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州民风习俗
节令习俗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十,当地旧俗称“过年”。
这天五更起床,先放开门炮,而后净手、焚香、点腊烛;男女穿新衣。
下汤(下扁食)时,放鞭炮。
饭菜做好后,不食。
首先全家叩拜天地,保佑全家平安,而后再向祖宗牌位、尊长叩头拜年。
饭后,全家主要成员带着火纸、鞭炮、祭品(酒、肉、果品等)到祖坟拜年。
返家后,到同族邻居家给长辈行叩头礼,平辈互相同好。
各家备麻叶(一种油炸食品)、花生、瓜子、麻糖等食品招待,至亲长辈给晚辈小孩压岁钱。
拜年以午前为度,午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
初二,带大馍、点心、麻糖等礼物到外祖父家,初三到姑母家,初四到岳丈家拜年。
如误期,见面时需说明原因,否则受责。
走亲戚、串朋友至正月十五日。
城镇商店初五开始营业。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农村叫“小年下”。
元宵晚上,屋内焚香、点腊烛,晚餐吃元宵。
门外挂灯笼,放焰火,不论城市和农村,均灯火通明。
灯笼式样品目繁多,有“红火炭”(用竹蓖扎的用红纸糊的灯笼)、走马灯、纱灯、龙灯、凤灯等等。
当晚放焰火,大型焰火是群众集资办的,也有各家自行购买的。
在屋外跑动燃放。
建国后,迷信习俗废除,挂灯笼、放焰火、吃元宵之俗尚存。
80 年代,高跷、“鬼会”、小车干旱船、戏剧等,均到街头演出。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这天家家户户早起围仓。
“围仓”即用青灰在院子里打麦场里撒成圆圈,最少要围三圈,中间放一撮五谷杂粮,用土或砖头盖住,以此祈求丰收。
这天早晨,家家吃煎饼、大馍。
歌谣云:“二月二龙抬头,打着犁子赶耕牛,大囤尖,小囤流。
”建国后,农村仍有这一传统的习俗。
(四)清明节
清明节,男女盛装,携带祭品,远足郊外,添坟祭祖,俗称“扫墓”。
在家里插柳招魂,以表示纪念。
另外用柳条穿烧饼,挂在房檐下或墙上,至立夏给孩子吃,据说这样可以治小儿“苦夏”(小孩子食欲不佳,身体瘦弱)。
建国后,扫墓之俗尚存,清明节前,机关、学校列队持花圈到烈士陵园扫墓,听陵园管理人讲述革命先烈事迹,启迪后人。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旧时人们认为这时蝎子、蜈蚣、蛇蜂、蜮等俱出为害,人称“五毒”。
于是画五毒形象贴在门口,小儿涂雄黄于耳、鼻、眼窝肚脐处,防疫除病。
妇女用香料绣成荷包,或用丝线缠成粽子、糖糕形状,给小儿佩戴或用黄布为小儿做肚兜、虎头鞋,是日穿戴,以避“五毒”。
早晨,户户插艾。
早餐城市吃粽子、糖糕、油条;农村吃粽子、糖包。
中午饮雄黄酒。
对至亲厚友,以此相送为礼,表示祝愿。
建国后,饮雄黄酒、缝香包、龙舟竞渡等习俗废,唯插艾、吃粽子和糖糕等习俗尚存。
近年来,儿女节前以鸡、鱼、酒、肉等孝敬父母岳丈之风盛行。
(六)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这天家家户户扫墓,祭把祖先。
据传七月十五瘟疫流行投河淹死的、上吊死的、被人暗杀的等等“冤鬼”、“厉鬼”出来作祟。
据旧志载:城西北隅有州厉坛,每至中元,州官在坛上公祭厉鬼,致祷词,要他们念祭把恩德,不要在人间作祟。
是日夜,威平寺和白衣庵的和尚,搭台念经,超渡亡灵。
人们施焰口、放河灯,给冤鬼引路指津,借以驱除鬼祟。
建国后,此俗已废,唯存上坟这一习俗。
(七)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农村早晨吃焦馍(用芝麻、面粉活成面块,烙成烙馍,烤焦),城里午餐丰盛。
入夜举家团聚,焚香祭月(多为主妇或姑娘主祭)。
祭后,食月饼、瓜果、毛豆等,饮酒赏月,至深夜方散。
建国后,旧俗虽易,但仍全家团聚,食月饼、瓜果等。
80 年代,独家生活的儿女,节前以月饼、酒、肉、瓜果等孝敬父母,至亲厚友亦有礼品来往。
(八)腊八
农历十二月八日,叫“腊八”。
旧时,是日早餐用毛栗、花生仁、红枣、百合、山楂、莲子、糯米、红白糖等,煮成粥,叫“腊八粥”。
信佛的人,是日施舍穷人。
而现在腊八粥,用小米、豆腐、粉条、花生仁、芝麻仁、海带、姜、葱等煮制,改甜为咸,改早餐为午餐。
因此时已接近年关,所以有“吃了腊八饭,便把年来办”的俗谚。
(九)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各家打扫卫生,清除房舍尘土垃圾,男性用馆糖奉灶君,祭时焚香叩头,并祝祷:“上天好话多说。
”为什么用饴糖祭祀?一说是用馆糖粘住灶君的嘴,不叫他上天说三道四。
建国后,此俗已废。
(十)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年二十九日),是本年最后一天,这天家家扫庭院,贴春联,易门神;入夜点烛焚香,堂屋桌上陈列供品,全家团聚,饮酒辞岁,祝长者长寿,儿女兴旺,长者给子孙压岁钱。
而后围火炉“守岁”;至午夜,放关门炮。
丧葬习俗
(一)过世
父母年老,儿女预先为其准备喜棺。
棺木以柏木为佳,其次粹揪、桑木,再次是杨柳杂木。
同时制寿衣3 至5 件。
老人病故,绝气时不举哀,及时烧“倒头纸”。
给死者穿好衣服把老人平时最喜欢的物件,置于棺中陪葬。
棺木不定材口,全家举哀;之后,长子守灵,次于敞头赤脚,到外祖父家报丧。
其他至亲处由侄、孙报丧。
灵棚多设在棺木停放屋前,门前挂幅竹帘,帘外白布(纸)长幅上,书写“显考(妣)鬃之灵位”,称为“铭旌”。
(二)吊唁
吊唁者,以外祖父家为贵。
他们前来吊唁时,孝子要全部出动,跑迎于街头或村外至灵前行九拜礼后,集体举哀。
长子和执事向舅父报告丧事安排情况,其舅父可以提出意见,修改仪程。
第二天,全体孝子到土地庙或十字路口“泼汤”。
第三天,至亲厚友都到,推开材口,净面。
亲人祷告后,合材口,钉银钉,全家举哀。
(三)丧服
丧期服装,自清末至建国前夕,丧者儿子戴肉包白帽,穿孝袍,腰束麻带;侄子、子戴筒帽,其他人戴菱角帽;女儿戴7 尺长的白土布,侄女、孙女戴3 尺长的白土布,其他人戴1 尺长白土布。
建国后50 至70 年代,丧期不穿孝服不戴孝帽,一律配戴黑袖章。
80年代,城乡均有穿孝者,旧俗有所复活。
(四)殡期
殡期,上般在死后3 天或7 天,亲生儿女殡时送“社火”(用纸扎的马、轿、金山、银山、聚宝盆、童男、童女等),其他至亲送“三生”(肉、纸、炮),一般亲邻只烧素纸。
出殡前,请阴阳先生定穴位;开墓后,长子兜一包坟土返回。
(五)出棺
出棺时,孝子手持“引魂幡”、“摔劳盆”。
社火响手前行,男孝子由至亲搀扶,领棺下地,响手、和尚、亲邻送殡跟后。
女眷至坟地即还。
孝子引棺急绕坟3 圈,谓之“抢坟”。
棺木封土后,送葬者集体一揖四叩、哀悼。
礼毕,返回宴席款待。
丧葬一般待客二三十桌,多者达百十桌。
政府虽多次提倡丧事从简,但收效甚微。
次日,孝子到左邻右舍叩头“谢孝”。
第三天,儿女圆坟,全家痛哭。
居丧者,3 年孝满。
(六)做周年
父母死亡1 年或3 年,子孙至亲设供桌祭把,称“做周年”。
有主牌的在家,无主牌的在坟地。
供桌旁放一把椅子,即父母有一人健在;放两把椅子,即父母双亡。
行礼时奏乐祭者在供桌前列队行“九拜礼”。
礼毕,设宴款待。
(七)婚丧酒席
婚嫁殡葬,城里有用“十菜席”待客的习惯。
建国初,每桌7人,现在每桌8-10人。
80 年代,农村用的“十菜席”是,先上4小碟:两荤两素凉拌,用以下酒;后上10大碗,以元宝肉、八宝饭、虎头鸡、家常鱼为主菜,其余各菜可根据情况灵活拼制。
城市所用“十菜席”,先上6中盘:两荤两素两甜;再上10大碗,以虎皮肉、四喜丸子、家常鱼、八宝饭等为主菜,质量好于农村,且较少用肥肉。
十菜席常随季节调剂,夏季多热汤,春秋多温拌。
汉民席夏季不用羊肉。
宗族习俗
亳州人向有同族聚居的习惯。
涡河、武家河、赵王河、河、油河、西淝河等河流沿岸村庄较密,居民多为一村一姓,多姓杂居者较少。
村庄大的多叫某老家、某营子、某寨、某楼、某庄。
建国前,比较大的家族建有祠堂,仅城内即有蒋家祠堂(现市粮食局油厂)、李家祠堂(东门里路北)、姜家祠堂(现市卫生局)、马家祠堂(华祖庙路北)、刘家祠堂(西门口路北等。
家族子孙起名,一般须按宗谱中规定的辈份排,如李姓现代字派是“中心承家传,绍先景运隆”;蒋姓字派是“尚文庆昭祥,承家传业久”;薛姓现代字派是“怀仰荣宗象,恒钦焕汝光”等;如不按照字派起名,就要受到同族人的责备;若颠倒字派,即为“乱宗”,要受到严厉斥贵。
同家族中有重大事情,多在词堂商讨,由德高望众有权威的族长出面处理,如不服可训斥、打骂。
若某人有越轨行为,在祠堂可斥责、杖责;如屡教不改,可以送政府关押;寡妇不守节,族人可以将其活埋。
一个家族中的族长多为本族中有地位、有钱财、为人正派、乐于助人,而且辈数较长的人担任。
他常常“以族代政”,处理家族中的重大纠纷〕建国前,本地人家族观念强,同族人比较亲密。
也常有两个家族争
斗,形成世仇的。
建国后,打破了家族中的一些陈规旧俗,人们赤诚相待,和睦相处,很少发生家族间的纷争。
但近年来,有的地方陈旧风俗有所复活。
旧时生产习俗
1、旧时有“立春不鞭牛”之说。
据说若立春这天鞭打牛,则人有灾难。
2、过年不过“破五”(正月初五),不准喝糊涂(粥)。
据说喝糊涂圪巴地。
3、正月开犁,在地头要焚香、放炮敬土地神。
据说这样犁地不打犁铧。
4、不过“破五”,农民不开犁,木匠不开锯,裁缝不开剪,这些工具不外借。
5、不过正月初十不推磨(磨面),不用臼砸东西。
因传正月初十是石头神的生日。
6、二月二日“长工吃大馍”。
据说很早以前,只有富家二月二吃大馍,但长工不得食。
后来长工说:“二月二长工吃大馍不打犁铧”。
富者信以为真,每年二月二就给长工大馍吃了。
7、旧俗栽红芋,死了不补苗。
据说红芋不招续闺女。
8、买马不买驮尸旋(背上有旋),买牛不买孝头牛(头上有白色毛)。
据说买了这样的牲口,主人有灾难。
9、卖牛不卖鼻具,卖马不卖笼头,卖羊不卖拴羊绳,卖了就表示以后买不起了。
10、菜园的草不喂牲口。
认为园地壮,草有毒。
11、菜园的水池子,不准洗衣服。
说用洗衣服的水浇黄瓜,结的瓜苦。
12、宅基上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两旁不栽鬼拍手(杨树)。
因为“桑”与“丧”同音,为人所忌;出殡时子孙持的哭丧棒、引魂幡的幡托,都是鲜柳木,因而宅基上柳树也为人所忌。
刮风时杨树叶子互相碰击发出声响,好像鬼拍手一样,因而认为宅基两旁栽杨树不吉。
旧时商业习俗
1、生意人过年第一次见面,互相拱手说:“发财,发财。
”
2、正月里花轿店第一次出赁花轿,木匠第一次出去干活,厨师第一次“上事”等,除给赁钱、工钱外,还要送一只公鸡,俗说:“大吉大利”。
3、早晨第一次卖货物,少赚钱,甚至不赚钱也要卖,因为是头一宗生意,图个顺利,俗说“一利百利”。
4、出门做生意,早晨不准“放快”,即不准说不吉利的话。
如见了野兔,不能说“跑了”。
5、做生意出门碰见花轿,认为不吉利——人财两空;碰见发丧的认为吉利—发财(发出棺材)。
6、帐本要足一百页,九十九页也不用,因为“缺业”(页)。
7、过年贴上门春联,不准要帐。
8、生意人不用断尺、断秤。
怕顾客说因缺寸、少两被人家折断过,名誉不好听。
9、买牛、猪舌头,不说“舌头”,因为“舌”与“折”同音。
10、借雨伞不说伞,因为“伞”与“散”同音,不吉利,说“雨淋子”或“撑子”。
11、卖姜的忌说姜,而说“拐子”。
因为牲畜生育说“jiāng”,不雅于口。
12、下大雨、刮大风、下大雪,生意门面不关门。
大白天关门,好像生意倒闭了。
13、卖生意不卖“字号”,如果连“字号”也卖了,就意味着生意亏本,永远不干了。
14、旧时商店主人称“掌柜的”,忌称“老板”。
因为亳州人称开妓院的为“老板”。
近年来此忌渐被淡化。
生活禁忌
1、母鸡打鸣,认为作怪,不杀便卖。
所谓“牝鸡司晨,为家之索”。
杀鹅必须在十字路口忌在家杀。
说鹅有“殃”(魂魄),人碰见了会有灾难。
逢节日送礼,只能送公鸡,忌送母鸡。
2、同姓不婚。
叶、黄两姓不通婚;马、牛、杨3 姓和郭姓不结亲;结亲认为不吉利。
葛、皮两姓和于、郭两姓不住在一块,据说“犯地名”,是大忌讳。
3、亳州人忌说“出西门”,因为以前西门外是刑场。
4、练木不做床,避人死了“入殓”之嫌。
5、旧时学生忌用字纸作手纸,认为那样是对圣人的大不敬。
6、姑娘婚后不叫名字,在婆家,长辈或大于她的平辈,娘家姓啥叫啥大姐,如娘家姓李叫“李大姐”。
晚辈或平辈比她小的,按辈数加丈夫的小名呼,如丈夫小名叫石头,晚辈的就叫“石头婶”,平辈的叫“石头嫂”。
在娘家,长辈或大于她的,婆家姓啥就叫老啥,如姓张就叫“老张”。
7、说猪肉为“大肉”,说猪油为“大油”。
因为亳州是回、汉两族聚居的地方,汉族尊重回族的习惯,所以忌说“猪”。
8、产妇不满月不准到别人家去,如果到了谁家,即认为产妇血身子扑了他家,会使其家“晦气”。
产妇家必须备一只公鸡、一盘鞭炮为其“除晦气”。
9、下午忌看病人,因为太阳已经西下,夜幕即将降临,好像是象征看病人的病情,不吉利。
10、子年出生的人不说属老鼠的,说属“水”的,因为老鼠是人最讨厌的,常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属蛇的,说属“小龙”的,因为龙是吉祥之物。
11、饮酒划拳出一指时,只能出大姆指,它是象征着佼佼者,忌出其他任何一指;出两指时出大姆指和食指,或大小两指,忌出食指和中指,如出这两指,认为是挖眼睛、不礼貌的。
12、早晨不说梦,认为说梦一天不好。
13、初七、十七、二十七不远行,因为“七”与“妻”同音,而“出七(妻)”则为人所忌。
14、远行的人不在逢八的日子归家,因为“八”与“巴”同音,据说巴望着远行的归来,归来了,没有“巴望”了。
此禁忌已逐渐消失。
15、来客不上八碗菜,避狗上桌子“扒”碗菜之嫌。
16、农民卖“南瓜”喊“面瓜”,忌说“卖南瓜”。
据说有一家叔嫂有奸情,生一子,嫂命叔置囊中丢去,邻居问囊中之物,叔答:“南瓜。
”因而人们忌说“卖南瓜”。
17、祖上的名字,特别是奶名,子孙后代均忌使用。
因此给小孩起名,一般要考虑到后人是否碍口。
18、亳州人忌说3 个年龄:一是45 岁。
到了45 岁,只说44 岁,明年说46 岁。
相传45 岁是属“驴”的,不在十二属相,意思不是人。
一是73岁,一是84岁。
相传孔子73岁终,孟子84岁卒,圣人且闯不过这两关,何况凡人!俗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老年人到了这两个岁数,或说多,或说少,或跳过去,躲过这两个关口。
久而久之,成了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