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形势与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的概念:形势就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时空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本质性原则:
政策的概念:政策就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制定和实行的行动策略。
形势与政策的关系
1.形势与政策的对立性
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总是滞后于形势。
2.形势与政策的统一性
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的主观反映。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形势变了,政策也要随之变化。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精髓是解放思想,主线是改革开放,主题是发展。
7.改革开放的成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新的发展指标2.新的奋斗目标3.生态文明写入报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部署:1.经济建设又好又快2.政治建设发扬民主3.文化建设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4.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民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指导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三大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和平发展道路的背景
1.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冷战思维的延续)及错误
2.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
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发表
.什么是和平发展,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正在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它的精髓是,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2)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第一,这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第二,这是由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第四,这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怎样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二、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三、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五、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民主平等、和睦自信、公平互利、包容开放。
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3.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是中国外交工作的落脚点
4.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农民的收入问题是农民关心的核心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刚开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这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也带有普遍想的趋向。
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
“三个明显高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三个调整”调整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费的使用方向,调整国家贫困县公益性、生态型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比例。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多予、少取、放活
新农村建设战略措施
08年一号文件的“四个提高”(农业基础建设):a.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补贴标准b.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贴标准 c.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贴标准 d.逐步提高农村扶贫标准
08年一号文件的“四个增加”a.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补b.增加对农民的良种贴补c.增加对农民的农机具购置贴补d.增加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贴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