一视同仁的“双轨政策”逐步过渡到支持各共和国独立的“一边倒”政策。

12月1日,乌克兰共和国就脱离联盟和选举总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美国在投票前放风说,如果乌克兰投票的结果表明要独立于联盟,则美国会尽快地予以承认。

美国这一立场变化对乌克兰的投票起了很大作用。

结果99.85%的选民赞成独立。

原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当选为首任乌克兰总统。

克拉夫丘克在就职讲话中明确表示,乌克兰将不参加戈尔巴乔夫倡议的主权国家联盟。

坚定信念是改革的支柱——戈尔巴乔夫对新闻工作者的一次讲话

坚定信念是改革的支柱——戈尔巴乔夫对新闻工作者的一次讲话

作者: 草红
出版物刊名: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页码: 26-32页
摘要: <正> 苏共中央委员会同群众信息和宣传工具的领导人举行了一次会晤,与会者按1987年苏共中央全会对当前书刊、电视和广播所提出的迫切任务,就业务情况交换了意见。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与会者讲了话,其主要内容于下。

中央一月全会过后半月,你们才有时间思考全会思想及其决议的意义。

我们对这次全会予以高度评价。

廿七大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基本思想和路线。

但任何政治路线,如不通过实际决议,通过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决议在社会中体现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戈尔巴乔夫电视讲话篇一:史海拾贝戈尔巴乔夫史海拾贝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1931年生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戈尔巴乔夫是最后一位苏联最高领导人(唯一一位苏联总统),也是惟一一位在苏联共产党统治时期出生的总书记。

1970年,戈尔巴乔夫成为农业部部长,他在党内的地位给予他更多出国的机会,这些旅行很深地影响了他的政见和对社会的看法。

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和1986年初的苏共二十七大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54岁),确立了戈尔巴乔夫的最高领导地位,并确立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路线。

苏共“二十七大”提出,苏共当前的任务是在加快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使苏联社会继续向共产主义迈进。

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社会处于危机前的状态,几十年的历史并没有完全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极大潜力”;生产粗放式经营、高消耗、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远高于美、日;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开采与挥霍,不计后果,不顾环境;经济结构畸型、轻工产品等日用消费品严重短缺。

戈尔巴乔夫在大会上的报告中用“进入发达社会主义”代替“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提出“加速战略”和实行“彻底改革”的方针。

经济改革停滞不前,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以公开性拉开帷幕的。

公开性象一阵狂飙首先在思想文化界刮起。

“原来被出版检查打入冷宫的作品纷纷出笼”,一批揭露斯大林体制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历史著作、以及一大批遭到迫害流亡国外的思想家的著作得到开禁。

戈尔巴乔夫进而提出“取消意识形态垄断”,意识形态要多元化,他甚至公开说:共产主义并不理想,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航道”是错误的。

公开性的实行,使苏联人民第一次有可能了解自己国家的真实历史,在苏联历史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言论自由和社会舆论,苏联社会的政治禁锢由此被打破。

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第19次代表会议上指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治体制不久就发生了“严重的变形”,从而导致斯大林的独裁,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我们现在所遇到的许多困难,其根源也都在于这一体制。

会议决定,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

在这次会上,戈尔巴乔夫首次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实质内容是建立“真正的人民政权制度”,实现社会公正。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很快付诸实践。

1989年春,苏联第一次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部分差额直选。

通过民主选举,20%的非党人士获得了胜利,引人注目的是在党内受排挤的叶利钦和著名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都成功当选(叶氏1989年9月访美,大开眼界,惊叹资本主义的成就,发誓要学习美国200年的民主和市场经验。

叶在回忆录中说:“我领略了什么是‘资本主义’,原来它并非是前苏联的敌人和可怕的恶魔,而是摆满货架的罐头和高速灵敏的电脑”。

叶下决心与社会主义决裂,与前苏共分道扬镳。

1989年东欧各国政权瓦解、红旗落地,对叶氏是极大支持。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抓住竞选机遇,公开退党,申明反共,但叶利钦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博得所有自由派的喝彩,以60%以上的选票优势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登上权力顶峰。

)而苏共一些领导人则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落选(没有获得50%以上的选票)。

1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正式废除了宪法第六条关于“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等规定,苏共不再有法定的领导地位。

设立苏联总统,从而改变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集体行使苏联国家元首职权的制度。

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联总统一职,也是唯一一位苏联总统。

1990年7月苏共28大以后,苏联正式宣布“结束政治垄断”,实行多党制。

外交政策: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教条,允许东欧国家民主化。

这个政策在东欧于1989年内导致了一系列大多是和平的革命。

只有在罗马尼亚发生了暴力事件。

这实际上结束了冷战,为此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0月15日获诺贝尔和平奖。

民族政策:戈尔巴乔夫与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基本达成一个新的联盟草案,国名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各共和国的自治权力被扩大了,按照新的联盟草案,新国家将是一个松散的邦联。

1991年7月29日,戈尔巴乔夫在与叶利钦等人会晤之后,便前往克里米亚半岛的别墅休假,他打算在8月20日结束休假之后便正式签定新的联盟条约。

苏联领导层中的强硬派曾试图阻止去苏联化趋势的进一步强化,于8月份发动了一次政变(8.19事件),而在这生死关头,这些政变领导者没有得到广大群众(包括1500万党员)的支持和响应。

叶利钦借机把戈尔巴乔夫及莫斯科的局势和资源完全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戈尔巴乔夫已完全丧权,被彻底架空,苏联的历史实际上在1991年8月21日就已经结束了。

此后,叶利钦签署命令全面终止前苏共活动,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前苏共就此解散。

1991年12月,叶又给了垂死的苏联致命一击,他和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的领导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25日,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小时的会谈,要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发射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

大势已去的戈尔巴乔夫只得同意通过电视讲话辞职。

戈尔巴乔夫的讲话结束之后,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锤子、镰刀和红星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下。

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

苏联正式解体。

很多人,特别是自由主义者和亲西方者,认为戈尔巴乔夫促进了苏共极权体制的和平瓦解,结束了全世界范围的冷战对峙局面,堪称伟人。

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看,戈尔巴乔夫开创的是一个大的改革时代。

苏联解体和戈尔巴乔夫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带有戈尔巴乔夫印记的一个改革阶段的结束,而他之后的叶利钦以及现在的普京,并没有中断改革。

叶利钦和普京所进行的改革虽然在具体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异,但是他们的改革在终极目标上是相同的,即要把俄罗斯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不过戈尔巴乔夫的初衷是苏联的民主社会主义化)。

20XX年5月3日,戈尔巴乔夫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俄罗斯帝国的最高奖赏,1698年由彼得大帝设立,1917年停止使用。

1998年叶利钦总统颁令恢复该勋章的使用,仍作为俄罗斯最高荣誉的象征)。

2篇二:戈尔巴乔夫:成功者失败后的20年南方人物周刊第239期封面下台近20年后,这个前苏联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总统,似乎已被世人遗忘了,实际上他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从未停止脚步特约撰稿姚望发自莫斯科/本刊记者王大骐政治之外1997年,他带着外孙女一起上镜,为必胜客拍广告赚了16万美元,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商业代言活动。

而10年后,他又出现在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全新一季的全球广告中。

这个广告片在20XX年的俄罗斯随处可见:戈氏穿着细条纹西服和大衣,坐在老式黑色汽车的后排,神情木讷、动作僵硬,在他的身旁放着一个路易威登的行李包,上面还盖着报纸和杂志。

他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自在,右手紧握着车门的把手,似乎包里藏着毒药。

透过车窗,外面是破败的柏林墙,就是美国总统里根曾经要求他拆除的柏林墙。

路易威登的市场总监皮尔特罗·贝卡里透露,“柏林墙的创意是戈尔巴乔夫自己的主意。

”他的这一创意犹如一则“冷幽默”,显然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看起来戈尔巴乔夫是1991年苏联解体的最大牺牲品:丧失了曾经是世界第二大国的国家元首的政治权力,地位一落千丈,加上俄经济曾陷入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通货膨胀一度使戈尔巴乔夫每月领取的4万卢布(约合1400美元)退休金大为贬值,仅有的8万美元存款也因银行破产付之东流。

除了接拍广告,写书是戈尔巴乔夫收入的重要来源。

从前苏联解体至今,戈尔巴乔夫至少已出版了10本回忆录形式的书籍,其中既包括反思苏联解体的《八月事变的原因与后果》、《不幸的改革者》,也有洞察当今俄罗斯社会的《新思路: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关于过去与将来》等等。

他的书以大胆新锐的观点而著称,有些内容直指当今俄罗斯政府的弊端和不足。

因此,每本新书的面世,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其中最畅销的是《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该书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冷战历史的宝贵资料。

这本书让他赚到了数百万美元的版权费。

20XX年2月,他将新作《理解改革》作为献给自己76岁生日的礼物。

此外,到大学演讲也是他最热衷的事,“现身说法”讲述十几年前苏联解体时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是他永恒的话题。

刚退位的头几年,他的演讲费可达到每场2万~10万美元,现在有些缩水,基本上是1万美元一场。

所谓“树大招风”,戈尔巴乔夫名声在外,自然也带来不少烦恼。

其中最让他厌烦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和肖像频频出现在伏特加酒瓶和通心粉的外包装上。

20XX年,戈氏索性宣布,将自己的名字和昵称统统登记注册成商标。

第一家被授权使用“戈尔巴乔夫”商标的,是俄罗斯一家小有名气的伏特加酒厂。

政治选举上的不得意,使得戈氏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环保和儿童事业的关心,因为领导、创建全球性环保组织“国际绿十字会”,安南曾向他致电表示赞扬;20XX年,他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一起为俄罗斯音乐剧《彼得和狼》配音,令他意外获得了格莱美奖。

此外,戈氏在国际社会的名声很大。

20XX年6月,德国统一委员会向为德国统一做出卓越贡献的美国前总统布什、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德国前总理科尔颁发了“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

20XX年9月,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向戈尔巴乔夫颁发了“自由勋章”,以表彰他为结束冷战做出的贡献。

他也频频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1993年发起成立国际环保组织“国际绿十字会”。

1999年,联合其他诺贝尔奖得主,呼吁缅甸释放昂山素季。

普京在他70岁大寿时还曾请他到克林姆林宫交流治国方针。

20XX年3月20日,会见奥巴马,以缓解俄美间紧张的关系,这样的影响力是俄罗斯其他政治人物罕有的。

20年回首英国《独立报》著名记者marydejevsky今年7月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里采访了戈氏。

当时他正在那里参加每年一度的赖莎·戈尔巴乔夫儿童癌症基金会的慈善晚宴,这个以他去世妻子命名的基金会在圣彼得堡有自己的专属医院,可以一次入住80名年轻病孩。

“并且可以提供原本只有俄罗斯超级富豪的孩子们才能享受得起的医疗服务。

”戈氏自己介绍道。

赖莎这么多年来始终是戈氏的最爱,这个当年曾使同时代的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里根黯然失色的女人,拥有莫斯科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相比于这片土地上普遍存在的早婚早离现象,他们两人自从大学第一次见面开始几乎就没再分开过,直到1999年血癌夺去莱莎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