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考题A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草地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草地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草地退化?()
A.气候变化
B.土壤盐渍化
C.过度利用
D.生物入侵
13.以下哪些生态系统服务是由草地提供的?()
A.碳固定
B.氧气生成
C.水质净化
D.美学价值
14.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监测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A.植被指数
B.土壤湿度
C.生物多样性指数
8.微生物
9.生产者消费者
10.植被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提供食物、纤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功能。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减缓气候变化、支持人类生活等方面至关重要。
C.推广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农业实践
D.减少人类活动干扰
18.以下哪些是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
A.气候变化
B.土地退化
C.生物入侵
D.生态旅游
19.以下哪些生物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修复的作用?()
A.恢复植被的植物
B.土壤改良的微生物
C.控制害虫的天敌
D.繁殖力强的草食动物
20.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的污染?()
()
8.在草地生态系统中,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9.草地生态系统的______和______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
10.通过______和______可以有效地监测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
()()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考题A卷及答案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考题A卷及答案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考题 A 卷一、名词解释(任选 5 个,每个 4 分,共20 分)草业科学栽培草地畜产品单位生态系统服务荒漠草原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2中国草地类型分布一般规律特点3 草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步骤与内容4 载畜量的估测方法5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40分)1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类的分类依据及要点2 请举例说明草地资源的多功能性答案(A 卷)一、名词解释草业科学:“是研究以维持系统健康和获得草地农业系统持续服务功能为目的,从草地资源到草地农业系统的科学。

它由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组成”。

(任继周,2004)栽培草地:利用综合农业技术,在完全破坏天然草地的基础上,通过人为的播种建植的新的人工草本群落。

畜产品单位(APU ):用于评价草地最终生产力的一种指标,1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的增重,其畜产品形态为1kg中等肥度的牛、羊胴体,其平均能量消耗相当于110.8MJ消化能、94.14MJ代谢能或58.15MJ 增重净能。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和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直接福利。

荒漠(desert):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肉质刺灌丛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

分布于热、亚热、温和寒带以及冷洋流海岸荒漠等。

以植被稀疏和大部分为裸露或不毛之地为显著外貌特征。

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二、简答题1 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非生物因素,大气,土地,位点。

大气是草地水热构成草地地带性分布格局;土地含土壤与地形,分别是生物载体、生物栖息地环境、影响水热再分配;位点表征草地生态系统与全球相关生态系统的地理坐标与类型关系。

草原割草与草地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考核试卷

草原割草与草地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考核试卷
A.气候变化
B.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C.退耕还草
D.城市化进程
19.下列哪种做法有助于草地水土保持?()
A.合理割草
B.过度放牧
C.大量使用化肥
D.翻耕草地
20.草地生态保护中,下列哪种措施应优先考虑?()
A.提高草地经济效益
B.保持草地生物多样性
C.扩大耕地面积
D.发展草地旅游业
(以下为其他题型,根据实际需求可自行添加)
C.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
4.草原割草的最佳时期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下列哪种措施有助于草地生态保护?()
A.合理割草
B.频繁割草
C.连年翻耕
D.大量使用化肥
6.草地生态保护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气候变化
B.地形地貌
C.人口密度
D.交通运输
7.下列哪种土地利用方式不利于草地生态保护?()
6.在草地生态保护中,人工种植的草种越多越好。()
7.草地割草后不需要进行后续管理,让牧草自然恢复即可。()
8.草地生态保护与气候变化无关。()
9.适度放牧对草地生态保护是有益的。()
10.草地生态旅游可以完全不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草原割草对草地生态保护的双重影响,并提出减少割草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A.划定草地保护区
B.建立草地公园
C.开发草地矿产资源
D.推广草地节水灌溉
8.草原割草对草地生态保护的影响是?()
A.促进草地生态平衡
B.破坏草地植被
C.降低草地生产力
D.加剧草地沙化

草地调查规划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草地调查规划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草地植物中是灌木的为()。

A:羊草 B:大针茅 C:冷蒿 D:小叶锦鸡儿答案:D2.下列草地植物中是半灌木的为()。

A:贝加尔针茅 B:冷蒿 C:线叶菊 D:无芒隐子草答案:B3.下列草地植物中是多年生根茎禾草的为()。

A:羊草 B:贝加尔针茅 C:寸草苔 D:糙隐子草答案:D4.以下属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有()。

A:气体调节 B:土壤形成 C:水调节 D:干扰调节答案:ABCD5.草业的四个生产层包括()。

A:植物生产层 B:动物生产层 C:前植物生产层D:后生物生产层答案:ABCD6.“饲草”所包含的内容比“牧草”所包含的内容多。

() A:对 B:错答案:A7.萨王纳(Savanna)草原只分布在非洲大陆。

() A:错 B:对答案:A8.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都是多年生丛生禾草。

() A:错 B:对答案:B9.草地是指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以及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

() A:错 B:对答案:B10.草地的初级生产指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从日光能及无机物转化为植物有机体(牧草)的过程叫初级生产。

() A:对 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在草地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植物因素 B:人类活动因素 C:非生物因素 D:生物因素答案:D2.下列因素在草地形成过程中起间接生态因子作用的是()。

A:水文 B:植物C:土壤 D:地形答案:D3.下列属于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水平结构 B:物质循环 C:垂直结构D:种类组成答案:B4.下列是草地非生物环境的为()。

A:家畜 B:水文 C:气候 D:土壤答案:BCD5.与草地形成相关的生物因素有()。

A:地形 B:微生物 C:植物 D:动物答案:BCD6.基质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水分、温度、养分),从而影响土壤对植物养分和水分的供应。

草地生态观测考核试卷

草地生态观测考核试卷
17.草地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在控制害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蜘蛛
B.蚊子
C.蝗虫
D.红蚂蚁
18.下列哪种生态系统与草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相似性?()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9.下列哪种污染物可能对草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A.重金属
B.有机污染物
C.氮磷营养物质
草地生态观测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草地生态系统中,哪个环节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2.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草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植物?()
A.松树
B.草
C.竹子
D.水稻
3.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主要是?()
A.食肉动物
B.食草动物
C.食腐动物
D.杂食动物
4.下列哪项不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生物多样性保护
D.矿物质开采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11.草地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植物病毒
B.草原狼
C.草原鼠
D.草原兔
12.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A.水土流失
B.沙漠化
C.生物多样性降低
D.以上都是

草地水资源保护考核试卷

草地水资源保护考核试卷
三、填空题
1.污染
2.产业结构
3.滴灌技术
4.动态
5.植被恢复
6.优化
7.草原法
8.政策
9.连续
10.社会公众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五、主观题(参考)
1.草地水资源保护对维持生态平衡、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在生态系统中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和防风固沙等作用。
B.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C.限制草地开发
D.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2.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哪些?()
A.过度放牧
B.水资源过度利用
C.土壤侵蚀
D.气候变化
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草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A.地下水补给
B.降水量
C.蒸发量
D.人类活动
4.以下哪些做法可能加剧草地水资源的消耗?()
A.增加灌溉面积
A.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农业面源污染
D.过度利用地表水
14.草地水资源保护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地形
B.土壤类型
C.气候条件
D.河流分布
15.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草地水资源的储存能力?()
A.治理退化草地
B.增加植被覆盖
C.建设水源涵养林
D.修建小型水利设施
16.草地水资源保护中,以下哪些做法是合理的?()
B.使用低效的灌溉方式
C.种植高耗水作物
D.过度开采地下水5.草地水资保护与以下哪些生态功能密切相关?()
A.保持生物多样性

草地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草地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17.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保护关键物种
C.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D.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18.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草地火灾的发生?()
A.加强火源管理
B.提高防火意识
C.增加草地湿度
D.减少草地植被
19.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A.随意丢弃垃圾
A.适宜的降水量
B.丰富的植被种类
C.合理的人类活动
D.严格的草地保护政策
15.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草地的生产力?()
A.土壤肥力
B.气候条件
C.植被覆盖度
D.人类活动
16.草地环境保护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A.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提高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C.保持草地生态平衡
D.所有以上选项
1.请简述草地生态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列举至少三种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的措施。
2.描述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恢复与治理措施。
3.论述生物多样性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做法。
4.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
C.合理利用水资源
D.开发草地旅游资源
2.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植物是什么?()
A.树木
B.草本植物
C.藻类植物
D.苔藓植物
3.以下哪种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常见动物?()
A.熊猫
B.鲸鱼
C.马鹿
D.鲨鱼
4.草地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草地经济效益
B.保持草地生态平衡
C.增加草地面积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

《草原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06年4月20日《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习题一1 专业术语解释轮牧草原生产能力载畜量畜产品单位草地地上现存量草地动态产量草地基况家畜当量斯太普(steppe)综合顺序分类法2 填空⑴草地分类方法根据分类的主要依据有()、()、()、()、()等几类(请列出5项)。

⑵载畜量的表示方法主要有()、()、()3种。

⑶非洲把干旱而灌丛较多的草原称为(),拉丁美洲把稀树高草草原称为(),南美洲大草原通常称为(),北美大草原常称为()。

⑷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热量的测算用()的积温。

在我国,当湿润度K值为0.29-0.85时,热量为3700℃时,草原类型为()。

⑸我国北方,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等草地类型。

⑹草原的“生态平衡”主要指()、()、()三者之间的大致平衡。

⑺测定牧草产量,如果按时间特性来归纳,包括()、()、()。

⑻草地生产能力构成的三要素分别是()、()、()。

⑼草原调查的工作一般程序分为()、()、()。

⑽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三项因子群是()、()和()。

3 简答题⑴草地调查与规划所遵循的原则⑵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特点⑶以某一牧场为例,说明载畜量估测的一般方法⑷举例说明草地资源的多功能性⑸结合黄土高原地区草地利用现状,试简单予以规划设计提示:可以考虑天然草地、栽培草地和粮食作物相结合,放牧与舍饲相结合习题二1 专业术语解释家畜单位载畜量草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草地类型草地基况畜产品单位草业总体规划畜群周转单位2 填空⑴在气候因素中,()和()较为关键,经常用作草地分类的依据。

⑵综合顺序分类发把()和()作为草地分类的基本依据。

⑶载畜量的三种主要表示方法为()、()和()。

⑷我国约有天然草地()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位,其中()省(区)的天然草地面积排第一位。

动科专业草地学期末试卷A

动科专业草地学期末试卷A

(科目) 《草地学》试卷A一. 单项选择(每题有唯一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1.紫花苜蓿的分蘖类型为( )。

A 根茎型B 密丛型C 根蘖型D 轴根型 2.从饲用植物体态类型上讲,最适合放牧的类型为( )。

A 上繁草 B 下繁草 C 半上繁草 D 莲座状草 3.划区轮牧中1个小区放牧天数最多为( )。

A 5d B6d C7d D8d4. 植物—生境分类法(中国南北草办分类法)中类的划分指标选用( )。

A 植被和气候特征B 植被特征C 气候特征D 植被和土地特征 5.草地植被在地带性基础上局域呈现镶嵌分布地特点,主要由于( )因素导致。

A 大气因素B 土地因素C 生物因素D 生产劳动因素 6. 最初的草地分类中,欧亚人民把平坦、广大、以旱中生丛生禾草为主的地区称为( )。

A. Savanna C .Prairie7.粗脂肪含量最高的饲用植物经济类群是( )。

A.菊科 B 禾本科 C 豆科 D 莎草科8.放牧停止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最好在( )停止放牧为宜。

A 生长季结束时B 严寒来临时C 生长季结束前30-40dD 生长季结束前50-60d 9.一般地势每升高100m ,温度会下降( )。

A. 1℃ 10. 宁夏境内从南到北,地带性的草地类型有( )。

A 森林草原—干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B 稀树干草原—干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C 稀树干草原—干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D 干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沙漠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漏选或多选不得分) 1.宁夏草地上主要有害植物有( )。

A 大针茅B 蒺藜C 鹤虱D 黄花棘豆E 苍耳F 三芒草2.下列草地分类方法中,国内外公认的分类方法有( )。

A 雨量地形学分类法B 植物群落学分类法C 植物地形学分类法D 综合顺序分类法E 气候—植物学分类法F 土壤—植物学分类法 3.多年生牧草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有( )。

草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估考核试卷

草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估考核试卷
20. __________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遥感技术是通过______(传感器/遥感器)从远处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在遥感图像中,草地通常呈现为______(绿色/红色/蓝色/灰色)。
3.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______(近红外波段/红波段)与红波段之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
16.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中草地反射率的测量?()
A.大气条件
B.摄影角度
C.地面湿度
D.所有上述因素
17.在遥感评估草地火灾风险时,以下哪个参数最为关键?()
A.植被指数
B.土壤湿度
C.火险指数
D.人口密度
18.下列哪种模型常用于估算草地生物量?()
A.光能利用率模型
B.物理模型
C.统计模型
18. BC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遥感器
2.绿色
3.近红外波段
4.所有上述模型
5.遥感融合/超分辨率技术
6.辐射校正
7.植被指数变化/土壤侵蚀程度/草地生物量变化
8.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热惯量指数/土壤湿度指数
9.频率
10.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数据源
四、判断题
1. ×
7.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中,______(植被指数变化/土壤侵蚀程度/草地生物量变化/城市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8.估算草地水分状况时,常使用的指数是______(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热惯量指数/土壤湿度指数/水体指数)。
9.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是指数据获取的______(频率/速度/精度/范围)。
A. ERDAS IMAGINE

草原资源利用考核试卷

草原资源利用考核试卷
3.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激励手段促进草原生态保护,挑战包括补偿标准制定、资金来源、补偿效果的评估等。
4.草原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恢复、梯田建设等,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草原生产力,对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C
4. A
5. C
6. A
7. A
8. B
9. B
10. B
11. B
12. A
13. C
14. D
15. B
16. C
17. A
18. D
19. B
20. B
二、多选题
1. AB
2. ABC
3. ABCD
4. AB
5. ABC
6. ABD
7. ABC
8. ABC
11.下列哪种情况下,草原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A.降水充沛
B.地下水埋深浅
C.蒸发量小
D.植被覆盖率低
12.草原资源利用中,合理放牧的意义在于()
A.提高草地生产力
B.加剧草原退化
C.促进草地植被更新
D.增加草原水资源
13.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草原水土保持?()
A.治理坡耕地
B.植被恢复
C.大量开垦草原
A.气候变化
B.过度放牧
C.土壤盐碱化
D.合理利用水资源
3.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
A.气候调节
B.水源涵养
C.生物多样性维护
D.碳汇功能
4.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防治草原火灾?()
A.加强火源管理
B.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
C.减少草原人为活动
D.增加草原灌溉

草地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草地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草地资源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植物不属于常见的草地牧草?()A 苜蓿B 狗尾草C 仙人掌D 黑麦草2、草地的载畜量主要取决于()A 草地面积B 牧草产量C 牲畜种类D 以上都是3、以下哪项不是草地退化的主要表现?()A 植被覆盖度降低B 土壤肥力增加C 物种多样性减少D 水土流失加剧4、草地资源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技术主要获取的信息是()A 草地植被类型B 草地土壤质地C 草地地下水位D 草地气候条件5、合理的草地放牧制度不包括()A 自由放牧B 划区轮牧C 季节性休牧D 禁牧6、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草地改良的常用措施?()A 施肥B 补种C 开垦D 除杂7、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A 消费者B 分解者C 牧草D 土壤8、衡量草地质量的重要指标是()A 草地产量B 草地面积C 草地海拔D 草地坡度9、以下哪项不是草地火灾的预防措施?()A 控制火源B 修建防火带C 增加草地可燃物D 加强巡逻10、草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 草地类型B 草地面积C 草地人口D 草地生产力11、以下哪种动物对草地的破坏较大?()A 牛B 羊C 马D 蝗虫12、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A 增加牲畜数量B 提高草地利用率C 保护草地生态系统D 扩大草地面积13、以下哪项不是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A 提供牧草B 调节气候C 净化空气D 生产钢铁14、草地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以上都是15、以下哪种草地类型分布在干旱地区?()A 温带草原B 高寒草甸C 荒漠草原D 热带草原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草地资源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

2、草地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__和_____等因素的影响。

3、常见的草地害虫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4、草地的管理措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

草地资源开发考核试卷

草地资源开发考核试卷
8.退耕还草政策有助于提高草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9.草地生态旅游会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0.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的,无法实现和谐共生。()
(注:以下为答题纸,请在此处填写考生答案。)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这些原则在实际草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C.增加草地化肥使用量
D.大面积开发荒草地
10.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有效防止草地退化?()
A.合理轮牧
B.退耕还草
C.增加草地人口密度
D.防沙治沙
11.草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为畜牧业提供饲料
B.维护生态安全
C.促进工业发展
D.提供旅游资源
12.下列哪种草地类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草地退化原因?()
A.气候变化
B.过度放牧
C.土地沙化
D.人工种植
5.关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无限制地增加草地载畜量
B.忽视草地生态环境保护
C.合理规划草地利用,兼顾生态与经济
D.优先发展工业,忽略草地资源
6.我国草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A.华北地区
11. ABCD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D
18. ABC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自然草地;人工草地
2.保护生态;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
3.草地生产力下降;植被退化;土壤侵蚀
4. 40%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考核试卷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考核试卷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
A.人工施肥
B.轮牧制度
C.植被恢复
D.适当灌溉
7.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
A.乱采滥挖药材
B.非法开垦草原
C.过度捕猎野生动物
D.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8.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中,以下哪些方面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
A.合理规划草原旅游路线
B.推广草原生态农业
C.修建大型水电站
D.提倡草原保护意识
13.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
A.政策制定
B.资源开发
C.监督管理
D.技术研发
14.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草原土壤肥力?()
A.增加化肥使用
B.适当轮牧
C.大量开垦草原
D.提高放牧强度
15.在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中,以下哪个因素对草原生态影响较小?()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结合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论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如何平衡草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2.描述我国草原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分析这些区域在草原资源利用与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3.论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草原资源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实施生态补偿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3.我国《草原法》规定,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实行统一规划制度,这意味着草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需要遵循______的原则。
()
4.草原退化是指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草原退化主要原因是______。

草地生态保护项目考核试卷

草地生态保护项目考核试卷
3.草地火灾破坏植被,影响土壤结构,造成生态系统失衡。预防方法:加强火源管理、定期清理枯草、提高防火意识。
4.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通过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
C.恢复原生植被
D.大量开发旅游资源
12.草地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A.昆虫
B.微生物
C.食肉动物
D.食草动物
13.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A.生物量
B.生物多样性
C.土壤肥力
D.水分条件
14.以下哪个措施有助于防治草地病虫害?()
A.使用高毒农药
B.适当引入天敌
4.以下哪些生物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负面影响?()
A.草原鼠类
B.草原狐狸
C.外来入侵植物
D.土壤微生物
5.在草地生态保护项目中,哪些活动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A.放牧
B.旅游
C.火灾防控
D.水资源利用
6.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草地退化?()
A.土壤侵蚀
B.水资源过度开发
C.气候变化
D.过度城市化
B.食肉动物
C.草本植物
D.分解者
2.下列哪种现象会对草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A.合理放牧
B.滥伐草地
C.定期施肥
D.灌溉
3.以下哪个因素对草地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A.气候变化
B.地形地貌
C.生物多样性
D.人为干预
4.草地生态系统中,哪个生物群落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关键作用?()
A.食肉动物
B.食草动物
8. ABC
9. ABC
10. BD

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规划考核试卷

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规划考核试卷
9.草地资源合理规划应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______。
10.割草高度的确定需要考虑草地的______状况和气候条件。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草原割草可以随意选择时间,不影响草地植被的生长。()
2.草地割草后的草料可以直接用作饲料,无需任何处理。()
A.沙漠草地B.高寒草地C.草甸草地D.沼泽草地
18.草地资源合理规划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促进草地恢复?()
A.割草后立即施肥B.割草后立即浇水
C.割草后进行植被恢复D.割草后翻耕土壤
19.草原割草对草地微生物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割草增加微生物数量B.割草减少微生物数量
C.割草对微生物数量没有影响D.割草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与割草频率有关
4.为了保护草地生态,割草后的草地需要进行______恢复。
5.草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草地生产力有重要影响,割草可以______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6.草地资源合理规划中,应当考虑草地的______承载力和生态功能。
7.割草机械的选择需要根据割草面积和______来确定。
8.草原割草后,及时进行______可以促进草地植被的恢复。
11.ABCD 12.ABC 13.ABCD 14.ABC 15.ABCD 16.ABC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C
三、填空题
1. 3-5
2.利用
3.夏秋
4.植被
5.促进
6.生态
7.割草高度
8.植被恢复
9.效益
10.植被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草原割草与草原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考核试卷

草原割草与草原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考核试卷
1.草原割草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不会对草原生态造成影响。()
2.草原割草的频率越高,草原的生产力就越强。()
3.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4.草原土地规划中,经济效益应放在首位,生态保护其次。()
5.草原割草后不需要进行任何管理,草原植被自然会恢复。()
6.草原生态保护仅涉及植被的保护,与野生动物无关。()
B.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C.降低草原生物多样性
D.增加草原火灾风险
5.以下哪项不是草原生态保护的原则?()
A.合理利用
B.严格保护
C.全面开发
D.持续发展
6.在草原割草过程中,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割完草后立即焚烧
B.割草高度尽量低
C.割草频率越高越好
D.根据草原实际情况调整割草高度和频率
7.草原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轮牧制度
3.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
4.施肥与浇水
5.植被
6.建立自然保护区
7.植物生长旺季
8.草原植被覆盖率
9.可持续
10.退耕还草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主观题(参考)
1.正面影响:减少火灾风险,促进植被更新。负面影响: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侵蚀。措施:合理控制割草高度和频率,避免在敏感期割草。
A.严格控制火源
B.提高草原湿度
C.定期清理枯草
D.割草后立即焚烧
6.草原生态保护中,哪些行为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A.引入外来物种
B.过度放牧
C.不合理的割草活动
D.保护原生植被
7.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在草原土地利用规划中?()

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A.草地植被高度低于5厘米
B.草地植被高度超过20厘米
C.草地植被密度较低
D.草地植被严重病虫害
14.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是()
A.无关
B.相互矛盾
C.相互促进
D.单向影响
15.下列哪种草地利用方式有助于提高草地资源利用效率?()
A.转变为耕地
B.增加放牧量
C.发展草地旅游
D.实施草地绿化
D.生态隔离带建设
9.草原割草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割草机械的选择
B.割草时的天气条件
C.草地管理策略
D.周边环境的影响
10.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A.限制割草面积
B.提高割草效率
C.发展草地多种经营
D.增强草地生态功能
11.以下哪些是割草后草地管理的有效方式?()
A.施用缓释肥料
3.描述在草地管理中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割草时间和频率来提高草地生产力,同时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4.分析过度放牧和割草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恢复措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C
4. B
5. B
6. C
7. B
8. C
9. B
10. D
11. B
12. A
13. B
14. C
B.土壤侵蚀
C.生物多样性
D.气候变化
19.下列哪种说法关于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正确?()
A.割草会降低草地生产力
B.割草不利于草地生态保护
C.合理割草有助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
D.割草与草地资源利用无关
20.在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过程中,以下哪个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4.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你对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并分析这些建议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10分)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B
4. D
5. D
6. B
7. A
8. A
9. D
10. C
11. A
12. B
13. D
14. D
15. A
16. A
17. C
18. C
A.土壤湿润时
B.植被高度适中时
C.植被生长旺盛时
D.遇到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
6.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内涵是:( )
A.最大限度地提高草地经济效益
B.保持草地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C.满足人类对草地的需求
D.增加草地面积
7.草原割草对土壤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土壤结构
B.降低土壤肥力
C.加速土壤侵蚀
B.影响土壤水分
C.促进害虫繁殖
D.提高草原火灾风险
4.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
A.草地类型
B.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C.生物多样性
D.社会经济需求
5.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草原割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A.选择合适的割草时期
B.使用环保型割草机械
C.合理处理割草残渣
D.增加割草频率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草原割草对草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说明如何减少负面影响。(10分)
2.论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实施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效果。(10分)
3.描述我国草地资源的基本状况,以及当前在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

草地资源评价.A卷

草地资源评价.A卷

草地资源评价.A卷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草地资源评价.A卷)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草地资源评价.A卷的全部内容。

草地资源评价学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共28分,每小题4分)1. 草业科学2. 栽培草地3. 畜产品单位是以家畜数目的变数,其含义为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的草地上可以养活的家畜数量。

4. 生态系统服务5。

草地利用单元草地利用单元就是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和经济特征的具体草地地段,即不同的草地利用类型,是草地的组成单元,它在一定气候区域的草地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土壤、植被和地形特征,是进行草地研究、评价和经营的生态亚类。

6. 草地基况草地基况是指草地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

7。

草地退化是生态系统的退化性演替,是由健康阀向警戒阀、不健康阀直至系统崩溃的发展过程。

二、填空题(共22分,每小空格 1分) 1、 草地载畜量表示方式有: 家畜单位 、 时间单位 和 草地单位 .2、断奶犊牛及1岁犊牛= 0.6 家畜单位, 成年母牛(带犊或不带犊)和阉公牛= 1.0 家畜单位,2岁及2岁以上公牛= 1。

3 家畜单位,1岁驹= 0.75 家畜单位.3、 草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包括 数量的巨大性 、 质量的差异性 、草地资源位置的有序固定性 和 草地资源发展的阶段性 。

4、 草地资源评价原则___目的性原则_ _、 相对性原则______、____综合性原则 __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考题A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5个,每个4分,共20分)
草业科学
栽培草地
畜产品单位
生态系统服务
荒漠
草原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
2中国草地类型分布一般规律特点
3草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步骤与内容
4载畜量的估测方法
5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类的分类依据及要点
2 请举例说明草地资源的多功能性
答案(A卷)
一、名词解释
草业科学:“是研究以维持系统健康和获得草地农业系统持续服务功能为目的,从草地资源到草地农业系统的科学。

它由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组成”。

(任继周,2004)
栽培草地:利用综合农业技术,在完全破坏天然草地的基础上,通过人为的播种建植的新的人工草本群落。

畜产品单位(APU):用于评价草地最终生产力的一种指标,1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的增重,其畜产品形态为1kg中等肥度的牛、羊胴体,其平均能量消耗相当于110.8MJ消化能、94.14MJ代谢能或58.15MJ 增重净能。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和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直接福利。

荒漠(desert):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肉质刺灌丛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

分布于热、亚热、温和寒带以及冷洋流海岸荒漠等。

以植被稀疏和大部分为裸露或不毛之地为显著外貌特征。

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二、简答题
1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
非生物因素,大气,土地,位点。

大气是草地水热构成草地地带性分布格局;土地含土壤与地形,分别是生物载体、生物栖息地环境、影响水热再分配;位点表征草地生态系统与全球相关生态系统的地理坐标与类型关系。

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3种生物因子分别扮演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居于核心地位,是推动草地生态系统内涵发展的原动力。

社会因素与人类活动,科技,生活,生产。

是决定草地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2 中国草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草地的纬向地带性
中温草原带,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暖温草原带,灌丛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高寒草原带,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荒漠草原
经向地带性
中温带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
原化荒漠、荒漠
垂直地带性
垂直带谱以一定地段的水平地带性分布为基础;垂向分布自下而上,表现为相似于其基带从南向北的纬向分布;一定山地垂向带谱的基带与其向大陆方向相邻山地基带之上的垂直带相同。

3草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步骤与内容?
准备工作
调查任务与成果要求;组织准备;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计划和技术规程制定;物质准备。

外业工作
概查:对调查区的自然、经济、社会、草地资源总貌的全面概括了解;
携带地形图、遥感影象图,确定调查路线,记载草地类型-建立影象与草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解译标志和预判成图的分类系统,优势植物标本采集,实地观察和访问;日记、阶段总结和全面总结。

详查:概查基础上,对调查区草地资源全面系统详细地调查、测定过程;
对预判图进行现场检查验证,解决判读疑难问题、现场查漏补缺及修正;
草地类型样方测定,样品、标本采集;了解利用现状和基本建设布局;日总结,当场解决问题。

访谈:访谈提纲、访谈内容、规划建议、访问区域等
内业工作
资料整理、分析与总结;图件的编制
4载畜量的估测方法
载畜量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指标。

是一定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的家畜数量。

根据牧草(产草量,利用率等)、家畜(采食量,放牧时间等)和草地面积估测
三种表示方法:时间单位=Y·U/I
家畜单位= Y·U/(I ·T)
面积单位=A·I·T/(Y·U)
家畜单位指标,一定时间内、一定草地面积上能承载饲养的家畜头数。

时间单位指标,一定草地面积上,可供一定家畜放牧的时间,家畜单位天。

面积单位指标,一定时间内,放牧单位家畜所需要的草地面积。

5草地健康的内涵
植被,群落、种群、个体等不同组织层次的生理、生态过程的健康
土壤、植被和动物3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健康
从畜牧业生产的角度,可定义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长期稳定或有所提高的状态
草地的功能与健康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全价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崩溃的生态系统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三、论述题
1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特点及分类依据
降水(湿润度值)和积温(﹥0℃年积温)作为类定量划分的标准,类为分类的基本单位。

类为基本单位依据
水分和热量是草原生态系统能流与物质转换的基础,影响草原结构、状态,草原类型更替基础;生物气候条件牧草与家畜立地条件最本质特征;类所依据生物气候条件,空间上基本呈地带性分布,类的确定利于区划;生物气候条件在草原发生学诸因素中,具较高稳定性;根据地带性划分的类,较其它分类等级具最完整的内涵和独立特点。

类的热量级指标选择依据
热量用温度表示。

≥0℃年积温(∑θ),反映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热量的年收入,在0℃以上牧草可以进行营养体生产。

可以划分7个热量级:寒冷、寒温、微温、暖温、暖热、亚热、炎热。

湿润度指标
降水在地带性范围内是水分唯一来源。

依据湿润度值分6个湿润度级:极干、干旱、微干、微润、湿润、潮湿。

湿润度值表达式:K=r/(0.1∑θ) 其中,R,年降水;∑θ,﹥0℃年积温
2 请举例说明草地资源的多功能性
一般为:放牧;割草;养育野生动物;狩猎;燃料;药材;野果;菌类;鱼类;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纤维原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沙;绿化;改善环境(温度、湿度);消除污染;运动场;旅游地;民族风景与文化艺术
总体概括—经济、生态、社会
放牧(自然、人文等)
环境(水保、空气)
生物资源(植物、动物、微生物)
家畜、野生动物栖息地与食源
人类环境组分
陆地生态系统组分(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