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最大的麦穗课件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件16.最大的麦穗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7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有一穗是最大的” 中的“一穗”和“最大的一穗”中
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串珠问题: 1.怎样理解“只许进不许退”? 2.从苏格拉底的要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4.苏格拉底为什么让弟子们去摘最大的麦穗?从中可以看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4
上下结构: 垄
麦垄( lǒnɡ )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5
mái(埋头
mán(埋怨)
掩埋)
biàn(方便
便利)
pián(大腹便便)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6
定夺: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两手空空: 形容手里一无所有。 如梦初醒: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 的境地中刚刚 醒悟过来。 不失时机: 不错过当时的机会。 东张西望: 这边看看,那边看看。 错失良机: 指失去了很好的机会。
苏格拉底的教诲语重心长,他对弟子们为什么空手而
归作了恰当的解释。意在教导弟子们要抓住眼前的一穗, 当机立断,早作定夺。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15
仅供学习交流!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 了望麦垄(lǒng),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 他们惋惜。 “摇晃着脑袋”“为他们惋惜”,用拟人的手法,
出,弟子们在挑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总是
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 不能立足于当前,把握住现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错失 良机。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13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 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怎样理解“洪钟一般的声音”? 有两层含义:一是弟子们过于投入,苏格拉底的声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有一穗是最大的” 中的“一穗”和“最大的一穗”中
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串珠问题: 1.怎样理解“只许进不许退”? 2.从苏格拉底的要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4.苏格拉底为什么让弟子们去摘最大的麦穗?从中可以看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4
上下结构: 垄
麦垄( lǒnɡ )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5
mái(埋头
mán(埋怨)
掩埋)
biàn(方便
便利)
pián(大腹便便)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6
定夺: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两手空空: 形容手里一无所有。 如梦初醒: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 的境地中刚刚 醒悟过来。 不失时机: 不错过当时的机会。 东张西望: 这边看看,那边看看。 错失良机: 指失去了很好的机会。
苏格拉底的教诲语重心长,他对弟子们为什么空手而
归作了恰当的解释。意在教导弟子们要抓住眼前的一穗, 当机立断,早作定夺。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15
仅供学习交流!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 了望麦垄(lǒng),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 他们惋惜。 “摇晃着脑袋”“为他们惋惜”,用拟人的手法,
出,弟子们在挑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总是
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 不能立足于当前,把握住现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错失 良机。
2019
最新中小学课件
13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 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怎样理解“洪钟一般的声音”? 有两层含义:一是弟子们过于投入,苏格拉底的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6 最大的麦穗 -苏教版
老师出题
(1)
学生摘穗
(2——6)
学生悟理
(7)
根据这几部分,说一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什 么事情?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 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 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 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 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 你们刚刚摘下的。”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一丝不苟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 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 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第二课时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 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 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 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 你们刚刚摘下的。”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 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 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严厉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苏格拉底( 若有所思地 )对弟子们
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 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 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 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 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 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 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 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 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 实在在的。
关于珍惜机会的名言:
•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 碰到它。 ——达尔文 •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 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 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托马斯•莫尔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最大的麦穗》(苏教版)(共17张PPT)
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 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麦穗”双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这里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最大的一穗”: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眼前的一穗”:指已经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就是要抓住眼前的机 遇,完成当前的任务.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讲了苏 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株 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 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 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 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 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1)自由朗读这句话。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的意 思。
两手空空:手里一无所有。 如梦初醒:形容刚从糊涂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弟子们的想法:
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 话时应该用什么语气呢?
严肃、不容置疑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 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 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 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 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 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 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 要过早地定夺。
明日歌(节选)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机会是每个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 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 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 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
(“麦穗”双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这里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最大的一穗”: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眼前的一穗”:指已经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就是要抓住眼前的机 遇,完成当前的任务.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讲了苏 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株 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 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 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 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 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1)自由朗读这句话。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的意 思。
两手空空:手里一无所有。 如梦初醒:形容刚从糊涂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弟子们的想法:
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 话时应该用什么语气呢?
严肃、不容置疑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 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 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 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 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 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 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 要过早地定夺。
明日歌(节选)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机会是每个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 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 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 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最大的麦穗》课件PPT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 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 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 (2)课后收集有关“机会”的名言警句。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 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4)再读这句话。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 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 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遇见(
)。
1.
出示投影,引导观
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
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
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
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 明了
什么?
4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 细读第三段。
(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 (2)课后收集有关“机会”的名言警句。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 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4)再读这句话。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 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 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遇见(
)。
1.
出示投影,引导观
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
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
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
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 明了
什么?
4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 细读第三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精品PPT课件
一个短暂快乐的周末小假期,给予我的时光让我充分认识到: 我不会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要回到了真实独立的自我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正所谓,真正的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诗—(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 万世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 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 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 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 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 听我《明日歌》。
抽空给自己放个假吧,或许是短暂的穿梭回到童年,仅仅是度一个24h的假期,放肆快乐的开怀大笑一天;或者是选择一家安静美好的民宿,望着月亮发发呆;更或者是集结三五好友,在星空灯火的陪伴下喝点啤酒,聊点理想,都行。 想必,这也算是给即将结束的2019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罢。
0今天这个题目的灵感,来自于刘润老师公众号里的文章《假如再选一次,我会选A》。文章中刘润老师给了两个选项: A、:你可以慢慢变成一个强者。 B、:你可以一瞬间以弱变强。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 脑袋,似乎嘲在笑嘲笑他们。
自读课文2-4节。 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
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 “﹏﹏”,怎么想的用“ ”。 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 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 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 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 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 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 必要过早地定夺。
正所谓,真正的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诗—(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 万世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 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 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 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 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 听我《明日歌》。
抽空给自己放个假吧,或许是短暂的穿梭回到童年,仅仅是度一个24h的假期,放肆快乐的开怀大笑一天;或者是选择一家安静美好的民宿,望着月亮发发呆;更或者是集结三五好友,在星空灯火的陪伴下喝点啤酒,聊点理想,都行。 想必,这也算是给即将结束的2019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罢。
0今天这个题目的灵感,来自于刘润老师公众号里的文章《假如再选一次,我会选A》。文章中刘润老师给了两个选项: A、:你可以慢慢变成一个强者。 B、:你可以一瞬间以弱变强。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 脑袋,似乎嘲在笑嘲笑他们。
自读课文2-4节。 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
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 “﹏﹏”,怎么想的用“ ”。 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 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 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 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 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 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 必要过早地定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最大的麦穗》课件PPT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4)再读这句话。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 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 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4)再读这句话。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 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 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16最大的麦穗课件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 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作者并非就是为了告诉读 者这么一件事,而是利用这个 故事来说明人生旅途中应如何 对待机遇的一个道理,像这样 由事及理便是借事说理的表达 方法。
运用“借事说理”法关键在于两点: 1.角度要新颖,且选取的事情本身 应蕴含一定的道理或哲理。 2.叙述与议论要有机结合,收放要 有度;叙述要明白清楚,议论要明 确深刻。要将“事”与“理”有机 融合起来。
16 最大的麦穗
——借事说理
借事说理,就是通过评价眼 前的事情,引伸出这一类事情的 共同特点及其道理。它以讲故事 的形式使人们弄懂抽象而深刻的 道理。
苏格拉底对弟 子们说:“你们去 麦地里摘一个最大 的麦穗,只许进不 许退,我在麦地的 尽头等你们。”
虽然,弟子们 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便随 手扔掉了。他们总 以为机会还很多, 完全没有必要过早 地定夺。”
Hale Waihona Puke 见Jva8TLnOtD7!324^&*Jva8TLnOtD7!324^&*
aUcx4L57Ggg&*%$#aUcx4L57Ggg&*%$#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最大的麦穗》课件PPT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4)再读这句话。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 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 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 了解古诗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 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 ”三个
生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 怎么解决 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1)自由读,读出句子的重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讲了苏格拉 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株最大的麦 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 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 机的道理。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 们已碰到它。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 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 一个鲁 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4)再读这句话。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 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 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 了解古诗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 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 ”三个
生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 怎么解决 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1)自由读,读出句子的重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讲了苏格拉 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株最大的麦 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 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 机的道理。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 们已碰到它。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 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 一个鲁 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最大的麦穗》课件PPT
fb n
zq
(2) 指名认读对照。
(3) 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 (2).指名试读
。
(3) 教师范读。 (4) 教师讲解。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mg s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4)再读这句话。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 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 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
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 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 “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弟子们在挑麦穗时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他们在一丝不苟的 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埋头”、“低着头”:
弟子们的眼界不够开阔,视野狭小,所见有限。 “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 意,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在挑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同时也失去 了很多机会。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4)再读这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 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 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 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 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 惋惜地 说:“你们已经 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 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1)自由朗读这句话。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的意 思。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 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 地 ﹏挑 ﹏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 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 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 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 段时间。
弟子们的做法: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 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 不 ﹏﹏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我能行
lǒnɡ
垄
垄断
• 垄:在田里用土堆麦起垄的一趟土线,宽30公
分左右,萝卜、地瓜等这些作物就种植在 这样的地垄上。
• 但麦子不是种在垄上的, • 麦垄只是形容一行行的麦子罢了。
读一读
苏格拉底 沉甸甸 麦穗 定夺
如梦初醒
麦垄
惋惜
不失时机 错失良机 实实在在
定夺: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 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提出几点要求? 1、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2、只许进不许退 (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重 新回头选择的机会。)
苏格拉底 严肃地 对弟子们说: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 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 地的尽头等你们。”
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
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次话? 分别说了些什么?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 们。”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 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 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自由读读这些话,也可以同桌讨论,联系上下文想想该用怎 样的语气读,并把它读懂读好。
质疑问难:
1、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2、苏格拉底说的“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 摘下的”是什么意思?
3、“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中 的“麦穗”为什么要加引号?
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 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该怎么 理解?
5、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方法是什么?你赞同 这种教育方法吗?为什么?
嘲笑: 用言语挖苦、取笑人。
苍老: 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 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 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 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 了做人的道理。
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 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 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 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 母亲是接生婆。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 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 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 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 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 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 长期靠教育为业,苏格拉 底的教学方式独特,常常 用启发、辩论的方式来进 行教育。
“你们已经到头了。”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 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 到头了。”
“苍老”与“如同洪钟一般” 在这 句话中自相矛盾了吗?为什么?
答:“苍老”在文中 指的是苏格拉底由于年迈而 显得声音老迈;而“如同洪 钟一般”则显示出苏格拉底 说的这句话如同警钟一般在 学生的脑中敲响,让学生受 到震撼,得到觉悟。
1、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 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 尽头等你们。”
2、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 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
3、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 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 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齐读第2至4自然段,画出弟子们 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 “﹏﹏”,怎么想的用“ ”。思考 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 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 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 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 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 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 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地定夺。
弟子们的想法: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 还在前面呢。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 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 们的体会。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 们的体会。
弟子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他们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 把本应该完成的目标一再往后拖,不 能立足于眼前,把握住“现在”,从 而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
弟子们在挑麦穗时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他们在一丝不苟的 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埋头”、“低着头”:
弟子们的眼界不够开阔,视野狭小,所见有限。 “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 意,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在挑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同时也失去 了很多机会。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 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4)再读这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 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 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 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 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 惋惜地 说:“你们已经 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 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1)自由朗读这句话。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的意 思。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 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 地 ﹏挑 ﹏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 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 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 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 段时间。
弟子们的做法: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 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 不 ﹏﹏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我能行
lǒnɡ
垄
垄断
• 垄:在田里用土堆麦起垄的一趟土线,宽30公
分左右,萝卜、地瓜等这些作物就种植在 这样的地垄上。
• 但麦子不是种在垄上的, • 麦垄只是形容一行行的麦子罢了。
读一读
苏格拉底 沉甸甸 麦穗 定夺
如梦初醒
麦垄
惋惜
不失时机 错失良机 实实在在
定夺: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 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提出几点要求? 1、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2、只许进不许退 (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重 新回头选择的机会。)
苏格拉底 严肃地 对弟子们说: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 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 地的尽头等你们。”
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
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次话? 分别说了些什么?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 们。”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 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 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自由读读这些话,也可以同桌讨论,联系上下文想想该用怎 样的语气读,并把它读懂读好。
质疑问难:
1、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2、苏格拉底说的“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 摘下的”是什么意思?
3、“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中 的“麦穗”为什么要加引号?
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 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该怎么 理解?
5、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方法是什么?你赞同 这种教育方法吗?为什么?
嘲笑: 用言语挖苦、取笑人。
苍老: 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 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 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 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 了做人的道理。
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 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 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 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 母亲是接生婆。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 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 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 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 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 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 长期靠教育为业,苏格拉 底的教学方式独特,常常 用启发、辩论的方式来进 行教育。
“你们已经到头了。”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 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 到头了。”
“苍老”与“如同洪钟一般” 在这 句话中自相矛盾了吗?为什么?
答:“苍老”在文中 指的是苏格拉底由于年迈而 显得声音老迈;而“如同洪 钟一般”则显示出苏格拉底 说的这句话如同警钟一般在 学生的脑中敲响,让学生受 到震撼,得到觉悟。
1、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 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 尽头等你们。”
2、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 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
3、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 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 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 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齐读第2至4自然段,画出弟子们 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 “﹏﹏”,怎么想的用“ ”。思考 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 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 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 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 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 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 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地定夺。
弟子们的想法: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 还在前面呢。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 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 们的体会。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 们的体会。
弟子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他们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 把本应该完成的目标一再往后拖,不 能立足于眼前,把握住“现在”,从 而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