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使得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当前,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

在农业领域,灌溉用水占据了大量的水资源。

许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工业用水方面,一些高耗水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且排放的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生活用水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了水危机。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1、水资源量与需求量的平衡指标包括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衡量水资源开发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2、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不同领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率越高,可持续性越强。

3、水环境保护指标包括水质达标率、废水处理率、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良好的水环境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4、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包括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完善程度、水资源规划的科学性、水资源管理机构的执行力等。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性。

乌鲁木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乌鲁木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乌鲁木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一、供水设施不完善:乌鲁木齐县供水设施相对滞后,城乡供水管网不完善。

尤其是部分乡镇、农村地区由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严重的供水不足问题。

二、农业用水占比较大:乌鲁木齐县约80%的水资源被农业用水所占用,这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供水紧张,反映了农业用水的管理和利用方面存在着问题。

三、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乌鲁木齐县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灌溉用水的效率不高。

农田灌溉系统老化,灌溉技术水平较低,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四、水污染问题严重:由于城市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乌鲁木齐县水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不达标,不仅威胁到了人民的饮水安全,也影响了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五、缺乏综合管理和保护措施:乌鲁木齐县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

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行为。

另一方面,乌鲁木齐县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还比较薄弱,缺乏科学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乌鲁木齐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供水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乡供水管网,改善供水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二、优化农业用水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三、加强水污染监管,落实严格的水污染治理措施,加强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监管和减排工作,保障水质安全。

四、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投入,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五、加强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一些改善和发展的机遇。

只有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乌鲁木齐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一、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一)水资源的存量较少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地下水828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全国年降水总量为*****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即河川径流量)为*****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全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匀从时间上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春季的降雨量都相对较少,夏季以及秋季的降雨量相对充沛,每年5月份到9月份的降水量大致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还会出现暴雨大暴雨等极端天气,降雨量所占的比重就更大,而十月到次年的四月经常会出现冬春连旱的天气。

(三)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水资源同人口以及耕地的分布非常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严重影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四)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水资源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首先是污水排放,各种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主要江河湖泊等流域的水质,其污染程度大有越来越严重之势。

污染的严重程度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不少的污水排放企业,本身就不具备对污水治理的能力,这一类企业还大量存在,每年由于偷排造成的水质污染事件日益增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巨大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周边的水域。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形成如下突出的水资源特点:(一)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时有发生,许多河流发生3~8年的连丰、连枯年。

例如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内出现过11~13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7~9年的连续丰水年。

连丰连枯年差异的年际变化极易造成频繁的水旱灾害。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另一表现则是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间的差异悬殊。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而北方地区高达3~6倍。

降水量较大的年际变幅,势必引起较大的径流变化。

例如,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流量为110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2 770m³/s,洪枯径流相差40倍;黄河三门峡站的最大流量为36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145m³/s,洪枯相差248倍。

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要求获得稳定的供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时间分配不均除年际变化大外,年内分配也不均。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

东南部各省雨季早,雨季长,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见图1-2)。

北方地区黄、淮、海、松辽流域6~9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有的年份最大24小时暴雨量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

不论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而频发的洪涝灾害。

图1-2 中国部分地区与伦敦、巴黎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比较(二)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是全国降水不均造成的。

中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五个地带。

全国有45%的土地面积处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亳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亳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座,其中大型水闸有大寺闸、涡阳闸、 源 量远远低于全国 1800 m 3/亩的水 幅度增加。

Z H IH U A I 2008.8
水文水资源
山丘区潜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法与效益分析
张福春 李 刚 吕云生 范 虹
一、潜水分布规律与特征
2、潜水主要特征
松等原因,潜流坡降、渗透流速 一般要比
1、潜水分布规律
山丘区和土石山丘区。一定流域面积 程与流域内的林草植被、治理程度、岩
二、潜水资源勘探与计算
的坡沟虽有较好的含水空间和较充沛 性因素相关,林草植被丰茂、治理程度
1、潜水资源勘探
潜水资源,但由于降水入渗快、坡降 高,则潜水补给持续时间长,反之,则
开发利用潜水资源,在充分调查、了
陡、过境快,降水后坡积层下游部位地 持续时间短。
差 26 倍。
16.9%。该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占总水 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农业灌溉用水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资源量的 48%,产水模数为 17.6 万 不会有太大的增加,按规划年与现状年
1、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m 3/km 2。人均水量、亩均水量分别为 持平考虑;工业用水随着经济的发展,预
亳州市境 内 水 域 现 有 水 闸 378 287m 3/人和 199m 3/亩,占有地表水资 计到 2010 年和 2020 年较现状年将有大
州市保证率 75%年份,现状年 2005 可制度,提倡农业节水灌溉,控制城市
年、规划年 2010 年和 2020 年需水量 浴池和洗车业等耗水行业的发展,大力
分 别 为 8.220 亿 m 3 、9.221 亿 m 3 和 宣传节约用水,全社会参与节约用水。
11.640 亿 m 3,可供水量为 7.378 亿 m 3,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一、水资源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衡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发展,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在分布和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裕。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据统计,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60%左右。

3.水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流水质恶化。

二、面临的形势1.供水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的供水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居民用水量占全国总水资源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

2.生态破坏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由于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污染问题,导致湿地退化、河流干枯、生态系统恶化等生态破坏现象加剧。

3.水灾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导致了水灾风险的加大。

洪涝、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现状和应对面临的形势:1.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提升农业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减少漏水和浪费。

2.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巡查,加大对水污染的追责力度。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提升湿地功能。

实施河湖管理制度,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恢复河湖自净能力。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总之,广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可持续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只 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广西的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希望学界和有关部门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共同为广西 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力量。
谢谢观看
1、优化水资源配置
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 案。加强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建设,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2、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规划。推行水资源的市 场化运作,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水资源质量评价
湖北省的水资源质量整体较好,但受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等影响, 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据湖北省水利厅的监测数据,截至 2020年底,全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6.3%,比2015年提高15.百分 点。
二、湖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实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6.5%,其中地表水开发利 用率为24.7%,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为11.8%。然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 题:
1、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受传统粗放型用水模式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水资 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在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资源配置 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3、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忽视了水资源保护 的重要性,导致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分 析
为实现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水资源保护
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水资源保护 法规体系,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1.水资源产权管理混乱按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水资源归国家、全民所有。

这种安排在传统体制下必将会演化为国家拥有归属权,国家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拥有使用权的结果。

现实情况下国家这个所有者代表经常缺位从而导致对水资源使用者的管理不完善,表现在使用者无偿占有或使用水资源,对破坏、严重浪费水资源的使用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

在存有水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使用权数量是根据使用水资源的效率原则来配置的。

不过在其不健全或根本不存有的情况下,水资源使用权数量的配置则难以体现效率原则。

因为现行水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有效的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水资源谁就控制水资源的使用权,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弊端主要是以条条为主,块块为辅条块分割严重,块块利益诱导大于条条约束;部门林立,缺乏综合管理,管理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排除或基本排除市场的作用。

能够想象这样的管理必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经济合理性依据,难以实现其配置,难以有效地调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

2.水资源的价格机制不合理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没能充分理解,水资源无论以要素身份对企业还是以商品身份对消费者来说,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在相对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下,国家所确定的水资源价格对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及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也就基本不起作用。

在相对应的价格运行机制下,因价格制定主体理解的偏差所确定的价格也不会通过其自身运动而得以纠正。

所以即使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水的供应价格大幅度上升,但因为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以改变,故而水价仍然不合理。

3.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第一,工业布局的偏差。

首先,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如企业过度集中,企业类型和规模未能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实行调整和控制。

其次,工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如将一些对水资源危害严重的工业项目设在城市水源上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介绍分析范围河流水功能区。介绍内容包 括:依据的文件、分区编号(如果有)、 分区地理位置、功能区(一级区、开发利 用区的二级区)、各区河段长度、主要入 河污染物(以退水论证范围为重点)、水 质管理目标。当项目位于保留区时,阐明 改变为开发利用区的依据。
• (插图标示项目取退水口及论证范围功能 区,分析范围内的可出附图)
水资源论证技术要点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黄建和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目的
分析 • 主要内容
项目
对象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时间范围:现状
范围 区域范围:项目分析范围、重点是论证范围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目的
• 了解项目分析范围水资源形势 • 了解项目论证范围水环境状况 • 了解项目分析范围现状水资源用量 • 了解项目论证范围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
• 水资源质量 • 水资源质量评价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等
评价。以项目取水水源形式为重点。 • 以水功能区为单元。 • 评价重点: 取水河段水功能区(地表水源);
或者取水含水层(地下水源)。
1.5 流域水资源评括各水资源分区地表水的水化学类 型、现状主要水质指标、水质变化趋势、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以及水功能区水质 达标情况(分析范围,重点是论证范围) 等。
1.5 流域水资源评价
• 水资源数量 • 水资源总量分析。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
源量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不重复水量组成。 地表水资源量中包括一部分地下水排泄量, 而地下水补给量中又包括了一部分地表水 的入渗量,因此需扣除地表径流量与地下 水补给量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再计算水资源总量。
1.5 流域水资源评价
源量、地下水水资源量、地表与地下水资 源不重复水量及水资源总量。 • 水资源数量分析内容包括:降水量分析; 径流量分析;地下水分析;总量分析。
1.5 流域水资源评价
• 水资源数量
• 降水量分析:降水量的时间分布包括年内变化和年 际变化。年内变化可从汛期开始的时间,降水的集 中程度、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各月的百分比等来描述; 年际变化可用多年统计参数描述。降水量的地区分 布可通过降水量等值线图来反映,如分区降水量的 量级、高值区、低值区等分布情况。
1.2 分析范围水资源分区
• 流域水资源分区可介绍到水资源III级区或IV 级区,视取、退水分析论证的需要而定。 介绍内容包括:依据的文件、分区编号、 分区地理位置、面积、分区内的行政区、 人口、主要经济结构、水资源量、取用耗 排情况等。
• 项目在哪个区,插图标示。
1.3 分析范围水功能区及水质管理目 标
二、水资源现状分析主要内容
现状 分析 几个 重点 问题
• 范围(重点是论证范围)
• 以项目为中心
• 水资源与水环境指标(水资源拥有量、 控制量、实际量;功能区水质管理目 标,污染物指标值,项目排放污染物 指标值)。提出取水口所在河流是否 有水资源数量和环境容量供项目使用 的结论性意见。
• 引用文件(最好是经批复的文件), 报告中引用的数据和结论要注明参考 文献。
境容量 • 确定项目取水口的水量与水质是否还有潜
力为本项目提供水量。
水资源现状分析主要内容
二、水资源现状分析主要内容
1、 基本
情况
• 项目分析范围(所在流域)基本情况
2、 现状
分析
地表水、地下水、中水(有什么,水量、水质)
取水、用水、耗水与退水(现状使用情况) 用水控制指标(管理要求) 环境容量指标(管理要求) 开发利用潜力分析(还有什么,满足项目取水有没有问题)
1.4 分析范围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 介绍分析范围经济社会总体情况,重点是 论证范围,包括:人口、经济结构(一、 二、三产业比重)及指标、耕地与农业、 现状取用耗排总体情况。如果有从项目取 水流域调水的,还应简要介绍受水区经济 社会相应情况。
1.5 流域水资源评价
• 水资源数量。 • 水资源数量即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资
1、项目所在流域基本情况
• 1.1 流域河流水系 • 1.2 分析范围水资源分区 • 1.3 分析范围(重点是论证范围)水功能区
及水质管理目标 • 1.4 各水资源分区经济社会概况(需求源) • 1.5 流域水资源评价(供给源) • 1.6 控制指标(管理源)
1.1 流域河流水系
• 介绍项目所在流域河流水系时,宜从长江一级支流 介绍到项目取水的那级支流,比如:本项目取、退 水口位于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昭化河段。然后介 绍该长江一级支流(如嘉陵江)有哪些主要支流, 各主要支流的基本特征,如流域面积、河流长度、 年降雨量、径流量、比降等。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审 查人员对项目所在流域的水系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 了解,宜简明扼要。当水系较多时,可列表说明。 总的水系情况介绍完后,应对项目取退水口所在河 流作重点说明,包括径流年内分配情况、取水河段 径流组成、特枯水年及其径流情况、泥沙、河势等, 为后面的取水水源可靠性论证做好铺垫。(插图标 示项目取退水口)
• 重点:取水论证范围,取水断面年月径流、 最小流量及时段。提供相应于取水保证率 年份的分月流量表,历年最小流量及时段 表。
1.5 流域水资源评价
• 水资源数量 • 地下水资源量分析:通常按山丘区、平原区分
别计算。主要有地下水含水类型和埋藏分布情 况,包括:流域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 透水层、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及埋藏条件; 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山丘 区地下水资源一般通过地下水排泄量的方法计 算。排泄量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泉水出流量、 山前侧向流出量、河床潜流量、浅层地下水实 际开采量和潜水蒸发量。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一般通过补给量与排泄量平衡来计算。
• 如长江流域降水量的特点概括为,流域地形复杂, 降水量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的说来,江南大于江 北,中下游大于中上游。流域内大雨量中心有五个, 四川盆地为流域内的低值区等。
1.5 流域水资源评价
• 水资源数量
• 径流量分析:径流量评价包括年径流的特 性分析、系列代表性分析、径流系列的插 补延长、年径流的还原计算,特殊地区的 产流量估算,年径流的地区分布,年径流 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