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说明书解析

合集下载

公路桥结构计算详解

公路桥结构计算详解

公路桥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条件跨径:跨径7.5,计算跨径6.9米(支座中心距离)。

荷载:汽车—20;挂车—100;人群荷载3.52/mKN。

材料:混凝土用C30,受力钢筋用Ⅱ级钢筋(16锰)。

截面布置:拟定如图1。

三片主梁,间距2米。

人行道板1.0米。

跨中一根次梁。

(二)主梁计算1.恒载强度及内力假定桥截面构造各部分重量平均分配给各根主梁,以此来计算作用于主梁的每延米恒载强度,计算见表1。

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恒载计算表1由恒载产生的支点反力为(见图1)q=36.4K N/myRAQ A xKN qL R A 1.23127.124.362=⨯==取脱离体如图所示,由0=∑y F 得恒载剪力的一般式为: x qx R Q A x 4.361.231-=-=同理,由0=∑c M 得恒载弯矩的计算公式为:x A M xx q x R +⋅⋅=⋅2,即222.181.2312x x x q x R M A x -=⋅-⋅=各计算截面的剪力和弯矩值列于表内。

1)汽车荷载冲击系数243.10075.03375.11=-=+L μ2)人群荷载2/5.3m KN P r =3)计算主梁的横向分配系数(1) 跨中荷载的横向分配系数。

本桥跨内设有三根次梁,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结,且承重结构的长宽比为12.2327.12=⨯=B L 故可按修正偏心受压法来计算横向分配系数0m 。

按修正偏心受压法计算梁横向影响线的竖标的计算公式为:∑∑±=ii I a I ea I I 211111βη ① 式中:1I ——i 号主梁的惯性矩; i a ——梁的计算中心距离;β ——抗扭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ii h TiI a E I GL 22611β ②e ——力的作用点到桥梁截面对称线的距离,即偏心距。

式②中:Ti I ——i 号主梁的抗扭惯矩,按式③进行计算;h E ——混凝土的弹性惯量;G ——混凝土的剪切模量,可取h E G 425.0=。

长虹大桥设计说明书正文分析

长虹大桥设计说明书正文分析

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工程概述 (2)2.1工程概况 (2)2.2设计条件 (2)2.2.1工程地质 (2)2.2.2水文、气象 (2)2.3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 (2)2.3.1主要技术标准 (2)2.3.2设计规范 (3)2.4桥型总体布置 (3)2.5结构设计 (4)2.5.1上部结构桥型布置与箱梁一般构造 (4)2.5.2下部结构 (4)2.6主要材料 (4)2.7主梁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5)2.8施工阶段的详细划分 (6)第三章恒载内力计算 (8)3.1混凝土及钢筋材料特性的取值 (8)3.2计算阶段划分 (8)3.3二期恒载计算 (9)第四章活载内力计算 (20)4.1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20)4.2内力影响线的计算 (20)4.3活载内力计算结果 (25)第五章内力组合 (28)5.1温度次内力计算 (28)5.2墩台支座不均匀沉降次内力计算 (32)5.3荷载组合及内力包络图 (33)5.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33)5.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37)第六章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43)6.1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 (43)6.2竖向预应力钢束布置 (46)6.3预应力损失计算 (46)6.4有效预应力计算 (46)6.5主梁次内力计算 (51)6.5.1预加力引起的次内力 (51)6.5.2徐变次内力计算 (53)6.6配束后的内力荷载组合 (55)第七章全桥强度验算 (61)7.1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 (61)7.1.1基本理论 (61)7.1.2截面验算 (62)7.2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65)7.2.1施工阶段应力验算原理 (65)7.3使用阶段正截面应力验算 (66)7.4锚下局部承压计算 (69)7.4.1局部受压区尺寸要求 (69)7.4.2局部抗压承载力计算 (70)第八章变形计算及预拱度设置 (71)8.1挠度计算 (71)8.2预拱度设置 (73)第九章总结与讨论 (75)参考文献 (76)致谢 (77)第一章前言连续-刚构体系梁桥多用于大跨径高墩结构,即利用高墩的柔度形成摆动式支撑体系来适应由预加力、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纵向位移。

桥梁设计方案说明书

桥梁设计方案说明书

桥涵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与设计内容:本座桥梁地处广西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较高,雨量充足,雨季较长。

本次设计的桥梁属于一期建设范围。

提供1:2000现状地形图;本路段有大桥一座,中心桩号为:K0+750.00先张预应力砼空心板简支梁桥,总跨180米,跨度采用9×20m,桥长192.0m,下部构造为柱式墩配桩基。

本路段主线共设涵洞2道,其中:钢筋砼圆管涵1道、倒虹吸1道。

涵洞结构类型和孔径的选择主要依据汇水面积、水力性能、水文计算、地质情况、涵顶填土高度、沿线筑路材料分布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

从结构安全、保证农田灌溉和泄洪需要,尽量减小冲刷的角度出发。

钢筋砼圆管涵:孔径:1-1.5m;用途:灌溉、泄洪。

倒虹吸:孔径:1-1m;用途:过水。

二、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三、技术指标技术指标表四、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两岸高差较大,地势有起伏,地面标高为33.05~71.00,相对高差约为32m,未见岩石出露,拟建场地位于相对稳定的区域地质构造部位,无区域性大断裂及地裂通过,经调查场地及附近未发现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区域稳定性好,对桥梁施工期间及建成使用期间无影响。

桥梁主体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种类较简单,地面以下第一层为中砂,厚0.82m,汛期含沙率为7kg/m³;第二层粗砂含卵石土厚=1m;第三层土角砾含砂稍含土厚0.6m;第四层强风化泥岩,成土状,厚2m;第五层弱风化泥岩,棕红色,裂隙发育,厚2.2m;第六层弱风化粉砂质泥岩,厚5m,以下为灰紫色砂岩。

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

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

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的:本桥梁模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展示桥梁结构的原理和工作原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并且为桥梁工程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实物参考。

设计原理:本桥梁模型采用悬索桥结构,由桥墩、悬索和桥面构成。

桥墩是用来支撑桥面和传递荷载力的关键元素;悬索起到支撑桥面的作用,使桥面能够悬浮在空中;桥面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平台。

设计材料:桥墩部分采用坚固的金属材料,悬索和桥面部分采用强度高、轻便的合金材料,以确保整个桥梁模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设计步骤:1.确定桥梁模型的比例尺。

根据实际需求和制作条件,确定合适的比例尺,一般建议选择1:50或1:100。

2.设计和制作桥墩。

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图纸,按照比例尺将桥墩进行设计和制作。

桥墩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实际桥梁的尺寸进行调整。

3.设计和制作悬索。

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图纸,按照比例尺将悬索进行设计和制作。

悬索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实际桥梁的尺寸进行调整。

4.设计和制作桥面。

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图纸,按照比例尺将桥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桥面的宽度和长度应根据实际桥梁的尺寸进行调整。

同时,需要注意桥面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5.装配和调整。

将桥墩、悬索和桥面进行合理的装配,并进行调整,确保整个桥梁模型的稳定性和外观效果。

6.检验和测试。

对桥梁模型进行检验和测试,检查桥墩、悬索和桥面的结构强度、平衡性和承载能力。

7.完成和展示。

将完成的桥梁模型制作精细化处理,并进行展示,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桥梁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

总结:通过本桥梁模型的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桥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也可以为桥梁工程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实物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桥梁的设计和建造工作。

此外,本桥梁模型的设计制作过程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确保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使用性。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结构设计形式及尺寸说明(1)结构形式1. 跨径标准跨径:15.96m计算跨径:15.60主梁全长:16m2.主梁主梁采用横截面为T型的截面梁,主梁片数为3片,主梁高为1100mm,梁肋宽为180mm,端部厚度为130mm,根部厚度为150mm,翼缘板宽度为1600mm主梁间距为2200mm,主梁中间采用600mm 现浇湿接缝。

主梁具体布置及详细尺寸见附图1。

3.横隔梁横隔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式等厚形式,厚度为150mm,共设置4道,横隔梁间距为5.2m,横隔梁布置及详细具体尺寸见附图14..桥面净宽净—6m(行车道)+2×0.75m(人行道)。

5.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01.0r 。

6.桥面铺装4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下为均厚10cmC25的混凝土垫层,设双向横坡,坡度为1.5%。

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10cm(4cm厚沥青面层和6cm厚混凝土垫层)。

7.桥面连续本设计为两跨一连,对于简支T型梁桥桥面连续的做法为首先把两梁接头处的桥面板用连接钢筋连接起来,钢筋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用玻璃丝布和聚乙烯胶带包裹,使其与现浇混凝土隔开,两端之间的变形由这段范围内的钢筋承担,另外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设置连续钢筋网,使整个桥面铺装形成桥面连续构造。

8.桥梁支座支座采用矩形板式橡胶加劲支座,尺寸为16cm×47cm,厚度为40m(橡胶片)和52(橡胶片加2cm厚钢垫层)。

9.桥梁桥墩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式桥墩,桥墩高为8.0m,墩帽高为0.4m,墩身高为7.6m桥墩布置及结构尺寸见附图210.桥台桥台采用实体式U型桥台,结构形式及尺寸见附图311.伸缩缝伸缩装置采用U 形锌铁皮式伸缩装置,这种桥梁伸缩缝以U 形锌铁皮作为跨缝材料,锌铁皮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弯曲部分开凿梅花眼,其上设置石棉纤维垫绳,然后用沥青胶填塞这样,当桥面伸缩时,锌铁皮可随之变形,下层锌铁皮可将渗下的雨水沿桥横向排出桥外。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任务叙述依据设计资料,按照桥梁纵横断面设计的要求,拟定3个桥型方案,分析每个桥型方案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确定最终的推荐方案。

二、方案描述1、方案一:变截面连续刚构桥(图01)(1)跨径布置:桥梁全长为760.0m,其中主桥为三跨一联的预应力变截面混凝土连续刚构桥(130m+240m+130m),两边引桥均采用等截面混凝土连续T梁(20m*13=360m)。

依据:因其通航等级为Ⅲ级,通航净空为净宽50.9m,净高10.0m,故选定主跨跨径为240.0m,边跨跨径为主跨的0.54倍即130.0m,引桥部分按最经济原则进行分孔,采用20.0m 的标准跨径。

(2)上部结构:横截面布置采用矩形单箱单室的变高度箱形截面,箱梁顶宽19.5m(包括2*0.5m防撞栏),底板宽11.2m,支点处梁高13.3m,跨中处梁高4.4m,梁底立面及箱梁底板厚度均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而引桥为高度为1.5m的连续T梁。

中跨箱梁在支点、L/4、跨中各设一道横隔板以抗变形。

在中间跨处不设置桥面纵坡,左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3.5%的纵坡,右边跨至引桥展线设置0.84%的纵坡。

依据:因支点截面的梁高约为中间跨跨长的1/16~1/18,故选定支点处梁高为240/18=13.3m,跨中梁高约为支点梁高的1/1.5~1/3,故选定跨中处梁高为13.3/3=4.4m。

因跨中桥面标高为171.9m,左岸线标高为158.6m,高程差为13.3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3.5%,右岸线标高为164.2m,高程差为7.7m,故在跨中至引桥展线的纵坡为0.84%。

(3)下部结构:桥位处主要地层有粘土、砂砾、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微风化层。

基岩埋置较深,因此全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

桥墩均为实柱式墩,其中9、10号主墩直径为4.0m,桩径为2.0m,1~9号墩和11~17号副墩直径为1.5m,桩径为1.1m,承台均为低桩承台,桩基达到微风化岩层。

(完整word版)桥梁设计说明

(完整word版)桥梁设计说明

桥梁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老桥概况毛家小桥位于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原老桥为南北方向,现状老桥为拱桥,全宽2.5m,桥长14.5m。

由于原桥设计荷载过低,经过多年的使用,该桥已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及交通荷载,已经严重威胁到当地交通安全,因此对该桥进行拆除原位重建。

桥两侧现有道路为水泥路面,桥梁桥头设置堆坡与现有老路进行接顺处理。

2测设经过受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委托,我公司于2018年1月至现场踏勘桥梁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并于2月4号完成了本桥施工图(送审稿)设计。

2018年2月8日下午,平湖市曹桥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了曹桥街道马厩村沈家浜桥、光明桥和毛家小桥施工图审查会议,平湖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段、交通工程质监站、曹桥街道办事处、马厩村等单位的代表及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形成了《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沈家浜桥、光明桥和毛家小桥施工图审查会议纪要》,我公司在综合考虑审查会纪要精神及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对送审稿进行了优化,最终形成了本次施工图(审后稿)。

3施工图审查会议纪要执行情况1、建议对毛家小桥平面布置做进一步完善。

执行情况:考虑到桥梁西侧房屋可以拆迁,调整毛家小桥平面布置,桥梁由斜交80°改为正交。

2、要求设计单位根据修改好的设计图纸进一步完善施工图预算。

执行情况:根据审后稿完善施工图预算。

二、设计遵循的规范、依据和技术标准1设计遵循的规范及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设计技术标准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2.桥梁宽度:行车道宽5m,防撞护栏各宽0.5m,总宽6m。

3.设计基准期:100年。

4.环境类别:Ⅰ类。

三、桥梁设计1桥梁布设情况毛家小桥为新建桥梁,桥梁跨径为6+8+6m,梁板采用6米普通钢筋砼实心板和8米普通钢筋砼空心板。

道路桥梁设计计算说明书(新)

道路桥梁设计计算说明书(新)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和依据1 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1.1 设计原始资料1.1。

1地质地理条件该地段属于平原微丘区,区内大部分地区地形开阔,起伏平缓.丘陵处有几个连续的小山坡,海拔不高。

沿线河流、排灌沟渠交错,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乡村道路网密集区域内大部分为水稻天和经济林作物区。

1.1.2地形图地形图比例为1:2000。

1.1.3设计路断的土壤、地质、水文、气象资料1)地形地貌线路经过区为太湖流域冲湖积低洼湖荡平原,地势低洼,地形较平坦、沟、塘、河纵横密布.地面标高多在1.0m到3。

2m之间,河堤,村庄处较高,除此之外,该地区的道路比较多,还有大量耕地和农田,大多是高产田.2)工程地质条件(1)勘测深度内上部为第四纪全新统湖沼积相松散沉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夹少量亚沙土,局部粉沙,下部地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湖沼积相沉积物。

全新统地层发育不稳定,厚度分布不均,最大厚度为20m,沿线软土分布普遍。

依据地层的时代,成因,岩性及物理力学指标等,勘测深度内共分10层,各地层主要特征描述如下:OA层,素填土(Q ML):黄褐色~灰褐灰色,土质不均,结构松散。

1层,亚黏土(Q4AL+I ) :黄褐色~褐灰色,含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软—硬塑,局部流塑,中偏高压索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10-140KPa,E S=2。

5—5.0MPa。

2—1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褐灰色~灰色,含有机质,局部淤泥,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60-90KPa,E S=1.5—4.0MPa。

2-1A层,亚沙土(Q4AL+I ):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80—110KPa,E S=4.5—10MPa.2-2 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70—90KPa,E S=2.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基本资料1. 桥梁横断面尺寸:净-9+2×1.00m 。

横断面布置见图1-1。

2.可变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2.5kN/m2,人行道+栏杆=5kN/m 2。

3.永久荷载:桥面铺装层容重γ=23kN/m 3。

其他部分γ=25kN/m 3。

4.材料:主筋采用Ⅱ级钢,其他用Ⅰ级钢,混凝土标号C40。

5.桥梁纵断面尺寸:标准跨径 L b =25m ,计算跨径L=24.5m ,桥梁全长L=24.96m 。

6.混凝土弹性模量 Eh=3.00×104MPa 。

纵断面布置见图1-2。

图1-1 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 )图1-2 纵断面布置图(单位:cm )6.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行车道板的计算(一)恒载及其内力1.计算图示由设计资料知:La=610cm,Lb=200cm;La/Lb=610/170=3.6>2,所以,行车道板可以按照多跨连续单向板计算。

2.等跨简支板内力计算(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计算跨度:l=170-18=152cm;l=l+t=152+(22+10)/2=168cm<170cm。

弯矩及剪力计算图示见图2-1和图2-2。

桥面铺装层g1=23×0.1×1.0=2.3kN/m;桥面板自重g2=25×1.0×(0.22+0.1)/2=4kN/m;合计:g=g1 +g2=2.3+4=6.3kN/m;弯矩:Mog=1/8×g×l2=1/8×6.3×1.682=2.22kN/m2;剪力:V sg =1/2×g×l=1/2×6.3×1.52=4.79kN。

(二)汽车荷载产生的内力汽车后轴轴载P=140kN,车轮着地尺寸:垂直板跨a1=0.2m,平行板跨b1=0.6m,则得荷载有效工作宽度,b=b1+2h=0.6+2×0.11=0.82m荷载作用于板中央时,a=a1+2h+l/3=0.2+2×0.1+1.68/3=0.96m<2*l/3=1.12m所以,取a=1.12m。

又a=1.12>d/2=0.7m,板的有效工作宽度有重叠,所以a=a1+2h+l/3+d=0.2+2×0.1+1.68/3+1.4=2.36m<2*l/3+d=2.49m图2-1 弯矩M计算图示(单位:cm)(a)剪力V计算图示(单位:cm)(b)剪力V影响线图2-2 剪力V计算图示所以,取a=2.49m。

弯矩:M op =()182P blaμ⎛⎫+-⎪⎝⎭=()1400.810.3 1.648 2.492⎛⎫+- ⎪⨯⎝⎭=11.33kN/m 2;剪力:荷载作用在靠近支座处时,a’=a 1+2h+t=0.2+2×0.1+(0.18+0.1)/2=0.54m ;计算剪力时取a=1.09m 。

A 1=P/2aA 2=2(')8'P a a a ab-y 1=1-b/(2l 0)=0.733 y 2=1-(a-a ’)/(6l 0)=0.939V SP = 1122(1)()A y A y μ+⨯+⨯=212(')(1)()28'P P a a y y a a ab μ-+⨯+⨯ =2140140(1.090.54)(10.3)(0.7330.783)2 1.0980.54 1.090.8⨯-+⨯+⨯⨯⨯⨯⨯=74.92kN(三)荷载组合1. 弯矩计算M 0=1.2 M og +1.4 M op=1.2×1.95+1.4×11.33=18.21kN/m 2; 支点弯矩:Ms= -0.7 M 0= -0.7×18.21=12.74kN/m 2;跨中弯矩:t/h=(0.18+0.1)/(2×1.6)=0.0875<0.25;所以,Mc= +0.5 M 0=0.5×18.21=9.10 kN/m 2;2. 支点剪力计算Vs=1.2V sg +1.4V SP=1.2×4.35+1.4×74.92=110.11kN三、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一)杠杆原理法用杠杆原理法计算支点荷载作用下各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 绘制1号梁、2号梁和3号梁的荷载横向影响线,如图3-1(b )、(b )和(d )所示。

图3-1 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单位:cm )2. 在横向影响线上在荷载沿横向最不利位置上进行布载。

图中,P q 、P or 分别为汽车荷载轴重和每延米跨长人群荷载集度。

q η和 r η分别为汽车车轮和人群荷载集度的影响线坐标。

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6)号梁:汽车荷载 0110.8530.42722q q m η=∑=⨯=人群荷载 0 1.441r r m η==2(5)号梁:汽车荷载 01110.522q q m η=∑=⨯=人群荷载 00.441r r m η==- 3(4)号梁:汽车荷载 01110.522q q m η=∑=⨯=人群荷载 00r r m η==4. 计算结果汇总,见表3-1(二)偏心压力法该桥在跨度内设有横隔梁,具有强大的横向连接刚度,且承重结构的宽跨比为B/L=10.20/24.5=0.42<0.5所以,可用偏心压力法计算跨中荷载作用下各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 c 。

1. 该桥各根主梁截面均相等,梁数n=6,梁间距为1.7m ,则622222221234561i i a a a a a a a =∑=+++++ 222(4.25 2.550.85)2=++⨯=50.582. 1(6)号梁计算1) 计算1(6)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12126211ii a an a η==+=∑1 4.25 2.55650.58⨯+=0.38116166211ii a a n a η==-=∑1 4.25 4.25650.58⨯-=-0.190 2) 绘制1(6)号梁横向影响线,见图3-2(b )。

3) 计算1(6)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汽车荷载12cq q m η=∑12341()2q q q q ηηηη=+++1(0.5030.3520.2420.091)2=+++=0.604人群荷载cr r m η==0.5863. 2(5)号梁计算1) 计算2(5)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2112ηη==0.38126266211ii a a n a η==-=∑1 2.55 4.25650.58⨯-=-0.048 2) 绘制2(5)号梁横向影响线,见图3-2(c )。

3) 计算2(5)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汽车荷载12cq q m η=∑12341()2q q q q ηηηη=+++1(0.3680.2780.2120.121)2=+++=0.0.439人群荷载cr r m η==0.4174. 3(4)号梁计算1) 计算3(4)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31316211ii a an a η==+=∑10.85 4.25650.58⨯+=0.238 36366211ii a a n aη==-=∑10.85 4.25650.58⨯-=0.095 2) 绘制3(4)号梁横向影响线,见图3-2(d )。

3) 计算3(4)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汽车荷载12cq q m η=∑12341()2q q q q ηηηη=+++ 1(0.2340.2040.1820.151)2=+++=0.388人群荷载cr r m η==0.210+0.038=0.248图3-2 偏心压力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单位:cm )5. 计算结果汇总,见表3-2。

表3-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三)修正的偏心压力法1. T 梁的细部尺寸见图3-3。

2.图3-3 主梁截面尺寸(单位:cm )3. 计算I 和I T翼缘板的有效高度:h=(20+10)/2=15m ;主梁截面重心位置:200152020015(17020)2262.722020015(17020)x a ⨯⨯+⨯-⨯==⨯+⨯-cm 主梁抗弯惯矩:I 3212002020020200(62.72)122=⨯⨯+⨯⨯-32115(17020)1515(17020)(62.72)122+⨯-⨯+⨯-⨯- 442717.610cm =⨯ 主梁抗扭惯矩:对于梁肋:t 1/b 1=20/185=0.108,查表得,c 1=0.318; 对于翼缘:t 2/b 2=15/200=0.075<0.1,查表得,c 2=1/3。

则有,I T = c 1b 1t 13+c 2b 2t 23=1/3×200×203+0.3×185×153=669000;4. 计算抗扭修正系数β221112C TC i nl G I E I a β=+∑ 2441624.50.42566.9101122717.61050.58C C E E =⨯⨯⨯⨯+⨯⨯⨯⨯0.94= 5. 1(6)号梁计算1) 计算1(6)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12126211ii a a n a ηβ==+=∑1 4.25 2.550.94650.58⨯+⨯=0.502 16166211i i a a n a ηβ==-=∑1 4.25 4.250.94650.58⨯-⨯=-0.169 2) 绘制1(6)号梁横向影响线,见图3-4(b )。

3) 计算1(6)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汽车荷载12cq q m η=∑12341()2q q q q ηηηη=+++1(0.4730.3350.2360.098)2=+++=0.571人群荷载cr r m η==0.5506. 2(5)号梁计算1) 计算2(5)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2112ηη==0.36226266211i i a a n a ηβ==-=∑1 2.55 4.250.91650.58⨯-⨯=-0.028 2) 绘制2(5)号梁横向影响线,见图3-4(c )。

3) 计算2(5)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汽车荷载12cq q m η=∑12341()2q q q q ηηηη=+++ 1(0.3510.2680.2080.126)2=+++=0.477人群荷载cr r m η==0.3967. 3(4)号梁计算1) 计算3(4)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31316211ii a a n aηβ==+=∑10.85 4.250.91650.58⨯+⨯=0.232 36366211i i a a n a ηβ==-=∑10.85 4.250.91650.58⨯-⨯=0.102 2) 绘制3(4)号梁横向影响线,见图3-4(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