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清代诗词《己亥杂诗·其五》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全著共315首,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125首最为著名。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己亥杂诗·其五》赏析,欢迎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考翻译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就像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1.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像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浩荡:无限。
3.吟鞭:人的马鞭。
4.东指:东方故里。
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7.花:比喻国家。
8.即:到。
参考赏析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
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参考解读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像云,往事像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龚自珍《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与译文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
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己亥杂诗(其五)》知识点归纳及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己亥杂诗(其五)》知识点归纳及练习【诗歌】已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文学常识《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二、问题梳理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画面:在弥漫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西下,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涯的家乡。
赏析: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可见诗人辞官心情的痛苦和决心之大。
2.请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现用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3.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答: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
答: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甘自弃,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6.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后人也常用来比喻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8.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诗歌主题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过关练习】一、基础知识1.《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填人名),号定庵,___________(填朝代)思想家、文学家,有《龚定庵全集》。
张维屏《新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
张维屏《新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张维屏《新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
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
(2)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注释①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
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
《易经·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尔雅义疏·释天》引《说文》云:“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此题当取其义。
②造物:指天。
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
《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一作区区)也。
”无言却有情:古人以为天虽无言,但能潜运万物。
《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每于:常常在。
③“千红万紫安排著”,说明事物具备了变化的内在根据,但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新雷”,这种变化也不可能实现。
此诗通过对新雷的呼唤,生动地阐明了外因对于事物变化的重要作用。
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同出一理④此二句言:“造物”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新雷》诗写的是迎春的情景。
“造物”就是大自然。
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是有感情的。
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
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原文、译文及注释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己亥杂诗·其五》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原文: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
这是第五首。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
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
途和命运。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花〕比喻国家。
〔即〕到。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
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
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而已。
按理说,龚自珍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毅然辞去礼部主事之职,准备回家乡杭州干一番事业,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对旧势力的决裂之感和憎恶之情,不应产生浩荡的离愁。
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
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以下是“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己亥杂诗(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
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
(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①的自然之景,抒发了②之情。
(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二(二)
9.【答案】①白日西斜,广阔天涯②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10.【答案】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己亥杂诗》含答案2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己亥杂诗》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7.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哀婉忧伤的气氛。
B.“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就是挥动马鞭的意思,这句诗写出了诗人逃出樊笼、离京回归的轻松喜悦之情,与首句互为映衬。
C.诗人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38.本诗后两句和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都借“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但所用手法、所抒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37.A 38.本诗诗人以“落红”自喻,表现了自己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韩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杨花榆荚随风飞舞的姿态,展现了暮春时节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分析】37.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A.“前两句议论、抒情”有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句子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依据句意可知,“浩荡离愁白日斜”主要是描写和抒情,抒发了诗人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依据“吟鞭东指即天涯”主要使用了叙述和抒情。
抒发了诗人为能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之情。
故选A。
38.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意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化作养料,滋养美丽的春花成长。
依据句意可知,这两句诗以“落红”自喻,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作者报国之志。
己亥杂诗其五诗歌鉴赏
己亥杂诗其五诗歌鉴赏原文:《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鉴赏: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己亥杂诗》阅读
• 己亥杂诗(五)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注释】 • 1.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 2.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东指:东 方故里。 天涯:指诗人故乡杭州,亦指诗人不知 今后该何去何从。 • 3.落红:落花。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 4.花:比喻国家。 • 【译文】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 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 培育出新的鲜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注释与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注释与赏析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1792—1841),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目睹了清王朝的昏庸腐朽,认为清王朝是“衰世”。
主张革除弊政,是近代改良主义先驱者;主张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1839年,48岁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乙亥杂诗》。
此组诗以作者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述写其平生的著述、交游等,或记事,或抒情,大多借题发挥,抨击时弊,表达其反对侵略、呼唤变革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1840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其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三百余篇,诗词近八百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1.己亥: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本诗指一八三九年。
2.浩荡: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
3.吟鞭:作者自己的马鞭,这里吟鞭指作者所去的方向。
4.天涯:形容很远的地方。
5.落红:落花。
6.化作春泥:变成春天的泥土。
【串译】在广阔无边的离愁中,眼看夕阳西下。
离开京师,马鞭东指,从此便与朝廷天涯远隔了。
其实落花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化成春泥,还能呵护来年的春花。
【赏读提示】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京城考中进士做官,京城就是作者的理想所在。
现在被迫离京,心情是何等复杂!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作者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
后两句作者将笔锋一转,并反用陆游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初中古诗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古诗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赏析《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词》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词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词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词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龚自珍《己亥杂诗词》其五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己亥杂诗词(其五)——[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离愁,离别的愁思。
白日,太陽。
吟鞭:诗词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古诗词今译】带着满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陽,扬鞭催马,远走天涯。
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赏析】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清代杰出的思想家、诗词人和学者。
共有《己亥杂诗词》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写于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诗词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诗词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出了令人窒息的官一场樊笼,可以轻松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陽斜晖,又有广阔天涯。
这是诗词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词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用的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词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是诗词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诗词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逃离官一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词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
己亥杂诗全诗的意思全解
《己亥杂诗》有多个同名诗词,以下是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译文、作者简介、背景和赏析。
原文: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在日落黄昏时更加强烈,我吟着诗鞭指向东方,感觉已经到了人生尽头。
凋零的花朵也并非没有感情,它化作春泥后更能护花。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背景:《己亥杂诗(其五)》是龚自珍在己亥年离开京城,辞官回乡时所作。
赏析:首先,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对京城的眷恋和离别之愁。
诗人通过描写白日斜、天涯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其次,在用词方面,诗人运用了浩荡、白日斜、天涯等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诗歌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浩荡一词表现了离愁之浓,白日斜则暗示着时光荏苒,天涯则表达了离别的距离感。
第三,从修辞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例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花朵的凋零和化作春泥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眷恋和不舍之情。
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从思想感情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辞官离京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人通过描写离愁、落红等景象,表达了对京城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但是,诗人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花朵的呵护之情。
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使诗歌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总之,《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度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详解及练习题(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己亥杂诗其五原文详解及练习题己亥杂诗·其五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和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词比较阅读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和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己亥杂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_________和天涯广阔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____________之情。
2.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但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①峰烟四起,艰苦抗元。
(意思对即可)2.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
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其中“起一经”写了作者寒窗苦读,明经入仕的事;“四周星”即四年。
文天祥于德祐元年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被俘,恰好四个年头。
概括起来说,叙写文天祥经历的两件大事是:明经入仕和勤王抗元。
据此理解作答。
2.本题考查诗句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的感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采用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充分地表现了作者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七年级下册语文《己亥杂诗 其五》翻译、注释、鉴赏、创作背景及龚自珍介绍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注释、鉴赏创作背景及龚自珍介绍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代〕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鉴赏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
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
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以下是“己亥杂诗·其五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龚自珍的清代诗词《己亥杂诗·其五》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歪,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歪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
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一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浩荡”一词,
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
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歪”。
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
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
假如
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是“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歪”则是“离愁”的补语。
“白日歪”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
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爱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
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
“携手上河梁,游
子暮何之”(《古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
友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歪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吟鞭
东指即天涯”。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
的地——家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家乡还很远。
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
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歪”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而已。
按理说,龚自珍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毅然辞去礼部
主事之职,预备回家乡杭州干一番事业,只身出都,有的仅仅对旧势
力的决裂之感和憎恶之情,不应产生浩荡的离愁。
唐诗人刘皂《旅次
朔方》云:“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家乡。
”说因为迁谪到更
远的地方,因此连客舍地也成为家乡了。
不同之处在于,龚自珍虽说
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小时候在北京住过,又在礼部和其他机
构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家乡。
虽然龚自珍是主动
要求辞职,但辞职的原因却是因为沉沦下僚,生活拮据,事出无奈,
客观上是被迫离京出都。
因此,“浩荡离愁”中,含有些许仕途蹭蹬,不为世用的感叹和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孤独感。
兼之龚自珍当时与妓
女灵箫关系十分密切,《己亥杂诗》十分之一的主题都与灵箫相关,
其中一首说自己正堕入“红似相思绿似愁”的情场里,虽说灵箫并不
在京师,但在这种情况下,与过去的生活离别,缠绵悱恻、恋恋不舍
的“离愁”也就难排难遣。
可见,龚自珍的“离愁”内涵是丰富、复
杂和多方面的。
日暮的片片飞花,撩起诗人的离愁。
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
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作为描摹落花的能手,
诗人爱“探春”,更爱“送春”,爱花开,也许更爱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说纷飞的海棠花是到人间飘泊逗留的奇龙怪凤,把
大风中海棠纷谢的奇景比作“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
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
冥目观想尤神驰”,想像“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
日长是落花时”。
他对落花作过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而如今,诗人突
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飘飞的落花。
辞别京都,诗人乘马车出都,一路情
不能已,对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丰富的想像。
官场的倾轧,沉重的氛围,窒息的人性,拮据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融为一体。
赏析二
“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的“落红”两字。
在全诗中地位十分
重要。
它上承“浩荡离愁”,诗人的离愁不仅有“浩荡”修饰,“白
日歪”烘托,“天涯”映衬,还被动态的,由时时拂面而过的“落红”撩起。
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落红”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
的补充,而作为转折,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转入下层,
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
此时诗人在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
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
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
明了诗人无比坚决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落花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诗人辞去礼部主事之职,正是
为了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
变革的热情和将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
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正可以献
给后之来者。
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
大自然里花
开花落,本来风雨由之,无感情可言,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仅仅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
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
落花有情,表
现在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
至此,诗人终
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绪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带着时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种庄严神圣的境界。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自,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
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杜牧《金谷园》甚至把落花比作堕楼美人:“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
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把风吹花落悄无
声的自然景象与美人堕楼联系在一起,以粉红的花瓣从枝头飘落比拟
红粉佳人堕楼,寓有美人如花,红颜薄命,美好的事物殒于一旦的感叹,讽刺了石崇“金谷园”繁华事散,好景不长的可悲结局,而把花
落比作美人堕楼,有些凄楚肃杀,充满浓郁的感伤之情。
另一种把落
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乏昂扬向上的精神。
“时有落花至,
远随流水香”(刘慎虚《阙题》);“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花落春仍在”(俞樾试帖诗),孟浩然的《春晓》“夜来
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只见童子的浑朴天真和烂漫之趣,而无伤春
惜花之情。
有的充满勃勃生机,有的在飒衰中现出昂奋。
但是,无论
是“春城无处不飞花”,还是“花落春仍在”,比起龚自珍的“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境界上要略逊一筹。
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漂亮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
然脱离官场,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