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无碳小车设计
《S型无碳小车设计》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转向拨杆的设计转向拨杆的端面小球直径10mm,杆长60mm,杆直径3mm,杆面有螺纹便于调节球面与凹槽轮的长度,引起转向轴的轻微偏转。这种设计把转向机构与微调机构整合在一起,设计简单、机构轻巧、灵活方便。凹槽轮的设计凹槽轮的宽度由拨杆小球的球面直径和前轮转向的最大角度决定。在实际的运动中无碳小车的转向角度,参见图3-2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3
3
3
3
3
4
仿真结果
Thank you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
3/6/2022015-12-8
目录
1
2
3
4
1
课题内容
1
课题内容
2
整体设计思路
2
整体设计思路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凸轮机构曲柄摇杆
2
整体设计思路
齿带槽凹槽轮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轨道的设计无碳小车按正弦曲线行走,路线近似于“S”型,在行驶轨迹确定的情况下,小车的行驶路径不变,对路径的研究设计,可以大概确定小车行走路程,初步断定车轮的半径,转向轮的最大角度。无碳小车在宽度为2000mm的赛道上行驶,中间的障碍物相隔100mm,为了不让无碳小车越出赛道,避免无碳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拟定出一下路线图参见图3-1:
S型无碳小车设计

2 整体设计思路
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是本无碳小车设计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着小车能否按“S”的路线行走 。一般能按特定规律运动的机构有:凸轮机构、曲柄摇杆、齿带槽、凹槽轮等。
凸轮机构:凸轮是具有一定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它运动时,通过高副接触可以 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往复运动。优点: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 ,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任意的预期运动,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缺点:凸 轮轮廓设计计算麻烦,加工比较困难。 曲柄摇杆:优点:运动副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小,且面接触方便润滑,故磨损减小, 制造方便,能够获得较高精度;两构件之间的接触是靠本身的几何封闭来维系的, 它不像凸轮机构有时需利用弹簧等力封闭来保持接触。缺点:一般情况下只能近似 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且设计较为复杂;当给定的运动要求较多或较复 杂时,需要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往往比较多,这样就使机构结构复杂,工作效率降 低,不仅发生自锁的可能性增加,而且机构运动规律对制造、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增 加;机构中做平面复杂运动和作往复运动的构件所长生的惯性力难以平衡,在高速 时将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动载荷,故连杆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
⑤无碳小车的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越小,小车行走的越远。
2 整体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考虑,得出无碳小车的结构越简单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时损失的能量少效 率就高;通过设计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改变小车的初始速度,速度越快,小车能走得 越远;合理的设计出转向机构能够让小车按近似于“S”型路线行走;微调机构能 够调节小车的转向角度,让无碳小车顺利避过障碍物;合理的选材减轻整车质量, 减少摩擦。因此完整的无碳小车应当包括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车轮、重锤 架。下面简要考虑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的选用。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无碳小车S一、设计目标无碳小车S是一款以环保、节能为主题的城市代步工具,旨在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解决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目标如下:1. 零排放:采用电动驱动方式,完全不产生尾气排放。
2. 高效节能:优化电池储能和动能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续航里程。
3. 运行稳定: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美观舒适: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宽敞舒适,提供良好的驾乘体验。
二、设计要点及解决方案1. 动力系统:采用纯电动驱动方式,利用电池存储能量供给电机驱动车辆。
同时,结合动能回收技术,在制动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续航里程。
2. 能量储存系统:选择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提供稳定可靠的能量供应。
3. 智能控制系统:借助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动机的精准控制和能源管理。
系统能够根据车辆运行状况、车速、路况等数据,动态调整电机转速和功率输出,提高驾驶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4. 安全装置:配备智能制动系统、防抱死系统、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等装置,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同时,还应配备侧面碰撞保护、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等装置,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5. 外观设计:外观简约、流线型设计,减少气动阻力,提高行驶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选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能耗效率。
三、市场应用前景和竞争优势1. 市场应用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无碳小车S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可以在城市内提供便捷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
2. 竞争优势:(1) 零排放设计,符合环保理念;(2) 高效节能的动力和能源管理系统,延长续航里程;(3) 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简洁大方的外观设计和舒适宽敞的内部空间,提供良好的驾乘体验。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引言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零排放交通工具的需求不断增长。
无碳小车是一种以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源,无需燃料燃烧而产生废气的交通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创新设计的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1.高效能源利用: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减少能源浪费。
2.减少碳排放:无碳小车的设计要符合零排放标准,通过采用无污染能源为动力源,减少对大气环境的负荷。
3.安全可靠:设计并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部件,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舒适性和便利性:设计人性化的外观和操控方式,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电力系统设计无碳小车的电力系统是实现无排放运行的核心部分。
本文设计的S型无碳小车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主要能源收集装置。
电池板通过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于锂离子电池组中。
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小车的供电源,在需要时供应能量给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从而驱动小车运动。
结构设计S型无碳小车采用前后对称的设计结构,以确保小车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小车的车身主要由轻质材料制成,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整车的强度和耐久性。
小车的车身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速度。
此外,小车配备了可调节的悬挂系统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
主要部件设计电动机S型无碳小车的电动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技术,具有高效能、高输出功率和低噪音的特点。
电动机通过变速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车轮进行前进或倒退。
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实现精准控制和节能运行。
制动系统S型无碳小车的制动系统采用回收能量的设计。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会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锂离子电池组中,以供给小车的其他电子设备使用。
操控系统S型无碳小车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操控系统,提供精确的转向和控制。
驾驶员可以通过方向盘和踏板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一、设计思路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块下落的时能直接转化为小车的动能,推动小车前进,此时势能的损失最小,故小车前进的动能应有物块的势能直接转化。
2.设计要求小车有自动避障的功能,小车的前进路线呈中周期性变化,但是当小车转向时速度有损失,故其前进路线需要通过精确计算得到.3.需要对小车的结构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小车的加工工艺,成本,使得到的产品设计合理。
4.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尽量减轻整车的质量,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保证其行驶过程中运动平稳。
5.小车功能设计要求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
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比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如右图所示:6.小车设计要求(1)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来源。
(2)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3)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4)小车有效的绕障方法为:小车从赛道一侧越过一个障碍后,整体穿过赛道中线且障碍物不被撞倒(擦碰障碍,但没碰倒者,视为通过);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小车停止。
二、小车出发定位方案通过对小车的功能分析,小车需要完成自动避开障碍物,驱动自身行走,重力势能的转换功能。
所以我们将小车的设计分为以下部分,路径的选择,自动转向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车架部分。
小车在运动中,其运动轨迹简化为余弦曲线图像,通过小车的传动比以及转向装置曲柄的长度计算出余弦曲线的幅值,将小车放置于幅值处。
将障碍物的方向定为Y轴,X 轴在水平面垂直于Y轴,画出小车前进路线轨迹,将障碍物在轨迹图中,找到能通过的位置,量取此时Y轴与小车出发的幅值处即为小车出发点。
s型无碳小车的设计说明

s 型无碳小车的设计说明1.小车行走轨迹的规划和计算小车的行走轨迹为正弦型曲线,最小振幅为200mm ,周期为2000mm 。
其运动轨迹为 :后轮的参数设计:设计目标:小车行走水平距离S′=60m ,理论行走时间t 总=10min小车行走路线为正弦曲线,曲线振幅为200mm ,一个周期的水平距离为2000mm ,所以可得出曲线函数式:x y πcos 2.0= 计算曲线路程m x s 4.2)sin 2.0(11221=-+⨯=⎰ππ周期数n=2s '=30 所以总路程m s n s 72='= 周期T=t n =60030=20s 车身速度1 2.4/0.12/20s v m s m s t === 重物下降速度00.41//6001500h v m s m s t === 设绕绳轮半径为0r ,则02r n h π=所以00010.314/15000.0021231v w rad s r ===⨯ 又10v v = 10w w =设偏心轮偏心距为e ,半径为1r 前轮半径为2r ,后轮半径为r 5, 大带轮半径为r 3,小带轮半径为r 4 带轮传动比为i=3 则03w w = 01w w =4350.942/w iw w rad s ===05553550v v w r iw r i r v r ==== 所以050127.386r vr mmiv ==则后轮的直径为127.4mm,前轮直径60mm ,车底板总长180mm ,宽170mm带轮的参数设计已知功率W mgv P 15010== 转速min /926041r w n ==π1、确定计算功率ca P查得工作情况系数0.1=A K 故W P K P A ca 150115011*=⨯== 2、 选择带型选用Y 型带 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v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由表查得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mm d d 251= 2)验算带速s m n d v d /011775.010006092514.310006011=⨯⨯⨯=⨯=π3)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mm id d d d 7525312=⨯== 根据表查得,圆整为mm d d 712=4、 确定带的中心距a 和基准长度Ld1)根据式(8-20) )(2)(7.021021d d d d d d a d d +≤≤+ 1922.670≤≤a 2)初定中心距 mm a 1300=3)由式(8-22)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mmmm a d d d d a L d d d d d 4151304)2571()2571(213024)()(22202122100≈⎥⎦⎤⎢⎣⎡⨯-+++⨯=-+++≈ππ 由表8-2选带的基准长度mm L d 450=4)按式(8-23)计算实际中心距amm L L a a d d5.14720=-+= 5、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oo o ood d oa d d 907.1591303.57)2571(1803.57)(180121≥=--=--=α6、 计算带上的有效拉力Fe由1000*v Fe P =得N N vPFe 5662.0011775.0101501100010003=⨯⨯==- 阶梯轴的参数设计设重物在刚开始下降的瞬间加速下降的距离为0h设绕线一圈,则r h '=π20(r '为加速绕线处主动轴半径)...................(1) 又在这一过程中022ah v =...........................................(2) 0F mg ma -=........................................(3) Me r F ='0...........................................(4) 其中23310123.2105.35531.0--⨯=⨯⨯=⨯=r Fe Me 由以上四式可解出mmr mmh 124.233872.130='=转向机构和可调节机构的选取转向机构:本机构设计采用偏心轮+连杆+摇杆,其单位面积所受压力比较小而且接触面便于润滑,摩擦小制造方便能获得较高的精度。
S型无碳小车设计

3 构造设计及参数选择
完毕多种零件旳装配后得到了无碳小车旳完整装配图
3 构造设计及参数选择
完毕多种零件旳装配后得到了无碳小车旳完整装配图
4 仿真成果
在完毕整体装配图旳环境下,单击左下角旳运动算例,把动画模拟时间轴拉到20秒旳位置。 在无碳小车装配体中,单击虚拟马达,弹出马达类型对话窗,选择旋转马达,然后单击绳轮 面,为绳轮轴添加一种虚拟马达。虚拟马达模拟重锤下落时牵动绳子带动绳索转动旳情况, 设定虚拟马达旳转速为30r/min。 然后按下从头播放动画,观察小车齿轮、车轮、凹槽轮、拨杆运动情况。输出动画成果,对 成果进行分析。 对于建立旳无碳小车,在没有考虑其他摩擦力、阻力、能量损失旳情况下,加人虚拟马达模 拟运动时,绳轮能带动轴旳转动,引起齿轮2旳转动,齿轮2又带动齿轮1、齿轮3旳转动。当 车轮转过1.5圈时,凹槽轮刚好转过0.5圈,阐明齿轮1、齿轮2、齿轮3在齿数设计上符合拟定 旳运动轨迹转向要求。 对于转向机构旳设计,凹槽轮转动时,拨杆球面与凹槽面相切运动,伴随凹槽旳变化,拨杆 也能伴随凹槽途径变化,引起转向轴旳变化,带动前轮转动。阐明设计旳这种转向机构有一 定旳实用性,能够带动小车有规律旳转向。同理能够经过边凹槽轮上旳凹槽途径,设定出特 定规律旳途径,让无碳小车沿不同特定规律路线行走。例如走“8”字型、“0”路线。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
12/8/2023 023-12-8
课题内容
1
整体设计思绪
2
目录
4
仿真成果
3
构造设计及 参数选择
1 课题内容
本课题围绕主题:基于SolidWorks下无碳小车旳设计及模拟仿真,设计一种无碳小 车,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驱动小车运动旳能量是给定重力旳重锤下落旳势能转换来旳 机械能让其行走及转向旳。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用质量为1Kg旳 重块(¢50×65 mm,一般碳钢)铅锤下降来取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 能和小车一起运动并被小车承载,防止铅垂从小车上掉落。图1-1为小车示意图。
基于S型避障无碳小车车身结构设计的创新和优化

基于 S 型避障无碳小车车身结构设计的创新和优化摘要:无碳小车是一种依靠重力势能驱动的自动避障的机构驱动转向机械小车。
S型无碳小车对与机构的传动精度要求高。
在设计过程中预留了微调机构,在装配后设置参数后微量调整。
那么简化微调机构提高微调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就是对转向机构中的微调机构的创新与优化。
关键词:轻便、结构优化、微调机构。
一、设计方案无碳小车大体可以从两个角度车出发,一是无碳,二是前进且自动转向功能。
首先要提出的是无碳,即以重物悬挂高处通过重物下降的势能驱动小车前进,如今都以绳轮机构为主。
本文绳轮机构只就适应车体布置设置了合适参数,通过小车三维建模体现,不做详述。
其次则是运动。
动力机构设计为齿轮机构,将重力势能转化为驱动力,需设置合理传动比与中心距。
三是研究小车的自控功能如何实现,在研究现存机构与其参数的根据下,参阅相关设计资料,结合最基本的空间四杆机构理论,设计构件参数及其运动形式。
即确定运动副的类型与布置位置。
四是设置一个适用此转向机构的微调机构。
五是机构的合理布置。
机构的设计应首先本着精确执行其功能的原则,其次因无碳小车需轻量化,所以尽量减轻各构件重量,精简构件结构形状。
应当强调的是应尽量避免低副摩擦的现象,低副摩擦,尤其是在组成低副的构件受较大垂直摩擦面线性载荷和方向变化的动载荷时,会造成剧大的摩擦热量损失。
通过多次的软件数据分析和建模以及仿真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无碳小车。
二、整体设计本次设计采用以转向轮(前轮)、差速轮(后轮1)、驱动轮(后轮2)为三个顶点绘制三角形。
通过MATLAB建立三条轨迹曲线来模仿小车的运行轨迹,通过设置桩距的方法来合理设置车宽幅与车总长确保车子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触碰定点桩。
在确定了合理的车身长宽之后来设计机构的布置形式与参数大小,通过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代入所设计参数研究是否合理。
将不合理的车长车宽在带回轨迹曲线进行完善。
最终达到合理可行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整体设计思路
车架
车架承受的力不大,要求重量轻,加工简单,考虑到加工成本等,车架采用无机橡胶加工制作 成正方形底板式,尺寸还要进一步确定。
传动构件
为了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及按设计的轨道精确地行驶,传动机构需要传递效率高、传动稳定、结 构简单重量轻等。一般传动机构主要有齿轮传动、带轮传动、链传动。 1.齿轮传动的特点是: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 度和尺寸范围大。 2.带轮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缓冲吸震等特点但其效率及传动精度并不高。不 适合本小车设计。 3. 链传动平均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轴间距离适应范围较大,能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环 境中使用;但链传动一般只能用作平行轴间传动,且其瞬时传动比波动,传动噪声较大。 带轮传动精确度不高,不适合小车精确传动。链传动由于制作不便,且制作成本高,故只用齿 轮传动。
图1-1 无碳小车示意图
1 课题内容
小车运动要求: 小车在前行时能够按照预定路线行走,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障碍
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沿直线间距1000mm摆放。如图1-2
图1-2 运动轨迹示意图
2 整体设计思路
围绕无碳小车的命题要求,对命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①无碳小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都是由重锤下落的重力势能提供能量,在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 这势能,减少其它不必要结构消耗能量。
无碳小车
9/21/20190 15-12-8
课题内容
1
整体设计思路
2
目录
4
仿真结果
3
结构设计及 参数选择
1 课题内容
本课题围绕主题:基于SolidWorks下无碳小车的设计及模拟仿真,设计一种无碳小 车,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驱动小车运动的能量是给定重力的重锤下落的势能转换来的 机械能让其行走及转向的。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用质量为1Kg的 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锤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 能和小车一起运动并被小车承载,避免铅垂从小车上掉落。图1-1为小车示意图。
②因为提供的能量有限,要可能减少整个无碳小车的质量,无碳小车越轻越好,因此尽可能使 用轻质材料构成。
③无碳小车按照“s”型路线行走,要有一定的转向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运转,并且稳定可 靠能及时响应。
④重锤下落牵动绳子,绳子带动绳轮转动,然后通过齿轮的传动按照一定转动比将转速传递给车轮 轴,带动小车行走。因此要设计好齿轮的参数及传动比,尽量减少齿轮数量减少能量损失。
(3-5)
其中齿轮2于齿轮1的传动比i=
图3-1小车行走路线示意图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把此路线近似于余弦曲线,振幅为300mm,波长2000mm,轨迹方程近似为:
用Mathematica数学软件求解得s=2388.97mm 可知无碳小车行驶一个周期走过的路径为2388.97mm,无碳小车的车轮也近似走了 2388.97mm。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2 整体设计思路
齿带槽:通过在齿带背后建立特定轨迹凹槽,凹槽连接摇杆,带动摇杆左右有规律 摆动,驱动转向轮规律转动。优点:凹槽轨迹容易获得,制作方便。缺点:如果小 车运动轨迹长,齿条也要较长,齿轮的增加消耗过多势能。 凹槽轮:在轮子面部制作凹槽,凹槽连接摇杆,带动摇杆左右有规律摆动,驱动转 向轮规律转动。优点:凹槽轨迹容易获得,制作方便,在较小的空间在齿轮面可以 圆周规律循环,不用考虑长度。缺点:体积较大。参见图2-1
2 整体设计思路
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是本无碳小车设计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着小车能否按“S”的路线行走 。一般能按特定规律运动的机构有:凸轮机构、曲柄摇杆、齿带槽、凹槽轮等。
凸轮机构:凸轮是具有一定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它运动时,通过高副接触可以 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往复运动。优点: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 ,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任意的预期运动,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缺点:凸 轮轮廓设计计算麻烦,加工比较困难。 曲柄摇杆:优点:运动副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小,且面接触方便润滑,故磨损减小, 制造方便,能够获得较高精度;两构件之间的接触是靠本身的几何封闭来维系的, 它不像凸轮机构有时需利用弹簧等力封闭来保持接触。缺点:一般情况下只能近似 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且设计较为复杂;当给定的运动要求较多或较复 杂时,需要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往往比较多,这样就使机构结构复杂,工作效率降 低,不仅发生自锁的可能性增加,而且机构运动规律对制造、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增 加;机构中做平面复杂运动和作往复运动的构件所长生的惯性力难以平衡,在高速 时将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动载荷,故连杆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
车轮尺寸的设计
由小车行走路线的轨迹及方案的初步计算可知,车轮半径越大,小车走得越远,无 碳小车行走一个半径时,车轮转过的圈速越小越好。这里设定车轮转过3圈,则可 以计算出无碳小车的车轮半径为 =126.8mm,为了方便制作取半径为 =125m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齿轮的确定
确定了无碳小车的车轮半径后,根据
ds= *d =
图2-1凹槽轮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轨道的设计
无碳小车按正弦曲线行走,路线近似于“S”型,在行驶轨迹确定的情况下,小车的行驶路 径不变,对路径的研究设计,可以大概确定小车行走路程,初步断定车轮的半径,转向轮的 最大角度。 无碳小车在宽度为2000mm的赛道上行驶,中间的障碍物相隔100mm,为了不让无碳小车越 出赛道,避免无碳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拟定出一下路线图参见图3-1:
⑤无碳小车的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越小,小车行走的越远。
2 整体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考虑,得出无碳小车的结构越简单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时损失的能量少效 率就高;通过设计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改变小车的初始速度,速度越快,小车能走得 越远;合理的设计出转向机构能够让小车按近似于“S”型路线行走;微调机构能 够调节小车的转向角度,让无碳小车顺利避过障碍物;合理的选材减轻整车质量, 减少摩擦。因此完整的无碳小车应当包括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车轮、重锤 架。下面简要考虑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