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 (2)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精选10篇〕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精选10篇〕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图形之间的排列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
2. 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利用所学知识能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绘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先和老师做个游戏,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师一起玩。
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评价:你们真会观察。
2.谁能像老师这样领着大家也做一个这样有趣的游戏?(2个)好玩吗?一会课上会有更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们呢。
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比赛中感知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考虑、尝试的时机,在游戏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激趣导入,感知规律:1.同学们,我们先来男女生比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老师这里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都记下来,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开场。
预设:女生记得快。
问:女生记得这么快?为什么男生记不下来?生1:女生记得是重复的或者有规律的。
生2:女生记得简单。
男生记得乱。
小结:奧,原来不是男生的记忆差,是女生总是记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规律的。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找规律。
(补充板书:找规律)二、情境中发现规律1、创设情境: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看(出示主题图),这些孩子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呀,他们都是用什么布置的?在漂亮的彩旗、灯笼、小花中还藏着数学机密呢。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核心素养(一)——《找规律》奥数培优讲义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核心素养(一)——《找规律》奥数培优讲义第一讲找规律(一)【一】找规律填数:2,4,6,8,,12练习1、1,3,5,7,,112、0,5,10,,20,25【二】找规律填数:18,15,,9,6,练习1、100,98,,,92,902、120,110,,,80,70【三】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9、13、()、21、25像上面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在这个数,因为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所以叫做等差数列。
练习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5、8、11、()、17、20(2)3、6、9、12、()、18、21(3)30、25、20、()、10、()、0(4)55、49、43、()、31、()、19【四】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7、()、16、22练习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再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9、10、12、15、19、24、()、37(2)1、4、9、16、25、()、49、64(3)2、1、5、1、8、1、()、()、14、1(4)36、28、21、15、()、6、3【五】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3、10、5、15、()、()、9、25练习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5、8、9、10、13、()、()(2)13、2、15、4、17、6、()、()(3)3、10、4、11、5、12、6、13、()、()、8、15(4)19、5、17、8、15、11、()、()【六】在数列1、1、2、3、5、8、13、()、34、35、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练习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3、6、9、15、24、()、()(2)34、21、13、8、5、()、2、()(3)0、1、3、8、21、()、144(4)2、6、14、30、62、()【七】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上填上适当的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感受规律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同学们,六一节到了。
老师听说学校将有一次联欢会。
每个教室都装扮一新。
看这些孩子们在他们盛装打扮的教室里跳舞。
放课件党的动画。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不是,是有顺序的。
是的,它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想不想找一下他们的规律呀?(想!)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领着学生认读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1、课件出示彩旗图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都猜的是红旗,来看看对不对。
猜的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黄旗的后面是红旗。
小旗的规律是按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
(让学生明白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这样的一组重复出现。
)2、课件出示小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朵红,1朵紫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3、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摆放和小朋友队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是的!它们都是重复排列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板书)领着学生读一读。
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个后面都应该摆什么颜色吧?出示刚才的联欢会动画。
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4篇
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4篇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教学目标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数是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师生活动)教学重构(修改意见)前置性作业教学过程1.算一算5×1 3×2 12×45×10 3×20 12×405×100 3×200 12×400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填表格。
3.计算练习。
课前3分钟内容:开火车——口算比赛一、游戏引入新课。
对数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数,学生说出的数是教师的10倍的数。
二、找出规律,掌握算法1.黑板上出示“5×1=、5×10=、50×10=”(1)让学生观察三道题目,然后独立解决。
(2)指名说结果,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2.继续出示“3×2=、3×20=、30×20=”(1)还是让学生独立解决,和同桌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让学生观察,找一找规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出示难度更大的题目:“12×4=、12×40=、120×40=”(1)找一找每道题中的两个乘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什么变化?(2)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结果。
4.探索与发现。
(1)请大家观察每组算式是怎么变化的,有什么规律?(2)学生同桌之间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师生小结: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5.交流乘数是整十数的算法。
(1)谁来说说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计算如20×30的题目。
2022年人教版数学《第2课时 找规律》教案(公开课)
第7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找规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图与图、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概括出规律, 并能按规律写数.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 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 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计算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找规律填数.难点:能够根据图与图、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概括出规律, 并能按规律写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一填.2.讨论:观察每列图形,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3.小结:每列的图形和数字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在重复出现.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3〔1〕.〔1〕出示图片〔1〕.师:请观察这组图形和数的变化, 并与练习题相比. 有什么新的发现?也可以让学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 要求学生一边说一边摆.生1:摆3个正方形、摆6个正方形、摆9个正方形、摆12个正方形.生2:通过摆图形, 我发现□的个数不断增加. 下一个图形总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师:这行图形的排列还是重复出现吗?与前面图形的排列相同吗?生3:不是重复出现的. 与前面图形的排列不相同.师:对! 再来看看这些图形下面所对应的数字, 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从这列数字中, 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个图形下面对应的数字, 表示的是拼这个图形所需要的□的个数. 这行数字是按3、6、9、12……的顺序排列的.师:这行数字, 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算一算.生:6-3=3, 9-6=3, 12-9=3.师:通过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生: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 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板书:师:相邻的两数相差3, 就是这行数的规律.师:试着往下填一填, 后面的数应怎样排列?学生独立填数.汇报、交流.板书:〔2〕出示图片〔2〕.出示图片.师:请大家观察这组图形以及对应的数字, 找一找这行数的规律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 汇报、交流.师:有规律吗?生1:有.师:有什么样的规律?生1:这行数字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生2:都是单数.生3:是按11、9、7、5的顺序出现的.师:请大家算一算, 相邻的数字相差几?生4:11-9=2, 9-7=2, 7-5=2. 所以都是相差2. 生5: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多2,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2.师:很正确!板书:师:相邻的数字相差2, 就是一行数的规律.师:请大家试着填一填, 5后面的两个数应该怎样填?学生独立填数. 汇报、交流.板书:2.教学例3〔2〕.出示下面两行数.〔1〕5 10 15 20 25 ____ ____〔2〕24 20 16 12 8 ____ ____师:观察上面两行数, 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小组先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师:谁来说说第一行数的规律.生:第一行数, 相邻的两数相差5.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用减法计算出来的. 10-5=5, 15-10=5, 20-15=5, 25-20=5.生2:我是5个5个地数, 5、10、15、20、25. 所以相邻的两个数相差5.师:这两种方法都很好! 相邻的两个数相差5, 就是这行数的规律.板书:师:按照这个规律, 你能接着填数吗?生:能.师:填几?生1:25加5等于30, 第一条横线上填30.生2:30加5等于35, 第二条横线上填35.师:第一行数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出来了, 下面说第二行数的规律. 生1:这行数都是双数.生2:它们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生3:相邻的两个数相差4.师:是吗?怎样能验证一下?生:用减法算一下.师:好! 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交流.师:现在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行数的规律?生:相邻的两个数相差2.师:对! 请大家按照这个规律接着填数. 学生填数后, 交流.板书:三、课堂作业“做一做〞的第1题.〔1〕学生独立思考、填数.〔2〕汇报、交流, 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3题.〔1〕学生独立思考、涂色、填数.〔2〕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3.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4题.〔1〕让学生观察黄珠子和蓝珠子是怎样排列的.〔2〕继续观察黄珠子的个数和蓝珠子的个数各有什么规律.〔3〕讨论:方框里应该画什么珠子?画几个?二十的第5题.〔1〕让学生独立填数.〔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规律的, 规律是什么.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数的排列规律. 每一行数相邻的差是相等的, 它们的差有的是1, 有的是2, 有的是3或者5等.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 找出每行数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 从而找出形成每行数的排列规律.第2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难点: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照片很小, 学生看不清楚. 〕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两次, 使学生看清照片.师: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为什么刚刚我们看不清, 现在却看清了呢?2、联系生活实际.〔1〕观看主题图.师:通过放大照片我们看清楚了照片, 看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 〔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 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 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 指名说一说.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交流, 学习新知(一)感知图形的放大. 〔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 老师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 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 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2、理解要求. 〔多媒体出例如4的要求〕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 学生试说.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 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2:1放大之后的图形, 并在小组互相检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 它有一条斜的边, 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5、置疑. 〔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1〕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2〕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 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学生试概括发现, 多媒体出示. (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 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 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 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出示缩小的要求.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 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三、拓展应用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组合图形, 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缩小的比, 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四、总结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五、作业布置教材60页做一做【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放大每条边都按一定比例缩小。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找规律》(二篇)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找规律》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预设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
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找规律》(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发现数列的规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发现数列规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发现更复杂的数列规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复杂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数学教案、PPT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卡片等教具。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作业本、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找规律’,通过寻找数列中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四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的规律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学具】:课件、星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若干五、说学情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六、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找规律》的教案
数学《找规律》的教案数学《找规律》的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找规律》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找规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
(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学过程:一:引入: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红花2朵黄花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猜不对,而后来都能猜对了呢?发现了什么有规律?颜色又是怎样的规律?一朵红,一朵黄,一朵红,一朵黄,我们说不说得完啊?揭示规律的概念: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这样有次序重复出现的就叫规律。
聪明的小朋友们,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双眼来一起来找规律。
我们来闯关比赛,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准,李老师就把这些智慧星奖励给他。
二:教授新课:教学例一:(第一关:“找一找”)大家知道,六一儿童节刚过,旁边学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还要开联欢会庆祝自己的节日。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开联欢会的场景吧!把你发现的秘密同桌两个人悄悄交流一下。
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灯笼有什么规律?(把一紫一红圈起来,一红一紫在重复的出现。
)彩旗有什么规律?(我该怎么圈呢?)花朵有什么规律小朋友又什么规律?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教学例二:1、(1)这个规律简单吗?想找个难点的规律吗?看看这两道例题。
《找规律》说课稿最新3篇
《找规律》说课稿最新3篇篇一:《找规律》说课稿篇一说教材: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
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教材为学生的。
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采取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交流展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采取了独立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上课开时,我为数学课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老师请来了极为神秘嘉宾和我们共同学习,你想认识他吗?通过让学生观察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发现规律,接着老师表扬(XX你真棒XX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
第九单元:找规律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课本第116页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图片若干、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1)1 4 7 10(2)4 6 8 10(3)△▲△▲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3、出示小黑板: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4、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1、画一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教学效果测评: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1、3题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五、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发现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教学中学生整体感觉还不错,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太理解的地方,一些孩子学习知识比较单一不能够融会贯通,不能够举一返三,遇到改变类型的题目就存在问题.。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找规律》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
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教具:小旗,胶带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规律》,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规律,找出规律,运用规律,创新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规律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规律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推理和创造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找出并理解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卡片、磁性教具。
学具:彩笔、画纸、磁性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规律。
(2)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规律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找出规律。
(2)教师讲解规律,让幼儿理解规律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规律题目,让幼儿独立完成。
(2)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答案。
4. 群体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找出规律。
5. 创新规律(1)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规律,让幼儿进行创新。
(2)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大家共同欣赏。
(2)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1)规律的概念(2)找出规律的方法(3)运用规律进行创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家里的规律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2)运用规律,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图案。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理解规律的概念,并能找出生活中的规律现象。
但在创新规律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规律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2)组织一次“规律在我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创新成果。
(3)开展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规律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规律意识。
学前班数学《找规律》教案三篇
【导语】简单的规律在⽣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起到外⾯找⼀找在我们的⾝边有哪些规律,好吗?为⼤家准备了学前班数学《找规律》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找规律⼀ 活动⽬标 1、幼⼉通过观察物品、图形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物品是什么。
2、培养幼⼉初步的观察、推理能⼒提⾼幼⼉的创编以及创新能⼒。
3、引导幼⼉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让幼⼉体验与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排列规律。
活动难点:在掌握其排列规律后继续创编其规律 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创设我做了精⼼的准备: 1、⼩兔⼦过⽣⽇情景图。
2、⼀串两⾊的项链;⼀串两黄,⼀红糖葫芦。
3、打击乐器若⼲;彩⾊图⽚若⼲;⾳乐磁带。
活动过程 ⼀、情景导⼊ 1、课前律动(智慧宝宝) 2、⼩朋友们可真棒个个都是聪明可爱的智慧宝宝,那智慧宝宝们你们知道⾃⼰的⽣⽇是哪天吗?谁能说说你过⽣⽇时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看来⼩朋友们过⽣⽇那天过的都很快乐,还有那么多的⽣⽇礼物。
3、今天是⼩兔⼦的⽣⽇它想邀请⼩朋友们参加它的⽣⽇宴会你们愿意去吗?⽼师还为它准备了⼀件⽣⽇礼物,谁能告诉⽼师这是什么?(出⽰项链)可是⽼师还没完成智慧宝宝们能帮帮我吗?下⾯请⼩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条项链珠⼦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幼⼉先观察再发⾔最后动⼿) ⼆、引导幼⼉感知、探索AB、ABB、ABC等排列规律,并创编新的排列规律。
(基本过程) 1、⼩朋友们不愧为智慧宝宝这么快就帮⽼师完成了礼物那就让我们带上礼物坐上公共汽车快快出发吧!⾳乐《公共汽车》。
2、⼩朋友们快看我们来到了⼩兔⼦的家,看⼩兔⼦家漂亮吗?知道⼩兔⼦家为什么这么漂亮吗?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在⼩兔⼦家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摆设?(观察后说⼀说)原来⼩兔⼦家之所以这么漂亮是因为家⾥的摆放很有规律。
3、看,⼩兔⼦还为⼩朋友们准备了⼀样⼩朋友们都爱吃的这是什么?(出⽰糖葫芦)你们想吃吗?⼩兔⼦说了要想吃得有⼀个条件,谁发现糖葫芦的排列规律就把它送给谁吃(⾃由发⾔) 4、为了给⼩兔⼦助兴⽼师想⽤这串糖葫芦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师表演)出⽰糖葫芦你发现它有什么变化?怎么了少了⼀个,少了⼀个什么颜⾊的?你怎么知道的?(幼⼉根据糖葫芦的排列规律⼀红⼆黄总结) 5、现在⽼师就代替⼩兔⼦把糖葫芦送给表现的⼏个⼩朋友。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规律》含反思
大班上学期数学《找规律》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找规律》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教具:白板《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反思】《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找规律》找规律(数字)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找规律》找规律(数字)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找规律》第二课时。
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数字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数字的排列规律,包括单一规律和多重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字的排列规律。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难点:对于多重规律的发现和描述,以及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生每人一本教材,一份练习纸,若干个数字卡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1、2、3、4、5、6、7、8、9、10。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2. 教学活动:(1)单一规律:引导学生发现1、2、3、4、5、6、7、8、9、10的排列规律,即从小到大排列。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规律。
(2)多重规律:展示另一组数字:3、6、9、12、15。
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字的排列规律。
学生可能发现这组数字是每三个数一个循环,每个循环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规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上的题目,题目要求学生找出给定数字的排列规律。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例题:找出下列数字的排列规律:8、11、14、17、20。
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字的排列规律是每次递增3。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规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更多数字的排列规律,并互相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数字的排列规律,例如:1、2、3、4、5、6、7、8、9、10(从小到大排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找规律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找规律2-苏教版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找规律的方式解决一些有关数字的问题;2.学生能够发现并描述数字的规律,从而推广到更广泛的数学应用;3.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4.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发现数字的规律,并进一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和抽象能力需要提高;2.学生对于规律的描述和运用还需加强。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先出示几道数字题目,例如:1, 2, 4, 7, 11, 16, ...请学生思考,这些数字的规律是什么?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教材,观察课本中的题目和例子,并尝试找出其中数字的规律。
3.3 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解题方法和规律。
探究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发言和分享,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讨论的积极参与者。
3.4 引导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点和方法,以及数字规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3.5 练习巩固教师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1.[填表找规律] 填写下表,写出下一个数2.[找规律] 下面一些数错了,请找到错误的数字3.[应用题] 张三家前天去买菜,买了7个苹果,昨天他又去买了11个苹果,那么今天他又去买了几个苹果?3.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这种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计算能力。
4.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2.自己找出五组数字,按照自己的思路找出数字的规律,并用文字说明;3.回家后再家庭中找出若干组数字,并运用所学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5. 思考题1.如何判断一个数字序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2.数字规律是什么?怎么去找数字的规律?3.数字规律的运用有哪些方面?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哪些?6. 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找规律》知识讲解及考前押题卷(二)
【点评】根据题干得出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6.☆☆◇◇△△☆☆◇◇△△☆☆◇◇△△…第28个是( B )
A.☆
B.◇
C.△
【解答】图形按照2个☆,2个◇,2个△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排列,每2+2+2=6个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 28÷6=4(组)…4(个), 所以第28个图形是第4个周期的第4个图形,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和循环周期.
02
考前押题卷精讲 (全解析)
01
02
03
05
04
05
讲解脉络
选择题 填空题 应用题 操作题 解答题
1.班级联欢会上,同学们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2个绿气球、1个白气球”
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第132个气球是( B )的.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白色
【分析】气球是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2个绿员气球、1个白气球”的顺序循环排列的,即周期为: 3+2+2+1=8,132÷8=16....4,所以第132个气球和第4个气球的颜色相同,为黄色。 【解答】解:8个气球一个周期,规律是:红,红,红,黄,黄,绿,绿,白; 132÷8=16…4 余数是4,是黄气球; 答:第132个气球是黄色. 故选:B. 【点评】要先仔细审题,弄清气球的排列规律。
17.解决问题.
②
【分析】观察可知,斜着排列的周形完全相同。
【解答】解:根据图可知,斜着图形相同,且从上到下按照
的规律,所以缺少的布料斜着从上到下图案依
次为
。
所以,第②号布料符合题目要求.
故答案为:②.
【点评】在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时,横着、竖着、斜着从不
【教学课件】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2 找规律(2)》PPT精品课件
这一组数也有规律吗?
知识运用
按规律填数
1 5 9 13 17
+4 +4 +4 +4
42 32 22 12 2
-10 -10 -10 -10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知识运用
按规律填数
7 11 15 19 23 27 31 35
+4 +4 +4 +4 +4 +4 +4
36 30 24 18 12 6 0
-6 -6 -6 -6 -6 -6
复习旧知
-5
25
20
-5
15
-5
10
-9
45
36
-9
27
-9
18
真棒!看看旧的知 识可以帮助我们解 决哪些新问题呢?
新课讲解
3
6
9
12
15
18 21
+3 +3
+3
+3 +3
+3
接着该填什么 数呢?
新课讲解
找规律,填数
11
-2
9
-2
后面你规仔该发律细填现了观吗什什察?么么呀数!?
7
53 1
-( 2)
我发现第1组和第3组都 是依次多几,第2组和第 4组都是依次少几。
知识运用
按规律,填一填
432750 4380 4950 50 56150 56720 568350
都可以怎样填?
也可以依次 可多以1依0。次多51。
知识运用找规律,填一填136
10
15
+2
+3
+4
+5
这1些0+图形5=的1排5 列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
找规律(2)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更多的排列规律, 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在情境中发现规律,进一步培养初步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找规律》教案(15篇)
《找规律》教案(15篇)《找规律》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探究,把握物体的递增或递减排列规律。
2、能用语言精确地描述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3、初步培育观看、推理力量,提高自主学习力量。
活动预备:幼儿画册、串珠若干、各色圆珠若干。
活动过程:1、链接已有阅历。
〔老师身带一根有规律的项链〕师:我脖子上带了一根有规律的项链,你们找找这根项链有什么规律呢?幼儿说出规律,如灰、红、灰、红。
〔出示黑板〕师:我这里还有一条有规律的项链,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有什么样的规律。
请你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有规律的呢?师: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呢?请你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穿一根项链。
2、幼儿自主探究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
〔1〕师介绍材料,提探究要求:老师介绍材料。
穿项链的时候要保持清静,玩好之后,把小椅子转过来坐坐好。
〔2〕幼儿分组探究递增、递减的规律。
〔供应三组不同材料〕老师介绍递增、递减的规律。
3、商量沟通探究结果,学习递增、递减规律。
〔1〕引导发觉递增递减规律“红黄黄绿绿绿”里隐蔽了三个数字,猜猜是哪三个?〔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写出数字123〕“我们根据这样的规律再读一读。
”幼儿集体把正确规律读出来:红黄黄绿绿绿、、、、、、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三个数字,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几?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增多的,就是递增。
这跟项链是按递增规律排列的。
那“绿绿绿黄黄红”里也隐蔽了哪三个数字呢?〔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写出数字321〕,集体按规律读数字。
这次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少几?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削减的,就是递减规律。
尝试通过供应的层次性材料,自主学习和运用递增、递减规律。
4、评价幼儿操作状况,学习自查、互查方式。
《找规律》教案2教学内容:学校数学苏教版第59-6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同学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发觉简洁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依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同学主动经受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传统教材中没有编排图形的排列规律,这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不知道客观事物的规律,但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常常了解或发现一些规律。
如游戏“排队抓小鸡”往往按从高到矮这一规律排队;晚上看到月亮每月都是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有规律地变化,这些都是他们的直觉感受,还没有真正认识事物规律,更谈不上掌握这些规律和运用规律了,所以从小教会学生找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他们今后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即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叫鲁西亚的小女孩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向老奶奶问了声好。
老奶奶很高兴,就送给了她一个金色的盒子,并告诉她要三天以后才能打开。
但是在当天夜里,鲁西亚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就忍不住打开了盒子。
她看到一只蝴蝶飞了出来,盒子里面只剩下一个更小的红盒子。
第二天,鲁西亚又碰到了那个老奶奶。
老奶奶说:“我一看就知道,你提前打开了盒子。
”鲁西亚很难为情,老奶奶又说:“别急,你还有第二次机会,过三天,你再打开那个红盒子吧!”
这次,鲁西亚坚持着不去看那个盒子,可到了第二天晚上,她又忍不住悄悄打开了红盒子。
只听到了一阵嗡嗡的声音,当她朝盒子里看时,发现里面只剩下了一个更小的蓝盒子。
第三天早晨,鲁西亚去上学的路上又遇到了老奶奶。
她对鲁西亚说:“你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了。
”
这次鲁西亚不敢再提前打开盒子,三天简直像是过了一年,当过完三天,鲁西亚急忙打开了蓝盒子,她闻到了各种美妙的花香,清新的海风和食物的美味。
鲁西亚觉得这太奇妙了!
2、今天,老师把故事里神奇的盒子带进了我们的课堂,瞧,它就在我手上!
盒子里面放着好多东西,你猜猜里面都有什么?
3、那让我们来揭开谜底吧!(从盒子里取出一朵花)。
瞧,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盒子里面有很多很多花,那你猜下一朵花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再接下来呢?
(道具逐次呈现,将两种不同颜色的花依次有规律从盒子中取出)
4、将一窜花贴到黑板上,请同学们看看这一排花,是不是乱放的呢?
对!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刚才我们从神秘的宝盒中取出了第一束花,里面还有很多的花儿,让我们接
着来猜一猜,首先看到第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那你猜猜下一朵花会是什么颜色的呢?(开头两朵花的颜色相同,学生受上一题影响,基本会猜第二朵花会是不同的颜色)
我们一起来看看,瞧,它和第一朵花的颜色是一样的,别灰心,我们再接着猜,下一朵又会是什么颜色的呢?(呈现不同颜色的花朵,且接连两朵花的颜色也是相同的)
(注:各组之间的花的颜色不同)
老师现在将这一束花也贴在黑板上,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你发现这束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呢?
2、神奇的盒子里我们已经拿出来两束花了,你猜里面还有没有花了?
我们一起再来试一试!哦,里面真的还有漂亮的花朵,它是什么颜色的?
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在下一朵呢?
(该组出示的花朵与前两组颜色不同,且排列方法为:两蓝、三紫、两蓝、三紫……)
将第三束花贴在黑板上,说说它的规律又是怎么样的呢?
3、现在,我们已经把宝盒里所有的花朵都放在了黑板上,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
三束花,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答不到点上时,师可引导)
(每一束花的颜色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和最前面的几朵花颜色相同。
)
小朋友们真仔细,我们可以在重复部分的中间划一条线,给花朵进行分组,比方说第一组,我们可以怎么分?(师可进行引导)
现在我们来给他们分分组,第二束花该怎么分?第三组呢?
4、小结:同一组图形或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齐读)
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图形呢?那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三、动手操作,应用规律
1、老师这里有许多图形,瞧,都在大屏幕上。
(出示大量图形:△、○、☆、□,数序错乱)
请小朋友们尝试在纸上将这些图形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图形,也可以用更多的图形来进行排列,排得好的同学能得到老师的奖励。
2、已经画好的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画的规律介绍给旁边的同学听。
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介绍,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3、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规律的排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操作,如果学生的排列比较单一,则进行出示)
4、互动,学生排规律
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上来玩一个游戏《排队》。
规律:一男一女
两男两女
一男两女
猜猜看,你认为下面应该怎样进行排列呢?
(请学生直接上台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节课堂气氛)
还有其他的排法吗?
四:练习巩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学习了有规律的排列,学会了如何去找规律,课后,请小朋友们再去找找生活中有趣的规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