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柳林镇第二小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日期:2015年3月10日设计教师:李娟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授课时间:圆柱和圆锥 10课时比例 8课时图形的运动 7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 10课时整理与复习 3课时数与代数 15课时空间与图形 15课时统计与概率 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时总计 76课时【课程总目标】一、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认识比例的含义,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关于比例的相关问题,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或者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实例,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指示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本册书中,学生还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二、空间与图形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学校小学适用年级六年级总课时数60课时日期2019年8月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前期阶段,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主要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会解决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大纲一、数学课程目标与意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提高数学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内容概述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与概率三个模块。
1.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模块主要包括整数与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运算、数列与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
通过学习和探索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数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列、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几何几何模块主要涵盖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性质、直角三角形、平移、旋转、翻折等内容。
通过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认识和描述各种几何图形,并能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现象和问题。
3.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模块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概率的初步认识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学生将了解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学生还可以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概率进行简单的问题求解。
三、数学课程实施方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实际问题解决中,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分享思路、交流解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课程评价与反馈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中,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导言本课程纲要为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指导,旨在帮助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他们在数学上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各种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 掌握计算整数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 熟练运用小数和分数进行计算;- 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和特点,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研究代数式的运算和方程的解法;-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研究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课程内容1. 整数的运算- 加减乘除整数的运算规则;- 正数、负数的概念与计算;- 整数运算的应用场景。
2. 小数和分数- 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 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数和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几何图形- 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矩形、三角形等;- 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4. 代数思维- 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5. 数据分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包括讲授、练、讨论、实践等。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以学生的理解程度、解题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依据。
教师将通过课堂练、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结语通过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巩固和拓展他们在数学上的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小学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第一篇:小学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
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比例。
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三)几何初步知识圆的认识。
圆周率。
画圆。
圆的周长和面积。
*扇形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体积。
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四)统计初步知识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五)应用题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
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
(六)实践活动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
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
(七)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会计算分数乘、除法。
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
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会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
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认识圆。
会画圆。
掌握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认识圆柱和圆锥。
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6.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
绘制统计图表要注意整洁、美观。
7.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两步)。
课程纲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课程纲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5日,星期四下午第3节4.教学时数:1课时(40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得出结论。
3. 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重点: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解决办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2. 难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解决办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重点: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解决办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大小关系,并通过比较和排序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4. 难点:分数的混合运算。
解决办法:采用分步教学法,先让学生掌握单个分数的运算规则,再逐步引入分数的混合运算,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本节课将使用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学生在课前应预习相关章节,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一、引言随着学生完成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系列基础数学概念与技能。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将继续深化这些概念,并引入新的知识点,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二、课程目标深化学生对已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包括整数运算、分数与小数的运算、平面图形的性质等。
引入新的数学知识点,如比例与百分数、立体图形的性质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空间与图形相关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三、课程内容1. 比例与百分数比例的概念与性质比例的运算与应用百分数的概念与运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分类与性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与应用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定期测验:组织定期测验,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五、课程资源与支持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与支持,包括:教材:选用适合六年级学生水平的数学教材,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纲要编写:合作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学期课程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明白得比例的意义和大体性质,会解比例,明白得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定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有关实际问题,能依照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依照其中一个量的值估量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必然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熟悉圆柱、圆锥的特点,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说明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定或简单的预测。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讨进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与温习,加深对小学时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明白得和把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成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适应。
课程实施建议第一单元负数教学建议1.通过丰硕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熟悉。
负数的显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硕多彩的生活实例,专门是学生感爱好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显现负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照,初步成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舞学生举诞生活顶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目光观看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熟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第一章:整数和分数1.1 整数的认识与应用- 正负数的概念- 整数的加减法与乘法- 整数的应用问题1.2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的应用问题1.3 整数和分数的综合运用- 整数和分数的运算综合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章:几何图形2.1 简单几何图形- 直线、线段、射线- 角的概念与分类- 平行线与垂直线2.2 三角形和四边形-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相似与全等2.3 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线对称和轴对称的基本概念-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性第三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1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 数据的统计与频数3.2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 数据的图表表示-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3.3 数据的应用问题- 数据的应用- 数据的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未知数和方程4.1 代数式和方程式-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方程的基本概念与解法4.2 用图表示方程- 用图解方程- 解决实际问题4.3 多元一次方程- 多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第五章:运算定律5.1 分配律和交换律- 加法和乘法分配律- 加法和乘法交换律5.2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加减乘除的运算次序5.3 合并同类项和整理算式- 合并同类项的运算规则- 算式的整理和简化以上为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课程纲要,涵盖了整数和分数、几何图形、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未知数和方程、运算定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最终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教学课时: 70课时 (义务教育)
设计者:蒋颖 /郑州经开区曹古寺小学
一、课程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除法和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求倒数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
2.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和小组活动,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初步形成统计观念。
5.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课程评价。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学习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授课时间:61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段国锋祖利平授课对象:六年级学校:巩义市鲁庄镇南村小学课程总目标: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解决与圆的周长和面积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5. 能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具体内容标准与学习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是多少,是整数乘法意义的延续。
一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
此外,学生以前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数量关系,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掌握六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整数-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认识-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整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分数- 分数的认识和表示法- 分数的相等和比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第三单元:小数- 小数的认识和表示法- 小数的相等和比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 点、线、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识- 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认识- 七种常见图形的认识和特征第五单元: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的应用题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数据的图形表示-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教学建议-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思考- 多使用示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组织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评价方式- 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 期中和期末考试- 课堂小测和小组合作任务- 研究笔记和作品展示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的简要内容和教学建议。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六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小学六年级数学
一、课程目标
1.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整数、小数、分数、运算规则、几何和统计等。
2.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为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1.数的概念:复习整数和小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2.运算规则:复习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学习复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3.几何:学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图形特征和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
4.统计: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5.问题解决: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6.复习:定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三、课程进度
每周安排五节课,每节课时长约40分钟。
每节课包括新知识讲解、例题解析、课堂练习、学生展示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四、课程评估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
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讨论和交流。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游戏、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定期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4.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和作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李殿伟使用时间:2018-2019学年上期课程性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广泛性等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它提供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
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创造一定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学习的群体意识。
当数学用来为现实服务时,不仅需要学生不局限于数学一科,而且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并能解释、交流。
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发展,真正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新时期的数学课程,不仅要求提供适合于学校进行教学的应用实例,而且要求更深入地研究各类应用的教育目的;不仅要与相关学科协调和配合,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
数学课程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土的共同努力。
基本理念: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二,从新体系的数学课程产生的背景及其性质的分析中,它还蕴涵着如下理念(1)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六年级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实施途径:
一、学生收集的趣味数学题展示
二、老师带领学生们分析思考,解决趣味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实施途径:
一、分配小组
二、准备活动:介绍扑克代表的内容。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趣味数学
设计教师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总课时
5
学生资源背景分析
对于繁琐的正常课堂的数学,孩子们已经开始厌烦,对于六年级孩子累说每天面对一些繁琐的数学题感到头疼,适时的给孩子们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级学会了知识又增加了兴趣。
课程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课堂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估算产生新的认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估算,怎样估算,在万众学习了知识。
课程名称
趣味数学
设计教师
课题
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 60课时左右设计教师: 黄晨授课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课程描述】(一)课程内容: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科学。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本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 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理解倒数的意义,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 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圆的特征, 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3.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4.认识扇形统计图,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评价参照过程性评价中的实施情况, 并进行终结性评价, 最后按照四个等级对学生做出本学期的左后评定。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教材简介本课程纲要是根据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编写而成。
该教材是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涵盖了各个数学知识点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掌握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4. 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一:分数的认识与应用-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2. 单元二:小数的认识与应用-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数的比较和排序3. 单元三:图形的认识与运用- 平面图形的种类和性质- 空间图形的种类和性质4. 单元四:整数的认识与应用-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5. 单元五:方程的认识与应用- 方程的概念和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应用问题的建方程与解方程6. 单元六:统计的认识与应用-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7. 单元七:函数的认识与应用-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 函数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活动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准备进入新的知识;2. 概念讲解:通过示例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概念和原理;3. 练训练:通过丰富的练题,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和解题能力;4. 拓展应用:通过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总结反思: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解题过程、思维逻辑等方面;2. 作业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和答题正确率等方面;3. 测试或考试:通过定期测试或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 配套教学辅助资料和电子资源;3. 数学实验器材和教学工具;4.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
审定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审定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小学数学根底型必修课程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授课时间:65课时左右授课对象: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张莉/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课程背景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表达知识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表达放开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
分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重在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根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比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根底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根底。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根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己有知识和经验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并学会用距离和方向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根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开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根底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开展数据分析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理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法、演绎推理思想、极限思想,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开展学生的四能。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类型:基础课程设计教师:城关乡胡庄小学张宝婷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学生所需课时:60课时一、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下就六年级下册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将学习目标定位如下: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感受百分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5.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比例两个单元。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一个单元。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具体课程内容包括:1、第一单元《负数》 3课时2、第二单元《百分数》 5课时3、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9课时圆柱 6课时圆锥 2课时整理与复习 1课时4、第四单元《比例》 15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课时比例的应用 5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 1课时5、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3课时6、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 27课时数与代数 10课时空间与图形 9课时统计与概率 4课时综合应用 4课时三、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班班通资源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六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授课时间:负数3课时圆柱与圆锥9课时比例14课时统计2课时数学广角3课时整理与复习27课时一、课程目标:小学数学六年级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1)理解倒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2)比较熟练的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
(3)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5)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6)理解纳税、利息的意义。
(7)能区别比值和化简比。
2.数的运算(1)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运算及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4)掌握比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5)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能应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正比例、反比例(1)掌握比例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比例尺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掌握按给定的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互化。
(3)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及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
2.测量(1)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3)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复式百分数统计表。
(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选学扇形统计图;会懂得有关统计图的特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
(4)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1.有综合运用所学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能解决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有关利息、税金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不超过三步应用题)3.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4.初步感受已学过的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二、内容安排三、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数学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
鲜明的课程意识拒绝“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以超越、选择和变更的。
教材也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
①活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
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
首先,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我们要善于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教材中静态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上调整、补充教材所提供的教材内容。
另外,教材上提供的资源有时还可以综合利用,用活用足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当然,活用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②挖掘教材隐含的课程资源。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度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学服务。
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③置换教材生疏的课程资源由于区域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不可能是每个地方的学生都熟悉的、感兴趣的。
尤其是某些“城市内容”素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相当生疏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农村现实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置换教材中生疏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数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把学生带到校园外去数池塘里鹅、鸭的只数,菜地里菜的棵数,树上的果子数等等;在土地面积的计算中,我们带领学生到山坡上测量土地,计算面积,估计产量;在元、角、分的教学中,我们带领学生去商店,让学生在实际交换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用生活中对家禽的统计取代教材中对奖牌的统计;用学生上学熟悉的路线取代教材中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用农村调换田地的现实取代教材中纯图形面积的计算……这些农村特有的学习素材的利用,把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感到亲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当然,我们并非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
相反,这样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虽然改变了原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但教学要求是一致的,能更有效地实现教材中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这样既体现了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体现了教材中共同学习的领域及教材对学生的总体要求,又体现了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实施教材过程中的灵活性,体现不同地区对教育多样性的要求。
(二)教学实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3、激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一个农场里,鸡和免共22只,它们的脚共有58只,鸡和兔各有几只?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策略:1.试误与检验:可以让学生猜测鸡、兔的只数。
假如学生经过几次猜测之后,找到了正确答案,教师可以请他们回顾一下猜测的过程,获得一些有益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2.列举: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将“1只鸡,21只兔”一直到“21只鸡,三只兔”的所有情形下的脚的数量列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
3.寻找规律:可以在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规律以解决问题。
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注重对学生教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
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
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成长记录中的材料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与老师共同确定。
例如,在对综合应用部分进行评价时,学生可以利用成长记录袋收集以下资料,以反映自己的探索过程与取得的进步:(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2)收集的有关资料;(3)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4)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5)解决问题的反思。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学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应当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
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觉得不满意,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
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以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
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
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对概念、公式和法则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
(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