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关系的形式语义学处理及其应用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修辞是指修饰语言的具体方法。
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更加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双关、反复……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2.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一座座矗立的小山。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3.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注意区别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之欧阳学文创作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修辞语义语用
修辞语义语用
修辞语义语用指的是一种使用修辞手法的语言运用方式,通过运
用修辞手法来达到特定的语言目的。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隐喻、夸张等,这些手法可以让原本平淡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更能引起听者的
共鸣和理解。
修辞语义语用具有多种作用,例如可以强调表述的感情色彩,更
好地传达语言的情感效果。
同时,它也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能够让
读者更好地理解表述的内容。
在叙事中,修辞语义语用还能使文章更
加具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与体验感。
然而,在运用修辞语义语用时需要注意,必须遵循语言运用的准则,不应过分夸张或歪曲事实,否则可能会导致误解、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修辞语义语用要在保证语言准确性、清晰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富有创意和个性化,以达到文字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修辞学:语义辞格句法辞格(珍藏贴)
修辞学:语义辞格句法辞格(珍藏贴)修辞学笔记语义辞格19世纪之前,修辞学研究以⽂学作品为主,⽽且专⼼致志于辞格的研究,俄罗斯对辞格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通常是实践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随着功能修辞学的发展,辞格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在⽂学作品中辞格的使⽤最为⼴泛,充分,可以说⽂学作品是辞格使⽤的最主要的领域,其次是报刊政论语⾔,⼝语,使⽤最少的是公⽂事务语体,⽽且不同领域内辞格使⽤的功能各不相同,使⽤的辞格种类也不同.将辞格描写与语体,体裁紧密结合,注意辞格对不同体裁的适应,是⼀个新的有前景研究趋势.辞格是具有固定语⾔特点的修辞⽅式,被称为语⾔的感情-表现⼒⼿段(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о-выразительные средства,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е средства),辞格分为语义辞格(тропы)和句法辞格(фигуры).语义辞格(тропы)是为了⽣动形象地表达,在使⽤词汇时,不使⽤其直义,⽽使⽤其转义,即借助词的含义变化形成的修辞格.'Тропами называются все виды образного употребления слов исловосочетаний, все виды переносных наименований.'也叫作'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ыесредства',主要包括:1.修饰语(эпитет)修饰语区别于语法意义上的限定语,必须具有形象性,表现⼒,是不同寻常的定语和状语,如:1) 形象修饰,描写事物的特征,多带有⽐喻的性质,主要⽤于⽂艺作品,特别是在诗歌中,可以激发⼈的联想.Между тучами и морем гордо реет буревестник.мёртвая тишина(形容词最常⽤)чёрная тоскаОна улыбалась голубой детской улыбкой. (Шолохов)Кружатся в воздухе печальные листья.Бродяга-ветер(同位语)2) 可以对⼈和事物进⾏褒义和贬义评价.чёрная зависть, железный характер, серый человек, мать-земля2.隐喻(метафора)隐喻是⼀种最常见的语义辞格,是根据两个事物在某⽅⾯相似的特征 (на основании сходства),⽤⼀个事物名称来称谓另⼀个事物,并强调其特征.如:Серебрянный серп сверкает в небе.(形状相似)золотая осень (颜⾊相似)Ветер стонет.(声⾳相似)Партия — наш маяк. (功能相似)Закатилось солнце русской поэзии.Слово — серебро, а молчание — золото.банк(银⾏,数据库—功能相似)玛丽是⼀块糖.(感觉相似)隐喻是以相似性为根据,通过联想,把两个不同类的事物联系起来.根据表达⼿段,隐喻分为简单隐喻(простая метафора)和扩展隐喻(развёрнутая метафора),简单隐喻由⼀个词或词组表达:утро года (весна),солнце русской поэзии (Пушкин);扩展隐喻由⼀组语义相关的词语来表达:'Мы стоит у руля, а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 машина. М мы решаем, куда она должна ехать,каким путём, и с какой скоростью.'根据隐喻的形象性是否还存在,可以将隐喻分为死隐喻(мёртвая)和话隐喻(живая),也称为语⾔隐喻和⾔语隐喻.死隐喻已经不再创造形象,产⽣联想,成为词语的转义,收⼊词典,如стрелка часов,ножка стола, нос корабля, лист бумаги, счётчик, дворник等,⽽活隐喻是个⼈创造的,依然存留了鲜明的形象性.隐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个⽅⾯:⼀,称名功能,⼈们常常借助联想通过已知事物来认识新的事物,以隐喻的形式给⼀个新事物命名.这种称名不只是⽇常事物,也包括科技名称,例如:горло бутылки, ручка двери, ножки стола,спинка стул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волна (电磁波), глазное яблоко (眼球)⼆,描写功能,隐喻通常是⽤已经熟悉的事物揭⽰不易表达的特征,以⽣动的形象说明深奥的道理在⽂学作品,科技⽂章和政论作品中⽤隐喻⼿段来描写和阐述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提⾼表达效果.Краткость — сестра таланта. Жизнь не сад, в котором растут только одни цветы.3.换喻(метанимия)(也称借喻,借代)换喻指⽤⼀个事物的名称取代另⼀个事物的名称来称谓它,它根据的是两个事物内部或外部的相关性(на основе смежности),换喻常⽤于下列场合:①⽤器⽫代替⾥⾯的内容:Я три тарелки сьел.Я выпил стакан.②⽤材料代替制成:Фарфор и бронза на столе. Она ходит в собаке (норке).Он получил золото. Она вся в золоте.③⽤地点,机构名称代替那⾥的⼈:Весь город был на улице. Класс шумит.Вся аудитория молчит. Дума приняла решение.Теперь вся деревня знает.④⽤⼈名代替作品:Я люблю читать Пушкина.У вас есть Цветаева⑤⽤典型的外部特征代替指称⼈或物:Чёрные фраки (燕尾服) мелькали.Борода стоит у ворот.синий чулок (⼥学究)А в дверь бушлаты, шинели, тулупы.⼱帼不让须眉,布⾐⽤⾏为代替⾏为结果:решение, сочинение, плавка, стирка⽤⾏为代替⾏为地点:переход улицы — подземный переходвход в институт, въезд в город, остановка⽤器官代替疾病:У меня желудок. У него сердце (нервы).Я дам вам таблетку, и голова сразу пройдёт.⽤动物名称代替动物的⾁:гусь, курица, кролик, утка换喻的⼀种类型是提喻(синекдоха),是建⽴在数量基础上的⼀种换喻,以少喻多或以多喻少,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①以单数代复数:И слышно было до рассвета, как ликовал француз. (Лермонтов)Всё спит — и человек, и зверь, и птица. (Гоголь)②以部分代整体:на бортуИмеете ли вы в чём-нибудь нуждуВ крыше для моего семейства. (дом)Я стою за красной шапочной.Белеет парус одинокий.белая кость ⾼贵的⼈великие умы 才智卓越的⼈③以种类概念代替个别事物概念,或者⽤个别事物概念代替种类概念:Пуще всего береги копейку.(деньги)Погасло дневное светило. (солнце)На море синее вечерний пал туман.4.拟⼈(олицетворение)拟⼈是把⼈的动作和⾏为⽅式转⽤到动植物,事物上,赋予它们⼈格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动词的使⽤上.(也有⼈称为隐喻的⼀种)如:И звезда со звездой говорит. (Лермонтов )Море смеётся. (Горький)Плачут берёзы. Весёлое дерево листьями машет.Парк качался и стонал.Вечер ясен и тих: спят в тумане поля.5.反讽(ирония)(反语,倒反)反讽是⽤⼀个词的相反意义表达嘲讽,常常是以肯定,赞赏表达讥笑,不赞,或者⽤反⾯的话表达正⾯的意思,⽤贬义的词语表达喜爱,亲昵的情感. Откуда, умная, бредёшь, голова (Крылов 寓⾔中狐狸对驴说的话)За всё, за всё тебя благодарю я:За тайные мучения страстей,За горечь слез, отраву поцелуя,За месть врагов и клевету друзей.Много ты понимаешь!Нужна мне твоя помощь!6.夸饰:夸张(гиберпола)和缩⼩(литота)夸张是有意识地把特征往⼤的⽅⾯扩⼤,缩⼩是把特征往⼩的⽅⾯缩⼩.夸饰就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丰富的想象⼒,对所要叙述的⼈或事故意⾔过其实地夸⼤或缩⼩描写,以增强感染⼒,突出⼈物的形象,事物的特征,给⼈以⼀种深刻的印象.如:сыт по горлоТысячу раз тебе говорил!Я не видел Вас тысячу лет.Я устал до смерти.Из-за вас надо мной смеётся весь мир.'飞流直下三千尺','⼀尘不染','千⾥马','万能胶'Я живу в двух шагах отсюда.Одну минуту!Я хочу сказать пару слов.7.代⽤语(перифраза)⽤描写性的名称代替事物本来的名称,也叫迂说,使⾔语多样化,避免单调,常见的如:царь зверей (лев)царь леса (дуб)корабль пустыни (верблюд)голубой экран (телевизор)чёрное золото (нефть)белое золото (хлопок)город на Неве, творение Петр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句法辞格句法辞格(фигуры)不是通过具体的词语,⽽是通过词语的组合,句⼦,句群等使语句⽣动,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1. ⽐喻(сравнение),也叫明喻(汉语中意义⼴泛,包括隐喻等)⽐喻带有⽐喻词等形式⼿段,是形象描绘⼿段,但⽤来⽐喻的词不发⽣语义变化,所以不能放在语义辞格的范围内,⽐喻通常有下⾯的形式体现:а.带有⽐较连接词的短语Твоя речь — словно острый нож.Река извивалась как лента.Он всегда спал как убитый.Они живут как кошка с собакой.Что вы стоите, как пеньПочему ты не понимаешь то, что ясно, как деньбледный, как смерть, пьяный как сапожник, молчать как рыба, здоровый как быкб.第五格形式:Снежная пыль столбом стоит в воздухе.Время летит стрелой.Ярко светит солнце, белыми птицами плывут в небе облака.в.⽐较级形式:Злые языки страшнее пистолета.Он стал чернее ночи (тучи).г.具有⽐较意义的词语:похожий, подобный, словноБелые, похожие на горы снеговые, идут на запад облака.Буревестник с криком реет, чёрной молнии подобный.Годы, словно сны, над ним летят.2. 对照(антитеза)也叫对反,是将意义相反的词语⽤于平⾏的句法结构中,造成强烈的正反对⽐的效果,突出⽭盾性,体现评价⾊彩,增强表现⼒,创造艺术形象.Война и мирКоварство и любовь (阴谋与爱情)Крупно обмишуриться с мелкой деталькой.Легко подружиться, тяжело разлучиться.Богатый и в будни пирует, а бедный и в праздник горюет.(富⼈平时都在宴乐,穷⼈过节还在发愁.)Ты богат, я очень беден,Ты прозаик, я поэт,Ты румян, как маков цвет,Я, как смерть, и тощ и бледен.3. 对称,也叫排⽐(параллериз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排列在⼀起,使⾔语有⽓势.Молодым везде у нас дорога.Старикам везде у нас почёт.Век живи, век учись!Твой ум глубок, что море,Твой дух высок, что горы. (你的智慧深似⼤海,你的精神⾼如青⼭.)4. 精警,也叫⽭盾修饰法(оксюморон),逆饰法将两个在意义上相反对⽴,相互⽭盾排斥的词组合在⼀起,看似荒诞,却有⼀定道理,也是⼀种修饰语.例如:真实的谎⾔живой труп (А. Толстой 话剧)бедный миллионер, знакомый незнакомецЕвропа—США :заклятые друзьяумный дуракразговаривать молчацивилизованное варварство5. 双关(каламбур,игра слов)利⽤同⾳或谐⾳,使词语在语境中获得双重意义,造成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富有表现⼒.如:① В её творениях красок нет,А на лице их много.② — Вы прочитали роман— Нет, я начала другой роман, более интересный, чем, тот, который вы мне принесли. — Вот как, а кто авторНикто.③ — Ты таким языком со мной не смей говорить!— А у меня один язык, и я со всеми им говорю.④ — Зачем ты кидал песок в глаза товарищей— Кто кидал Я его сеял...Это ветер. Мудрая обоснованность ответов Комарова явноставила в тупик воспитательницу.— Тяжёлый мальчик! — вздохнула она.—Я не тяжёлый, — возразил Комаров и похлопал себя по животу. Я после обедатяжёлый.6. 省略(эллипсис)将已知的句⼦成分简化,省略,使表述⾔简意赅,显得紧凑,连贯,重点明确.如:Вместо хлеба — камень, вместо поучения — колотушка.Татьяна в лес,Медведь за ней. 突出紧迫的氛围.7. 层递(градация)依照逻辑关系,把要表达的意思⽤结构相似的语句层层递进,词语在语义上逐渐加强或减弱:Я вас прошу, я вас очень прошу, я вас умоляю.Приехав домой, они вошли в свои тёмные, душные, скучные комнаты.Он вдоль и поперёк изъездит всю Сибирь, всю Россию...может, и весь свет.8. 修辞性问句(риторический вопрос)(反问)修辞性问句的⽬的不是为了得到回答,⽽是为了吸引读者,是⼀种富有表现⼒的修辞⼿段,肯定的提问表⽰否定,否定的提问表⽰肯定,作者的态度是不⾔⽽喻的,如:Разве он не знает это!Кто не проклинал станционных смотрителей, кто с ним не бранивался反问还有⼀种形式⼜称设问(вопросо-ответное построение),是⾃⼰提出问题⾃⼰回答,吸引⼈注意并⼀同思考:Знаете ли Вы украинскую ночь О, вы не знаете украинской ночи! (Гоголь)Ну Кто такой этот Буш Губернатор с окраины, вроде Гулеева.9. 倒装词序(инверсия)倒装词序是破坏常规的词序,加强某部分的意义,增加情感表现⼒.如:Широка страна наша родная! 将表语提到前⾯,起突显的作⽤.С ужасом думал я:к чему всё это ведёт.Белеет парус одинокий, (定语倒装,在诗歌中相当常见)В тумане моря голубом!Что ищет он в стране далёкойЧто кинул он в краю родном10. 连词叠⽤和连词省略(многосоюзие и бессоюзие)列举时常在最后⼀个词的前⾯加连词,⽽连词叠⽤是加强语⽓,强调并列的成分,增强叙述的表现⼒.如:Сам он ни богат, ни знатен, ни умён.Перед глазами ходил океан, и колыхался, и гремел, и сверкал, и угасал, и светился, иуходил куда-то в бесконечность.连词省略⼜称'散珠',指通常使⽤连词的情况下反⽽不⽤,使表述具有发展变化的动感,急迅变幻,纷繁复杂,或使整个画⾯内容充实:Швед, русский — колет, рубит, режет,Бой барабанный, клики, скрежет,Гром пушек, топот, ржанье, стон...(Пушкин)11.呼告(риторическое обращение)向⼈或事发出呼唤,加强表现⼒,表达评价,主观情感的抒发.Цветы, любовь, деревня, полеЯ предан вам душой.祖国啊!母亲.怒吼吧,黄河!Ты и убогая,Ты и обильная,Ты и могучая,Ты и бессильная,Матушка-Русь! (Некрасов)12.省默 (умолчание)作者有意识地不把思想表达完,让对⽅去猜,去想象,⼤多是表达各种情感,激动,紧张,或者犹豫,不好开⼝等.'Нет,я хотел, быть может, вы... я думал, чго уж барону время умереть.13.反复(повтор)重复,强调⾔辞,突出思想情感的评价,增强表现⼒:① Хочу я с небом примиритьея.Хочу любить,Хочу молиться.Хочу я веровать добру. (Лормонтов 《Демон》)②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Только очень жди,Жди, когда наводят грустьЖёлтые дождиЖди, когда снега метут,Жди, когда жара,Жди, когда других не ждут,Позабыв вчера.14.回环(хиазм)回环是⼀种词语换位的对称结构,形式巧妙,给⼈以美感:Все за одного, один за всехНищета философии и философия нищеты. (Маркс)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论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码字不易,夸我帅俄汉互译俄语MTI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修辞运用学习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
修辞运用学习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修辞运用:学习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文学作品或言辞更加生动、形象,并起到修辞、抒情、感染读者的作用。
学习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有助于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技巧。
一、比喻与隐喻比喻是通过运用“像”字和相应的修辞关系,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含义。
比如,“他如同一只孤独的狼,孤独地徘徊在茫茫大草原上。
”通过将他的状态与狼进行类比,使读者更能理解他的孤独。
而隐喻则是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暗示关联,以间接地表达含义。
比如,“她的目光如同一把寒冷的冰刀,直刺我的心脏。
”这里通过将目光与冰刀进行隐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冷漠和无情。
在运用比喻和隐喻时,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
比如,“他的笑容是一把阳伞,在阳光下洒出温暖。
”这里通过比喻将笑容与阳伞联系起来,传达出温暖的感觉。
二、夸张与修辞疑问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放大,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比如,“她跑得飞快,简直如同一道闪电。
”通过夸张的描述,使得她的动作更加生动形象。
修辞疑问是将一种疑问的语气引入文中,以激发读者思考并体味更深的含义。
比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此刻的温暖吗?”通过修辞疑问的方式,使读者思考珍惜的重要性。
在应用夸张和修辞疑问时,需要注意掌握度。
过度的夸张可能会使文章失去真实感,过多的修辞疑问则容易产生疲劳感。
三、排比与对偶排比是通过使用同一类或相似的语法结构,将多个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排列,以便使表达更加丰富、有力。
比如,“春天如诗、夏天如歌、秋天如画、冬天如梦。
”排比的运用使得描绘季节更加生动。
对偶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概念、事物、形象进行对比,以凸显它们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比如,“黑夜来临,白日消散;风吹雨打,阳光普照。
”对偶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平衡、对称。
在使用排比和对偶时,需要注意选取适当的词语和平衡结构,以避免重复和不协调的问题。
常见修辞手段及效果以及解题方法
常见修辞手段及效果以及解题方法1. 比喻描述:比喻是通过将事物与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段。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比喻能够生动地描述事物,增强表达的效果。
效果:- 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 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
- 增强感官的参与,让读者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和情绪。
解题方法:- 理解比喻的含义:分析比喻句中的比喻对象和被比喻对象,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并理解比喻的隐含意义。
- 掌握比喻的修辞效果:理解比喻的生动性和形象感,考虑它们在文本中起到的作用。
- 注意比喻的上下文:比喻通常与其他修辞手段和语境相结合使用,通过理解上下文来解读比喻的含义。
2. 排比描述: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将一系列相似的事物或观点排列在一起,以强调其重要性或增加表达的力度。
效果:- 强调事物或观点的数量和重要性。
- 增加段落或句子的韵律感,使文章更富有节奏感。
-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
解题方法:- 注意排比结构:分析句子中相同的语法结构,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 分析排比的效果:考虑排比在文本中起到的强调作用和节奏感,并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 注意排比的上下文:排比往往与其他修辞手段相结合使用,通过理解上下文来解读排比的含义。
3. 比拟描述:比拟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以表达观点或描述事物的修辞手段。
效果:- 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观点。
- 通过将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对比,增加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 增加描述的形象感和生动性。
解题方法:- 理解比拟的含义:分析比拟中的比拟对象和被比拟对象,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并理解比拟的隐含意义。
- 掌握比拟的修辞效果:理解比拟在文本中起到的作用,考虑它们对读者的理解和感受产生的影响。
- 注意比拟的上下文:比拟通常与其他修辞手段和语境相结合使用,通过理解上下文来解读比拟的含义。
高考语文复习从语言学角度总结修辞及用法课件40张
1 移就
将常作用A的词,拿来作用B。A不需要出现。
如:她的生活被撕成碎片。 碎片一般是描写纸的状态,这里用来描写生活。
注意:移就和比拟在一句话中难以区分,要结合上下文。
将生活和书做比拟,主要是描写书,只是把“书”这个词全部换成生 活。是以书来谈论生活。
而生活和书做移就,主要是描写生活,只是用了“书”的常用词。是 以生活来谈论生活。
加引号:我男朋友真“讨厌”。 这样讨厌就反语成了褒义词。如果不能或不想用引号,就需要添加内 容。
加内容:我男朋友真讨厌,天天给我买东西。 讨厌明确的变成了褒义词。当然还可以再把它变成贬义词。
再反语:我男朋友真讨厌,天天给我买东西,花得都是老娘的钱。 现在讨厌又重新回到了贬义。
2 婉曲
又称婉转。不说本意,而是用其他语句来表达。 如:我嗯嗯嗯你。 这里使用嗯嗯嗯来表达爱的意思。表现出了说话者的害羞,不敢直接 提及爱这个词,而且连用三个嗯还有了一种全力以赴和紧张的感觉。
相对而言,比拟较婉转有深意韵味,移就较直接且生动活泼。
1 拈连
也是将A的词拿来给B用,但A必须出现(可以暗示,根据上下文可推论 得出A是什么)。
注意拈连、移就、比拟的区别:移就和比拟不必出现A,而拈连要直接 或间接的出现A。
比拟:她将生活撕成碎片。用力抛向空中,随风飞去。 这里前面将生活当作纸,后面继续用描写纸来暗指生活。
3 藏词
只使用常用词汇中的一部分来表达该词汇的意思。
如:我现在上知,下知,无所不知。 这里“上知”指上知天文,“下知”指下知地理。隐藏了原词的一部分, 根据后面的无所不知能猜测出词的原貌。
与仿词的区别:仿词会做改动,意思也会变;藏词只是隐藏,不会变 原意。
如:我觉得我很低冷。 这里低冷代表什么还不确定,需要结合语境才知晓。
语义和修辞的关系
语义和修辞的关系语义与修辞:如何运用?语义和修辞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个概念,语义指的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而修辞则是指通过某种形式或手段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语义和修辞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正确运用它们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表达更准确。
一、语义的运用语义是作品的基础,是作者传达思想的主要手段。
在运用语义时,作家需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子,通过精准的表达来传达思想。
例如,在描写物品时,可以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品的特点;在描写人物时,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语义也需要考虑作品的受众群体,选择不同的词语和句式来传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在写作儿童读物时,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传达内容;而在写作高级读物时,则需要使用更加严谨、深入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二、修辞的运用修辞是通过某种形式或手段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是对语义的一种补充和增强。
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对比和类比来表达某种意义,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拟人则是通过赋予物品或抽象概念以人的特点来表达思想,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运用修辞时,需要注意使用的恰当性和适度性。
过度的修辞可能会使作品过于浮夸,失去真实感和说服力,而过少的修辞则可能会使作品显得单调无味,缺乏吸引力。
三、语义与修辞的关系语义和修辞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语义是作品的基础,而修辞则是对语义的一种补充和增强。
在作品中,语义和修辞相互作用,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修辞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加生动、深刻、令人难忘。
语义和修辞也需要协调一致,避免出现语义和修辞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在描写一个悲伤的场景时,如果使用过于夸张的修辞手法,可能会使作品显得虚假和不真实,失去说服力和感染力。
语义和修辞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正确运用它们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深刻和传神。
修辞手法与语义的关联分析
修辞手法与语义的关联分析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手段,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语义则是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学科,它关注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和语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修辞手法往往通过改变词语的语义来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同时语义也为修辞手法提供了实践基础和表达条件。
下面将从具体的修辞手法出发,探讨其与语义之间的关系。
一、比喻与语义的关联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一定的意义和情感。
比喻的实现依赖于语义的多义性和隐喻的运用。
比如,“他是一只狮子”中,“狮子”一词在语义上代表着勇猛、威武等含义,通过将“他”与“狮子”进行类比,表达了他的勇敢和威武。
二、夸张与语义的关联夸张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通过对事物进行过度描述,夸大其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的实现依赖于语义的程度词和修饰词的运用。
比如,“他高兴得要飞上天”中,“飞上天”这一夸张的表达方式通过程度词“要”和修饰词“高兴得”来实现,强调了他的高兴程度。
三、反问与语义的关联反问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通过提出问题并立即给出答案,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反问的实现依赖于语义的疑问和肯定的运用。
比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吗?”中,“难道”一词在语义上表达了疑问和反问的意义,通过这种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
四、排比与语义的关联排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通过对一系列词语或短语进行并列排列,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排比的实现依赖于语义的相似和对比的运用。
比如,“她美丽、聪明、善良”中,“美丽”、“聪明”、“善良”这三个词语在语义上都表示了正面的品质,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了她的全面优秀。
五、拟人与语义的关联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通过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中文写作校正中的修辞和修辞手法应用
中文写作校正中的修辞和修辞手法应用引言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语言以及修辞技巧来达到修辞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在中文写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在中文写作校正中修辞和修辞手法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
修辞手法的分类修辞手法按照其表达的方式和效果可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比喻比喻是一种以类比的方式来进行修辞的手法。
它通过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以达到更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比喻常常用于描写和比较之中。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鸟儿的鸣唱,欢快而悦耳。
”这句话通过将笑声与鸟儿的鸣唱进行比较,使得读者更能感受到笑声的欢快和悦耳。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人的特点赋予非人事物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得非人事物拥有人的思维和情感,以及与读者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例如,“风儿轻轻地低语着,告诉我春天已经到来了。
”这句话通过将风拟人化,使得读者更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夸张处理来达到修辞目的的手法。
它常常用于强调和夸大事物的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例如,“他是个全才,无所不能。
”这句话通过夸张地称赞一个人的能力,使得读者对他有更高的评价。
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句子结构的方式来进行修辞的手法。
它可以使得文句更加韵律流畅,以及表达的意义更加明确。
例如,“你可以忘记我的名字,忘记我的容颜,但请你永远不要忘记我对你的爱。
”这句话通过排比的方式,使得表达更加有力和感人。
修辞手法在中文写作校正中的应用修辞手法在中文写作校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得文章更生动有趣,表达的意义更加明确和深刻。
下面将介绍修辞手法在中文写作校正中的具体应用。
修辞手法的适用场景在中文写作校正中,不同的修辞手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比喻适用于描写和比较之中,可以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比较更加有力。
论借喻和语义双关的使用和异同-2019年文档资料
论借喻和语义双关的使用和异同借喻和语义双关都是修辞格的一种。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典型格式。
比喻利用事物间的相关性,用甲事物描述乙事物,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使要讲述的道理更加浅显易懂。
借喻中只出现喻体,而没有显现出来的本体才是作者表达的关键。
语义双关是一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即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作者用字面意思影射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才是作者表达的重点。
比喻和双关所要表达的重点都是没有显现出来的部分,这导致二者的形式相似,让人难以区分。
而且二者都以联想为基础,都是形象和意境的描绘。
[1]笔者拟对二者从内容、功能上进行区分。
一、内容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符号学中最重要的一对概念。
语言符号学是由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开创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
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而且由联想的纽带连接在我们的脑子里。
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记。
[2]。
很多语言学家认为这种定义过于狭隘和难以理解,索绪尔在后来的研究中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因此,现在“能指”这一概念不限在“音响形象”上,还包括其他语言表现形式,而指语音,甚至用来指语言的表现形式,包括书写形式。
“所指”也不仅仅指“概念”,也用来指“所指物”“信息”“思想”“功能”等。
[3]因此,当我们用语言符号学理论辨析语义双关和借喻时,我们使用的是广义上的概念。
借喻是一个能指对应一个所指。
借喻是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1)中国最多的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但是,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
(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例(1)中,“落水狗”是喻体,代替的是没有出现的本体。
结合上下文语境和作者写作的意图,我们可以得知作为喻体出现的“落水狗”只有一个所指,即没有出现的本体――反革命分子。
可以分析为:落水狗反革命分子能指所指语义双关是一个能指对应两个所指。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
第二节 语义指向
一、什么是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 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①他香喷喷地吃了碗饭。 ②他吃了碗香喷喷的饭。 ►►语义指向分析的重点是在结构上没有直接 组合关系的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即非 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r 二、语义指向的类型
• 关于语义指向的类型,重点要掌握补语、定语 和状语的语义指向。 (1)补语的语义指向 例: 他砍快了。 (指向动词) 他砍累了。 (指向主语) 他砍光了树。 (指向动词宾语) 他把刀砍钝了。 (指向介词宾语)
7.方式——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 今天考口试,明天考笔试。 我跳探戈。 8.处所——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起点、终点。 我住三楼。 食堂我吃不惯。 9.时间——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他在广州过“五•一”。 他从星期一开始休假。
10.目的——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 他忙活婚礼呢。 他们在跑招待卷。 11.原因——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避风头 休病假 12.材料——动作行为所使用的材料 地面铺满了瓷砖。 柜子是木板做的。 13、对象——动作的对象 这件事奶奶非常关心。 师傅已经跟我说了。
1、施事——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他吃了。 小林被邻居打了。 2、受事——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他吃了饭。 他把苹果扔掉了。 3、系事——联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他是学生。 我成了北京人。
4、与事——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 他送我一条领带。 他给我一个饼。 5、结果——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或变化。 他织了一件毛衣。 我写了一篇文章。 繁荣经济。 美的风扇,风凉世界。 6、工具——动作行为的凭借物。 我写蜡笔,他写铅笔。 你吃小碗,小李吃大碗。
4、了解词语语义特征,还有助于解释某些同形歧
义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
例: A组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坐在台上。 *台上正在坐主席团。 门口站着人。 人站在门口。 *门口正在站人。 B组 台上演着戏。 *戏演在台上。 台上正在演戏。 教室里上着课。 *课上在教室里。 教室里正在上课。 C组(歧义句) 山上架着大炮。 大炮架在山上。 山上正在架炮。 外头挂着灯笼。 灯笼挂在外头。 外头正在挂灯笼。
语词运用修辞手法的应用
语词运用修辞手法的应用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特殊技巧,通过巧妙地使用词汇和句法结构,达到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起到了丰富作品内涵、提升読者阅读体验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讨论它们在不同文体和语境中的应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将一个事物用另一个事物来描述的修辞手法。
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加作品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例如,在描写美丽的风景时,可以使用“如诗如画”、“宛如仙境”等比喻手法,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生物或抽象事物赋予生命特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描写自然景观时,可以使用“风儿轻轻地吹着头发”、“花儿低声地唱起了歌”等拟人手法,使读者更加亲近自然。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使作品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放大事物的形象,增加戏剧性和吸引力。
例如,在描述热闹的市场时,可以使用“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等夸张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市场的热闹和拥挤。
四、反问反问是一种提问形式,实际上并不期望得到答案,而是通过反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反问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并引发读者对话题的思考。
例如,在揭示社会问题时,可以使用“难道这不是荒谬的吗?”、“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吗?”等反问手法,让读者思考问题的实质。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或词语,来增强作品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作品更加节奏感强烈,增加语言的韵律感。
例如,在阐述论点时,可以使用“明者因时而进,智者因事而变,达者因势而顺”等排比手法,使读者容易理解和记忆。
六、比较比较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照,来达到突出其中差异或共同特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较,作者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
例如,在描述人物时,可以使用“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明亮”、“她的眼睛像湖水一样清澈”等比较手法,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清晰的印象。
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小说中的反复与设问
在小说中,作者常常使用反复和设问的手法来塑造人物 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和表达主题。例如,通过词语反复 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通过句子反复来形 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通过 段落反复来强调主题或情感,增强小说的感染力和吸引 力。同时,作者也会使用设问的手法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和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比喻与拟人 • 夸张与对比 • 对偶与排比 • 反复与设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修辞方法定义与分类
修辞方法定义
修辞方法是指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进行加工、调整、 修饰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修辞方法分类
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 问、引用等八种。
对偶
使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词语,形成对 称美。
反复
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段落,强调某一观点或情 感。
八种修辞方法回顾总结
设问
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引导读者思考,增强互动性。
借代
用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使表达更简洁、生动。
提高修辞运用能力的建议
01
02
03
04
增强语感
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对 语言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对比在文本中的运用
能够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 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 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 本所表达的含义。
实例分析:广告词、演讲中的夸张与对比
广告词中的夸张与对比
广告词中常常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来突出 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例如,“洗出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某洗面奶广告)就运用了夸张手法,强 调产品的美白效果。
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语义衔接
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语义衔接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共鸣。
而语义衔接则是指文句之间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语义衔接,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一、修辞手法的应用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揭示事物的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用“他是一颗耀眼的星星”来形容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用“时间是一条溪流,它永不停歇”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
通过比喻的运用,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情感。
2.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我们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
例如,“风儿轻轻地吹拂着树叶,树叶舞动起来,好像在和风儿较劲”中,将树叶和风儿拟人化,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风吹树叶的情景。
3. 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渲染而达到修辞效果的手法。
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加夸张生动、吸引人,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冲击力。
例如,“他一口气吃了整整三桌饭菜”这样的句子中,夸张地描述了一个人的饭量之大,使人们对这个人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二、语义衔接的运用1. 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在文章中将不同的观点或事实进行递进展示的手法。
通过递进关系的运用,在文章中可以有条理地叙述观点,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基本概念;其次,我们要掌握相关技巧;最后,我们应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递进的方式,使得读者可以逐步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2. 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指在文章中将相对立的两个观点或事实进行对比的手法。
通过转折关系的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分析和辩证的角度,使文章更具有思辨和争议性。
例如,“尽管他有很多缺点,但是他的优点也不可忽视。
”通过转折的手法,使得读者在思考问题时更全面、客观。
3.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文章中将某个事物或观点作为前因或后果进行分析和描述的手法。
修辞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修辞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修辞语言则是让这个工具更加锋利、更加有效的手段。
它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准确。
那么,什么是修辞语言?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它呢?修辞语言,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修饰和美化语言,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等。
这些手法通过对语言的巧妙运用,让文字不再是平淡无奇的陈述,而是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比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来描写另一种事物,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陌生的变得熟悉。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将月亮比作圆盘,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想象出月亮的形状。
拟人则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情感和思维。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风儿本没有手,也不会抚摸,但通过拟人,让风变得亲切而温柔。
夸张,是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以突出其特点。
“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眼睛大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增强语势和感染力。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段排比,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爱心的伟大和力量。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对仗工整,给人以美的享受。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意思是我们应该珍惜时间,通过反问,更加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设问则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思考。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理解修辞语言,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语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修辞的名词解释
修辞的名词解释修辞,是指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特定的修辞手法和技巧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修辞既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也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修辞,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修辞的语义解释在语义学中,修辞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表达特定的意义。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暗喻、夸张等,这些手法能够赋予文本更深层次的意义,增强表达的效果。
比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经常使用比喻来形容人物的形象或者战斗的场景,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二、修辞的修辞学解释在修辞学中,修辞被定义为通过表达技巧来增强说服力和效果的手法。
修辞学家认为,修辞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语言,更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比如,演讲中的修辞手法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提升演讲者的说服力。
三、修辞在文学中的应用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贯穿了整个文本。
通过修辞手法,作家能够传达更多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加生动且令人深思。
例如,王小波的小说中经常运用夸张、讽刺和比喻等手法,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四、修辞在广告中的应用修辞手法在广告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购买欲望,修辞手法能够加强广告的表达效果。
例如,许多汽车广告使用夸张和比喻来突出其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五、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应用虽然本文不涉及政治,但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应用令人难以忽视。
政治家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制造共鸣和鼓动民众。
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以感人的方式呼吁消除种族歧视。
六、修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修辞并不仅限于文学、广告和演讲等特定领域,它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中。
人们常常使用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效果。
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心地善良”时,我们并不是字面上的“心”是“良”,而是通过比喻手法表示对他品行的赞赏。
修辞语的运用
修辞语的运用修辞语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富有音韵、形象、节奏等特点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语的巧妙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容易被情感所感染。
本文将探讨修辞语的种类和运用方法。
一、修辞语的种类1.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隐喻性的联系,来突出其中的共同点和特征。
比如,“他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中的“黑夜”和“明星”即构成了一种比喻关系。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思维、感情、动作等特征。
例如,“树叶在微风中轻柔地跳舞”中的“树叶”被赋予了“跳舞”的人类行为。
3. 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者表象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比如,“他跑得快得像一只风驰电掣的兔子”中的“风驰电掣”即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
4. 对比:通过将两个事物相互对照,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例如,“黑夜过后,黎明开始在东方泛起,惊艳了整个世界”中的“黑夜”和“黎明”即构成了一种对比。
5. 排比:通过并列排列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山高,水长,天空湛蓝,风轻云淡,一切都是那么美丽”中的一系列并列词语就构成了一个排比句。
二、修辞语的运用方法1. 增强表现力:在描写人物、事物或场景时,适当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官感受。
例如,“她的眼睛清澈如湖水,仿佛能够洞察心灵的深处。
”2. 强调特点:通过夸张、对比等修辞语可以突出事物的重要特点,使其在文章中更加突出。
例如,“他的笑声震耳欲聋,掩盖了整个教室的噪音。
”3. 增加语言节奏:利用排比、对仗等修辞语可以给文章增添韵律感,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
例如,“心灵需要阳光,需要雨水,需要空气,需要友情。
”4. 营造氛围:通过运用具有情感色彩的修辞语,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环境中。
例如,“窗外的雨下个不停,敲击着窗户,像是天空在给大地洗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SDRT简介
• SDRS含有三类词汇: • 第一类属于微观结构,是由自然语言中原子语句的逻辑
形式组成的集合,原子语句的逻辑形式即DRS; • 第二类是0、1、2、3等标记(labels); • 第三类是表示话语标记的关系符号:R0、R1、R2、R3
等。 • 合式的SDRS-公式集定义如下: • (1); • (2)如果R是n-元关系符号,1,2,…n是标记,则R
(1,2,…n)∈; • (3)如果∈且∈,则()∈,∈。[6]
• 例:小李今天心情很不好(1),他上班的路上 很不顺利(2),被人蹭了车(3),又在定慧 桥堵了半天(4),到了单位还被领导训斥了一 顿(5)。
• 其SDRS中的 • A等于集合{0,1,2, 3, 4, 5, 6,7}; • F为:F(1) = K1,F(2) = K2,F(3) = K3,
• 从i=1到i=n • 将句子Si加入篇章结构Ki-1中;然后执行(b) • 重复运用篇章结构构造规则,把Ki-1中可以简化
的条件分解为子条件,直到没有可以再简化的条 件为止,把所得到的篇章结构叫做Ki;然后,执行 (a)。
DRS的语义解释
• 篇章结构的语义解释是在一个模型M中进行的,该模型 由两个部分组成,记作M=<U,F>,U包含世间所有的事物, F是赋值函数,定义如下:
F(4) = K4,F(5) = K5, • F(0) =Elaboration (1,6), • F(6) = Narration(2,5) Elaboration (2,7), • F(7) = Narration (3,4), • (这里的Ki都是DRS;Elaboration 和Narration
第一节 修辞的作用
• 古代希腊人为了使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说服力和 感召力,非常注重修辞的研究。
• 在中国方面,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 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 修辞对表达态度、突出重点、增强感情等方面有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句的连贯、篇章的构成、 影响句子真值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中外修辞关系总结
SDRT的修辞关系处理
• 第一节 提出背景 • 第二节 技术手段 • 第三节 SDRT简介 • 第四节 SDRT的修辞关系
第一节 提出背景
•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美国逻辑学家坎普(H.Kamp)等人 提出一种动态语义学理论——DRT(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篇章表示理论),旨在解决蒙塔古 语法对不定摹状词的处理结果和语感不相符的问题,话语 中代词的指代照应关系和动词的时间照应关系等
• 白描,比拟(拟人 拟物)(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 (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 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 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 提、合叙、合说);
•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 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 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精警,示现,双关,重言, 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 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 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 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对SDRT中现有的形式化的修辞关 系在汉语条件下进行验证.最终发现在现有的SDRT修辞关 系之外,还存在未能得到处理的影响句子真值的修辞关系。
• 本文分析了若干汉语修辞,为SDRT的修辞关系增添了一 些新内容
修辞关系
• 第一节 修辞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外修辞关系总结 • 第三节 修辞关系研究现状
• 还有很多问题,DRT并没有做出完善的回答, Asher教授 提出,很多时候, 修辞结构所蕴涵的信息对于帮助人们准 确理解话语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 修辞关系的加入,使我们不仅能够把握句法结构所传递的 语义信息,还能够捕捉到句子本身含有的,而句法结构和 语词意义所无力涉及的语义信息,因此,SDRT的提出, 是对DRT的必要补充。
• 来说明u代表John,同时John是个little boy。
• 如果后面还有语句,这个篇章结构就是第 二句的上文。如果接下来的句子中又出现 了John,就可以直接用u代替。
• 关于对象的条件也可以是另一个篇章结构,称为子结构 (Sub DRS),子结构通过逻辑联结符号,可以形成更复 杂的条件。举例如下:
• 一、所指对象; • 二、关于这些对象的条件。条件是确定语
篇真值的基础。
• 例4 John is a little boy. • 其篇章结构可以表达为:
• 其中,u代表一个向篇章结构中引入的新的 所指对象,例4中新出现了一个无定名词 John,所以引入一个所指对象u。我们需要 引入新的条件:
• u = John,little boy(u),
和句②共同构成的新语境(w`, g),其中,w`指 包含李晴和妹妹的可能世界,g指使a为妹妹,b 为李晴,且a上学同时b早起的函数。也就是说, K2的语义就是使句①构成的语境添加成新语境所 增加的内容。
• 例如下面一段话:
• ①李晴最爱睡懒觉。②妹妹开始上学,她就早起了。
• 我们把句①看做输入语境,w指包含李晴的可能世界,f指 使b为李晴,且李晴爱睡懒觉的函数。句②的DRSK2如下:
• 表示r和w的值需要寻找。(这个寻找的过程叫做 代词所指的确认(pronoun resolution),在这个例 子中,r和w分别被确认为u和v。)
• 而两个子结构之间的蕴涵关系是用“→”来表达 的。
DRS的构造算法
• 包括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输入部分是一个话语 片段D=S1、S2、…Sn和一个初始篇章结构K0, 相当于说话双方共同的知识背景(通常设为空结 构);输出部分是构造述的话语片断D的语义结 构。归纳如下:
修辞关系的形式语义学处理 及其应用
——SDRT局部汉语验证
摘要
• 由于SDRT目前所处理的都是西方国家的语言,还没有在 汉语中得到充分应用,不可避免会出现SDRT所不能预见 的修辞现象的盲区。
•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很多汉语修辞找不到对应的英语修辞, 于是得出结论,汉语修辞的形式化处理不能简单地用 SDRT中现有的修辞关系来描述,而是要重新探索。
• a.对于每个篇章所指对象a(即前面提到的在篇章结构中 引入的对象),函数F可以从U中赋予它一个值,即 F(a)∈U;
• b.对于每个不及物动词和普通名词a,函数F把U的某个子 集赋给它,所以有
• F(a) U; • c.对于每个及物动词a,F把一个有序二元组组成的集合赋
给a,且有 F(a) UU。
• 利用已有的函数f,我们给出一个可能世界和函数 组成的对(w, f)来表示上下文语境。一个DRS K 的语义就会按照如下的方式给出:当K将一个输 入语境(w, f)连接到一个输出语境(w`, g)时 (其中,两个语境都处在同一个模型M下),K 就有了语义。
• 下面的K2把句①构成的语境(w, f)连接到句①
英文修辞
• 与比较有关的修辞法 • 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借喻(hypocatastasis) • 与替代有关的修辞法 • 借代Imetonymy).举隅法(synecdoche).相代(meriSm).重名法
(hendiadys) .拟人法(personification).神格拟人法 (anthropomorphism,侧重形状方面).神格拟人法(anthropopathism,侧 重情感方面).拟物法(zoomorphism).直呼法(apostrophe).委婉语 (euphemism) • 与省略或隐藏有关的修辞法 • 省略法(ellipsis).共轭支配法(zeugma) .说话中断法 (aposiopesis).反问法(rhetorical question〕 • 与夸张或轻描淡写有关的修辞法 • 夸张法(hyperbole).反合(litotes).反讽(irony).反覆(pleonasm) • 与矛盾有关的修辞法 • 矛盾修辞法(oxymoron).吊诡(paradox) • 与声音有关的修辞法 • 谐音双关语(paronomasia).押头韵(alliteration).拟声词 (onomatopoeia)
DRT的组成
• DRT由篇章语义的构造算法和语义的正确 性验证两部分组成,前者按照篇章结构的 翻译规则把自然语言的句子转换成特有的 框式表达,后者则根据一定的模型来解释 所得的语义结构。也就是语义表达的建立 和语义表达在模型中的解释。
语义表达
• 在篇章理论中所构造的语义表达叫做DRS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Structure篇章 表述结构),它的框式表达包括两部分内 容:
第三节 修辞关系研究现状
• 语篇语言学是近30 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 学问,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 N. Asher教授提出SDRT(Segmented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 分割式 语篇表示理论),把修辞关系引入到话语 的逻辑形式中,使修辞关系得到了形式语 义的分析,在形式语义学中发挥了极大的 作用。
• 说篇章结构K在模型M=<U,F>中为真,就是说存 在一个函数f,能使K中的所有篇章所指对象都在 U中有一个对应的值,并且K中的所有条件都可以 在M中得到满足 。
• 如:If John loves a woman, he kisses her.
• 该句子的解释需要依赖于条件式的真值特性,即: 前提为真时,其结论也应该为真。即每一个使前 提篇章结构为真的函数都可以扩展到另一个使结 论在同一模型中为真的函数。具体到该句子来说, 就是每一个使u为John,v为女人,且u爱v的函数f: <u ,v> → U,必须能够扩展到另一个使u吻v为真 的函数f`: <u ,v> →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