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
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bcaf093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6.png)
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南传佛教:《大藏经》;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2)道教:《道藏》;(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4)基督教:《圣经》;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1)佛教:**;(2)道教:太极八卦图;(3)伊斯兰教:新月;(4)基督教:十字架;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有哪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放、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回维哈柯,塔乌塔,东撒保)。
6、中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藏传佛教?藏蒙裕(固)纳(西)。
7、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
8、佛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9、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要点提示:3个600年(1)初600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原始佛教时期(200年);部派佛教时期(400年):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2)中600年(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大乘佛教时期;(3)后600年(公元7世纪——12世纪):密乘佛教时期。
10、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及教派:(1)以教义划分:大乘佛教(为主)、小乘佛教。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0d4413f111f18583d05add.png)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禅密];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南传佛教:《大藏经》;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2)道教:《道藏》;(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1)佛教:(2)道教:太极八卦图;(3)伊斯兰教:新月;(4)基督教:十字架;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
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4)密乘佛教时期。
8、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及教派:(派别见第1题)以传播路线划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9、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四圣谛);A、苦谛:把社会人生设定为苦;B、集谛:以“到处不断地追求快乐的渴爱”为苦的原因;C、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D、道谛:达到涅磐的修行方法——八正道;10、《大藏经》(《三藏经》)的组成部分及主要内容;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11、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自觉、觉他罗汉(阿罗汉):自觉;12、汉地佛寺三佛同殿的合称、常见布局及表法意义;A、三身佛:其组合布局为:应身佛法身佛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表法意义:体现天台宗佛有三身教义;B、三方佛:组合布局: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表法意义:体现净土信仰;C、三世佛:组合布局:未来世现在世过去世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表法意义: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13、汉地佛寺常见一佛二菩萨组合的合称、布局及其所教化世界:合称组合布局所教化世界释家三尊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娑婆世界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东方净琉璃世界西方三圣[(阿)弥陀三尊]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14、四大菩萨的别号、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文殊菩萨:(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大悲菩萨);手持法器(净瓶、杨柳枝);道场(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大愿菩萨);手持法器(锡杖、如意珠);道场(安徽九华山);15、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其手持法器东方持国天王:肤色(白色);手持法器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肤色(青色);手持法器慧剑西方广目天王:肤色(红色);手持法器龙(蛇)北方多闻天王:肤色(绿色);手持法器宝16、我国佛塔的四种主要型制及其代表性佛塔名称:楼阁式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铁塔、上海龙华塔藏式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双耳喇嘛塔、青海湟中太平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傣族塔——西双版纳曼飞龙塔17、“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二众”、“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在家男女二众:优婆塞和优婆夷出家男女二众: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四众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和沙弥尼(小尼姑);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学戒尼);18、道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东汉末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c0d9e9b8f67c1cfad6b828.png)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禅密];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南传佛教:《大藏经》;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2)道教:《道藏》;(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1)佛教:(2)道教:太极八卦图;(3)伊斯兰教:新月;(4)基督教:十字架;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
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4)密乘佛教时期。
8、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及教派:(派别见第1题)以传播路线划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9、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四圣谛);A、苦谛:把社会人生设定为苦;B、集谛:以“到处不断地追求快乐的渴爱”为苦的原因;C、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D、道谛:达到涅磐的修行方法——八正道;10、《大藏经》(《三藏经》)的组成部分及主要内容;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11、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自觉、觉他罗汉(阿罗汉):自觉;12、汉地佛寺三佛同殿的合称、常见布局及表法意义;A、三身佛:其组合布局为:应身佛法身佛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表法意义:体现天台宗佛有三身教义;B、三方佛:组合布局: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表法意义:体现净土信仰;C、三世佛:组合布局:未来世现在世过去世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表法意义: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13、汉地佛寺常见一佛二菩萨组合的合称、布局及其所教化世界:合称组合布局所教化世界释家三尊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娑婆世界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东方净琉璃世界西方三圣[(阿)弥陀三尊]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14、四大菩萨的别号、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文殊菩萨:(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大悲菩萨);手持法器(净瓶、杨柳枝);道场(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大愿菩萨);手持法器(锡杖、如意珠);道场(安徽九华山);15、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其手持法器东方持国天王:肤色(白色);手持法器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肤色(青色);手持法器慧剑西方广目天王:肤色(红色);手持法器龙(蛇)北方多闻天王:肤色(绿色);手持法器宝16、我国佛塔的四种主要型制及其代表性佛塔名称:楼阁式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铁塔、上海龙华塔藏式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双耳喇嘛塔、青海湟中太平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傣族塔——西双版纳曼飞龙塔17、“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二众”、“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在家男女二众:优婆塞和优婆夷出家男女二众: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四众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和沙弥尼(小尼姑);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学戒尼);18、道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东汉末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导游基础知识(41第四章第一节)
![导游基础知识(41第四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eac073d0bb4cf7ec4bfed00d.png)
三、中国的宗教政策
(一)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 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三、中国的宗教政策
(二)正常宗教活动受到法律保护 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 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 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 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现状与特点
(一)汉族宗教信仰状况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 立儒家官学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此 后2000多年间,儒家的思想体系、道德准则、行为规范 渗透到汉族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整个汉族的思想意宗教信仰现状与特点
(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 佛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 三大系统,在少数民族中拥有较多的信仰 者。 汉传佛教主要影响白族、彝族、纳 西族、拉祜族部分人口,并与这些民族 的传统文化相融合。 藏传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 并影响着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 族等民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 肃、内蒙古和云南等省、自治区。 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在傣族、德昂 族、阿昌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传播。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
第一节 中国宗教信仰概述
一、中国宗教概况
(一)中国的主要宗教 中国的主要宗教,既包 括本土产生的道教,也包括 先后传人中国、已有悠久历 史且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 部分的世界三大宗教——佛 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一、中国宗教概况
(一)中国的主要宗教 至于“宗法性传统宗 教”、“儒教(孔教)”、新兴 宗教、民间信仰等,是否属 于“宗教”或“主流宗教” 范畴,历来争议甚多,见仁 见智。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a603479f680203d8ce2f24fe.png)
五、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 主,受国家权力所直接支配控制。 以儒释佛,以佛合儒,佛教接受儒家传统政治思想 的改造而不断儒化。 佛教通过参与政治,服务皇权,体现出其“辅助王 化”的世俗政治功能。 佛教僧人被置于严密的国家行政控制的监管约束之 中,一定程度丧失了作为宗教组织所应当具有的相 对独立性。
禅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
当我细细看, 啊,一颗荠花, 开在篱墙边! 墙上的花,我把你从裂 缝中拔下; 握在手里,拿到此处, 连根带花。 小小的花,如果我能了 解你是什么, 一切一切,连根带花, 我就能够知道神是什么, 人是什么。
三、佛教的宇宙哲学观
1、须弥山与大千世界 须弥山原本是印度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著名神 山,须弥是梵文的音译。佛教创立,借用印 度民间古老神话传说,把须弥山作为宇宙的 中心。佛教认为,须弥山是耸立在宇宙中心 的一座高山,其他海洋、山川、河流、大地 等等,均是围绕须弥山而依次排列,无限延 伸而构成宇宙世界。
灭谛 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 的真谛。 道谛 指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是揭示灭苦的具 体方法即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的正道 。
八正道”亦称为“圣贤八道”,是“道谛”的具体 修行理论与方法。具体分为正见、正志、正语、正 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即对“四谛”的正确理解;正志亦称正思维, 是在正见的基础上对“四谛”作认真细致的思考; 正语,指语言正确,不说谎不骂人,不作一切非佛 理之语;正业,指行为正确,不盗、不淫、不杀生 等等;正命,指修行过程中克己知足,所作所为符 合佛门戒律规定的正当生活;正精进,集中精力, 正确修行;正念,随时忆念佛教“四谛”真理;正 定,根据“四谛”道理,专心正确修习佛法禅定。
中国四大宗教——起源、发展与主要教义
![中国四大宗教——起源、发展与主要教义](https://img.taocdn.com/s3/m/7c149b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5.png)
中国四大宗教——起源、发展与主要教义中国四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一、佛教1.起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他被认为是佛教的创始人,被称为释迦牟尼佛。
2.发展历程: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多次传播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佛教宗派和思想家,如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
这些宗派和思想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主要教义:佛教的主要教义包括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以及中观派和瑜伽派的哲学思想。
这些教义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在修养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4.二、道教5.起源: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之一,其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
它是在汉代时期形成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宗教体系。
6.主要教义: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它是宇宙的本源和万物之规律。
道教主张通过修炼身心来达到超脱尘世的目的,同时也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7.三、基督教8.起源: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并在公元1世纪时与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后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两个主要分支。
9.发展历程:基督教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之一。
同时,基督教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10.主要教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原罪说等基本教义。
这些教义强调了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的救赎和拯救。
11.四、伊斯兰教12.起源: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是由穆罕默德创立的一种宗教体系。
13.发展历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主流宗教之一。
随着历史的变迁,伊斯兰教也逐渐向其他地区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之一。
14.主要教义: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真主的存在、前定学说等基本教义。
这些教义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对真主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中国四大宗教基础知识简介
![中国四大宗教基础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66387f308a1284ac85043ed.png)
中国四大宗教基础知识简介(一)中国宗教知识概况:1、宗教的产生: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认为在自然现象中,有一种超脱万物的力量,并将其人格化,作为神灵崇拜,辅以一定的仪式形成了宗教。
经历了一神到多神的转化。
2、中国宗教的特点:中国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特点:第一,必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
第二,必须有显著的民族性。
第三,汉族主要受到了儒家思想影响,注定中国宗教具有务实性。
(二)中国的佛教: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佛教大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者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生活年代大概与孔子同时期。
为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尼泊尔南部)的净饭王太子,其母亲叫摩耶夫人。
佛祖四大胜地——KCB齿轮油泵A 佛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
公元前565年4月8日,后来成为“浴佛节”29岁出家苦修6年,35岁发现苦修不是解脱的道路B 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终于大彻大悟,得道。
C 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
D 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可调压渣油泵要点提示:3个600年(1)初600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原始佛教时期(200年);部派佛教时期(400年):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改革后的教派)。
(2)中600年(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大乘佛教时期;(3)后600年(公元7世纪——12世纪):密乘佛教时期。
高压渣油泵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传佛教的主要区别:KCB-300(1)小乘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佛(释迦牟尼),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教义重自我解脱;(2)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教义弘扬菩萨和“菩萨行”,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齿轮油泵kcb 55罗汉(不再轮回)——菩萨(帮助众生)——佛(自觉到圆满)(3)密乘佛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传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特征。
中国四大宗教
![中国四大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9c14426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d.png)
中国四⼤宗教中国四⼤宗教中国各名族信仰的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化、民族化,才能扎根和发展四报:报佛祖恩、报国君恩、报师⽗恩、报双亲恩⼀、佛教佛教创⽴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传⼊中国时间公元前2年,⾄今2000多年创始⼈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其母摩耶夫⼈出⽣地——蓝毗尼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四⼤佛教圣迹初转法轮——⿅野苑涅槃地——拘⼫那城佛教发展简史:从公元前6世纪⾄公元12世纪,1800多年,四个时期三个600年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中叶⾄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祖释迦摩尼创教及其弟⼦传教阶段2、部派佛教阶段释迦牟尼涅槃后,分为上座部佛教和⼤众部佛教两派,公元前4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3、⼤乘佛教和⼩乘佛教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众部佛教演化为⼤乘佛教上座部佛教贬为⼩乘佛教⼤乘佛教认为⼗⽅,修⾏的果位分罗汉、菩萨、佛三级,修⾏的最终⽬的是成佛⼩乘佛教有名上座部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修⾏的最⾼果位是罗汉4、密乘佛教时期公元7世纪⾄12世纪印度密教是⼤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门——印度教及民间信仰诸神因素⽽形成的特殊宗教形态。
⼤乘佛教派别成为显宗(显教)以⾼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其特征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起分三条线路传播1、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中国,再由中国传出,以⼤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
因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亦成汉语系佛教2、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斯⾥兰卡、缅甸等国,以⼩乘佛教为主,因其经典主要属巴利语,亦称巴利语系佛教3、藏传佛教: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中国西藏地区,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成的佛教,俗称喇嘛教。
他的经典属于藏语,亦称藏语系佛教佛教在中国传播:中国的佛教包含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体系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佛教创建在古印度,发展在中国⼀、汉语系佛教及其宗派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弟⼦景卢从伊存⼝授《浮屠经》,史称这⼀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位“伊存授经”1、译传阶段Array东汉明帝永平⼗年(公元67年),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座寺院——⽩马寺。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4-2中国四大宗教(二)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4-2中国四大宗教(二)](https://img.taocdn.com/s3/m/8f94020a7c1cfad6185fa77c.png)
教案教学过程提问导入汉化佛教寺院一般为院落结构,中轴线上大致是: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
配殿有伽蓝殿、祖师堂、菩萨殿、药师殿等。
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中轴线左侧,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堂、茶堂等;右侧主要是禅堂等,属于会客区。
新授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第二节走进佛教寺院一、山门三门殿为佛寺大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又因寺院多居于山林之处,称为“山门”。
二、天王殿天王殿中间供弥勒,两侧供四大天王,背后朝向大殿的是韦驮。
(一)弥勒一般作大肚弥勒像,原型相传为五代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
其表达的法义为:学佛者要生平等心,要呈喜悦相。
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要欢欢喜喜、平平静静,不跟任何人计较。
(二)四大天王(三)韦陀护法常作明代青年武将打扮,手持金刚降魔杵。
通常有两种姿势:一是双手合十,金刚杵横置两腕间,立正而站。
据说这样塑韦驮的寺庙通常是允许游方和尚挂单的,寺庙为十方庙。
另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稍息站立,据说是拒绝入寺挂单的,寺庙为子孙庙。
三、钟鼓楼一般为左钟楼、右鼓楼。
即钟楼一般位于天王殿东侧,鼓楼位于天王殿西侧,晨钟暮鼓。
四、大雄宝殿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
“大雄”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号,称赞他是普渡世间的大英雄伟丈夫。
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况。
①五方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间释迦牟尼佛。
②四大菩萨③伽蓝菩萨伽(qié)蓝:梵语音译,是寺院道场的统称,伽蓝菩萨是寺院土地的守护神。
在古印度,伽蓝神有18位之多,而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羽为伽蓝神。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结合导游工作实际,以云冈石窟第六窟佛本故事雕刻为载体,让学生初步认识佛教,了解创立与发展及佛教的基本教义,学习佛教故事的讲解方法,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导游词的讲解奠定基础。
课后反思及体会。
最新导游考试《中国的四大宗教》重点归纳
![最新导游考试《中国的四大宗教》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b54804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3.png)
导游考试《中国的四大宗教》重点概括导游证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年导游考试《中国的四大宗教》重点概括,供大家学习参照 :重点概括1.四大宗教的创办时间、主要宗派、主要经典、标记。
2.三大宗教的流传佛教流传路线:北传—大乘—汉语南传—小乘—巴利语藏传—藏语伊斯兰教流传路线:丝绸之路(陆路 )、香料之路 (海路 )基督教流传时间:一传中国——唐贞观之治二传中国——元代中兴三传中国——明清 (康熙禁教,驱赶教士 )四传中国——鸦片战争后(一)佛教1.西藏五大教派及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藏传佛教的四大特点。
2.《大藏经》、《三藏经》的构成部分及各藏的主要内容。
3.佛、菩萨、 (阿)罗汉的根本差别。
4.汉地佛寺三佛同殿的合称,常有布局及表达意义。
5.汉地佛寺常有一佛二菩萨组合的合称、布局及其所教化世界。
6.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其表表示义、手持法器及其象征意义。
7.”三大士”、“四大士”、“五大士”。
8.四大菩萨的别名、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
(二)道教1.道教全真道和正一道的主要差别。
2.“三清”、“四御”、“三宫”和“三元大帝”。
(三)伊斯兰教1.清真寺之别称a)泉州清净寺——圣友寺、麒麟寺b)广州怀圣寺——光塔寺c)杭州真教寺——凤凰寺d)北京牛街清真寺——“星期寺”e)西安化觉寺——“清修寺”、“东大寺”2.中国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杭州真教寺、扬州仙鹤寺3.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典型阿拉伯清真寺、沿海规模、建筑艺术的清真寺:泉州清真寺4.中国现存规模、保留最完好的清真寺:西安化觉寺5.北京地域规模、历史最悠长的清真寺:牛街清真寺(四)基督教基督教教堂建筑:1.哥特式建筑天主教 (3 座):北京北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广州圣心大教堂新教(1 座):上海国际星期堂2.拜占庭式建筑:哈尔滨圣索菲亚、上海东正大教堂。
第四章 四大宗教 道教
![第四章 四大宗教 道教](https://img.taocdn.com/s3/m/f51b88ed011ca300a6c390aa.png)
❖ 王重阳在山东传教过程中收纳了 许多弟子,其中又以马钰(丹阳子 )、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 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 (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 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七人 为翘楚,人称北七真,也就是我 们通常所说的“全真七子”。
创建 经典 主要特征 戒规
传播地区 祖庭
道教:在汉代黄老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 的方术和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宗教。有其经典、 教义、信仰、仪式活动、宗教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
道教的形成来源
1.巫术 道教继承了古代的巫术,因此道教中的念咒、祈祷、 符箓和镇鬼等法术都与巫术有关。
2.神仙思想 神仙方士之说后来成为道教的 直接来源,道教基本思想就是长 生不死。
❖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成为道教的标记。
斋醮(也称道场、法事)
❖ 为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诵经、赞颂,并配以烛 灯和音乐等程式,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1)尊神
(三)道教供奉的对象
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
(“天公地母”)
(2)神仙
吕洞宾、何仙姑—男女
江南及台湾地区
终南山重阳宫、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 龙虎山 宫——全真道三大祖庭
二、道教的基本常识 (一)道教的教义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2、奉太上老君为无时不存的至尊天神。 3、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4.天道承负,因果报应
“道”是“万物之母”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亦名老聃)为 教祖,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 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 该书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的显 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行动。 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是宇宙万物之巾最核心的东西。
四大教是哪四大教
![四大教是哪四大教](https://img.taocdn.com/s3/m/2cd915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f.png)
四大教是哪四大教
四大教在国内是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四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
道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和道教伦理。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它既是存在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的根源。
四大教是哪四大教
1、佛教起源于印度,主张“四谛”:“一切皆苦”、“苦的原因是贪欲”、“解除苦的方法是断除贪欲”和“断贪的方法是依循八正道”。
佛教强调缘起性和轮回转世,认为众生的苦痛源于无明和贪欲,通过修行可以超脱轮回,达到涅槃境界。
2、道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和道教伦理。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它既是存在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的根源。
道教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然和谐,以达到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3、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信奉“只有真主阿拉”,强调信仰、礼拜、斋戒、天戴和施舍五大支柱。
伊斯兰教的核心思想是“本性”和“命运”,它认为真主已经为人类规定了一切,人应该顺应真主的旨意,遵守伊斯兰教的教义。
4、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强调信仰、爱和救赎。
基督教认为上帝赐予人类爱和自由意志,人应该信仰上帝、爱他人并行善事。
基督教认为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他为人类的罪病而死,为人类带来了救赎和永生。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d0a7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f.png)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一、佛教佛教是中国最早传入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
佛教强调追求解脱和涅槃的境界,认为通过修行和智慧可以超越尘世的苦难和痛苦。
佛教强调慈悲和仁爱,教导人们要舍弃贪欲和嗔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形成了不同的宗派和教义体系。
其中,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宗、唐代的华严宗和禅宗、宋代的净土宗是其中的代表。
佛教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思想道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道教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和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
道教认为世间万物均由道构成,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以达到身心的平衡。
道教倡导无为而治,强调从容不迫和适应变化。
道教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教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绘画和建筑艺术,将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三、基督宗教基督宗教传入中国较晚,起源于西方。
基督宗教的核心信仰是相信拯救人类的上帝,以及接受基督耶稣的救赎。
基督教强调爱、和平和仁慈,倡导公正和慈善事业。
基督宗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困难,但在清朝时期开始久经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
伊斯兰教的核心信仰是认同唯一真神阿拉,并信仰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伊斯兰教倡导虔诚、效忠和奉献,提倡遵守伊斯兰教法和守行善事。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回族文化。
伊斯兰教的宗教礼俗、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在中国体现出了多元化和独特性。
总结起来,中国的四大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信仰体系和教义,但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中都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信仰对于中国人民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追求真善美和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
第四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道教
![第四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道教](https://img.taocdn.com/s3/m/014d64b869dc5022aaea00ba.png)
真 武 大 帝
魁星
此图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 八字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 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鳖”字上,取魁 星点斗独占鳖斗之意。
福 、 禄 、 寿 、 三 星
八仙
汉钟离 张果老 韩湘子 铁拐李
道教的主要供奉对象(八仙)
曹国舅 蓝采和Βιβλιοθήκη 何仙姑 吕洞宾道教建筑• • 武 当 山 金 殿 •
第四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道教
王永强
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 (一)原始道教阶段 • (二)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 (三)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龙门派(长春子邱处机) 全真道(王重阳){ { 其他六派 正一道(张与材)
派系区别
名称 经典 区域 修行方法 全真道 道、佛、儒 北方 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禄, 不事黄白之事。道士必 三教合一 须出家,不得蓄妻室, 有严格的清规戒律 正一道 《正一经》 江南 尚符禄,可不出家,娶 台湾 妻,没有严格的清规戒 律。
道教的标记
• 道教的经典是——《道藏》。 • 道教的标记是——八卦太极图。 • 道教衍生出了中国丹药和中国太极功夫。
道教的主要供奉对象
上清灵宝天尊 玉清原始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的主要供奉对象
• 四御: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 勾陈南极大帝、后土皇地祗。 • 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中国四大宗教(四)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中国四大宗教(四)](https://img.taocdn.com/s3/m/9536cc93b84ae45c3a358c18.png)
主要节日: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圣诞节(12月25日)
三、国内基督教著名建筑
1.天主教堂
①北京南堂:明万历始建,巴洛克式建筑,中国天主教北京主堂。
②北京北堂:清康熙始建,哥特式建筑,北京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
③天津老西开:1914年始建,法国罗曼式建筑,又名法国教堂。
技能
1. 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比较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职业化工作态度,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
2.中国有名的教堂和清真寺
教学难点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讲授法
2.讨论法
④上海徐家汇:1847年始建,远东地区最大教堂之一。
⑤上海佘山:1871年始建,“五月佘山朝圣”
⑥广州圣心:1863年始建,高58.5米,国内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2.东正教堂
①哈尔冰圣索菲亚:1907年始建,俄罗斯拜占庭式建筑。
四、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
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
主要分为三大教派:
(1)逊尼派:人数最多的一派,中国穆斯林多属此派
①泉州清真寺:北宋始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阿拉伯式清真寺。
②广州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以高36.6米的邦克塔(光塔)著称。
③杭州真教寺:又名凤凰寺,南宋始建,以现存元代大殿著称。
④扬州仙鹤寺:明清重建,中国传统式建筑。
⑤北京牛街清真寺:辽代始建,中国北方最古老清真寺之一。
⑥西安化觉寺:俗称东大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第二次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而引发,从天主教内部脱离出新的宗派,我国称之为新教,也就是狭义的基督教。
第四章 四大宗教 佛教 2
![第四章 四大宗教 佛教 2](https://img.taocdn.com/s3/m/e83bed0810a6f524ccbf85e7.png)
佛门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因为无常,一
切现象都是即生即灭如过眼云烟,没有不变的,永恒存在
的“自体”,“无我”即“我”也是“无常”的,不要执
著于还有一个我。
SIPITS
导游基础
世界的本质——“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地
存在,都是依照一定的条件生存和毁灭的,都要经历一个 “成、住、坏、空”的过程。在人生上就表现为生老病死, 这种状态就是空。
谛:真理、真实;圣谛:圣人所知之绝对真确的真理。 四圣谛即佛教所讲绝对正确的四个真理。 这四圣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集谛——》人生的本质及形成的原因 灭谛、道谛——》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SIPITS
导游基础
1、苦谛
SIPITS
导游基础
1、苦谛
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充满了痛苦烦恼,全无 幸福欢乐可言。 佛教认为众生经常被看到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切事物或一切 现象所患累、所逼恼、所以说是苦。佛经说法苦有三苦、
SIPITS
导游基础
1、三身佛
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迎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
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 有佛国(净土)之身; 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迎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 到众生之中顺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迎牟尼之 生身。
(二)菩萨
所谓菩萨,即指自觉、觉他者。
寺院中常见的菩萨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
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 他们又分别组合为“三大士”(文殊、普贤、观世音)、 “四大士”(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又称“四大菩 萨”)和“五大主”(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大势 至)。
中国四大宗教PPT课件
![中国四大宗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23c44ac5da50e2524d7fcf.png)
3、普贤又译“遍吉”菩萨:其显著 特征是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白 象。人称“大行菩萨”。其道场 在今四川峨眉山。
4、地藏菩萨:人称“大愿菩萨”。 地藏菩萨的特征是一手持宝珠、 锡杖、剃法、园顶,身着袈裟的 比丘形象。
(三)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 的简称,是小乘 佛教所能达到的 最高果位,在大 乘佛教中低于佛 和菩萨,居第三 等。
与藏区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 方色彩的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
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西汉 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博 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是为佛教 传入中国之始,史称“伊存授经”。
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形成了众多的派 别A、译传阶段(西汉-魏晋南北朝时 期)
白马驮经
第二节 佛教 一、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1、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 教,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 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 后世佛教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 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释尊。
2、释迦牟尼的出生地兰毗尼园、成 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 涅槃地拘尸那迦是世界闻名的佛祖四 大圣迹。
释 家 三 尊
东 方 三 圣
西 方 三 圣
3、三世佛(竖三世)
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尊佛, 即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 世燃灯佛、右尊未来世弥勒佛。 佛教认为,世界有周期性的轮回生灭, 每经过128亿年就要毁灭一次。
4、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及文殊菩萨 和普贤菩萨的合称。
(二)菩萨
C、融合阶段(宋元明清时期)
出现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趋势,该 阶段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
四、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四谛说”, 它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大 真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 其成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 归宿和解 脱之路。 (一)苦谛 (二)集谛 集谛是对造成人生痛苦与烦恼的原因 分析。
基督教
![基督教](https://img.taocdn.com/s3/m/2bfa74fc02768e9950e73883.png)
❖ (四)基督教四传中国 ❖ 鸦片战争以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基督教各派再次获得
了在华传教的特权。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传教取得成 功。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即新教)倡导自治、自传、 自养的“三自”爱国道路。基督教各派别走上了“独立自 主,自办教会”的健康发展道路。
三、基督教的经典、标记和主要节日
❖ 天津最大的天主教 ❖ 堂,属法国罗马式 ❖ 建筑。
1939年被大水 淹了的教堂
❖ 4.上海徐家汇天主堂 上海地区最大的教堂,属哥特式建筑。
❖ (二)中国基督教(新教)著名教堂 ❖ 1.上海沐恩堂 ❖ 美国学院哥特式教堂。
❖ 2.上海国际礼拜堂—— ❖ 德国哥特式建筑
❖ (三)著名东正教教堂 ❖ 1.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 哈尔滨现存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 属俄罗斯拜占庭式建筑。
德 国 的 沃 尔 姆 斯 大 教 堂
❖ 哥特式教堂常有造形挺拔的尖塔, ❖ 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 ❖ 镶嵌的修长花窗。哥特式教堂外 ❖ 观巍峨挺拔,内部空间高旷,造 ❖ 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崇高的感 ❖ 觉。
德国乌尔姆大教堂
❖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
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
哥 特
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式
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
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
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 (一)中国著名天主教教堂 ❖ 1.北京南堂 ❖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马窦始建,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改建。
是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属于巴洛克式建筑。
❖ 2.北京北堂 又名西什库天主教堂,北京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属哥特式 建筑。
❖ 3.天津老西开教堂 又称法国教堂,是
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
第五节 基督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伊斯兰教
一.掌握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名,伊斯兰、穆斯林的涵义。
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初,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
3.武当山。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为道教真武大帝祖庭。
4.湄洲岛妈祖庙。位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它是海内外妈族庙的祖庭。
5.芮城永乐宫,在山西芮城。
6.北京白云观。在北京广安门滨河路。创建于唐开年间(公元713---741年),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门派祖庭和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7.广州三元宫。是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多的道观。
1.原始道教阶段。
2.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3.道教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4.形成两大派系阶段。宋元代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教与正一道两大教派。目前道教宫观大部分属全真教,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道教是教义。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2.奉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信徒最根本的信条。谁否认这一条,就不是道教徒。
1)十六罗济公。
4.护法天神。
1)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汉化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的佛教天王)
2)韦驮。
3)哼哈二将(专门把守寺院山门)。
4)伽蓝神关羽。
四.了解中国汉语系佛教寺院的主要布局、佛教常用礼仪。
中国佛寺殿堂主要殿堂为庑殿式或歇山式
一般常见的主要殿堂有。
B.四御、三元等诸神。
2)神仙。
A.真武大帝。
B.文昌帝君。
c.魁星。
D.八仙。
E.天妃娘娘(妈祖)
3)护法神将。
A.关圣帝君。
B.王灵官。
三.掌握道教创始人名、时间、标记、著名道观、名山。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又称张道陵)在蜀中倡导五斗米道,其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把《老子五千文》奉为主要经典,这标志着原始道教形成。“道教”一词,最早见于托名张陵著的《老子想尔注》一书。东汉熹平年间(公元172—177年)张角创太平道,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符水治病,号召和组织群众,群众多达十万人,遍布青、徐八州。
二.熟悉经典名称、标志、斋醮、供奉的主要对象。
1.道教的经典。《道藏》是道教经藏的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教的标志。道教的标志为“八卦太极图”。
3.斋醮。斋醮是指道教设坛祭祀的一种仪式,也称道场、“法事”。
4.供奉的主要对象。
1)尊神。
A.三清。即玉清境微天元始天尊、上请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之统领。
1.山门(或三门)。
2.钟楼。
3.鼓楼。
4.天王殿。
5.大雄宝殿。
6.东西配殿。
7.法堂(亦称讲堂)。
8.罗汉堂。
9.方丈堂。
10.藏经楼。
佛教常用的礼仪。
1.合掌。这是佛教徒普通常用的礼节,亦称合十。
2.绕佛。围绕佛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圈、三圈或百圈、千圈,以示对佛教的尊敬。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本意为“顺服”。从宗教意义上讲,伊斯兰教是指一种顺服惟一主宰安拉旨意和戒律的宗教。这一宗教的信仰者称为“穆斯林”,意为顺服安拉意志的人。
二.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
穆罕默德是一位著名的宗教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今沙特阿拉伯境内),公元610年时开始传教。初期的伊斯兰教频遭挫折。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与其弟子从麦加迁至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组织----“乌玛”,伊斯兰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穆罕默德对一些宗教仪式也做了规定。公元630年初,他率领万人组成的穆斯林大军征服麦加,并以麦地那为中心,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阿拉伯半岛被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听从穆罕默德领导的政治势力统一了。这是阿拉伯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其影响非常深远。
2. “四谛”。“四谛”是佛教各宗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
经典。佛教的教义贯串在佛教的主要经典中。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律藏、论藏,故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
佛教供奉的对象。佛教供奉的对象是佛、菩萨、罗汉和护法天神。
1.佛。即觉悟者、不仅自觉、而且觉创见,觉行圆满。
1)三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身佛)
第五节:基督教
一.掌握基督教创始人名及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
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据《福音书》记载,基督教信徒坚信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降孕童贞女玛利亚生养成人。
第一次分裂由争夺教权而引发。到公元1054年,分裂为西部的公教(即天主教)、东部的正教(即东正教)。
第二次分裂主要由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而引发。在中国习惯上称新教主为基督教或耶稣教,以区别天主教。
三.熟悉伊斯兰教经典、标记、信奉对象、主要节日。
1.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
2.伊斯兰教的标记为新月。
3.信奉对象:安拉(即真主),是伊斯兰教信奉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创造宇宙万物、主宰一切、无所不在、永恒惟一的真主。伊斯兰教不设偶像。
4.主要节日。
4.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的青阳县。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现有寺庙98座,著名的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寺、总丛林。九华山法系上以禅宗为主。
第三节:道教
一.了解道教的创立、发展过程、教义、主要殿堂。
史学界与道教界一般都说它形成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道教名山大观。
1.符箓派名山。
1)龙虎山。在江西贵溪县西南,风光旖旎,山色秀丽,为正一道(原为天师道)祖庭。
2)閤皂山。位于江西樟树市东南,为灵宝派祖庭。
3)茅山。位于江苏句容、金坛两市之间,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
2.丹鼎派名山(道教中以炼丹---外丹,求长生成仙的一派)葛仙岭和抱朴道院----在浙江杭州市宝石山西,为东晋葛洪结庐炼丹处。葛洪是中国道教著名炼丹家和养生家,其代表作《抱补子》为道教重要经典。
4.密乘佛教时期。
二.熟悉佛教在世界的传播路线和中国佛教主要派系。
从世界范围来说,佛教的传播分为三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亦称汉语系佛教。
第二条路线: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巴利语,亦称巴利语系佛教。
2.少数民族信仰大乘佛教的,有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畲族、纳西族、羌族、满族、朝鲜族等。
3.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的,有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
4.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大致上是居住在西北地区和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
中国清真寺的建筑特点:中国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建筑和阿拉伯风格建筑两种特色。
中国传统式清真寺建筑分几进四合院,有明显中轴线。主要建筑有大殿(礼拜正殿)、经堂、浴室(作大、小净用)等。
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大多有圆形拱桥的正殿和尖塔式宣礼楼,另有望月楼、经堂、浴室等建筑。正殿也必须背向麦加。
第三条路线:藏传佛教。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它的经典属于藏语,故亦称藏语系佛教。
三.掌握佛教创始人、教义、经典、供奉对象。
由悉达多(名)乔答摩(姓)创始。
教义。
1. “无常”、“无我”,形成“空”的哲学观念。
一般认为是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
1. 丝绸之路(陆路)。即从大食(今阿拉伯),经波斯(今伊朗),过天山南北,穿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
2. 香料之路(海路)。即从大食,经印度洋,到天竺(今印度),经马六甲海峡,到中国沿海的广州和泉州等地,沿着香料之路传入。
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
第一节:概述
一.熟悉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扎根和发展。
二.掌握中国一些民族所信仰宗教的名称。
1.少数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大致上是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等地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
5.少数民族信仰东正教,有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等。
第二节:佛教
一.了解佛教的创立、发展过程。
佛教创立的时间最早。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悉达多(名)乔答摩(姓)创始。
发展过程。
1.原始佛教时期。
2.部派佛教阶段。
3.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上、下)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罗汉、菩萨、佛三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
二.熟悉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简况。
1.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一传中国。唐朝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流行于中亚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波斯来华传教。
2.基督教二传中国。指景教在元朝的复兴和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罗马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
3.基督教三传中国。这是指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