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一)了解现状,提高认识,重视专业建设根据上面的分析,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高校“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现象的出现,以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缺乏互动的客观存在。
了解到这一现状,是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的根本和基础。
面对这一现状,在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时,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实践中,专业建设要依托于学科建设,充分利用学科建设资源,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建设,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中从意识上提高对专业建设的认识,是为了在实践中引起高校管理部门对专业建设的重视。
因此,高校管理者更应该从实际工作中重视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之中。
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的突破,以及学科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将学科建设中取得的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本科教育中的优秀资源,要重视对领军性人才的引进,也要培养出一支有一定规模的科研与教学队伍;要重视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及其教学能力;学科基地的建设,既要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
这样既能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又能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放在合理的位置,有利于高校整体的建设与规划,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
(张颖刁婥等)(摘自《继续教育研究》 2010年第10期)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本概念,有着相近的内涵,因此人们常常把“学科”、“专业”相混淆,也经常把“学科专业”作为一个词语使用。
“学科专业建设”也经常见诸于各类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
为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不同认识。
本文对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人们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有所帮助。
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
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示例文章篇一:《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哎呀,一听到“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这么个题目,是不是感觉有点头疼?哈哈,其实刚开始我也这么觉得,但是慢慢了解之后,发现还挺有意思的!咱们先来说说学科吧。
学科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知识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
比如说数学这个学科,里面有几何、代数、微积分等等好多好多的知识分支。
那专业呢?专业就像是从这个大宝藏里挑出来的一些特别的宝贝组合在一起。
就好比医学专业,它里面就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这些学科知识的融合。
你想想看,学科不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吗?它不断地生长,越来越粗壮,分出好多好多的枝丫。
而专业呢,就像是从这些枝丫上摘下来的一束束鲜花,各有各的美丽和用处。
再来说说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就像是给这棵大树施肥、浇水,让它长得更茂盛,让那些知识的枝丫更丰富、更强大。
而专业建设呢,就像是把摘下来的鲜花精心修剪、搭配,让它们组成更漂亮的花束。
比如说,我们学校为了加强数学学科建设,请来好多厉害的老师,开设更多有趣的课程和研究项目。
这就像是给数学这棵大树提供了更多的养分,让它长得更好。
而对于医学专业建设,学校会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机会,让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这不就像是把医学这束花修剪得更完美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讨论这个问题。
小明就说:“这学科和专业不都差不多嘛,有啥好区分的?”我赶紧反驳他:“这可不一样!你想想,如果没有学科的深厚基础,专业能学得好吗?”小红也点头说:“就是就是,学科是根,专业是果呀!”还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问我们:“你们觉得学科建设重要还是专业建设重要?”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学科建设重要,没有好的学科,哪来好的专业;有的说专业建设重要,毕竟最终我们是要靠专业去找工作的。
其实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重要,它们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了哪一条都走不快、走不稳。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教育领域中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科建设是指通过学科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研究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科的发展水平。
而专业建设则是在学科基础上,按照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技能过硬的人才。
本文将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角度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推动的作用。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学科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教学过程和专业发展的根基。
一个学科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相关专业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应用能力。
如何建设一个健全的学科呢?需要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定位,通过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引进一流教学资源和教材,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当学科处于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上,相关的专业也将在其基础上逐步成熟和完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专业建设促进了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
学科建设不能脱离实际的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只有结合专业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学科是当之无愧的热门学科之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涌现,计算机学科也加速了相关专业的发展,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
专业建设不仅需要学科的支持,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人员的引进,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建设推动了专业建设的创新发展。
学科建设是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学科的建设,专业教育可以借鉴学科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教育学科的建设可以促进师范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科建设不断推动着专业教育的创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没有硬性的界限,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它对专业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科是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系统总结和组织,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单位。
学科建设的好坏是评价一所高校学术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只有确立了新兴的学科方向,才能引领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专业建设的进步。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学科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学科建设,可以完善、更新和改进专业课程设置,推动专业建设向前。
学科的领先地位和学科的影响力,会使相关专业的建设走在前列,提高专业的竞争力。
学科建设给专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
学科建设的成果和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科研条件。
在学科建设的支持下,专业可以积极开展学科交叉、跨学科合作,拓宽专业的发展视野,提高专业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科建设需要依托专业建设来传承和发展,而专业建设也需要学科建设来提供学术支撑和科研资源。
两者之间密切的联系,共同推动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而且,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学科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将驱动专业的优化和提升,而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将加速相关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事业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特征。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特色。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
学科建设的强劲推动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表现。
一、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是学校自主办学的根本。
具体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将会影响到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地位,也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学科建设的强劲推动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将决定着该学科相关专业的建设方向与内容,甚至会影响到专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只有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专业是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科发展的具体成果。
学科是一类相关学科所形成的大系统,学科包括许多个专业。
而专业是学科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具体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力量和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学科建设的强强联合是专业建设的最好保证。
只有学科发展得好,才能为专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业建设的优秀水平,将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只有专业建设得好,才能提升学科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如果专业建设做得好,势必将提升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地位。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推动,专业的优秀需要学科的支持。
学科建设需要借助专业建设的力量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专业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于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作用的思考
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
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其建设的水平、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层次和特色。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对学科、专业建设各自的内涵、定位、作用、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并不十分清晰,常将两者纠缠在一起,相互混淆,严重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
因此,本文拟对学科、专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概念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做一梳理,以期澄清对概念理解的混乱、明晰认识,使学科、专业建设有的放矢。
一、学科、专业关系探讨学科与专业是高等学校中讨论最多的两个概念,两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1、学科的内涵“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 discipline词义本身具有多重含义。
国外一些著名辞书,如萨美尔的《英语词典》(第一卷)、《世界辞书》、《牛津大词典》(第一卷)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多种注解,一般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
因此,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一方面指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又指对人进行的培育,尤其侧重于带有强力性质的规范和塑造。
我国的《辞海》中对学科的界定多为人们所认同: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
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
我国教育界的研究者通常从三层含义上定义学科:一是学问的分支;二是教学的科目;三是学术的组织。
上述对学科的见解是从不同的学理角度而言,但在具体实践中,学科的多重含义往往让人无所适从,“学科”与“专业”、“学术”、“课程”在意义上产生诸多交叠之处,以致于常常被混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也常常交缠在一起。
人们往往在互不关联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学科的“教学科目”“学术组织”“学问分支”和“规训”等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科概念应予以简化理解,以便区分和澄清混乱。
在大学学科建设实践中,对学科主要应基于从知识分类或学问分支角度来理解。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科建设是指通过对某一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教学和学术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与实施,以提高这一学科领域内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和学术生产力水平的过程。
而专业建设是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实践等环节来培养特定专业人才的过程。
本文将就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以期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它以学科为主体,以教书育人为目标,以推动学科发展为使命,涵盖了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
学科建设是对于某一学科领域的系统性规划和完善,是学科内部的一种再造和再塑造。
学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通过学术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科的深入研究来促进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有效延伸和实践应用。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延伸和具体实践,是学科建设对外表现的一种体现。
专业是对学科的具体应用和延伸,是学科的具体实践和教学应用。
专业建设通过在学科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规划课程设置、配置教学资源、设计实践环节等一系列措施,来培养特定专业的人才。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应用,是学科建设的有效延伸和具体实施。
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学术指导,而专业建设则通过具体实践和教学应用来推动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具体表现和实践应用,是学科内部专业实践的具体体现;而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学科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是专业建设的学术指导和引领方向。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
学科建设是指不断丰富、完善和深化学
科的内容、内涵和方法体系,提高学科的价值和影响力,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专
业建设强调的是针对某个特定领域所进行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等方面的建设,以确保毕业生能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
学科建设对于专业建设具有指导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在学科建设中应当考虑到对于未
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人才需求的把握。
同时,专业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通
过具体课程及学生教育来推动学科发展的。
由此可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应该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针对学科建设
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专业建设,是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的。
而好的专业建设反
过来也能够带动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各学科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叉越来越密切。
这就对学科和
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进行良好的协调与配合。
此外,
时代在不断发展,各类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在新的学科建设中,必须考虑人才培养的需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打造实用型、全面素质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总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要协
调配合,相互促进与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的专业建设来推进学科的发展,同时以学科建设
的指导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引,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和合格的毕业生,为国家和
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二者密切相关但又有所不同。
学科建设指的是在某一学科领域内,通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条件提升等手段,不断提升学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使其成为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的领域。
而专业建设则是在学科基础上,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等手段,培养出具备一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在学科建设中,首先需要明确学科的学术目标,确定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方法,建立并完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
只有对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深入掌握,才能保证专业建设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学科建设中,还需要建设一支具备一定水平和能力的教学队伍。
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持续提高。
学科建设还需要不断提升科研条件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从事学科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兴趣和能力,推动学科的学术进步和创新。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
在学科基础上,专业建设需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符合专业特点和要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
专业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选取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也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动性。
专业建设还需要与社会对接,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保证专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学科支撑,专业建设就难以开展和持续发展。
而专业建设又是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实施专业建设,才能发现学科的不足和问题,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互动促进使教育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得以提升。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要尊重专业建设的实质性要求。
在设计学科建设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专业建设的各种原则,并将其纳入整体解决方案中。
学科建设包括政策、师资、机构、人才、研究生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
而专业建设则是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提升教材及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改革,强化研究生培养,培养具有雄厚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活动。
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必须尊重专业建设的实质性要求,只有重视专业建设,才能充分考虑学者的学习和研究特点,支持学者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为学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思想。
通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提升教材及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组织人才引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大力拓宽学科建设的空间,这一系列投资与开发活动,正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学科建设的过程不仅要考虑专业建设的实质性要求,还要考虑专业的实际准备状况,在实施学科建设政策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这些实际准备状况,并结合专业建设的实质性要求,综合统筹调节。
因此,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而学科建设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双方要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
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
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
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
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
但是,专业建设毕竟不同于学科建设,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学科的支撑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5、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什么?∙作者:发布日期:2014-02-27 13:47:18 浏览量:215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
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
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
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
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
课程设置所体现的原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而学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分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分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从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体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可以看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已经提到战略高度。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关注其素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统一的健全人格的人。
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要素,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载体。
学科将这三大职能整合形成的平台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
1 学科和专业学科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1)学术分类。
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如物理学、教育学等;(2)教学分类。
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科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为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
“大学是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而各种不同的“学问”则以学科的形式出现,学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承担大学职能的基本单元。
在此,我们把大学学科定义为:“大学学科是以知识分类为基础,以高深专门知识为学术活动的对象,承担大学职能的基本单元。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它能够通过专门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获得较高的专门知识与能力,以便为社会提供忠实而有效的服务。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
学科知识是构成专业的原料,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
专业以学科为依托,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有时某个学科又下设若干个专业。
一个专业是由适用于其需要的若干学科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不是由若干学科中的所有内容构成。
2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2.1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容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争取研究项目,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管理制度等,目标是取得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的作用
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的作用
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涉及到学校或院系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规划、发展和管理。
以下是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的几个关键作用:
一、学科引领提供理论支持:学科是对一定范围内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组织,它提供了一种对于某一领域知识的系统性理解。
通过学科建设,学校可以确立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为相关专业提供理论支持。
二、促进跨学科合作:学科建设有助于形成跨学科的交叉合作。
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通过学科建设,学校可以促进跨学科研究,为专业提供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知识。
三、提高教学水平:学科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建设有力的学科,学校可以吸引高水平的教师、研究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可以直接影响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
四、指导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提供了对于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规划,这有助于指导相关专业的发展。
学科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可以为专业提供前瞻性的发展方向。
五、提升科研水平:学科建设为科研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
有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学校可以更好地支持科研项目,吸引科研人才,提升科研水平。
六、增强综合竞争力:通过学科建设,学校可以在相关领域内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增强整体的综合竞争力。
这对于学校在招生、科研竞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有机整合学科和专业的关系,可以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学科与专业建设是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一个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目的;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并且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表现出不同的联系方式;在以学科层次为标准划分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层次越高的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越紧密;比如;研究生教育就比本科生教育联系紧密;研究型大学就比教学型大学联系紧密;层次越低;关系越疏远;直至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职学校和专科学校中;学科建设基本上让位于专业建设..不管二者的关系如何;专业建设始终因为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而始终是办学的主体、重点..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如果以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为办学的基本追求;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上;“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成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学科建设上了层次;学校才能提升层次..另外;现实的社会评价也往往以学科建设的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如果换一种办学思路;不以提升办学层次为基本取向;而以自身的分类定位为前提;“在自身定位上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为取向的话;“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提法就值得商榷了比如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在这类高校中基本上处于弱势一般而言;高职与普高的区别在于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普高培养的人才去向广泛;多样性更为突出;创造性强;前程难于预料;故以“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力强”为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学科建设很自然就成为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普通本科院校也就顺理成章地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为龙头;但是;这种认识是针对本科院校总体而言的;具体到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服务教学型、教学型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作用是不同的把一般提法的“学科建设为龙头”统一用到所有具体学校;就显得有失偏颇..比如像怀化学院这一类的地方院校;其历史积淀、生源质量、教师水平、办学条件等在普本系列中都处于劣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仅承担了很大部分的扩招任务;一定程度上;还由于高职教育的现实缺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沿袭;它还承担了原本由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任务;这样一来;这类学校的学科建设由于底蕴不厚;生源质量差;学生职业发展的前景较小;专业建设的任务繁重等原因就很难得有所提升;提“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显得有点生搬硬套一方面面对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压力;一方面还要面临提升办学层次的压力;原本就资源不足的地方教学型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就显于两难境地了对这类院校而言;学科建设的地位应该是怎样的呢不能不搞学科建设;没有学科建设;学校就很难凝聚高水平学术人才;没有学科建设;学校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有自己的学术特色;没有学科建设;课程质量就难以得到质的提高;没有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没有学科建设;学校的学术水平就很难提升;有特色的大学文化难以形成;在现有的高校社会评价体系中就难得有好的口碑与声望但是;也不能全方位的进行学科建设;这是资源与生源等各方面条件制约下的理性选择;对这类学校而言;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学科建设是兴校之源..实施求事地讲;从资源获取能力来讲;这类院校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自身的办学定位、自身的服务领域、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自身的特色;以及自身的资源获取渠道都需要更加清晰与稳定;也就是说;还没有多少精力和资源进行“兴校”的学科建设..这类学校介入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之间;在这两者之间的定位;从总体上来讲;不应该笼统地讲是综合型的;而应该是兼顾型的..就二级学科专业建设而言;有的需要侧重于学科建设;有的则需要侧重于专业建设这样;就全校整体而言;才能实现“兼顾”的定位特点..于是;比较好的战略选择就是要分类型、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学校要有一个基于本校学科水平评估后的学科建设规划;对纳入学科建设轨道的学科进行重点投入;有区别的管理;对学校发展而言;他们是办学的“亮点”;是特色发展的“引路人”;是应对社会评价的重要棋子所以;关于“学科建设是龙头”的争论可以转化为: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工作;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亮点”工作;具有发展性、选择性;两者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既要在专业建设的平台上;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围绕课程建设与校园学术氛围的营造两方面进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几点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已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互促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提出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个学校最根本的工作,也是后续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
一方面,学校应该坚持基础学科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基础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学科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通过有效的跨学科联合、重点学科建设和创新团队的完善,推动学科建设在多个领域获得新的成就。
二、强化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具体实践过程。
通过建设专业化、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方位素质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首先应该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结合教育教学的需求,加强师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
另外,要注重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切实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联性非常紧密,两者的互促促进,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应该通过建设公共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和职业发展指导体系,推行课程贯穿式教育等方式,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加强对学科和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评估成为这个过程中极其重要和必要的环节。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通过开展专业认证、学科评估和师资评估等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能力,为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出合理合理的改进方案。
总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对于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两者之间的互促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因此,学校应该在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科建设是指通过对某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不断增强学科的内涵、提高学科的水平、拓展学科的边界和增强学科的实力,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而专业建设是指通过对某一专业的需求和市场的调研分析,不断完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促进专业的发展。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在联系学科和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科是指一门学问、一门知识体系,而专业是对这门学问、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细分所形成的一个具体领域。
学科决定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而专业是学科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而专业建设又是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科是对知识体系和学科范畴的总称,是一定领域内的一系列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的总和。
专业则是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具体分支和细分领域,是对某一学科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没有强大的学科作为基础,就无法有完善的专业。
学科建设是学科内涵和范畴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是对学科研究和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只有在一个健康、活跃的学科基础上,才能有相应的专业发展。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除了存在内在的联系外,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可以为专业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学科资源,为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而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专业建设是对于学科的需求和市场的调研分析,是对学科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落实和实现。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小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教育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学科建设是指对某个学科领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建设,包括学科的内涵、外延、研究方法、学科特色等方面的建设。
而专业建设是在某个学科领域下的专门专业进行建设,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实践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下面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科是对一定范围内的知识和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产物,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范畴,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在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
专业则是在学科范畴内所涉及的某一分支或方面的专门领域,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应用和实践为目标的一种教育规划和实践组织。
学科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只有建立在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的专业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
学科是抽象的概念,而专业则是学科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是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专业的建设需立足于学科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将学科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专业领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成果,最终将在专业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具体体现。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科建设的完善需要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对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学科知识和理论的更新和深化;而专业建设的实施也需要借助学科建设的力量,为专业提供更加丰富和有力的学术支持和保障。
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共同努力中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需在时代发展变化中不断调整和更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学科领域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和演进,各类专业也在不断涌现和更新。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就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就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就是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就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就是宏观的学科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与优化,还就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就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就是如此。
学科队伍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与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与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与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与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等。
学科建设就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与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就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
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
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
这些内容都就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科建设就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与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
但就是,专业建设毕竟不同于学科建设,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学科的支撑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与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与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与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发现与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就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
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与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途径与对策1调整学科布局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
学科的设置与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
首先,要认清学校自身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
在学科的设置上首先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原有的己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学科,应逐步加以调整;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学科,应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设置。
其次,要考虑本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切忌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学科上的大而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热门学科,这不仅将导致资源浪费,而且还会降低学科水平。
再次,必须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设置新兴学科,由于校情、区情的不同,一所学校不可能在所有的新兴领域中都去布点。
对地方木科院校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新学科设置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从中选择若干领域进行布点。
最后,在调整学科布局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发展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尤其就是在新形势下,学科的个性特征或学科特色,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或办一学特色,会影响、带动高校的整体发展,也将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地位与学术地位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
确立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能够使大学学科核心能力更加具体化、目标化。
首先,通过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来凝练方向,学科负责人与方向负责人通过对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研究,把学术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研究目标而努力;然后根据研究方向进行资源配置,引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科的研究方向趋同,对流离于学科方向的教师可能就拿不到资源,迫使她们的研究方向慢慢地转变,再通过加强学术交流,特别就是通过开展学科内部成员的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等形式,加强学科成员之间研究领域的了解,并寻找交叉点,相互弥补学术上的不足,切实加强合作,做大项目,出大成果,就是凝练学科方向的有效途径。
其次,还要了解、分析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走势,实事求就是地评价各个学科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分析自身的优势、特色与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
再次,研究方向的数量要适度,过多则力量分散,难以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品径过窄,发展后劲不足。
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方向选择上应坚持:一就是本体观念,即从现有学科上进行建设,在现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上加以发展;二就是特色观念,学科方向的特色就是学科生命力所在;三就是创新观念,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的急剧增加,学科发展变化很快,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才能持续发展;四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观念,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就是依托地方经济而产生与发展的,地方经济就是学科建设的土壤,就是科研的动力,就是人才的市场、2遴选学科带头人,建设学科发展团队(1)加大引进学科带头人力度,通过面向国内外引进与遴选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带动学科的发展,对符合条件,并引进回来的高科技人才,为了让其尽快开展科研工作,无论就是在生活、实验用房,还就是在仪器设备、通讯手段的配备及科研启动经费的落实上,引进的学校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并尽最大的努力,让她们适应新的工作,以尽快发挥作用。
当然,在学科带头人引进的机制上要采取灵活的政策,对于一些力量薄弱的学科,可以采取智力引进办法,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每年在校工作一定的时间,发给相应的工资、校内津贴并提供住房等。
这种智力引进可带来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进展、新方法,有利于了解与掌握国内外科技前沿动态,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与青年教授的成长。
(2)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
(3)努力营造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选拔任用与培养机制,建立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的竞争与淘汰机制,通过严格把关、公平竞争、择优明确、重点培养、专项资助、动态管理与滚动发展等措施,把有强烈事业心与献身拼搏精神,在实践中已做出成绩,取得重大成果,有较强科研教学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选拔出来,并给予重点扶持与支持,就是学科带头人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
学科队伍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创建高水平的学科,首要的就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因此,学术队伍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成败。
要将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规划联系起来,并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风端正、团结合作、有活力与开拓精神的学科队伍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逐步建设一支不仅具有一定数量,而且在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上合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充满活力、团结合作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形成若干个结构合理、有较好发展潜力与前景与学术梯队。
一个学科需要发展,要上水平,光靠一个人的努力就是不行的,需要有团队的支持,3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发展环境(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就就是实训基地吧?)学科基地建设就是建立在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它就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与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等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科基地就是人才培养、科技经济服务与教育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就是学科建设的依托。
一流的学科要求有一流的教学、工作条件与一流的研究平台。
一流的教学条件指与学科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最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手段;一流的工作条件就是指为教师特别就是学术骨干与教学管理创造适合学科专业要求的工作条件与设备;一流的研究平台就是指最先进的实验设备、研究手段与畅通与获取学术信息与进行学术交流的渠道。
而这一切都与学科基地息息相关。
我国为加速学科基地建设,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各省各高校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实验基地与研究中心。
这些基地的建立与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与条件。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基地建设与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装备不平衡。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管理上,由专门机构与人员负责管理;在使用上,确保基地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投资力度,相对集中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各种实验室,可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确立研究项目,以研究项目为驱动力,带动实验室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教学实习基地、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结合自身的地方性、应用性特征,密切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基地,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地方本科院校要推进学科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氛围。
学科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就是“硬”环境,二就是“软”环境。
“硬”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就是要拥有省内一流的教学科研信息服务体系,二就是要与一些国内知名大学与国外大学建立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
“软”环境则主要体现在校内。
地方本科院校在营造学科建设的“硬”环境方面作用有限,但在营造“软”环境方面却大有可为。
因此,首先要使学校的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意义,高度重视学科建设。
学校领导与院、系负责人,要把学科建设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广大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各职能部门与职员,要为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