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体育理论课时教案模板

高中体育理论课时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体育事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教学内容:1. 体育的基本概念2. 体育的发展历程3. 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作用4. 体育与身心健康的关系5.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1. 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教学难点:1.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体育有什么了解?2. 回答后,教师总结: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娱乐等多种形式。

二、讲授新课1. 体育的基本概念:介绍体育的定义、性质、作用等。

2. 体育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简要介绍体育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我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

三、课堂讨论1. 主题:体育与身心健康的关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育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二、讲授新课1.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介绍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等。

2. 重点讲解运动负荷的安排、运动恢复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体育案例分析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一篇: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一、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身体在运动状态下生理反应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运动与身体生理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运动生理学对于我们了解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健康状况,改善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运动的能量代谢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产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的代谢通路,分别是:ATP-PC系统、乳酸系统和氧化系统。

不同的剧烈程度的运动将依靠不同的能量通路来产生所需的能量。

1. ATP-PC系统ATP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全称是腺苷酸三磷酸腺苷。

在瞬间爆发的高度力量工作中,我们的身体需要瞬间产生大量的能量,此时就会依靠ATP-PC系统。

该系统中的磷酸酸化反应能够非常快速地产生大量能量,并以ATP的形式储存下来,但是该系统的缺点是储存能量少,使用时间短。

2. 乳酸系统当ATP-PC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时,我们的身体就会转向另一条途径,乳酸系统。

在乳酸系统中,身体分解肌糖原产生乳酸,同时也产生一定量的ATP,但是这个系统中的产能量比ATP-PC系统产能量少很多。

3. 氧化系统氧化系统是将有氧产能与运动结合起来的主要代谢途径。

虽然运动能开启三种能量代谢通路,但是人体组织细胞内储备的ATP、PC和肌酸燃料仅支持短暂的、瞬间释放的运动活动。

在深奥而优美的有氧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和一些其他废料被完全燃烧,从而以三氧化二碳和水的形式被排放出来,同时释放出生物体可利用的ATP。

三、心血管系统的运动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分配血液、运输氧和营养物质。

在运动的过程中,心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氧和支持我们运动所需的其他物质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在运动时,体内的需氧量会迅速增加,心脏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

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心肺功能,使心肺系统的能力不断提高,以适应更高强度、更大负荷的运动。

四、神经系统的运动生理学人体的运动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的。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教案名称:初中体育理论教案课时:第1周第1课时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3. 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4. 运动锻炼的安全注意事项5. 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重要性、锻炼原则等理论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运动锻炼的安全注意事项、良好运动习惯等内容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4.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运动锻炼经验的学生或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目标,包括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健康责任感、发扬体育精神等。

2. 讲解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如适量、定时、有计划等。

3. 讲解运动锻炼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运动损伤、合理饮食、适当休息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有关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积极影响的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运动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四、经验分享(10分钟)1. 邀请有运动锻炼经验的学生或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2. 学生就分享内容提问,与分享者进行互动交流。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有关良好运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运动锻炼的认识和体会。

体育相关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相关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相关理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体育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 理解体育相关理论对体育运动的指导作用;3. 运用体育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体育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 理解体育相关理论对体育运动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体育相关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体育相关理论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教师简要介绍体育相关理论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

(2)体育相关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教师详细讲解体育相关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指导作用,如运动生理学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指导作用,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调控作用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如何通过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如何通过运动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意识等。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体育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汇报。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相关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表现,教师对学生对体育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五、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体育相关理论,如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对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体育相关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困难,对案例分析的能力较为薄弱。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体育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3篇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3篇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第一篇:足球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学习足球基本技能,掌握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耐力和爆发力;3.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足球基本技能和规则介绍;2.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讲解和演示;3.小组长短传、大面积传接和比赛练习;4.强化体能训练,包括短跑、绕桶、折返跑等。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2.小组合作练习;3.个人练习+教师指导;4.互相比赛,提高竞争意识。

五、学情分析:此次足球技能训练,学生们大部分都对足球比较感兴趣,但是技能方面需要加强。

在规则介绍方面,对于新手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讲解。

在技能训练方面,可能会有些学生因为技能不够好而不愿意参与,需要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同时为高水平选手设置困难度更大的练习内容。

六、教学过程:1.规则介绍教师向学生们介绍足球比赛的规则,让学生们明确比赛的基本要求和比赛规则。

2.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技巧讲解和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同时让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观察,把握每一个细节和感受。

3.小组合作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个人喜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练习传球、接球和射门,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个人练习+教师指导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技能调整和差异化指导,让学生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水平。

5.竞赛提高竞争意识添加小比赛元素,让学生们更有竞技体验,更情真意切地投入其中。

七、教学反思:此次足球技能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明白了足球比赛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技能,并且经过大量的练习和比赛,让他们在充分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习得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协同能力。

同时,这次训练也为后续的足球比赛打下了良好的技能基础。

第二篇:篮球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学习篮球基本技能,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耐力和协调力;3.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大学体育运动理论课教案

大学体育运动理论课教案

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教学重点:1. 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教学难点:1. 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

2. 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有哪些作用?二、讲授新课1. 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介绍体育运动的概念、起源、发展历程。

2. 体育运动的作用:阐述体育运动对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积极作用。

3. 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介绍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著名运动员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分析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动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提炼出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体育运动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二、讲授新课1.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如能量代谢、运动系统等。

2. 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介绍运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动机、情绪、认知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运动中的指导作用。

2. 分析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预防运动损伤?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提炼出科学进行体育运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学生体育理论课教案

大学生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理论授课年级: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具体时间]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3. 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教学内容:一、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1. 体育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健康的定义、健康水平评价标准。

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二、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1.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促进心理健康,缓解压力。

3. 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三、体育锻炼计划制定1.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2.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 制定合理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4.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体育锻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二、讲授新课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 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体育和健康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结合实例,说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展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体育锻炼计划制定- 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包括体质、心理等方面。

-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 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运动时间和强度,确保运动效果。

- 强调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避免运动损伤。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和心得。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教学内容。

2. 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5篇)

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5篇)

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5篇)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1时间: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留意事项及要求学校阶段是人的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熬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使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呼吸机能和心脏功能提高。

体育熬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最主动的手段。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同学将:〔1〕增添体能,把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学问和运动技能;〔2〕培育运动的爱好和爱好,形成坚持熬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力量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各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主动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看法。

上课的留意事项及要求:〔1〕上课着装要整齐,得体。

尽量身穿运动装,必需脚穿运动鞋或布鞋。

〔2〕上课必需纪律严厉仔细,主动听课,仔细训练,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上课必需听从指挥,听从口令,一切行悦耳指挥。

〔4〕上课必需留意平安,不做危急动作,留意自我爱护。

体育健康课到达的其他教育效果:〔1〕培育吃苦、耐劳、坚韧的精神。

〔2〕养成力争上游、不服输的思想品德。

〔3〕加强道德情操的养成、制造力量的培育为什么体育熬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进展?适当的体育熬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和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熬炼不仅可以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

体育运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大、牢固、发达而有力。

学校生形体练习中应留意的事项学校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肌肉的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瘦长,肌力较差。

简单疲惫,所以在在形体训练中要留意: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态;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形体均衡进展。

留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留意全面进展。

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2一同学特点分析:八班级的同学通过体育和生物课堂学习对体育和人体机能方面的学问略有所知,但是对体育与机能进展就很生疏了;为了使同学更好的熬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机能,同学需要了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和为什么体育熬炼能够进展身体机能,从而培育他们的体育爱好,为以后的体育熬炼及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体育理论教材第四章“运动生理学基础”,具体涉及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应与消耗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原理、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难点:运动生理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奥运会运动员的比赛视频为例,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激发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原理、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等知识点,并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运动生理学知识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原理、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等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场你喜欢的体育运动比赛视频中运动员的表现,阐述其运动生理学原理。

2. 答案: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赛视频中运动员的表现进行分析,阐述其运动生理学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运动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教案模板】教案主题: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并明白体育理论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2. 了解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3. 掌握体育理论课的基本知识,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学习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 发展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1. 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标;2. 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3. 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4.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学难点:1. 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2.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班级学生名单和教材;3. 足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介绍(5分钟)老师自我介绍,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简单介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Step 2 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介绍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并强调体育理论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Step 3 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15分钟)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包括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的选择等;Step 4 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包括古代体育运动和现代体育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等;Step 5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运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训练原则和方法等;Step 6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0分钟)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选择一个体育理论课的相关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发展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Step 7 课堂总结和回顾(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初步了解了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一、课程背景体育理论课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教案主要针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1. 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作用(10分钟)•通过讲解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30分钟)•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如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介绍体育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如运动训练理论、运动规律、运动评价等。

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30分钟)•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的运用能力(30分钟)•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体育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和图表等辅助教学。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

3. 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指导和反馈•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和观点,提供不同的评价和意见。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 教学效果和教学环节的流畅性。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常见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2)如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运动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规则和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体育的初步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理论。

2、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0 分钟)(1)讲解体育的定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介绍体育的分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

分别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特点和主要活动形式。

3、常见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40 分钟)(1)篮球规则:讲解篮球比赛的场地、比赛时间、得分方式、犯规类型等。

技巧:介绍篮球的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巧,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2)足球规则:讲解足球比赛的场地、比赛人数、比赛时间、进球规则、越位规则等。

技巧:介绍足球的带球、传球、射门等基本技巧,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3)田径规则:讲解田径比赛中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的比赛规则。

技巧:介绍短跑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等技巧;中长跑的呼吸调节、体力分配等技巧;跳远、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巧;投掷项目的握球、发力、投掷角度等技巧。

4、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20 分钟)(1)身体健康方面:讲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柔韧性和协调性、预防疾病等。

体育教育实践课理论教案(11篇)

体育教育实践课理论教案(11篇)

体育教育实践课理论教案(11篇)体育教育实践课理论教案1一、教材:1、蹲踞式跳远;2、篮球竞赛;3、篮球基本技术练习;4、足球竞赛;5、足球基本技术练习。

二、教学目标:1、理解跑得快、跳得远的概念。

2、进展体能,把握运动技术。

3、培育同学、自主、合作的精神与拼搏进取的精神。

三、课开头的做法:1、上课响铃体育委员会与体育老师集合队伍与整理队伍。

2、体育委员或老师通过队列报数或点名了解同学出勤状况。

3、老师导入语。

4、体育委员带着同学慢跑,老师场地上移动或随队跑,鼓舞提示同学不掉队。

5、同学仿照老师做几节徒手操。

6、以上练习用时10分钟。

四、学习教材的做法:1、蹲踞式跳远:a.四路纵队按挨次轮番做蹲踞式跳远,练习内容有:5米助跑、0.5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10米助跑、1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20米助跑、2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b.练习次数为每项内容各一至二次c.练习用时10分钟2、足球与篮球:(1)同学选项足球进行全场竞赛或半场竞赛或抢截嬉戏;(2)同学选项篮球进行全场竞赛或半场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竞赛;(3)同学选项足球进行基本技术踢接球练习;(4)同学选项篮球进行基本技术练习有:投篮、运球、传接球练习;(5)同学选项分组以爱好、友伴、力量等几种形式组合;(6)老师引导同学分组练习,进行场地巡察,了解与解决同学分组练习所消失的问题或与同学一起练习。

指导同学练习。

(7)此部分练习用时18分钟至20分钟。

五、距下课铃响两分钟,老师集队与讲评,或催促与提示同学离开场地。

结束本课。

体育教育实践课理论教案2教学目标:使同学了解新学期学校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并激励同学主动参与,培育同学养成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知道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的课堂常规。

教学重点:清晰学校本学期所开展的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一个制度:值日生制度。

上体育课各班每个小组轮番值日一周,课后整理回收器材。

2.三个必需:〔1〕上课必需穿运动或便于运动的服装〔包括运动鞋〕。

体育理论课教案(必备8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必备8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必备8篇)体育理论课教案第1篇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教学手段:课堂讲解教学步骤:一、意志与意志品质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

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

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

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

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6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6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6篇】教学内容:篮球运动概论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难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一、教学任务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和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篮球运动的概况。

二、教学内容(一)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及其演进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第二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高时期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二)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与特征1、篮球运动的特征2、篮球运动的特点第一、集体性特点第二、对抗性特点第三、转换性特点第四、时空性特点第五、增智性特点第六、综合性特点第七、智艺性特点第八、职业性特点第九、商业性特点(三)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1.大众篮球风靡全球,比赛人文氛围全面提升。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观赏性加浓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呈现新特点:第一、贵在“理念”第二、智在“聪颖”第三、高在“制空”第四、快在“ 节奏”第五、悍在“凶狠”第六、准在“高分”第七、全在“综合”第八、变在“瞬时”第九、星在“奇特”第十、技在“升华”第十一、阵在“机动”第十二、帅在“智谋”第十三、男、女“并趋”(四)中国的篮球运动1、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2)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第一个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高阶段;3)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第一时期(1895-1948年)第二时期(1949----1996)2、我国篮球运动普及、提高的基础3、新世纪中国篮球运动面临的任务(五)思考题1、试述篮球运动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演进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概况。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3)了解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3)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

(1)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热爱;(2)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3)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体育理论家的名言名句,引导学生对体育理论的认识和兴趣。

2. 理论讲解。

(1)介绍体育理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3)分析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体育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理论进行分析和思考。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某一体育理论进行深入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

5. 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一些体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将体育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6. 总结与展望。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2. 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

4. 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评价。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增强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理解,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的概念与分类•体育运动的定义•体育运动的分类及特点2. 体育锻炼的原理与方法•体育锻炼的生理原理•不同体育锻炼方法的效果比较3. 体育竞赛的规则与精神•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体育竞赛的精神与意义4. 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体育锻炼的原理与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将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和讨论,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概念、原理等知识。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体验体育运动与锻炼的过程。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体育竞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竞赛规则和精神。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体育运动的概念与分类1.引言:介绍体育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概念解释:讲解体育运动的定义及其分类。

3.举例说明: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分类的理解。

第二课时:体育锻炼的原理与方法1.生理原理: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生理的影响。

2.方法比较: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方法的效果及适用情况。

3.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实验,体验不同方法的效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

2.作业质量:作业完成情况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

3.考试成绩:定期考查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教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下一次教学应更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理解体育锻炼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体育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课程名称体育的功能与学校体育教师姓名 ________ 教研室公体第一教研室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第7周,第一次课,20XX年10月10-14日一、主要教学内容:体育的功能与学校体育二、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各项功能、运动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与作用,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学会合理、科学的锻炼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各个学校功能的理解与应用,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板书、提问、互相交流。

五、教学过程:对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深化与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颁布的第一套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把“健身性”作为编选教材内容的基本原则,同时提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任务。

当时,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社会性功能。

六七十年代,人们把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增强学生体质的原则。

此外,把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目的。

反映了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从单纯的健身功能和社会功能向健身功能、传递体育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转变。

应该说,这一阶段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功能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生物学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总体要求,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在学校体育中的必然反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同样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要反映在,除了继续确认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外,开始重视和开发学校体育的健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反映了人们对学校体育从单纯的重视生物功能,开始向多角度、多层次转变,逐渐形成了生物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维学校体育功能观。

经过近些年的研究,比较公认的学校体育功能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健身功能绝大多数学校体育工作者认为,健身功能,即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学校体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健美的形体;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如果学校体育脱离了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本质功能,学校体育就会异化为其他的东西。

因此,在强调学校体育具有多种功能的时候,不能淡化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影响:心血管系统(泵血功能每搏输出量、鸽子试验、冬泳)、肺系统(肺活量)、肌肉(肌纤维粗细)、骨骼(上海1994年对中学生14-16岁试验,平均增高2-6厘米)(二)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学校体育固有的属性之一是它的教育性,学校体育在人的健康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体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通过体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体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诚实、遵守纪律的思想作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不能把学校体育只理解为健身的单一功能,重视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是完成育人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智力发展的功能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改善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全面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作记忆力以及分析判断和思维等能力。

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善身体机能,促使大脑能源物质与氧气供应充足,使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充分。

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从而使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因此,学校体育具有提高学生智力的功能。

举例:7+1 > 8 、劳逸结合。

(四)情感发展的功能体育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学生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得非常明显。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在身体活动的体验过程中,调节自己的情绪,抒发自己的感情,对生活和未来充满自信心,加强与同学、教师和家长的感情沟通,形成高尚的情感。

举例:电视剧《金顺,加油》中金顺解压法。

(五)社会功能学校体育一般是在群体中进行的,在群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团队意识、平等、公正和竞争等社会观念。

通过体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服从集体、维护集体等集体主义观念。

(六)美育功能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体魄健美,体型匀称,姿态端正,动作矫健,这既是健康的标志,也是人体美的表现。

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心灵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热爱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举例:艺体、滑冰。

(七)娱乐功能学生在学习之余,通过体育活动,能够进行相互交往,陶冶情操,体验运动的愉快,得到很好的精神享受,逐渐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举例:甲A足球比赛、电视体育节目。

(八)竞技功能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可以经过学校较系统的课余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用新的眼光看待学校体育的功能社会发展了,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学校体育的进步。

在认识学校体育具有多元功能的时候,首先要强调的功能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功能,这是学校体育首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但是,对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本质功能的认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过去人们对体质的认识,主要是身体机能的强弱、身体素质的好坏和身体是否有疾病。

19 9 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健康是比体质更广的概念,它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 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应该从过去增强学生体质扩 展为增进学生健康的功能,使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健康发展。

如何落实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过去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是进行多种多样 的身体练习,通过身体练习增强体质。

最近,美国等国家把我们习惯用的体质一词叫做体适能,而 且把体适能分为生理学意义上的体适能(包括代谢、形态、骨密度等)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包括 身体成分、心肺功能、柔韧性、肌肉耐力、肌肉力量等)和与技能有关的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 协调性、力量、速度、反应时等)。

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 适当发展与技能有关的体适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体育增进学生健康的本质功能。

此外,提高学生的体适能只是增进学生健康的基本内容,要在增进学生健康的同时,促进学生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 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于学校体育的主客观属性问题学校体育的功能是人们主观赋予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功能的属性呢? 对此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认为学校体育的功能是人们主观赋予的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具备什么功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 看人们如何挖掘和赋予学校体育什么功能,否则学校体育功能再多,开发不出来也是没有用的。

这 种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有积极意 义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客观上它具有了某种功能,人们才可能 去开发和利用它。

就像一只玻璃杯,它客观上具有容纳一定物质的功能,也具有作为摆设等审美功 能等。

如果离开了玻璃杯功能的客观存在性,即使你主观上再想挖掘它的功能,因为它不具备这种 功能,也是徒劳的。

这种观点强调学校体育功能的客观性,也有积极的一面,这样可以避免把学校 体育功能无限扩大化,把本来不是学校体育的功能也生拉硬扯进来。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主客观是统一的。

对学校体育的功能也应辩证地看待,应在学校体 育客观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并使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发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发展。

高校体育的组织实施:(一八 大学体育的性质及规定高校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性质完全不同,高校课程分主干课和其它课,但对每个课 程的对待方式都一样,主干课的学分占的比例大些,每学年两门主干可不及格或四门其它课 不及格要留级。

体育课不及格,本学年补考,大四统一补考,并且哪个项目不及格,补考哪个项目。

(二)、大学体育的组织形式:《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指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 练和竞赛。

并规定了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上述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是我国 大学生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不同的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完成的首要任务,既;有各自 独特的作用,又相互补充促进共同完成大学体育的任务。

1 .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完成大学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组织形式。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是以国家教委下发 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体育:1.2.学校体育的总框:' 5. 6.体育课 课外体育活动 3. 早操 4. 课间操 课余运动训练 比赛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组织实施的,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开设体育选修课。

并提出本纲要是编写大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评估和管理的依据。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体育学科的规律,可有针对性地开设以下几种类型的体育课。

(1) 基础课基础课是大学生体育承前启后打好基础的课程,是通过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全面身体训练,在学习和训练的全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体育的认识,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改善身体形态、机能,增进健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校为一年级。

(2) 选项课(我校是二年级) 是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某一类身体练习项目为主的教学活动。

可使学生掌握该项目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对体质和健康的自我评价能力。

(3) 选修课(体育类公共选修课很多,修学分) 在前两年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的个性爱好分班组进行的教学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理论水平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4) 保健课是对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或选修课,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