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渗法著作和论文
铸渗技术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铸渗技术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3c0796458fafab069dc02ed.png)
黑 龙 江 冶 金
铸 渗 技 术 制备 表 面 复 合材 料 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祝 凯
(黑 龙江 省冶 金研 究所 。黑龙 江 哈 尔滨 150040)
摘 要 :本 文简要 介绍了铸 渗技术及其发展历史 ,总结 了 目前 我 国铸 渗技 术研究 现状 ,分 析 了铸 渗技 术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并提出 了解决方法 。 关键词 :铸渗 ;现状 ;发 展
究带来了新思路。王华明等在 ZG45钢铸 件表 面 一 陶瓷复合层 ,由于反应物料在浇 注时 自发 发生
获得了以高 w合金 白口铸铁组织为基 ,以铸造碳 了反应,就解决 了金属液渗透能力差 ;涂覆层容易
化物颗粒为硬质相 的抗磨材料复合层。
被金属液冲散 的问题。
相对于耐磨 领域 ,铸渗技术在提高铸件 的耐
剂 形成 的方 式不 同 ,可分 为 涂 覆 法 、粉末 冶 金 成 型 所用 WC强化球铁 ,耐磨性提高 3倍以上 。北京科
法 ;按照浇注工艺不 同,可分 为重力场铸渗 、超重 技大学在灰 口铸铁钢锭模 表面渗棚 ,阜新 矿业学
力场铸渗 、离心力场铸渗 、负压铸渗 等;按 照造型 院在球墨铸铁锤头表面铸 渗凡和钛 ,均提高 了工
.
心泵 的寿命提高了 2 3倍。刘金海等人采用铸
对于此问题 ,可 以尝试将铸 渗技 术与干砂消
渗法在灰铸铁表面形成渗棚 层。腐蚀试验表 明: 失模铸造相结合。干砂消失模铸渗工艺无需起模
铸件耐锌液腐蚀性能极大提高,该工艺有望直接 浇注时抽真空 ,可 以及 时将黏结剂 和熔 剂等产生
应用 到热镀 锌锅 的制备 上 。
在这方面研究都 比较深人。国内铸渗技术 的研究 组元形成表 面复合材料时 ,铸件 的耐磨性 提高 了
铸铁表面负压铸渗法Ni/WC复合渗层组织和性能
![铸铁表面负压铸渗法Ni/WC复合渗层组织和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4e8cb38871fe910ef12df8ea.png)
●
王 海棠 等
铸 铁表 面 负压铸 渗法 N/ iWC复合 渗层 组织 和性 能
铸 铁 表 面 负 压 铸 渗 法 N / C 复 合 渗 层 组 织 和 性 能 iW
王 海棠 , 元 东 , 贵 荣 ,刘生龙 郝远 李 - 杨 一 , (. 1 兰州 理工 大学 甘肃 省有 色金 属新 材料 省部 共建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 甘肃 兰 州 7 0 5 ; 3 0 0 2 兰 州理 工大 学有 色金 属合 金省部 共 建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肃 兰州 7 0 5 ; . 甘 3 0 0 3 酒 钢机 械制 造公 司 , . 甘肃 嘉峪 关 7 5 0 ) 3 1 0
[ 关键词 ] 复合渗层 ; 负压铸 渗 ; 织; 铁 ; 组 铸 碳化钨 [ 中图分 类号] G 5 . T 16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1— 6 0 20 )5— 0 0—0 10 36 (0 8 0 0 1 3
M ir sr c ur n o e te fNi c o t u t e a d Pr p riso /W C m po ie Co st
[ 摘 要] 以制备表 面质量 良好 , 硬度较 高的铸铁材料 为 目的, 采用 负压铸渗 法在铸铁表 制备 了不 同 WC含量 的 N 基复合 i
渗层, 用扫描电镜(E 、 SM)X射线衍射(R ) X D 和电子探针 (P A) E M 等测试手段 , 分析了渗层的显微结构、 相组成、 化学成分分布、 宏
73 0 0, Ch n 05 i a;2. Ke b r tr fNo —mx usM ea l y ,Th nit fEd a in,L n h u Un v ri fTe h— y La o aoy o n f o t lAlo s e Mi sr o uc to y a z o ie st o c y
材料表面铸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材料表面铸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76f685d0d233d4b14e69ea.png)
材料表面铸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者:伊新作者单位:新疆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6刊名:砖瓦英文刊名:BLOCK-BRICK-TILE年,卷(期):2008(8)1.袁中岳;武仲铭;赵恒章铸件表面合金化评述[期刊论文]-铸造设备研究 2004(05)2.庞兆夫金属铸渗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997(01)3.王冬;张军90年代铸渗工艺新进展[期刊论文]-铸造技术 2000(03)4.刘湘;李荣启我国铸渗技术的研究近况 2000(04)1.孟德权.张永青.张伟强.MENG Dequan.ZHANG Yongqing.ZHANG Weiqiang中碳钢表面铸渗合金化层组织和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09,38(1)2.刘士亮.Liu Shiliang表面改性磨片的研制及生产应用[期刊论文]-造纸科学与技术2009,28(2)3.孙义.孙建民起重机发动机的耐磨性强化方法研究[会议论文]-20074.程瑶.郭长庆.程军.CHENG Yao.GUO Chang-qing.CHENG Jun Ti-Fe粉对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复合材料复合层质量及组织的影响[期刊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0,29(1)5.贾利晓.张永振.陈跃.上官宝.铁喜顺.兰晔峰钨铬复合铸渗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研究[期刊论文]-铸造技术2004,25(5)6.杨涛林.陈跃.李晓宾.YANG Tao-lin.CHEN Yue.LI Xiao-bin铸钢表面钒铬铸渗层的微观分析及干滑动磨损性能研究[期刊论文]-铸造2008,57(1)7.杨贵荣.郝远.宋文明.马颖.YANG Guirong.HAO Yuan.SONG Wenming.MA Ying铸渗法制备铜基表面复合材料[期刊论文]-复合材料学报2005,22(1)8.孙志平.王一三.丁义超.李凤春铸造烧结VC-Fe基表面复合材料[期刊论文]-铸造技术2001(5)9.王忠民.张忠诚.毛磊.秦森.李义明.刘海斌.WANG Zhong-min.ZHANG Zhong-cheng.MAO Lei.QIN Sen.LI Yi-ming .LIU Hai-bin铸铁件表面熔铸渗硼层锌液腐蚀性能研究[期刊论文]-铸造技术2011,32(4)10.王雯.许云华.张夏妮.牛立斌.WANG Wen.XU Yunhua.ZHANG Xiani.NIU Libin铬合金丝与灰铸铁原位反应的研究[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10,39(8)本文链接:/Periodical_zw200808009.aspx。
预置法对V-EPC铸渗制备复合材料组织和质量的影响
![预置法对V-EPC铸渗制备复合材料组织和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357200abed5b9f3f90f1c52.png)
( l t ・ c i n i e i olg , u migU i ri f ce c n e h oo y K n n Ee r Ma hn E gn r gC l e K n n nv st o in ea dT c n l , u mi co e e n e e y S g g 6 0 9 , n a , ia 5 0 3 Yu n n Ch ) n
wa s3mm. n ee e t f o o i c l ns r c u l sfw. t eice sn f a dt f c mp s eI ai o uf eq ai wa h oc t o t y a t y e Wi t ra igo hh n WC
( 明理 工 大 学机 电工 程 学 院 ,云 南 昆明 ,6 09 ) 昆 50 3
摘要 : 通过涂覆预制块法和压制预制块法两种预置体的预置方法,利用 VE C铸渗工艺制备 了WC增强铁基表面复合 .P
材料 ,着重研 究了两种预置法对复合材料 的表 面质 量和 组织的影响。结果表 明,压 制法制备 的复合材料表 面质量较涂 覆法好 ,复合层厚度均为 3 i 左右, l ml 表面较平整 ,复合位置对铸渗件表面质量影响不大, 且随着 WC颗粒体 积分数 的增 加 ,复合材料铸件 的铸渗层表面质量 呈下降趋 势。对 显微 组织的研究表 明 ,两种方法制备 的复合 材料过渡层都较平 缓 , 在压制法制备 的复合材料靠近复合层处 的过渡 层组 织中没 有石墨 出现。压制法制备 的复合 材料复合层 中 WC的分布较 涂覆法均匀,WC颗粒体积分数较高,WC的大小不一 ,一些 WC颗粒产生裂纹 、破碎 和搭接现象 ,随着 WC颗粒体积 分 数 的 增 加 ,WC颗 粒 将 变均 匀 。
材料表面铸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材料表面铸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9c5e25b4daa58da0114acc.png)
1 金 属铸 渗 的基本 原理
液 在 毛 细 管力 、 负压 吸 力 、 液 静 压力 等 作用 下 , 铁 向合
维普资讯
铸渗簇零 昀
伊 新
墨
( 新疆特种设备检验研 究院 , 疆 鸟鲁木 齐 8 00 ) 新 3 06
摘 要 : 金 属铸 渗技 术 取得 的研 究成果 基础 上, 在 综述 了这 项技 术在 金 属铸 渗 机 理 、 铸渗 工 艺方 法及 其影
te h me a a t g p n tai n e h oo y a d su y n h a t g p n tai n tl c si e e r t t c n l g n t d o t e c s i e e r t me h n s n o n o c a im, t e a t g h c si n p n ta in r c s n i if e cn a t r a e e i w d i t i a e , a d h p o l ms n t e e e r t p o e s a d t n u n i g f co s r r ve e n h s o s l p p r n t e r b e a d h d v l p n ie t n b u h st c n l g r lo p i t d o t e e o me td r ci sa o t i e h oo y a e a s o n e u . o t
化涂 料和 耐火 涂料 依次 粘 附在用 可发 性 聚苯 乙烯制 成 的铸 件 模样 上 , 后 用干 砂振 动 造 型, 在 浇注 前 取样 , 然 并 浇 注 时抽 负压 , 当金属 液 充 型时 , 发性 聚 苯 乙烯 模 样 可 和 合 金化 涂 料层 中 的有 机 粘 结 剂 等 遇 高 温 分解 气 化 ,
负压铸渗法制备铸铁表面FeCr复合渗层的热疲劳性能研究
![负压铸渗法制备铸铁表面FeCr复合渗层的热疲劳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dc9fda49649b6648d74766.png)
及分 析 。
1 )铸渗 后 的试 样 用 J M 一6 0 F型 扫描 电镜 S 70 ( E 观察 渗层 的组织形 貌 。 S M) 2 )将铸 渗所得 试样 进行线 切割 , 制备成 1 0mm ×1 0mm×2 0mm 的试 样 , 试样 进 行 清洗 、 磨 、 对 打 抛 光 、 干 , 后进 行热疲 劳试验 。首先把试 样放入 烘 然 8 0。 0 C的马弗炉 中保 温 1 n 使 试样 整体 受 热均 0mi , 匀, 然后 取 出放 入 室 温水 中 , 速 冷却 , 快 直到 试样 温
镀 、 焊 、 学 镀 、 理气 相 沉积 、 离 子体 喷 溅 、 堆 化 物 等 辉
光放 电渗硫 、 多元共 渗 ( 处理 法 ) , 热 等 通过 这些方 法
浇 注 前 , 将 经 过 先
1 0 。 热 好 的 砂 型 和 5 C预
得 到 的表面层 较 薄且 易于 脱 落 。铸渗 法 是 2 0世 纪
期短 , 本低 , 艺简 单 等 许 多优 点 。F C 粉 成 本 成 工 er
囡 圈
圈
低廉 , 大量碳 和铬 的加 入 , 得 其 硬 度增 高 , 磨 性 使 耐 特别是 耐磨粒 磨损 性 能 提 高 , 定 量 的镍 有 利 于 改 一 善渗 层的韧 性 , 降低裂 纹倾 向 。
用 , 显著 提高硬 度 、 磨性 , 能 耐 特别 是 耐 磨 粒磨 损 性
壁或砂 芯 的外 表 面 , 3 0 ℃, 经 0 2h烘 干 , 料 浆 层 使
2 0 30 . ~ .
2 ~ 3 8 2
4~ 6
2 结 果 与讨 论
负压铸渗法制备铜合金表面Ni60A渗层的摩擦学性能
![负压铸渗法制备铜合金表面Ni60A渗层的摩擦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e0d335e8524de518964b7d16.png)
a d we r e t r Th itiu ino ft t d c a ig h d e s a d t e e e to r t n h a n t e n a se . e dsr t fii r e o t ar n s n h f c f i i e t h t b o n la n fco o c u t rar t e r g o n e p t e l i we e n e t a e s n r iv si t d. As h r s l . t e itiu i o ma r - a d e s g te e ut s h ds r t b on f coh rn s
关键 词 :Z I—;Ni0 渗层 ;干 滑动 ;摩擦磨 损 QA94 6A 中图分 类号 :T 7 .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97 (07 6 08—4 G14 4 4 0 14 7 20)0— 560
W e rBe a ir fNi0 Ifta e a e n Co p rSu s r t a h vo 6 A ir t d L y r p e b ta e o l n O I b ia e yVa u mIn ir t n Ca t gTe h iu F r t d b c u fta i s i c nq e a c I l o n
pe e td g a in h n e At h ame c n io ,h a a eo 6 A o t gwa e ra e y r s n e r de tc a g . es t o dt n t ewe rrt fNi0 c a i sd c e s d b i n t r e so a nt d o p r d wi h t ft e s b ta e AIt e ewe e t e r a o h t e t g wo o d r fm g i e c m a e t t a u sr t . lh s r h e s nt a a i u h o h h n r ssa c ft e c a igwa u h b t r h n te s b ta e Th a c a im s o h aig e it n e o o t s m c et a h u s rt . e we rme h ns fte c t h n e t o n we e o ia e b h xd t n t n f r n a h so o t e u sr t s r c . W i t e r d m n t d y t e o ia i 。 r se a d d e in n h s b t e uf e o a a a t h h
表面铸渗耐磨材料的现状及趋势
![表面铸渗耐磨材料的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bd6fce2a6c30c2258019ea9.png)
表面铸渗耐磨材料的现状及趋势作者:陈星远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9期摘要:总结铸渗过程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指出铸渗过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铸渗磨损层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能类型,影响因素和性能结果。
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铸渗技术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展望铸渗表面耐磨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表面铸渗;耐磨材料;现状趋势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耐磨材料在采矿,建筑材料、冶金、运输、煤炭和陶瓷等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中被消耗。
据统计,2009年国内磨损状况和磨损状况消耗了钢铁耐磨材料,铸造材料超过350万吨。
因此,新型高性能耐磨材料的开发以及减少钢耗和能源消耗是许多学科中大多数研究人员的共同目标。
使用铸渗技术是减少磨损的一种方法。
坚韧的材料可以与优异的耐磨性和硬度材料结合使用,以形成具有特定抗冲击性,高强度和出色耐磨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另外,铸件渗透制造工艺简单,节省了生产成本,在成本条件下,零件的耐磨性得到了显着提高。
从提高鑄件渗透表面的耐磨性入手,介绍了铸渗过程的形成机理,铸渗过程以及铸渗层的耐磨性。
一、铸渗层的形成机理铸渗层的形成机理,混合所需的合金粉末和粘结剂以覆盖铸件的渗透腔,或将合金粉末预成型并将其附着到模具的特定位置,将热的熔融金属倒入粉末中并且,在预制块中,使用熔融金属在高温下与粉末的表面发生冶金反应,冷却固化后,在母材表面具有一定的厚度,特殊的组织和性能,形成浇铸渗透层。
传统的渗透层是通过加热分解、吸附和扩散所需元素而形成的。
不同之处在于,铸渗过程使用被渗透元素分离并分解的活性原子,在热熔融金属的作用下迁移至贱金属。
它在内部扩散并进一步渗透到基材中,占据了形成固溶体P的有利位置。
形成的最终扩散层比通过常规热扩散方法获得的最终扩散层厚,这是因为在金属液体中的扩散过程中渗透的原子遇到低电阻,低能量消耗和长扩散距离,这种铸造渗透和扩散的影响超出了其他传统热扩散方法的范围。
二、铸渗工艺方法(一)消失模法铸渗消失模铸造涉及均匀涂覆需要与增强颗粒合金化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样品模型的表面,将其放入模具中并用干砂填充。
负压铸渗法制备铸铁表面FeCr复合渗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负压铸渗法制备铸铁表面FeCr复合渗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5f1c28192e45361066f586.png)
7 闵学 刚, 扬善 , 孙 杜温文 , c ,i R 等.a s 和 E对 A 9 合金组织和性能 Z1
参
考
文
献
的影响lI J_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 0 3 ( ) 0 — 1. ,0 2,2 3 : 9 4 4 4
8 Yu n G Y,L uZ L a i ,Wa g Q D,e 1 cot cu erf e n o n t . rsr tr e n me t f a Mi u i
+
・+ “+ ・
“+
一+ 一 + 一+
细化合 金 晶粒 , 由于 细晶强 化和析 出强 化作 用 , 金 合
的抗拉 强度 、 屈服 强度 和硬度 明显 提 高 , 02 e 且 .%C 一 0 %S一 .%C 复 合加入 的效 果优 于 02 e 02 . r0 2 2 a .%C 一 .%
Mg A l Z — i l y . t rasL t r . 0 2. 6 5 — 8 - — n S l sMa e i l e t s 2 0 5 : 3 5 . ao e
1 Mo d k B. Eb r r ie L. e t T. g e i m—p o e t s a p ia i n— o e il Ma n s u r p ri — p l t e c o p tnt a
s 币 02 e 02 a rⅡ . %C 一 . %C 。
2 0 1 (1 :9 6 . 0 0, 6 0)5 - 4
5 刘正 , 张奎 , 曾小勤. 镁基轻质合 金理论基础及其应 用f . 京: M1 北 机
械 工 业出 版 社 ,0 215 27 20 : — 0 . 9
消失模法铸渗表面合金层组织研究
![消失模法铸渗表面合金层组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e03005f12d2af90242e62f.png)
在 实 际生 产 中 , 很 多 场 合 下 要 求 铸 件 表 面 具 在 有某 些 特殊 性 能 如 耐 磨 、 腐 蚀 等 。采 用 整 体 合 金 耐
化物类型 由 M73 C 型向 M3 C型转 变 , 度逐渐 降低 , 硬 碳化物 含量逐渐减少 ; 热处理后 , 化物含 量和 材料 硬度增 加 , 碳 但 铸渗层 由外 向里碳化 物含量与硬 度逐渐 降低及碳 化物 由 M7 3 c 型向 M3 C型转变这一 趋势不 变。 关键 词 : 复合材料 ; 铸渗表 面合金化 ; 消失模 铸造
般 由合 金 颗 粒 、 结 剂 、 合 熔 剂 、 剂 和 少 量 其 粘 复 溶
合 金 粉 制成 的膏块 , 作 不 方便 , 料 中 的无 机 物 和 操 涂 有 机 物 在浇 注 成型 后形 成 的夹渣 和气 体 也极 易 残 留
在 表 面合 金 层 中 , 而在 表 面合 金层 中形 成 铸 造缺 陷 。
粗 糙 , 寸精 度低 , 尺 使得 这 一 方法 只 适 用 于简 单 结构 铸件 。
合 金 颗粒 ( e 5 r . %C一12 i. 用 酚 F 一6 %C 一86 . %S)选 醛树 脂 ( 经过 水 溶 性处 理 ) 为 粘结 剂 , 作 以硼 砂 、 纯碱 作 为 复合 熔 剂 , 为 溶 剂 。浇 注 温 度 的 高 低 直 接 影 水 响合金 粉 末 与 金 属 液 的化 学 — — 冶 金 反 应 , 设 计 在 合 金化 涂 料时 , 须 将 其 考 虑 在 内。 实 验 所 用 合 金 必
V-EPC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
![V-EPC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861dbdeb14e852458fb57bb.png)
关键技 术
蚀、 耐高温等特殊性能。 此方法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简
单易行 , 无需专用处理设备 、 表面层厚 、 生产周期 短 、 零件不变形 . 具有其它方法无法 比拟 的优点 . 是提高 铸件表面耐磨 、 耐蚀 、 耐高 温等性 能的有效途径 。一
铸渗法源于涂覆铸造工艺 .93 由美 国人 11 年
D vs 立 , 国、 ai创 美 德国 、 南非 和 1 3本等 国在这方面 的
不必考虑涂层膏块的安放、 固定 , 可以避免 E C铸 P
渗工艺 中的气孔 和夹渣等缺陷 。负压对 E S P 模和涂
研究比较前沿。铸渗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
料就是将合 金粉末或陶瓷颗粒 ( SO ) 如 i:等预先 固定 在型壁 的特定位置上 ,通过 一次性 浇注钢铁液 的方 法使 铸件表 面形成复合 层 ,该 复合层具 有耐磨 、 耐
胶汽化产物的排出十分有效 的精密成型紧密的结 T 合在 一起 , 以获 得精度高 。 好 的铸 件 , 可 以 可 质量 还
E C 具有不需分型、 P 法) 不需下芯、 设备简单 、 铸件精
度高、 铸件表面光洁度高 、 成本低等优点。 近年来 , 此 工艺在世 界范 围内得到迅速 发展 。被誉为二十世纪
组成模组后涂挂耐火涂料 , 造型后浇注, 抽真空形 成负压将泡沫塑料和涂胶汽化中产生的气体抽走,
同时借 助负压 , 提高金属液 的充 型能力 , 利于 金属 有
液 在颗粒 间的渗透 , 以获得更 厚更 致密的复合层 。 可 12 关键 技术 . 121 塑料模的选择 .. 工艺要求塑料模必须是密度小 、 钢性好 、 温 汽化
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著及代表性论文
![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著及代表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769ea61a37f111f1855b3c.png)
用化学处理法从低品位辉钼矿精矿中回收钼
刘汉钊
中国有色冶金
13
含金物料提金工艺研究
石仑雷
中国有色冶金
18
尼尔森选矿机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刘汉钊
国外金属矿选矿
14
国内外难处理金矿焙烧氧化现状和前景
刘汉钊
国外金属矿选矿
15
从某地铁矿石中提取超纯和优质铁精矿的研究
石仑雷
国外金属矿选矿
16
从含铜金精矿综合回收金银铜硫的湿法冶金工艺研究
黄怀国
黄金科学技术
17
半导体纳米微粒/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黄怀国
材料导报
18
二次资源的黄金回收
黄怀国
黄金
19
黄金冶炼厂污染源治理技术
邱财华
黄金
20
紫金山金矿重选工艺探讨
石仑雷
黄金
21
紫金山金矿露天采场开拓运输系统优化及改进
李瑞祥
黄金
22
汞污染载金炭间接加热-N2吹扫胶汞研究
华金铭
环境工程学报
阮仁满
Hydrometallurgy
4
Influence of modifying additives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Au/Fe2O3–MOx catalysts for the WGS reaction
华金铭
Catalysis Letters
51
某难处理金精矿中温菌预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戴红光
矿产综合利用
52
用中温菌预氧化甘肃某难选金矿石的试验研究
戴红光
湿法冶金
53
《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的铸渗法制备及界面组织分析》
![《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的铸渗法制备及界面组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e8a28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1.png)
《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的铸渗法制备及界面组织分析》篇一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的铸渗法制备及界面组织分析一、引言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耐磨材料在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耐磨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等重工业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的铸渗法制备过程,并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进行深入分析。
二、铸渗法制备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一)制备工艺流程1. 材料选择:选用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ZTAp材料和高铬铸铁作为基体材料。
2. 预处理:对ZTAp材料进行清洗、烘干,去除表面杂质和水分。
3. 铸渗准备:将预处理后的ZTAp材料与高铬铸铁基体进行组装,确保界面紧密接触。
4. 熔炼与浇注:在保护气氛下,将高铬铸铁熔化,然后进行浇注,使熔融的高铬铸铁渗入ZTAp材料中。
5. 冷却与后处理:待铸件冷却后,进行后处理,如清理、打磨等,以获得表面光滑、组织均匀的复合材料。
(二)工艺参数优化在制备过程中,通过优化熔炼温度、浇注温度、渗入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同时,控制ZTAp材料和高铬铸铁基体的配比,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
三、界面组织分析(一)界面组织结构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ZTAp材料与高铬铸铁基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处无明显的缺陷和裂纹。
(二)界面组织成分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界面组织的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ZTAp材料与高铬铸铁基体在界面处发生了元素扩散和反应,形成了新的化合物,增强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力。
四、结论本文通过铸渗法制备了ZTAp/高铬铸铁耐磨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组织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组织均匀、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
同时,ZTAp材料与高铬铸铁基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处无明显的缺陷和裂纹。
钢中高含量钨的测定方法
![钢中高含量钨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6f2d53ad02de80d4d8402c.png)
5.会议论文 金英 钨粉中“不挥发伤”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它与含氧量的连续测量 1991
6.学位论文 曹翠华 钨及其合金异型制品的空心阴极烧结研究 2009
难熔金属钨及其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耐磨、耐腐蚀等特性,其膨胀系数低、蒸汽压低、高温强度高,在冶金、航天航空工业以及核 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难熔金属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其制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研究难熔金属制品的成型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难熔金属因其熔点高、硬度大,难以采用传统的锻、铸工艺加工成型,通常所采用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也因其能耗大、成本高以及烧结温度低受到局 限,难以满足难熔金属成型的需要。因此,研究和开发新的高温烧结技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空心阴极烧结是指利用空心阴极放电现象 对制品进行高温烧结成型的一种工艺。空心阴极放电是气体放电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离子轰击,在阴极产生极高的温度。当把难熔金属样品作为 空心阴极进行加热烧结时,阴极样品就会产生高温,从而对其进行高温烧结。
1) 基于激发源的初级射线为一平行射线束射向样品表面,并且试样表面平滑、均匀并对X射线荧光为无限厚,同时计算出来的X射线荧光强度为不 含背景和谱线重叠的净强度这一基本假设,建立了二元样品特征荧光的计算模型,构建了单能、多能激发时的一次荧光和二次(次级)荧光强度的计算 公式,探讨了二元样品中元素含量与荧光计数率之间函数关系的理论方程,定量地描述元素间基体效应的影响,为实验中基体效应校正方法的选择提 供了理论依据。
古代青铜铸造方法的再探讨
![古代青铜铸造方法的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23109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8.png)
古代青铜铸造方法的再探讨
李志伟
【期刊名称】《江汉考古》
【年(卷),期】1986()4
【摘要】由我国古代先民创造并早在先秦时期便已付诸实践的,以低熔点软质金属铅、锡为熔模料的综合型易熔金属熔模法,在拙文《曾侯乙编钟及尊、尊座铸造方法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中,我们已曾作过初步的探讨。
概括起来,大致的工艺流程分为:设制模范→复合组型→分部铸模→韧性整形→镶焊一体→雕花修饰→糊泥制范→漏铅浑铸这几道工序逐步完成。
这种铸造方法可简称为“漏铅法”。
【总页数】7页(P94-100)
【关键词】再探讨;失蜡法;先秦时期;锡青铜;古代先民;曾侯乙墓;曾侯乙编钟;陶范;铸造方法;铜器群
【作者】李志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铝青铜保持架毛坯铸造炉前化学分析—铝青铜中铝的快速测定方法 [J], 邵德常
2.中国古代铸造青铜器泥型烘焙温度的理论分析\r及浇注模拟试验 [J], 杨成达;徐来五;董子俊;董亚巍;秦颍
3.古代晋式青铜铸造工艺探讨 [J], 钟博超
4.青铜铸造的王权——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J], 钱正盛
5.兽面纹觥——造型复杂,铸造技艺高超的青铜器——《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三十 [J], 谭德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试论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096a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9.png)
试论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高守雷;范金辉
【期刊名称】《铸造》
【年(卷),期】2016(065)011
【摘要】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评述了商周时期铸造业的特点.从熔铜器具、合金配制、陶范制作、铸造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指出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庞大、分工细致、技术精湛,能够根据青铜器的尺寸来选择不同大小的熔铜器具,摸清了青铜器合金配比与力学性能和铸造工艺性的关系,较好地掌握了范土配方和陶范制作工艺.浑铸法、复合陶范法、铸接法等青铜铸造技术被熟练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总页数】4页(P1111-1114)
【作者】高守雷;范金辉
【作者单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上海201415;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221
【相关文献】
1.试析中国先秦时期透空蟠龙纹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J], 万俐
2.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综述 [J], 汪威
3.商周时期青铜器纹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J], 金至柔
4.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对现代工艺品造型设计的影响与发展 [J], 朱梅
5.河南博物院藏商周时期青铜器欣赏 [J], 王文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绍《中国冶铸史论集》
![介绍《中国冶铸史论集》](https://img.taocdn.com/s3/m/6d7432f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6.png)
作者: 金正耀
出版物刊名: 考古
页码: 191-192页
主题词: 冶铸技术;商周青铜器;加工工艺;失蜡法;金属型;设计制作;春秋时期;中国古代;著者;
六个方面
摘要: <正> 冶金史家华觉明教授主撰的《中国冶铸史论集》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学术专著。
论集收入1960—1985年发表的论文二十三篇,包括钢铁冶炼和加工工艺、青铜冶铸技术、编钟设计制作及机理研究、失蜡法、叠铸、金属型等六个方面。
其中七篇由华觉明教授自撰,其余是他和他的合作者共同撰写的。
著者探求冶铸史领域三十多年,论集是在众多著述的基础上荟萃编成的。
中国在殷商时期,青铜文化已臻鼎盛,商周青铜器以其精湛技艺著称于世,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春秋时期出现的生铁冶铸技术,。
唐朝兵器铸造文献
![唐朝兵器铸造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caf65b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a.png)
唐朝兵器铸造文献
唐朝时期,关于兵器铸造的文献并不多见,但仍有一些重要的著作流传下来。
以下是一些与唐朝兵器铸造相关的文献:
1.《唐六典》:这是唐代官修的一部行政法典,其中涉及了兵器的制造和管理。
该书中对
兵器的种类、规格、制造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
2.《新唐书》与《旧唐书》:这两部史书对唐朝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中也包括了
兵器制造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新唐书·兵志》中,对唐朝的兵器制造和管理进行了概述。
3.《通典》:这是一部由唐代杜佑所撰的政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军事制度、兵器和战略
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对唐朝兵器制造的方法和制度也有详细的描述。
4.《唐律疏议》:这是一部唐代的法律文献,其中涉及了兵器制造和销售的法律规范。
通
过对该书的阅读,可以了解唐朝时期兵器制造和销售的法律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文献,如《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也包含了与唐朝兵器铸造相关的内容。
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唐朝兵器制造的历史和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文献可能存在一定的散失和残缺。
因此,在研究唐朝兵器铸造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文献的内容,并结合其他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以上,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前言:通过对负压铸渗理论的分析,得出了影响负压铸渗深度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见式(9));用碳化钨、镍包氧化铝及不同粒度氧化铝为陶瓷颗粒、耐热钢为基体进行了负压铸渗实验,得到了颗粒分布均匀的复合材料,揭示和证实了颗粒与金属液间的湿润特性及颗粒粒度对铸渗的影响规律。
文献名称: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前言:铸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新技术.综述这项技术在金属铸渗机理、铸渗工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概况,阐述铸渗法制备金属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铸渗机理和铸渗组织的新进展,总结了新近开发的一些改善铸渗效果的工艺措施,并指出了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为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选择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文献名称:铸渗法制备Si 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前言:铸渗法是目前制备颗粒增强表面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
通过试验和热力学分析得到了采用V-E PC铸渗法制备Si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时SiC粒子在钢水铸渗过程中分解的热力学依据。
通过改变试验条件和方案,可有效延缓碳化硅粒子的分解速度,从而达到制备出复合效果良好的SiC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
文献名称:铸渗法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铸渗过程研究
前言:通过铸渗温度场测试及差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铸渗法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铸渗过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物质流和能量流协调作用的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当基材为H T300,
预置体为单一的WC颗粒时,预置体中的温度高于1281℃是获得理想铸渗层的必要条件,而当基材为HT300,预置体为WC和高碳铬铁混合颗粒时,要形成良好的铸渗层,HT300母液的渗透作用即物质流的传递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建立的铸渗物质流和能量流协调作用模型得出,要达到理想的铸渗效果,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作用缺一不可。
但是如果将预置体中的高碳铬铁换成熔点较低、与WC颗粒润湿良好的物质,单独依靠间接能量流的作用可能也会形成理想的铸渗层。
铸渗法制备活塞环表面硬质表层材料微观结构研究
前言:采用铸渗法在活塞环表面制备出硬质合金层。
以铬铁粉、FeB合金粉、WC粉、Mo 粉、Cu粉为基本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与熔剂,混合均匀,在以ZG-25铸钢为基体的活塞环表面制备硬质合金覆层;利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铸渗覆层的金相组织,利用硬度计测量了铸渗覆层的硬度分布,利用SEM研究了铸渗覆层的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
铸渗层成分分析表明,在界面结合处实现了合金元素的扩散与渗透,硬质合金覆层与钢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
铸渗法表面改性技术概述
杨贵荣郝远阎峰云宋文明
【摘要】:阐述了通过铸渗法改善金属零件表面性能的原理,分析了影响渗层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铸渗合金的成分及铸渗工艺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展望了铸渗法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甘肃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甘肃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甘肃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长城机械厂
【关键词】:铸渗表面改性发展前景
【分类号】:TG244
【DOI】:CNKI:SUN:ZZZZ.0.2002-09-009
【正文快照】:
各种产品的故障往往是由于个别零件的局部表面失效造成的,如腐蚀从零件表面开始,磨损在零件表面发生,疲劳裂纹由零件表面向里延伸等。
若应用表面改性技术将产品中那些易损零件的易损表面的失效期延长,则产品的整体性能就可以得到提高。
因此,国内外材料工作者对表面改性
铸渗法表面改性技术概述--《铸造》200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找到 1 条
[1] 邹兵林. Al-Ti-B_4C体系燃烧合成行为及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吉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33 条
[1] 李慧中,唐世恭,李友荣. 铸件表面合金层制造工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3, (04) .
[2] 刘薇,陶杰. SHS铸渗法制备表面金属-陶瓷复合材料[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 (05) .
[3] 袁中岳,张忠明,赵恒章. 铸件表面合金化评述[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3, (04) .
[4] 李成明,徐重,谢锡善. 渗金属技术现状[J]表面技术, 1997, (04) .
[5] 王一三,黄文. 铁基自润滑梯度复合层的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 1999, (01) .
[6] 赵宇,冉旭. 铸渗法提高灰铁件表面耐磨性[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
[7] 于思荣,隋忠祥,刘耀辉,任露泉. 铸造碳化钨颗粒/中锰钢表面复合材料制作新工艺及其理论研究[J]吉
林工业大学学报, 1996, (04) .
[8] 李虎田. 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J]矿山机械, 2001, (05) .
[9] 贾利晓,张永振,陈跃,上官宝,兰晔峰. 碳化钨-高铬铸铁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J]矿山机械, 2003,
(06) .
[10] 姜亚飞,李建设,王步更,易然. 铸钢件表面铸渗合金化试验研究及应用[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1999,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