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1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名言选录:
十个罪犯得以逃脱也比一个无辜者被定罪强。 ——(英国)雷德大法官 ——(英国)雷德大法官 “我跟耀邦、紫阳同志谈,就是刑事案件、恶性 案件大幅度增长,这种情况很不得人心。为什么 打击刑事犯罪搞不起来?那一次政治局会议讨论 打击经济犯罪问题,讲到从重从快从严时,有同 志冒了一句,说还要搞准。我说,没有准不准的 问题,经济犯罪就是经济犯罪,打砸抢的,抢劫 的,杀人的,有什么准不准的问题?是下不了 手!” 手!” ——邓小平(1983年7月19日上午9时) ——邓小平(1983年 19日上午9 问题:两句名言分别反映出什么理念?
佘祥林杀妻案打击证人
• 其实,早在1994年12月27日,也就在佘祥林一 审被判处死刑之后,一直在为弟弟佘祥林鸣冤的佘锁林 锲而不舍,在不断申诉和上访之余,还意外地获知张在 玉曾经在天门市石河镇姚岭村八组出现,该村村民倪新 海、聂孝仁和肖桃仁等不但见过张在玉(又名张爱青), 而且收留过张在玉一个晚上。倪新海、聂孝仁等村民还 为此联名开具了相关的证明材料(有证明且按了手印)。 这份证明是由天门市石河镇姚岭村党支部副书记倪乐平 于1994年12月30日出具的。然而这些证明材料, 非但没有能够使佘祥林洗涮冤情,不幸的是反而给证人 倪乐平一家带来厄运连连,其妻子聂麦清突然被关进了 京山县看守所,后来甚至要自杀;其在粮管所上班的儿 子风闻公安机关要抓他,不得不外出躲避3月之久。
思考一 为什么“法官不能拒绝裁判”? 事实查不清怎么办 ?
思考二 有观点认为:“实体法是内容 有观点认为:“实体法是内容 ,诉讼法是形式。内容决定形 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你任 何看待该观点?
思考三 美国是刑事案件破案率只有60% 美国是刑事案件破案率只有60% 左右,而我国的破案率高达90% 左右,而我国的破案率高达90% 以上。可是为什么美国人“不 思进取”呢?
刑事诉讼法概述
(2)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 斗争 (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补充: 刑事诉讼阶段: 侦查、起诉、第一审、第二审和执行等阶段, 此外,死刑复核和审判监督两个特殊阶段。
• • • • •
六 刑事诉讼的基本观念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二)司法公正 (三)控辩对等 控审分离 (四)诉讼效率
诉:告知、倾诉, 即诉说、控告、控诉 诉讼 讼:争也,即纷争、争执 内容
形式
裁判者:氏族首领或德高望重者,阶级社会里 的司法官。 构成:控方(原告)、承控方(被告)、听诉 方(审理)。 定义:诉讼是讼争的一方或双方将致讼的原因、 内容、主张及理由告知、倾诉于听讼之人, 以求讼的息解活动。 (2)从法律意义上讲: 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解 决讼争的活动。 我国的诉讼:是指在国家机关的主持下,在当 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 争讼的全部活动。即按照法定的程序,完成 诉讼任务,实现社会的正义与民主。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 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 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
区别: (1)诉讼主体不同:刑诉法: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公安机关;当事人为被害人、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及附民诉的原告、被告。民 事、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当事人为原告、 被告以及第三人。 (2)证据制度不同:举证责任:刑—控诉方, 民—谁主张谁举证,行政—被告举证;证明 标准:刑—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民—合法证据优势;行政—事实清楚,证据 确凿。 (3)诉讼原则不同 (4)强制措施不同 (5)诉讼程序不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 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 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 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 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 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 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事诉讼法
看点四:死刑复核更慎重 落实“少杀、慎杀”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以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 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 见。 看点五:辩护律师介入提前 涉嫌伪证需“异地”侦办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根据我国律师法规定,律师凭 借“三证”就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同现行刑诉法规定不一 致,引发过争议。在刑事诉讼法中应当吸收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但对于 极少数案件,从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实际情况考虑,律师在侦查 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事先经侦查机关许可是必要的。规定“三类案件 ”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 贿赂犯罪案件。还规定,律师涉嫌辩护人伪证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 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 看点六:审慎把握刑事和解 防止“花钱买刑” 公诉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范围为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 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 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 案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这 一程序。修正案同时规定,对于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可以 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七、证据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①物证; ②书证; ③证人证言; ④被害人陈述; 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⑥鉴定意见; ⑦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⑧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 据。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 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 任由自诉人承担。
四、管辖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 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 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 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 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刑诉法01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在刑事诉讼中,效率是在公正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才有意义的。如果公正不存在,也就无所谓效率。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应当是公正第一,效率第二。在刑事司法中,应当是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追求效率,而不能草率办案而损害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如果只讲"从快"而违背诉讼规律,虽然结案率很高,但错案往往也会增多,冤枉了无辜,放纵了犯罪,不仅做不到公正,也难以真正实现效率。
4、有关法律解释。一是司法解释,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运用刑事诉讼法所作的解释、通知、批复等。其中最重要的有;1998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六机关《规定》),199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最高人民法院《解释》)、1999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等。二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关于具体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1998年4月20日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公安部《规定》)等。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仅指刑事诉讼法典。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指一切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
2024版刑事诉讼法学(全套PPT课件)
人民法院
3
负责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通过审判确定被告人 是否犯罪、犯何罪以及如何处罚,是刑事诉讼中 的审判机关。
2024/1/29
13
诉讼参与人
2024/1/29
当事人
01
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
原告人和被告人,他们与案件的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
法定代理人
02
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
8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024/1/29
9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分工负责
对立案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 不立案的,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 立案的理由,如果认为理由不能成立, 有权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对审判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 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如果发现违法 行为,有权提出纠正意见。
2024/1/29
对侦查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 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如果发现违法 行为,有权提出纠正意见。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而刑事诉讼法则是规定如何追究犯罪和适用刑罚的程序法。 两者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刑事法制体系。
2024/1/29
刑事诉讼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刑事诉讼法则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 程序法。在某些情况下,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会发生交叉和重叠,但两者在性质、任务和适 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刑事诉讼法笔记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第一节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一)诉讼的概念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在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配合下,为解决案件而依法定程序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二)刑事诉讼的概念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步骤,解决和处理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
二、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一)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和解决刑事案件的专门活动,是实现国家司法权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司法机关为主导进行。
(三)刑事诉讼必须在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
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四)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刑法规定的罪名和刑诉法规定的法定程序、方法、步骤进行的活动过程。
(五)、刑事诉讼只有通过控、辩、审三大职能的共同运作,才能真正完成。
三、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一)专门机关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以及行使侦查权的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和海关侦查部门。
1、人民法院(1)性质和职权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法院的职权具体包括:第一、对刑事案件进行审判:第二、强制措施权:第三、必要时,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第四、如果有附带民事诉讼,可以采取查封、扣押被告人财产等保全措施。
第五、收缴、处理赃款、赃物及孳息。
第六、执行权:第七、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的权利。
2、人民检察院1)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监督权。
2)职权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职权是检察权,包括:第一、自行侦查权:对三类案件行使侦查权: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案件。
第二、提起公诉权:唯一的公诉机关。
第三、法律监督权:(1)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依法实行监督,并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案件,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司考】考点之刑事诉讼法概述(星考点)
基本概念1.刑事诉讼: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其他侦查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2.实体真实主义:刑事诉讼旨在追求案件实体真实的目的观。
在实体与程序的关系上,实体对程序的优越地位,刑诉法是实现刑法的手段。
在人权保障和实体真实的关系上,实体的真实也处于优势地位,违反程序法造成侵犯公民权利的,由有关部门给予个别处理而不影响其后的诉讼行为。
3.正当程序主义:刑事诉讼目的重在维护正当程序。
刑事诉讼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是在所给定的程序范围内,竭尽人之所能将以此认定的事实视作真实,这种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正当程序进行。
4.刑事诉讼构造:又称为刑事诉讼模式、结构,指控、辩、审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一国对诉讼价值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影响一国制定刑诉法的目的,即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进而决定一国采取什么样的诉讼构造。
重点考点详解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一)特点1.不断向前推进的程序化活动,系程序法、公法、基本法。
2.每一个诉讼阶段、机关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办案程序。
3.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人生自由和财产权利,又称“小宪法”。
4.由公检法主持进行、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是实现国家刑罚权、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1)由公检法主持进行。
(2)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3)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4)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
(二)狭义和广义1.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仅指刑事诉讼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广义是刑事诉讼法:一切与刑事诉讼有关的法律规范。
(三)刑事诉讼法的渊源:6种1.宪法2.刑诉法3.有关法律规定4.有关法律解释和规定5.地方性法规6.国际公约条约。
(四)刑诉法与刑法的关系1.刑法是实体法,刑诉是程序法。
2.刑法重在实现实体正义,刑诉重在实现程序正义。
2024版《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
2023REPORTING 《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中的管辖与回避•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与代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法的定义与作用定义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作用刑事诉讼法具有保障刑法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作用。
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侦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起诉指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
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审判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中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刑事诉讼法学》课件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刑事诉讼法的起 源
刑事诉讼法的演 变
刑事诉讼法的现 代化
刑事诉讼法的国 际化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侦查权:由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负责调 查取证、拘留、逮捕等侦查活动。
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负责 审查起诉、抗诉等检察工作。
添加副标题
《刑事诉讼法学》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
则
02 刑事诉讼法概述 04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
机关
05 诉讼参与人
06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 序
07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 措施
08 附带民事诉讼
添加章节标题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 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 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 (2)有明确的被告人; •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于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 地位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诉讼参与人的诉讼 权利和义务
诉讼参与人之间的 关系
2023年刑事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一、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诉讼:由“诉”和“讼”组成,“诉”言语斥责,“讼”言之于公。
诉讼是当事人将争议的事实高于官府,并在官吏面前进行争辩以求得解决的意思(一)诉讼的基本要素:1、案件事实(必须有纷争存在);2、当事人,即通常所说的原告和被告(必须有争讼的双方当事人)3、司法机关(必须结合专门机关);4、程序和规则(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
(二)刑事诉讼概念刑事诉讼是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与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活动。
狭义刑事诉讼仅指审判,广义的刑事诉讼包含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狱政管理等。
(三)刑事诉讼法概念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单指一部统一的成文的刑事诉讼法典。
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有关机关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和司法解释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范。
二、刑事诉讼法和宪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是应用宪法三、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关系1、两者是形式和内容、方法和任务、目的和手段、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2、传统关系说(主从论)、现代关系说(同等论、从主论)3、我国重实体,轻程序四、刑事诉讼法的效力案例一:某国驻华商社的工作人员阿明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
对阿明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AA、合用我国法律追究其走私罪的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合用其本国的法律追究其走私罪的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案例二:2023年1月5日,在我国驻美国使领馆内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此案原则上应:A A、合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 B、合用美国的刑事诉讼法C、合用国际条约D、以上都可以案例三:张某2023年4月与邻居王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后潜入王某住处开煤气导致王某中毒窒息死亡。
案发后张某逃跑。
2023年2月上海警方在云南将其逮捕归案,问案件审理中应遵循哪一部刑事诉讼法?AA、合用新的刑事诉讼法B、合用旧的刑事诉讼法C、都可以D、分时间合用(一)空间效力原则性规定为: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学讲义》课件
审判程序
总结词
审判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公正、公开的审理,确认犯罪事实和罪名是否成立,并根 据法律作出相应的判决。
详细描述
审判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应当依法保障被告人及 其辩护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同时,法院应当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和证据,根据法律 作出公正的判决。
起诉程序
总结词
起诉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必经阶段,主要任务是将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提交给法院进行审判。
详细描述
起诉程序包括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两个步骤。审查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起诉 的案件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则应当向法院提起公诉。提起公诉时,检 察机关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材料。
逮捕
要点一
逮捕的概念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 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 种强制措施。
要点二
逮捕的适用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 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 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或者妨碍侦查、 起诉和审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并执行逮捕。
拘留的适用条件
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现行犯;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并执行拘留 。
拘留的程序
执行拘留的人员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 发的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 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可能妨碍侦查的情 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2024年度马工程《刑事诉讼法》第三版教学课件
11
03
刑事诉讼程序
2024/2/3
12
立案程序
立案条件
包括有犯罪事实、需要追 究刑事责任、符合管辖规 定等。
2024/2/3
立案材料
需要提交报案、控告、举 报、自首等材料。
立案程序
包括接受材料、审查材料 、决定是否立案等步骤。
13
侦查程序
2024/2/3
侦查任务
01
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等。
37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改革历程
2024/2/3
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制定
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刑事诉讼制 度开始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23
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适用条件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 、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是否有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可 能性以及羁押期限等因素综合考虑。
适用程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决定采 取强制措施时,应当遵循法定的程序和规定 ,包括审批手续、法律文书制作与送达、执 行等。
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阶段的特殊规 定。
2024/2/3
31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当事人和解的概念和意义
01
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提高效率,促进社
会和谐。
当事人和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02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
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等。
匿且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死亡等。
2024/2/3
03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启动和审理
《刑事诉讼法》课件
证人应当接受公诉人、被告人 、辩护人的询问和质证。
证人在法庭上享有人身安全保 障和作证豁免权。
鉴定人
受法院或当事人委托,对专门性问题 进行鉴定的人。
鉴定人应当提出明确的鉴定意见,并 出庭接受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的 询问和质证。
鉴定人应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 验,对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定。
鉴定人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对鉴定意见负责。
侦查的程序包括立案后进行初步调 查、采取强制措施、收集证据、破 案和侦查终结等步骤。
起诉程序
起诉程序概述
起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侦查终结的案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被告人进行审判 的一种诉讼活动。
起诉的种类
起诉分为审查起诉和自行起诉两种。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的活动;自行起诉是指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01
02
03
04
实物证据
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 ,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
据。
言词证据
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被告人供述等,通过人的陈述
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鉴定意见
指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 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
定后提出的意见。
勘验、检查笔录
指办案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 所、物品等进行勘验、检查后
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并应当 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 ,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无 法通知或者可能妨碍侦查的情 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 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逮捕
01
逮捕的概念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 民法院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且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依法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 的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
13、人民陪审员制度 14、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 原则 15、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原则 16、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外国人刑事 责任原则。 17、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第三讲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 与人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一、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的性质和组织体系 行政机关、侦查机关 公安部-公安厅-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公安机关的职权 立案权、侦查权、执行权
第七讲 刑事证据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 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 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法定的七种证据形式 二、刑事证据的特征 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和书证 物证 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客观性强、容易查实、应用广泛。 书证 书证是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 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 与物证的区别
第六讲 辩护 第一节 辩护人
一、辩护人的概念 辩护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 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多可以委托2名辩护 人。
二、辩护人的范围
1、可以担任辩护人的人:律师、人民团体或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的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 护人亲友。 2、不能担任辩护人的人 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护的现职人员 本院的陪审员 与本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
一、刑事诉讼法制定的目的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 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1、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 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 争。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被害人、 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 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他 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 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 事责任的活动。
狭义说:起诉至审判。 广义说:侦查、起诉、审判、执行。
7
刑事诉讼的主体: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在 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 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人民法院: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诉讼监督权、公诉权、侦查 权、批捕权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权 当事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 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 诉讼被告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 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11
4、刑事诉讼的结构
1、概念:又称刑事诉讼模式,是指控诉、辩 护和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 相互关系。它受到刑事诉讼目的制约。 2、我国现状:双重结构 (1)三角结构: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司法 至上。 (2)线形结构:从侦查、起诉、审判的工序 流转以及警察、检察官和法院权力行使的相继 性而呈现出的权力互动结构。
诉讼须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控诉方(原告); 二是承控方(被告);三是听讼方。
3
2、分类
依据诉讼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 据的实体法,诉讼划分为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4
二、刑事诉讼
案例分析:金店抢夺案 思考: 1、本案中涉及哪些主体? 2、本案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对被告人付飞的刑罚是通过什么程序 实施的?
有关法律解释:主要有
1998年1月1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 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 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8年6月2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9年1月18日公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 则》 1998年4月20日公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 程序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案例2 】
• 何某,男,已婚,结婚三年后能通过假手续,同另一 女人在另一个城市办理了结婚手续。其夫人得知这一情况 后,开始非常生气,担后来一看对方很有钱,并且承诺每 年给她3万元,便不再闹意见,而且双方相处得很好。后 来有关部门发现这后,动员何妻向法院起诉何某征婚,但 何妻坚决不干。那么,对此应当如何处理?( ) A.重婚案属于自诉案件,如果何妻不起诉,就不应当作为 刑事案件处理; B.应当由人民检察院提公诉; C.应当由何妻所在单位提起公诉; D.应当由何的近亲属提起公诉
首页
•
• • • •
被告人朗某盗窃某电脑公司笔记本电脑 一台,价值人民币14000元,抢劫杀人一次。 此案应当如何审理判?( ) A.盗窃罪由基层人民法院审判; B.盗窃罪由中级人民法院审判; C.抢劫罪由基层人民法院审判; D.抢劫罪由中级人民法院审判
【案例8 】
•
首页
某案,某基层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以后,认为应 当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应当如何处理?( ) • A.应当向中级人民法院请示,请中级人民法院授 权后,再判处无期徒刑; • B.案件移交中级法院,中级法院不必再进行审理, 直接以中级法院的名义判处无期徒刑; • C.应当书面请求后,将案件移送中级法院依照第 一审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 D.中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根据事实和法 律,既可以做出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的判决,也可 以做有期徒刑的判决。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犯罪较轻,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 独立使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身体有特殊情况; •有严重疾病; 即使不关押,也不会危害社会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 实; •可能判处有期以上刑 罚;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 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 有逮捕必要的
【案例10 】
首页
•
被告人徐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某外国驻我 国使馆工作人员轧成重伤后,开车逃跑, 此案应当由哪个法院管辖?( ) • A.基层人民法院 • B.中级人民法院 • C.被害人所在国法院 • D.高级人民法院
首页
作业
• 讨论: • 1.什么是职能管辖? • 2.什么是地区管辖?
目的
讯问
• 适用拘留的紧急情形: • 1.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犯罪后当即被发 现的; •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其犯罪的; • 3.身边或者住处有犯罪证据的; •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 5.有毁灭或者仿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应当追究刑责, 首页 而公安机关、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二)审判管辖 1、级别管辖 上下级法院之间,在审理一审案件上的分工。
基层法院
• 普通刑事案件,盗窃、伤害、交通肇事; • 可能被判处无期以上刑罚的案件,如杀人放火绑架等暴力犯 罪案、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外国人犯罪案件
• 自诉案件:被害人可以作为原告(自诉 人),是刑事诉讼参与者人。如果被害人 因各种原因不能向法院起诉,被害人近亲 属可以代被害人自诉,成为诉讼参与者人。 • 常识:犯罪人的称呼变化: • 立案之后—公诉之前 犯罪嫌疑人 • 公诉之后 (自诉之后) 被告人 • 审判之后 罪犯
• • • • • • •
知识要点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
首页
调整、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作为程序法, 它对应的实体法是《刑法》。
一、管辖
(一)职能管辖 1、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 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首页
• (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如挪用公款案、私分国 有资产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 (2)职务犯罪案件:玩忽职守案、循私舞弊案; • (3)国家机关职务侵权案件:非法拘禁、非法搜 查、报复陷害案 •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 婚姻自由尚未引起被害人死亡案、虐待家庭成员尚 未致人重伤、死亡案、普通侵占案。注意:引起重 伤死亡,案件由公安机关受理。 •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故意伤 害(轻伤)、重婚、遗弃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 知识侵权案。
公安机关
执行
公安机关
检察院
法院
看守所 劳教所 监狱
或者 是……. ..
《刑事诉讼法》案例
首页
• 【案例1 】李某同一无业游民谈恋爱,其父亲听 说后非常生气,不许其女儿同男友交往,但女儿 仍然不听,经常外出同恋人约会。于是,其父亲 不许其女儿出家门,白天将其绑在家中,晚上睡 觉时,也让一个人看着她。持续时间长达三个月 之久,李某不堪忍受。一天晚上,趁看管人睡着 了,跳楼自杀身亡。那么,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 管辖的规定,此案应当由哪个机关受理?( ) •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安全机关
•
• • •
【案例3 】
首页
• 某案,被害人薛某在大街上因为小事与一个人发生 争吵,争吵过程中,对方拿起水果刀向其腹部捅了 一刀,然后逃跑,经鉴定为轻伤。恭某到当地公安 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那么,下列说 法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 B.轻伤害属于自诉案件,所以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 害人向法院起诉; • C.公安机关应当在抓获犯罪嫌疑人之后,再立案侦 查; • D.公安机关应当要求被害人提供充分的证据,否则 便不立案侦查
拘传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拘留
逮捕
• 拘传\拘留
对比 时间
传唤
12个小时
拘传
12个小时 案情需要传唤,拒不 到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公\检\法机关 可强制执行 排除干扰、保证诉讼 活动顺利进行
拘留 24小时
侦查中遇到紧 急情况 现行犯、重大 嫌疑分子 公安机关 强制执行 防止重大嫌疑 分子潜逃等
使用条件 案情需要 所有当事人,被 适用对象 害人或自诉人、 证人 执行部门 公\检\法机关 强制性 不是强制措施, 不具有强制性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 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被告人的辩护人 双方委托的诉讼代理人 本案的证人 本案的鉴定人 翻译人员
刑事诉讼参与者人
被害人
委托诉讼 代理人
辩护人
被告人
委托诉讼 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
鉴定人 翻译 证人
三、刑事诉讼的证据、强制措施
• (一)刑事诉讼证据
• 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 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 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 切事实。
首页
【案例6 】 • 被告人在A地盗窃汽车,到B市销赃,后 在C市被抓获(在C市没有进行其它犯罪), 那么此案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 A.由A市人民法院管辖; B.由B市人民法院管辖; C.由c市人民法院管辖; D.既可以由A市人民法院管辖,又可以由B 市人民法院管辖;
• • • •
【案例7】
中级法院
• 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高级法院
最高法院
• 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理解级别管辖所要注意的问题】
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是审级关 系,不是领导关系; ②审判权只能上收不能下放; ③一人犯两罪,由主罪决定。
首页
首页
• 2、地区管辖 • 不同地区同级法院之间,审理一审案件的 分工。 • 3、指定管辖 • 由两个法院共同的上级法院指定其中一个 法院审理。
首页
【案例4】 • 李某走私轿车,偷逃税款100万元,此案应 当由哪个机关立案侦查?( ) • A.人民检察院 • B.海关走私犯罪侦查部门 • C.公安机关 • D.税务机关
首页
【案例5 】
•
• • • •
被告人在A地购买枪支,到B地枪杀被害 人,那么此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 A.由A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B.由B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既可以由A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又可以 由B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D.由A地和B地的共同上级法院指定其中一 个法院管辖
有效证据
物证书证
视听资料 勘验、检查 笔录
证据
证人证言 鉴定结论
被害人 陈述
被告供述 和辩解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 (二)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是指公安机关、国家 安全机关、检察院和 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 活动的顺利进行,依 法对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采取的在一定期 限内限制或者剥夺其 人身自由的各种法定 强制方法。
二、刑事诉讼参与人 除了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参与到 刑事诉 讼活动中的人。 (一)当事人 即通常所说的犯罪人和被害人。 公诉案件: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被害人不是 原告,能否成为诉讼参与者人,要看情形而 定:
•被害人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才能成为诉 讼参与人,如出庭作证。 •被害人不愿意参加诉讼,或者被害人已经死亡,不 是诉讼参与人。
逮捕
适用对象
使用条件
执行方法 使用期限 权限部门 执行机关
提供保证人,交纳 保证金,写保证书, 随传随到,不得离 开居住市县
12个月
责令不得离开住 所或被指定的居 住场所,并对其进 行监视.
6个月
剥夺人身自由,并予以 羁押
到判决生效为止 检察院,法院
公检法机关 公安机例9 】
•
首页
被告人在A市抢夺一块手表,到B市销赃过程中被抓 获,B市公安机关侦查终结,B市检察院经过审查起诉, 决定向B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于是B市人民法院却以犯 罪地不在B地为理由拒绝接受。B市的法院是否正确? ( ) • A.正确,抢夺行为发生在A市,所以B市法院没有管 辖权; • B.正确,A市是主要犯罪地,案件应当由主要犯罪法 院管辖; • C.错误,本案是财产性犯罪,抢夺行为地和销赃地都 应当认为犯罪地,人民检察院向其中任何一个法院提起 诉讼,法院应当接受; • D.错误,A市法院应当请求上级法院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