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合并砷剂治疗APL暨APL研究初探 PBL课程小结

合集下载

观察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

观察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

观察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亚砷酸联合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化疗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组合被广泛认可为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极大地改善了APL患者的预后。

APL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急性白血病亚型,其特征是缺乏严重的骨髓增生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亚砷酸恰巧与APL细胞中产生的病因相关,能够引起细胞分化和凋亡,从而对APL起到治疗作用。

而维甲酸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APL细胞的分化成为中性粒细胞,进一步加强了治疗效果。

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化疗方案相比,这种新型治疗方案具有突出的优势。

首先,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能够显著提高缓解率。

过去,APL患者的缓解率相对较低,但这一治疗组合的应用使得大部分患者可以迅速达到完全缓解的状态,甚至可以达到无残留病变的程度。

其次,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可大幅提高生存率。

临床数据表明,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后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传统化疗方案。

这意味着通过这种新型治疗方案,很多APL患者能够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有机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另外,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APL的具体机制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研究发现,亚砷酸在APL细胞中可诱导基因的表达变化,抑制关键的凋亡抑制因子,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细胞的分化。

维甲酸则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改变细胞分化程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亚砷酸的疗效。

当然,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方案也不是没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由于使用亚砷酸具有一定的毒性,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此外,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综合征性反应,包括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等,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对症处理。

另外,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可能在一些患者中产生耐药性。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6例。

联合组给予亚砷酸和全反式维甲酸进行双诱导治疗,亚砷酸组给予亚砷酸治疗,维甲酸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化疗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

结果联合组、亚砷酸组的所有患者(100%)完全缓解,无死亡病例,维甲酸组13例(81.2%)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死亡,化疗组仅6例(37.5%)完全缓解,2例死亡,前3组的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 <0.05);联合组患者用药至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联合组患者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肝功能损伤情况:联合组最严重,亚砷酸组次之,维甲酸组较轻,化疗组最轻(P<0.05),化疗组的胃肠道反应、皮肤损伤情况较严重,受影响患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P<0.05)。

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短期效果显著,完全缓解率高,并可缩短患者的完全缓解时间。

标签: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发病率较高,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总数的1/10左右,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贫血、发热等。

APL患者往往起病急,在发病早期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现象,很有可能引发出血性感染,使这类患者的早期死亡率较高,因此,应积极采取早期诱导治疗[1]。

20世纪80年代,临床医学开始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效果明显但复发率高。

亚砷酸属于新合成的治疗白血病的新药物,可明显加快缓解患者的病情,但依然有患者用药后出现凝血异常而终止生命[2]。

为了研究更加可行的治疗APL的方法,本院对16例患者采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进行双诱导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即完全缓解率和融合基因pml-rarα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

方法 46例初发apl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予as2o3联合atra治疗24例,对照组仅予atra治疗22例,均治疗直至cr。

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两药物的剂量。

观察cr率、获得cr和不良反应。

结果 46例初发apl患者,atra联合as2o3组24例患者中,cr23例,1例未缓解,缓解率95.8%,atra单药组22例患者中,cr17例,5例未缓解,缓解率77.3%。

两组间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5.0%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出现白细胞升高,63.8%出现肝功能异常,多在减量或停用后1周内恢复。

所有患者融合基因pml-rarα初发时均为阳性,cr时9.8% 转阴。

结论 as2o3联合atra治疗初发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长期完全缓解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维甲酸;砷剂[中图分类号] r55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2-51-02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with combination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nd arsenic trioxide in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liu?liping??lai?yunmei??li?hailiangdepartment of hemo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college,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whether all-trans retinoic acid with arsenic trioxide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treatment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clinical and molecular remission rate. methods 46 cases of firty newly-diagnosed apl patients entered into the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tra combined with as2o3 until complete remission,the doses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white blood cell counts,occurrence of ra syndrome and 22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tra until cr,the status of liver function.cr rate,time of reaching clinical and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 firty six newly-diagnosed apl patients,the observing group cr rate wsa 95.8%,the control group cr rate was 77.3%.hyperleukocytosis emerged in 65.0% and hepatic damages in 63.8% of the patients,they were ameliorated within one week after reduction of the as2o3 dose or its suspension.the pml-rarαfusion gene that was positive in all 29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turned negative only in 3 cases(9.8%)after obtaining cr(cr1). conclusion atra combined with as2o3 in de novo apl treatment can yield a high cr rate without intolerable side effects.long term effect needs further observation.[key word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promyelocytic;retinoic;arsenicals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 oidleukemia,aml)发病率占aml的10%左右[1]。

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APL的临床疗效观察

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APL的临床疗效观察

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APL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对16例初治病人给予ATRA 联合As2O3以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后用DA(D:柔红霉素,A:阿糖胞苷)、HA(H:高三尖杉酯碱,A:阿糖胞苷)和中剂量Ara-C(阿糖胞苷)方案巩固化疗,维持治疗方案用ATRA、MTX(甲氨蝶呤)和As2O3依次序贯治疗。

结果:16例患者均获CR,其中15例目前仍保持CR状态,持续CR的时间8~46个月,l 例因为皮肤浸润复发而死亡。

结论:ATRA联合As2O3诱导缓解治疗APL以及维持治疗阶段以ATRA、As2O3、MTX序贯治疗,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不仅能提高CR率,缩短达到CR的时间,并可降低复发率,有助于延长APL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

【关键词】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发;序贯治疗;缓解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目前已成功应用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两者合用治疗复发的APL,可获得较高的CR,但两者联合初发APL,以及在维持治疗阶段以ATRA、As2O3、MTX序贯治疗APL,报道较少。

我院于2002年6月~2007年6月对16例初发APL患者给予ATRA 联合As2O3以诱导缓解,CR后用DA、HA和中剂量Ara-C方案巩固化疗,维持方案用ATRA、As2O3和MTX依次序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例初发APL患者,女9例,男7例,年龄10~53岁,中位年龄30岁。

均经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按FAB分型确诊,行免疫分型及遗传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治疗前全部病例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1.2 方法1.2.1 诱导缓解:对初治病例口服ATRA 25mg/m2+As2O3 0.16 mg/kg静脉滴注诱导。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化疗治疗的预后效果,以促进白血病患者预后。

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7-2018年期间收治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80例。

随机分为采取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三氧化二砷化疗的观察组,比较2组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总体健康状况、血浆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白血病治疗情况不良反应血液科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相对常见,具有细胞遗传学特点,严重情况下患者有死亡风险。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针对APL疾病提出了更多的可行性治疗方案,其中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化疗后患者的缓解率>90%。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APL患者为例,分析ATRA联合ATO化疗的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试验对象均为APL患者,时间选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共80例。

,纳入标准:(1)初诊患者;(2)>18岁患者;(3)患者有配合能力,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1)高危疾病患者;(2)重要脏器严重障碍患者;(3)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4)妊娠、哺乳特殊阶段患者。

进行患者分组,2组APL患者各40例,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38.0±3.5)岁。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38.5±4.2)岁。

2组APL患者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ATRA片治疗,25mg(/m2·d),3次口服/d。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的临床观察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的临床观察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的临床观察侯开娟;牟海霞【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联合化疗药物柔红霉素(DNR)或高三尖衫酯碱及阿糖胞苷,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予以抗凝及输注新鲜血浆/冷沉淀.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89.47%;2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24)002【总页数】2页(P171-172)【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者】侯开娟;牟海霞【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6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我院2007年1月-2010年5月共收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9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缓解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19例均为初治,均经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体、融合基因确诊,年龄20~63岁,中位年龄39岁。

1.2 治疗方法1.2.1 一般处理:所有患者常规检查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后,于骨髓象确诊当天,给予ATRA 20mg,3次/d口服, AS2 O3注射液10m l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 l稀释静脉滴注,1次/d,持续4~6周,治疗期间隔日查血象。

根据病情每日监测凝血指标,直至凝血功能正常,直至完全缓解(CR)后,复查骨髓象染色体及融合基因。

1.2.2 高白细胞处理:治疗前高白细胞(>100×109/L)者,同时加用羟基脲(Hu)1.0~3.0g/d,分次口服,白细胞降至30×109/L左右,加用减量的HA或DA方案化疗:高三尖衫酯碱(H):1mg/d用3d或柔红霉素(DNR):20~40mg/d用3d及阿糖胞苷100mg/d,5~7d。

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刘东芳;张成侠;冯志刚【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09(018)014【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或两者交替、单用ATRA诱导方案的疗效比较;诱导缓解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含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ATRA+砷剂)和对照组(传统方案DA/HA/MA+ATRA+As2O3)进行巩固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ATRA+As2O3或者两者交替组获得CR中位时间分别是34d、35.5d,单用ATRA 获得CR中位时间是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治疗组3年复发率3.6%,6年持续缓解率(CCR)93.6%,对照组3年复发率30.5%,6年持续缓解率(CCR)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结论:应用ATRA+As2O3或者两者交替组获得CR 中位时间明显缩短;含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ATRA+砷剂组3年复发率低,6年持续缓解率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轻.【总页数】2页(P24-25)【作者】刘东芳;张成侠;冯志刚【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相关文献】1.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J], 陈满强2.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杨绍灵;凌如芳;许志金3.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陶晓明;冯翠;李虎生;宾燕成;张华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观察[J], 王瑾;贾鹏5.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加砷剂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J], 祝丽杰;萨仁格日乐;马淑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砷剂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砷剂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砷剂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1-06-17T16:28:16.61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作者:彭玲谢岳云[导读]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复方黄黛片(RIF)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彭玲谢岳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541002 [摘要]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复方黄黛片(RIF)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ATO联合ATRA对37例初治APL患者诱导治疗,巩固治疗采用ATO/RIF联合ATRA,维持治疗采用RIF联合ATRA,观察其完全缓解(CR)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巩固阶段RIF组及ATO组不良反应。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2月,37例初治APL患者中有1例因发生DIC死亡,35例获CR,CR率94.6%,28例出现白细胞升高,9例出现可控的ATRA综合征,14例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皮疹,2例复发,其中1例血液学复发前出现髓外复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结论砷剂联合ATRA治疗APL方案安全有效、CR率高、复发率低,RIF对比ATO不良反应率未见明显提高。

[关键词] 砷剂;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大多数患者具有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12),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APL起病时临床表现凶险,易发生DIC及颅内出血导致早期死亡,随着砷剂、维甲酸(ATRA)作为主流药物应用于APL,极大地改善了APL患者的预后,而砷剂联合ATRA方案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诊疗指南中APL低(中)危患者首选方案[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采用砷剂(包括ATO、RIF)及ATRA治疗的37例初治APL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
效观察
张延顺;王勇;丰雷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05(009)006
【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砷剂、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方法采用ATRA、砷剂、化疗交替治疗5个周期.结果9例APL均获完全缓解(CR),并持续无病生存9~38个月.结论ATRA联合砷剂、化疗是治疗APL 理想方案.
【总页数】1页(P427)
【作者】张延顺;王勇;丰雷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淮南,232007;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淮南,232007;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淮南,232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J], 刘东芳;张成侠;冯志刚
2.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J], 黎民君;郭丽堃;陈利媚;冯思琼
3.化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序贯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J], 陈小敏
4.化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序贯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J], 刘美
5.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进展 [J], 刘冯;董敏;肖丁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26.028工作单位:563000 遵义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俊杰: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9-03-24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李俊杰摘要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效果与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APL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As2O3联合ATRA治疗;选取同期单独应用As2O3治疗的APL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患者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达CR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头痛、轻度皮肤黏膜干燥、消化道症状、心肌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护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tic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类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在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中所占比例>30%。

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

近年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的出现使APL的治疗有了很大改观,ATRA+As2O3治疗有望治愈APL,且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1]。

本次研究采用As2O3联合ATRA治疗APL,并与单独使用As2O3进行比较,以观察联合用药的疗效。

现就其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科应用ATRA和As2O3联合诱导治疗的25例APL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平均(36.43±3.40)岁。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内蒙 古 医科 大学 附属 医 院血 液科 ,呼 和 浩 特 010050 呼 和 浩 特 市 新城 区 医院 内科 ,呼 和 浩 特 010000
摘要 :目的 观察 三氧化 二砷 (ATO)联合 全反 式维 甲酸(ATRA)治疗 初治 急性早 幼粒 细胞 白血病 (APL)的 疗 效及对 患者 生活质 量的影 响 。方 法 回顾 性分析 92例初 治APL患者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床 资料 ,根 据治 疗 方法 不 同将 患者 分 为 对 照 组 及 观 察 组 各 46例 ,对 照 组 予 ATRA 治 疗 ,观 察 组 予 ATO联 合 ATRA 治 疗 。 比 较 两 组 诱 导 治 疗 阶 段 达 到完 全缓解 (CR)所 需时 间,维 甲酸 受体a(PML—RARa)融合基 因转 阴率,新鲜冷 冻血浆 、血小板 输注总量 及不 良 反应,采用 EORTC QLQ—C30量表评价 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 果 观察组诱 导期 间达到 CR所需时间为(27.6 ̄5.3)d, 输 注 血 浆 及 血 小 板 总 量 分 别 为 (830.2 ̄75-3)ml和 (33.1+8.8)U,PML.RARa转 阴 率 为 100%,与 对 照组 的 (33.8 ̄6.6)d、 (942.8 ̄67.6)ml、(52.3 ̄12.8)U和 82.6% 比较 ,差 异 均有 统计 学 意义 (P<0.05)。观 察 组 患 者 诱 导 后 EORTCQLQ.C30 量表 中总体健康 状况更优,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尸<O.05)。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 发生率 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尸> 0.05)。结 论 ATO联 合 ATRA 治 疗 初 治 APL安 全 有 效 ,且 可 明 显 改 善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值 得 临 床 推 广 应 用 。

全反式维甲酸_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概要

全反式维甲酸_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概要

适用。

孚来迪是通过对ATP依赖的钾离子通道产生抑制来刺激胰岛素分泌[3]。

具有起效快速、代谢迅速的特点,且可确保只对餐时胰岛素分泌发生较强刺激作用。

可单纯用药也可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

二甲双胍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耐受性,有效降低基础与餐后血糖。

二甲双胍可减少肝糖的产生,并降低肠道对糖的吸收,可以通过促进外周糖摄取与利用,来实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因此二甲双胍更适用体重指标高于27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吡格列酮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其降糖机制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关,通过提高肝脏、骨骼肌及脂肪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而起到缓解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吡格列酮还可降低脂肪动员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在治疗糖尿病与相关并发症过程中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并且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的功效。

那格列奈是D-苯丙氨酸的衍生物,属非磺酰脲类的降血糖药物,通过与胰岛β细胞上磺酰脲的受体结合达到阻止胰岛细胞ATP敏感钾通道的开放,促使细胞膜去极化,开启钙通道,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是新型的餐时血糖水平调节剂,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具有作用时间短、起效迅速的特点,其引发心血管副作用与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

因此适用于合并心血管并发症且餐后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

阿卡波糖属于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

于肠道内竞争性的对α-葡萄糖苷酶发生抑制,可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缓淀粉类食品分解成为葡萄糖的速度,特别适用于我国餐后血糖偏高的糖尿病患者[4]。

可单纯用药也可联合用药。

本次分析全面的体现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全部处方中单纯用药占比最高为57.99%,四联用药占比最低仅为0.43%,说明我院无过度治疗情况的发生。

我院根据每种口服降糖药的不同作用机制与特点开具处方,全部处方用药均较合理,遵循合理用药前提,做到了疗效确切且兼顾预防与减少并发症的治疗原则。

本院在开具处方前均对患者病情、病史及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充分考虑患者经济条件,选择最为经济、合理、适用的药物开具处方,做到了个体化给药。

《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

《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

《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一、引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白血病类型,其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疗效常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在APL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分析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APL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五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PL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过骨髓穿刺和血液检查确诊为APL。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方案。

具体为:全反式维甲酸每日一次口服,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亚砷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每周一次;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度分层进行选择。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无事件生存期、不良反应等。

三、结果1. 临床疗效经过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后,患者的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中,总缓解率为90%,完全缓解率为75%。

与以往的治疗方案相比,该联合治疗方案在APL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

2. 无事件生存期经过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发现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无事件生存期得到了显著延长。

与之前的治疗方案相比,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

但经过及时的处理和调整药物剂量,这些不良反应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四、讨论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APL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

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全反式维甲酸能够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亚砷酸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而化疗药物则能够直接杀灭白血病细胞。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的临床分析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的临床分析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的临床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更有效的方法,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命质量,得出结论:采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加用维甲酸及阿糖胞苷化疗APL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为了探讨APL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应用三氧化二砷注射的同时加用全反式维甲酸、小剂量阿糖胞苷或高三尖杉酯碱的治疗方法,发现其疗效显著、安全。

观察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选用符合APL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

(1)治疗组:三氧化二砷加全反式维甲酸及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或高三尖杉酯碱治疗。

16例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2.3岁,初治患者14例,复发患者2例;(2)对照组:(因经济条件不能应用三氧化二砷者),标准化疗或单用全反式维甲酸者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8-48岁,平均28.6岁,均为初治患者。

诱导缓解治疗:治疗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伊达药业生产)10ml(1g/L)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持续静滴4-6小时,每日1次,连续28天为1疗程,同时每日服用全反式维甲酸20-40mg/天/m2,连续应用28天。

高白细胞者加阿糖胞苷(Ara-c)50-100mg/日或高三尖杉酯碱1-3mg/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ml静滴,5-7天为1个疗程。

治疗中每周查外周血2-3次,疗程结束后,查血象和骨髓象,如未CR,连续应用直至CR。

其中1例三氧化二砷用54天。

16例中没有1例发生DIC。

对照组ATRA每日40-60mg口服,直至缓解,同时进行DA或HA或MA方案。

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1-3mg加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个疗程5-7天,阿糖胞苷50-100mg加生理盐水500ml内静滴,每个疗程5-7天;DA方案:柔红霉素40-60mg/d×3,阿糖胞苷的用量用法同HA方案;MA方案:米托葱醌5mg/日×3-5天,阿糖胞苷用量用法同HA方案。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王绅;宗秀芳【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5(023)014【摘要】目的: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疗效.方法: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APL患儿18例,将亚砷酸注射液(0.1% ATO)按6mg/m2稀释于50g/L的葡萄糖溶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持续3-5h,1次/d,ATRA 20-35mg/(m·d),口服,3次/d.结果:18例患儿获得完全缓解(CR)率为94.4%;12例初治患儿均获得CR,6例复发患儿中5例获得CR.获得缓解时间(26.2±1.2)天,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ATRA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APL 疗效显著,有效缩短达到CR的时间,毒副作用基本可以耐受,本方案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对患儿长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总页数】3页(P2056-2058)【作者】王绅;宗秀芳【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兴县云峰妇产医院,河北定兴07265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1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相关文献】1.伊达比星、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分层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张本山;杨海霞;旷文勇;吴攀;何姗;宋娜2.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J], 邱瑞萍;朱童;张含花;李娜3.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J], 胡萌;席晓平;杨海平4.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J], 刘冯;秦小虎;肖丁华5.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姚丹丹;戴海滨;姜永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所谓急性白血病便是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于某一阶段分化阻滞并恶性增殖的疾病.根据白血病细胞系列归属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

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正常的造血过程.现已公认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共同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是造血干细胞的两大特征。

干细胞受造血微环境、神经介质、体液和免疫因素的调控而自我复制并分化为骨髓和淋巴系干细胞。

具体分化过程如下:
骨髓干细胞
1).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调控下-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早中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
2)在GM-CSF的调控下-粒单系祖细胞-原始粒细胞-早中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细胞-分叶核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3)在Meg-CSF的调控下-巨核系祖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巨核细胞-成熟型巨核细胞-血小板
淋巴系干细胞
1)-T细胞系祖细胞-T原淋巴细胞-T幼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2)-B细胞系祖细胞-B原淋巴细胞-B幼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由此可总结出血细胞的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
①初级多能干细胞为最原始未分化干细胞;
②次级多能干细胞,部分分化,如CFU-S,淋巴性干细胞;
③定向组细胞,自我复制能力有限或消失,仅具有一系或2系分化潜能;
④前体细胞,如骨髓中形态已可辩认的各系幼稚细胞;
⑤各系血细胞,成熟血细胞。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每种成熟的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是受到严格的调控,机体因而保持稳态;如果调控机制出现紊乱,造成这些过程异常,就会产生相应的疾病.
在急性白血病中,简单概括下来就是血细胞出现了恶性增殖和分化受阻的问题.那么究
其原因,可以发现相当多的白血病是由染色体易位导致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由于基因的断裂,重组,形成新的融合基因,致使基因表达异常,或编码新的融合蛋白,从而在正常造血干/组细胞的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就拿这次PBL的案例来说,患者所罹患的是隶属于AML的M3型又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此类患者中常常能检测到PML-RARα基因的表达大大超过野生型PML和RARα表达, 而PML-RARα融合蛋白扣押或阻断了残存正常的PML,RARα蛋白的功能.从而以阻断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双重效应参与APL的发病.
在正常人体内的PML蛋白起到的是生长抑制作用,PML蛋白的表达水平依细胞周期而发生改变,表现为PML在S期和G2/M期细胞低表达,在G1期细胞高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提示这可能和PML显著下调cyclin d1、cdk-2和上调P53、P21的表达及导致Rb蛋白去磷酸化等,使细胞阻滞在G1期有关。

同时PML蛋白还具有促凋亡活性.所谓凋亡是在体内外因索的诱导下,由严格和复杂的信号网络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过程。

Quignon等[1]认为PML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不依赖重要的凋亡蛋白酶caspases的活化,因为PML诱导的细胞凋亡在缺乏caspase-3活化的情况下发生。

Caspase抑制物如zVAD则能加速PML诱导的细胞凋亡。

也有研究发现caspase-1或caspase-3活化诱导的细胞核凋亡需要PML及一些内源性细胞死亡刺激物的参与。

Wang等[2]也提出PML是多种凋亡诱导剂如死亡受体Fas和caspase、IFNs,TNF及DNA损伤诱导的凋亡所必需的。

国内已有学者根据NBs的破坏导致细胞凋亡减少和GAPDH诱导神经原细胞凋亡的事实,提出PML-GAPDH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

因此,可以说由于PML- RARα融合蛋白的存在使得机体缺失了正常PML的生长抑制和调亡诱导的功能.
另一方面,RARα基因则有促进粒细胞分化成熟的功能,维甲酸受体的两个家族包括RARs和RXRs,两者只有形成二聚体后才能结合到维甲酸反应元件RAREs从而发挥转录调节作用.正是因为许多基因的启动子中含有RAREs,RARα可以与其结合而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粒细胞的分化成熟。

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机体缺失RARα后,细胞丧失了分化的能力.所以M3型患者体内的融合蛋白由于显著负性抑制野生型RARα的功能,阻断了早幼粒细胞分化.
既然已经初步了解了急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那么治疗方案便也有的放矢了.
下面我们来概述一下目前最常用并且效果最佳的维甲酸合并砷剂治疗APL的机制.
首先,全反式维甲酸有明显的诱导分化的作用,其通过靶向结合到维甲酸受体RAR 结构域,降解融合蛋白,重新启动髓系细胞的分化基因调控网络,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另一方面,维甲酸也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研究表明ATRA提高了白血病细胞中3种miRNAs 分子的表达水平,同时伴随着2种重要的致癌基因的活性下降。

3种miRNAs分子分别是miRNA-15b,miRNA-16-1和let-7。

miRNA-15b和miRNA-16-1降低了Bcl-2基因的活性,Bcl-2基因在许多癌症发生中都是过度活跃的,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阻断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帮助癌细胞延长寿命。

第三种分子let-7可以降低致癌基因Ras的活性.
再来看看砷剂,三氧化二砷则通过与半胱氨酸形成砷硫配位键直接结合到癌蛋白
PML-RARα上的PML部分后,展现了它强大的细胞毒作用.概括来说,它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1)结合到癌蛋白后诱导癌蛋白的构象变化,促进癌蛋白的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泛素化修饰,最终导致癌蛋白的降解; 2)对APL细胞端粒酶的调节:有实验表明As2O3诱导HL-60及NB4两种细胞分化过程中也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对上述两种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弱于全反式维甲酸,但对端粒酶活性的下调作用却更强 . 3)与Caspase家族,线粒体及bcl-2家族:在针对多种淋巴瘤细胞株及淋巴增生性疾病患者新鲜细胞的体外研究中,证实三氧化二砷能通过巯基依赖性的途径,诱导线粒体跨膜电位(φ△m)下降及Caspase 3活化,使恶性淋巴细胞发生凋亡;4) 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而诱导细胞凋亡.
除了上述的细胞毒作用,砷剂也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分化的作用,在此也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 全反式维甲酸的诱导分化作用和三氧化二砷的细胞毒作用相辅相成,最终在临床上达到了较高的CR率,若单单使用维甲酸,则因其长期应用, ATRA结合蛋白的改变, 其血浆浓度进行性下降, 易产生耐药, 多在半年内复发.所以选择维甲酸与砷剂的联合治疗才是目前为止治疗M3的最佳方案.
对于白血病和肿瘤的研究远没有结束,但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似乎前方也未必一片晦暗.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自勉之.
[1]Quignon F, De Bels F, Koke M, et al.PML induces a novel caspase-independent death process. Nature Genet,1998,20(3)∶259-265.
[2]Wang ZG, Ruggero D, Ronchetti S, et al.PML is essential f or multiple apoptosic pathways. Nature Genet,1998,20(3)∶266-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